金融系统行业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系统行业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系统行业分析

金融系统行业分析范文1

【关键词】网络金融;风险;影响;防范措施

一、引言

网络金融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经营模式相结合,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形成的现代社会的特殊产物,是一种利用虚拟化网络开展金融业务的现代化经营模式。通过网络金融,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网上结算等金融业务,还可享受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网络期货等金融服务,这为大众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此外,网络金融具有经济性、高效性和直接性的特点,不仅提升了金融机构的竞争力,还可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机构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网络金融的虚拟化、一体化和风险性等特征给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风险,如果对风险不能及时的防范而任由其蔓延,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只有做好防范措施才能确保我国金融行业的长期发展。我国网络金融存在的主要风险包括两类:由于信息技术投资形成的技术风险和由于虚拟金融品种不同而形成的业务风险。

二、网络金融风险产生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网络金融风险也全球化,对国外和国内都有深远的影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持续的、系统性的,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金融经济,特别是国有四大行的影响更具有广泛性,甚至会对我国整个网络系统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极可能造成整个网络金融系统的全面崩溃,这一方面要引起我国广大网络金融从业者的高度重视。

首先,我们要研究和分析的是传统金融市场中银行办理业务都是通过实质性的货币,日常生活中我们去银行取的都是实质性货币,也就是我们用的纸币,而我们现代的网络金融市场都是一串串数字,更有具现代高科技的信息,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货币流动,从我们研究的现代金融市场数字化的货币量远远超过了真实的货币流动量,这一方面我们金融市场已经达成广泛共识。

其次,传统的金融商业活动预防风险和失误,防范能够比较及时,补救成本也相对较小,而现代网络金融活动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深远而广泛,因为现代网络金融双方交易和过程都具有隐蔽性,进一步加剧了金融风险的多样化和全球化。因此现代网络金融风险的预防难度更大,预防成本更高,如何有效的进行预防,是摆在我们所有网络金融从业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最后,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也意味着风险的全球化。网络金融风险的出现和集中将加剧网络金融危机的爆发。一些大规模金融集团通过国际交易平台进行一些规模大、范围大的投机活动和国际投资活动,并从中获取利益,这种做法加大了网络金融危机的破坏性和突发性。当今国家和地区联系日益密切,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对网络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预见性。我们所有网络金融从业人员要切实提高危机意识,风险防范意识,降低我国网络金融风险。

三、网络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完善网络金融系统的基础建设

发达国家的电子信息系统发展很快,特别的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化信息技术发展较慢,在计算机系统方面存在很多缺陷,有相当一部分软硬件系统都是从国外引进,导致我国网络金融系统基础建设不够完善,影响网络金融防范措施的正常进行。因此,我国应格外注重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大量开建电子信息产业,研发出具有我国特点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完善我国网络金融系统的基础建设。我国政府和广大金融系统高科技从业人员要进一步以时不待我的精神完善网络金融系统的基础建设。

(二)加强网络金融系统的安全措施

安全问题是摆在我们广大网络金融系统工作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而且安全问题一旦发生,影响就是广泛而深刻的,广大网络金融从业者必须认真思考,进而构建最有效的防范措施。首先,应对传统金融机构内部进行控制管理,建立全面、有效的计算机防护方法并加强科技力量。其次,应形成有一定效应的风险防范制度,并建立相应的防范小组进行监督,确保网络金融的安全性。

(三)积极引入现代金融体系建设

金融风险的发生,对我国金融行业的影响可以说是广泛而深刻的,我们广大金融从业者必须积极引进现代金融体系的建设,吸引外国先进的金融网络管理经验,取其精华,去其槽粕的精神积极吸引外国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的有效方法。近年来我国现代金融行业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建设。因此要想维持网络金融的长期发展和有效地防范网络金融风险,就应将现代金融体系与网络金融风险防范进行完美结合,建立网络金融发展的唯一体系和总体规划,将其防范措施作为长期目标。我们广大金融网络从业者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感,进一步积极引进和完善金融体系建设。

(四)加强网络金融系统的法制体系建设

我国政府一直强调法制思维在我国各行业中的广泛运用,当然,网络金融系统领域更需要现代法制思维,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我国广大金融网络从业者必须具有超前意识,积极提前谋划法制体系在网络金融系统中的运用。目前我国已相继出台一些如《中国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方法》等关于计算机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在刑法中也明确规定了对于计算机犯罪的一些罪名,为我国网络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却仍然改变不了网络金融风险防范体系比较落后的局面。为此我国要进一步加强网络金融体系的法制体系建设。

(五)调整网络金融系统的监管策略

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网络金融系统监管策略存在监管漏洞,不利于我国网络金融系统的安全发展,因此我国广大网络系统从业人员必须积极思考进一步调整网络金融系统的监管策略。首先,我国金融行业要不断完善网络金融风险的监管体制和监管法规,对风险管理中的各项工作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同时要加强国际间的金融风险监管组织的合作,根据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强对监督人员的训练。其次,要对网络金融的内容监察体系进行调整,建立合理、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不断推动网络金融行业的现代化建设。采取这些方式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网络金融体系的监管,进一步为我国网络金融体系服务。

(六)加强网络金融系统的国际合作

我国对经济发展与网络金融系统的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网络金融系统也不例外,可以说要进一步加强网络金融系统的国际合作。现代社会更加注重合作,我国政府层面也一直强调加强网络系统的国际合作。随着网络金融风险的全球化,某一个国家的力量一般有点力不从心,因此为了更有效的防范金融风险的扩散,必须借助国际力量,加强国际合作,特别是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必须采取合作态度,不能固步自封,这样不利于网络金融系统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与世界一百九十多个多个多家和地区进行网络机构认证服务,开展有效的国际合作,以对方成熟有效的,先进的,被实践证明可行的技术为合作基础。总而言之,加强网络金融系统的国际合作势在必行,对我国加强网络系统的国际合作很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这个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网络金融行业的发展已然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网络金融在为大众带来快捷、便利的网络服务的同时,也为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与风险。网络金融风险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网络银行中资金与交易的安全性,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金融行业的创新与发展。因此,我们应加强对网络金融风险的分析研究,在网络交易过程中做好网络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以此来保障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并对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曾俊俊.我国网络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研究[J].中国商贸,2014(09)

[2]龚衍斌.网络金融风险防范措施研究[J].金融经济,2013(02)

[3]王玉秋.我国网络金融风险防范措施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12)

[4]陈纪国,黄诚.网络金融及发展趋势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09)

金融系统行业分析范文2

关键词:金融系统;金融信息;风险;安全

引言

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金融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金融系统得到了蓬勃发展。计算机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到金融系统活动当中,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电子信息化也成为现代金融发展必然的趋势。但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参与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交易的可控性,使交易风险大大增加。任何一个精通计算机或网络的人都有机会对金融系统进行蓄意破坏,人为的干预和破坏都会对金融系统带来重大的影响。在金融系统中,运行的数据基本上都是以资金信息为主,由于其庞大的用户基数并随着时间的积累逐渐形成了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的存储和保护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金融信息往往涉及到国家、集体或个人的利益,一旦有数据损坏或者非法数据访问,都将造成不可弥补的经济损失。因此,金融信息安全正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命题。

1.金融信息安全现状

金融业的发展使得银行间竞争加剧,各大银行一边加大对金融信息化的投入,一边通过改善银行服务质量来提高竞争力。从整体上来看,金融信息化是大势所趋,也是未来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核心所在。但是,计算机网络的扩大和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金融安全的问题。根据笔者的总结,国内金融行业所面临的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在金融业改革当中,金融信息化和信息网络化是关键, 通过深化金融信息化和信息网络化工作进一步提高金融行业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而其他行业和领域也逐渐向金融方面倾斜,开始与金融产生互动和联系,对金融的依赖也与日俱增。随着传统金融行业向信息化迈进,金融系统内部开始大量采用计算机存储和传输数据,信息开始走上电子化的道路。我国在近年来金融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活动也日渐频繁,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以及金融系统的复杂性,金融行业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旦遭到蓄意入侵或非法破坏,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在此情况下,如何保证金融数据的安全,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二、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业也开始逐渐融入世界,并与国内外相关行业产生交流。作为全球化的一部分,金融系统必然与外界产生联系,而金融信息化则进一步推动了金融信息系统与国内外网络的互通互联,而这也给网络上的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犯罪分子制造计算机病毒,并利用网络传播开来,针对金融系统展开有目的性的攻击和入侵,从而窃取用户数据信息,盗取用户账户资金牟取利益。在未来金融的发展中,对金融网络安全的保障将是一项重要命题。

三、金融行业在不断进行网上业务的拓展,网银、手机银行等新业务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并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由于其便利和快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使用网银或手机、电话银行,这样足不出户便可以办理业务。但是在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隐患,比如信用卡号失窃、用户信息泄漏等,这些都对用户的资金安全造成了影响,也影响了金融界的声誉。为了保障网上交易安全,在设计和运用金融信息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对网上交易活动进行全程监控,包括事前监控预警、事中保护反击、事后审计分析。

四、金融信息其实也是一种无形的金融资产,如何对这些金融信息资产进行有效管理也是金融信息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金融信息化的过程中,金融业积累了大量的金融信息,这些金融信息是金融业的无形资产,我们称之为金融信息资产。海量的金融信息资产不仅对从业者带来了巨大挑战,也对相关研究者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即如何对这些信息资产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管理,如何对它们进行配置使其发挥最大效应,同时还要对它们的安全进行充分保护。

2.金融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并非遵循统一的模式,而是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业务创新的需要来实施的。在不同性质的金融机构,信息化的过程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金融的信息化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在国外银行的信息化常历经脱机业务处理、联机业务处理、管理信息化与业务虚拟化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充分体现了国外银行信息化的整体过程。而在国内,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也逐渐推进金融信息化的建设。

以银行业为例,我国银行业信息化的起步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利用微机模拟,在部分程度上减少银行业务中的手工操作部分,以达到自动化和电子化的目的。不过总体而言,其应用水平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仅仅是为现代金融描绘了雏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信息化建设进入第二阶段,国家开始进行银行网络化建设。主要内容是数据集中和网络建设。数据集中方面,建立各级数据中心,专门用于存储和处理银行数据信息,将银行的业务数据逐步集中到数据中心来。网络建设方面,实行计算机联网,从全国级的网络到省域网络、城市级网络逐一加强基础实施和软硬件建设。发展到第三阶段,信息化的核心在于实现科学管理和决策,建立健全完善的风险防范与控制体系。由于银行的自然属性,它必然是通过承担一定风险来获得相应回报,而银行如何控制和管理风险来赢得利润至关重要,将决定一个银行的经营情况。

第三阶段主要是数据运用。近年来,银行业有一个词反复被提及,那就是“数据大集中”。自工农中建四大行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掀起以数据大集中为主线的信息化建设浪潮以来,国内各银行的数据集中工程建设不断深入开来,也引发金融业信息化建设的。数据大集中是未来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据大集中为金融业的集中管理提供了基础,由于有效地实现了账务数据和营业机构的分离,银行开始实现从以账务和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这样既有利于银行业务的开展和创新,也又有利于科学决策和运营管理。然而由于银行数据信息的集中,风险也被集中起来,同时,银行内部的效率和管理问题并不会因此而消失,如何在数据大集中的情况下有效地进行风险监控和防范成为了从业者和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3.金融信息风险的防范

保障金融信息安全是维护国家金融秩序,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无论是从业者还是监管者,均有责任和义务来采取措施保障金融信息安全。一般而言,主要从保密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可用性三个方面来防范金融信息风险。

一是保密性。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保密机制,利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对用户的信息进行加密,防止非法访问和入侵。

二是完整性和准确性。保障金融系统的有效信息不被恶意篡改和破坏。

三是可用性。要使金融系统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为合法用户提供服务,同时能够判断和识别非法用户的请求。

在进行金融信息安全防范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以上三个原则。在进行信息系统设计的时候尽量考虑采用成熟的计算机技术,在硬件和软件上保障系统的安全;同时,对人员进行培训,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和人员管理措施,减少人为的威胁和隐患,以确保金融信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杨向东.浅谈金融信息安全发展趋势.华南金融电脑.2004(10)

金融系统行业分析范文3

本文从中国农村金融系统改革现状出发,分析了农村金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农村金融改革的路径:农村金融改革要适应需求主体的地域性和层次性特征;合理界定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边界;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多样化和农村金融事业的协调发展;整合县域范围内的金融机构并将其培育成一个多元化的金融市场。

【关键词】

系统论;农村金融系统;农村金融改革

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将农村金融置于宏观经济背景,从经济系统论角度展开的研究还不多见。有鉴于此,笔者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将农村金融改革置于国家整体宏观经济系统和农村经济系统之中,对农村金融改革问题展开讨论,进而提出农村金融改革的整体思路。 

二、农村金融是一个系统

宏观经济可以看作一个系统,农村经济可以看作是宏观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农村金融可以看作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宏观经济系统的二级子系统)。

1、农村金融是两个子系统的交集

在宏观经济系统中,农村金融处于农村经济子系统与金融子系统的交集之中。

2、农村金融本身是一个独立的系统 

农村金融系统,按照不同的层次划分,包括宏观层次的金融监管系统、中观层次的金融机构系统以及微观层次的金融需求主体系统,其中,宏观层次的金融监管系统和中观层次的金融机构系统构成农村金融的供给系统,金融机构系统是农村金融系统的主体。

三、农村金融系统特性及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现状

1、农村金融系统特性 

(1)农村金融系统的整体性与相关性。整体性是农村金融系统的首要特征,要充分注意农村金融系统各组成部分或各层次的协调和连接。同时,农村金融系统中的各部分的特性和行为具有相关性。这种相关性确定了农村金融系统的性质和形态。

(2)农村金融系统的环境适应性与动态性。各种环境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农村金融系统特性的改变。为了保持和恢复农村金融系统原有特性,农村金融系统必须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为此,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农村金融系统,随着环境的变化,需要在变化了的新的环境下找到新的均衡,具有动态性。 

2、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现状 

(1)农村金融改革缺乏整体构想,农村金融改革的整体推进性被忽视。 就现有的农村金融系统而言,首先由于在整体性上存在结构与功能的不对称,其次由于各组成“部件集”之间的相关性没有得到协调,因此导致农村金融系统的功能无法很好的发挥。 

(2)农村金融改革与城市金融改革严重的脱节。 经济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展开的,然而金融改革首先在城市进行,这就必然造成农村金融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脱节。农村金融改革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的变化。 

(3)改革的推动者和行为主体的行为没有协调。监管者和金融机构之间缺乏协调机制,金融机构本身创新的动力和创新的主动精神缺乏。现有农村金融监管力量,往往出现职责上的分工问题,或者造成监管漏洞,监管不到位,或者监管过度。 

(4)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之间不协调,农村金融改革与环境的适应性被忽视。 农村金融产业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图3-1),并通过这些效应对农村经济各构成要素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由此形成了农村金融产业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联性。

就现阶段的中国农村政策金融的功能设定而言,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功能设定具有同质性,而实际上,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政策金融需求是不一致的。

3、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缺陷

(1)农户作为最基本的生产单元,造成了农村金融供需间的不平衡。其一,中国农户数量巨大。其二,中国农户平均经营规模微小。其三,中国经济的区域特征十分明显。这些使中国农村金融问题表现出资金运行流程更复杂,绩效更不容易显现,缺陷更容易放大,是实现制度创新的任务更艰巨的根本原因。

(2)政策性银行难以承担农村政策性金融的重任。应当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狭窄,业务功能单—地退化成“粮食银行”,政策性金融功能明显不足。

(3)国有商业金融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功能趋于弱化。近几年,国有商业金融机构大收缩了在农村的金融业务,致使大部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单一化、农村金融市场垄断化趋势日益明显。基层金融机构网点不足造成农村资金严重外流。

(4)农村信用社改革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对于农户的信贷需求而言,这几年农村信用社的供需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这主要表现在四方面:农村信用社运行仍然享受政府的隐形担保;所谓民主管理形同虚设;服务内容、方式和手段不适应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于自身财务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农村信用社商业化倾向严重。

四、中国农村金融系统改革的路径选择

进行农村金融系统的改革与研究,应该从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以及动态性等特征来展开。这就要求将农村金融监管机制、供给机制、需求机制等联系起来放入一个大系统中进行分析和综合研究。

1、农村金融改革要适应需求主体的地域性和层次性特征

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边远地区,应选择“供给领先”模式发展这些地区的农村金融。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可以走“需求追随”模式发展道路。而在中部农产品主产区,需要从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出发,有选择地发展多层次的农村金融组织机构,以满足农户和其他经营主体多层次的资金需求。

2、合理界定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边界

我们要合理界定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的边界,将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划归农业发展银行,包括其承担的农业开发性贷款等政策性较强的贷款,拓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将其从单纯的“粮食银行”转变为综合型政策性银行。

3、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多样化和农村金融事业的协调发展

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应该探索建立多元化金融组织机构网络。此外,包括农村信托公司、投资咨询公司、企业财务与家庭理财公司等不同的金融或非金融组织和团体都应得到适度的发展。

4、整合县域范围内的金融机构并将其培育成一个多元化的金融市场

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可以实行股份制改造,逐步向农村商业银行方向过渡。中西部地区可以继续发展和完善信用合作制,在吸收新增民间资本充实资本金的情况下,向规范化信用合作社或农村合作银行的方向发展,或实行股份合作制。

(1)加快培育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市场,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的金融机构,培育各种形式的小额信贷组织,创新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要逐步放松利率管制。要特别注意研究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的问题,促进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合法化。推动农村资金拆借市场的发育,为农村信用社融通资金提供便利。鼓励金融创新、产品创新。

(2)给农村大量存在的非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

非正规金融在扩大农村生产经营资金、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提高资本效率,尤其是在促进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对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作用也很明显。

【作者简介】

金融系统行业分析范文4

因此,尽管上述两分法的划分可能存在某些问题,但是依旧是目前通行的划分标准,。当然上述划分是存在很多缺陷的,尤其是不能反映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情形,因而,曾有学者提出把不同国家的金融系统划分为发达的与落后的,然后再根据其中介与市场的不同作用,划分为发达的银行主导型或落后的银行主导型,或是发达的市场主导型或落后的市场主导型。但是发达与落后的划分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模糊的,因此这一划分并没有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而把金融系统放在银行主导型的代表模式——东亚区域内考察,会发现东亚区域内各经济体的金融系统都似乎面临着一种尴尬的困境,即金融系统开始不适应东亚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某种程度上反而成为某种障碍,这主要表现为:日本经济长期低迷,金融制度改革迟迟无法推进;韩国等东亚各国经受了东亚金融危机的洗礼;即使一直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也积聚了高度的金融风险,金融制度的改革与转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而每每反思东亚金融系统的问题时,往往是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系统中的制度设计存在严重问题,是后发国家实施赶超战略的产物,大量存在着金融发展理论中所提到的金融抑制现象,在很多方面已经与现实经济的要求相严重脱离,因而当其可以集中经济资源的优势已经耗尽的时候,其弊端便充分暴露出来,而成为制约东亚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因而应该向美国学习,积极推进金融自由化进程,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将金融系统向市场主导型模式推进。不过从日韩改革的实践看,“美国式”的改革与转型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因而对于东亚区域内金融系统最终将向何种模式演变,是继续沿着目前这种自成一体的模式演化,还是向美英模式的市场主导型靠拢还不可能有确定的答案。这最终的演化结果注定不是人们事先设计的产物,而是各种力量相互冲突协调的结果。不过从国际发展的趋势看,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经济领域中某种程度的全球制度趋同的确正在发生,而美英模式的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显然在目前占据了明显的上风。而从以往的国际经验分析,美英模式的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也的确更具有效率,并更成功的经受了危机的考验。至于有人把东亚金融系统的危机完全归结于后发国家赶超战略的痼疾,笔者不能同意这种观点,因为美国也曾经是后发国家,美英模式的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也是在经历了不断的危机与反危机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际上,两种系统都不是静止的、封闭的,而是变化的、开放的,就该种意义而言,冲突和趋同都体现在系统演化的历史进程中。

中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但是在中国的金融领域却蕴藏了巨大的风险隐患,不良资产经过大幅度剥离后依旧居高不下,尽管难度巨大,但是金融制度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且已经开始了具体的实施,微观层次上的金融治理结构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从目前的实践看,推动转型的创新主体依旧是政府,但是同时必须看到在这背后所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因素,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民营资本乃至民间金融的自发发展使得政府必须主动地推动这一制度转型的进行,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一转型具有适应经济发展内在性要求的特征。由于中国经济已经紧紧地和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所以中国金融制度的转型也脱离不了国际大环境的影响。那么东亚金融系统真的会向着美英模式的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演化吗?也就是当前两种模式的金融系统真的会走向趋同吗?而中国金融制度的转型必须适应这种趋势吗?而在这一过程中又应该注意些什么?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正是本文所要探究的。

二、文献评论

如果从金融系统、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对于金融系统的研究可以追溯到第一代金融发展理论,即mckinnon,shaw学派的研究。

gruleyandshaw(1955)提出金融结构与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系,开始强调金融中介在提供信用方面的作用;1960年出版的专着《金融理论中的货币》则提出金融系统对于一个社会能否有效的配置和运用资源具有决定性意义,金融系统的存在是使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必要条件;goldsmith(1969)则首次利用大量的跨国数据来说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提出了有关衡量金融发展的主要指标和基本命题,最后的结论是在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大致平行的关系;帕特里克则提出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问题上存在两种类型:需求追随型和供给领先型,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转化;mckinnon(1973)、shaw(1973)发现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有很强的正向关系;提出了金融抑制的概念,并针对消除金融抑制提出了金融自由化的主张,指出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发展加快了经济增长,而金融抑制则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严重的消极后果。在麦金农—肖的研究框架下,许多论文对于麦金农和肖着作中没有加以详细发挥的命题进行了严格的模型化。代表人物包括巴桑特﹒卡普尔(basantk﹒kapur,1976)、唐纳德﹒马西森(mathieson,1980)、马克斯韦尔﹒j﹒弗来(1978,1980)、尤恩﹒丘(1984)。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应用于劳动力富裕的发展中国家的kapur——mathieson模型,揭示了典型的稳定化过程和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动态特征,考察了各种金融自由化工具对于经济增长率的绩效,开始把外贸自由化和外汇自由化引入到金融自由化中来。从现在的眼光来看,第一代金融发展理论所提出的金融自由化思想是重要的,一个良好的金融系统的确需要适当的金融自由化。

在这个基础上,第二代金融发展理论——内生金融增长理论应运而生,其理论架构上侧重于内生经济增长和内生金融机构的分析。本斯文加与史密斯(bencivengaandsmith,1991)、博伊德和史密斯(boydandsmith,1992)、施雷夫特与史密斯(schreftandsmith,1998)、杜塔与卡普尔(duttaandkapur,1998)等分别从提供流动性、信息成本优势、空间分离与有限沟通以及当事人的流动性偏好与约束的角度论证了金融中介的形成过程与存在意义。布特与萨科(bootandthakor,1997)、格林伍德与史密斯(greenwoodandsmith,1997)等则对于金融市场的内生形成过程与存在意义做了深入地探讨。格林伍德与约万诺维奇(greenwoodandjovanovic,1990)、帕加努(pagano,1993)、列文(levine,1993,1997)、金与列文(kingandlevine,1993a,1993b)、列文与泽尔乌斯(levineandzervos,1998)、里甘与津格尔斯(rajanandzingales,1998)等在理论与实证上具体研究金融系统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阐释了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三种促进机制,实证上分别检验了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股票市场和银行相结合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金融发展与行业成长的关系,以及金融发展与企业的财务融资结构的关系。由此开创了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内生金融增长模型的不足之处在于所探讨的只是稳定状态下的金融系统发展,而对于金融条件发生变化时的金融系统动态变迁路径没有进行任何深入的分析。

结合东亚发展模式与金融系统的实际,又产生了一个重要的金融发展理论分支——金融约束理论。赫尔曼、默多克和斯蒂格利茨(hellmann,murdock,stiglitz,1997)提出对于东亚金融系统颇具解释力的金融约束理论。该理论向上可以追溯到新结构主义学派的观点,泰勒、范温伯根等(taylor,1983;vanwijnbergen,1983;buffie,1984;lim,1987)提出金融自由化将导致利率上升、生产成本上升和经济产出下降,并肯定了非正式市场在企业融资方面的重要性;丹尼尔和金宏宝(bettyc﹒danielandhong-bumkim,1996)从现金支付经济中金融二元结构的视角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要重视非正式市场的力量。斯蒂格利茨等强调了金融管制体制重构的重要性,并认为不同于金融抑制(financialrepression)的金融限制(financialrestraint)带来了东亚的繁荣。不过其金融系统的整体设计不够完整,存在诸多盲点:如关于取缔强制存款的政策、外汇管制及汇率干预政策、外资及银行的引进政策等。其认为政府可以通过金融约束给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机会”,再通过“租金效应”和“激励作用”规避潜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促进经济发展。该理论也因为其过于强调银行在金融系统中的作用和操作性不强,而随着东亚经济的沉浮经历了鼎盛到停滞的过程。“东亚奇迹”时,东亚金融系统被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而东亚金融危机后则几乎被完全否定。世界银行(2000)认为期限错配和币种错配所导致的金融部门脆弱性是东亚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而这主要归因于资本市场的薄弱。并提出发展资本市场的几个先决条件:包括发展基础设施、交易系统和交易规则等。

金融系统行业分析范文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革命性飞跃,金融系统涉及层次越来越多、跨度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动态性越来越强,并且包含了人机两方面的因素,与外部的社会、经济、政治等环境具有了更强的相关性,这些都促使人们必须将各种科学理论、定量方法、经验知识、专家判断力等有机结合来处理复杂的金融系统,为此,汗寿阳和张维提出用系统工程思想来研究金融系统,并提出了金融系统工程的概念。

在应用系统思想和工程方法时,金融系统工程强调要从金融系统整体出发将系统进行分解,在分解后研究的基础上,再综合集成到金融系统整体,实现1+1>2的整体涌现,最终从整体上研究和解决金融系统问题。因此,金融系统工程实际上是从系统整体出发,根据金融系统总体目标的要求,运用钱学森提出的综合集成方法m把与金融系统有关的学科理论方法与技术综合集成起来,对金融系统的环境、结构与功能进行系统分析、论证、设计和协调,并最终付诸实施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金融系统工程不同于其它金融技术,它不仅要分析具体问题,而且要从整体着眼,对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解决。

在金融系统工程基础上,张维等尝试将这一思想应用于金融风险管理中,构建了金融风险评占的三维框架,包括工具维、风险维和过程维。其中,工具维指的是风险管理体系具体层面的四种基木架构,包括组织架构、规则架构、技术架构和信息架构;风险维主要由不同的风险类型构成,包括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等;过程维则主要表达了人们处理金融风险不同阶段的决策内容,主要包括风险战略、识别风险、测定风险、处置风险和信息反馈。

金融系统工程的思想还可以具体应用于物流金融创新的风险识别中。作为新兴的金融创新业务,物流金融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创新,以供应链上存货、应收账款甚至贸易关系等担保为依托,在供应链运作过程中向客户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及配套的结算、保险等服务的业务。对物流金融风险的有效识别将影响物流金融风险的准确评占与有效控制,因而对物流金融创新能否成功起着关键作用,但已有的文献多是从传统信贷角度或从局部去考虑物流金融的风险识别,其中,Mann「51从传统担保贷款的分析角度研究了以存货作为担保形式对参与各方成木、收益和风险的影响。Siskin^分析了针对零售商的物流金融业务中所可能发生的风险,认为有必要实行严密监管,同时也介绍了一些必要的监控措施,但基木将风险来源局限于业务木身。Shearer和Diamondm指丨出,风险评级的方法在传统的商业融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市场环境的变化,风险评级的方法已无法满足商业融资的需要,尤其是在物流和金融整合创新下,风险出现了新的特征,需要根据融资的具体情况,采取更加有针对性、更加定量并且更加准确的风险识别与度量的方法,但并没有给出系统说明。还有Wright⑷和Diercks^虽然把握住了物流金融的一些特征,指出在基于存货的物流金融业务中,风险的识别和评占不同于传统,对存货的价值评占和严密的监控已成为重要的环节,并建议引人有经验有实力的第三方代为评占和监管,但也只是从存货价值风险这一局部的角度去分析,没有提供一个关于物流金融风险识别的系统框架。

实际上,物流金融形式多样,环节众多,并在不断的变化,流程和操作复杂,因此,对物流金融中的风险进行识别既需要考虑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又需要考虑金融系统的整体和结构,既需要考虑业务木身,又需要考虑环境的影响,既需要考虑历史的数据和经验,又需要考虑业务的发展趋势。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在金融系统工程的基础上对业务风险进行系统的识别。为此,木文从金融系统工程的角度构建了物流金融的风险识别框架,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二、基于金融系统工程的物流金融风险识别框架

物流金融创新不再象传统的信贷一样,仅关注企业规模、浄资产和负债率等基木面信息,而是更加关注担保物所附载的交易信息,例如交易产品的供求关系、产品的价格波动趋势、交易对手的信誉和实力、整体供应链条的风险以及融资主体(包括银行和物流企业)的监控力度等。物流金融业务在现阶段的表现形式有很多,但可按照产品生产经营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基本的划分。物流金融业务模式可以分成三大类一是基于交易关系的预付款融资业务模式,主要发生在采购提交这一运作周期,包括基于推动式交易关系与拉动式交易关系两种基木形式,基于推动式交易关系的预付款融资可以依靠物流企业对借款企业产品生产销售前景的准确预测替借款企业支付给上游供应商相应的预付款,以启动借款企业的采购运作,而基于拉动式交易关系的预付款融资也称订单融资业务,它需要根据下游厂商的订单或采购合同等替借款企业支付给供应商相应的预付款,以启动借款企业的采购运作;二是基于存货的物流金融业务模式,这也是物流金融的核心模式,主要发生在持有或制造周期以及销售周期,现阶段主要包括存货质押融资和仓单质押融资两种业务形式,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由于开展仓单质押融资业务的市场和制度基础环境还未完全成熟,完全意义上的基于仓单质押的物流金融业务目前在国内开展得很少,仓单更多地是作为一种存货凭证,仓单的流通机制还未形成,此时物流金融业务更多地是以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为主;三是基于应收账款的物流金融业务模式,主要发生在回款周期,一般来说,下游厂商会拖欠上游中小企业的货款从而形成一段时间的资金缺口,此时物流企业可与银行合作将应收帐款作担保品给借款企业提供融资,直至应收帐款从下游厂商处收回以偿还借贷。在现阶段我国的具体实践中,这些基木业务形式可以围绕存货质押融资组合成许多物流金融的创新产品,如,保兑仓、未来提货权质押融资、打包放款、先票款后货业务、未来货权质押开证、进口全程货权质押授信业务等。这些物流金融服务产品往往涉及了物流金融的多种基木形式,涉及了不同的环节、运作方式和参与主体等,非常复杂。

三、基于金融系统工程的物流金融风险识别

(一)宏观与行业系统风险识别

这是一类典型的系统风险,包括宏观系统风险、行业系统风险以及区域风险三大类。

宏观系统风险主要是由于宏观经济、政治和法律环境的不确定造成的,如宏观经济周期性的不景气,与借款企业及担保品变现密切相关的劳务、资木和产品市场的价格波动,一些重要事件例如战争或突发事件,以及宏观法律制度及执行水平的不足等都会导致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产生宏观系统风险。

行业系统风险主要是由于行业总体的利润水平、交易环境、技术变化、发展前景等行业层面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风险,而且不同行业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敏感度也会使不同行业系统面临的风险大小不同。通过分析行业风险,一方面,可以使贷款人能够更加准确地评占整体风险的大小;另一方面贷款人可以更好地分析借款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周期变化是否归因于普遍的行业因素,从而准确地把握企业的经营水平。

区域风险主要是企业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政治和法律环境等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不同的区域,其区域风险是不一样的,如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市场透明度、政府服务水平、政治和法律环境稳定性等都比西部地区要好得多,因此其面临的区域风险也应该比西部地区小得多。

(二)供应链系统风险识别

物流金融业务主要依赖供应链上担保品的自偿性来偿还贷款,而担保品的自偿性水平,也即其销售变现的水平,从中观上来自于供应链系统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因此可以说,供应链系统风险是分析物流金融业务所特有的一类系统风险,主要包括供应链系统竞争风险、供应链系统协调风险和供应链系统控制风险三类。

供应链系统竞争风险的主要来源是因为一个行业可能有很多条供应链系统展开竞争,借款企业所在供应链系统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存货的销售水平和应收账款的回收水平,从而产生竞争风险,它会导致供应链系统内大多数企业经营面临冲击,因此在物流金融业务中必须对供应链在行业经济中的竞争地位变化做出实时的跟踪、识别和评占。

供应链系统协调风险指的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协调合作关系不畅产生的风险,这种协调风险有可能是因为信息交流的水平低下或者是因为相互之间合作意愿的欠缺等造成的。供应链系统协调风险有可能导致供应链的连接不畅,甚至会影响到供应链上的物流运作水平。这对物流金融业务影响较大,因为物流金融业务主要依靠担保品的自偿性来作为第一还款来源,因此供应链系统中企业间合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商品的流通水平和担保品的变现能力,并进而从供应链层面影响到具体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大小。

供应链系统控制风险主要关注核心企业对供应链系统的控制程度是否有利于供应链系统的发展和稳定,是否能够保持和增强供应链系统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三)信用风险识别

虽然物流金融业务更加注重于债项风险的大小,注重于担保资产的变现风险,但信用风险仍然是贷款人在物流金融业务中所必须关注的一类重要的非系统风险。在物流金融创新下的物流金融业务信用风险主要包括借款企业的信用风险和物流企业的信用风险两类。

国外商业银行对借款企业的信用风险归类方法很多,包括:(1)9C方法,指借款人品质、能力、资木、抵押、经营情况、持续性、内控、信用记录和相关文档纪录;(2)5P法,指个人因素、目的因素、偿还因素、保障因素和前景因素;(3)LAPP法,指流动性、活动性、盈利性和潜力;(4)PRISM法,指前景因素、还款预测、用款目的、保护措施和企业管理情况。

但在物流金融业务中识别借款企业的信用风险不能照搬以上的这些方法,而必须把握住物流金融业务借款企业的特征来进行相关的信用风险来源分析。

首先,对物流金融业务借款企业的信用风险必须关注借款企业的规模和发展阶段,必须判断借款企业究竞是新建立的公司还是成立很久的公司,有多大的盈余空间,是在快速的成长还是正经历季节性的波动等。

其次,需要关注借款企业的财务状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盈利能力和资金周转能力,即是否有满意的收入和现金流,是否具有超额的利息倍数,是否具有稳定一致的销售收入趋势、营运资金变化趋势;二是资产价值,流动性以及杠杆,即是否有高于平均水平的资产、是否有充足的流动性与经营资木以及股权结构和自有资金比例如何等;三是财务历史纪录,包括交易记录和财务披露质量等。美国货币监理署已指出,大多数进行存货与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借款企业在运营周期内都很难获得流动资金,它们缺乏足够的现金和信用,常常具有以下特征:

(1)业务中借款企业的财务杠杆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作为物流金融的贷款方关键是要搞清楚造成借款企业低资木率的原因,必须明确企业缺乏资金究竞是因为它刚刚成立,还是因为正在经历快速的成长;究竞是盲目的扩展还是刚遭受损失造成了资木的消耗。弄清楚这些将使银行和物流企业能够很好的把握借款企业面临的风险;

(2)借款企业一般都有不均衡稳定的收入和现金流。借款企业的行业通常具有高的周期性,作为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贷款方须要确定造成借款企业不稳定的收入和现金流的原因究竞是因为周期性定价的制约还是因为管理团队对市场反应调整太慢;

(3)负向的财务趋势。进行物流金融融资的借款企业经常会出现这种状况,贷款方可以事前明确是否可通过严密的监控来改变借款企业的财务平衡表,从而在提供借款企业必要信用的时候降低贷款风险。

再次,需要关注借款企业的管理问题,因为需要物流金融贷款的借款企业大多财务杠杆很高或者增长很快,所以控制这类公司对管理团队的能力也要求很高。一个好的管理团队将能够有效地提高借款企业的生产运营水平,保证存货的稳定销售,实现企业的预期目标,从而保证贷款的安全。在这方面,主要要考察借款企业管理团队的稳定性和行业经验。贷款人需要考察借款企业管理是否有成功的令人满意的记录以及相应的行业经验,还必须考察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如,企业是否有识别、接受与管理风险的非正规的方法,企业管理层是否具有在必要时做出难以决策的意志,并能恰当地衡量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等。

而物流企业的信用风险也是物流金融业务必须关注的一类风险。因为物流企业最了解借款企业的运作及基木状况,银行需要物流企业实行专人管理、专人负责,保证质押的存货和应收账款等担保品能够顺利变现为现金存人封闭式账户,这就要求物流企业须按合约担负监管职能。而在物流企业的监管过程中,银行和物流企业是委托关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物流企业的信用风险,也就是说物流企业有可能欺骗、不负责仟、虚假上报或者监管失误,物流企业的监管风险将影响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而且,物流企业的积极配合也将影响借款企业的运作,特别是原材料、产品的进出库、应收账款回收等都和物流企业的监管相关,物流企业的监管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担保品的变现过程。一般而言,对于物流企业信用风险的考察主要要关注物流企业规模、历史信用、资金流和监管经验水平等状况。

(四)担保品变现风险识别

担保品的变现风险是物流金融业务中最重要的风险,关注这一风险能够把握住物流金融业务的客观状态,对物流金融业务风险实行有效管理。担保品的变现风险主要包括存货价格风险、质物形态风险以及销售风险三大类。

存货价格风险是担保品变现风险中最重要的一类风险。因为,物流金融是以物的流动为核心的,所以存货质押融资业务始终是物流金融的核心环节,在这一核心业务中,质押存货的市场价格在贷款期间内并不是稳定不动的,而是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当存货的价格往上升时,质物并不存在价格风险,而当存货价格下降,尤其是在短期内骤降,就会给物流金融业务带来很大的价格波动风险。

质物形态风险主要关注质物的流动性、标准化、变现能力及配套的保管条件等方面产生的风险。如,在订单融资业务中,订单的集中度和订单涉及的质押原材料、半成品和产品的标准化和流动性等就与质物形态的风险大小密切相关。在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中,选择的质押存货一般具有以下的一些性质:(1)无形损耗小,不宜变质,易于长期保管;(2)市场价格稳定,波动小,不宜过时;(3)适应用途广,流动性强,容易变现;(4)规格明确,标准化程度高,便于计量。质押存货如果不满足以上的性质,就会导致更多质物形态的风险。而在应收账款融资业务中,业务选择的应收账款的集中度、账期合理性以及贷款方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等都和应收账款这一质物的形态风险大小密切相关。

销售风险反映了物流金融业务的自偿性特征,销售风险与销售渠道的稳定性,销售客户的稳定性,销售的范围大小,市场容量的大小,销售帐期是否合理等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只有对这些销售风险来源进行有效的识别才能够正确地评占物流金融业务风险大小,保证贷款的安全。

(五)操作风险识别

根据新巴塞尔资木协议第三次征求意见稿的定义,操作风险又称商业风险,是“直接或间接由人或系统的不适当或错误的内部处理,或外部事件所造成的损失的风险”由于物流金融业务通过对质押存货的有效控制能够有效的缓释信用风险,但同时又会大量地增加许多操作环节,产生更多的操作风险,因此物流金融业务的操作风险比较传统的信贷业务要大的多,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有效的识别。物流金融业务的操作风险一般可归为合规风险、模式风险、流程风险以及具体操作风险四大类。

合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相关规则或政策的风险及配套执行方面存在的缺陷等。其中,法律风险在巴塞尔协议中属于广义操作风险的一部分。物流金融业务的法律风险是指可能给业务造成经济损失的法律上的缺陷。法律风险识别是物流金融业务开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一环?,因为物流金融业务不仅涉及到一般贷款的相关法律合约问题,而且涉及到存货的产权问题。在开展业务时,债权人必须明确可选择的质物必须为《物权法》以及《担保法》允许进行质押处理的物品,同时需对质物的所有权身份进行仔细鉴别,以防止借款企业恶意欺诈。根据国家法律的有关规定以及相关责仟,质押存货的法律风险识别主要确定以下几点:首先,业务开展的质物不能为国家违禁物品或禁止担保的物品;其次,由担保法规定,质物必须产权明晰,为贷款企业所有;最后,所选质物须信贷身份的单一,即未涉人其它担保关系之中。以上三个方面存在缺陷都会导致物流金融业务法律风险的产生。而相关规则或政策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业务相关政策和规则条款的缺陷以及不正确的执行等。

模式风险主要来自于以下方面的不足:业务模式选择不适合、超额担保程度不适合、质押方式和监控强度选择不合理、业务结算情况与业务不匹配、资金使用不合理、没有必要的个人担保或第三方担保方式、没有必要的损害保险、监管方控制方式选择不合适、财务评估报告模式不合适等「131。目前物流金融可选择的模式很多,不同银行、不同的物流企业、不同的地区都有不同的业务和操作模式,对这些模式的正确制定和选择是物流金融业务风险管理所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

流程风险主要是指在物流金融业务流程过程中标准化与信息化方面的不足造成的风险。目前物流金融业务的水平高低与业务流程标准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和可视化程度等方面密切相关。如果业务缺乏社会化程度的仓单规范,缺乏业务流程操作标准等就会导致流程风险,而如果业务信息化程度较低,缺乏银行、物流仓储企业和客户联网的信息网络,也会使业务增加很多流程风险,即便业务建设了必要的信息系统,但这些系统需要大量的硬件和软件,这些硬件和软件的性能和使用情况都会产生大量的风险。因此作为债权人,为确保贷款的回收,就必须关注业务的信息化程度以及和相应风险管理相关的流程标准和具体实施状况。

具体操作风险主要包括银行方面的具体操作风险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具体操作风险,这些和具体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密切相关。银行方面的具体操作风险主要涉及到银行人员的具体操作问题,银行已有相应的操作规范和事后问责制度进行有效的制约,而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具体操作风险,还需要有效的识别、评估和控制。一般而言,物流企业最了解物流金融业务的运作及基本状况,因此银行在业务中需要充分地利用物流企业专业能力。首先,在质物的选择过程中,物流企业协助银行选择合适的质押物,满足业务对质物在产权、价格波动、流动性和变现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从源头上预防业务风险的发生;其次,在贷款期间,物流企业必须协助银行监管好存货的进出库运营和应收账款的回收等过程,有效观测质押存货的价格变动、应收账款的账期延期和其他异常情况,并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担保品的变现操作符合合约要求;最后,在发生违约时,物流企业需要协助银行做好善后的处理工作。这些操作非常的复杂,面临的不确定性很大,因而物流企业面临的具体操作风险也很大,物流企业一方面必须总结经验对具体操作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与控制,另一方面必须有效地改进操作规范、物流基础设备和信息系统等硬软件设施,以减少发生操作风险的概率。

四、结束语

金融系统行业分析范文6

总的来说,实施开放型经济虽然给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危机。开放型经济是伴随着市场的开放产生的,在市场开放的进程中,跨国公司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FDI)将资本安排到世界上回报率最高的地方,因此金融在开放型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金融支撑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使得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样就加大了金融风险传导的速度,增强了金融的不稳定性,从而造成了开放经济对金融稳定的冲击。

首先,开放经济促进了金融产品的创新,而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够对金融稳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中国开放型经济的不断升级,国内市场开放的领域越来越多,而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金融领域改革式的开放与创新。金融领域的开放会促进国外的金融资本与金融产品进入我国金融市场,这些国际因素的进入在给我国金融市场主体带来活力的同时也给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在这种压力下,我国金融领域的金融机构为了吸引更多客户,会推出更多创新型金融产品与服务。金融领域的创新能够缩短资本积累的进程,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但在这种显著的成效中,以利益为中心的资本会带来不适应金融发展的结果。比如,实体经济发展导致收入分配不均等后果,这些都会影响到金融系统的稳定性,诱发金融危机的出现。另外,金融创新能够有力地推动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但是金融系统的运行毕竟与实体经济的运行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果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不匹配,则很容易造成金融系统的崩溃。

其次,我国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致力于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人民币的国际化对于缓解我国人民币升值压力、缓解国内通货膨胀情况都发挥着非常有利的作用。而随着2014年英国决定在国内发行人民币国债的举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更加向前迈了一大步,但是在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诸多好处的同时,也会给我国金融的稳定带来一定不利的影响。关于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国际与国内学者都有一定的研究,国外的学者主要站在美元国际化的角度分析了美元国际化带来的对于美国国内货币政策运用以及美元贬值的不利影响。他们认为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这些年,使得美国国内贸易赤字非常严重,政府的负债压力也非常大,这些因素便促使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出现,而对于财政及金融政策的放松管制,便引发了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这些都要引以为戒;而我国的学者主要站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角度分析了开放型经济下人民币国际化对金融稳定造成的不利影响。我国的学者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汇率政策的实施、金融投机行为等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由于我国的经济实力还没有强大到和美国相对比的地步,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可能会对我国的汇率制度造成不利影响,破坏我国汇率制度的统一,影响我国国内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从而对货币政策造成一定的压力。另外,如果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存在非正常流动,无论是某些国家大量买入人民币还是大量抛售人民币,都会对我国金融业尤其是银行造成不利的影响。

总的来讲,在开放型经济中,无论是金融领域的开放带来的金融创新还是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可能出现的人民币大规模的非正常流动,以及整个国际宏观环境本身带有的不确定,都会给我国的金融稳定带来一定的挑战,都会对我国金融防范与自身化解外部风险提出严峻的挑战。但是我国采取开放型经济的大趋势是不可改变的,因此,如何适应这个趋势,在开放经济中有效维护我国金融的稳定,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内容。

二、开放经济下维护金融稳定的实践

由于影响金融稳定的因素既有金融行业本身的不稳定性,又有相关外部政策原因,因此在维护开放经济下我国金融的稳定时,要从两方面考虑。从金融系统自身考虑。处在金融系统核心地位的银行业要做出重大调整,积极维护金融稳定。首先要提升银行的经营能力来防范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即提高银行坏账准备金率,使其资产不会受到突如其来的外部金融风险的影响;我国银行管理机构要完善对各大银行的监管力度,对贷款的额度以及比率等都做出相应合理的最高限额规定等。其次,加大银行业信息的透明度。加大银行业的信息披露力度能够驱使银行机构更加谨慎地经营与管理,这样就不会产生过多的金融产品泡沫,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化解银行业的支付与结算风险,在这个方面可以借鉴国际清算体系相关的做法,银行要时刻关注客户借贷的流动性,这样可以随时掌握贷出的资金的用途,从而化解某些不必要的风险。从相关的外部因素考虑,则需要强化金融市场的功能作用。我国政府在制定金融政策的时候要注意保持金融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宏观政策的变动是引起金融市场,尤其是债券与股票市场变动的重要因素,在如今金融市场不断开放的背景下,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因素较多。另外还需要加强国际间在金融风险防范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建立起金融危机处理机制,既要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全球性的经济组织加强交流,也要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加强交流,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这样即使出现了金融危机,也会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将损失降到最小。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