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治理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治理方式范文1
摘 要:政治社会学强调社会治理的政治性及其效果,要求防灾的应急准备、实际救灾能力和灾后重建能力建设成为长期的、全面的思想、技术、组织准备和力量积蓄;要求从全局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防止和尽可能减少社会灾害的发生;强调要按照法治的要求识别社会灾害,界定社会灾害的主体,防止制造灾害的行为,治理及消除危害。灾害的评价尺度与灾害评价应该是多样而全面的,要根据人与灾害的矛盾焦点,更为广泛地、内在地触及民心民意,从中清理出那些具有价值或值得吸取的教训,创新理念,渐进地推进各种措施的落实。
关键词:政治社会学;防灾减灾;灾害评价;忧患意识
中图分类号:X43,X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6-0082-05
在政治社会学的当代视野里,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它既关乎社会发展,又与社会稳定密切相关。这项工作包括灾害区划、灾情预测、灾情教育、防灾预案制定、防灾工程建设、应急反应机制建设、灾害发生后的社会力量动员、救灾的组织实施和灾后重建等内容。政治社会学强调社会治理的政治性及其效果,使防灾的应急准备、实际救灾能力和灾后重建能力建设成为长期的、全面的思想、技术、组织准备和力量积蓄。本文的写作初衷是从这一新的视角审视灾害和人控制灾害意识的现实关系及处在灾害环境中的人的未来命运。
一、灾害的“族群”与灾害认知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更高的起点和水平上全面推进,人口和社会财富进一步增长,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更加广泛,同时,各种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几率趋于增大,并成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现实的制约因素。从增强公民对各种灾害的忧患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救护的多重视角考量,应强化对两大灾害系统的认识。
(一)深入了解和把握关涉自然灾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目前理论界对自然灾害的分类研究,是我们强化对自然灾害认识的一个重要维度。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爆发、山崩、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等属于此类。地震是地球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地球大规模、迅速地释放能量的结果。地震预测的实质在于对地壳运动状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科学的把握,对震前种种异常信息的捕捉和综合分析也是地震预测的重要辅助手段。[1]关于火山爆发,到目前为止,人类对它爆发的时间和原因很难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和科学的预测。我国传统的治理滑坡的措施主要包括:排除地表和地下水,防止河水、水库对滑坡体坡脚的冲刷,改变滑坡体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改善滑动带土质性质等。[2]有学者注意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山体突变灾害多发生在雨季这一现象,把山体突变灾害从理论上抽象成材料科学平面上的一条裂缝。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从理论上找到了山体骤变灾害产生的条件、滑动的准则,而且以该理论为依据为预测这种灾害的发生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气象灾害。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冰雹、雷电、龙卷风、干旱、酷热、低温、雪灾、霜冻等属于这类灾害。学者们普遍认为,多数气象灾害与人们面对自然显示出的傲慢和无节制地利用环境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智慧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人类如果能以爱心对待万物,与万物平等相处,世界将充满生机而又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生命智慧的形式不是“知识”而是“境界”,“境界”是心灵存在的方式,是存在与价值的统一,善待自然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境界又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3]人类生存是动态的,是生命创造与生命的延续与发展,友好地、理性地对待自然是减少气象灾害的基本途径。
生物灾害。病虫害、森林火灾、沙尘暴、急性传染病等属于这类灾害。生物灾害实际上是由自然界的生物失衡引起的。在政治社会学的视野里,人在发现、发明、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解决实践中遇到问题的过程中,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一方面,科学技术是防治生物灾害、维护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革命和创新又使人类活动和追求的起点越来越高。人的本质力量在人类积累新知识、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当然也就为防治生物灾害提供了更多的新手段和新方法。面对可能发生的生物灾害风险,社会政策更多需要考虑的是,以科技新手段预防和管理这些风险,强调多元、参与、平等、协商和互动。
天文灾害。天体撞击、太阳活动异常等属于这类灾害。对天文灾害的分析应有一个逻辑框架,这一框架必须以客观可见的天文灾害的定向变迁因素为基础,而不应过多涉及主观的、现时的愿望。换言之,天文灾害的客观性,不仅制约着对这种灾害的认识,也规定着人们治理这种灾害的能力,我们只能根据特定历史环境中的天文事件来认识天文灾害。危机与行动主体对危机的快速反应是政治社会学中的重要主题,天体灾害的防控与现代高科技在这一领域的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面对天体灾害所选择的手段是思维多样性、理论多样性和方法多样性的统一,这是应对天体灾害所应予以认真思考的问题。
其他自然灾害。雪崩、冰崩、海啸、鼠害等属于这一类。对其他自然灾害的强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自然灾害这种多“族群”实体并使之保持一个整体和互相关联的状态的视角:在一个统一的、正在进行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的广大疆域内,将自然灾害实体看成一个整体,并时刻关注这个整体的另类,其社会效能显然要远远高于只关注其局部、大部抑或某些即使是危害极为严重的灾害个体。雪崩、冰崩与环境变暖有关,鼠灾与生物链的断裂有关,海啸与地球内部的运动有关。对这类灾害监控的关键是要组织人力、运用高科技手段对可能发生灾害的地区进行跟踪监控,注意搜集异常情形的信息并加以分析研究。
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这类灾害一般都要经过潜伏期、爆发期、期、缓解期、消退期等五个阶段。防灾减灾的中心任务是,发现自然灾害在潜伏期的征兆,以最短的时间控制自然灾害爆发后的态势,缩短自然灾害对人们损害的持续期以及从自然灾害的突发性中吸取教训等。还须注意,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作用于人类的结果。自然的突变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人类反过来又要对灾害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从政治社会学视野里考察防灾减灾工作,才能更有意识地、不断地强化这种反作用;逐步深入认识自然灾害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地跟踪、研究、形成具有创新价值的行之有效的对策,消除自然灾害可能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二)关涉人为灾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深入了解和把握
生态环境灾害。烟雾与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水体污染、水土流失、气候异常、人口膨胀等属于此类。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超出了大自然的资源承受力和废弃物降解力,是导致生态环境灾害的最重要原因。人类在科技、经济和社会关系上协调不当,引起了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失衡,从而造成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环境污染等人为灾害。自然界是生命之源,应当把人与自然界看成是人的生命的整体,人与万物应是生命共同体,万物是“我”的朋友,不是与“我”对立的它者。所以在开发、规划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中,应从社会意识角度切入灾害和人的生活层面,重视对公民进行生态环境灾害宣传教育:要选择最有说服力的理论和事例,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生态环境灾害进行现实体验,体会灾害给人们造成悲惨境遇的情景,逐步培养和强化人们人道主义的真诚思想、行为表达和对未来美好社会的追求。
工程事故灾害。岩土工程塌方、爆炸、人为火灾、核泄露、有害物失控(毒气、毒物、有害病菌等)、水库溃坝、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等均属此类。人类对灾害的研究促进了材料科学的发展。在19世纪,钢铁材料在机器和建筑中广泛使用,曾经引发灾害事件,最典型的是19世纪中叶在欧洲多次发生火车车轴断裂造成车毁人亡。对这类灾害的研究,使材料科学理论和材料开发有了重大发展:一种新的试验方法和一个新的分支学科――金属疲劳(Fatigure)学应运而生。到目前,从对金属疲劳的研究又延伸到新的更为广阔的领域,扩展到了陶器、复合材料等方面。我们应该从中获得某种启示:既要从源头上查找工程事故灾害的原因,探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又要从设计、制造、加工、使用、监测等多方面堵塞漏洞,预防这类灾害的发生。
社会灾害。球迷骚乱、战争、集团械斗、人为放毒、车祸、海难、空难、毒气污染、社会暴力、动乱、金融风暴等属于此类。这些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发展成为特大恶性事件,就可能加剧社会系统的紊乱。政治社会学观点认为,从全局上避免社会灾害的发生,肯定了社会人作为个体的特殊性、意义和价值,实际上就是肯定了多数人;同时,要按照法治的要求社会灾害识别,界定社会灾害的主体,防止制造灾害的行为,以法治理,消除危害。治理社会灾害的道德和法律规范蕴涵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的规范如何论证和阐发,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能力和风格,我们要不断地提高对社会灾害的理论阐发能力和实际控制能力。
灾害的多元并存格局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各种防灾减灾观念和方式的创新突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新的技术条件下,科学家关注的社会问题的范围极其广泛,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家自觉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整个社会的利益结合起来。[4]政治社会学强调社会治理的政治性和相对平衡性,就此提出了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既要让人们从整体上认识各种灾害,进而为灾害治理夯实现实的基础,又要在科技和社会认知领域架起融通的桥梁,在灾害的范畴内保持概念的多元性和层次化,为当下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分析工具,以便更好地指导防灾减灾工作。
二、灾害的评价尺度
笔者认为,仅仅依据财产损失来确定灾害危害程度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应该根据人员和财产损失程度、对本地区造成损害与GDP的比例关系,社会影响大小等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地说,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予以注意:
(一)根据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数把灾害分成五类
根据灾害造成的损失对其进行分类,是一种对灾害的基本分级方法。这种方法对灾情的判断最为客观具体,可以直观地看出灾害造成的损失的大小。1.巨灾。死亡10000人以上,经济损失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2.大灾:死亡1000-10000人,经济损失在1000万-1亿元人民币。3.中灾:死亡在100-1000人之间,经济损失在100-1000万元人民币。4.小灾:死亡人数在10-100人之间,经济损失在10-100万元人民币。5.微灾:死亡<10人,经济损失<10万元人民币。[5]
(二)根据我国东中西部的差异对灾害损失进行评价
虽然以损失和伤亡数为指标,可以给人具体而深刻的印象,但单纯以绝对数划分等级,也不尽合理。在我国东部地区,1000万元不算大损失,而对于国内生产总值仅亿元的中西部的县市则是重大损失。所以在进行灾害损失评估时,首先应测算出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的绝对数,第二步就是要看灾害损失对GDP总量所占的比重。自然灾害对GDP造成的损失超过35%的,为特重度影响区;对该地区GDP造成的损失在25%-35%之间的,为重度影响区;在15-25%之间的,为中度影响区;在10%-15%之间的,为轻度影响区;小于10%的,为微度影响区。[6]这种灾害评价目的是要考虑灾害给本地区带来的财产相对损失,对政府科学估算灾害损失和在多大程度上组织全社会力量赈灾具有重要意义。
(三)根据灾害给国家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评价
有些突发事件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它们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了不良影响,有损于我国的政治形象或者伤害了民族大家庭的感情,给人民造成心理创伤,或者引起社会和民众的恐慌等等。这种影响就是灾害的社会危害和政治危害。由此可知,对灾害的评估不能限制在定量分析比较狭小的视野和范围内,必须尽可能地将主体的眼界放宽广些。这样,当灾害来临时,政府才能根据灾情进行科学的把握,以便决定在多大程度、多大范围、多大强度上进行社会动员,组织救援力量。
三、灾害的演变规律与忧患意识培育
政治社会学视野里的防灾减灾工作反映了一种崭新的灾害观,是灾害治理的一种新的理念。它要求人们,既要对灾害进行整体的、科学的把握,又要特别关注不同灾害的特殊性和独特的潜伏及爆发形式;既要强化人们对灾害的整体把握和科学防范意识,又要提高人们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精神境界。
(一)骤变型灾害更要求人们强化忧患意识
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和某些工程事故灾害,如岩土工程塌方、爆炸、人为火灾、核泄露、有害物失控(毒气、毒物、有害病菌等)、水库溃坝、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等,会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对人们造成危害,有的危害后果极为惨重。这种突发型灾害,乍看起来好像猝不及防,事实上事先防范与疏于防范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南美的智利,在宪法里明确中央政府在处理灾难性事件中的责任。自1977年起,智利的学生每年都会参加三次地震演习。2005年,由于一个关于海啸的谣言,大批居民在凌晨时分逃离家园。在没有任何天灾的情况下,逃离时的混乱造成1人死亡和17人受伤。这种惨痛的教训增强了智利从国家到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在这个国家里,所有建筑须符合非常严格的防灾标准,以保证能抵御地震和其他灾害的侵袭。如果你到了这个国家,就会有人告诉你,楼房承重墙在哪里,地震时应在楼房的什么地方避险。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只造成799人死亡。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则是一个在历史上未曾发生过巨大灾难的国家,对灾害的忧患意识就不那么强烈。2010年1月12日,发生里氏7.3级大地震,造成27万人死亡。这充分说明,是否具有防灾减灾的忧患意识,是否针对骤变型灾害开展卓有成效的预防工作,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减灾效果。
骤变型灾害的发生通常缺少先兆,爆发是突然的,发生的过程历时较短,但破坏性很大,而且可能在一定的时间内重复爆发,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过程难以控制,但是人在极短的时间内是可以充分利用长期训练积累的经验和聪明才智的。政治社会学强调,对灾害的关注和认知要具有特殊的政治情感和命运体认,这“有助于减少社会上的挫败感,从而提高政治稳定性”。[7]这种从全社会强化人们对骤变型灾害的警惕的内在精神感受和忧患意识应该成为我们全社会的共识,要进行典型经验和教训教育,采取近距离的观察体验以深化人们亲身体验的心理感受。
(二)发展型灾害是渐进积累的结果
自然灾害中的暴雨、台风、洪水和社会灾害中的战争、集团械斗、人为放毒、车祸、海难等属于此类。与骤变型灾害相比,发展型灾害在爆发之前有一定的先兆,往往是某种灾害渐进积累的结果。这种灾害发展比较迅速,但是比骤变型灾害要缓慢一些,因而其过程具有一定的可控性。“每个人的主要生活内容都总是属于某一系统的,人们的共同活动的适当方式也就体现在社会生活体系中”。[8]面对发展型灾害,各主体承受感的强化是政治社会学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要使社会不同群体的思维和行动发生积极的变化,在全社会实现关注重心的下移,深化公民对人的生存和精神状态的认知,力争将发展型灾害控制在潜伏期和预备爆发期。
(三)持续型灾害表现为连续地对人类造成危害
旱灾、涝灾、传染病、生物病灾害等就是以持续性方式对人们造成危害的。灾害爆发后,持续的时间可几天、半年到几年。在中国千百年防灾减灾的历程中,由于受思想观念和技术条件的规约,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对持续型灾害的防治缺乏自觉的政治关怀和灾害意识。党坚持以人为本,才使防灾减灾工作真正成为为人民解除痛苦、维护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懂得,在现实生活中,国家的政治法律只是为公民预防各种灾害提供间架,具体内容需要由各级政府和公民进行创造性填充。预防持续型灾害必须以创新观念为牵引,处理好政治法律的规定性和措施的创新性之间的关系。形式的规约对于内容的创新提供了保证并发挥激励作用,防灾减灾内容的变革则是创造力的源泉。要进一步培养和强化人们负责任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积极主动地为社会承担防灾减灾义务并使之内化为社会的主流价值标准;要积极地将防灾减灾的思想理论成果运用于实践中,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对持续型灾害进行防治。
(四)环境演变型灾害通过对环境造成危害危及人的生存
沙漠化、水土流失、冻土、海水入侵、地面下沉、海平面上涨、以及区域气候干旱化等环境灾害是以演变的方式对人类构成危害的。环境演变型灾害的发展是一种长期的自然过程,是自然环境演化再加上人类不当行为造成的结果。因其进程缓慢,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而采取有效措施,更何况有些措施需要人类共同合作才能完成。不过,这类灾害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可预测、可预报性。如二氧化碳倍增可能引起全球气温升高1-3℃,这在理论上比较容易计算出来;它导致的区域干旱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后果,人类也可以比较准确地加以测算。
我们要发挥政治社会学的学科优势,强化人们对灾害的强烈的关注和应有的问题意识。政治社会学提出了一个长期被人们忽视却又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要根据人与灾害的矛盾焦点,更为广泛地、内在地触及民心民意,从中清理出那些具有价值或值得吸取的教训,渐进地推进各种措施的落实,把现实和历史、理论和价值统一起来。应设立科学的灾情防御标准,以便在灾害发生后,政府能够确定在多大程度上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进行救灾;还应强化全民族的防灾教育,使防灾知识教育以及实地演习走进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生存培训的基本内容。这样,当灾害发生时,灾区的政府和社会组织才能从容应对,企业、学校、社区才会更为积极地配合,而个人则有可能快速调节心理状态以适应突如其来的危急情势。
参考文献:
[1]焦双健等.城市防灾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68.
[2]全国重大自然灾害调研组.自然灾害与减灾[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306-307.
[3]蒙培元.追求生命的智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4-15.
[4]邹农俭.社会学的视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92-493.
[5]原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中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进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60-140.
[6]高庆华等.中国自然灾害风险与区域安全性分析[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63.
社会治理方式范文2
关键词:社会组织(NGO);社会管理;能力建设;法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2-0219-02
一、加强相关法制建设
1.明确立法思路。一是实现立法指导思想从“控制管理型”向“培育发展型”转变。目前中国社会组织立法的指导思想是建立在“控制型管理”的基础之上,也建立在对被管理对象“不信任”、“不成熟”的指导原则基础之上 [1]。① 但是社会组织单靠政府管制的“呵护”是永远不会“成熟”的,如果不解决立法的指导思想问题,法律即使制定出来,也未必能反映社会发展的真实需求和制度变革的理性要求。二是要把握好现实与发展的互动关系,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导引作用。作为法律来说,它是对已存在和发生的社会现象的反映及其规范,在这个意义上,它对应于社会现实,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制度规范问题。而且法律需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不可能频繁修订,因此一部好的法律应尽可能预见到所调整事物的适时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问题。因此中国民间组织立法原则必须把握好现实与发展的互动关系,中国民间组织发展中的问题有自身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旧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矛盾的反映。因此,依靠强化管理来解决问题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而且很容易扼杀组织的创新精神和发展活力。
2.加强法律规制。(1)对NGO经营活动进行管制。法律明确规定,NGO不得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活动,也不能从事与自己的章程规定的宗旨不一致的活动。② 为了进一步拓展NGO的资金渠道,民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允许社团兴办经济实体,依靠自己的技术、知识优势谋求生存。但这却又引发NGO营利化的问题。因此,对NGO经营性活动予以管制是必要的。(2)通过法律解决NGO员工就业和相关的社会保障问题。社会组织的人力资源包括专职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NGO专职工作人员较少,志愿者更为缺乏。NGO的非营利性决定了其从事的大都是公益性事业和社会服务事务,所提供的较低的回报使其在吸引人才上相当困难。从而进一步影响NGO的总体质量水平和竞争力。因此应当采取一定的扶植、鼓励措施以保证NGO专业人才和志愿者队伍的稳定。将NGO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相关的制度规范,纳入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整体的人事、福利、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建立人才交流中心对社会组织人员的档案管理制度,在医疗、退休养老、劳动、失业保险金的缴纳方面,制订社会组织相应的标准。(3)对NGO进行财务监管。从目前立法状况看,对这部分内容的规定较少,现有的主要是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法律层级较低,如《国家民委社会团体财务管理实施细则》、《财政部关于对明确民办非企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等问题的函》等。从内容上看,这些规定比较笼统、零散,也没有体现NGO财务监管的特点——NGO的非营利性决定了它们既不能像企业一样开展经营活动,也不能像政府可通过财政收入维持运转,它们只能依赖社会捐赠、政府财政拨款、税收减免、服务性收费、志愿活动等形成的公益资产来维持最基本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因此对NGO的财务监管也应区别于企业和政府。针对政府资助和社会捐赠资金,首先应当坚持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严格按照捐赠协议约定使用赠与资金,不能挪作它用。其次,NGO接受捐赠财产的数目及其使用情况应当公开接受监督。除了向业务主管单位、登记管理部门报告外,还应接受财会审计部门及社会监督,从而确保这部分资金使用的合法性。
二、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
Deborah Eade说:“(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应该是促进改革公民社会的参与与民主程度。能力建设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通过评估增强对受援组织活动的质量的改善,对机构的组织和运作能力的提高。能力建设一种目标,通过对环境的分析和目标的选择,以提高机构的决策能力。能力建设是一个适应变革的过程。”[2] 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组织目标与使命并有效地传达出去。一个组织的使命是该组织建设的首要问题,决定和规约着其组织活动的目标、领域和方式。一个NGO必须对它为什么存在,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有绝对清楚的认识。同理,它也要清楚什么是本组织不能,或者不应该试图去做的事。组织内部人士对共同的价值和目的具备清醒的认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由此发展实现这些目的的战略。有了明确的特性、价值观以及目的,一个组织就需要把这些东西清楚而有效地传达给不同的群体:它要在其中活动的社区,政府部门,它想要影响其政策或行为的企业和其他机构或组织,以及潜在的捐助人。这些群体都是相互关联的。政府部门更可能关注公众知名度高的组织的言行,而个人则更愿意把钱捐给他们以前通过报纸、电视或其他渠道听说过的组织。
2.实行民主、高效、公开的治理。中国社会组织的组织管理应实行民主、效率、公开原则:社会组织的民主管理,除了需要有一套制度规则与程序之外,还需要有一系列非正规的行为准则,以切实在组织内部形成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体制。社会组织的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不是利润取向,但同企业一样,必须进行成本核算,追求在既定投入条件下的产出最大化,因此必须像企业那样尽可能有效地运用这些资源,不仅要获得经济效益而且要获得社会效益。
3.加强专业能力建设。NGO需要在它选择的领域开展优质的工作。由于许多NGO刚刚开始在诸如个人咨询、社会工作、肢残和精神残疾儿童康复等方面开展工作,这些工作无论对它们,还是对中国都是很新的领域,所以,这个要求很难。这些组织大多高度敬业,也非常有创新精神,但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缺乏经验。在某些选定的环节提高其员工的技能,对许多本土NGO的成功至关重要。 这主要要依靠对员工的经常性培训。组织应拟订可满足个人发展需要,切合工作要求及顺应组织发展需要的训练及培育计划,即所谓的员工事业规划方案(Employee Career Develop Program,简写为CDP),并按部就班地安排同仁参加训练及培育的活动,以帮助员工了解和熟悉工作,更重要的是培育他们成为资深且优秀的人才。
4.提高合理调动资源特别是本土资源的能力。要使NGO的宗旨和目标得以实现组织必须建立对获取所需资源的投入。它既包括资金、物品的投入,也需要人力的投入。同时组织必须建立对获取所需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使用的机制。首先是资金来源,目前中国的一些社会组织,特别是小组织在调动资源上还缺乏相应的经验,因而常常无从下手。求助于国际资助,是目前许多中国NGO的无奈选择。但是中国的NGO数目正在不断增多,同时由于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政府税收的稳定增长,国际发展机构,特别是附属于外国政府的机构将在未来几年里撤出中国,将它们的资源转到更穷的国家。因此,开发对本土资源的调动能力将更为重要。这就需要发现的眼睛和创新能力。除了筹集资金,NGO还应该提高对资源进行管理和合理使用的能力,并充分重视人才,吸纳人才,因为归根到底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
三、建立社会组织与政府间的合作关系
1.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分析。一般来说,社会组织同政府关系可归结为四种类型:(1)对立的、不信任的关系。这可能是由于政府腐败,不热心于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社会组织不热心于社会经济发展,热衷于反政府活动而导致的。(2)社会组织自行其是,不同政府发生关系。有些社会组织不接受政府资助,不抵制但也不配合政府的工作。这类组织大多规模不大,影响也很有限。(3)非政组织对政府的依赖关系。如果社会组织是政府建立并进行经常性干预,或者政府是主要资助来源,那么该组织就有可能在资金、思想和资源上形成对政府的依赖,可能会在决策和行动上不同程度地失去自主性。(4)合作关系。当社会经济发展是双方的共同目标时,政府和社会组织会形成合作伙伴关系,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政府接受社会组织的自、独立性和倾听社会组织的意见,社会组织则协助政府实施国家计划、政策和规章,共同从事社会发展活动[3]。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存在着既合作又冲突的关系,如何最大化地发挥其合作关系,而减少两者的冲突,对于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2.政府对社会组织的主要作用。目前政府对社会组织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培育支持和监督管理两方面。首先,就培育扶持作用来说,政府对NGO的扶持培育,最重要的是资金方面的资助。西方国家NGO的资金30%以上来自政府资助,如果缺乏政府提供的资源,许多NGO组织就难以生存。政府负责提供资金,NGO承担服务性工作,NGO的服务实现了政府期望的公共目标,政府资助则壮大了NGO的服务能力,这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取的做法,我们应该吸取他们的经验,制定具体办法,为中国NGO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其次,就监督管理作用来说,从总体上看,中国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在登记环节控制得很严,但机构一旦完成登记,政府对组织的管理则变的很松甚至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因此,加强政府的监督管理势在必行。一方面政府应该放松登记管制,以体现公民的自由,同时加强对组织运作期间的管理,对其运作的规范化及质量进行监督,以确保这些组织的运行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丙中.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社会治理方式范文3
关键词:社会认知方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2-0066-02
任何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都有其认知根源,不健康的心理常常来源于不健康的认知。近年来,引起全社会关注与议论的马加爵、李启铭、药家鑫等在校大学生的恶性犯罪案件,进一步昭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系统中的认知教育,特别是社会认知教育的缺位和低效。社会认知是人类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社会行为的基础,包含对个人的认知、权威、友谊、冲突、合作等双边关系的认知以及社会结构和社会角色的认知。它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心理过程,往往是各种社会行为的动机源。笔者认为,从根本上预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对大学生的社会认知方式进行重装和升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在于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方式。
一、社会认知方式的形成与发展
所谓社会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对与自我有关的各种社会信息的加工方法与形式,是一个人思想观点、思维方式、是非标准和基本信念等在处理各种社会问题过程中的集中体现。这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外显信息加工和内隐信息加工。外显信息加工是指个体在有意识状态下进行的加工,它能被人觉察,容易获得反思与自省;内隐信息加工是指个体隐性的、自动化的加工,它虽是个体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却是人们社会信息加工最主要的形式。
人的社会认知方式是在其自我图式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我图式是关于自我认知的类化,它来自过去的经验,并能组织、引导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加工过程。它既包括对自己经历过的,与自我有关的具体事件和情境的表征,也包括自己和他人对自己行为的事后评价,以及重复出现的分类基础上产生的更一般性的表征。个人的自我图式一经建立,就会发挥对社会信息的作用。它将决定信息是否被注意,怎样被建构,给予多大的重视和将引起什么样的反应。因此,自我图式本质上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和行为信息的载体,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社会认知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社会认知方式在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提议。在勒温的“生活空间”理论中可以找到他的雏形[1]。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贝克(Beck)在对情感失常和异常的患者进行长期观察的过程中发现,社会认知因素是造成这些病症的关键所在[2]。心理治疗专家埃理斯提出的ABC理论进一步证实社会认知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按照他的观点,有心理困扰的大学生是因为他们心中有许多非理性的想法,经常受这些想法困扰,容易形成自我挫败的行为模式,而这些非理性想法其实质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不正确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3]。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不正确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可以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第一,它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信息的选择。当代社会,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成长都面临着海量的信息,正确地筛选与分析信息是社会信息加工的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却发现大学生的信息选择存在如下特点,即符合主体意愿的信息会被其选择甚至放大,而不符合主体意愿的信息则往往被其忽略甚至拒绝。第二,它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信息的评价。社会认知方式具有评价性,面对同样的信息,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会做出不同的解释和评价。例如,同样是交通肇事,大部分人想到的是救人性命,但药家鑫交通肇事后首先对被害人做出的评价是,农村人很麻烦,为杜绝后患不如故意致死省事。第三,它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信息的情感体验。社会信息情感作为一种持久的、稳定的反映社会信息本质需求关系的内心体验,一旦形成便产生极大的情感效能,这种效能不仅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兴趣度、鉴赏度和使用度,更让社会认知方式具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4]。第四,它影响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人格发展。不同的社会认知方式,也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方式,而行为方式的固定化和自动化,则会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有的人开朗、乐观,凡事都爱往好处想;有的人悲观、厌世,总感到别人和自己过不去;有的人自信、坚强,即使身处逆境也勇往直前;有的人消极、懦弱,总是瞻前顾后、杞人忧天。
三、社会认知方式的升华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化
(一)从社会认知方式的角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装
在人特别是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社会认知方式的水平和成熟度往往是制约心理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为大学生的大脑不断地重装操作系统,使其了解社会认知方式的作用及其心理过程和运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自觉地进行自我心理素质训练。
对于前者,实际上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一种普惠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属于知识层面,采用大规模的班级集体授课形式是有效的,重点调整原有的社会认知方式中外显的信息加工过程。首先,在这类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信息加工习惯是前提。所谓的信息加工习惯,不仅包括有效满足自身获得信息的需要,也包含对信息加工的积极情感体验。其次,要帮助大学生提高信息加工的自我调节能力。教师不仅要讲授基本的处理社会信息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教会大学生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合理的情绪管理能力。第三,要培育大学生良好的信息加工品质,主要是指大学生信息加工要目的明确、动机纯正,具有健康的倾向性。
对于后者,实际上是针对各种有心理困扰即认知失真的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养成教育,属于实践层面,目的在于改变嵌入在社会认知方式中那部分内隐信息加工的过程,采用个别或团体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是有效的。由于认知失真具有无意识性、自动性、功能性,所以克服认知失真首先要使无意识意识化。一般而言,要做到这一点,第一步要实现表面的顿悟。这种顿悟虽然不能导致人格的改变,但却可以使之了解到自己的社会认知方式有问题,以及这种问题对他生活产生的困扰。在此基础上,帮助大学生进行三个层次的洞察。即了解我们会在生活中选择某些事件来困扰自己;了解我们最初获得非理性信念的方式,以及如何选定并保持这些信念;了解要改变我们的社会认知方式,不需要神奇的方法,只需要乐于去行动、去练习。著名心理学家埃里斯发明了许多卓有成效的训练方法,如“驳斥非理性信念”、“改变自我告知内容”和“幽默的使用”等。
(二)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对大学生社会认知方式升级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对大学生社会认知方式进行重构、优化和升级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能力。心理健康层面上的社会认知方式着重凸显三个特点,即积极性、客观性和灵活性。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都会积极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而心理不健康的人则往往恰恰相反。贝克在对忧郁症的研究中发现,有忧郁倾向的人较容易使用自我责备和自我反对的图式,虽然在生活的许多层面上,他们都能采取理性和逻辑的态度,可在评估自己和自己的未来时,却倾向于做出悲观的、不合逻辑的推论[2]。事实上,在生活中,常见一些学生一次失恋或者考试不理想就对自己全盘否定,这种 “举证谬误”――在未拥有充分证据之前就骤下结论或“选择性萃取信息”――只注意到符合其自我失败图式的相关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的方式来思考问题,这种方式实际上就是社会认知方式的消极表现。改变这种消极表现的关键在于让大学生养成表达有正向自我概念的社会认知评价。
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在现实生活中,由认知的选择性而带来的心理过滤,往往使人很难做到客观、全面。特别是对阅世不深、生活单一、受到的正面鼓励多、遇到的挫折少的大学生来说,把想象当事实、好高骛远、绝对化思维的情况更为普遍。在学校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同学,他(她)们总感到自己吃亏,总觉得别人在欺负自己,所以总是牢骚满腹,对同学充满敌意。事实上,这完全是认知失真导致的错误结论。然而就是这种错误结论引发的片面认识,使很多同学终日无心学习、郁郁寡欢,甚至最终走上自杀或杀人的道路。
健康的社会认知方式应该具有灵活性。由于知觉的恒常性,许多现象习以为常后,就会成为一种“成见”,一种“刻板印象”。这种“成见”和“刻板印象”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种独断专横的内心指令,使本来只是一种愿望的事情,表现为“应该”、“必须”等不留余地的要求。在许多大学生的心目中,存在着大量这样的“应该”和“必须”。例如:“我必须得到所有人的喜爱”,“我应该做好所有事情”,“他说他爱我,他就应该知道我在想什么”等。在这种专横的“必须”要求下,许多大学生不知不觉地形成强迫性人格,从而丧失了自我发展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美]Jerry M.Burger;陈会昌译.人格心理学[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19-120.
[2]Beck A.T.Cognitive Therapy and Emotional Disor-
ders[M].New York:American Library.1979:200-203.
[3]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1:234.
社会治理方式范文4
地方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是服务型政府创新性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种有效方式。笔者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以北京市政府购买服务为例,运用帕森斯的AGIL模型对其进行具体系统功能分析,尝试为我国地方政府在履行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过程中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提供有效理论解释。
[关键词]
结构功能主义;地方政府;购买服务
引言
结构功能主义是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帕森斯提出了“AGIL”的基本命题和分析模式,他认为,任何一种社会行为体系要获得存在和发展,必须具备四种功能,即解决好四个问题:(1)适应;(2)目标实现;(3)整合(Integration);(4)模式维持。[1]北京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形成了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合作新模式,使得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北京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方式及其特色
(一)北京市政府社会组织服务的方式
北京市政府购买服务分为四种形式。一是全额购买,如民政局提出购买民办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向青少年和老年人开放的项目,体现民办服务设施的公益特征;二是购买服务成本,社会组织在运作项目时,已从社会上筹集到部分资金,同时项目又是非营利的,政府经核定后购买其活动成本;三是资助补贴,政府将对社会组织实施项目提供支持和帮助;四是项目奖励,如对实施最好的100家社会组织进行奖励。
(二)北京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特色:社会组织的组团
北京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采用组团模式进行,即围绕政府购买项目领域为核心,促进社会组织之间进行资源整合,形成服务合力,共同承接政府购买项目。组团模式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组团,保障了购买服务质量和数量。二是通过组团,建立了对购买服务的结构化管理机制。三是通过组团,建立了社会组织之完善的生态系统。
二、北京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结构功能主义视角分析
(—)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形成了公共管理多元主体结构
1、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
由于政府职能转移和公共服务向多元化转变,为社会组织发挥作用开辟了更大空间。公共管理结构不再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各顾一方的独立式,而是以购买服务这种方式紧密结合在一起合作式,形成新的公共服务结构,让多元化的治理主体之间通过功能性的合作和互补而把整个社会治理成一个和谐的社会。
2、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
如同社会治理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一样,社会组织自身也需要彼此互动与合作。各类社会组织通过组团的模式携手合作之后,就能够把分散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不同功能的社会组织的差异性统合起来,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形成新的结构,提高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北京市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功能分析
在社会系统中,执行这四种功能的子系统分别为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模式托管系统。这些功能在社会系统中相互联系。
1、经济系统—政府出资购买服务
系统的适应功能是指该系统满足行为者日益增加的需求的能力。它关系到政治系统与物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导致资源的供应,是实现整个系统目标及其各种子目标的基本手段。北京市政府把握住了经济系统的要求、积极回应公众的诉求,以适应系统的内部的变化发展,试着更注重提供与公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通过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提高公民素质和生活质量,履行好自己公共服务职能。
2、政治系统—辅助完善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目标达成功能是指系统机体和各单位在达成系统自身目标方面,为了产生该系统与其环境之间最佳的相互关系而作出的协调活动。北京市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得到有效实施,这样,市政府既履行了其职能又提高了其职能效率,维护了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又利于整个政治系统的维持和发展。
3、社会共同系统—组团
系统的整合功能是是系统内各单位之间的调适。帕森斯认为,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总是存在着一些虽不为规范所禁止,但仍然不利于整合的行为。这种功能在政府购买服务中,体现为地方政府对社会组织进行规范管理,对社会组织之间进行调节,促进他们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以及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的需要,归结到北京市的案例,主要体现在组团管理方面。北京将通过降低登记门槛、加强后续执法、政府购买服务等途径,切实增强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的能力。北京市民政局等政府部门为公益项目的投资方和需求方搭建平台,实现供需对接,让好的公益服务项目及时落地。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这种整合,北京市政府将逐步实现对社会组织的规范管理。
4、文化系统——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监督
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过程中,维模功能体现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良好关系,即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社会组织严格按照政府制定的法律规范进行登记注册和提高社会服务,并对社会组织进行监督,它们之间相互尊重,互不侵犯,形成一种良性的合作机制,不但有利于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还能将系统维持在政府的范围之内。
三、结语
政府作为社会治理主体,如何解决社会问题,管理社会组织,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康之,李传军.《公共行政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5-36
[3]《北京市2011年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指南》北京,2011(10)
[4]《北京市政府出资购买服务普惠百姓》
[5]温庆云.《提升社会动员能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社会建设的主体作用》[J].北京:社团管理研究,2010(09)
社会治理方式范文5
根据郑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郑州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郑编〔20__〕36号)精神,原__市社会保障局更名为__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为使更名后的__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能顺利衔接、有序工作,本着以“科学、精简、高效”为原则,以促进社会保险事业的正常运行为主线,按照“基金分类征缴,业务归口管理,待遇统一发放,服务延伸基层,综合保障有序”的思路,起草了__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机构编制方案。现就机构编制方案作出以下说明:
一、关于__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主要职责的说明
按照国家、省、市有关社会保险的法律、法规、政策,并结合我市长期以来“五保合一”的社会保险经办体制,更名后的__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是__市社会保险事业的唯一经办机构,负责全市社会保险“五个险种、业务”,即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个险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业务的经办工作。__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机构编制方案所列的十六项主要职责,完全是根据以上各项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工作的需要,为确保社会保险工作的正常运行所设定的。
二、关于__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内设机构的说明
__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内设19个科室(正股级),下设一个二级机构__市社会保险稽查大队(副科级),并增设17个派出机构(正股级)。
(一)内设科室设置说明
1、党政办公室:为保证机关党务、政务的有序、协调运作,做好机关内部的文秘、保密、档案、接待、考核、工会、妇女、计划生育、安全保卫、后勤保障、人事管理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工作,需设立党政办公室具体负责以上各项工作的开展。
2、基金财务科:为及时、准确地做好社会保险各项基金的征收与待遇拨付和社会保险基金的结算、运营与管理工作,并做好对本单位各项事业经费的财务预、决算,需成立基金财务科具体负责以上各项工作。
3、信息技术科:我市社会保险已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现已建成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网络、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网络、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网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网络正在建设当中,另外,各项业务全部采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同时,个人账户的建账、管理和对账单的打印,编制社会保险费征缴计划等工作也都需要计算机进行处理。要保证社会保险网络的正常运行,必须加强日常的管理和维护。因此,需要成立相应科室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4、征缴一科:我市参保的原国有、集体企业共452家,在职和退休企业职工38230人,国有企业及职工一直是社会保险参保人员队伍中的一个庞大群体。特别是近几年来,国有企业当中很大一部分因经营困难或关门倒闭,社会保险欠费问题十分严重,由此带来的参保、续保以及清缴欠费工作十分繁重。为切实做好的国有企业及其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的征缴、管理和协调,办理社会保险关系的建立、中断、转移、接续、终止和转移等工作,就需要成立专门的征缴科室具体负责以上工作。
5、征缴二科:据统计,我市现有参保私营、民营企业269家,参保职工14300人,并且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参保意识的不断提升,私营、民营企业参保数量持续增加。因此,面对我市私营、民营经济发达,参保企业数量和职工多,并由此带来的社会保险工作量大、任务重的现状,为做好私营、民营企业及其职工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
保险费征缴、管理和协调,办理社会保险关系的建立、中断、转移、接续、终止和转移工作,必须成立专门的征缴科室负责以上工作。
6、征缴三科:近几年来,社会保险事业快速发展,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灵活就业人员和自谋职业人员已成为社会保险参保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参保13632人,且呈逐年递增趋势。为做好这部分参保人员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费的征缴、管理和协调,办理社会保险关系的建立、中断、转移、接续、终止和转移等手续以及参保人员基础资料的收集、登记、录入和建档工作,切实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的社会保险权益,就必须成立专门的科室具体负责以上工作。
7、征缴四科:全市共有机关事业单位296家,参保人员20229人,养老、失业、医疗各项社会保险费的征缴、管理和协调以及各项业务手续的登记、办理工作任务量很大。同时,还需要同财政部门做好协调沟通,以确保社会保险费的及时转帐。因此,需成立专门的科室具体负责以上工作的开展。
8、职工退休待遇科:全市企事业单位申请退休人员的资格认定、待遇审核以及养老待遇的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发放均由该科室承担。我市目前有退休职工__32 人,每月养老保险费的发放都在1460万元以上,要想及时准确的做好申请退休人员的资格认定、待遇审核以及确保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必须有专门的科室负责。
9、居民退休待遇科:在广大城乡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后,因参保人员众多,同期申请退休人员的数量也会很大,由此带来的资格认定、待遇审核和养老金发放工作也将十分繁重。为了保证参保居民能及时、准确的享受到养老保险待遇,将党和政府的这项惠民政策落实好,根据郑州市要求,需要设立居民退休待遇科来做好此项工作。
1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缴科:随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的开展,我们面对的城乡居民的数量十分庞大,符合条件的参保人群达到50多万人,对基层社会保险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征收工作的指导,以及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信息的审核、确认和信息的查询以及政策咨询等工作将十分繁重,因此,需要成立专门的科室具体负责以上工作。
11、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征缴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去年开展的一项新工作,自去年九月份以来已完成参保居民4.2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所牵涉到的有参保居民档案管理、续保缴费、参保手续办理和医疗保险卡的制作发放等,要确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运行,需要成立专门的科室具体来具体负责以上工作。
12、职工医保管理科:我市职工医疗保险平稳运行多年来,每年参保职工因病住院、转诊、转院的人员众多,由此带来的医疗费用的认定、审批和管理的工作量很大。并且,根据管理、认定与审核、结算相分离的原则,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医疗费用审核、结算工作也需专门的科室来完成。另外,对全市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医保服务情况的监督管理工作任务也十分繁重,职工医保管理科的成立就为以上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
13、居民医保管理科:自今年4月份,我市首批参保的4.2万名城镇居民正式享受医疗保险权益3个月来,已有659名参保患者享受到近82万元的医疗保险待遇,由此带来的参保病人住院、转诊、转院和市外住院管理的工作量之大可见一斑。同样,根据管理、认定与审核、结算相分离的原则,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医疗费用的审核和结算也需要专门的科室承担。并且,全市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用的管理、审核和支付以及重症慢性病的申报、体检及认定的工作量也不小。因此,就需要成立专门科室具体负责以上各项工作的开展。
14、工伤保险管理科:工伤保险是对参保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给予工伤保险医疗费用和工伤职工直系亲属抚恤待遇等经济补偿的一项社会保险。对工伤事故进行认定,对工伤职工的康复治疗进行管理服务,并认真、准确地核定工伤保险医疗费用和工伤职工直系亲属抚恤待遇,工作流程复杂,专业要求高,需成立专门科室进行管理,使参保职工的工伤保险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15、失业保险管理科:失业职工是广大企业职工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失业导致他们经济收入丧失,大多数人生活贫困。如何切实保障广大失业职工的失业保险权益,通过再就业培训实现失业职工再就业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十分关心的问题。为加强对失业保险的管理、运作,使失业职工在失业后得到一定的经济来源,并定期组织再就业培训以满足广大失业职工的再就业愿望和要求,需成立的专门科室进行管理和服务。
16、社会化管理服务科:我市企业退休人员在退休以后已全部纳入社会化管理,目前,我市已成立17个示范退管所、294个退管站的机构,需成立社会化服务科来负责以上具体工作的开展。
17、生育保险管理科:生育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五项主要险种之一,对生育女工的社会保障作用日益突出。为维护生育女工的合法权益,切实做到使广大生育女工“生有所补”,需成立生育保险管理科来负责女工生育保险的运行和管理。
18、政策法规宣传科:社会保险事业关乎国计民生,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随着社会保险的业务种类的不断增多,要想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国家各项社会保险惠民政策,就需要以强大的政策宣传为先导。并且,伴随着社会保险事业的快速发展,涉及社会保险的案件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因此成立专门以政策法规宣传和案件处理为主要工作内容的政策法规宣传科就显得十分必要。
19、业务大厅管理科:社会保险业务大厅是社会保险经办工作的前沿阵地,各项社会保险业务统一在业务大厅集中办理,是社会保险工作的重要服务窗口。为保证业务大厅工作有序,加强服务监督,需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对业务大厅内各业务经办窗口工作进行综合协调和管理,以满足广大群众更加方便、快捷办理各项业务手续的要求。
(二)二级机构__市社会保险稽查大队设置说明
__市社会保险稽查大队是根据__市机构编制委员会__编〔20__〕14号文件批准成立的副科级建制的财政全供事业单位,是隶属于__市社会保障局即更名后__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的二级机构,编制10名,人员已通过公开考录调配到位。
(三)派出机构设置说明
今年8月,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顺利开展,此项工作的参保对象是几十万城乡居民。为方便广大城乡居民办理参保,将党和政府这项惠及民生的实事办实、办好,城乡居民的办理参保,资格认定,待遇发放等主要工作都放在基层乡(镇)、办事处,但由于适合参保人员众多,工作量庞大,就需要在各乡(镇)、办事处设立专门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作为__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的派出机构具体负责开展此项工作。
三、关于__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人员编制、领
导职数及经费形式的说明
__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人员编制是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的。目前,局机关现有89名人员编制,经费为全额实行预算管理。但由于我局现有人员调剂困难,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开展的需要,因此,需新增15名人员编制充实到养老保险费征集和待遇发放等岗位。
__市社会保险稽查大队原有10名人员编制(其中:大队长1名,书记1名)和经费形式保持不变。
派出机构即社会保险所的50名编制是根据全市基层社会保险工作经办机构工作职能并结合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工作量的最低需要来确定的。考虑到尖山风景区人口少,工作量相对较小,社会保险所人员编制设置为2名,而其他1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人员编制为3名。社会保险所经费形式为全额预算管理。
名领导职数按社会保障局现有的领导职数设定。
党组、纪检(监察)、工会等机构尚未设立,应按上级规定设立。
社会治理方式范文6
【关键词】 食道癌;放射治疗
食道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河南地区及周边范围较为常见,一般认为和当地的饮食结构与地理环境有一定关系,食道恶性肿瘤的病死率较高,而且会对患者进食产生影响,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放射治疗已成为临床上治疗食道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有研究显示,采用精确放射治疗同普通放射治疗相比,能够提高食道癌的近期生存率[1]。为探讨放射治疗在食道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我科选择2011年6月——2012年1月期间治疗的71例食道癌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月我科治疗的食道癌患者71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6±6.58)岁,肿瘤临床分期为I期患者3例,II期患者11例,III期患者16例,IV期患者6例,病灶分布为颈段5例,胸上段7例,中段14例,下段1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49-67岁,平均年龄(57±5.78)岁,肿瘤临床分期为I期患者2例,II期患者10例,III期患者16例,IV期患者7例,病灶分布为颈段4例,胸上段6例,中段17例,下段8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诊断为食道恶性肿瘤。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期、病灶分布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普通放射治疗,通过在模拟机下行食管的钡餐定位,通过钡餐可见的病灶上下各处房4cm,运用前后对穿野,放疗剂量为36Gy,分18次进行,然后根据患者情况改为双侧后斜野或右前及左后斜野尽量避开脊髓进行放射治疗,针对肿瘤放疗的总剂量为60-66Gy,分33-35次进行。
1.2.2 治疗组 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仪器为西门子6MEV-X直线加速器,患者取仰卧位平躺于真空垫,两手向上举交叉握住定位杆,同时将真空垫抽真空,在患者体表做定位标记,通过腹带加压进行固定,按照5mm层厚进行CT增强扫描并输入至治疗系统内,并对双肺、脊髓、心脏等器官进行剂量限制,根据病灶的浸润范围来确定靶区照射的面积,同时计算出中心三维的坐标,利用BPV及CPV按照病灶和关键部位的空间,分段选取最佳照射弧,保护重要器官,避免超量照射。平均分为3-5个照射野,每次2.0Gy,1次/d,根据患者耐受情况给予照射50-60Gy。
1.3 疗效标准 两组缓则均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根据实体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评价放射治疗食道癌的疗效,具体分为:完全缓解:病灶完全消失,且至少可以维持在4周以上;部分缓解:可见病灶缩小50%以上,且维持4周以上,未见新发病灶出现;无变化:病灶缩小不及50%或者增大不超过25%,且未发现新增病灶;恶化:可见病灶增大25%以上或发现新增病灶出现。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后,根据上述评定标准,两组比较后,结果见表1。
3 讨论
食道癌是消化道的常见恶性疾病,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等,一般可依据食道癌分期、病变的部位、患者年龄及身体状况等来决定治疗方案,目前手术治疗是食道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2]。放射治疗在缓解食管癌患者吞咽梗阻及胸背部疼痛等症状具有确切疗效,有报道称放射治疗在对于食管癌手术后的患者出现局部复发能够达到86.8%的反应率,症状缓解率可达74%[3]。但是常规的放射治疗会受到肿瘤周围一些重要组织的限制,放射剂量不能够达到治疗的剂量,或者极易造成重要组织的损伤,使得治疗效果一般。
三维适形反射治疗的应用,能够使食道癌放疗的准确性得到提高,同时可在最大限度减少恶性肿瘤靶区周围组织受照射的剂量,但使癌肿区域内的照射剂量得到提高,能够通过系统精确地计算出受照区域所给的剂量和正常组织与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和体积[4]。三位适形反射治疗方法使得精确定位、计算剂量和准确治疗集于一身,有效地提高了治疗效果并降低正常组织的反射损害。
本研究显示,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道癌患者的效果优于普通反射治疗的效果,故而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蒋杰,王奇峰,肖泽芳,等.132例食管CA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9年,18(1):47-51.
[2] 魏丽珍,张楠,何宏涛,等.食管癌手术患者1162例临床特点分析[J].河北医药,2009,31:2718-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