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平移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平移教案范文1
平移和旋转
教学内容:教材第
30页例2、第31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理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直观区分这两种简单的图形变换,会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2.经历观察、操作等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图形的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平移或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根据平移或旋转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小房子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主题图。
师:游乐场里除了有漂亮的风筝、蝴蝶外,还有很多运动项目。它们的运动方式相同吗?(不同)
师: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分类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一)平移。
1.认识平移现象。
(1)像缆车、观光梯、推拉门这些物体的运动,无论是水平方向的,还是竖直方向的,物体本身的大小和方向不发生变化,我们把这种运动现象称为平移。
(2)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学生自由回答)
(3)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特点?(这些物体都是沿直线运动的,物体本身的大小和方向不发生变化)
2.判断平移后的图形。
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例2。
(1)分析题意。
要知道哪几座小房子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先要根据平移的特征去判断。平移时,可以一次平移,也可以两次平移。
(2)动手操作,用小房子学具移动。
(3)汇报,评价。
说说它们经过怎样平移可以互相重合。
(4)教师小结。
判断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相互重合,关键是要根据平移的特征来判断。
(5)完成教材第30页
“做一做”。
学生自己完成后汇报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二)旋转。
课件出示第31页例3。
1.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些物体,你发现它们是怎样运动的?(这些物体都是绕着某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的)
2.认识旋转。师:
这些物体都是绕着某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的,我们把这种运动现象称为旋转。
3.找一找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4.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特点?(旋转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改变)
5.亲身体验旋转现象。
学生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
6.学生用教材第121页的学具照样子做陀螺。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七第4题。
学生独立观察、判断,全班交流评价。
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6题。
学生独立观察、判断,
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3.完成教材练习七第8题,综合运用旋转和时间的知识解决问题。
五、拓展提升
下面的运动方式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1.水龙头的水往下滴。
(
√
)
2.拧开水龙头开关。
(
)
3.升降机上升。
(
√
)
4.风扇转动。
(
)
5.推木箱。
(
√
)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七、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七第5、7题。
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思考,回答问题,引出新课。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观察汇报总结:什么是平移。
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利用小房子学具动手平移。
自主发言,在生活中发现旋转。
总结旋转的特点。
巩固提高。
板书设计:
平移和旋转
平移:沿直线运动,形状、大小、方向不发生改变,只有位置发生改变。
旋转:绕一个点或轴做圆周运动,形状、大小不发生改变,方向和位置发生了改变。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借助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注重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究的机会,感受平移和旋转的不同,体会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平移教案范文2
H2Br2HBr
已知120a
(1)240
平移教案范文3
一、课堂教学与评价的联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良好的学业评价不仅能准确地反映学习者的学习结果,还要反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以便让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来调整学习行为、情感和策略的参与水平,从而帮助学生改善自己的学习。良好的学业评价反馈给教师的不仅是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结果状况,还包含过程状况,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和情感,了解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了解学习的水平和形成数学自信心的过程,从而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让教学趋于完善。科学有效的评价应当成为教师手握的又一把利剑。
我们大胆提出:在教学实践中,只有让“课堂教学”与“有效评价”双剑合璧,才能舞出别样的精彩。
2010年我校在确定省厅重点课题时把教学评价当做研究的一个重点内容,在确定“自主探索”研究课题的同时也确定了“评价推进”研究小组。在一年多的实验中,“评价推进组”和“自主探索”课题组相互配合,“自主探索”课题组在台前展示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中渗透的课程新理念的有效教学,评价推进组在幕后支持。评价推进组主要通过设计一些创新试题,分别组织普通班和实验班的学生进行测试,并对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反馈给“自主探索”研究小组,“自主探索”小组根据测试所反馈的信息对他们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研究,开展一课多轮和同课异构的研究活动,针对测试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改善教学方式,课后组织学生进行后测,检验教学效果,同时也检验试题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二、双剑合璧的田野实践历程
双剑合璧不是停留在理念上,而是落实在实践上,体现为案例研究中通过评价对教学质量的改良与完善上。从“双基”到“四基”,从关注结果到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数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公民的数学素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数学“自主探索”研究小组,关注结合数学的课堂教学渗透数学的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我们在低、中、高三个年级中都尝试开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案例研究,同时用评价进行反思,督促,改进。陈凯平老师执教的《简单的搭配组合》、朱顺进老师执教《植树问题》、林碧珍老师执教《解决问题》等研究课例,都充分体现数学思想在课堂中的渗透,而这些课例之后,无一例外的是评价组的研讨介入。模型思想的建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增的核心概念之一,数学模型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的研究从培养学生建模能力入手。
下面就以朱顺进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为例向大家展示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如何以评价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做法。
(一)第一轮案例研讨
1.片段描述
①问题情境,引发思考
师出示例题:现在准备在一条全长24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4米栽一棵,可以怎么种?先引导学生得出:三种不同的植树方法。接着让学生猜一猜:需要准备几棵树?
②探究规律,验证猜想
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怎样验证?并通过讨论得出可以先举些简单的例子来验证的方法。
③填表找规律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请你们画一画、填一填,看看能不能通过简单的例子找到棵树和段数之间的规律,来解决240米能种树多少棵的问题。
生:举简单的数据画图、填表、汇报规律
师引导总结:两端都栽时,比较段数与棵数,你得出什么规律?
师引导学生用一个式子表示段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④尝试应用
师:现在你们能解决240米长的路上的植树问题了吗?
学生列式。
⑤课堂总结、渗透思想
师引导学生回顾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渗透(从简单的例子入手,通过画图、找到规律,再用规律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建模思想。
⑤拓展提高
……
2.评价跟进
第一轮的案例研究课得到大部分听课教师的好评,他们认为朱顺进老师在设计中巧妙地渗透了数形结合、化繁为简的思想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这样的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但课题研究组的几个教师,在观课后,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总觉得课堂中似乎少了些什么?到底我们在课堂中渗透的思想方法能否深入学生的内心,我们的教学对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多大的作用呢?为此评价推进小组设计了一些能体现学生运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能力的创新试题对学生进行了测试。
(1)测试的问题
①观察下列算式,想一想有什么规律,横线上应该填什么?
1+2+1=(1+1)+2=____________
1+2+3+2+1=(1+2)+(2+1)+3=____________
1+2+3+4+3+2+1=(1+3)+(2+2)+(3+1)+4=____________
1+2+3+4+5+4+3+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利用上面的规律,请你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1+2+3+……+9+10+9……+3+2+1=____________
1+2+3+……+19+20+19……+3+2+1=____________
1+2+3+……+29+30+29……+3+2+1=____________
③ ……
A根据上面的圆片层数与总个数之间的关系,填写下表:
B按照这样的规律放圆片,如果摆10层,一共需要( )个圆片;如果用了240个圆片,那就刚好摆了( )层。
(2)测试的对象
测试的对象选择了小学四年级一个班的学生(朱顺进老师同时教两个班,我们任意选择其中一个班,在按照《植树问题》第一轮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后进行测试,而另外一个班则留在《植树问题》第二轮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后进行测试)。
(3)测试的过程
2012年5月7日下午,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由班主任组织进行测试。在测试前,没有给学生任何解题提示,学生均独立解答,整个测试过程基本反映了学生独立地在自然情景下解答问题的水平。测试后,对学生的试卷进行批改,并对解题情况进行初步统计和整理。
(4)测试结果分析
①第1题正确率不高,但失分情况却呈现多样化
对学生的试卷进行批改和统计后,我们发现:四年级学生能找到规律,正确解答第1大题只占22%;从解题过程上看,有60%的学生,因为未完全发现数与式中的规律,所以对半题,错半题,其中模仿意味很浓;只有6%的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手,交白卷。从试卷分析中我们看到第一小题学生仅仅靠机械模仿和计算就能完成,因此学生完成情况较好。
②第2题学生没有深入理解每个数字的含义,一味地依葫芦画瓢
第二题中前面有算式样例示范,94%的学生完成第一小题,可是最后两空失分的学生比重高达64%。试卷批改结束后,我们对学生展开了一次“访谈”,意在更深入地了解学生解题时的想法和错误的原因。当问表格中的数据你是根据什么填写时,学生们想法如下:将算式与图形对应观察,他们发现算式的积是圆片的个数,而且算式都是1×2、2×3、3×( )两个连续自然数相乘,而对于表格中的每个数字的含义是什么?他们没想太多。可见,我们的学生探索得到的只是算式表面规律,并不具有从算式中抽取数学模型的想法和能力。
通过测试和研讨我们发现,课堂中虽然我们有意识地在为学生渗透建模的思想,但学生实际的建模能力还是不容乐观,我们在观察中发现学生在数学建模的能力形成上面临两大难关:A.通过观察实际情景,从中发现问题,探索出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B.通过抽象,将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利用数学符号表达成模型关系式的能力。围绕如何突破这两个难点,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模型思想,评价组参与讨论,与课题组其他成员商议,开展了第二轮的尝试性探索研究。
3.对第一轮案例的反思
在第一轮教学中,我们设计的意图是希望让学生经历“现实题材——探究规律——建立数学模型——拓展应用”的过程,但回头反思我们的教学,不难看出:我们的“经历”实际只能称为“经过”,化繁为简、数形结合的方法是教师提示的。图表是教师提供的,学生只是在教师的“牵引”下,“伪经过”了一次所谓发现“段数+1=棵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没有建构、只有机械的模仿。在整个建模过程中学生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经验的反思,更谈不上活动经验的积累,这样的“伪探索”学生的建模能力怎么能够得以提高呢?看来测试中所折射出的问题,正是我们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盲区。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让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真正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建模的能力呢?我们进行了第二轮的教学设计和实施。
(二)第二轮案例研究
1.片段描述
①问题情境,引发思考
A.师出示例题:现在准备在一条小路一边植树,每隔4米栽一棵,可以怎么种?
学生生动手利用桌面上的学具进行操作后得出三种植树的方法。
B.师出示例题:现在如果要在全长24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4米种一棵树(两端都要种),请学生猜一猜需要准备几棵树?
②探究规律,验证猜想
A.师引导学生思考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
B.师通过在黑板上示范画图让学生感受,如果画出240米种几棵很麻烦,费时间。从而引导学生得出可以举些简单的数据,画图找找规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得出可以先思考12米、16米、20米分别可以种多少棵?
C.师引导学生用算式表示出在12米、16米、20米的路上所种的棵数?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生:都是把总长除以4再加1。)
D.师引导学生说说12÷4、16÷4、20÷4这些算式求的是什么?并进行小结:大家在求棵数前,都先求了段数。明明题目让我们求棵数,为什么你们都先求段数呢?看来棵树与段数之间是有关系的?那到底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一起来研究。
E.师生共同探讨研究的方法,共同讨论表格中体现的内容。
F.师:出示植树问题(两端都种)规律探究表
③填表找规律
师出示活动要求:讨论、画图、观察、思考、总结规律。
生:列表、画图、找规律,发现棵树比段数多1。
师:为什么棵数会比段数多1了?
根据学生的发言,课件展示数形结合展示一一对应的过程。
……
④反思过程,提炼方法
师:大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一道新的问题解决,那在学习的时候都经历了哪些过程?
小结:当我们遇到一个难题时,可以从简单的例子入手,来发现规律,回头再来解决。我们可以根据已有知识先对问题进行猜想,然后来验证,验证的过程中,可以用到画图列表的方法,这些都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好方法和好策略。
⑤体会并初步运用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师:那大家能用刚才所学的这些方法,来画一画,找一找植树问题其它两种情况种的规律吗?
⑥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存在着的类似植树现象。并选择其中的几组尝试解决问题。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们是怎样解决植树中的问题的?上了这节课对你今后的学习有什么帮助?
⑦课后延伸,自觉运用思想方法
出示在圆形的溜冰场一周植树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2.第二轮教学反思
双剑合璧的“教”“研”一体化的尝试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同行都感到受益匪浅。每个人在全过程中担任的角色不同,收获感受也不一样,但从案例中汲取的成长的力量都是一样的。
(1)大胆猜想,促进思考。与第一轮的教学设计相比较,这次设计中最突出的变化是从“牵着走,要我怎么做”变为“自主学,我要这么做”。教师先设置了“在240米的路一边种树(两端都要种),需要几棵树?”这样一个大数据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猜测易,验证难。画图显然只能限于小数据由于路太长,无法使用。教师把学生逼到矛盾的尖端,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自然地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化繁为简”——“用些简单的数,先画20米或40米试试看。”就在一逼一引的过程中,学生经历并感悟了“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为数学建模奠定了基础。
(2)真探究与“伪探究”。“填表找规律”是很多教师在《植树问题》一课中采用的方法,意在让学生通过表格,找寻棵树与段数之间的规律。可表格中要放那些内容?教师定,学生只要照要求做就行,学生心中难免犯嘀咕:为什么要求段数?我要的是棵树呀?教师看似合理的安排,其实给学生的自主探索加上无形的枷锁,探索变成既定计划的走过程,探究变成“伪探究”。这样的探索活动怎么能让学生有所体悟。因此在我们的测试中就反映出学生的简单模仿,缺乏深度的思考与探索。在第二轮的教学中,教师就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感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为什么求棵树必须先看段数,这样的引导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为今后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学会思考积累了经验。
(3)“回头看”与“炼真金”。通过探索一种情况下的数量关系和规律,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化难为易、数形结合、观察归纳……,接着让学生“回头看”,总结探索的一般方法,看似简单的回头看,实际却是把“经历”提升为“经验”的经典之处,有了“回头看”学生在反思中学会了思考,积累了思维的经验。有了经验之后教师又让学生用所学的方法试着去探索另外两种情况下植树的规律,在应用中提高了建模的能力。从“形”中学习知识,适时适当地逐步归纳上升,在掌握数量关系后,再迁移出“数”后面“型”的模型。“形数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数学建模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对比测试、检验成效
课后我们马上对朱顺进老师所执教的班级实施了测试。以下是两道测试题的两次教学后测试情况对比统计结果。
第1题学生解题情况表
第2题学生解题情况表
三、实验的阶段总结
(一)实验的收获
1、评价为教学指明方向
从测试结果的对比中可以看出,通过第二轮的教学,学生感悟和运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他们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能充分地进行大胆的猜想、小心验证,并通过画图等策略帮助自己发现并总结规律,能真正地建立起数量之间的模型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这得益于第一次教学后测试结果为我们教学提供的资源,因为学生的评价结果,我们看到了教学设计的不足,评价的结果为我们的第二轮教学设计指明的方向,我们的课堂因为评价的反馈作用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们的教学设计也更加合理有效。
2.长期坚持教学与评价结合的探索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逐步渗透和引导,课堂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感悟思想方法、进行数学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充分的数学活动、师生互动交流中积累思维的经验形成正确的数学态度和科学的方法。通过这一轮的研究,我们也看到:以有效的“评价”推进“课堂教学”,双剑合璧,这样的课题研究方式让我们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情况在评价中及时得到反馈,而我们的评价通过课堂教学的检验,更加全面合理。以评促教、双剑合璧的研究方式充分展示了它的魅力。
平移教案范文4
这些规定考虑到了法定结婚年龄、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等因素,试图能满足子孙三代人的需要。如果以后能实现婚姻档案全国联网,不仅可以有效避免重婚,还可以为百姓提供便利。譬如现在赶上一些“好日子”,新人们结婚办证要排队,而联网后市民则可以在网上先输入自己的资料,到婚姻登记处后,工作人员不用重新输入,只需核对材料即可,工作效率可以明显提高。与此同时,笔者禁不住又联想到另外两件事,一件是2004年年初,外交部档案馆向社会开放1949~1955年形成的一万余件档案,此事被誉为保证公民知情权的一个重要表征。另一件是国家档案局对档案馆四位一体功能的定位,由此透出的是档案工作的平民意识和档案为民所存、为民所用的新理念。
不可否认,档案馆作为我国国定档案事业的主体,肩负着“为子孙后代保存社会史实、为人类文明留存社会记忆”的重要使命。然而我们为社会精心保存的作为“社会记忆”的档案,却很少引起广大民众的兴趣,有些人甚至不知道“档案”究竟是什么,档案馆在何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很清楚,即档案馆中缺少反映民众生活的档案和面向民众的档案服务。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图书馆、博物馆等社会公共设施中,鲜见档案馆的踪影的原因也在于此。
为此,档案部门跳出传统思维,引进新的管理模式的时代已经大踏步地向我们走来。可以想见的是,今后新建的档案馆“半官半民”的色彩将更显而易见,在馆舍功能建设上也将更多体现平民意识。建设人性化的档案馆库,即提供舒适环境和工作的便利条件,设置不伤害人格的监控设施,根据不同人群的要求,分别设有公众阅览大厅、专家阅览室,配备不同的设备、用具,专门开辟休闲区,把档案馆和展览馆有机结合,为残疾人设置轮椅车通道、标记及专用借阅窗口、专用厕位等等;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已成为档案工作平民意识的最好注脚,在寸土寸金的地方,上海市民拥有了一个全新的文化空间,可以享受到别具一格、与众不同的档案文化和档案信息服务。
所以,档案馆要更多地接收与公众息息相关,公众喜闻乐见的档案资料,比如:婚姻登记档案、学籍档案、出生证明档案、工商登记档案、劳模登记档案、职称档案、知青档案、知识产权档案、人才登记档案、家谱族谱档案、社会保险档案、诉讼、仲裁档案等等。具有明显时代烙印的招贴画、广告、票证、纪念物品等等也应在接收之列。
平移教案范文5
一、我校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
1.教研活动流于形式
表现在搞教研活动对教师来说是走形式、完任务,没有实际意义和价值。就拿讲公开课活动来说,开学之初虽然各教研组都制订了公开课活动计划,但公开课活动只有讲课、听课环节,没有说课、评课环节,教师的讲课和听课只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而已。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的状况可见一斑。
2.教研活动形式比较陈旧、单一
我校教研活动的形式主要有公开课、优质课比赛、集体备课、备课本展评等常见的老形式,而更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新的教研形式,如新课标新教材的研讨、说课比赛、优质课比赛、课件制作比赛等活动较少。教研活动的形式创新不够,教研水平停留在较低水平,这给教学工作肯定不会带来积极影响。
3.教研活动缺乏实效,难以保证质量
据我所知,我校很多教师,业余时间常常被工作所累,很少有时间和心情去阅读教育教学研究类书籍。缺少教育教学理论指导的教研活动只能流于形式,是低水平的。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形式陈旧、单一,缺乏创新,教研范围狭小,缺少有效交流,教研停留在较低水平。
学校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不逐一而论。
二、采取的应对策略
1.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学生数量和学校教学的需要按比例合理配备教师资源,减轻教师教学工作量,保证教师有时间和精力去参加教研活动,进行教学研究,从而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健全完善评价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
目前我校尚未形成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教师工作评价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职称评聘中论资排辈的现象还非常突出,这恰恰是教研流于形式的一个重要原因。学校应该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学校的长远发展的要求制订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3.健全机制,加强组织,明确责任,确保教研活动扎实有效
今年开学之初,学校为了加强对教研活动的组织,领导设立了教研处,这对确保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具有积极意义。只有选用合格称职的有责任心的教研处成员和教研组长,培养教研骨干,充分发挥学校教研机构的导向和引领作用,才能确保教研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
平移教案范文6
一、 古老的故事在述说――唤醒学生学习的兴趣
片断一:创设情境
观看动画片“龟兔赛跑”,解决下面的问题.
问题:l1和l2分别是表示乌龟和兔子的行程图,s为路程,t为时间,则下列图像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 .
此环节以《龟兔赛跑》为教学情境,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通过故事情节和对应图像的分析,让学生学会通过整理、加工等手段解决问题的方法,正确地提取所呈现的信息.也教育学生,一个人不能骄傲自满,做任何事都应该认认真真,踏踏实实.
二、古老的故事新演绎――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
片断二:新编《龟兔赛跑》故事
将全班分为八个学习小组.给出下面A、B两个函数图像,其中l1、l2分别是表示乌龟和兔子赛跑中路程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图像.请根据图像A或B叙述一则龟兔赛跑的故事.
本节课的:有的小组说:兔子改正了缺点――赢得了比赛;有的小组说:兔子发扬风格让乌龟先跑――同时到达了终点,他们成了好朋友等等,还有学生提出:乌龟可以采用现代化交通工具等设想,可以说五花八门,精彩纷呈.
此环节要求根据所给的A、B两个函数图像,以原有《龟兔赛跑》为故事线索,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故事改编.这环节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更具有好奇性、挑战性和发散性,强化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通过识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进了情感体验.渗透思想教育:成长过程中有错就改,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
三、古老的故事新发展――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片断三:与图像对话
星期天,龟、兔两人从A地出发到B地旅游.龟骑摩托车,兔骑自行车.右图是表示龟、兔两人离开A地的路程和时间的函数图像.根据图像请回答:
1.A与B地相距多少千米?谁先出发?早多少时间?
2.龟经过多少小时追上兔?
3.龟、兔两人行驶路程分别用y龟、y兔表示,求出y龟、y兔(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此环节以故事的发展,较自然地引入新问题,使前后问题密切联系起来,学生很自然地沿着故事的深入展开思考.通过这一环节的训练,巩固和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强化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起到了查漏补缺的作用.
四、古老的故事新结局――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提升
片断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