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案例教学的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案例教学的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 VB程序设计 案例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一、引言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改变传统教学以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变成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
计算机VB语言是一门学生程序设计的入门课程,它的可视化界面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但在传统的VB语言教学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传统VB语言基本上根据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教学,从一开始的VB语言变量、表达式,到顺序程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这些基本语法开始学起,大量的理论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倦怠,尤其是对于一个中职的学生来说,理论基本功相对较弱,讲太多的理论语法和英文单词不利于提升中职学生对VB语言的学习兴趣。
(2)VB语言比最基本的QBASIC语言增加了可视化功能,VB是以可视化编程环境为平台,向学生提出编程中最基本的概念:对象、属性、方法、事件过程等概念。这些可视即可得的编程界面比QBASIC和C语言更容易学习,但我们很多教师拘泥于讲解大量的控件、属性和方法,使得学生只注意记忆各类控件属性和英文单词而忽略培养编程思想。
(3)我们从VB语言教学中发现,一开始学生对于可视化界面学习很有兴趣,但是到课程后半阶段一旦需要在程序中写一段代码,极大部分学生感觉比较困难;虽然有一部分能力强的学生较好地形成了编程的思维,但是涉及较大的实际编程问题时,还是无法学会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程序语言。这一问题是目前VB语言教学中普遍存在的。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在VB语言教学中系统使用案例教学法,即放弃过度追求语言知识本身的系统化和细节化的做法,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案例,让学生在编程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做到“做中学”,在案例教学的经验和活动中获取知识,增进才干。
二、案例的选择
1.案例应具实效性:一个好案例必须具有时代的特征,能反映当前具体的实际应用,可以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或工作中遇到此类问题时,借鉴该方法解决,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举一反三或事半功倍的效果。应尽量向学生介绍一些典型的案例,这些案例都是前人的经典之作、经验之作,有助于学生经验的积累,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对思维方式的形成也大有裨益。
2.案例应具思维的拓展性:一个好的案例能够把一些相关的知识点串连在一起,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案例的学习来理解并掌握某一些理论的原理或基本概念,达到从例到理,再从理到例的转换。要在案例教学中贯穿编程风格的训练,让学生在案例中学习,也让学生在案例中反思、总结和不断更新原有知识。
3.案例应具适用性:适用性是指案例的大小要合适、难易要合适。需要注意案例的大小,可以先从小的案例教学入手,一般这些小的案例只需要在课前15-20分钟内进行,这些小案例涉及的知识点不多,但更容易突出授课目标,等到学生适应后再选用大的案例。在大的案例中可以培养学生将基础知识应用于复杂的现实世界问题的能力。选择案例时也要注意案例的难度,没有难度,学生会没有兴趣;难度太大,学生又容易丧失信心,否则对授课不利。
三、案例的实施
案例的实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让学生在案例中以例释理,以例证理,从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阶段是实现例到理的转换。我们在设计这个阶段的案例时往往采用相对比较小而又简单的案例,但在这些小的案例中隐含着学生需要理解的各个知识点,如通过一个简单的问候语句程序使得学生理解输出语句的语法和格式,从而能在大的复杂案例中充分应用。所以在第一个阶段应该以较快的速度,让学生接触程序基本结构、数据类型、函数等编程基本概念,但不必追求系统化和细节化;同时让学生了解VB语言的可视化界面,对一些常用控件和属性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在这些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应加以梳理和总结,使之达到一定程度的系统化。
第二阶段是实现理到例的转换。在第一个阶段后学生已经通过一个个案例掌握了大量理论知识和控制概念及属性,这个阶段是在学生具备初步的编程经验后,尽快进入提高阶段。可以设计一些较大的案例程序进行分析和练习,在案例分析阶段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理论知识的复习和自学,例如对象、属性、方法、事件等概念,在学习中让学生提出自己对案例的理解和分析,然后教师进行纠正和补充。同时案例教学中可以采用层进式的教学方法,先要求学生读懂程序,然后能够修改程序的片断,最后提出完全陌生的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在案例的完成后总结一下所学到的知识,真正达到实现理到例的转换、再回到理的理解和掌握。
在以上的两个阶段实施过程中,教师都要理清概念与案例的关系。案例是为概念学习服务的,案例必须恰当典型,每个环节的操作要都能为引出相关概念、理解概念服务。
四、具体案例分析
这里我们主要来介绍VB语言中跨模块变量的使用案例。
1.案例内容和要求:设计简易加减乘除计算器,要求能够在可视化VB程序中实现计算器的简单功能。如下图:
2.案例实现方法
在本案例中有几个教学重点和难点:控件数组中INDEX属性的使用,变量作用域的正确申明,形状变量的使用技巧。在一个案例中如涉及太多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会使得案例偏难,学生学习兴趣减弱,为此可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使用一个小的案例,如先设计一个显示9个按钮控件上数字的程序,程序要求如下图:
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基本理解控件数组INDEX的作用,熟悉并理解数组的定义和在程序的应用,如第一个控件的INDEX属性为0,第二控件的INDEX属性为1……这样依次类推,在引用的时候可以用“控件名(INDEX)”,例如:command1(3)表示引用第四个按钮控件。
第二阶段:在理解控件数组INDEX的涵义后,接下去的阶段就能够应用INDEX控件数组了,所以在本案例中第二阶段关注的重点是变量作用域范围的正确使用,可以通过案例的层层深入教学来使得学生清晰地理解变量在不同作用域范围内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
在本案例中,我们可以先计算2+3两个变量单次的加减乘除计算,这样程序相对比较简单,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单击数字按钮后,把相应数字显示在文本框中,如显示数字2。
(2)单击运算符时,产生一个事件,记忆原来的数字给变量a,然后清除原来文本框中数字,准备显示新的数字,如显示数字3。
(3)单击等号产生另一个事件,在这个事件中把a+3的计算结果显示在文本框中。
思考: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们进行思考和反思,单击运算符时,清除原来的数字之前得把数字进行记忆,则需要把此值赋值为变量,那么这个变量应该定义在哪个模块中?显然通过实验得出,应该把这个变量定义为全局变量,如果定义在某个模块内,则这个变量到另一个模块引用时会被重新赋值而无法达到真正在不同模块内传送变量值的作用。
接下去我们来计算2+3-4这个连续运算时,比前一个程序多了一个运算,但步骤仍旧一样。
(1)单击数字按钮后,把相应数字显示在文本框中,如显示数字2。
(2)单击运算符时,产生一个事件,记忆原来的数字给变量a,然后清除原来文本框中数字,准备显示新的数字,如显示数字3。
(3)单击运算符(-)时,产生一个事件,清除原来文本框中数字,准备显示新的数字,同时要计算刚才a+3的值,把计算结果赋给变量b。
(4)单击等号产生新的事件,在这个事件中把b-4的计算结果显示在文本框中。
思考:在进行第三个步骤时,又涉及变量b同样需要定义为全局变量,此变量值能够完成在不同模块间数值的传递,这四个步骤完成了3个数字的连续运算。假如需要进行4个数字、5个数字等等更多数字的连续运算时,则每个运算符中的事件需要怎么样改变?
对这个案例的思考,使学生理解定义一个变量的时候需要注意其作用域范围,也使得学生领会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区别。同时我们可通过这个案例的层层深入剖析、思考和反思来培养学生的编程思想。这个案例在生活中非常典型,应用性也广泛,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所以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后感觉收获颇多,心里有了成就感,兴趣就慢慢浓了起来。
五、总结
学习VB语言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获取有关的知识,而是为在生活实际中得到应用,所以系统化的案例教学法更能让学生在接近实际的一个个案例学习中走向实际生活应用,在整个学习阶段保持高度地学习兴趣,使本来难学难懂的VB程序语言课变得简单易懂;同时案例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主体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为接受新的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实践证明,通过这类系统化的案例教学法,在学期结束的技能达标中,大多数学生都能取得良好的达标成绩,更有一部分学生能够独立自创一些小程序。
参考文献:
[1]谢志江等.案例教学法在工科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案例教学的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硫酸;有效性教学;创设情境;促使构建;指导应用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以“学习中心论”为基础和核心,我们认为有效教学的基本观念还包括如下几方面:
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惟一标准。
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3.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如何体现“以学习为中心”这一核心?本案例选择“硫酸”中的几个教学片段作为尝试,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选择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转“机械学习”为“有意义学习”,以达到在学生大脑中形成知识的“客观意义”向“心理意义”转化的目的。
二、教学设计实施及分析
背景性要素可作为环境氛围和前提条件影响学习实践,它的意义在于为教师的“有效教学”提供思考和实践的范围。学生自身学习时间中的六个有效学习的基本要素――动机要素、选择要素、建构要素、应用要素、计划要素、评价要素,统称过程性要素。
1.背景性学习要素的实施
[设计操作]创设情境:关键词:矾油;猫;储罐;黑发糕
猜一猜:这些词语和硫酸有何关系?
[预想效果]创设客观情境,为学生提供宜于学习的良好氛围。背景性了解和掌握为课堂上动态地把握和准确地分析学生个性心理的变化提供基础。
[理论依据]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及理想追求,并加以积极的正面引导和指导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
2.过程性学习要素的实施
(1)动力系统的启动
①激发动机:
[设计操作]教师演示“黑面包”实验:请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思考所体现的化学原理。[预想效果]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并保持积极的学习意愿。善于发掘和展示教材内容本身蕴含的新颖奇异和丰富多彩。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从追逐新奇发展到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理论依据]着力培养认知内驱力,正面引导自我提高内驱力,合理利用附属内驱力。激发和调动学习动机应贯穿教学过程之始终。
(2)操作系统的执行
①引导选择:
[设计操作]思考问题:a.古称硫酸为“矾油”,为何以“油”命名?
通过观察法、实验法及课本阅读法全面了解硫酸的物理性质。
b.从“矾油”到“硫酸”的命名实现了“质”的转变。硫酸是一种酸,回忆初中稀硫酸具有哪些酸的通性
c.浓硫酸具有哪些性质?
学生分组实验:木屑硫酸铜晶体,在同种试剂中分别滴加浓硫酸和稀硫酸,观察实验现象。
[预想效果]引导学习的选择性注意,使学生明确学习指向。追寻化学发展史过程,沿着古人的足迹学习了解物质的性质。联系对比,以故引新,从教学目标和主旨出发,提出悬念性问题,导入新课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吸水性,通过学生实验总结,比较吸水性和脱水性概念的差异。
[理论依据]注意就是学习的心理指向,明确心理指向是对学生进行选择性感知接受及选择性思维加工的前提。学生学习的选择性注意不是完全“自由”的,而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通过实践活动,教师制定的目标,被学生认同并“内化”为自身的目标,从而真正有效地导引行动。
②促使建构:
[设计操作](猫的故事)1811年的某一天,桌子上放有两瓶溶液,一瓶是海藻灰的酒精溶液,另一瓶是硫酸。突然,一只猫跳上实验桌,把这两瓶溶液打翻了。两种溶液被混在一起,顿时一缕紫色的烟雾冉冉升起,并且有一股使人窒息的气味弥漫整个房间。当这种紫色蒸汽凝结后,库特瓦发现它是暗黑色的晶体,并有金属光泽。
分析过程:海藻灰+浓硫酸紫烟+令人窒息的气体,回忆卤素元素的发现史,I―+H2SO4(浓)I2+?
巩固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基本原理,思考问题:
a.I―被浓硫酸中何种元素氧化?
b.如何选择合适化学反应分别研究硫酸中氢元素、硫元素氧化作用的体现。
c.选择何种金属作为与浓硫酸的反应物可研究硫元素的氧化性而排除氢元素的氧化性?
[预想效果]促进新旧知识相联系,使学生建构新知识意义。以历史偶发事件创设条件,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感性认识,形成感性经验。以氧化还原基本理论的旧知识为基础建构接纳新知识,这是学习建构的最根本的规律。
[理论依据]建构机制是认知系统中最核心的机制,是直接形成对新知识信息的理解,实现认知结构变化的程序和步骤。背景性认知结构中相关的旧知识经验,这是决定建构能否发生,能否成功实现的基础。
③指导应用:
[设计操作]a.提问:浓硫酸具有三大特性,究竟用何材料制成储罐?(引出钝化概念)
b.举例说明脱水性和吸水性的不同
c.分析“黑面包”实验如何体现浓硫酸的特性?
[预想效果]引发和指导应用练习,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迁移。
a.举出来的生活经济的实例达到全面知识的目的
b.所举有关概念,规则适用或不适用的例子
c.直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练习
[理论依据]建构―应用―重建构―再应用这是一个知识应用,巩固和迁移的过程。尝试适应用已经正确建构了新知识纳入“长时记忆”形成巩固记忆,采用变式练习,发展为迁移性应用
3.控制系统的调控
诊断性评价:
①三大硫酸(盐酸、硫酸、硝酸)有何异同点?
②只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碳酸钠(a)和稀硫酸(b)两瓶无色溶液,操作步骤依次是
形成性评价:
①选择从盐酸、稀硫酸是非氧化性酸,浓硫酸是氧化性酸的角度加以讨论。
②写出实验室中5种由硫酸作为反应物制备的气体。
③浓硫酸滴在湿润的蓝色蕊试纸后,观察到什么现象。
三、教学设计的评价与反思
着眼于整体教学系统,使各教学要素优化组合,以求得最佳的整体效益的原则,即最优化原则是本案例设计的核心及基本原则。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主体的作用,重在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等等,即主体化原则的体现。
教学设计的核心工作是处理教材,变教材内容为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避免“教学即教书”的观点,照搬教材和“教参”;避免“教学即讲学”的观念,按自身的理解对教材进行诠释;主张“教学生学”,教材是为促进学生形成有意义学习创设“客观条件”,即把具有“客观意义”的教材内容处理为对学生具有潜在“心理意义”的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
参考文献:
案例教学的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新课改;STS;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6)11(S)-0008-3
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数次基础教育改革都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做为培养目标之一。我国有关学者认为素养的内涵应该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科学知识与技能;二是科学过程、方法与能力,也就是科学探究;三是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也就是科学精神;四是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sup>①。可见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如果学生能够正确看待科学的价值,正确处理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无疑是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重要表现,这已经引起了我国学者的重视。
1新一轮课程改革内容呈现多样化趋势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新教材融入了较多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不仅如此新的高中物理课程还打破传统,第一次采用了必修加选修的模式,必修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物理内容,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而选修课则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选择的空间。三个选修系列各具特色,一系列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突出物理学的人文特色,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二系列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可较好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生活能力;而三系列侧重让学生较系统地学习物理学的基本内容,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较为深入地认识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2STS教育理念
STS就是英文“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三个词的缩写,倡导把科学教育与当前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一般认为,STS理念起源于美国,这与其社会化及社会的科学技术化密切相关。在美国.对于STS常见的观点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在广义的理解中,STS体现为一个学科群,是科学史、技术史、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技术社会学、科技政策研究等学科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之研究的总称。至少在美国,大多数学者持此看法。在狭义的理解中.STS则是以传统的科学史、技术史、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技术社会学等学科为基础在更高的水平上进行理论综合,并由此而形成的融合了上述传统学科之基本内容、追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新理解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某种意义上.狭义的STS可以视为是广义的STS进一步发展。②
我国专门研究STS的学者对STS给出了如下的狭义的定义: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新兴学科。它把科学技术看作是一个渗透价值的复杂的社会事业,研究作为社会子系统的科学和技术的性质、结构、功能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其他子系统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之间的互动关系;还要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在整体上的性质、特点、结构和相互关系及其协调发展的动力学机制。③
笔者认为STS理念与物理教材选修二系列的编写意图十分吻合,如果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更充分的实现选修二系列的培养目标。下面就以司南版高中物理教材《选修2-3》第5章第2节“放射性与核衰变”为例,展示STS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3教学案例
课前思考:本节内容分为“从x射线到天然放射性的发现”、“原子核的衰变”、“原子核的半衰期”三个内容。记忆的内容居多,考试分值也不多,一直以来这部分内容都不被老师和学生所重视,多数教师只注重概念的教学,给学生说了什么叫α射线、什么叫β射线、γ射线、α衰变等,学生也只是记住公式应付考试而已,课堂枯燥无味,学生记忆效果不佳。笔者认为如果将射线、元素衰变的应用以及优点和害处融入教学当中,将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并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外延,更好的达到学习此知识的最终目的。
教学设计:
(1)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兴趣
师:大家在医院检查胸部的时候经常会在一个暗室里做胸透,你们知道为什么医生可以看见你们身体里面的器官吗?
生甲:可能是激光吧。
生乙:可能是根据身体的温度吧……
师:大家知道在考古工作中是如何确定文物或者化石的年龄吗?
学生面面相觑,讨论激烈……
(2)激起了学生兴趣,这时候教师可以从伦琴发现α射线的科学史讲起,指出“物质发出射线的性质称为放射性”,并进一步讲解 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的定义和各自的特点,它们都有极强的穿透性,不仅可以使密封的照相底片感光,而且还能穿透金属片。在学生理解之后进一步讲解α衰变、β衰变的定义和公式,并介绍什么是半衰期。
(3)半衰期的定义对于学生来讲有点抽象,不易理解,为了更形象的演示半衰期,教材上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如图),教师可以做演示实验或者请同学做实验,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可以更直观的体会到什么是半衰期。
(传统的教学一般到此就结束了,学了以上内容基本已经可以达到考试的要求了,但是学生其实只是学到了一些概念和公式,对它们的应用,以及如何使用它们却还并不知道。如果只讲到这里,不免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觉得学的这些知识离生活太远,根本没有什么用。物理学离开了生活应用也就失去了光环。因此下面应该重点介绍以上所学知识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才可以造福人们。)
(4)重点介绍射线和衰变的应用。
师:射线和放射性同位素在工业和医疗等方面应用非常广泛,现在大家想一想我们上课开始的两个问题,谁能回答?
(5)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思考,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即使回答不对也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6)教师解答这两个问题,胸透正是利用了α射线具有极强穿透性的特点,身体受α射线照射,医生就可以看到身体里面的器官。而第二个问题是因为元素的半衰期是一定的,比如4019K衰变为稳定的4018Ar,半衰期为1.25×109年,通过测定化石中4019K和4018Ar之比,就可以测出化石的年龄了 。为使学生有更全面的了解,教师在讲解完这两个问题后可讲射线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其他应用。如α射线定向仪;CT;γ射线可改变聚合物的性质;提高材料的抗热性;在农业上同位素辐射技术用于食品保鲜和灭菌;在环境保护方面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探测烟尘等。
(7)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的看待科学,拥有正确的科学价值观,还要对射线和放射性同位素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进行详细讲解,这样学生才能全面了解射线和放射性同位素应如何应用,使用的条件等,在以后的使用中才不至于危害社会。如射线会抑制细胞的生长;放射性废物不能乱仍;小计量的辐射对人体的损伤使缓慢的,应采取防护措施阻止射线对人体的危害,比如戴口罩、穿工作服等等。
(8)全部知识讲解完毕之后教师可让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给我们的启示”,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以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9)布置作业:让学生调查一下当地的厂矿、医院、防疫站、良种培育场等单位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情况,然后进行分类整理,提出自己的建议,写出调查报告。
4总结
从上面的教学设计可以看出,STS理念将技术、社会与科学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通过联系实际,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对知识有了全面的认识,对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起到推动作用。使学生体会到“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也是本教材编写的特点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用STS理论进行教学,所以,在应用此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具体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选择,教师且不可生搬硬套,为了表面华丽而勉强加入STS理论。
参考文献:
[1]袁运开.厘清观念塑就新人――在养成教育中全面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当代青年研究,2004年第6期
[2]刘兵.STS与基础科学教育.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3]殷登祥.时代的呼唤:科学技术与社会导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4]廖伯琴主编.司南版高中物理教材《选修2-3》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
案例教学的教学设计范文4
微视频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前言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数据终端的不断发展,开放、共享的教育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它的变革也不断地影响着教育领域。改变传统学习模式势在必行,以“微”为特点的移动学习模式逐步在更多的课堂中开展起来。微视频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2背景知识
2.1什么是微视频
微视频的播放长度一般在5~20分钟之间,它适合于桌面浏览器、移动平台等所有终端设备上。微视频的创设情境源自现实生活,描述手法真实生动,并且时间短小,内容精炼所以特别受观众喜欢。
目前,国外的教育学者们已经开始致力于将微视频引入教学中来,作为常规课堂教学的辅助力量,例如可汗学院、TED教育等。最新的研究表明,将微视频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将会对常规教学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2.2微视频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2.2.1微视频可以改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
目前,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操作反馈的方式进行,辅之以任务驱动或者是合作学习模式。这样的常规教学模式有自己的优势,如果尝试着将微视频作为上述教学模式的辅助引入课堂,帮助学生理解教师的讲解内容,并在课后反复观看微视频来巩固知识点,则可以综合多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并放大效果。
2.2.2教学微视频有利于突破教学目标重难点
对于一些课的重难点,教师往往会不厌其烦的反复讲解,希望学生能听懂并记住,但是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微视频可以充分利用它的“短、快、精”特点,针对某一项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充分讲解,配合着醒目简洁的文字或标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性的观看,迅速突破重难点。
2.2.3微视频取材广泛,极大地丰富了课程内容
有时候一个电影片段、一个产品广告都可能成为信息技术知识的来源。在很多视频网站中,都有科技类、计算机类的视频库,这其中不仅仅有在线课堂、专家讲座还有更多有价值的技术操作类视频。一些信息素养较高、计算机操作水平不错的学生也可以把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制作成微视频供家人朋友学习使用。无论是从哪种渠道获取的微视频,都可以成为我们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和拓展。
3教学案例设计过程
3.1教学内容分析
Photoshop是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7年级》的补充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添加滤镜效果。Photoshop中的滤镜主要是用来给数码图像的增加一些特殊效果,它具有非常神奇的作用,学生对添加滤镜之后的图像效果非常感兴趣。
滤镜不仅仅是Photoshop中的概念,它同时又是一种摄影器材。摄像师将不同的滤镜安装到相机的镜头前来改变照片的拍照方式可以影响彩色或产生特殊的摄影效果。
3.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方法。知道滤镜是一种摄影装备,也是Photoshop种的一个重要概念。掌握在Photoshop中给图像添加滤镜效果的操作方法。
(2)过程与设计。通过观看微视频,了解相机镜头上的滤镜和在移动平台上的图片处理软件。通过模仿教师的示范操作,学生学会在Photoshop软件中添加滤镜效果。
(3)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艺术画面的变化,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创作艺术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作热情;
(4)自主与创新。通过观看微视频,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模仿教师操作并欣赏优秀作品来激发学生的自由创作意识。
3.3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已了解图像的一些基本知识,并且能完成选取图像、编辑图层,添加蒙版等操作方法。
但是大部分学生并不了解相机镜头前的滤镜,也不知道图像处理其实从拍摄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所以带领学生们了解一下相机上的滤镜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目前手机、平板电脑等触控式智能移动终端普遍存在于学生中,学生可以使用手中的设备来处理图片,他们可以直观的操作,并即时分享他们的作品。在移动平台上处理图片将会是大势所趋。
3.4教学设计思路
3.4.1观看广告,进入情境
在开始上课之前,在学生机上播放一则OLYMPUS相机的广告,广告主人翁通过不停地更换相机的镜头和调整相机里自带的艺术滤镜效果来实现各种绚丽的拍照效果。最后广告停留在“Art Filter”字幕上。
3.4.2结合微视频,普及基础概念(5分钟)
问学生英文单词“filter”的意思,英语解释为“过滤”,在Photoshop中意为“滤镜”,那么什么是滤镜呢?滤镜是一个拍照设备,安装在相机镜头前。教师给学生观看短视频《德国柯勒滤镜评测》,了解相机镜头上的滤镜。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滤镜是装在镜头前的设备,可以改变成像效果,做工精致并且价格不菲。
但是我们可以使用Photoshop软件,来达到类似的效果,让我们的图片更有意思。
3.4.3掌握操作方法,完成课堂任务(30分钟)
教师将网页学件发给学生,并演示第一个任务“添加光晕效果”的操作方法,学生观看教师操作,完成第一个任务。教师演示学生的作品,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体辅导。学生借助于网页学件上的帮助视频,来完成接下来的“水彩效果”“动态模糊效果”和“水波纹效果”等基础任务。继续点评和集中讲解之后,学生借助于微视频继续完成本节课的综合任务,制作“白云效果”或者是“江南水乡”。
3.4.4点评讲解,知识拓展(1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相互欣赏同学们的作品,针对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讲解。对做的出彩的学生进行表扬。教师了解班上学生手机或者是平板电脑的使用情况,进一步介绍ios和android平台上图片处理软件的特点,观看微视频《Rookie手机图片编辑软件》,结束新课。
4结语
微视频是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媒体,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已经展现出无与伦比的魅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减少了教师讲解的时间,取得了很不错的教学效果。但是,微视频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到课堂中来,我们还有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例如一堂课中微视频的数量、时长如何安排效果最好,在备课环节中如何才能更快地获取到课堂所需微视频等问题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进一步努力发掘。
参考文献:
[1]叶成林,徐福荫.移动学习及其理论基础[J].开放教育研究,2004,(3):23-26.
[2]凌巍.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微视频资源研发及编创策略探微[J].中小学电脑,2012,(11).
案例教学的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地理学科能力;地理图像能力
一、概念界定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学生通过观察、浏览、思考、探讨案例进行学习,来获得地理规律、原理,培养学科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它首先强调教学活动的中心为案例,其次,教学实施关键是师生合作。
(二)地理图像能力
地理图像能力主要指对各类图像如示意图、景观图等的识图、析图、绘图能力,这是学习地理的最基本能力。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如:运用示意图说明、分析、归纳地理原理和知识,绘制示意图说明地理现象,都是对地理图像能力的具体要求;因此,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辨析地图,利用图像来合理的理解、归纳地理现象与原理,进而达到分析地理现象和一定的绘制图表能力。
二、案例教学设计的方法
(一)以案引理法
这是案例教学中一般的方法,即先给出引发学生探究兴趣的案例,学生在了解、分析、探讨后,从中理解、归纳出所要获得地理原理和规律、问题解决的措施和理念。
(二)以案印理法
以案印理法也就是先对所要学习的地理概念、原理解释分析后,再利用含有此原理的现实事例,加以论证或强化巩固学习成果。这种方法有助于知识的应用和提高,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效果较好。
(三)案理同步法
按照探究的思路设计,在逐步展示所需案例同时分析、推理归纳出规律原理。这种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案例的多角度思考,主要适用于内容复杂、所需地理原理的层次多、有一定难度的课堂教学。
由于地理图像能力具有:类型多样、要素特殊、表达直观、内容复杂等特点,在对学生地理学习中地图使用情况调查发现,由于老师对学生在地图判断方法的指导不够系统,学生对地图的使用不够熟练,图像的解读、分析,图像的表达能力不足,使在分析图像类的问题时正确率较低。因此,利用案例教学对不同类型地图进行系统学习,获得判读的方法与技巧,提高学生的地图使用能力。
三、地理图像能力培养的案例教学设计
(一)案例设计一:示意图的读图析图能力培养(以人教版必修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为例)
学情分析:学生对生活中气温的变化有所感知,对探究其原因有一定兴趣,对曲线图、示意图有大概了解,但存在认识不全、图文转换能力较弱。
教材分析:地球大气是自然地理的核心要素,大气的冷热是大气运动的根源,本部分起到基础作用。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先案后理法)
反思:学生初步作图时,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引导与鼓励,关注学生作图的步骤和出错点,如画光照图时,地轴与赤道、太阳光线与晨昏线的关系如果理解不透就容易出错;受热过程图如果没按从太阳辐射到大气逆辐射的顺序,或者不能表示出辐射的多少,画出图的效果较差,重要内容表达不出;因此,每次的作图训练就是一次对知识的检测,通过活动对地理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活动结果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二)案例设计二:等值线图的判读
考纲要求:等高线地形图
学情分析:等值线类型很多,在初中学生主要接触了等高线地形图,对其基本原理、表示的地形有所了解,但受初中学生思维的影响,对等值线图的判读、应用把握并不深入。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流程:导入:近几年高考题中涉及的等值线图统计数据,引起学生重视
原理把握:等值线图的一般特点,判读方法.
案例分析:展示问题
图示意为我国南方某地,图中的等高距为50米,据图分析:
1、图中山峰与池塘的高差范围为:
2、图中河流的①②③④段,水流速度最慢和最快的点分别是?
3、在图示内要建一个坝高约14m的水库,若只从地形因素考虑,在图中画出最适宜建坝处并计算坝顶长度。
4、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
5、如果此地为我国南方某地,为促进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设计不同地区发展的农业类型。
探究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讨论,并提出你的疑问。
学生讨论分析时提出自己的疑惑如:山峰外侧的等高线是500米行不行?如何看出等值线的数值?河流与两侧等高线数值的关系?比例尺有什么用途?
探究结论: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中给予及时的总结、引导,并对疑惑点加以解释。如学生在分析等值线数值时,对绘图的常理如:等高线高距和高程的关系(即等高线标高为等高距的整数倍)给予补充;对河流的位置与流向、流速与地形关系,描述等高线的方法与要点,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知识内容加以概括,从而整体上把握出等高线图的一些判断和应用方法。
参考文献:
[1]王青梅,赵革.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学刊),2009,(3):7-8.
案例教学的教学设计范文6
智慧教育
1.什么是智慧与智慧教育
智慧,按中文解释是“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人类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而后者对智慧的作用更为巨大。因此,需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发展。信息时代,随着现有“数字土著”(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及其以后的年轻一代人)成长以及新生“数字土著”的诞生,他们的学习风格、认知方式、行为模式、情感模式与传统教育存在根本区别,客观上要求新型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以契合“数字土著”独特的学习方式、体验方式以及价值取向。因此,信息时代、知识时代的智慧教育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的智慧教育在基本内涵、方法手段、支持环境上存在显著差异。本文所指的智慧教育专指信息技术支持下,为发展学生智慧能力的教育。
2.智慧学习环境的基本模型
我们认为,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是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运用智慧教学法,来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从而提升成才期望,即培养具有高智能和创造力的人。
因此,发展学习者的智慧是智慧环境、智慧教学和智慧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智慧学习环境构建的基本模型如图1所示,①智慧学习环境主要由学习资源、智能工具、学习共同体、教学共同体、智慧学习方法和智慧教学方法等要素构成。②学生和教师通过智慧学习方法和智慧教学方法与其他四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发生。离开了智慧学习方法和智慧教学方法,智慧学习环境就不是学习环境了。③有效学习的发生是个体建构和群体建构共同作用的结果。学习共同体强调学习者的互动、协作、交流;教学共同体是教师共同学习、协同工作、寻求持续专业发展的统一体。④学习资源和智能工具同时为学习共同体和教学共同体提供支持。学习共同体和教学共同体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工具的共同作用,各类智能工具为学习环境的“智慧”提供了全面支持。同时,学习共同体和教学共同体为资源和工具的进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智慧教育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需要以智慧学习环境为技术支撑、以智慧教学法为催化促导、以智慧学习为根本基石。
智慧课堂的构建及其应用分析
泛在网络以及移动通信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利用随身携带的智能终端进行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学习成为可能,这也为智慧教育环境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智慧教育环境有很多种,包括智慧教室、智慧校园、智慧图书馆等正式的教育环境,以及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智慧探究基地等非正式的教育环境。这里对智慧教室的组成做了简单分析。
如图2所示,智慧教室包括社会化云平台、网络、电子白板、电子书包、交互电视、教师、学生。其中社会化云平台包括云资源(各种多媒体素材、微课素材等)、云教学、云学习、云管理。教师可以在云资源中下载并选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材料,然后在云教学中进行备课、指派与批改作业、生成班级诊断报告。学生则可以在云平台中记电子笔记、回顾学习历程、接收诊断报告、进行补救学习。同时在云平台中,教师也可以与学校管理单位、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在智慧课堂中,教师通过电子白板进行知识呈现,学习小组与学生个体可以通过交互电视与电子书包进行协作学习以及与教师的互动。其中学生的课堂任务以及作业可以通过网络上传到云平台,教师登录到云平台中进行批改诊断,再通过网络发给学生。
这样的智慧课堂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减轻学习者认知负载,使其可以用较多精力在较大的知识粒度上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将知识学习上升为本体建构。②拓展学习者的体验深度和广度,从而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知、情、行聚合水平和综合能力发展。③增强学习者的学习自由度与协作学习水平,从而有助于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发展和集体智慧发展。④给学习者提供最合适的学习扶助,从而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成功期望。
智慧教育有效提升数学学习
数学学科是小学最基础的学科,它具有内容抽象、逻辑严密、应用广泛等特点,在智慧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通过智慧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主动探究。
首先,以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入手,提出实际生活问题,激发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主动去探究体验。其次,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更加生动的智慧情境,提供有效的智能探究工具和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产生好奇,主动探究其中缘由。在智慧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而不是指导学生,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完成意义建构,扩充自己的思维图式。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及思维方式进行反思总结,并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进行评价反馈。这样学生就会在智慧环境中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这样的反思式思考会强化训练思维,才会真正做到教师智慧地教、学生智慧地学。
案例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研究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培养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情境来解决具体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教学对象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直观操作,对组合图形的认识不会很难,因为在第二单元学生已系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尤其是渗透了转化思想,这些都为本节内容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面积,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完成显示生活中与图形面积相关的具体任务,发现、探索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感受转化思想。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计算。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方向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认真学习的态度。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把组合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基本图形。
5.教学过程
①情境引入。教师在师生互动教学平台上,通过创设动画情境,给学生安排打扫公共区的任务。
设计意图:创设动画情境,可以帮助教师解决问题。
②独立探究,合作学习。如图3所示,课件中呈现三个组合图形,给出必要的数据。教师让学生自己选择图形进行分析探究,可通过任意辅助线分或补,小组讨论分析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引导,并推送每个图形不同的解决方案。学生分析图形的特点及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教学平台中的工具软件,让学生分析探究每个图形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激发参与热情,引发深度思考,体验成功的喜悦。
③自选图形,巩固练习。课件出示随机抽取动画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抽到第几组,学生就进入第几组的题库。学生完成后,还可以根据自己完成练习的情况,再进入挑战组进行练习。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选题库,既达到练习、巩固的目的,又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
④学以致用。数学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教师通过课件出示情境,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达到教学的目的。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