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压强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压强教案

压强教案范文1

1.知道液体压强的产生。

2.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会在实验中记录必要的数据,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教具:

演示用:两端开口的玻璃圆筒、侧壁开口的玻璃圆筒、橡皮膜、压强计、水、盐水、200mL的量筒、玻璃板、第三节练习第2题和习题第9题装置。

学生用:压强计、200mL的量筒、水、盐水(以上器材,每两位学生一组)

(三)教学过程

一、旧课复习

1.什么叫压强?写出压强大小的计算公式。

2.压强的单位是什么?15帕斯卡表示什么意思?

3.以上问题,由学生回答,回答有错的请另外的学生纠正或补充,然后由教师评讲。

二、新课引入

问题的提出:

放在水平面上的固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承它的物体表面有压强。液体也受到重力作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盛在容器内对容器底部、侧壁和内部有没有压强?如果有压强,会有哪些特点呢?(板书课题:第二节实验:研究液体的压强)

三、进行新课

1.演示、讲述

(1)演示实验:将少量水倒在平放在桌上的玻璃板上,水在玻璃板上散开;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筒内(倒水前,让学生观察橡皮膜表面与筒口相平),请同学们说一说,观察到什么现象?(橡皮膜向下凸出);把水倒入侧壁开口处扎有橡皮膜的圆筒(倒水前,也让学生观察橡皮膜表面与侧壁筒口相平),又请同学说一说,观察到什么现象?(橡皮膜向外凸出)。

(2)讲述:根据以上实验表明,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阻碍液体散开的容器壁也有压强。(教师板书)

2.学生分组实验:

(1)讲述设问: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如果有压强,这个压强有什么规律呢?下面请同学们通过实验,自己来研究,找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介绍压强计:介绍时,用手指轻轻按一按金属盒口的橡皮膜(不宜重按,避免U形管中的水冒出管口),请同学们观察压强计U形管中两管液面出现的高度差,力稍大点,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也增大,表明: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橡皮膜表面受到的压强也越大。

(3)讲述实验步骤:

一面讲述,一面演示。接着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中的“实验步骤”,弄清楚应当怎样做实验,通过实验要研究什么问题。实验时,注意金属盒口朝着什么方向,并要保持橡皮膜在液体(水或盐水)中的深度相同的同时,观察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认真做好记录。

(4)学生按步骤进行实验(一部分同学用水做,另一部分同学用盐水做)。

实验中,教师注意指导、检查,着重检查橡皮膜所朝的方向、记录数据和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以免得出错误的结论。

(5)实验完后,请同学们对实验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液体内部压强有什么规律?分别请用水和盐水做实验的一组同学说一说,在同一深度处,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两部分同学所做实验的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3.课堂讨论(教师问,学生答)

问:当把压强计连着的扎有橡皮膜的金属盒放入水中(或盐水)时,在U形管中观察到什么?(学生答:U形管的两管液面出现高度差)

问:出现这个高度差,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答:表明液体内部有压强)

问:把橡皮膜朝不同的方向,U形管两管液面还有没有高度差?又说明什么问题?(仍有高度差,表明液体内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问:将橡皮膜保持在同一深度,朝着不同的方向,这个高度差是否相等?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答:这个高度差相等,表明液体内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问:橡皮膜在3厘米、6厘米、9厘米处时,这个高度差有什么不同?又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答:6厘米处这个高度差比在3厘米处大,9厘米处这个高度差更大,表明液体内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问:用水和盐水做实验的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在同一深度为什么盐水比水大?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答:因为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表明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的压强也越大)

4.小结:

教师根据刚才的课堂讨论、师生对话,简要进行归纳,表扬同学们认真做实验的情况,鼓励同学们对问题的研究精神,然后教师再把刚才讨论所得的结论简述一遍,分别把各点结论进行板书。

四、归纳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1.讲述:这节课通过老师演示实验和同学们分组实验,知道了液体压强的产生和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同学们很有收获,今后还要继续努力,发扬这种研究问题的精神,认真学好物理知识。

2.请同学们整理好自己桌上的器材。

五、课堂练习

1.演示第三节课文后练习第1题和章后习题第9题的实验。

2.课堂讨论,学生举手发言回答对演示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最后由教师进行小结。

六、布置作业

1.课后把刚才所做的两个演示实验(即第三节后练习第1题和习题第9题)的解释写在课本上题目的旁边。有条件的同学回家可把这两个实验做一做。

2.把第三节课后练习第2题和习题第8题做在作业本上。

(四)说明

1.本课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关键是要学生做好实验。课内,老师讲解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和要研究的问题非常必要。这个实验的操作较为困难,学生实验时教师要多加指导。

2.实验中量筒的内径应大一些,否则压强计的金属盒不易放入,如果实验室没有合适的量筒,可用去颈饮料瓶代替,在饮料瓶外壁贴上带有刻度的纸条即可。

3.按教材,是用盐水和水比较不同液体(即密度不同)在同一深度处压强不同的实验,也可以用其他密度比水小的液体,如煤油或酒精(最好是在学生实验完后,由教师演示来进行验证),不过用盐水是最方便的。

压强教案范文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压强和浮力”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了解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3)了解生活中跟流体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学会收集、处理、交流实验中的信息,学会运用归纳、逆向思维等研究方法,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提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实验,提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领略流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亲近感。

【教学流程】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展示三个情境:

(1)飞机起飞过程的视频录象。

(2)乘客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等候地铁的图片。

(3)卡洛斯踢的经典香蕉球的视频录象。

提问:请同学们欣赏画面,画面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画面中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

刚才的三个情境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呢?它们是否包含着相同的物理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揭开这些现象背后的奥秘。

2.学生实验,确立课题

请同学们来做一个小实验:在倒置的漏斗口处放一个乒乓球,在不借助其他器材的情况下,移开手后要使乒乓球不掉下来,你能想出哪些办法?

学生通过实验找到方案:从上方管口处用力吸气或吹气。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猜想从上方管口向下用力吹气时,乒乓球不会掉下来的原因可能是:当空气流动起来,压强会变小。

引出探究课题1: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3.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器材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的实验可能有:

(1)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两张纸向中间靠拢。

(2)用吸管向轨道上的两个乒乓球中间吹气,两个乒乓球向中间靠拢。

(3)将纸条一端靠近下嘴唇,另一端自然垂下,沿纸条上方水平吹气,纸条会向上“飘”起来。

(4)在硬币上方水平吹气,硬币会“跳”起来。

(5)在装有乒乓球的纸杯上方平行于杯口吹气,乒乓球会从纸杯“跳”出来。

得出结论:气体在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4.类比迁移,得出共性

液体同气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引出探究课题2:探究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学生实验:把两个瓶盖放在水中,使其漂浮在水面上,用大注射器(针头弯成90°)加快中间水的流速,看到两个瓶盖向中间靠拢。

得出结论:液体在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介绍流体定义:具有流动性的气体和液体统称为流体。

学生归纳共性得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5.探究飞机升空原理

提出问题:几十吨重的飞机是如何飞上天的?

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飞机的图片,教师指出:飞机的形状虽然各种各样,但是机翼的形状是相似的。让同学们观察飞机机翼的形状后,说出机翼的形状特点。

学生总结:机翼的形状上凸下平,呈流线型。

教师进一步提问:机翼的这种形状为什么可以使飞机飞上天呢?请同学们来做一个对比实验。

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流线型机翼模型和长方体机翼模型,然后用嘴对着机翼模型前端细线的位置用力水平吹气,看到流线型机翼模型向上“飞”了起来,而长方体机翼模型“飞”不起来。

通过对比实验,学生认识到上凸下平的流线型机翼形状是飞机升空的奥秘所在。

教师通过巧妙的问题设置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出飞机升空的原理。

然后教师顺势介绍鸟类翅膀与飞机机翼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让学生了解鸟在空中展翅滑翔不会坠落下来的原因。

6.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乘客为什么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地方候车,并分析我国第六次铁路大提速所带来的安全问题。

(2)“船吸”现象(举例:1912年“豪客”号撞击“奥林匹克”号的重大海难事故)。

(3)汽车尾部的气流偏导器(运用逆向思维分析)。

7.回顾总结,梳理反思

学生回顾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畅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困惑和疑问。

8.检测评价

将检测题以智力闯关的形式分梯度展现。第一关小试牛刀,设置4道基础题;第二关智力比拼,设置4道难度稍大的题目。

9.布置作业

(1)查找“香蕉球”的奥秘,弄清它的物理道理。

(2)制作一个飞机模型,在操场上进行表演,比一比谁的模型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时间最长。

【课堂精彩片段】

片段一:学生实验,确立课题

师:请同学们来做一个小实验――在倒置的漏斗口处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如图1),在不借助其他器材的情况下,移开手后要使乒乓球不掉下来,你能想出哪些办法?小组同学讨论出方案,并亲自做实验验证一下。

学生立即行动起来,大部分小组的同学都马上想到从上方的管口处用力吸气的方法(如图2),并且实验成功。

生:老师,我们采用吸气的方法可以使乒乓球掉不下来。

师:同学们头脑很灵活,能解释一下吸气为什么能使乒乓球掉不下来吗?

小组同学讨论分析。

生:我们觉得这个道理跟用吸管喝饮料的道理相同,是大气压的作用。当用力吸气时,乒乓球上方管子里的空气被吸走一部分,气压减小,小于乒乓球下方的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克服了乒乓球的重力,使乒乓球掉不下来。

师:分析得很正确,就是这个原因。看来要想让乒乓球掉不下来,必须设法使乒乓球上方的气压小于下方的气压。

生:是的。

师:除了吸气这种方法之外,还有没有小组想出别的方法?

有的小组摇摇头,表示还没找到别的方法,有的小组继续思考讨论,寻找其他方法。

过了一会儿,忽然第1小组的同学兴奋地大叫:老师,我们又找到了一个方法,用力向下吹气也行(如图3)!说着,这个小组同学马上演示了一遍,果真从上方管口处用力向下吹气,乒乓球没有掉落下来。

其他小组的同学显得非常惊奇,纷纷议论:这怎么可能?不吹气乒乓球由于重力都要下落,何况是用力向下吹气,吹气应该把乒乓球吹走才对呀?

我也佯装惊奇:对呀,给我的感觉也是吹气应该把乒乓球吹走才对,怎么反而好像被吸住了一样呢?

这时第5小组的同学马上质疑:我们刚才也试过吹气,但是乒乓球掉落下来了,为什么你们组吹气,乒乓球没有掉落下来呢?真是奇怪。

第1小组的同学马上解释:那是因为你们吹气的力度不够,要使劲用力地向下吹气,我们组一开始也是没有用力吹,结果乒乓球掉落下来,后来我们无意间用力吹气,乒乓球反而没有掉落下来。

其他小组也纷纷按照第1小组同学说的那样去做实验,结果每个小组都获得了成功,同学们互相鼓掌鼓励,欢呼雀跃,十分高兴。但是同学们心中的疑惑仍然存在,有些同学小声嘀咕着: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见学生思维的火花已经被点燃,我顺势引导,引出要探究的课题。

师:不吹气时,乒乓球为什么会掉下来?

生:乒乓球受重力的作用。

师:下方不是有向上的大气压吗?不能托住乒乓球吗?

生:乒乓球上方也有向下的大气压,向上和向下的大气压相等,互相抵消了。

师:吹气后,乒乓球不下落,这说明乒乓球上下的空气压强是否还相等?

生:不相等,上方的气压小于下方的气压。

师:不吹气时上下气压相等,吹气后上方的气压小于下方的气压,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空气压强发生了变化?

生:空气流动起来了。

师:你认为空气流动起来后,压强会怎样变化呢?

生:变小。吹气时,乒乓球上方的空气流动起来后压强变小,乒乓球下方的空气不流动,仍然等于外界大气压,这样上方的空气压强小于下方的空气压强,产生向上的压力差,就是这个向上的压力差托住了乒乓球(如图3)。

师:那为什么第5组同学也运用了吹气的方法,乒乓球却掉了下来呢?

生:这是因为他们吹气的力度不够,乒乓球上方的空气流速不够快,压强不够小,产生的向上的压力差不够大,无法克服乒乓球的重力,所以乒乓球就掉了下来。

师:也就是说,同学们认为气体流速越快,压强会越小,对吗?

生:是的。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但是仅凭刚才这一次实验能下定论吗?

生:不能,一次实验可能存在偶然性,应多做一些实验。

师:下面我们就把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作为一个探究课题,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片段二:探究飞机升空的原理

师:刚上课时我们观看了飞机起飞过程的录像,同学们很想知道几十吨重的飞机是如何飞上天的,其实奥秘就在飞机的机翼上。

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飞机的图片,学生欣赏图片。

师:飞机的形状虽然各种各样,但是机翼的形状是相似的。仔细观察飞机机翼的形状,你能说出机翼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吗?

生:机翼的形状上凸下平,呈流线型。

师:机翼的这种形状为什么能让飞机飞上天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下面先请同学们来做一个对比实验。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让大家准备好的用纸做的流线型机翼模型(如图4)和长方体机翼模型(如图5),然后用嘴对着机翼模型前端细线的位置用力水平吹气,看看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教给学生正确吹的方法。

生:我们看到流线型机翼模型向上“飞”了起来,而长方体机翼模型“飞”不起来。

师:看来上凸下平的流线型机翼形状是飞机升空的奥秘所在。

师:为什么上凸下平的流线型机翼能让飞机升空呢?多媒体课件展示四个问题:

(1)飞机向前飞行时,空气相对机向后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与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是否相同?

(2)机翼上下的空气流速是否相同?

(3)机翼上下的空气压强是否相同?

(4)你能说出飞机升空的道理吗?

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的问题提示,尝试自己探寻出飞机升空的原理。

小组同学分析讨论、交流看法。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flas讲解飞机升空的原理(如图6):飞机飞行时,空气相对飞机向后运动,气流在机翼前方分开,在机翼末端会合。由机的机翼的形状是上凸下平,所以相同的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走过的路程比下方长,空气流速比下方大,由于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所以机翼下方气流的压强比上方气流的压强大,上下的压力差就产生了作用在机翼上的向上的升力,飞机就是在向上升力的作用下腾空而起的。

教师顺势将知识进一步拓展与延伸:人类发明了飞机,实现了飞天梦想,其实最初的灵感来自于鸟类的翅膀,可以说飞机的研制成功是仿生学的典型例子(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鸟类翅膀与飞机机翼的对比图片(如图7)。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发现,飞机机翼的形状和鸟类翅膀的形状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自然而然就明白了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的原因。

片段三:逆向思维,升华知识

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现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了,同学们注意观察过它吗?(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汽车的图片(如图8)汽车的车身外形有什么特点,使你想到它类似于什么的形状?

生:汽车的车身外形类似于机翼,也是上凸下平,呈流线型。

师:为什么要设计成这种形状?

生:减小风阻,提高速度,降低油耗。

师:这种外形设计会产生什么不利影响呢?请同学们来看老师做一个实验。

教师演示实验:用吹风机向静止的、自制的汽车模型吹风,模拟汽车高速行驶时的情境,看到汽车向上“飞”了起来。

师:为什么流线型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会发飘呢?

生:因为汽车的车身外形类似于机翼,当汽车高速行驶时,会像机翼那样受到向上升力的作用,使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减小,所以发飘。

师:如果你是一位汽车设计师,你会给汽车安装一个什么形状的装置来削弱这种不利影响?

生:给汽车安装一个类似倒置的机翼形状的装置,这样会受到一个向下的压力差的作用,使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增大,汽车就不会发飘了。

师:同学们很聪明,能运用逆向思维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类似倒置的机翼形状的装置,学名叫气流偏导器(如图9),因为它通常加装在汽车的尾部,我们也叫它尾翼。(多媒体课件展示几款车不同造型的漂亮的尾翼图片让学生欣赏)

【专家点评】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活动的宗旨要素是唤醒潜能,开启心智,放飞思想。通过多元互动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感受、参与、体味和思考,在多向互动中表达、交流、质疑并创造,使学生在生动的活动情境中获得心灵的滋养,能力的生成。初三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感性的东西接受得比较快,喜欢有趣味性的课堂,特别是物理课,更需要一种直观性的体验与感受。本节课紧紧抓住了这一点,自始至终围绕着趣味性、直观性、可参与性,看、做、思、说,手脑并用,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素材引入,创设情境

本节课一开始,通过多媒体素材让学生欣赏令人振奋的飞机起飞、卡洛斯的漂亮香蕉球、火车站的站台黄色安全线,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三种现象是否有联系,是否遵循同样规律而设置悬念,使学生一下子就进入“我要学习”的兴奋状态。

2.搭建平台,互动探究

本节课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和启发式教法贯穿教学的始终,开始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欣赏的同时设疑提出问题,继而通过分小组实验,只给器材,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协作探究,上台演示,解释现象并得出结论,激发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等素养,着力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学生参与热情高涨,探究积极主动,课堂发言踊跃,是一个“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感悟知识,联系实际,获得能力。教师为学生创造了宽松的氛围、展现自我的舞台,鼓励并赞赏他们表述自己的观点、思想、情感,体现了生动、主动、互动的课堂特色,教学效果显著。

3.资源融合,高效实用

本节课积极进行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动静结合的资源素材切近生活、关注科技与社会,彰显了物理课程的时代性、实用性,体现了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整节课多媒体应用、学生实验探究、教师提问、回答点评等各个环节安排有序,是常规的课堂讲解无法比拟的,其便利和教学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4.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物理课程的突出特点,本节课不论是探究规律的过程,还是得出结论之后,始终围绕着流速不同引起了压力差这个知识要点,对课堂中的实验现象、飞机升力、汽车尾翼等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解释,与课堂引入前呼后应。将比较复杂的香蕉球问题布置为课后思考及需要查阅资料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既有课堂学习有所收获的喜悦,又带着好奇与疑问进一步思考与自主学习,延续了求知欲望。

压强教案范文3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程改革;教学策略

传统的科学教育都是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即向学生讲授自然科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把大量的知识灌输给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知识面的扩宽,视野的开放,除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外,还应重视对学生探索兴趣以及能力,良好思维习惯与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使其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因此就特别强调要从科学知识内容的简单承袭向理解科学过程转变,从强调单纯积累科学知识向探究科学知识转变。对此,我对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了几点思考和尝试。

一、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

在目前的中学物理教学中,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通常要加班加点地给学生补课,大搞题海战术,从而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妨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最终只能培养部分高分低能的“尖子”生。所以,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即从传授知识和为分数而教的观念向培养能力、挖掘潜能、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转变。在教学评价上,从某一节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判断教学效果向看学生智力状况达到的层次转变。在教学质量上,从单纯的以学习成绩优劣来衡量教学质量好坏的教育质量观向全面提高综合能力的教学质量观念转变。在教学主体上,从教师为主体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转变,明确教师的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例如,在教学《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不要一味追求理论知识的灌输或公式的推导,应引导学生做好课本中的探究实验,尽可能结合学生实际把实验中的用电加热器加热煤油的实验换成电灯泡来做。在串联或并联的情况下,根据电灯泡发光的明暗程度,从而形象、直观地得出探究结论。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的教学中是一对矛盾.作为教师必须摆正自已的位置.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而教师的教更离不开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否则学生的能力、智力的开发、个性近好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初中物理课堂中,应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生做完伏安法测导体电阻分组实验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如将实验桌子安培表拿去并同时放上一定值电阻r以及几根导线,是否能再次测得导体电阻呢?如拿去伏特表呢?这样的问题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总之要提高课堂有效教学,应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要教学生去思考,发现问题。

三、个性教案与共性教案相结合

共性教案就是集体备课的结晶。同年级的物理教师对一学段的教学内容进行明确分工,每人承担相应的备课任务;每个单位由一人主备,列出该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写出教与学的思路、过程,以及练习设计等,再由年级组的所有同志对其进行集体讨论,最终形成活页教案、电子教案或备课本。个性教案则是执教者在共性教案的基础上,根据本班的班情、学情、教情,对共性教案进行调整补充、拓展,使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更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个性教案要充分显现个人教学的特色,凸现自己的教学风貌。教学活动中如果注意了,个性教案与共性教案相结合,既可以汇聚集体智慧减少重复劳动又利于个性的发挥,更有助于新教师的成长。

四、“教后反思”的跟进

我们刚刚投身新课改,无论实践还是理论方面都显得十分苍白,有必要通过“教后反思”的跟进,对自身教学的能力水平进行充实提高。教学反思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它对于教者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简单说来,教师的成长很大一部分源于教学反思。教师在教案中增加“课后反思”这个内容,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主要检讨自己的教学行为,记录在教学中的新发现、新见解、新问题、新规律,然后从理论高度进行分析和反思,这样做,有利于今后教学活动中的自我矫正和自我完善,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艺术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

五、加强合作与交流

加强合作与交流,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新要求。合作评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沟通,促进自身发展。通过小组内自评,小组互评,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互相交流能力。在互评时,教师应该及时地给予正确的引导,向大家指明活动的真实意图和正确方法。学生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适时地、恰当地给别人赞扬和鼓励。这样不但营造了互帮互学,轻松愉快、和睦相处的课堂气氛,而且培养了将来立足社会的一种为人处世的原则和生存能力。

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压强教案范文4

【关键词】物理 表现性学习 合作探究 表现性评价

一、表现性学习的基本理解

1. 表现性学习是在一定情景下进行的从求知转向表现的学习,表现的本质是实践与应用,就是通过一定情景中的表现(主动作业)获取知识技能、培养情感态度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任务型学习,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自己为什么会做对或者做错进行反思,是个性化的学习,每个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对课程的理解以表现的形式对话,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2. 表现性学习的核心理念是让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表现。儿童是天生的表现者,学生是表现的中心,教师是表现的促进者。

二、物理课堂中表现性学习活动的设计

新课标明确指出: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课程应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物理课堂教学是开展物理教育的主阵地,只有表现性学习活动进入课堂,才能真正影响和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教学模式,课堂中如何开展表现性教学呢?

1. 科学合理的组建表现性学习小组

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4—6人一组,分组要求:学生成绩方面,采用龙摆尾的方式,并且做好搭配和组内的帮扶;性格方面,刚柔结合;表达能力,每个小组内要有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管理能力,每个组必须有一个管理能力强的人;动手能力,由于物理课程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每个小组应该有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

分组的时候要有观察周,观察周很重要,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各组学生的基本情况。比如:在开展物理实验时候,看看哪些学生喜欢动手;分组讨论时候看看哪些学生喜欢表达等。

2. 编写好表现性学习导学学案

要开展课堂表现性学习,教师编写的学案不同于旧的教案模式,旧有的教案以教师教为主,而学案则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课堂中小组以学案导学为载体,以小组围坐为形式的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在学案和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先独立自主学习,再组内交流讨论,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全班交流展示,并辅助教师精讲、点评。物理《导学案》应该包括如下要素:学习目标、学习准备、学习过程、课堂测评、课堂小结、课堂反思。同时物理导学案的编写应遵循主体性、基础性和导学性原则。例如:在编写《压强》一节的导学案时,完成了“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后,对建构压强概念时,可以设计让学生模仿速度概念,自主建构压强的概念。

3. 加强课堂管理,认真组织开展合作探究,是开展表现性学习的保证。在表现性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具有重要的地位,或者说是倡导的一种基本组织方式,因为即使个人的表现也离不开团体的支持和关注。为此,在表现性学习的过程中,要重点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责任到人、协同互助,分享经验。教师在课堂上要设置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原有经验或前概念进行探究,通过探究让学生认识原有经验或概念的不足或局限性,适时引入新概念。如:在上《熔化和凝固》时我用多媒体播放出连绵不断的春雨、大雪纷飞的北国,问:这些图中涉及到物体的哪些状态呢?同学们迫不及待的回答:“液态、固态、还有气态。”我又问:“它们之间是可以转化的,你能从生活中举些例子吗?”学生感觉这问题生活中很多,纷纷都举手,举了很多例子,在此基础上我直接引出了熔化和凝固的课题。并且紧跟着提出:“有关这两个现象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呢?”等等。由于课堂上学生分别是4—6人为单位小组合作,学生讨论时,老师要组织、协调、参与、指导,老师要穿行各组之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状态。小组合作讨论以后要开展展示与点评,通过展示与点评,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三是让每个小组成员在组内或者在全班同学面前充分表现自己,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达严谨、科学、规范的良好习惯。

4. 全面评价,激励表现

物理学科的特点适宜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评价要依据教育部制定的《物理课程标准》,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内容应涵盖以下方面:(1)物理学基本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训练;(2)科学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体验。具体内容可根据每次评价的目标而定,由教师灵活把握。不要求每次评价都包括以上所有方面,可以就物理知识与技能或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中的一方面进行评价,也可将它们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起来评价。例如,在实验探究的具体评价中,要对该次评价目的作进一步地明确。也就是说,在该次评价中,要确定是要对学生科学探究总体能力进行评价,还是要对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和“交流与合作”等科学探究能力中的分项能力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的目的,确定评价任务的内容。如:要在“蒸发”教学中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可以在教学中请学生做如下的吹气实验:第一次请学生将手掌摊开放在离嘴大约15厘米的地方,张大嘴,慢慢地对手掌呵气,学生会感到手掌“暖烘烘”;第二次请学生将手掌摊开放在同样的位置,先让学生闭嘴,然后嘴留一条小缝,用力向手掌吹气,学生会感到手掌“冷飕飕”,然后要求学生提出问题。

在物理教学中使用表现性学生评价方式,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和发展,表现性学生评价的方式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深层理解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很好表现自己,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

压强教案范文5

1新课改形势下的教学内涵

教育不可能像修剪树苗那样对学生进行外在的改造,我们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都要通过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建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来达到,教育过程的主力和主人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我们只不过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学习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它是人自身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外在压力的结果.新课改形势下的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为主体的有目的、有计划的高效学习活动.它有四个内涵:

(1)新课改形势下,教学是涉及教师与学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学设计既要有教师教的方面,又要有学生学的方面.也就是说,既要设计教,又要设计学.

(2)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本质上是学而不是教,所以要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要关注学习活动的组织.教学设计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以往那种只设计教(教师活动)的教案是不行的.

(3)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组织指导作用,在课堂上要有积极的调控能力和指导能力,因此教学设计必须遵循特定的教学规律来设计.

(4)教师的组织活动要多元化,包括讲解、指导、辅导、演示、共同探究和评价等.因此,教案的设计也要针对各种教学手段安排活动内容.

因此,在新课改形势下要杜绝单兵作战,加强备课组活动,群策群力,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让备课成为教师学习的过程,教师思考的过程,教师互动的过程,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2有效备课的要求

现在的学情,一方面是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好奇欲望和创造欲;另一方面是学生在生活的经历中积累了学习的资源和学习的能力,而不是一张白纸.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2.1吃准《课标》,做到课标在心中

编写教材、教学活动、评估和考试命题都是依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课标》提出的课程理念和目标对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每个学生在该阶段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师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即“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在熟知的基础上,教师可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教学经验加以理解,不断超越课标.

2.2吃透教材,做到教材在脑中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资源.对教材要有独特的看法:活用教材,为我所用,要有独特的教路、学路、思路,做到教路与学生思路的完美结合.因此,教师要从深度和广度上去挖掘教材.

(1)整体把握教材.了解课时目标、课时内容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单元目标、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明确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把握每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本册教材目标、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从整体上了解教材分布体系,然后将这些通过分析、理解和消化,内化为教师自己心中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弄清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这三者都需要从教材内容的联系中去把握)

在《2.2汽化与液化》一节备课中,活动“观察蒸发现象”设计了两个实验:“1.在手背上涂些酒精,观察酒精的变化.涂酒精的部位有何感觉?2.将温度计插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测量酒精的温度,再将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注意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怎样变化.”教科书为什么作这样的安排?其实第一个实验是体验性的活动,是为学生做出“蒸发是吸热过程”的猜想提供支撑,第二个实验是为验证猜想提供有力证据,从而形成完整的探究活动.

(2)活学活用教材.教师既要有把教材变厚的本领,又要有把教材变薄的本领.教材需要教师去调整、去丰富和完善,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现实、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目的不在于教材取材的多少、大小,而在于独特的设计,使学生在其引领下,见识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使学生产生超出教材之外的远思逸致.

在《12.2内能 热传递》一节的备课中,一般教师会通过类比的方法来介绍内能的概念,但内能的有无、大小难以理解,往往给学生留下疑点.教师可以通过红墨水扩散实验、热电偶电极实验、矿泉水瓶扭转后瓶盖飞出等系列实验来让内能外显,把本来抽象的内容直观形象地加以诠释.

2.3转变角色,做到学生在眼里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落脚点,也是教学设计的服务对象.教师要进行富有成效的教学设计,就必须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了解学生喜欢的听课方式以及感兴趣的学习内容.

2.4集思广益,做到教法多样化

教学无定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不断调整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防止探究模式僵化,要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备教法学法需注意三点:一是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二是反映知识的应用过程;三是呈现内容的素材应贴近学生现实.

例如在《10.2液体的压强》中,教师会介绍压强计的作用.学生在实际探究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呢?一是开始探究时会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但在探究一段时间后,取出压强计会发现U形管中液面并不相平,说明还是有些跑气,因为套在玻璃管上的乳胶管有弹性.为了减小误差,建议每次探究活动前都要检查一下U形管液面情况;二是本实验采用的是转换法观察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比较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变化情况的.在实验前,要提醒学生轻按橡皮膜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的变化,证实橡皮膜受到压强,对应的U形管高度差就会变化.如果重按,就会导致U形管中液体溢出,影响实验.同时U形管中液体要注入适量,放入液体中的深度要有预设,不能超过范围.

2.5注重积累,做好教学反思

2.5.1反思的内容

反思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剖析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总结教学主体(即学生)的体现程度,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教学中学生的见解、教学中的突发灵感,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扬长补短,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5.2反思的作用

压强教案范文6

关键词:教材;不畅;教学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165-02

沪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教材 是课程领导、学科专家、教学名师组成的中学化学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而成。教材力求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反映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从学生的发展需要构建化学教材体系,全面提高初中生的科学素养水平。教材是供一线教师教学参考,学生学习的范本。正确的教材观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是笔者在使用“教材”时或者观摩其他教师课堂时都发现了教师、学生使用“教材”时存在中不畅现象,导致的结果是很多教师在新授课时不愿学生预习,很多教师在展示课上从头至尾没有让学生打开教材。

一、教材使用“不畅“现象枚举

教材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物质在水中分散》,教师预设教学流程:

学生实验:食盐、蔗糖等溶于水。得出“物质的溶解”的初步概念。教师演示:食盐、蔗糖同时加入一定量水中溶解。学生修正:一种或几种物质均匀扩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教师:从微观视角来认识物质的溶解过程。学生修正:物质以分子、离子形式均匀扩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

而实际施教过程却是这样:

学生实验:食盐、蔗糖溶于水。

教师:你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物质的溶解”的概念吗?

学生回答:一种或几种物质以分子、离子形式均匀扩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

教师:为什么物质溶解时以分子、离子形式扩散?

学生:我看书上的。

教师:额……该同学能课前认真预习,大家要向他学习。

相信教师在课堂上都经历过如此“尴尬”,教师精心设计的流程往往被学生通过预习教材上现成的结论给破坏。预习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如果学生不动脑,照本宣科课本上有现成的结论的话,本质上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不过主角从教师换成文本而已。

二、教材使用“不畅”背后原因分析

1、“方法提示”,让学生探究时思维含金量降低

教材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中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笔者设计教学流程时,采用“设计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发现实验异常修正实验装置,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实验:石灰石与稀盐酸敞口容器中实验,通过称量发现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守恒。

学生发现:由于二氧化碳从锥形瓶中逸出导致反应后物质总质量减轻。

改进实验:用橡皮塞塞紧锥形瓶。

实验:如果石灰石和稀盐酸用量过大,产生的二氧化碳过多,会导致橡皮塞可能被冲出。

学生改进:用气球将锥形瓶口密闭,气球起缓冲作用。

实验:精度高的天平称量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由于充满二氧化碳的气球产生浮力,导致反应后物质总质量减轻。

学生改进:用带注射器的橡皮塞密封(注射器起缓冲作用且产生浮力课忽略)或密闭锥形瓶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避免瓶内压强过大而使橡皮塞冲出。

由于学生预先学习了教材上提供的详实的实验装置,导致学生能一下提供较为科学的实验装置,让自己丧失了一次极佳的思维螺旋式上升的培养过程。

2、“结论外显”,让学生的发现过程变得虚无

教材第五章第二节《金属的冶炼与利用》是初中教材首次系统学习有关金属的化学知识。在前几章学习中,学生对物质的组成及表示方法、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等基础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在此基础上安排本章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运用化学用语来描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一步学习和运用探究学习方法,扩大化学知识、技能的学习。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个奇特现象: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反应现象书写用一氧化碳冶炼氧化铁方程式。

学生:迅速完成。

教师:若老师用磁铁矿主要成分四氧化三铁和一氧化碳来实验室模拟冶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又如何书写呢?

学生:茫然。

教师:只要模仿一氧化碳冶炼氧化铁方程式通过类比方法就可以完成。

学生:我的方程式是看书上的。

由于教材给定了外显的结论,使学生通过所谓的“预习”顺利完成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学生根据反应现象通过合理推断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得不到培养,无法提高对化学方程式的运用能力。

3、“规定动作”,让教师不敢创新

教材上列举了许多“规定动作”,教师担心对学生中考不利,创新时缩手缩脚,有所顾虑。

第五章第二节“金属矿物 铁的冶炼”实验室模拟炼铁,教材规定“玻璃管内物质冷却后,停止通入一氧化碳。”教材如此规定是防止灼热的铁粉重新被进入的空气中氧气氧化,或者防止由于停止加热玻璃管中压强减小而产生石灰水倒吸现象,但笔者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只要用止水夹夹住玻璃管两端橡皮管,然后让玻璃管冷却,完全可以避免以上两种实验异常的发生,而且可以做到停止通入一氧化碳和停止加热同步,减少一氧化碳的用量,更能体现“环保”、“低碳”的理念。但由于担心中考对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实验操作顺序的考核而缩手缩脚,不敢放手。

在教学中教师发挥了智慧,挖掘了基于教材基础之上的很多创新之处,但由于没受“官方”认可,导致教学中还不敢完全放开,最多在教材提供的思路方法上补充拓展学生的思路。

三、利用教学案,实现从“教材”到“学材”的华丽转身

《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教材在内容体系、活动方式、组织形式和考核评价等方面应留给教师较大的创造空间。而我校目前使用教学案是将教师课前设计的、有利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学案”和教师课堂教学的“教案”合二为一的教学案例,它融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分层评价练习为一体,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注重评价内容的优化与备选。利用教学案,可以实现从“教材”到“学材”的华丽转身。

1、利用教学案,可以克服使用教材“不顺”现象

为了切实提高教学案编写质量,我校通过集体讨论研究,最终形成了编写教学案的基本流程――“三六三”模式,即:明确三个阶段(课前、课中、课后)、把握六个环节(预习要求、教学过程、实例分析、课堂训练、课后练习、教学小结)、心怀三条线索(明线:预习交流合作思考练习作业感受,暗线:导入创设情景点拨评价检测反馈改进;底线: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确定课堂主导问题情景确定问题提纲确定教学流程确定检测习题确定作业设计板书教学辅助手段。

经过“三六三”编写模式形成的教学案可以克服教材使用“不顺”的现象。

2、利用教学案,可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指在没有教师和其它人帮助的情况下自我学习的能力,是多种智力因素的结合和多种心理机制参与的综合性能力。 而精心编制教学案自学版块自学提纲,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案例:常见的酸和碱--探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异同(预习作业)

(1)常见的碱有 (俗名 )、 (俗名 )、 。

(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 ,这是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的原因。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色。

3、类比二氧化碳与氧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尝试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变,钙+2,钠+1)

教学案把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进行了优化组合,使学生的预习成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利用教学案,可以有效避免学生产生分化

随着学习材料难度的加深,学习态度的差异等逐渐产生了学习的分化,而教学案则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实时调节,编制教学案时实行因材施教,设计多梯级、多层次的作业,选取难度不同的习题分别分成ABC等级,以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学困生”学习,可以有效解决“吃不饱”、“吃不了”等问题,满足不同学业层次的学生的不同发展。以“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为例:学情了解性作业。某些固体物质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会发生变化。把氯化钠、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三种物质溶于水,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溶液温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

指导理解性作业。小佳同学学习了“物质的溶解”后对溶液的一些认识,判断这些认识是否正确。若有偏差请说明理由或举例说明。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混合物一定都是溶液。自然界中的海水、河水、湖水、井水、生活中用的自来水和喝的纯净水其实都是溶液,溶液都是由物质溶于水制得的。

引导建构性作业。建构溶液的知识的概念图。举例说明生命现象与溶液有密切的关系。

上一篇灰雀教案

下一篇初中教案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