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音乐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音乐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音乐论文

大学音乐论文范文1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音乐却是最原始的艺术,同时也是作为人类最高层次的精神艺术和人类文明辉煌结晶的最高层艺术而存在。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主要依靠人类的听觉器官,引起人们的联想,它与其他类型的艺术存在很大差异,比如:文学依靠的是文字表达、舞蹈靠的是肢体语言、绘画则依靠色彩纹理等,任何音乐美都蕴涵在艺术化的声音组合中,通过音乐可以使学生们从其中的旋律和节奏听出作者心中的喜、怒、哀、乐,以及所属时期和国家的风格特色,在脑海中产生一种共鸣并构建出某种想象的空间。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同构联觉”的作用。就像举世闻名家喻户晓的《热情奏鸣曲》,贝多芬在创作这一曲目的时候,把自己的主观情绪和极为强烈的性格情感融入其中,贝多芬善于从观察美的过程中得到内心的享受,他通过这首奏鸣曲给人们很强烈的震撼和对哲学理性的总结,告诉人们虽然眼前是黑暗的现实,但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克服种种痛苦和不安,经过一步步的斗争终会获得美好的生活,眼前的痛苦只是十分短暂的。所以,现在的音乐艺术教育通过对学生音乐的熏陶,可以让学生们更加真实的看到生活的美好,对周围事物充满探索的兴趣、发现的愿望,对生活充满热情,让其知道即使未来的路充满坎坷,遥遥无期,但是只要有着远大的理想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你未来的人生就是丰富多彩的。

二、音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交际能力的影响

大多数情况下,艺术是一种群体性的活动,人们以艺术为纽带进行人际交流,如合唱、合奏以及歌舞表演等,这些群体性艺术活动都是需要相互配合和交流的,成功的艺术教育不仅体现在学校的课堂上,也体现在社会大环境中,大学生通过参加群体性的活动,可以不断的培养自己适应团队精神和大局意识。因此,关心社会艺术生活,积极参与班级、学校和社会艺术活动,将会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三、音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自身文化修养的影响

艺术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而基于不同文化理念上的音乐又有其各自的特色,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民间音乐和中国古典舞蹈等,更加了解和热爱艺术文化,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生通过世界名曲欣赏课程可以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世界各国家艺术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高校的艺术教育使大学生们更具备艺术胸怀和开阔的文化视野,汲取各民族思想和艺术的精华,为自身的发展和素质修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文化艺术修养是人类自身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其在对人的性格和自身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音乐艺术教育深入人的心灵从艺术层次和领域为人的心灵进行洗涤,这种洗涤的效果可以使得人们的心灵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净化。同时,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音乐艺术教育融合了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精髓,包含了众多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和思想观点,不论是从文化理念和还是从文化修养来讲都是对人成长的营养剂。换而言之,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对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操是有莫大的好处的。

四、结束语

大学音乐论文范文2

从思维的角度来看,人的思维分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类,二者不可分割。如果只重视期中的一种,就是不健全、不全面的思维,它可制约一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钱学森说:“只注重逻辑思维,埋头于细节,易犯机械的、片面的毛病,缺乏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认识。正因为受到了艺术方面的熏陶,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钱学森认为形象思维是取得科学成就的关键。爱因斯坦也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二、大学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和拓展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人才之间的竞争也愈来愈白热化,社会对人才的培养在新形势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集中体现在社会越来越需要以创新能力为重点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具体到大学教育中来,就是要转变传统教育中单纯重视知识化、科学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科学与人文并重的高校教育模式。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大学教育除了关注专业教育以为,更应该贯彻“通识教育”的指导原则,在学生掌握基本的、必要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广泛地认识和了解其它课程的知识,特别是艺术方面的知识。科学和艺术从一开始就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互相配合、互相渗透,共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认为,高校只有加强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和拓展,同时提高二者的教育水平,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具备健全人格的、有着丰富创造力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实现大学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和拓展

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正是由于音乐与生俱来存在的特质,使得大学音乐教育在陶冶学生的情操、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等方面表现出其他专业学科不可取代的优势。新形势下,普通高等院校应强化创新创新意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实现大学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和拓展。结合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大学音乐教育的创新改革以及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和拓展,都必须以转变教学思想和理念为前提。一方面,普通高等院校应充分认识到大学音乐教育并不是简单设置一门音乐教程,而是要充分认识到其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普通高等院校不能用专业音乐教育的眼光和要求来看待音乐教育,而使得音乐教育的发展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再一方面,大学音乐教育应将学生的专业需求有效的纳入到教学体系中来,满足学生的专业诉求,充分发挥为专业教育服务的功能。

(二)调整和优化学科体系的建设

大学音乐论文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 音乐教学 人文素质 培养

引言

音乐教学对于学生情操的陶冶、文化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教育者在教学中,必须要将自身的人文素质进一步提高,去影响学生。开展与音乐教学相关的活动,使用良好的音乐欣赏素材,促使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形成。本文首先概述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其次,阐述了培养大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途径。

1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

1.1注重物质上的享受,对精神层面的享受不够重视

当前,多数大学生对于物质享受十分重视,错误认为读书就是为了提高今后的物质生活,没有意识到将读书当作自身文化素质与精神享受进一步升华的主要渠道,他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了功利化的特点。例如,在学生会干部的竞选过程中,他们不将服务学校、服务同学作为宗旨,而是将其作为了日后找工作的筹码。学生间存在着严重的攀比心,有的比家庭,有的比穿戴,较少有比学习的。

1.2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当前,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被家人溺爱,大学校园是学生独自外出的一个过程,因此,有的学生不知道与人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使其实际交往时,常发生各种矛盾。由于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他们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很容易使得他们出现了迷茫或者失落的不良情绪,心理问题严重。

2培养大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途径

2.1选择合适的音乐教材

首先,教育者日常教学时,应选择部分具有较强思想的音乐作品,例如,可选择西方国家的音乐作品《四小天鹅》《野蜂飞舞》等;我国的《百鸟朝凤》《金蛇狂舞》等诸多的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有着鲜明的主题,主要呈现的是形象思维,并且,这些作品的结构都十分的简单,有着优美的旋律,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其次,选择部分体现出民族特色及其风情的音乐作品,特别是面对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时,选择这一类型的作品,不仅使得这些学生感受到了对自己民族的一种热爱之情,而且,还将他们的爱国热情发挥得淋漓尽致,进而形成了良好的综合人文素质。比如江苏民歌《茉莉花》、彝族民歌《猜调》、陕北民歌《走西口》等等,这些音乐作品中蕴含着各民族的精神与魅力。由于他们的情感越来越丰富及日渐成熟,对介绍感情的音乐作品有着极为浓厚的了解兴趣,诸如,被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二胡独奏曲《病中吟》、马斯涅的《沉思》等作品均使得同学们情感上产生了共鸣。

2.2通过音乐知识的认知,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

经典的音乐作品都有着极为浓厚的创作背景,而这一创作背景刚好又和部分历史文化之间是紧密相连的。音乐教育者在向学生介绍音乐欣赏方面的知识时,能够让同学们接触到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关系历史人文知识,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人文知识储备。例如,笔者在上《十面埋伏》时,学生在对其跌宕的旋律进行欣赏过程中,还对该音乐作品中所叙述的楚汉之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进一步联想到了《鸿门宴》《四面楚歌》等文学作品关于论述楚汉之争的画面,进而随着音乐作品旋律的流动切实的体会到了文学中所包含的涵义,并且,在文学的论述中掌握了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变化,使得学生深入的了解了多方面的知识,人文素质大大提升。

2.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增强其精神素养

大多数比较高雅的音乐作品,都是以文学作品作为依托的,例如,我国古典文学中的诗词等。由于这些文学作品自身利用语言文字描绘着一幅幅美好的境界,所以,将这一美好境界与音乐良好的配合,可以让同学们更为直观的体会到作品最终所要传达的美好,以此净化学生的思想,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例如,笔者在上《春江花月夜》这一音乐作品时,首先将唐代张若虚的诗《春江花月夜》作为主要依托,充分利用琴曲将“春江流水”进行灵活的演绎,通过图景展示出海上的刚刚升起的明月,这样,就全面的反映出了诗中那种空灵清雅的境界。学生通过文字描写和音乐旋律间的良好配合,在心中立即绘出了一幅唯美的画面,对作品中所描述的景象和作者对人生的探索有了深刻了解。如果学生经常与这样的音乐作品接触,那么,他们的审美境界就会进一步升华,进而形成了良好的人文素质及人文精神。

2.4加强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因素教育

通过对学生人文因素的教育,使得音乐的文化、教化等功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培养学生良好综合人文素质的途径之一。学生不仅是文化的接受者,同时,还是文化的传承者,更是文化的创造者。学生在欣赏好的音乐作品时,能更为直观的了解到人生的真正价值、自我实现时的幸福以及世界的本质,充分体现出了音乐欣赏教化功能的内隐性。这不仅实现了学生们追求真善美的实际需求,同时,还促进了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而音乐所具有的审美功能对于学生良好品格与个性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推动了其积极性格特征的发展,使学生终身受益。

3结论

综上可知,教育者在传授音乐知识给学生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制定可行的方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索娅敏.音乐审美与情感体验[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7):124.

大学音乐论文范文4

       关于经济管理学学生论文的写作要求有哪些?经济管理学论文参考文献要求呢?以“商业银行论文英文参考文献”为案例标题引导大家。

 

音乐论文参考文献一:

[1]应诗真着.钢琴教学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2]李晨阳.巴赫《帕蒂塔》的世俗性探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3]王倩.舒曼《升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的演奏研究[D].沈阳音乐学院2013

[4]李应华着.西方音乐史略[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5]吴晓.格拉纳多斯的《12首西班牙舞曲》之舞蹈元素研究[D].燕山大学2014

[6]韩萌.肖邦夜曲的旋律结构、人文性解释及演奏诠释[D].燕山大学2014

[7]潘雅清.钢琴演奏的心理调控技能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8]姜珊美.浅析舒曼《阿贝格变奏曲》Op.1[D].西安音乐学院2012

[9]蔡良玉着.西方音乐文化[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10]邹建平,施国宪编着.罗西尼[M].东方出版社,1997

[11]姜洋.拉赫玛尼诺夫《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的演奏技巧初探[D].沈阳音乐学院2013

[12]张鹏.穆索尔斯基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和声运用特征之探析[D].沈阳音乐学院2013

[13][美]保罗·亨利·朗格(P·H·Lang)着,张洪岛译.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14]王一凡.圣桑《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15]刘碧琳.贝多芬《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风格特征与演奏诠释[D].陕西师范大学2014

音乐论文参考文献二:

[1]廖叔同着.西方音乐一千年[M].三联书店,2004

[2]王黎平.浅谈电影音乐审美的多元化[J].电影文学.2010(22)

[3]邢艺,主编.西方钢琴作品曲名全集[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4]肖晶.罗西尼声乐套曲《威尼斯赛船会》的艺术特色及演唱风格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3

[5]杨儒怀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6]郭赛男.论罗西尼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唱风格[D].山东师范大学2011

[7](美)弗里德伯格,着.成功钢琴家攻略[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8]高为杰,陈丹布编着.曲式分析基础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卡尔·莱默尔(KarlLeimer),瓦尔特·吉泽金(WalterGieseking)着,姜丹译.现代钢琴演奏技巧[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10](德)格奥尔格·克内普勒着,王昭仁译.19世纪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11]曾睿娟.罗西尼歌剧唱段中女声花腔部分的特点及其运用[D].武汉音乐学院2006

[12]宋晶.罗西尼喜歌剧中两位女主角罗西娜与辛德瑞拉的主要唱段及人物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7

[13]李京宪.罗西尼艺术歌曲《舞曲》艺术特征与演唱风格把握[D].上海师范大学2013

[14]高晓光,吴国翥编着.钢琴艺术百科辞典[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

[15]钱仁康,钱亦平着.音乐作品分析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16]张玲玲.透过歌剧《塞密拉米德》看罗西尼次女高音的风格及特征[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09)

[17]喻家燕.钢琴学习中的踏板基本运用技法[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2)

音乐论文参考文献三:

[1]邱鑫.久石让音乐中的和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2]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王少维.纵聚类音乐分析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3

[4]冶鸿德.二十世纪(五种)音乐分析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

[5]石慧.梅西安《被遗忘的奉献》音乐分析[D].中央音乐学院2011

[6]邱鑫.久石让音乐中的和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7]蒋长清.电脑音乐与多声部音乐写作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9

[8]王艺.约翰·菲尔德夜曲初探[D].山西大学2010

[9]陈昀.福斯特歌曲在美国大众音乐发展中的地位[D].华南理工大学2014

[10]王菲.军旅歌曲《热爱》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4

[11]耿仁甫.音乐分析法研究[D].贵州大学2008

[12]欧阳文思.音乐鉴赏中动漫的现念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13]许黎.无词人声作品类别与特征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2

[14]张盼盼.约翰·斯塔米茨交响乐的音乐学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4

[15]刘岩晶.申克音乐分析体系与传统音乐分析体系个案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12

[16]金华芳.《陕北四章》第一乐章的音乐分析及演奏心得[D].中央音乐学院2011

[17]司季发.序列“准则”与赋格“结构”的融合[D].福建师范大学2013

[18]蒋长清.电脑音乐与多声部音乐写作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9]程露.高平《舞狂》音乐分析与演奏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3

大学音乐论文范文5

 

我来帮你flash动画的歌曲MTV漫画的游戏设计的还有广告相册等等动画的设计有很多种可以选择的我们都做过了可以给你指导去百度文库怎样才可以找到免费的flashmtv的毕业论文??急用啊湖南商学院选修课Flash8动画设计教程与上机指导在哪个教室上课?急用.你们能告诉我哪里有flash的免费论文下载吗?急用如何免费下载flash动画设计教程求动画设计毕业论文急用

大学物理论文去哪下载

免费论文大全免费急求大学物理实验免费论文下载网址到哪里可以下载免费的大学物理论文啊,最好是能够复制的急用大学物理论文怎么写?有关物理知识在高端科技的应用大学物理论文求大学物理论文,论述汽车发动机与热力学的关系,2000字左右谢谢了hao.

大学音乐论文范文6

关键词: 孔子 乐教思想 乐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陷于穷途的孔子一方面兴办私学,专心致力于和门人学生教学相长,一方面整理编纂六经,其中就包括早已失传的《乐经》。江文也在《孔子的乐论》一书中评价孔子是一位具有十足音乐细胞的艺术家,这是不足为奇的。孔子对音乐的热爱及对音乐的理解在当时是无人与之相媲美的。下面从三个方面论述孔子与乐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乐的起源

关于音乐的起源,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据某位研究者的说法:神农、伏羲等英才相继出世,文化高尚……伏羲氏遂作五弦琴及三十六弦瑟。又如《琴操》中记载道:伏羲作琴。《世纪·补三皇本纪》中也说道:太皞庖牺氏……作二十五弦瑟。因此,这大概就是最早的音乐可以追溯的年代与人物了。

而乐的概念的出现,则又要向后推迟几代了。针对先秦各时代风格有“夏代勤俭,殷代维新,周代礼乐”一说,司马迁也在《周本纪》中记载周代“兴正礼乐,制度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因此,周公旦制礼作乐之说也就有史可依了。学者们关于乐的由来也众说纷纭。一说,乐来源于宗教祭祀活动。如祁海文先生在《礼乐教化——先秦美育思想研究》一书中考察“先王乐教”时指出,秦汉时人多将乐之起源归之于传说中的先王之作或先王令其乐官制作。如《世本·作篇》以为乐器为先王所造,《周易·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祁海文先生还认为,乐在上古还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艺术,而是与其他社会活动融合在一起的,尤其是与宗教祭祀活动紧密相连,“宗教祭祀功能始终占据着中心地位”。[1]这一点从作乐的目的——“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可以看出,从《吕氏春秋·承云》帝颛顼“祭上帝”也可以看出。史学家吕思勉先生也认为“古代教育的内容如《诗》、《书》、礼、乐原本都是所谓‘事神’之事”。[2]徐复观也曾引《周礼》、《周易》证明上古音乐与宗教之不可分的关系。

另一种观点,认为乐起源于史前时代先民表达心理情感的艺术活动。早在先秦时期,荀子就在《乐论篇》中提到:“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思,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这是说,乐是起源于对于人的情感的正确引导的需要。通过乐,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善心,防止邪的腐蚀,这也正是乐的社会作用。《乐记》认为,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现情的,情则来自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这是对乐是上天和神赋说的突破。

此外,也有人将乐的起源追溯到礼,甚至认为乐本来就是礼。《说文解字》谓“乐”字“象鼓鼙。木,虡也”,认为“乐”的古字“樂”像木架上置鼓,这说明乐原本也是从礼器演化而来。语言文学家罗振玉先生认为“乐”字的甲骨文“从丝附木上,琴瑟之象也;或增‘白’以象调弦之器,犹今弹琵琶、阮咸之有拨矣……如今日弹琵琶者用拨以代指甲一样”。[3]因此,“乐”与“礼”可以说在字源学上是一致的,也显示出它们相当密切的原始联系,礼乐不分家。总之,乐最初起源于先民的祭祀活动,随后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结合,影响人们的内心思想并外化为制约人们的行为活动,最后变成人们行为活动的规范和准则,与礼水融,到周代加上“德”的内容,形成完整的治国安民的系统思想,为后世沿用。

二、孔子与乐

孔子与乐有着深厚的渊源。首先,孔子对音乐有着异于常人的感受力。《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子曰:‘丘未得其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司马迁不惜笔墨,叙写了孔子学习文王所作的“操”之琴曲。他是从师襄子,但是却不顾老师要其一直向前赶进度的催促,而一步步按部就班地感受音乐的内容和内涵。从音乐的拍子节奏到音乐表达的情志,最后到作曲者其人的感受,孔子是真正体悟到一段音乐的韵味。这使得他的老师也惊叹不已,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已然超过老师。这让师襄子既惭愧又欣慰,以致马上起身,再拜致意。

其次,孔子对音乐有着超乎常人的热爱。“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至于斯也。’”(《论语·述而》)“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史记·孔子世家》)从这两则史料不难看出,孔子对于音乐的热爱非比寻常,一曲韶乐,竟有如此大的魅力让孔子三个月内不知肉味,进而发出感叹:“音乐的美妙竟然可以到达如此的境地。”可见孔子对音乐如痴如醉,沉浸其中。据《尚书·益稷》记载:“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得让。上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凰来仪。”这段话可见韶乐演奏气势宏伟的场面。它经过夔之手精心创造,优美典雅,深深打动孔子,因此孔子称赞其:“尽美矣,有尽善矣。”(《论语·八佾》)这在另一方面上又为《韶》“中华第一乐章”的地位打下基础。如果没有孔子,那么韶乐将可能埋没几千年甚至消失殆尽。在唱歌方面,孔子也有浓厚的兴趣并且有极高的模仿力。“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述而》)“使人歌,善则使复之,然后和之。”(《史记·孔子世家》)别人唱的动听的歌曲,孔子会要求唱者重唱一遍,自己随之加入合唱的行列。这不能不看出孔子对美好音乐的向往及热爱音乐的心情。至此,将孔子归入音乐家的行列也就有据可依了。孔子对音乐的感受力,认知力,以及鉴赏力都是当时的佼佼者,难怪他晚年要致力于编纂《诗经》,保留其中精华以传后世。孔子与乐确实有深厚的渊源。

三、孔子的乐教观与乐的作用

孔子是战国时期不可多得的一位音乐家,但他更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将自己对乐的感受融入到其教育观中,传达给他的弟子。孔子认为,人之学,应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以乐为其学习的最终完结。这里的乐并不仅仅指单纯的音乐,而是由欣赏音乐而深入人心的情感体验,是内心之乐,是人格与性灵。乐对人的感情、性格,意志等是有巨大影响的,这种影响从天地万物扩展到人的心理的各个方面,从而对人的道德品质发生作用,如“乐者,天地之和也”;“大乐与天地同和”;“乐者,通伦理者也”;《礼记·乐记》)“乐者为同……同则相亲”。(《史记·孔子世家》)放眼整个宇宙,乐表现出天地之间的调和原理,其自身具有宇宙性。从伦理层面上看,乐则统合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人与人之间通过乐达到相亲相爱的情感联系。对人的教育最终归结为对乐的养成,另外一个原因在于乐给人带来“德育”的影响,在修身养性,净化心灵的同时培养人的品德,改变人的气质。好的音乐,让人平心顺气,消除人的欲望,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民关系和睦,步调一致,欣喜欢爱,相亲相敬。[4]《礼记·乐记》记载:“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乐者,所以象德也”;“观其舞,知其德”;“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因此,乐具有提升人们内心修养与培养人们思想道德的双重作用,是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这是孔子的另一个重要的乐教观。当时的乐是用高低、强弱、长短不同的音阶以及复杂的乐器之间的配合产生的和谐的旋律,反映着等级制度的合理性、有序性,各阶层之间恪守互不冲犯、上下有序的和谐秩序。另一方面统治者也希望人们在乐的作用影响下,接受礼所规定的道德伦理规范,从而将人们的伦理同心理协调统一起来。因此,不同等级的人有不同等级的乐曲、乐舞。大夫季氏是正卿,按规定只能用“四佾”,所以,当季氏“八佾舞于庭”,孔子对这种破坏周礼等级的僭越行为极为不满,怒不可遏,认为其“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可见孔子将乐上升到一定政治高度。乐作为约束人的行为规范成为周朝等级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礼乐刑政,其极一也。”(《礼记·乐记》)从治国意义的观点看,孔子将礼乐与一国的刑法、政治等同并列[5]。其实,礼、乐、刑、政,它们的方法与效用本不相同,但最后却殊途同归,这并不是无稽之谈。在上下无别、秩序荡然无存的时代,孔子认为拯救人民脱离涂炭之苦的唯一方法就是正名,而礼乐则担负了此项重任。一直不受重用的孔子到了晚年则专心退隐故乡,教导门人。他的教育理念中诗、书、礼、乐都是必不可少的课程。发出“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的慨叹,也是对礼乐制度寄予厚望的真切表达。乐区别于礼的外在形而上的规范约束,从内在潜移默化地植入到人们的思维观念之中,并融合在制度礼仪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乐也有匡正纲常伦理、宗法规范的作用。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这一乐教观说明了仁、礼、乐三者的关系。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而礼乐也十分重要,否则也不会将礼乐上升到仅比仁低一级的地位了。孔子希望自己的言论可以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行为,然而他的终极目标还是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思想给统治者以建议,在士卿阶层得到认可贯彻,使得政治通明,社会安定。因此,以礼乐治国的思想也蕴含在孔子乐教观之中。《论语·先进》中孔子与几个弟子谈及治国方法中不难看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的治国志向,孔子独爱曾皙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子路和冉有都忽略了礼乐教化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而公西华虽然十分崇尚礼仪却没有把它与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孔子之所以只赞赏曾皙的主张,就是因为曾皙用形象的方法描绘了礼乐之治下的景象,体现了礼乐治国原则,这就谈到了根本点上。这一章孔子和他的学生自述其政治上的抱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乐治”是一种通过平和、温暖而又易于接受的方式,在听乐—享受乐—守乐制(礼制)过程中实现对人的教育感化和改造,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化为规范之民。孔子就是希望通过礼乐教化的方式唤起人们的文化自觉,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社会责任,培养人们忠君爱君的思想[6],从而使得君臣、君民之间达到平衡的状态,政治安明,社会和谐。

综上,乐给人带来内在人格上的修养,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进而使整个社会形成一片安详和睦的状态,并且“乐”加之“德”辅助统治者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纲常伦理、规范制度,从而有力地治理好国家。难怪孔子把乐作为一项重要课程要人人学习“乐”,人之修身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乐不仅是个人修身养性完善人格的必经之路,更是治国安邦、政治安明的重要途径。

总结:乐是古代人民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通过乐章的内容,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洗礼升华,以其“和”的性质对人起到“化”的作用,通过对人的情感、性格、意志潜移默化地带给人影响。通过乐器的制度,乐章的演奏规则,告诉人们遵守礼仪法度,长幼有序,君臣宗族需要按照规范运行下去。乐不仅仅带给人身体上的愉悦,更重要的是给人以心灵上的引导;不仅仅教导人们和睦友爱,更重要的是让人们自觉自愿地形成忠君爱国之思,以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状态。乐在古代社会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它传承的不仅仅是音乐,还是一种思想,一种状态。至此,乐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性已不言而明。

参考文献:

[1]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周武彦.为“乐”字正义.音乐研究(季刊),1993,3(1).

[4]谢丽娜.孔子礼乐治国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