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范文1

一、公民意识和法律素质的概述

(一)公民意识的概述

公民意识可以从几个层次来进行概述:一是人民能够当家做主的理念;二是公民具有权利和义务的理念;三是公民都是平等的理念;四是法治的理念;五是人民的财产不会受到侵犯的理念。公民意识是实施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目标,其核心就是使公民能够正确积极地参与到国家政治和社会公共生活当中,从而能够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法律素质的概述

法律素质是指社会个体拥有的法律知识,并且能够正确使用法律知识的法律意识。大学生法律素质通常是指大学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从而能够养成良好的守法习惯,使得他们的法律意识得到有效的提高。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且能够积极和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斗争,这种能力能够促进社会和谐,从而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整体法律素质。法律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正常人格的塑造能够起到很好的保证作用。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养成与工作和生活存在密切的关系,并且还会影响大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然而,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形成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达到的,需要长期渗透和知识的积累。因此,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使得他们能够养成懂法用法的好习惯,这对于增强大学生的守法意识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开展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需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下,需要加强对我国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因为,法律体系的形成是需要从立法层面来实现国家的法治目标,我国的法治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促进我国法律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其中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发展,所有这些环节都需要依赖于具有良好的法律素质的公民积极参与。大学生作为具有良好公民意识的一个群体,他们接受了高等教育,承载着我国进行法治建设的重任。所以,在高校开展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意识到法律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加强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加强法律素质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首先,需要将社会主义概念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整个过程当中。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就提到了以遵纪守法为荣,在这里,对于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高校中开展法律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诚信守法,也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其次,还需要坚持体现学生价值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在能力培养体系中,能力培养和法律素质教育紧密相关。因为,法律是调控社会关系的规范,法律素质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加强我国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基本对策

(一)普及法律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在高校中需要积极开展法律知识教育,在大学生中普及法律知识,从而使学生的法治意识得到明显提高。在普及法律知识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改变一些落后的教育形式,还需要发现隐含在普法教育中的一些制约的因素,使越来越多学生能够对法律教育引起重视。对大学生开展法律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移植,而是需要对法律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并且可以给出一些法律实例进行分析,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育理念,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意识,这不仅是社会普法的新需求,而且还是促进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

(二)从具体教学内容培养大学生的规则意识

只要每个人能够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则进行操作,才会使社会变得更加文明和规范。基于规则来构建和谐社会,高校需要以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从而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在进行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教学活动中,离不开基本法律知识的支撑,但也需要选择性进行知识教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专业知识本身,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来领会法治的精神,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大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在开展法律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使他们能够懂得任何事情都必须按照规则进行操作,这样就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守法意识,由此,他们遵守行为准则的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因为相对于特定的知识,规则意识的培养意义更加重要。

(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来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范文2

这里说的素质教育限定在基础教育的范围。至于高等教育搞的素质教育,不在讨论之列。为了确定素质教育的目标,有必要先厘清几个基本事实。

一、七大基本事实

首先,基础教育,一般也称之为中小学教育,年龄从6-7周岁开始,至16岁左右结束。这一阶段,是个体身体发育的至关重要的阶段,发育的终点是青年期生理周期的开始。

第一,从心理发育来讲,也是从儿童心理向自立的成人心理转变的阶段。

第二,第三、从公民权利的角度来看,是儿童从潜在公民向现实公民实现的过程。从中学毕业,最多延长到高中是一个正式公民诞生的时期。

第四、从个体发展的轨迹来看,中学毕业,是人生转折的关键点。有的面临就业,有的面临升学;升学面临着升学的各种选择,就业的也面临着各种就业选择。但无论是就业还是升学,他们都将面临一个新的生存空间和生存方式,即市场经济。

第五、由于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社会,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知识本身更新频繁,因而学习不再是局部阶段的一次或事情。

第六、我国已开始向法制化社会发展,尽管还不能称之为法制社会。

第七、现代社会是一个以科学精神为主导的社会。

二、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总目标,确定的范围是清楚的,就是培养合乎当前社会存在和发展所需要的公民或国民,这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显然,这个目标,要比仅仅为高等教育输送合格的生员这一事实比起来,要广泛而重要得多。如果我们总是习惯于以牺牲大部分学生的发展来实现少数会应考学生的发展,那么无论国家的现代化还是人的现代化,最终是建立不好的。

那么从哪几个方面来造就合乎当前社会存在和发展,又合乎个体的自我存在和发展所需要的公民或国民?笔者认为,以上七大方面是确定素质教育的目标的实现根据,也是素质教育应从这七大方面来培养造就合乎当前社会又合乎个体自我存在和发展所需要的公民或国民。

三、七大目标

首先,基础教育既然处于是学生个体发育的关键时期,那么任何有助于并促进身体发育顺利进行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相反,就是不好的教育。现在“应试教育“使中学生的学业过重,学时过长,已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发育了。例如,近视增多,发育偏弱等已开始。这个时期身体搞坏,以后再补都晚了;况且身体不好,有再多的知识,再高的技能,又有什么用?人的发展也不仅仅局限于中小学阶段,现代社会一生都得学习,身体在这一阶段却出了毛病,对以后的生存发展有害影响就大了。因此,素质教育的第一目标,就是身体发育的健壮性。

第二、中小学阶段也是个体心理逐渐成熟的阶段。到中学毕业,从身体、年龄来讲,已是一个成人了,而所谓的成人就是一个能够独立于面对社会,介入周围世界的主体。但现在中小学教育在促进个体心理成熟上做的很不够。只注重考试科目和技能的训练,而偏离了很多学生心理成熟有关的训练,因而使学生起码的自我服务能力都没有,连上大学都得大人护送、操办,更谈不上去独立面对外部世界独立谋生了。这方面的任务交给大学阶段去完成,实际上耽误了大学阶段的更广阔、更深入的学习。在这方面中国的学生远远落后于西方社会的孩子。西方社会的孩子从小学开始接触和介入社会,如去直接询问洲长,有的开始服务工作,有的作小买卖。因此,素质教育的第二目标是促进心理成熟化。

第三、基础教育首先也是公民教育。这理由很简单,就是认为基础教育完成之日也是公民正式诞生之时。从此时,个体要开始作为一个具有相应权利和义务的独立的公民,进入社会了。不论这个个体实际状况是合格还是不合格,社会在法定年龄一到,都必须接受其为正式公民,他必须具有公民应有的一切权利和必须承担一切相应的义务。由于我们还不是一个完全的法制社会,因而所谓的“公民权利和相应的义务”,并没有规定的十分具体全面,这也不利于教育真正确定好这方面的目标。不过从理论上讲,既然基础教育是公民或国民教育,而中小学教育又要求“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因此,基础教育就必须在其结束之日,起码能够使个体具有行使公民权利以及承担相应义务的能力、知识和技能,这是从学生个体本身保证其实现其公民性的内在保证。在这方面,我们的基础教育可反思的地方更多了;但这种反思不能局限于教育范围,而应从社会的历史进程去考察。这不是本文所能做到的,故而不论。但就提出国民素质要求看,基础教育有必要根据现行的公民权利和义务规定,确定自己的实现目标。满足社会需要也好,个体自我发展也好,在现代社会,都不过是在公民或国民框架中的满足和发展,不能超越这种限定而任意满足和发展。没有这种观点,平等的公民社会是建立不起来的。因此,素质教育的第三目标就是造就了平等的公民或国民。

第三,基础教育结束之时是个体人生发生转折之时。个体要面对独立的选

择。尽管现在家长帮助选择,但发展的趋势,必然要走向独立的选择,起码做出决定是靠自己。这个选择是个体第一次,也是真正重大的自主的选择。是选择就业,还是选择升学,必须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来确定。这种选择,既是基础教育结束后个体是否趋向成熟的标志,也是基础教育在这方面是否成功的证明。不过,不管选择什么,基础教育有必要提供其进入社会独立生存的初步本领。这种本领不只是某种具体的职业技能,如开车、打字之类,而是一种能随时调整自我与外部生存环境相适应的能力和品质,如技能、自信,自尊脚踏实地等品质,道德上的诚实守信等。因此,素质教育的第四目标是提供个体适宜的生存能力、基本品质的训练,使个体在基础教育结束之时,具有初步的进入市场经济而独立生存的本领和品质,尤其是适应多样环境生存所需的本领和品质。

第四,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不仅渗透生活领域,也渗透进生活和娱乐领域。生

存的科技含量达到增加,因而任何人都面临着随时学习的境遇,不再能仅凭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就可顺利驾驭新的情况。因此终身学习趋势出现了。对我国而言,这还不是一个广泛的现实,但也是一个难免的趋势,因此这个趋势事实,也决定基础教育必须能形成学生个体自我学习的习惯和爱好,以及这种能力。无论个体将来做什么,无论在什么领域,这种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都是其继续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基本素质。没有这种基本素质,个体随时都面临淘汰的可能,尤其是在市场为主导型的社会里更是这样。因此,素质教育的第五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

第五,我国已开始向法制社会迈进这一事实,要求我们的基础教育培养学

生,真正具有法制意识和观念。对大人而言,这种法制意识和观念,大多只能在实际生活和经历中去练习了,但对中小学教育中的学 生来说,则必须从小就开始,使真正的法制精神和观念,在小孩脑中就扎根,从而才能使守法用法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行为。这一目标从范围上讲,是从属于第三目标的,但由于法制从广义上讲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国民的权利和义务,但狭义讲则是社会生活的种种法则,所以仅仅从广义上讲是不够的,还必须使个体日常生活法制化,才能真正从细小处开始并养成习惯。因此,素质教育的第六大目标,就是培养学生依法规范自己行为的意识和习惯。

第六,现代社会从结构上讲是公民社会,从技术上讲是科技社会,而科技社

会不过是科学精神的外在表现而已。如果没有文艺复兴从神学至上转向世俗至尊的变革,现代社会是建立不起来;同时,没有把科学从神学从奴婢地位解放出来,使科学成为支配人们思维以至行为的基本方式之一,那么现代社会也是建立不起来的。现代技术在资本的推动下,蓬勃发展,而现代技术的根源则是科学,而科学的本质是对真理的追求,对事实的尊重,对既成内外权威的挑战,这就是科学的内核,即科学精神和态度。科学的胜利,实质上是人类理性、思想自由的胜利,而从外部条件讲,是保障这种理性自由思考的世俗社会制度的胜利。从这方面看,我们的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对科学的理解是狭义的,大多只是从知识技能,最多只是方法上来肯定科学的。因而,从基础教育开始无论是数学还是物理,大的工夫,都花在形式训练上和技能训练上,但真正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则根本未形成。科学精神和态度,是一种普遍性的思维范式,如果只能把它局限于特定领域,只能对某些东西发问,那么,这种人为割裂的方式怎么可能形成人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这是一种对科学的实用主义态度,表现于教育中,而根子则在我们的社会本身。从“五四”运动来,喊出“科学”的口号,但科学在我们的原有社会结构中,也只能是权力的婢女,因此,科学传入我国有一百多年历史,但科学精神则始终难以转化为国民的普遍素质。我国上上下下上百年来,做人做事,与不太讲究民主的方式方法的特征一样,也不太讲究科学方式方法。这种状况,教育也要付一大部分责任的,不能全推给社会。现在在教育界,尤其是高教界,一讲素质教育,就批判科技主义。这种似是而非的批判,只能误事。对我国而言,还不是什么科学过头的问题,而是科学不足的问题。我们不能赶时髦,把外国的问题,当成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这种赶时髦必然是一种屠龙术。可见,基础教育的第七大目标,就是要大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这是我们基础教育尤其要着重变革的一个方面。

四、素质教育的实质

以上七大目标,是实行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是标志。从这七大目标来看,素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范文3

一、加强思想教育,激励学生成才。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解决做什么样人的问题。

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深入进行下去。这个问题主要是解决国家、民族意识和发扬民族精神的问题,是社会责任问题。

3、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培养知行统一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这是如何做人的问题。《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我国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4、加强素质教育,实现大学生成才的全面发展。全面实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健康素质教育,实现大学生的全面成才。

二、创新制度建设,实现科学管理。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抓班风促学风。学风建设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当然,也不是所有事情都由学生自己去处理。

2、严格学习考勤和考场纪律,提高学习质量。人要进教室,心要进课堂,内容要进头脑。

3、关心特殊群体,激发学习热情,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对贫困生、差生、心理有障碍的学生、新生、毕业生,要有不同的管理办法,分类对待。

4、形成“全育人”的机制,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真正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范文4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中学思想品德教学 要求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因此,可以说21世纪的教育就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人的整体素质提高为根本,以科学的教育为手段,以尊重人的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与完善、天赋与潜能开发为特征的教育。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特点,素质教育条件下对思想品德教学提出如下要求。

一、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全新观念。

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倾向使学校和学生忽视德育、体育,脱离实际,脱离社会,不注意素质的全面提高而一味应付考试,长此势必误人子弟,造成严重后果。实践证明,应试教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达不到使人全面、协调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目的。

因此,必须彻底转变以应试教育为发展方向的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观念。要以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必须改变单纯教育学生死记硬背思想品德概念、术语的做法,使学生具有真挚的爱党、爱祖国的情感,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以及将这种情感和信念内化为自觉行动的主体性思维,具有自觉遵守社会法律和社会公德的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具有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尚的人格品质和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各种能力与开拓精神。这既是素质教育对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要求,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改变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忽视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观念,树立重视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人格品质的新观念。

在传统应试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被忽视了,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受到相当程度的压抑,对社会、对自己缺乏信心和责任感。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每个公民都要对自己负责,人人都应该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体,没有主体意识的公民将在激烈的社会变革中被淘汰。这种社会现实要求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彻底改变忽视主体意识培养的教育观,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体意识的培养,使他们成为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主宰。

为此,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注重思想品德理论、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和教育。人格品质的培养与教育是关系到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高贵的品质、勇于拼搏的精神和敢于迎接国际社会激烈竞争挑战的重大问题。因此,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重视和加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人格品质,自觉地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从而达到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

三、改变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封闭性的狭隘教育观念,树立开放性的全球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是开放式教育,是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教育。这种教育要求中学思想品德课必须具有开放性和联系性。然而,长期形成的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观念是封闭的、狭隘的,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思想品德教育被限制在封闭的校园环境内,不把学生看做社会的一员,关起门来让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使学生对现实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难以理解,找不到答案,陷入彷狭徨之中、困惑之中,进而对从学校所学的理论产生怀疑,厌倦思想品德课。

要发挥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社会教育功能,让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培养新世纪接班人服务,就必须改变封闭的狭隘的教育观念,树立开放的全球性的教育观念。

首先,要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打开校门,让理论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并运用理论观点观察、分析、认识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协调,增强学校教育的有效性。

其次,树立开放意识、全球意识,科学地看待各国各族人民对人类精神文明作出的积极贡献,敢于和善于借鉴、吸收国外在精神文明方面的积极成果,充实和拓宽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和视野,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四、全面创新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

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局限性和缺陷。当前,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遇到较大困难,有些学生对中学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不喜欢思想品德课,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简单说教,讲课干巴巴,索然无味。

所以,必须创新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也就是在教学中废止说教式,讲究教学的艺术性,增强教学的情趣性,以与教材内容相符的真挚情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将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达到情通而理达的境界。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重视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能充分阐释有关概念和原理的生动事例、富有哲理的笑语、脍炙人口的诗词、诙谐的寓言、小品表演、唱歌等艺术手段,让学生说唱听演,多种感官并用,就可避免说教,把死教材变为活知识,实现教学目标。

五、了解国内外大事,适时开展时事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开阔视野,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让学生多收听收看新闻节目和翻阅报纸,及时了解国内外及本地大事。每节品德课前进行两分钟的“新闻会”,由学生轮流报告最新消息,包括国际、国内热点新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维护祖国荣誉还表现在尊敬和爱护国旗、国徽”内容时,我针对我校每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献辞,组织学生开展题为“国旗在我心中”的课堂演讲赛,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学习、帮助学生认清形势,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由“知国”到“爱国”,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道德素质为目的,为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符合素质教育对思想品德课的要求。让我们从改变应试教育观念入手,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树立开放的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开阔学生的视野,着力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合格的“四有”新人。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范文5

尽管近些年来大学生志愿活动发展较快,但是在这中间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可忽略的问题,例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大学生志愿者的表现让世界也为之称道,但是许多大学生并理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愿、利他、不计报酬”的志愿活动精神,而是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和目的性,有的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也只是搞“形式主义”,“走走过场”,另外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通常由各级党团组织负责组织,这种行政化管理方式对于大学生个体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是一种束缚,也导致大学生社会志愿精神的缺乏。

二、大学生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我国历史上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束缚了人民公民意识的产生,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公民意识得到了很大的增强,然而大量计划经济痕迹的残留,都在严重限制着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很大一部分人错误地理解了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含义,过分强调个人所得而忽视了社会公共利益,认为自由竞争就等同于争取个人利益。与此同时,在西方世界所谓的自由与民主的感染下,大学生未能够对民主和自由有理性和系统的认识,容易受到一些别有用心势力的煽动和蛊惑,导致许多大学生在思想上陷入误区,这种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导致大学生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

首先,就当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普遍现状来说,一些教师的自身素养有待提高,很多高校的教学队伍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内容上安排的不够合理,教学手段也较为落后,有的老师一味地将更多地精力投入到专业课的研究中,而在素质教育过程中仅仅是走过场;其次,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片面理论式的教育模式,使得多数老师习惯于理论灌输,然而大学生素质教育如果只是一味地重理论而轻实践,就会让素质教育仅仅存在于理论之中,而缺乏实践的功效。

3、大学生自身存在的缺陷

新时期的大学生,其民主法治意识、自主意识和诚信意识等,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然而一些大学生时常陷入了迷茫状态,对于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一些大学生内心十分抵制脱离实际的、空泛的说教与形式主义的理论,在生活中则表现出冷漠的情绪;一些大学生在面对未知而复杂的社会生活时,习惯并倾向于通过他们自身独立的分析和判断,去重新认识自己所看到的社会全貌。很多大学生严重缺乏社会奉献精神,在择业的过程中普遍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社会责任感与时代感较为匮乏,与此同时,一些大学生希望获得经济上的独立,但是对于社会缺少了解,思想观念中还伴随着强烈的现实感,对于承担社会义务更是缺少意识与决心。

三、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对策

1、树立全新的公民教育理念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精神,即是指人们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需要承担与权利对等的义务,权利不能脱离义务而单独存在。对于权利的行使,之所以会呈现出一种无限制、无政府、无约束的状态,就是因为一部分人在权利的行使中过分追求权利而忽略了其中的义务,这与我国法治社会的要求是相违背的,因此,要让大学生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培养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精神。社会公正彰显着公民伦理与公民社会的现代化的基本方向,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理念之一,社会正义这一理念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都应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通过平等的心灵交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大学生,让师生在公民素质这一方面共同进步。

2、建立科学化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国各地高校在理论教学中用空洞的说教阐释书本,对于当今大学生的主体情感和实际需要缺乏针对性,导致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并没有深入人心,高校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时候,应该想学生之所想,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用理论指导问题,这样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自发的价值追求。与此同时,在学习空间之外,大学生的生活空间也应被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重视,高校要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校园文化建设,有意识的将其思想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具体活动之中,运用文化娱乐活动、校园媒体等资源,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时时了解大学生的心声,强化与大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使得大学生素质教育这一理论性的教学深入大学生生活之中,与大学生切身利益挂钩,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

3、提高大学教育者的素质

高校思政老师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窗口和平台,做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途径在于数量众多的高素质老师,一个具备较高道德水平、高尚人格素养以及扎实基础知识的老师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需要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教育者来说,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最基本的要求,重中之重要使大学生素质教育转化为高校思政教育者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和使命,在思想上要做到深刻认识,在行为上要做到为人师表,在大学生中间发挥表率作用、模范作用。

4、建立学校、社会与家庭为一体的多途径帮促模式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范文6

1 高校素质教育实施中遇到的困境

自1993年颁布《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和1998年颁布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来, 我国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度日益提高。但是2010年公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言简意赅地表示:“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可见素质教育虽然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依然发展艰难。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公民教育当中重要的一环,而在国内,素质教育自明确提出以来,推进艰难的局面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就高校而言,其实施困境主要表现在学生希望获得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方向迷茫、素质教育活动参与表面化、学校素质教育平台供给不足等几个方面。

2 公益教育的内涵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实践

2.1 公益教育的内涵

我们提出的公益教育一种融公益活动设计,公益活动参与和公益知识学习的体验式教育模式。它可以使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关心社会,并积极负责任地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公民价值观和良好的公民素养。其不仅能传播公益知识,也是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必要之举;公益教育更促进了大学教育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以其独特的时代价值与内涵,已经成为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期待。在目前公益教育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面临困境的当下,我们建议将公益教育作为新模式融入高校素质教育之中,进一步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发展。

2.2 高校的公益教育实践

汕头大学最先将公益课程融入通识教育课程中。它在缺乏公民素养培养和过度重视知识化的通识教育中尝试公益教育理念,在课程目标、内容、管理和评估中进行了前瞻性的思考,论证了公益课程比公益活动更具有育人效果,阐明了公益活动理论化、课程化的必要性。使大家能深切体会到,公益课程更能促进“全人”目标的实现,更能促进知识和能力一体化,促进全员参与,促进学生利用已经获得的知识服务社会,培养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成都学院的实践中,主要结合高校社团开展,通过对以社团为基础的公益课程模式与纯公益课程模式的比较,证明了社团化的公益活动也能够更好地作为公益教育的组织基础促进其发展。

通过公益教育模式,顺应志愿者工作蓬勃发展的潮流,让大家都“身临其境”地参与其中,促进素质教育顺势发展。

2.3 自身实践中对公益教育的探索

结合上文中提出的目前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外在公益教育领域已有的实践,我们探索了一种融公益活动设计,公益活动参与和公益知识学习的体验式教育模式。

我们进行了三期结合三要素的实践,分别是2014年8月份和2015年2月份的“乙肝与青年公益协力营”(以下简称协力营)、2014年11月份的“青年精英”行动工作坊(以下简称工作坊)。这两年次实践都是通过线下的理论课程培训和实操完成的培训工作,在课程的设置中,我们充分考虑到了公益教育中的课程化、实践性和社团性,融合了理论课程、自发思考、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竞争。课程目标主要以活动对自身和效果影响力、活动参与者主观参与度和活动结束后对成员的跟踪调查来评估。

备注:其中总负责1人,组织策划助教2人,特邀嘉宾5人左右,小组督导一组一人共三人。

在这种模式下,同学们并不仅仅是活动的参与者,同时还是活动的策划者,这一方面让想参与公益活动的同学们都有活动可以参与,在其中还锻炼了自身能力,另一方面也解放了公益教育的教师团队,不必再过多操劳与到底去哪儿给学生们安排活动,而有更多时间可以去思考课程内容和课程架构。因为是参与自己设计、自己执行的公益活动,伙伴们的公益热情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因为在这种模式下,参与者不仅仅是活动执行者还是活动策划者,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升。另外,将公益教育与学术课程有机整合起来,学生的服务学习经验与学术课程的联系越紧密,服务学习的成效就越大。公益教育与学术课程的整合不仅是实施公益教育的关键,而且是公益学习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高质量的服务学习帮助学生达到课程标准。它不是要做的另外一件事情,而是我们做事情的另外一条途径。

3 高校素质教育呼唤公益教育

针对实际情况,我们调查了素质教育现状和公益教育的前景:学生们最希望素质教育帮助自己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在可以作为相关提升方式的公益教育和创业教育中又有六成同学选择了公益教育。但是我们也发现,学生们公益心强烈却公益方向迷茫,当下公益体系不健全的现状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公益心强但是有心无力。在这种状况下,仍有将近九成同学认可了我们的公益教育体系并期待之。

我们所倡导的公益教育,就是立足中国的社会需求,融参与、合作、服务、反思、责任于一体,学生通过对公益活动的计划、组织、管理和控制,使自身的素质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公益教育立足公益课程教习和公益活动参与,一方面,适应大学课堂中专业知识传授为主的授课模式;另一方面,融入反映学生需求的公益实践部分,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下理论,走进实践,在“做中学”,理论到实践,实践到思考,思考到创新,真正的引导学生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也很好的避免了目前素质教育中的表面化,形式化倾向,老师带队下基层,学生实践得真知。在本就占比重较低的人文课程中独树一帜,进而提高课程质量。这也是对杜威基于其独特的经验主义哲学观和民主主义的社会理想,认为‘知识科目’的本质也是主动的操作或实验,而实用科目也是理性的、反思的。”的最好实践。

4 构筑高校公益教育体系的探究和思考

4.1 课程内容与开设情况

公益课程的第一步是基于探究的理论学习,其次是解决问题的思考培训,然后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最后是学生小组间分享实践心得,回归公益知识和理论的层面。公益课程的理论教学涉及到国家政治文化现状、社会上的典型事件以及我国公益机构现状和发展情况的方方面面,主要进行社会宣教、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培训。公益课程的实践形式则是学生分组进行研讨并在教师指导下制定公益活动计划,参与公益活动组织,切实做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实践内容包括到指定地点宣教、社会调查研究等。在学生分享心得的时候注重组织学生的自我评估,对实践的过程进行梳理和总结,并上升到理论层面,达到“理论培训―实践―自我反思”的效果。学生在参与公益课程的过程中,实现团队之间的合作和竞争,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其中高校可以聘请公益机构工作人员为授课教师,一方面这已经是切实有效的制度,很多其他行业的人才在兼职教师后都表现了不俗的水平;另一方面也是为目前薪金较低的公益机构从业人员带来福音;同时,也只有他们能给同学们带来原汁原味的公益盛宴,助力公益教育。

4.2 课程考核与课程特点

“公益课程”也需要通过考核的方式来进行评估,根据课程实施进程,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也即公益理论和实践应用。这两部分在总分计算中各占50%,弱化当下重书面考核的现象,更加强调团队协作和策划实践能力。突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