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

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69-01

随着我国各项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作为青年主体的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动方式、伦理观念以及价值取向都已经相应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考验。面对当下最大的就业难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即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载体。

一、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空头说教,没有实效,多重复,过于强调灌输和强制性的缺乏个性的教育方式上,致使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流于事务性,层次浅。然而,大学4年学习之后,学生终究有一天要走上工作岗位,要完成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换。这种转换看起来是一个很短暂又顺理成章的过程,但从本质上讲,离不开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日积月累,更离不开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而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职业生涯规划是以追求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突出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者在教育的本质上是统一的。

(一)自我认知是前提

大学生刚进入校园时,很多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大学生活离我想象的太远了!”从小到大,老师和家长都灌输给我们一种思想:考上大学就会有出息!但是,当我们一旦考上大学,步入校园之后,一下子就失去目标了,变得很茫然。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性格、技能等,这些都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完成和实现目标,并且提高学生把自己当作自己生命的主人的意识,有效地帮助学生缩短从中学过度到大学的不适应期,合理而有效的规划大学生活。

(二)提升能力是基础

大学阶段是学生们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学生们必须在此阶段完成能力上的各种准备。在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中,将技能分为三种类型:可迁移技能又叫通用技能或变通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其中,专业知识技能是通过学习专业知识而获取的,而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则是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获取,因此也是目前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技能。实践能够使我们的择业观念从“我能干什么”的理想型向“我会干什么”或“我适合干什么”的现实型转变,也就是使大学生的职业理想目标与现实相统一的过程。

(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导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改革和建设中的各种矛盾互相交织,国内外各种思想相互交错,网络文化和影视文化的日益泛滥,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越来越多元化,而且处于独生子女时代的大学生们往往盲目地张扬个性。大学生职业生涯的教育不但突破了传统的空头说教的弊端,还把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的灌输与同学们最为关心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相结合。

(四)认知职业世界是关键

“职业指导之父”帕森斯指出,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除了要认知自我,还要认知职业世界,然后达到两方面的完美对接。对多数从未了解过职场的大学生来说,如何了解职业信息是他们规划中的一大难题。在当前“买方市场”就业形势下,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契合,依据所设定的行业和企业的特点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是非常有意义的。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贴近学生思想实际,满足学生主体需求,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化、个体化,那么如何更好的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呢?

三、如何更好地将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契合

(一)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师和职业规划教师两种角色的统一

目前,在大部分高校中,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师都是思想政治教师,大部分人都是半路出家的。因此,可以通过各种培训、论坛和交流活动,提升理论水平,打造专业的教师队伍,形成新思想、新思路。在实际工作中有这样一种现象:课堂上老师说一句话,胜过辅导员说十句。辅导员可以利用课堂这个阵地,通过职业规划传达给学生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的知识和思想,使思想教育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进行,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二)加强课程建设,打造精品课程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相关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任课教师对于一些理论还没有完全消化吸收,所以,应该加强理论学习,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注意与学校、专业和学生的实际结合,多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另外,还可以通过讲课比赛,听课等方式,提高授课技巧。争取将这门课程讲好、讲精,增强课程的信服力。

(三)加大科研的力度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已经大大的降低了,学生现在更关心的是自身的发展,职业规划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它势必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抓手。二者的结合也是目前理论研究中比较新的方向,在这方面多下功夫,不仅可以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同时对辅导员个人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辅导员绝对不应该是学生保姆的角色,而应该成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

(四)开展特色活动,加大宣传力度

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范文2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孟传慧(1975-),女,湖北天门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社会工作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

课题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和实施人才培养工程研究”(编号:06xzz004)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7-0088-02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现状

(一)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针对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内因和外因进行分析和测定,对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的要求,确定自己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付诸行动[1]。

事实上,我国也早就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然而,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才刚刚起步,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也落后于日韩等国。发展时间短是一方面的原因,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各个层面,包括政府、高校、家长及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这也就导致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滞后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就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来看,开展面比较窄,急功近利的思想比较明显:多是以就业指导为主。即便是就业指导,高校的重视程度也令人唏嘘。既然是属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那么就业指导老师就由职业生涯规划的老师来担任。所谓专门的就业指导老师几乎是没有的,因为就业指导本身就没有从课程体系中独立出来。更有甚者,在许多高校,中文、新闻专业的老师同时兼任职业生涯教育的指导教师,更不用谈设立专门的机构来管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了。缺乏相应的管理机构与从业教师,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不挂钩,课程安排也不够合理,以及大学生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额意识不够高等等问题,都制约着我国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

(二)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011年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的第20年。教育部在15个省市、自治区的140所高校中对25000余名学生开展了调查。调查表明,当前高校学生价值观主流积极向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认同。

除此以外,在对高校学生的调查中发现,高校学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满意度比前年高。超过90%的学生认为学校辅导员对自己的成长起到了较大的作用;超过50%的学生认为辅导员的作用“很大”或“比较大”。学生对于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的较高。89.4%的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93.4%的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另外对于高校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满意率则接近95%。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但是,调查也提到必须采取措施缓解一些学生存在学业、就学等各方面压力。因此,对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我们决不能忽视。

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政治教育比较敏感,鲜有其他政治教育教材与教育方式产生,因此这种教育方式得已持续几十年,其地位无疑是非常牢固。更应该看到的是,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其内容虽然科学,但多是空而大的理论,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与阅读的兴趣;老师也经常是照本宣科,偶尔讲讲时事政治来提提学生们的精神。结果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有其名而无其实,课堂教育形式化严重,学生们自然也就难以受到真正的深入思想深处的思想政治教育。

另外,我国社会的多元化趋势愈发明显,社会的竞争激烈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迅速走向多元化、甚至混乱的情况,功利主义的意识开始增加,很多大学生实质上缺乏明确的政治信仰,常在现实生活中丢失自己的理想,迷失人生的方向。而曾经广受欢迎如今却备受诟病的高校扩招仍在继续,地区之间、高校之间的师资力量相差巨大,师生比例也加剧失衡。这样就更容易导致令政府和社会头疼的问题—就业难。

二、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相关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正相关。

(一)两者的教育目的一样

职业生涯规划是为大学生充分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提供帮助与咨询,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己,分析自身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实现职业理想找出最适当的解决之道,最终成为一个多方面发展的人;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大学生健康成长,将来能够适应社会,适应现实,并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所以,两者均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均是帮助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两者教育过程的紧密联系

职业生涯规划同样要求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在此指导下去筛选适合自己的工作,规划自己的职业,进而实现自己的梦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教育方向一致,他们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方面,职业生涯规划其实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它让大学生理性的看待社会,选择职业;让大学生结合当前的社会就业动态,通过对自身及外界条件的不断变化的分析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在职业规划的教育过程中,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身心健康教育、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及社会公德等,都会体现在课堂上。也就是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本身,就在履行着者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同时又具有其本学科的自身的特点。

(三)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进行

在当今社会,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实际的目标是为了就业。因为当下的就业形势实在紧迫,几百万大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学校可以举行各种各样的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素质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学生进入社会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这样,可以加快学生融入社会的时间,加深学生融入社会的程度,从而为其职业选择减少阻碍,加快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发展。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问题

在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中,本文已经简单提到了二者各自存在的一些问题。由于二者的关联性较为紧密,所以,难以避免的问题也存在于二者的关联之中。比如,过度拔高甚至美化思想政治教育,更有甚者将职业生涯规划代替或者是以职业生涯规划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后一问题的倾向显然更加明显。

另外,这种有失偏颇的观点只是重视了就业的重要性,却忽略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并不完全等于就业,它是一种更长远的、更有计划性的、与职业理想有关的一门学问,也就是说尤其学术性在里面;而就业则更具功利性、现实性。对于这两者的区分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做的工作。

(二)对策分析

1.提高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认识,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应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中。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政策、就业技能及职业道德知识传授的间时,应采取各种可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尽早认识和了解就业相关的问题。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不仅要提高本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更应该将目光定位在学生长远的职业生涯。这种教育理念,即符合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也适应了时展的需求。当学生感受到学校是站在他们的角度,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就会主动地去接受和学习各项相关的知识,从而可以有效地带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2.探索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科学方式、合理的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继承传统,更要不断探索新的的方式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比如,要做到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广泛而有难度的综合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这样有利于工作的环环相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学生在不同的境遇中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行为方式,这与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的脱钩相关的,学校里付出了很多努力,学生思想上刚刚有些转变,家庭方面又给予了相反的推力,或许与家庭条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层次不齐有关,也就是说,只有当学校、家庭、社会形成一个有机体,从而做到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二者的最好结合,实现二者的最大合力。另外,作为家长,除了应该帮助子女一块认清就业形势,及时端正态度,做好人生的重大选择,做好就业前准备,更应该在此基础上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否则,所有的职业生涯规划岂不成了家长的意愿?但是,毕竟家长文化层次不同,许多是农村的子女,父母是农民,关于各种就业信息、就业政策比较闭塞,无从了解,不能对子女进行合理科学的指导,因此,学校作为一个重要环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中的创新方法、模式等还有许多,这些方法、模式都需要切实的践行;而实施这些方法、模式等是需要成本的。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尤其是教育部门要做好政策支持,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只有这样,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有受到更多实际的成果,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才会更合理更有效。

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范文3

【关键词】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竞争力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据报道,今年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已从2003年的26万人增加至58万人,10年间翻了一番。研究生的扩招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体制不完善以及研究生培养体制相对落后等原因,很多高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滞后[1],导致部分研究生出现政治立场不坚定,人格不健全,价值取向扭曲等情况。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当在不断探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以培养出即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又具备较高政治思想素养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

研究生具有和本科生不一样的群体特征,他们处于“象牙塔”的“塔尖”层次,较本科生而言,在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上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决定了在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能采取与本科生相同的教育方式。而应该根据研究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研究生也是无可争议的高压群体,压力主要来自经济、科研、 就业三方面。随着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可以说,如今就业已经成为几乎所有研究生最为关注的问题。研究表明,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是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1】。相当多的研究生对于就业、职业的认知相当的模糊,甚至从来没有就业的概念和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笔者作为研究生教育管理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通过实践和探索发现, 以解决研究生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在研究生中深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研究生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促进他们学业与职业的有效契合,这有利于深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测定、分析、总结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所应具备的主客观条件的基础,综合分析与权衡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与特点,并注意结合组织的特点、时代特点以及个体的职业倾向而确立职业方向,并采取行动来逐步实现职业设计目标的过程[2]。

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理念是追求个人的职业发展,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之一[4,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两者在教育的本质上是统一的。具体表现在,首先,具有相统一的教育目标。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都是学生,都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个性化发展,使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都是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其次,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是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树立职业理想、确立职业目标、实施职业训练,以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从而更好的服务人民和社会。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载体,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很明显, 二者在教育内容上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 最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功能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的联系。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客观地认识和评估自己,找到自身优势和不足,这符合思政教育的认知功能;其次,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增强对社会环境的了解,明确自己目前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并确立职业目标为之奋斗,这符合思政教育的导向功能;最后,学生按照自己自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一步一步前进,在实现近期目标后,成就感和实现自我需要的满足感可以激励他们朝着长期目标前进,思政教育同样具有这样的鞭策激励作用。

三、用职业生涯规划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1) 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堂的教学效果,育德育于课堂之中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还没有开设研究生就业指导相关课程,而且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也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课堂教学情况急需改善。任课教师常常是单纯讲授一些理论知识,缺乏联系社会大环境和学生实际,普遍得不到学生认同,很难达到课程应有的效果。对于研究生来说,世界观和人生观已基本形成,教育者不能像对待本科生那样一味的强制灌输理论知识,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可能会更好。教师应具备独到的视角,注意与学校、专业和研究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为研究生解决实际的问题,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和游戏互动环节,向学生渗透人生态度,为人处世之道以及职业道德修养知识,让学生在培养职业能力的同时接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2) 鼓励科学研究,实现职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互补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对于当今的大学生而言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尤其研究生具有更为鲜明的人格特征,他们心理与生理已基本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已基本形成,大部分学生有基本的判断事非的能力,具有独立处理学习、生活及同学间人际交往能力。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强,更注重追求内在价值的自我实现,更加关心个人的职业发展。恰好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这样一个平台,势必可以成为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有力手段。二者的有机结合必定可以碰撞出绚丽的教育火花,有助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导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由于多方条件限制,在短期内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队伍不可能实现完全专业化,需要从多渠道吸纳优秀的教师加入这个队伍。除了辅导员,导师是研究生在校学习生活接触最多的人,他们往往容易得到研究生的尊重和爱戴。导师的一言一行 也会深深感染学生。高校完全可以通过各种培训、座谈会,提升导师的思想政治和职业教育水平,打造具有较强的职业规划和思政专业素养的导师教师队伍。导师在指导职业规划时,可以发挥自身对本专业熟悉的优势,给学生科学的建议,同时,将思想道德知识潜移默化的传达给学生,这种教育方式效果会更好。

(4)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中

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的研究生思想政治观念淡薄,长期忽视政治理论学习,严重缺乏参与热情,甚至产生反感厌恶心理。这与我国高校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呆板,缺少实质内涵等因素有直接的关联。研究生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学生之间仿佛隔着一堵无形的墙,缺乏团结协作的氛围。高校应该根据研究生的思想特点,以各种活动为契机,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活动之中,充分发挥活动的育人功能。可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竞赛、职场模拟、简历制作大赛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在缓解枯燥的科研压力的同时,更有助于研究生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掌握就业技巧、提升就业能力。真正的参与其中,最有意义的一点是促使他们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已经不再是多年以前的“天之骄子”,“就业香饽饽“,应该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为自己的将来规划路线.相比枯燥的理论说教,这种对于研究生思想上的教育功效要好得多。

四、结束语

职业生涯规划为高校的研究生乃至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应当不断挖掘职业生涯规划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断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的各项措施,以此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针对研究生这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无论是职业生涯规划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都应该结合研究生的特点和社会大环境,充分发挥两者的教育功能。通过高校和社会的合力,努力解决研究生就业难题,为研究生提供更宽广的职业发展空间,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的减轻研究生在当今择业、就业时的巨大压力。

参考文献:

[1] 高燕宁.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策略[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06-109.

[2] 徐明宇.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J].教育与职业,2011,(3):80-81.

[3] 李玉芳.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实诉求、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9-11.

[4] 邹呈民,朱志清,游京峰等.谈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J].教育探索 2012,(7):120-121.

[5] 岩磊.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视阈下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现实困境与路径优化[J].现代教育管理,2010,(12):121-123.

基金项目:

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科学研究工程”2013年度“政工辅导员系列”专项项目(广西文科中心(2012)15号)

作者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范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结合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已成为各高校人才培养的热点问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是提高和培养大学生毕业以后从事相关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伦理观念。目前,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由于存在本土化不够,并且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渗透,从而影响了其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并成为其有机的组成部份,能够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现状。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较欧美起步较晚,虽然目前已有很多高校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大多数大学生没有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其次,大学生对自身的认知不足。“由新浪网、北森测评网与《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共同实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分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有12%的人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18%的人清楚自己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劣势;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职业是什么的人只占有16%。”第三,当代大学生缺乏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中国目前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单单是人数的增加,更是因为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不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最后,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也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存在的问题之一。

(2)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助于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方式。当今高校的大学生,对于自身价值更为关注,更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民主意识普遍增加,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填鸭式灌输模式形成鲜明的反差。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日益增强的开放意识的需求,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更多的注重大学生对职业的探索和认识,能满足对新观念和新事物的追求,能更大程度的调动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有效实施。由于起步较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育体系,不如思想政治教育体程那样完善,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够明显。而思想政治教育从来都是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不管是师资力量还是机构都已很完善,将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适当的应用。有助于其教育过程的有效景施。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内在契合

(1)教学对象的一致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对象都是大学生。每个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的不同,而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不断走向人性化,根据工作对象的个体特点出发,尊重个性的发展和选择的权利。而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有针对性的引导大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职业并出做自己的职业选择。这就使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了共通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中的应用有了可行性。

(2)过程的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具有理论性,但更重要的还是具有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于实践,为实践服务的具体体现。”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并引导大学生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并通过实践来检验成果。

(3)教育内容的互通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内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的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在规划职业生涯教育中帮助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本身,不仅反映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总体方向和具体选择以及大学生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实现途径,而且体现了职业教育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引用到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不仅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更加具体化,并且可以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1)以职业生涯规划课为依托,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理想、信念教育,这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性质和方向的关键。因此,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审美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引导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真正的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自我发展与社会需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有机统一,最终做出符合自身实际需要和社会客观需要的职业选择。“例如,在低年级阶段,可以举办全球技术与经济、工作与职业,人口与劳动力走向等讲座,进行就业市场介绍,制定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学生社团、各式社会实践和学校集体活动。”在高年级大学生中,进行职业观和职业技能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价值观等。以上这些内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助于转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观念。

(2)以社会实践为平台,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融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基本特征是实用性和实践性。鼓励大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活动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具体表现。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职业能力培训、创业活动、与专业相关的市场调研活动等实践活动,使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深入人心,进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因此,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帮助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可为学生自我发展,展示自我提供平台,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缩短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期,减轻社会化过程的阵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加强高素质、职业化、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上,要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高水平、高素质、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这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需要,也是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教育水平的迫切需要。具体来说,第一,要建立一支具备职业生涯规划业务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素质要求的专业教师队伍;第二,要加强对指导老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将长期进修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是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要保障,也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方向阳.职业学习与就业全程指导[J].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4).

[2]满东升.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需要转变的几个观念[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08)

[3]屈善孝.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7)

[4]任凤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价值与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

[5]徐建思想政治教育对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路径分析[D]南昌南昌大学,2012

[6]黄一岚,黄新敏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3(3)

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范文5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及对职工发展的意义

职业生涯为一个人的职业经历,它是以主客观条件进行总结研究、分析、测定的基础上,对自己的价值观、兴趣、性格、能力、经历等各方面进行权衡与综合分析,结合时代特点,制定针对自己有效的行动计划。成年阶段无疑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这是因为此阶段是实现自我、追求自我的重要人生阶段,是人们从事职业生活的时期。这一阶段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职业生涯一定要满足组织和个人两方面的需要。职业管理的有效实行,首先应了解员工在实现职业目标过程中会碰到那些问题、怎样解决问题、员工职业生涯能否分为若干有特征的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矛盾和空难、怎样解决和克服。组织需要是职业生涯管理的动力源泉,不能满足组织需要会导致职业生涯管理失去动力源并且中止,最终导致失败。

(二)职业生涯是不同于个人的职业计划,是组织为其员工设计的职业发展、援助计划。职业生涯管理是从组织角度出发,通过员工职业目标的努力,谋求组织的持续发展,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引导性、系统性和专业性,一般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相比之下,个人的职业计划没有那么正规和系统,在科学的职业生涯管理之下,才可能形成系统的、规范的职业计划。

(三)职业生涯管理涉及面广、形式多样。有针对员工个人的,如各类咨询、讲座、培训以及为员工自发学习新技能,提高学历给予便利等;也有针对组织的很多措施和人事政策,如建立和执行有效的内部升迁制度,规范职业评议制度等。职业生涯管理涉及员工职业活动的各个方面。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认知功能。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的首要工作就是要进行个人和工作岗位的分析,以人为本,以制定符合员工兴趣与特长的职业生涯路线为目标。相对于职工,这是对自身全面认知、了解和反思的过程,有利于职工自我分析、判断和认知,认清自身需要改进的不足和值得发挥的优势,从而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导向功能,职业生涯规划使人们在工作和工作中有全面的认知功能,所以其对于职工的需要、动机、行为和标目具有非常显著的导向作用。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职工全神贯注,集中精力于自己有需要提高和优势的方面。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中,职业生涯规划能给职工产生一种精神推动力,促使职工实现自己制定的目标,起到目标导向作用,从而促进单位发展。

(三)凝聚功能。建立团结和谐公园的基础是思想教育主客体之间的相互理解、沟通和信任。在团结和谐环境中会强化理解和信任,形成团结进取的凝聚力。在职工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一是通过互相协商和沟通,工作者可以发现和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思想纠偏工作,可以增进了思想教育主客体间相互信任和关系的融洽;二是公园和工作者在思想、感情上达成一致,创造出一种坦诚相待的氛围和透明畅通的信息通道,增强他们的“归属感”,提高他们的工作激情和信心。

(四)激励功能。职业生涯规划就是给职工的未来发展作出规划,这种规划既有长远蓝图,又有近期目标。职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有利于把职工的精力集中到提高自身的素质、发展自身的能力上,形成一种积极上进、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同时也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

三、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实践探索

我公园站在职工全面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并促进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大宣传力度。公园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作用与内容,突出其重要性,积极为职工提供就教育培训信息,并把职工未来的职业发展以及职工岗位要求定为公园发展的首要任务。

(二)加强制度建设。一方面,建立评估和考核体系,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另一方面,引导职工有重点、有目的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同时将工作成绩和经历记录在档,建立职工职业发展培训档案;再者,分级培养各级管理者,强化队伍建设,让他们了解未来发展方向和当前岗位要求,并掌握职工发展所需的相关知识。另外,为职工提供多种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如开展考证等多种有益于职业发展的培训,。

(三)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融入信念、理想教育的内容。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纵深化的过程,就是职工未来职业生涯的设计过程。公园充分利用职业生涯规划的导向功能,围绕信念、理想的中心,把职工引向提升自身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关注岗位发展、树立正确的“三观”。

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范文6

论文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对一生中所要经历的职业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包括学习、工作、对所从事的职业的发展趋势等。职业生涯规划不是单一的概念,它是与家庭、组织及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个人家庭、工作和社会等环境的发展和变化,一个人的职业期望或多或少会有些许变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它包括学习方向、职业发展、爱情规划等,职业生涯规划是否系统,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个人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用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行程符合社会所需求的思想道德的一种实践活动。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充分挖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载体和平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和提高自身所需的综合素质,如品格的塑造、个性魅力的培养、人际沟通的技能、团队合作的技能等;将引导大学生培养在专业方面所需的基本素质,即提升自身所学专业的理论基础和技能。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应当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特点,找准目标,包含学业目标、生活目标等,遵循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使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又一枚“利器”。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

(一)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于用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来教育和引导学生,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使他们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完善其社会人格,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目的在于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目标,并不断地提升自我,从而获得学业和事业的成功。其本质也是提升个人的就业竞争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一个过程。

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在一起,从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和对学生的共性教育出发,实现个人目标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实现现实目标和职业目标的有机融合,从而帮助大学生从职业规划的探索期向成熟期过渡,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更加合理清晰。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都在于提升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它们在教育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二)教育过程上的融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过程上是将思想道德观念内化为学生的自身需求,使其思想观念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相一致。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实现个人发展为基础,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职业需求,指导学生以社会的职业需求为导向,不断实现其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环节和过程中,正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为培养人才服务、为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过程、职业观念的转变过程。因此,在二者融合的基础上,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来说,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补充,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三)教育内容上的互通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含了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诸多方面,其重要内容在于“德”的教育。而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不仅包含设计职业方向、职业指导、职业能力培养等,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更好的实现自身职业发展和个人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内容上互通,从思想理论上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身道德素质,同时职业生涯规划需要从社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素质,从而规划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及实现的途径。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内容上是相互渗透的,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两者在内容上的相互交叉及互通融合会进一步扩大。

(四)教育功能上的互补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职业发展、职业指导为桥梁,它从大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出发,将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学生逐步形成符合一定社会需求的道德观、价值观,为其职业规划及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道德问题的重要补充,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不仅达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也体现了大学生职业规划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所在。因此,二者在教育功能上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二、强化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载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内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通过指导和帮助学生正确的分析影响他们职业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客观的分析自身特长、兴趣、个性等,充分挖掘潜在能力,进行个人职业目标的合理定位。

因此,由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一定的目标性和极大的动力性,通过指导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逐步内化为大学生个人发展、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增强大学生职业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更加贴近学生的个人和现实需求,更易于被学生所接纳,从而内化为其职业能力,激励学生为实现职业目标而不断努力。

(二)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始终贯穿其中,使职业生涯规划观念深入每个学生的心中。一方面,要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研究深度,积极了解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形成浓厚的氛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帮助学生解决职业发展中需求,又达到了教育效果。另一方面,要将培养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队伍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队伍相结合,构建多位一体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评价体系。

同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和职场训练。一方面,要广泛的开展各种主题教育,如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教育等,将谅解相结合,培养出大批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要强化学生的未来职业体验,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校园文化载体和实践载体充分运用于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职场体验活动,更早、更全面的了解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了解社会需求,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三)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通过将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贯穿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各个环节,形成“三位一体”(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格局。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职业生涯规划的各个环节,真正的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从而指导和帮助学生,同时也要学会区分不同的学生类型,学生不同层次的职业需求,深入细致的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实践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其阶段性和系统性。如在一年级,主要进行养成教育,侧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定位;在二年级,主要是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侧重进行生涯设计;在三年级,主要开展实践创新,进行职场训练,侧重拓展素质;在四年级,主要开展就业辅导,侧重择业、就业。虽然每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学生的需求也不同,但是每个阶段又彼此相通,互相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