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范文1
【关键词】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创新素质
一、思想政治融入创新素质教育的必然性
创新素质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标和成效的重要衡量依据,就需要通过思想政治等教育手段和教育渠道将创新素质教育具体化,提高其操作的可能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了创新素质教育具体化的首选。
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这种必然选择是两者之间互动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思想教育手段,而这种教育手段是多种教育理念融合的多维的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体系必然也包括了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内涵。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必然会带有这种实践意义上的素质模型的建立和素质维度的构建,同时在素质模型构建过程中也会考虑素质渠道的选择和素质测评模式的选择。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创新素质教育提供了开发的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一个开发的平台,由于其是为各种教育理念的综合,因此所提供的素质教育平台具有发散性,相比专业化的教育课堂,更具有包容性。而这种包容性也是学生本身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为创新素质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涵提供了可能性。创新素质教育作为较为专一的单项的素质维度,在开发的平台中具体的实践更具有实践的融合性。
这种实践的融合性,在创新素质教育维度过程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创新素质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这种开发性和融合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融入创新素质教育衡量维度就成为必然性。而其体系的构建过程中由于创新素质教育也是一种教育体系,其带有一般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特征,因此创新素质教育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来实现学生创新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升。
二、思想政治创新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具有开放性和开发性的特征,但是由于是两个教育系统和管理体系的融合,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必然带有两者或者两个体系各自的特征,这可能导致系统融合之间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创新素质教育体系也必然会出现类似问题。
体系融合中的价值和目标融合存在问题。这种问题主要表现在融合综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初创期的价值的融合和统一型目标体系的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创新性素质教育价值相对宽泛,表现为一般的素质教育,而创新素质教育又具有相对独立,具有相对完善的专业衡量标准,因此从一般到特殊使得目标体系在构建过程中需要考虑特殊的素质标准,但是在现实中由于高校教育管理者对两者之间价值和目标体系的融合认识不足,使得教育目标体系相对单一和独立,使得两者之间的融合存在问题。
由于体系融合存在可能性,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素质教育之间的模式融合也成为了必然。但是这种体系融合必然带有两者教育体系中教育模式的融合,而现实融合过程中教育体系的融合还存在着问题。教育模式的融合在实践中表现为教育渠道的选择和教育方式的融合。现实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渠道的选择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有课堂教育也有社会上实践教育,但是由于对创新素质教育更多的是理念上的探讨,能通过社会实践来进行实践学习和素质能力的培养相对可能,因此往往会脱离实践教育而专注于相对容易的课堂教育,使得两者之间教育模式相对独立。这使得两者教育手段的融合也存在了问题。
三、思想政治中创新素质教育体系构建
思想政治与创新素质教育体系构建首要任务在于统一的目标体系的构建,这种目标体系构建是在统一的价值基础构建的。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要考虑分析两个目标体系中的共同的价值目标,同时分析由于目标体系不同形成的不同的目标价值判断。形成基于创新素质培养的共性的价值目标体系,同时对非共性目标体系进行有效的分解,分析其中存在着的目标价值环境,同时在共同价值体系下分析其存在的意义,形成统一的目标构成。
其次是目标价值体系中的实现模式的选择。这种选择包含了素质教育模式与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融合问题,也包含了素质教育模式的再创造和新适应过程。教育模式的融合指两者在进行教育过程中使得教育手段和教育功能既兼有一般的素质教育功能,也使其具有创新性素质教育特点,因此需要对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功能性的选择,增加创新素质教育的特性教育。同时素质教育由于还处于理念教育阶段,需要进行再创造和进行环境的新适应阶段,提高其进行模式融合的效率。
再次是形成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素质教育测评体系。素质教育测评的目标在于对实施进行有效的评价,为下个素质教育计划实践提供有效的依据,同时也是对素质教育过程的监控,使其能保持既定的目标管理实现既定目标。测评的实践首先是共同目标的制定,同时形成相应的测评标准,在此基础上考虑测评的手段和方式,保证测评的客观和正确。只有在此基础上实践创新素质教育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其有效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徐金梧.大学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范文2
【关键词】高职教育;现代素质教育;现代化教学手段
经过几年的实践,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和社会的共识,也成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在21世纪,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已经普遍地应用于高职的教育教学中,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的素质教育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素质教育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成为现代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手段。
一、高职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高端技能人才,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在不断探索和研究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途径,以确保培养人才最终目标的实现。主要的方法有加强“两课”教育,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学生职业人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沟通能力;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通过各种课外活动激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潜能等。但是应当看到,这些教育方式,还只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不能包括和代替全部的素质教育。如果仅仅从这些方面进行素质教育,对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仍然会有一定的距离,也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究其原因,个人认为,还是教育实施者对素质教育的内涵没有深刻理解,片面地认为素质教育是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的教育,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割裂开来,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相对不够灵活、现代;对受教育者缺少深入地研究,一味地将自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强加于当代的有着独立人格的90后身上,而不管其内心所想,不顾方式方法;对社会所需人才的需求标准和要求没有进一步分析,缺少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引导和培养,缺少对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的培养,缺少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和持续接受教育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教育的素质教育中现代化手段的运用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就业为导向,这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高端技能人才,以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不只是一种教育方式或教育的一方面,而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模式,是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始终的,也是高职教育目的。因此,在现代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不断地将现代化的技术、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中,以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现代化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主要是指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利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如投影、幻灯、录音、摄像、录像、计算机、网络等,利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授课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授课方式,它突破的已经不仅仅是教学的方式,甚至是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的一种变革。
主要表现特征:
1.直观性、交互性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高职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使用多媒体的技术后,能更加直观地利用声、光、电技术等展示课程的内容,传递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展示一些无法直接看到或难以表述的技术内容,这是传统手段所不能比拟的。比如,在“两课”中展示的某个历史事件,可以使用一段影片,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比如,在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立体地展示出某个工作过程,可以使学生参与其中,并担任一个角色、承担一个任务进行“工作”;比如,有些无法到达的地方,也可以通过图片、图像或者网络进行现场模拟等;再比如,学生在参与学校或教学的事件发展时,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讨论,查看其讨论的进展情况,这体现了其交互性的特征。
2.教学平台的开放性
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后,教学平台不再是单一的教室,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进行学习,使教学平台由传统的封闭形式转为开放的形式,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教学平台进行师生相互沟通。
3. 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
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的出现使现代教学理念和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实现变得如虎添翼。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配合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可以更加多样化地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探讨。如案例教学法、现场演示法、任务或项目工作法、分组教学法、模拟实践法、情境再现法等等,这些方法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下,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4.教学手段的适应性
现代高职的素质教育范围已经从传统理解意义的思想品德教育、身心教育、文化教育过渡到增加了专业教育、能力教育、创新教育等内容的综合教育,现代社会发展的本身,需要现代化的技术与发展,现代人的工作与生活,早已渗透现代化的技术,因此,我们的教育就必需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在现代的综合素质教育中,在课堂内外,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是有一定的适应性的。
三、素质教育中现代化手段运用的作用
1.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很难想象,面对着一群90后的高职学生,如果课堂上还是只使用传统的一支笔、一本书、一块黑板进行授课,会是一种什么情形。在现代高职教育教学中,使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早就是必须使用和需要很合理、很好地使用了。一方面,学生通过这些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较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强化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范文3
关键词:教育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全面提高、培养、完善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以及审美素质为目标,以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形成良好个性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大学生肩负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群体。因此,在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今天,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多年来,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推行的教育改革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改革教育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彰显了强大而独到的作用。教育部前任部长陈至立曾强调,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法的改进应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平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对教育内容和方法体系进行改革。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新的培养模式必然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主要手段,因此我们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既是一个可以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与系统,同时又是能够形成相互协作的教学环境与系统。不论是传统的电化教育手段,还是多媒体教学系统组成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输入与输出手段的多样化使其具有很强的交互能力。多种学习形式交替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完成自主学习。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还可以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跨越时空的限制进行互相交流,实现自由讨论式的协同学习,这显然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集声、文、图、茂于一体,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且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而更具吸引力。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宽阔的时域空间,既可以超越现实时间,生动地展示历史或未来的认知对象,又能够拓宽活动范围,将巨大空间与微观世界的事物展示在大学生面前加以认知。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占有的时空不断扩大。
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系统主要是指多媒体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强调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群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材、学生三点一线的格局,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单一枯燥无味的文字教材和一成不变的粉笔加黑板的课堂,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视听组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与手段和在网络、远距离双向传输的教学系统,所有这一切使得传统教法中抽象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立体多元组合形式,使得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状态。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功能,对大脑产生多重刺激作用,从而使得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在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已成为发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动力和主要手段。但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在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还有若干需要改进的地方。
1.全面拓展高校教师自身的知识背景
在目前的大学教师招聘中,各个高校盲目追求引进人才的学历,基本上只招聘博士以上的学历,忽视了博士们的研究专长是否与本校本科生培养的方向相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博士所教课程与自己的知识领域不同的问题,甚至对于所教课程完全不懂,自己也处于初学者的水平。学生往往反映教师上课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很不理想,甚至学生会严重怀疑教师的水平。教师在教授一门自己不熟悉的课程的时候,也会缺乏信心和激情。对于初上讲台的博士们也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形成挫败感,不利于其今后的发展,更不利于大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专业课基础不踏实,这会严重影响学生将来考研和就业,影响学生的前途。因此,大学在招聘时一方面要注重引进人才的学历,更要关注其研究方向与其未来分配的教学任务相匹配的问题,从而给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师资源。
高校教师只有具有较好的知识背景,才能更好的运用各种软硬件设备,将专业实务操作带到课堂,带给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才能更加得心应手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使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受益匪浅。
2.加大实用型教学设备的利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需要对硬件资源进行投入,同时也离不开相应的软件资源。部分学校购买了一流的硬件设备,但由于没有购进相应的软件,硬件设备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硬件设备在某种意义上闲置了,结果必然影响现代教育技术的推进和应用。所以,学校在购置大型教学设备时应进行充分的考察和论证,了解其需要的软件资源,并加强软件建设,如加强各种多媒体课件的制、开发和利用,网站的建设,网上教学资源的及时更新与维护。
学校在购买大型实验教学设备后,要投入资金对实验管理员进行培训,以免出现设备购买后没有人会用的现象。很多大型的实验教学设备价格昂贵,在不熟悉的情况下更不敢轻易使用,很多情况下这些设备就成了摆设。既然仪器的价格不菲,教师的培训费与其相比微乎其微,那么学校在购置这些设备后就应该投入学费让教师外出学习设备的操作和使用,从而使这些实验教学设备有用武之地,成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另外,学校应开展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教育,而不是仅仅将教学内容搬到网上而已。这种远程教育应该是开放式的、自由的教学模式,能够模拟实际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且教师能够迅速地做出回答,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投入问题情境,能够完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实现大学生个体的差异化发展
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范文4
关键词:政治新课程;素质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思想政治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首要地位,决定了思想政治素质是整个素质教育的灵魂。如何在政治新课程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转变观念,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
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重点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政治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不能单纯依靠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要看学生知识、能力、觉悟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知识学习与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因材施教,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发展个性特长。
二、转变角色,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
在政治新课程教学中,必须变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切实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能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把课堂还给学生,注意启发诱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必须培养学生敢疑、善疑、多思、深思的学习习惯,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并通过搭桥引路、点拨,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让学生懂得自我教育、自我规范,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总之,教师要自觉转变角色,由教学中的主角逐渐转向平等者中的首席,真正成为学习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的建设者。
三、转变方式,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统一
传统教学强调传授和灌输知识,这对提高国民素质来讲,是一条狭窄的、片面发展的路子。政治新课程重视教学过程,并把它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手段,有了科学的能激起学生兴趣和情感的教学过程,其结果必然水到渠成。教师要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大力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推进探究式教学,要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
四、转变手段,实现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的统一
现代教育技术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高度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高科技手段向学生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可以做到图文并茂、声色俱佳、虚实结合、时空变换,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动脑动手、学会知识技能、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起着独特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谋求教学手段的优化组合,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提供积极思维、自主学习、探究合作、动手操作的机会,激励学生求知欲望,为学生乐学、会学提供条件。
五、转变目标,实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
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发挥的作用及各自的发展并非是齐头并进。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影响智力因素,堪称开发智力因素的催化剂。积极开发非智力因素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由“一维”转向“三维”的重要途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培育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端正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想学、爱学、要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转变教学模式,实现知识、能力、觉悟、行为的统一
传统的“注入式”“满堂灌”“题海战术”等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与素质教育相背离。在教学中既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又要重视学法指导,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和对话互动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政治课教学要坚持贯彻知识、能力、觉悟、行为相统一的原则,要贴近学生实际,注重热点分析,促使学生把基本观点转化为认识问题的能力,转化为自己的信念,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范文5
【关键词】小学;素质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国民基础教育,历来是世界上各个国家教育的关键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资源的基础环节。初等教育作为国民基础教育当中的重中之中的环节,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素质, 影响着我国人才资源的整体发展水平。
一、素质教育环节中暴露出的问题
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身心素质、技能方面的素质构成的综合素质作为现代人的重要素质。通过教育手段使受教育者形成较好的基础素质,是教师的职责,亦是国民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工作。积极实施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教育,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的教育面貌,也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目前仍暴露出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对素质教育的认知还不深入
部分人以为素质教育是实施趣味化与课外活动化的教育,只要学校在课堂教学之外,对学生进行了课外活动,就是实施了素质教育,就可以实现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教育的目的。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往往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利于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有效开展。提到素质教育就理解成开展兴趣活动小组活动。
(二)注重知识方面的传教,轻视了能力方面的培养
当前,很多学校还总是将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评定教师工作绩效情况的一个关键性要素。在课堂上,充满机械式教育、填鸭式教育;在课外的时间,经常给学生补习功课,给学生布置了很多作业。轻视了学生能力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应试教育盛行的现象是个相当突出的严峻问题。
(三)注重考试科目的学习,轻视非考试科目的学习
不少非考试科目的教学不容易落到实处,经常被所谓的主科挤占,要么就是流于形式。不能确保非考试科目按照有关课程设置规定进行开设,这样,就不能够很好地实施与推行素质教育。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
素质教育是面向所有的受教育者,促进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的关键,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个方面一起共同推进。
(一)社会
教育发展的水平与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优势有着内在的联系,“教育同社会的整体性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教育同社会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内在联系的关系。因为,人们习惯将素质教育的推行当作是教育机构的事情,素质教育的推行与发展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尤其是需要教育部门之外的有关政策、制度的支持和保障。所以,仅仅有教育机构来推行素质教育是远远不行的,需要整个社会共同推进素质教育向前发展。”
(二)学校
学校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战阵地。唯有紧密地以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要求为中心,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转变以往落后的课堂教学手段和途径,方可以提升素质教育的成效。老师与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三)教师
实施素质教育,应当提升老师的综合素质,老师的综合素质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每一个举动,不但关系着教师自身的工作成效,还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品格。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是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但是,教师对学生的综合性影响,比起单纯的知识教育,对学生的人生更有深远的影响。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唯有积极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方可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环节中,开创推进素质教育新局面。
素质教育思想体现的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皆应该从学生的发展角度进行设计,在知识教育环节中把握知识的规律性,依据相异学科教材的特点,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意志品质教育、陶冶情感的教育,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家庭
学生家长应该树立“家庭素质教育”的理念,“承担起一份教育的家庭责任,改变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的人生目的、人生意义、人生道路、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教育,重视对学生实施以培养学生劳动素质为目的的教育、让青少年在艰苦环境中经受挫折磨练的教育等。学生父母不但应对学校推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计划、手段给予大力支持与积极主动地配合,还应该同老师多沟通、共同商讨对策,形成家庭与学校同心协力一齐抓,共同管理素质教育的新局面。学生父母对学生应该进行综合性评价,不要只关注孩子成绩,而是应该综合评价学生在多个方面的具体表现情况。
三、结语
素质教育是围绕人的终身怎么样做人,怎么样搞好国民基础教育来着手进行。在小学阶段,推行以全面提高国民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应该有效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力量,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有效调动多种积极要素,为提高国民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作出积极性贡献,使素质教育有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与物质保障,只有这样,素质教育工作,方可以在小学全面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柳梅.素质教育在日本[J].吉林教育,2007,5(12):22.
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范文6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政治
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公民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它对教育工作有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要求。
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广义的素质包含着人本身外在物质的和内在精神的两方面。比如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等。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决定的性的作用,决定着其他素质的发展方向,并成为其他素质发展的精神动力。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把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让学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思想政治课既是一门社会科学教育课,同时又是一门德育课。这就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中学阶段正是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利用教学内容去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树立正确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素质教育改革,政治课堂优化是关键
无论什么时候,课堂教学都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国内目前的教育教学情况下,没有课堂,素质教育改革就成为了一句空话。但在目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是还没有突破“教学特殊认识论”的传统政治教学框架,要想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应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课堂教学。首先,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过程应当被看作是人生中一段非常重要的经历。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不仅应当是提高学生生命质量的过程,而且也应当是政治教师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过程。其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应全面体现落实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而不只是局限在认识方面的发展。因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以生命,而不是以生命的某个方面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的,所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需要完整的人的教育。再次,应当指出的是,思想政治教学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只有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力量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地发挥,才能真正做到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的成长。要想改变现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的“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局面,必须认真研究影响课堂师生状态的因素,研究师生的活动,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
三、转变教师定位,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面对新课程标准,有的教师说:“新课程,想说爱你不容易。”这反映了教师走进新课程的心态。其实,新课程也并不是那样的高不可攀,它要求教师做到转变角色定位,塑造新“我”的形象。所以,教师在新课程下,首先要转变好、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教师的角色应该从传授者转变为倾听者。通过倾听学生,教师往往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和疑惑,从而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交往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是教学过程能否按照新课程标准来运行的前提和保证。”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引领和指导,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成长规律为出发点,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把沉睡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唤醒、激活起来,所以,教师的角色定位非常的重要。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完善教育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者必备的素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一个新的课题,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教学水平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新课标强调发展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筛选社会信息技术,收集筛选社会信息的能力。”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这为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新的物质基础。但是目前,教师信息技术专业化程度不是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施。教师有效地通过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手段开展教学,可以带来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学习信息技术中,教师要有所创造,有所开拓,必须把基础打扎实,要在模仿借鉴上狠下功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最终实现自我超越。
五、完善评价机制是必然
评价的实质是一种价值判断,评价主体的价值取向决定了评价客体的存在价值。我们要改变过去把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与学生“德”的考核分开的做法,改变原来衡量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好坏的标准只是看考试成绩的做法,实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评价。如:在评价内容上,实行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在评价性质上,实行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空间上,实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活动课相结合;在评价时间上,实行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等。只有树立综合评价的质量观,中学思想政治课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总之,初中政治课素质教育的实施,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是其他课程不能取代和不能顶替的,它在初中德育和思想政治课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笔者相信,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无论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还是家庭,只要坚定信心,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教育就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范丽萍.《新课程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2-05.
[2]杨奕.《浅谈如何做好素质教育下的教学工作》.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