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的本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治理的本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治理的本质

社会治理的本质范文1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从不设定一个未来社会的模式,也没有过早的描述未来社会的具体细节,更不愿意凭空猜测无法预知的未来。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未来社会的设想只是一个轮廓和方向,它没有为后人设计社会主义的“模式”。

 

马克思恩格斯以他们生活的资本主义社会为研究对象,揭示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历史命运是他们著作的核心内容。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的基础上建立的,它是一个继承资本主义所创造的各种文明成果,又高于资本主义的一种新型社会形态。这种社会的基本特征,大体可以概括为四种情况:一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论断,任何国家从事社会主义普遍遵循的普遍原理。二是运用比较对照的方法以当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条件状况作为参照而提出来的观点和看法,这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发展而变化的。三是对未来社会的最初的、不一定成熟的理论和设想,也就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四是随着历史的变化和发展只有与现实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得以实现,并显示其生命力特征。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为各国如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提供一个具体的答案,更不可能设计一个现成的模式。马克思恩格斯历来反对把他们的理论机械的加以重复教条化,而是说他们的理论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行动的向导。他们反复强调,未来社会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将来会采取哪些措施,这完全应该由当事人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来决定,任何人都没有义务也不可能为后人制定一整套具体的行动计划。可见在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那里,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统一的原则,不仅一开始就是十分明确的,而且是必须坚持的首要的根本原则。因此从实际出发,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确的理解和科学的对待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预见和设想,就成为者冷静思考和妥善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一般规律与民族特点相统一

 

一般规律作为社会历史发展中本质关系的理论抽象,指明了每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共同要求。但是这种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在转化为每个国家的现实过程中,受到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的制约,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特点。

 

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经济形式、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等,展现了人类发展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同一时期的各个不同国家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这不仅表现在发达国家、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类型上,还表现在每个民族国家不同于其他国家的诸多特殊方面。二是同一类型的国家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三是同一国家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地区也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特点,甚至并存着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社会形态。等等,正因为各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显示出不同的特点才使我们的世界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要使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则正确地适用于不同的民族国家,就意味着各民族都要走社会主义这一必由之路,但其具体的走法只能根据各国家和民族自己的特征去选择。

 

而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只有通过各国各民族的特殊发展形式才能表现出来。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主要包括:一是社会历史发展总是从低级到高级的趋势前进。二是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状况决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不同的经济形态。三是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每一个相同的社会制度都有其共同的本质特征。

 

所以我们要善于把一般规律与民族特点结合起来,既不能以一般规律否定民族特点,也不能以民族特点否定一般规律,不承认一般规律,民族特点的区分就会失去准绳,不懂得各国各民族的不同特点,就无法理解纷繁复杂和迅速多变的社会现象。当然也要防止和反对两种倾向:一种是只看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另一种只看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不同特点,离开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就本国特色谈本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就是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独立性的关系。矛盾的特殊性作为个性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矛盾的普遍性又贯穿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共性统摄着个性。共性与个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相互过度。作为方法论它对于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论是开创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还是开创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都必须实现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要实现这种结合,就必须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所谓的普遍原理,也就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在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性时所遵循的普遍规律,因而这些普遍原理是矛盾普遍性的体现。我们只有把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摸索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规律,找到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

 

列宁指出:“的精髓,的活的灵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他曾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普遍发展的规律与各国发展的具体道路之间的关系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不存在一个先验的模式,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公式,而是要善于把的普遍真理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要善于把的普遍真理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在解决本国具体问题的实践中开创一条适合自己情况的发展道路。

 

在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实践中,始终注意防止和反对把共性与个性割裂开来的倾向,尤其是教条主义倾向。作为普遍真理,它提供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研究具体问题的出发点和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只有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才有意义。而教条主义的特点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书本出发,经验主义的特点是从狭隘的实际经验出发,轻视理论,轻视普遍性,常常把局部经验夸大为普遍真理。他们从实质上都是割裂了理论与实践、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关系。

 

总之,把基本原理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正确地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一般规律与民族特点、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

社会治理的本质范文2

位于深圳盐田港北山工业区的一幢普通的办公大楼里,一家成立于2007年的公益性组织,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总数已经超过60篇,约占全国总数的1/4。在这些论文中,有的解决了当时德国大肠杆菌疫情,有的回答了袁隆平“亩产万斤”水稻的“落穗”基因的问题……这就是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以下简称“华大基因”)。(中欧商业评论,2013/02)

这是华大基因的“工业+现代信息”大数据战略的初试牛刀。借助大数据技术,他们成功地绘制出水稻,非典病毒,鸡、猪和大熊猫等物种的基因图谱;通过华大基因库的数据分析,科学家们能够对人群从出生到死亡的疾病预防和治疗进行更为主动的干预,甚至有可能对宫颈癌、糖尿病、乙肝等中国发病率比较高的“恶病”进行疫苗控制。

和其他率先应用大数据企业一样,华大基因商业模式创新,受益于三大驱动力推动的大数据浪潮。一是个人全球化,计算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了信息、知识和社会关系网络的全球化。二是记忆数字化,云计算等廉价、高效的存储方式让信息资源成为 “共享的社会记忆”。三是社会网络资本化,社会网络成为继“人、流程和技术”之后重要的企业资源。

个人的全球化

华大基因数据库对德国大肠杆菌和“亩产万斤”水稻的贡献,是因为其基因数据库集纳了全球的智慧,是个人全球化的一个表象。因为,个人全球化为大数据的涌现提供了社会驱动力。

从达·伽马和哥伦布航海到1800年工业革命的世界探索,称得上全球化1.0版。这是“国家”的全球化,依托的是远洋船舰等技术。工业革命以来直至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间的工业化贸易称得上全球化2.0版,即“企业”的全球化。它的技术驱动力是铁路火车、电报电话和电子计算机硬件,实现的是工业和企业资源的全球配置。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将人类带入全球化3.0版阶段,即“个人”全球化。

按照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说法,在“个人”全球化时代,人们生活在被10辆“推土机”抹平的世界里。由于个人的全球交互,信息、知识和社会关系网络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实现了数据的分布式共享,数据的量级、形态和价值等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一是体量巨大。正如EMC赞助的IDC数字宇宙研究报告《从混沌中提取价值》所言,全球数据量每两年就翻一番,2011年创建和复制的数据量为1.8ZB。二是无所不包,包括结构化、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的数据正在改变着企业业务和社会生活。三是无边界,不仅越过了国界洲际,横跨了行业和学科,而且穿越了时空。四是交互和重新组合产生新的价值,大数据正在成为新的财富源泉。

20世纪80年代,杰克·韦尔奇在通用电气推行“工作外露”(Work-Out)计划,倡导“无边界合作”,推倒了公司与供应商、用户之间的“围墙”,拆除了研发、生产、市场等部门之间的“藩篱”,实现了多元化战略下的技术和知识共享。接任者伊梅尔特大力推广“反向创新”,集纳市场智慧,挖掘全球知识资本,继续推进通用电气特色的跨国战略。如今,大数据技术让中小企业如跨国巨头一样,共享着全球的数据和智慧。

记忆的数字化

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战略架构下,华大基因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不是拥有留学归来的高端技术人才,也不是科研管理的专业流程和雄厚的科研能力,而是基于已经获得的生物学数据的基础,将生物学数据变成“0101”的数字化过程。

华大基因的经验证明,数字化记忆构成了大数据的技术驱动力。随着计算技术的进步,记忆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记录信息的容量和成本也发生了深刻变革。

第一,数字化不仅完整地、分布式地记录着人类制造的信息,而且更广泛的信息共享,形成了真正的“共享的社会记忆”。第二,廉价的存储器。根据摩尔定律,集成电路的复杂性每18个月就会增加一倍,在性能大幅度提高的同时能耗和成本却大幅度降低。如此廉价可靠的存储方式,以及完善的数据管理工具,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存储空间。第三,便携的提取。存储技术和搜索引擎技术的进步,使得数据变得可提取、可检索、可关联分析。第四,全球性覆盖。世界是平的,全球性的数字网络消除了地理位置和距离的限制,实现了复杂网络的无边界连接。

数字化实现了全球范围的“共享的社会记忆”,以至于IBM提出了“全球整合公司”的概念,以至于2013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简称CeBIT)将“分享型经济”确定为主题。而全球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型商业模式的创新,为大数据技术提供了用武之地。

社会网络资本化

“人、流程和技术”被视为提高工作效率的三大法宝。殊不知,社会网络创造着社会信任价值,有社会资本的属性。在个人全球化、记忆数字化的推动下,这种基于社会网络的信任和资本不仅存在于现实世界,也存在于虚拟世界,而且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界限正在模糊。围绕着环境、健康和能源等社会共同话题,围绕着精准营销、精益管理和跨界融合的企业发展课题,大数据技术对解析和重构社会网络,对发现并运用社会资本,寻求到了解决的路径和智慧。

华大基因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目前,全球20大生物制药企业,诸如辉瑞、默克等,已有19家或与华大基因战略合作,或与华大基因开始业务接触。这是因为在其庞大的基因数据资源库里,不仅有全球基因界的顶尖学者,也有关注基因产品产业化前景的企业家。与其说这是一个海量的数据库,不如说是一个庞大的社会资源网络。这样的社会资源库具有明显的复杂网络特征。

一是“小世界网络”(small-word networks)。从国家间的关联性和全球经济结构,到企业国际化和全球供应链,再到人与人在现实和虚拟两个“地球村”里往来,都呈现出一个个相互关联的群组。在这些错综复杂的群组中,有低成本共享和交换资源“强连接”,也有高效率穿越多个群组、获取异质性资源的“弱连接”。认知并发现这些“强连接”和“弱连接”之间的资本价值,构成了大数据的使命。

二是无尺度网络(scale-free networks)。企业习惯于自上而下的、少数服从多数的、依赖精英经验和判断的决策模式,因为“小数据”决策的基本假设是选择是少量的、各影响因素呈正态分布。但是,信息资源共享的时代,企业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和更多的选择,而这些因素又呈现出一种非正态分布模型,而是一种类似于长尾理论描述的“无尺度网络”。于是乎,“20/80法则”被颠覆,“成功经验”几成羁绊,自下而上的、依赖数据挖掘的、基于群体智慧的决策模式走向舞台的中央。

社会网络的资本化构成了大数据的经济驱动力。按照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国杰的说法,大数据往往以复杂关联的数据网络这样一种独特的形式存在,大数据的魅力就在对这一社会资本属性的复杂网络进行分析。而大数据所解析的复杂网络,是一种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无边界的社会资本。因此,全球化、数字化和社会网络资本化推动了大数据,大数据反过来成为挖掘复杂网络社会资本价值的重要工具,其未来的趋势将是推动社会资本的全球流动,实现技术特别是IT在业务中的“消融”。

相关链接

抹平世界的10辆“推土机”

第一辆,柏林墙的倒塌,自下而上、被需求和利润驱动的自由市场经济取得主导地位。

第二辆,网景浏览器的诞生及计算机的普及,大众网络时代来临。

第三辆,工作流程整合软件成熟、人们协同工作、流程网络化、全球供应链成为可能。

第四辆,开源运动,用户与程序员之间沟通与合作方式形成。

第五辆,业务流程外包,本地呼叫可能由印度或菲律宾等本土之外的呼叫中心响应。

第六辆,境外生产,将部分服务或生产外包给海外其他企业,实现了全球配置资源和轻资产运营。

第七辆,供应链管理,开启供应商、零售商和消费者交互合作的新时代。

第八辆,承包企业内部业务,物质全球流通有了联邦快递、UPS等专业第三方路径。

社会治理的本质范文3

关键词:综合治理;把握;基本原则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指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动员和协调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对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既是保证我国长治久安的战略方针,也是一项改造社会、改造人类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完成这样一个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综合性和广泛性的艰巨历史任务,就必须确立并遵循符合其自身规律和特点的基本原则,才能保证其高效有序地运作,笔者认为应把握五个方面的原则。

一、群防群治原则

要广泛发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首创精神,形成人民战争的大海,不给犯罪分子任何藏身的地方和喘气的机会。确保本单位本部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下去。保一方平安,建一方业绩。

二、科学原则

要强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科学性。如果我们把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那么我们就发现它具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矛盾性和规律性。正是这种特殊性,使得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学科这一崭新学科的建立,成为必要和可能。

三、预防为主、重在治本原则

要在宏观上把预防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最基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注重从抑制和消除产生危害社会治安现象的具体原因和条件入手,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防止违反法律、纪律、道德等社会行为规范的现象发生,从而达到治本之目的。要花大力气全面深入地认真研究和分析产生危害社会治安诸多现象产生的各种原因和条件,特别是那些引发违法犯罪具体的、现实的直接原因和条件,并积极寻求消除这些原因和条件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措施。

四、法制原则

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法律的轨道,在法律制度上保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坚持法制原则,首先耍做到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以保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长期扎扎实实地坚持下去。

落实“一岗两责”责任,按照推行“属地管理”、落实“直线责任”总体要求,形成“谁主管谁负责”的局面。社会治安目标管理责任制,可分别不同情况,采取多种形式。

(一)综合性的承包责任制

自上而下逐级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组织领导、目标要求、职责任务、检查监督、评分标准和奖惩办法等都明确加以规定。

(二)专业性承包责任制

消防、特种行I管理、暂住人口管理等,因其治安状况的行业特点明显,需要分门别类,承包落实特定的治安责任。

(三)单项性承包责任制

对于某些企事业单位对贵重物品仪器、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机密文件资料、金库等要害部位的特别管理,实行单项承包到人,按规定兑现奖惩。

(四)单位治保责任制

把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纳入生产经营承包责任制,列为政治思想工作目标管理和企业标准化管理的一项内容,层层承包,逐级落实,使治安保卫工作与生产经营、政治思想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评比、同奖惩。

五、协调一致原则

要从宏观上对社会治安综合治安工作予以统筹协调,以提高这项工作的整体功效。综合治理的最大优势,就是通过系统的内在协调,充分发挥事物的整体综合效应。尤其是下列各主要系统的协调运作对于推动整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至关重要。

(一)指挥系统

该系统包括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涉及全党全社会各个方面,必须在党委统一领导的同时,政府也要担负起重要的领导责任,大量的工作要由政府去组织实施。

(二)立法系统

包括国家和地方各级立法机关。立法机关要经常了解和研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践中的各种立法需求,及时制定和完善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并保证各有关法律法规的协调发展。

(三)司法系统

该系统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安全、司法行政等部门。它们在综合治理工作中的主要职责是:积极侦破、、审判各种刑事案件,依法打击危害社会治安的违法犯罪分子;及时消除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结合办案,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并运用公安通知、检察建议、司法建议等形式,协助有关部门和单位堵漏建制,提高“两劳”人员的帮教工作质量,减少“两劳”回归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等。

(四)群防系统

主要包括:1.民调组织。要大力疏导和及时调解各种社会矛盾和民间纠纷,避免矛盾激化升级;2.单位内保组织。切实加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安全保卫工作和技术防范措施,“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3.街道、居委会等基层治保组织。要在积极维护当地治安秩序的同时,大力加强城镇联防,消除治安死角;4.保安服务公司。在不断提高保安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的基础上,为大型企业等重要单位提供专业性优质可靠的安全保卫服务。有领导、有计划地建立和健全各种群防群治组织,逐渐形成立体式、网络化、综合型的治安防范体系。

(五)教育系统

学校教育重在育人,要强调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特别要做好“双差生”、流失生、工读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宣传、文化、艺术、影视、出版等部门和单位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多出健康有益的精神产品,剔除文化垃圾。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尤其是要做好后进青少年、轻微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教育挽救工作。

社会治理的本质范文4

【关键词】 社会资本;价值评估;人力资源

一、社会资本价值的内涵

社会资本具有提供未来经济效益或服务的能力,其具有资产的属性。社会资本价值体现在社会资本的创造及其对人力资本作用的加成贡献上,这种创造和贡献以社会资本的信任和社会网络为前提。因此,对企业而言,社会资本价值即社会资本在未来时间段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也就是社会资本的产出值。

由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构成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因此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也包含对社会资本的计量,社会资本价值具有人力资源价值共性的同时,亦有其自身存在的特点:首先,社会资本价值依赖于社会网络而存在,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其次,对社会资本价值的计量不仅要考虑现期价值,也要考虑未来价值,不仅要考虑对社会资本投资的价值,也要考虑对人力资本放大效用产生的价值及由社会资本产生的个人机会和企业机会。再次,社会资本的投资与价值具有弱对应性,原因是社会资本的价值具有放射性,并且受个人意愿、努力程度和环境变化的影响。一旦社会网络发生了变动,个人的社会资本价值也会相应的做出调整,出现随机震荡的现象,既可能增长,也可能下降。但通过研究表明,社会资本价值随着年龄等因素在不断贬值,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需要建立动态的社会资本价值评估系统。最后,社会资本价值具有不可视性,需要通过影响社会资本价值的相关因素进行影射评估。

二、社会资本价值评估的可行性

员工的流动性造成了员工社会资本价值的不稳定性,评估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难以进行精确计量。但学者们的普遍共识是,社会资本具有价值,其评估具有可行性。

首先,劳动力成为商品及社会网络的资本化为社会资本价值评估提供了前提保障。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论和劳动力价值论,为依附在个人行为之上的社会资本价值评估提供了根本性的可能,而社会网络资本化将社会资本的价值推广到了社会网络中的个人对组织未来经济收益和服务能力上。其次,社会资本中心论为确立社会资本价值评估奠定了理论基础。社会资本是对处在社会网络中的人力资源投资的结果,包括个人的知识水平提高带来的技能职称获得、通过人际交往技能培训获得的对更多社会网络资源的占有、辨别能力提升在社会网络中获得个人机会的增加等。这些都是能够带来更多经济效益的能力。根据经济学产权理论,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相同,必然享有企业权益。而社会资本中心论认为社会资本在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在财富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因此当社会资本形成的产权变动时,要对其价值进行评估。再次,人力资源会计及社会资本会计研究为社会资本价值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持。最后,服务型企业日益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为丰富社会资本型员工的价值评估提供了现实的要求。服务经济和企业的迅猛发展,必然要求企业加大社会资本的投资,重视丰富社会资本型员工的获得、维系和发展。因此对丰富社会资本型员工价值的计量即对体现在其之上的人力资本价值和社会资本价值的计量,值得注意的是,在对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的同时,尤其要充分考虑社会资本的价值,即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经济发展等的贡献。这是服务型企业效益和服务能力的主要来源。

三、社会资本为导向的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指导思想和原则

社会资本对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体系的影响,体现在作为指导思想和原则对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引导,以及作为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内容补充上。

社会治理的本质范文5

摘要: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绿色智力资本、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假设模型,并使用多层次问卷调查法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诠释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探索当前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绩效的关键驱动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绿色智力资本、社会责任皆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社会责任对绿色智力资本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绿色智力资本;社会责任;企业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5-12

作者简介:刘佳鑫(1982-),男,天津人,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站博士后,天津天狮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企业智力资本开发与管理;刘兵(1968-),男,河北乐亭人,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齐敏(1982-),女,河北唐山人,天津天狮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层次人才科学研究项目“绿色智力资本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GCC2014036。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内企业逐渐向国际化发展。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国内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基本条件,也是企业进行价值创造、提升经营绩效的关键因素。而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智力资本成为企业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在绿色经济的悄然崛起的背景下,企业要想保持并提升自身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对智力资本进行绿化与升级,以形成绿色智力资本。鉴于此,本文重点关注绿色智力资本、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探索当前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经营绩效的关键驱动因素,从一个新的视角诠释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一、理论假设与研究框架

企业要维持竞争优势,提升经营绩效,就必须拥有关键资源。根据资源基础论的观点,能够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资源应该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Barney,1991)。智力资本是企业最为关键的资源,在提升企业绩效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知识经济时代中,传统的智力资本是价值创造的主要动力,而在绿色经济时代中,只有将传统的智力资本转化为绿色智力资本,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促进经济和环境绩效的平衡发展。Dzinkowski(2000)指出,绿色智力资本是企业内部具有环保理念、公益理念和创新理念的知识、能力与关系的总和,是能够帮助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无形资产,它主要由绿色人力资本、绿色结构资本和绿色关系资本构成。尽管过去学者在研究智力资本时,经常将创新资本视为结构资本的一部分,但不能否认创新资本与结构资本需要不同的管理活动,再加上绿色技术、绿色创新是企业绿化的核心驱动力,因此在研究绿色智力资本的构成维度时,有必要将创新资本从结构资本中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维度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将绿色智力资本维度界定为绿色人力资本、绿色结构资本、绿色关系资本和绿色创新资本。

从策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整合性的行为。随着社会大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企业的经营策略势必发生改变,相应地也要调整人力资源需求规划,而通过绿色人才的招募和培训,可以不断提升组织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进而达成改善企业绩效的目标(Wright和McMahan,2012)。绿色人力资本是具有策略性价值和特殊性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态度与理念,并能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具有绿色人力资本的员工能够发挥其绿色创新能力,有助于企业获得持久性的竞争优势,同时这种绿色创新能力对环境保护也颇有贡献,可以通过环保节能型产品的研发以及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的改善,降低企业在盈利过程中对环境的冲击,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绿色结构资本是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的主要载体,而企业要应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及时有效地处理新问题,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是必不可少的。绿色结构资本能够将员工的绿色知识、能力、经验、特长等建成绿色人才资料库系统,有助于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并且该资料库对于知识管理、绿色产品研发的规格与流程、市场偏好、顾客投诉等信息的分析与处理皆有指导作用。根据Millson和Wilemon(2002)、Hoegl et al.(2004)、Jackson et al.(2006)的观点,要挖掘绿色人力资本的全部潜力,必须借助绿色结构资本,通过组织所拥有的丰富的绿色知识和经验,以及良好的信息沟通平台来进行绿色研发、绿色生产及绿色营销等活动,在提升企业绩效的过程中发挥企业对社会的最大价值。

企业的绿色关系能够提升组织学习能力,进而促进经营绩效的改善(Podolny和Page,2008)。一方面,绿色关系网络可以实现战略合作伙伴之间的绿色知识转移,促进组织学习;另一方面,企业与社区环境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流互动能够产生新的知识。因此,Kale et al.(2010)认为,借助绿色关系网络,企业可以获得其所缺的绿色知识与资源,进而达成以绿色结构资本为基础的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共同目标,促进并强化绿色关系网络成员之间的互信、互惠及合作关系,带动企业与社会绩效的整体提升。

Porter和Linde(1995)指出,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能够减少资源的消耗以及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并且率先推出绿色环保型产品较容易得到社会大众的接受,有利于企业开拓市场,扩大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绩效。Kammerer(2009)认为企业研发出的绿色产品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都对企业绩效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能解决不同的环境问题。Rosa和Pierpaolo(2010)则认为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有助于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企业声誉,使企业在符合法律和道德要求的前提下,不断促进经营绩效的改善。由此可见,绿色创新资本一方面可以通过减少资源的消耗和降低环境成本来帮助企业增加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绿色产品来扩展市场,使企业成为市场先驱,获得竞争优势。

鉴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下列假设:

H1a:绿色人力资本对于企业绩效存在正面影响;

H1b:绿色结构资本对于企业绩效存在正面影响;

H1c:绿色关系资本对于企业绩效存在正面影响;

H1d:绿色创新资本对于企业绩效存在正面影响。

Carroll(1999)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金字塔模型,由低到高依次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经济责任是企业经营管理最基本的目的,法律责任是社会对企业责任的最低要求,道德责任则是要求企业的经营理念要与社会道德规范一致,而慈善责任是企业自发、自愿承担的责任,是超越经济、法律、道德的最高层次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目前已经成为企业的经营策略之一,故而该策略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Preston和Bannon(1997)以社会冲击假说来探讨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认为良好的社会责任能够满足企业不同利害关系者的利益,进而提升经营绩效。Dowling(2006)也指出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能够提升组织声誉,而良好的声誉可以增加公司的价值。由此可见,企业要实现可持续经营的目标,应具有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态度,重视公司声誉并遵守法律规范,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的经营策略。

鉴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下列假设:

H2:社会责任对于企业绩效存在正面影响。

企业积极推行社会责任就要将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视为经济考量的要素,并以此为依据设计相关的策略方案,例如增加绿色人力资源的教育和培训投入,增加绿色产品的研发投入,以及改善组织流程等,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根据Chen(2008)、Oliveira等(2010)的观点,企业社会责任与绿色智力资本紧密相关,绿色智力资本可以有效地调节企业内外部关系人的利益,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源与动力;同时,关注社会责任的企业,往往会更加重视绿色智力资本的投资,追求长期绩效。Shih(2008)认为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积累企业的绿色知识和能力,而这些对于绿色智力资本的开发与培育都具有促进作用,并且时间越长,效果就越明显,因此企业社会责任与绿色智力资本以及企业的长期绩效息息相关。Nelling和Webb(2009)则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就要按照法律规范和道德标准来处理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产品或服务的品质,还能增加顾客满意度,从而维持绿色关系资本,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Hubbard(2009)指出,企业在实践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提升企业声誉,通过增加绿色研发投入来提升科研能力,降低人力成本,强化顾客忠诚度。企业社会责任就是要求企业实现盈利、环境保护和社会关怀的目标,这就要求其必须掌握消费市场、资本市场、供应链和营运环境等信息,而这一过程有助于企业确立竞争优势,提升自身形象和信誉,而信誉又能强化产品或服务的顾客偏好,提升顾客资本。此外,Lin(2010)也指出,企业实践社会责任的过程也是创造市场价值、提升组织凝聚力与员工向心力的过程,同时还能节约绿色智力资本,改善员工的工作绩效。由此可见,社会责任是企业诚信运营的基础,也是绿色智力资本创造价值的前提。企业通过实践社会责任可以有效地培育绿色人力资本,强化绿色结构资本,维持绿色关系资本和提升绿色创新资本,进而促进企业绩效的全面提升。

鉴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下列假设:

H3a:社会责任对于绿色人力资本存在正面影响;

H3b:社会责任对于绿色结构资本存在正面影响;

H3c:社会责任对于绿色关系资本存在正面影响;

H3d:社会责任对于绿色创新资本存在正面影响。

本文建立的绿色智力资本、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如图1所示。

二、实证分析

(一)样本数据的收集

本文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收集数据资料,在问卷发放上,主要以面对面的形式发放纸质问卷与以Email的形式发放电子问卷相结合的方法。本文主要针对知识密集型企业进行调研,调研对象以企业的管理人员为主,包括中高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以及部分资深员工,从上至下覆盖了企业的所有阶层,且要求调研对象具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或已经在其所在单位工作了3年以上的时间,对所在企业的整体情况有着较为清晰地了解,从而保证调查的有效性。共计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问卷357份,去除无效问卷51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306份,有效回收率为8571%。调研企业主要来自于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广东等地区的知识密集型行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研究变量的测量

本文设计的调查问卷主要参照目前学术界研究经济管理类问题普遍使用的问卷格式,即以多个测量指标来描述和评估一个变量。此外,由于调查问卷采用的是定性问题,因此将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变量使用Likert五点量表来进行测量,在评分方面,按照“5=非常同意,4=同意,3=一般,2=不同意,1=非常不同意”的标准进行打分。相关变量与测量指标说明如下:

1.参考Chen(2008)、Epstein(2008)的研究成果并经过相应调整和扩展后,本文将绿色智力资本的维度描述为绿色人力资本、绿色结构资本、绿色关系资本和绿色创新资本。其中,绿色人力资本的测量指标包括三个,分别为“公司员工对满足顾客绿色需求的重视程度”、“公司员工对节约公司资源的重视程度”、“公司员工对服务弱势群体的重视程度”;绿色结构资本的测量指标包括三个,分别为“公司对员工教育与培训的重视程度”、“公司对内部环境监控与保护的重视程度”、“公司奖惩制度的合理性”;绿色关系资本的测量指标包括三个,分别为“公司对内部团队合作的重视程度”、“公司中长期客户的比例”、“公司对与社会公益组织保持合作关系的重视程度”;绿色创新资本的测量指标包括三个,分别为“公司在产品的设计与研发上对未来回收和再利用的重视程度”、“公司对降低产品制造过程中废弃物排放的重视程度”、“公司对推动环保型产品来开拓市场的重视程度”。

2.参考Carroll(1999)、Maignan和Ferrell(2000)、Lin(2010)的研究成果并经过相应调整后,本文将社会责任的维度描述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其中,经济责任的测量指标包括三个,分别为“公司的盈利能力”、“公司的营销能力”、“公司的营运成本”;法律责任的测量指标包括三个,分别为“公司对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的重视程度”、“公司对保护顾客隐私权的重视程度”、“公司对在其网站或其它媒介披露财务、营运等法律规定的相关信息的重视程度”;道德责任的测量指标包括三个,分别为“公司对顾客投诉的重视程度”、“公司对提高员工职业道德的重视程度”、“公司考核升迁制度的公平性”;慈善责任的测量指标包括三个,分别为“公司对周边社区关怀的重视程度”、“公司对回馈社会的积极程度”、“公司对员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态度”。

3.参考Steensma和Corley(2000)、Matsuno、Mentzer和zsomer(2002)、Morgan et al.(2009)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企业绩效的测量指标设定为五个,分别为“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公司的销售成长率”、“公司每年预定财务目标的完成度”、“公司争取到新顾客群的难易度”。

(三)信度与效度分析

首先,在信度检验方面,本文采用的是Cronbach α系数来检验信度,这是Likert量表最常用的、也是社会科学普遍认同的信度检验方法。通常,当Cronbach α值大于07时,表示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高,具有良好的信度。此外,在进行信度分析时,还可以通过问题项的分项对总项的相关系数,即总体相关系数(CITC),来验证该分项与总项内其它各分项的内部一致性。通常,当CITC的值大于05时,表示问题项与总体的相关程度良好,内部一致性较高。由表1可知,各变量的Cronbach α值皆大于07,量表中各题项的CITC值皆大于05,并且若删除该题项,量表的Cronbach α值将有所降低,说明本文设计的量表内部一致性较高,具有较好的信度。其次,在效度检验方面,本文主要通过因子载荷值、平均变异抽取量(AVE)和组合信度(CR)来检验量表的效度。通常,当因子载荷值大于05、CR大于07、AVE大于05时,表示该变量内各问题项具有良好的效度。由表1可知,量表中各题项的因子载荷值皆大于06,CR皆大于08,AVE皆大于05,说明本文设计的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

(四)假设检验

本文通过LISREL软件对理论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做验证性因素分析。首先检验数据资料与理论模型的拟合度,然后做路径分析,检验理论模型、研究假设的正确与否。本文使用绝对拟合指数(包括χ2/df、RMSEA、RMR、GFI、AGFI)、相对拟合指数(包括NFI、RFI、CFI、IFI、NNFI)和简约指数(包括PNFI、PGFI)来检验理论模型与测量数据之间的拟合效果。由表2所示,除了AGFI以外,其它模型拟合度指数的测量结果都达到了相关标准,而且AGFI的值为079,与08的标准值相差不多,表明本文建立的理论模型总体上与测量数据的拟合效果较好,拥有一定的解释能力。

在模型拟合度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路径分析来检验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中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以及各潜变量之间有着怎样的解释作用。变量间的路径系数与t值可以作为判断研究假设是否成立的标准。由表3所示,在本文提出的9条研究假设中,仅假设H3b没有得到支持,尽管影响方向与研究假设一致,但是其t值仅为076,表示影响关系并不显著,假设关系不成立,原因可能在于绿色结构资本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流程等方面,与绿色智力资本的其它三个要素相比,绿色结构资本更多地涉及到组织文化,而组织文化的形成和变革是最为困难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组织成员对于变革前景的不了解,缺少参与感,将社会责任理念纳入组织文化同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组织成员逐渐地适应。除此之外,其它8条研究假设的路径关系与假设关系完全吻合,并且显著效果明显,说明研究假设得到支持。

三、结论与启示

通过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不难看出绿色智力资本、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具有密切的互动关系。首先,绿色智力资本、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皆具有正向影响;其次,社会责任对绿色智力资本维度中的绿色人力资本、绿色关系资本和绿色创新资本也具有正向影响。由此可见,在当前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绩效的提升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要考虑的因素多种多样,属于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的结论也为探索我国知识密集型企业如何在当前知识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双重时代背景下创造社会价值与提升经营绩效提供了一些启示。

第一,企业应重视承担社会责任,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企业虽然是盈利性组织,但也是社会的公民,其经营管理模式对社会、经济、环境都具有直接影响,因此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更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的关怀。首先,企业要有效地利用资源,通过为顾客提供其所需的安全可靠的产品或服务来获得盈利,求得生存和发展;其次,企业的任何行为都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再次,企业的经营理念应尽可能地与社会伦理道德相一致,重视社会的期望;最后,企业还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慈善事业,努力成为社会的“好公民”。

第二,企业应加强绿色智力资本投资,重视绿色智力资本的开发与应用。首先,企业应培育绿色人力资本,树立员工的社会责任价值观,通过为员工提供各种学习方案和教育培训来提升员工的绿色技术和能力;其次,强化绿色结构资本,通过在生产流通环节积极采取各种节能减排措施来保护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完善内部业务流程体系,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再次,维持绿色关系资本,通过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来降低成本费用,强化企业的社会价值,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回馈社会;最后,提升绿色创新资本不能将创新仅局限在企业产品的研发上,而是要形成一种多元化的绿色创新思维,从产品的研发,到生产销售,再到回收再利用等环节形成一套完整的绿色循环体系。

[16]Shih K H. Is e-banking a competitive weapon? A causal analy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Finance,2008,2(2):180-196.

[17]Hubbard G. 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Beyond the triple bottom line[J].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2009,18(3):177-191.

[18]Nelling E,Webb 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The virtuous circle revisited[J].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Accounting,2009,32(2):197-209.

[19]Lin C P. Modeling corporate citizenship,organizational trust,and work engagement based on attachment theory[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0,91(4):517-531.

[20]Epstein M J. Making sustainability work:Best practices in managing an measuring corporate social,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impacts[M].Surry,UK:Greenleaf,2008.

[21]Maignan I,Ferrell O C. Measuring corporate citizenship in two countries:The case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Fr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0,23(3):283-297.

[22]Steensma H K,Corley K G. On the Performance of Technology-Sourcing Partnerships: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artner Interdependence and Technology Attribut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43(6):1045-1067.

[23]Matsuno K,Mentzer J T,zsomer Aysegül. The Effects of Entrepreneurial Proclivity and Market Orientation on Business Performance[J].Journal of Marketing,2002,66(3):18-32.

[24]Morgan N A,Vorhies D W,Mason C H. Market orientation,marketing capabilities,and firm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9,30(8):909-920.

The Relationship among Green Intellectual Capital,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terprise Performance

LIU Jia-xin1,2, LIU Bing1, QI Min2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401, China;

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ianjin Tianshi College, Tianjin 301700, China)

社会治理的本质范文6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1年5月31日;为国开电大专科所有专业学员基于网络的终结性考试(大作业)网上考试特定制答案。

试题:如何理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

答:社会主义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方面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其外延由大到小,内涵由浅到深,共同构成一个完善的道德体系。具体而言,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具体内涵如下:

第一,社会公德。社会公德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公德是指与国家、民族、社会、组织、集体等有关的道德。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社会层面,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进行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遵守社会公德,是对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第二,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主要包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热心服务、奉献社会等。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也是行业对社会所担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