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布置;具有;注重;体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布置应由统一、专制走向“自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助合作。

一、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要具有趣味性

一直以来,作业的作用被定位在“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上,直接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

二、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要具有层次性

1.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对其发展的要求进行作业量的增减。对于学习能力弱、态度不认真、知识掌握不牢的学生,可适当增加作业量。这样,所有学生就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

2.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遵循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给学生一个可以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做较难的,能力稍微弱些的可以选择简单的。让优秀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能承受,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主动性。

三、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要注重实践性

谢觉哉说:“学和行本来是有机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死书库。”语文作业的设计也要注意实践性,不仅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取得第一手材料,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即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激活”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

四、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要具有合作探究性

合作是情感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潜能发挥的过程。因此,多布置合作性作业,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能力。新知识的生成性、建构性,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今后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性作业。

五、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要具有创新性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与语文作业的设计要求更多地注重培养儿童的灵活运用能力,在运用中强化创新意识。语文作业的创新性,主要应体现在灵活运用课文的语言材料来表现学生的自由思想和个人见解,注重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灵活性和应变性,使学生在用语言反映思维的活动过程中,优化思维的创造性品质。比如,在学完《称象》后,鼓励学生用一些模拟材料试试还有什么好办法“称象”。又如,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给课文配上图,给古诗配画。再如,学了《小白兔和小灰兔》,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编成小话剧演一演。这些类似的作业,都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要具有学科整合性

传统语文作业的内容只局限于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缺乏联系和渗透,它虽然能提高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效率,却容易使学生形成狭隘、封闭的知识观。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作业设计要淡化学科间的界限,把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在知识上相关或思考方法相似的内容综合在一起布置作业,以打破传统语文作业中形成的单纯的语文知识学习观,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不仅包括单纯的语文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还应该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渗透与融合的过程,从而纠正学生片面性单科思维的习惯,促进其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七、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要体现差异评价性

每个人的个好、能力都是有差异的。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是因为他们的自身技能得到了充分发展。虽然语文老师的职责在于传播知识,让学生学语文、爱语文,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但没有必要把每个学生都教成文学家,从而遏制学生其他方面的特长发展。

总之,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布置应该紧扣课程标准,贴近学生生活,使孩子们能融在其中,乐在其中,得在其中,折射出一道道绚丽的作业风景线!让每位教师都能设计出一份份别出心裁的作业,培养出真正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范文2

【关键词】教学的有效性;课堂课后作业;学生能力

与别的学科相比,初中学生觉得语文的学习并不难,所以不够重视。在课堂上不够认真,会导致学生完成作业时,遇到的困难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会使他们完不成作业,或为了完成而抄袭他人的作业,从根本上削弱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使教师面对大量无效的批阅,影响了教学效果,也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真实学习情况。因此,在对语文课堂课后作业的筛选和处理上,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使学生对语文课程兴趣盎然,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根据学生能力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

分层次作业就是根据知识点的多少、思维的难易程度、知识交叉联系的程度等把作业分层,这样可以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设计出不同的作业,引导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设计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作业时,教师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需要主要突出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针对语文基础比较一般学生而言,作业的设计主要突出对概念的理解、对基本词汇的掌握和综合运用;针对少数基础较好的学生设计,应该主要突出概念的综合运用和拓展延伸,以及对重要的思想方法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比如设计一些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等。由于一个班级的学生以中等成绩的学生为多,教师应该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设计筛选中等难度的课堂课后作业上。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复合性问题,将新教的知识点和上一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复习前面所学的知识,达到理解和灵活运用的状态。这类问题往往综合性较强,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可以作为学生选做题来设计。

这种层次性作业的设置,可以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对作业进行自主选择。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从较简单的作业开始,在理解概念学会应用后再逐层尝试。基础扎实的学生可以直接选择较高难度的层次,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语文能力更上一层楼。

二、系统设计语文题组型作业

设计语文题组型作业可以为学生创造机会进行有目的、有方向的纵向探讨或横向思考,使学生加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内在联系的理解。比如学习了某些具有关联性的原理后,为了使学生加深理解,明确各种原理的区别和联系,教师可以让学生接触题组型的语文题目来提高自己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由于这种题目难度较大,可能很多学生都不会做,不过让学生思考这种题目的过程,就是让学生进步的过程,教师可以在看到学生的思考或者解题过程时给学生以鼓舞,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更有信心。

三、灵活运用开放性题目引导学生的思维

教师可以对教材中比较基础的课后习题或例题稍微加工改变,考察和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并有助于学生灵活掌握的新学知识,深刻理解经典例题。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多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这种题目的设计方式很多,比如可以让学生自编考试题目,相互测试,或者只是留下题型或者词汇让学生根据新学知识设计题目并解答。这种做法具有新颖性,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作业的开放性设计,要求教师深挖语文思想方法,引进一些具有现实意义、思考价值的开放题,从而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升华。

四、设计生活化作业,强化语文学习的应用性

作为语文的大课堂,生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该结合所教内容,联系语文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具有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针对初中生的生活特点,教师还可以将生活知识与语文知识相结合,设计出包含生活知识的作业题,使学生体会到语文是学习生活知识的重要工具,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性。

由于初中学生动手能力强,教师可以编选一些实践性作业,使学生间接理解掌握所学的各种知识、规律、方法、技巧等,在现实或者模拟的现实中获得实践性的完善,完善个人的知识体系,理解抽象的书本思想观念。学生因为自己动脑、动手获得了直观的理解。

五、针对学生特点布置阅读性作业

由于现在网络资源发达,教师可以布置语文阅读作业,让中职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完成阅读性作业,引导学生自主提升语文水平。教师通过让学生寻找语文的趣闻、轶事,了解歌词与剧本、语文与社会、语文名篇等,使学生领悟到:语文知识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鉴于语文知识在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有极广泛的应用,因而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结语

总之,教师布置语文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打好基础,学会运用,改进教学。实践研究证明,教师刻意编选合适的语文题目,设计具有层次性、系统性、开放性、应用性、自主性的语文作业,有利于打破初中语文教学的不良局面,对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仁柱.《初中语文教学如何体现为专业课服务的原则》;《吉林教育》;2009年.

[2]刘万里.《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策略研究》;2008年.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范文3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在我国《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不应该仅仅注重对学生语文知识的讲授,还应该要注重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必须应该进行改革。

1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灌输式教学,语文教学课堂缺乏活力: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天真活泼,对周遭事物都十分好奇的阶段,在这个时候他们比较好动,并且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最佳阶段。但是在我国大多小学学校的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注重学生是否遵守课堂纪律,是否有上课认真听讲,是否有真正学到知识,而过于压制小学生的天性,忽视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调查也不难发现,在这一时期,小学生的好奇心极其旺盛,他们经常会问各种各样在语文教师看来非常幼稚的问题,很多教师都因为觉得麻烦不愿意回答学生的问题,只是让小学生听话,认真听课,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课堂提问的兴趣,语文教堂气氛过于严肃沉重,缺乏活动。同时这种依托教材,灌输式的教授知识的方法,严重的压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利于小学生对于语文教学的学习。

1.2师生关系疏远,小学生畏惧提问:小学生离开家庭,迈入学校,教师在他们的眼里成为最被依赖的存在,他们不仅信赖教师,更畏惧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采取严厉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就会产生畏惧感,对于所学的知识即使带有疑问也不敢进行质疑。一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提出问题,遭受到语文教师的批评和其他同学的嘲笑。二是许多学生都会担心自己因为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而被其他人认为“不聪明”。在这种沉默的教学氛围下,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效果很差。

1.3小学语文题海战术,作业太多:小学语文的改革还应该培养孩子多读课外书,不应注重题海战术。只有多读,多看,孩子才见识多,多读书,应该学习美国小学语文的做法,建立阅读图书卡片,每天或每周布置阅读要求,让家长签字,督促孩子完成,每周阅读书目可老师提供,小学一二年孩子让家长每天检查完成,从启蒙教育开始让孩子们都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2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策略

2.1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小学生对于语文这门课程是否具备一定的兴趣。只有小学生喜欢语文这门课程,愿意参与到其中来,当他们对教材内容有想法或者有疑问时,才会想要进行提问,获得老师的答疑解惑。并且他们会自主进行课外阅读,为自己的语文学习进行文学知识积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小学生对语文这门课程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这门课程的魅力,喜欢上语文,只有热爱,他们才会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当在语文学习中遇到难点问题时,他们也会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去解决,如通过网上教学资料查询与同学之间沟通和交流等。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分组讨论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布置下讨论的课题,让学生先在课下做好这篇文章的预习工作以及相关资料的查找。其次,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这篇课题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在一旁给予指导。最后教师选取一名小学生进行最终的发言总结。通过这种学习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还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2.2语文教师进行课堂设计,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新课改环境下,教师讲授课程的方式也不再是单一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因此在教学前,语文教师应该做好课堂设计,在这一堂课中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合理规划课堂时间,如课堂讲授运用的时间长度、多媒体视频播放的时间长度、学生发表观点和想法的时间长度等。其次教师要设置相关环节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将角色扮演法或者情景教学法等。最后在下课之前,可以让学生进行发言总结或者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自己制作相关语文教学内容制作相关的PPT,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在这里我们仍旧以小学语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以课为例,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网上搜集有观的地震事件的资料,如图片和视频等,然后将其图片或者视频播放给同学们,让同学们体会地震带给人们的伤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其次教师可以将地震中那些感人至深的真事向同学们讲授,然后以此来引出本篇文章《地震中的父与子》,让同学们在文章中体会爱和情的美好。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2.3语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创建平等友好师生关系: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又是刚刚离开家,步入校园,面对陌生的环境,他们的心理极其敏感和脆弱。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除了重视对语文知识的讲授,还应该更加关心和爱护学生,创建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必须要创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与学生构建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小学生不再惧怕老师,而是将教师当做可以信任的人,大胆的表达自己对于教材内容的质疑和想法。其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不懂就问,提高自己的成绩。最后教师对于学生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呵护,少一点批评,少一点指责,让学生从喜欢上语文教师开始,进而喜欢上小学语文这门科目。

参考文献

[1]马应昶.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J].新课程(小学),2012,01:18-19.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推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布置的作业往往存在这样的状况:一是作业内容重复;二是作业任务量大;三是作业没有什么新意等,使得学生想要认真做好作业的积极性大大降低。许多学生作业的完成都是草草了事,不仅字迹潦草,还有许多或者抄写的情况出现。像这些情况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也无法保证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这些情况。

一、关于小学语文作业质量有待提高的主要表现

(一)小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和习惯问题

小学生对于要完成的作业的态度,对作业完成的质量有着很大影响。学生的主观意愿决定了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的认真与否。如果小学生的态度比较认真,那么他在写作业时不仅字迹工整,相对来说出现的错误也会比较少;而那些态度极不认真的学生,他们的作业很有可能出现书写字迹模糊、错误到处都有的现象。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及时进行培养,使得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得以端正,与此同时,积极地与家长沟通和交流,互相配合,让家长采取适当的方法监督学生完成语文作业,以这样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小学语文作业的趣味性问题

对于小学语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老师要注意其新颖性和趣味性,不能只是单纯地依靠任务量的多少来对学生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而增强小学生作业的趣味性,就要在作业的表达方式以及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上下功夫。例如可以通过语言或者模型的形式来表述作业,也可以采用实物来展现。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重,喜欢新鲜的东西,对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大吸引力的作业,是那些具有鲜明色彩或者操作性强的作业,这样学生在学习兴趣得以增强的基础上,能够在保证作业质量的前提下,按时完成语文作业。

(三)语文作业的难度问题

关于小学语文作业的困难程度,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加上学生本身的情况和学习情况也有差异,因此,针对相同的作业,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也不同。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好,那么就很容易完成相关作业,但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小学生来说,作业的完成就有一定的难度。当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难度较大时,许多学生会有恐惧心理,对于作业的顺利完成没有自信,从而导致作业的完成效果不是很好。例如,一段描写性的课文学完之后,老师可以布置一个课外作业,要求学生进行仿写,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并加以结合,对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模仿,从而加强写作练习。与此同时,针对基础较好的小学生,可以适当增加作业的难度,比如对写作字数或者写作方法提出一些要求等;对于那些基础较弱的小学生,老师就可以降低一些难度,并给予一定的提示等,比如可以允许他们以短句写作的形式来完成作业,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被照顾到,他们也能更好地将作业完成。

二、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推动语文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作业要做到内容充实、形式多样

作业也是可以丰富多彩的,而不是过去单一的枯燥的死记硬背。为了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使得作业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形式是多样化的,让其充满情趣和意境,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对作业进行合理设置,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完成作业,更加用心地学习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不受到旧有模式的束缚,不必遵循机械的学习模式。

对传统的作业形式进行大胆改进和创新,例如设计一系列的人文作业或者实际操作性强的作业,还可以布置演讲类作业等,对学生完成作业方式的改变也有一定的作用,学生不再是单纯地以抄写背诵的形式来学习,来完成作业量,还可以借助一些别的技巧,例如画图、收集资料以及剪报等。此外,还可以采取手工制作的形式来进行作业。如此丰富的作业形式,不仅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增强,学生在充分感受到语文知识魅力的同时,会更加主动地探讨相关知识,对小学语文作业也会更加积极地完成。

(二)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内容

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对一些具有选择性的作业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让学生依据自身情况,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对作业内容进行选择。像这种作业形式,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反而使得学生乐于接受这样的作业形式,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这种形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学习动力增强,对作业内容以及质量的自我要求也会提高,还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课外资源。作业的自选性越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越能够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增强作业的趣味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单调的练习式作业不仅没有吸引力,还会使得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于作业通常都是敷衍了事。缺乏趣味性的作业不仅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有制约作用。因此,老师应该对作业的趣味性加以重视,让作业内容变得生动和灵活,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语文课程的魅力得到充分地发挥。例如在学习与某些写景物和花卉作品有关的知识时,可以带着学生到校园美景中去,让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通过问答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作业对于语文教学有很大影响,只要对其加以好好利用,不仅能使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升,还能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有效地布置语文作业,促进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陈华芝.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J].文教资料,2009(28).

[2]杨勇杰.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J].学周刊C版,2012(11).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范文5

关键词 小学语文;多媒体;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4-0121-0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逐步深入学校教育中,被运用到教学、管理、科研等各项工作中,取得非常不错的成就。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多媒体技术适时而入,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次质的飞跃,其带来的教学效果与传统的教学是完全不同的。笔者作为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将多媒体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在此谈一谈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体会和感受。

1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采取文本、图形、图像、视频、音频和动画等多种信息表现形式,实现人机交互的信息技术。它具有直观性、动态性、交互性等优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对于新奇的事物好奇心更甚。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计算机网络已经普及到众多家庭,很多小学生对计算机非常感兴趣,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相应地会对计算机所提供的直观性、趣味性、形象化、多样化的学习信息非常感兴趣。小学语文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虚拟的、形象的情境,将抽象的、枯燥的、静态的文字转换成形象的、有趣的、动态的信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

1.2 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同时又由于生活经验所限,对抽象的文字(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难以理解,而小学语文教学重点就在语言文字的讲授上面。这就造成单纯的课堂讲授无法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以弥补小学生的生理和生活局限。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多媒体信息表现形式、所建构的虚拟现实情境,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直观性,模拟真实地再现课文中的情景,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

1.3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通过提供人机交互的多媒体课件,在既定的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能够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学习信息,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能够给学生提供最为直观的视觉感受、最大容量的学习资源,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触到最大的信息量,缩短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时间,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当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减少了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时间、讲解时间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和更加充分自由发展的时间和余地,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1.4 加强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语文知识也是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有很多纪实性的文章,诗歌、散文等也涉及对现实情境的表现。多媒体技术可以很轻松、巧妙地创设出课文中的写作意境或者虚拟地展示课文中的真实场景,而不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去进行想象,真正地让学生去体会写作的主旨,帮助学生较快地理解课文知识,进而喜欢语文学习。比如诗词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学生很难通过教师的语言叙述就能够想象出来,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或者动画,生动地呈现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小学生很快就能明白诗句的真实含义。

2 多媒体教学需要和多种教学方式互相配合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诸多的优势,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万能的,多媒体技术也不能全面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多媒体教学需要和其他的多种教学方式互相配合,互相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够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课堂讲授法是最为传统、最基本的教学方式,很多人一提起课堂讲授法就是一副批判的态度,认为课堂讲授法就是灌输式教学,无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实际的教学中,课堂讲授法仍然是一种主要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的时间内实现教学人数的最大化,在教师的详细讲解和耐心辅导下快速地获取和掌握学习信息。所以说,不能从根本上废除课堂讲授法,多媒体教学需要和它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

分层教学或者说层次性教学,是目前讨论比较多的一种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提供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学习资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大多是针对中等程度的学生,而忽视了分布在两端的学生的需求。分层教学强调根据学生的层次提供相应程度的教学,从学习目标、教学设计、作业安排、学习评价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将多媒体教学和分层教学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3 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注意把握多媒体技术的适用度

多媒体技术作为新生事物,本身存在诸多的优点,确实能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多方便,但作为一个有效的教学工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时机。现在,多媒体技术滥用现象非常严重,教育主管部门也把是否运用多媒体进行授课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一项必备指标。然而,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时时、处处都必须要用到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注意把握好多媒体技术的适用度。

3.1 基于教学的现实条件

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建立在许多现实条件的基础上,不能脱离开现实状况。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需要在学校现有的设备基础上进行有效利用,设计、开发出实用的教学课件,充分地把有限的信息资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要了解自己的学生,深入分析学生的情况,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征、认知特征、学习风格等,选择合适的媒体设备和信息表现形式,否则好不容易做出来的课件实用性不强,教学效果得不得有效增强。

3.2 真正为教学而用

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不是因为教师盲目地崇拜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是因为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不能赶潮流、跟形式,也不能“为了用而用”,而是要确实地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用。多媒体课件设计时,应该主题突出,不需要过于花哨的画面,也不需要过于高的计算机技巧,不应过多、过滥地使用,也不能过分地抬高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摆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所有的一切技术手段都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突出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确实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热烈欢迎。然而,同时也要看到多媒体技术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必须要和其他教学手段相互配合,扬长避短,注意把握好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让多媒体技术真正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好帮手。

参考文献

[1]沈松茂.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J].考试周刊,2012(35):53-54.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范文6

一、激励教学法含义

激励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去运用富有积极色彩、鼓励色彩的语言和自身带有的动作,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肯定和认可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的运用中,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与能量。

二、小学语文教学应用激励教学法的意义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对语文学科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在教师传授语文知识、语文技能并在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这是教师的重大责任。激励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中应用的重要意义在于:

1.语文学科的教育是使人树立语文观念 尤其是小学语文,对学生在启蒙阶段树立的是终生的价值观念,对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很重要。每个学生都是不相同的个体,他们对语文的学习方法也不同,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已经不能够很好地激发起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甚至使他们感觉到语文知识枯燥无味,这就需要新的教学方法,激励教学法在课堂上的应用,使学生充满自信,使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2.语文知识的学习是无止境的,这就要求学生不断地学习,储备知识量 激励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中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他们本身语文素养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在实际的教学中,每个班级的情况都不相同,学生在个性、学习基础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学生们在语文课的学习中会有不同的学习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基础差的学生在基础好的学生对比下会丧失继续学习的信心,师生之间要进行良好的沟通,教师要对这类学生及时进行激励,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励教学法可以有效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拉近师生的距离。

三、激励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多些肯定,少些批评。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语对学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一句激励性的语言甚至能影响学生的一生,被学生终身铭记在心。反之,伤害性的语言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使学生变得沮丧、自卑,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起步阶段,其身心成长速度是非常快的。鼓励是最好的教学语言,所以,教师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多给予鼓励,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其加以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取得更好的进步,对于学生的缺点不足,教师要正确引导,语言上要少些批评。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鼓励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每一个细小的动作和眼神,情感性的鼓励语言都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使师生更加和谐,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使用夸奖的手势,如:竖起大拇指,鼓掌等,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2.开动学生脑筋,培养自主创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所学的基础上开动脑筋,进行创新。教师在课堂中要提出新颖有趣的问题,去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并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评价,给予表扬。如:在《乌鸦喝水》一课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想想其他的方法,使乌鸦喝到水,这样学生就会进行思考和创新,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学生的表现情况,来把握好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思考探索的课堂氛围中,进一步锻炼学生创新思维。

3、创设教学激励情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不同的激励情景。通过创设激励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教师的课堂语言要丰富多彩、幽默生动。只有这样富有感彩的语言才能把语文课本中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把枯燥的文字赋予生命,将文本中的人物生动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这样富有情趣的课堂学生听的津津有味,从而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4、明确对学生的期待,让每个学生都有奋斗的方向。期待是指向未来的美好想象的追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期待,对学生的期待必须要抛弃过去,对学生的现在、未来充满信心。要知道教师的期待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巨大的学习动力。教师要明确对学生的期待,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启发学生,自觉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教育者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5、开展激励实践活动,活跃语文课堂。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做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写。”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大胆创新。语文教师要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6、运用多种激励方法,完善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的运用激励方法可以增强激励效果,实现激励最大化。激励的方法多种多样,在语文教学的激励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