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范文1
【关键词】E-learning2.0;交互白板;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7―0056―04
相关研究指出,交互白板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代的普及型教学工具,[1]而交互白板引入课堂,势必引发课堂教学的变革。基于交互白板的课堂具有E-learning2.0的特点,课堂上学生和老师可以更好的协同、合作、共享和体验,但目前与之相应的教学设计还不够成熟。基于此,作者结合交互白板作为一个E-learning2.0环境的构建工具、信息化课堂的教学工具,对相应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试图提出一个E-learning2.0环境下交互白板课堂教学设计模式,以求教于相关专家并希望与一线实践者交流。
一 E-learning2.0环境
互联网从web1.0发展到web2.0,相应地,E-Learning作为技术和教育相结合的产物,也从E-Learning1.0演变到了E-Learning2.0。传统的E-learning(即E-Learning1.0)主要以网络课程或课件等形式呈现,更多体现的是信息的单向传递,学习者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E-learning 2.0则是在e-Learning1.0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单向传递与协同共享教学方式的融合。[2]它使用“小块松散组合”的方式,把看似分离却能相辅相成的工具和网络服务联合起来支持专业学习社区的创建。[3]也就是说,E-Learning2.0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个性化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实现互动与共享。
E-learning2.0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一个开放的服务聚合平台,并为学习者营造一个个性化的学习环境。(2)学习对象的动态化,集中体现在自治、多样、开放、交互等四个方面。(3)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降低准入门槛,同时鼓励学习者贡献自己的价值。(4)提供实时的资源。(5)关系的复杂化、社会化,E-learning2.0的关系不再局限于学习者和数字内容之间的交互,而是由学习者、教师、动态学习内容等构成的一个个性化、社会化的学习环境。由此我们不难看出:E-learning2.0环境是一个“学生本位”的、动态开放的、个性化的、社会化的学习环境。
E-learning2.0环境的构建需要软硬件技术的支持,而在课堂中引入交互白板,则实质上就是构建了一个基于交互白板(作为网络终端)的E-learning2.0环境。
二 基于交互白板的课堂教学
一般认为,传统课堂的主要教学工具是黑板、粉笔,这种课堂信息呈现方式单一、信息资源缺乏、学习活动空间难以展开。多媒体课堂的主要教学工具是计算机、投影仪,尽管这种课堂弥补了传统课堂信息呈现方式单一、信息资源缺乏的缺点,但是在多媒体课堂中教师会受所用课件的限制,其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4]
基于交互白板的课堂上则是以交互白板为主要教学工具进行教学,教学工具的独特性使得基于交互白板的课堂教学既不同于传统课堂也不同于多媒体课堂,有其独特的教学优势。交互白板作为人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的智能平台,[5]它有效的整合了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既保持了传统普通黑板教学的优点,又发挥了课堂教学的潜能,有效解决了课堂上多媒体平台的局限性,为师生信息交流和情感交互搭建了很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基于交互白板的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把传统课堂与多媒体课堂有机的融合在了一起。
基于交互白板的课堂具有技术集成性高、资源整合性强、交互功能好、适应多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易于实现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的结合。其课堂教学和传统课堂相比也有着突出的优点:能够更好地激情导趣、建构知识;创新设计教学活动,整合课堂教学资源;电子备课与教学过程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及时反馈评价,促进教学相长。因此,可以说交互白板是课堂上构建E-learnig2.0环境的最佳选择。
三 E-learning2.0环境下交互白板课堂教学设计
E-learning2.0环境下交互白板课堂教学设计是指在如下情况中进行的教学设计:即课堂上利用交互白板进行教学,并且通过交互白板构建出了E-learning2.0环境。也可以说是在这样一种特殊的环境条件下,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
1 教学设计特点
(1) 强调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参与性,关注其学习过程。
(2) 学习的内容和资源动态化、社会化,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在E-learning2.0环境下,学习内容动态化,主要体现在自治、多样、开放、交互等四个方面;学习资源管理社会化,学生可以共同参与,共同建设。
2 教学设计基本要素
(1) 学习者
从传统的课堂到基于交互白板的课堂环境,教师和学生一样作为学习者的情况越来越多。当教师作为学习者参与到学生这一学习团体中时,教师和学生就组成了学习共同体。E-learning2.0环境下,由于网络技术的支持,学习者还能够实现跨区域的学习与交流,即不同班级或学校的师生构成更广范围的学习共同体(不同情况下学习共同体如图1图2图3所示)。共同体中师生都可以操作白板,使之成为活动的场所,也可以通过白板搜索、展示各种所需的信息资源,使之成为信息呈现和交流的场所,还可以通过学生将真实课堂和虚拟课堂结合在一起,从而也能通过白板达到情感上的互动。
(2) 学习目标
在传统课堂和多媒体课堂中,由于教学工具功能的限制,课堂缺乏互动性。这不利于学生对过程方法的体验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相应的学习目标也侧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E-learning2.0环境下基于交互白板的课堂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如图4所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互动形式,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创造学习资源。这有利于学生对学习过程方法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因此,基于交互白板的课堂学习目标应当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
(3) 学习内容和资源
传统课堂和多媒体课堂都难以在课堂上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较单一。E-learning2.0环境下,学习资源来源丰富,优质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和白板实现跨区域的共享和交流。因此,如何组织和使用学习资源也是教学设计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4) 学习策略
E-learning2.0环境下交互白板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学习策略是指:为了支持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而安排学习环境中各个元素的程式和方法。[6]传统课堂和多媒体课堂中,教师所采取的学习策略比较单一,教学方法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基于交互白板的课堂有利于创设情境,建构知识,整合课堂教学资源,因而可以采用多种学习策略,如心像、示范、头脑风暴、案例研究、操练与练习等等。
(5) 评价
在传统教学中,知识的掌握程度通常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而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和发展则很难顾及。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求对基础知识牢固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和发展。E-learning2.0环境下基于交互白板的课堂互动性强,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而且交互白板具有拍照、数据统计、保存等一系列特殊功能,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反馈结果记录并保存下来,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较全面地评价学生,如进行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
3教学设计模式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师自身经验与技巧、学生认知方式、教学环境条件,许多研究者总结了各不相同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尽管模式千差万别,但其基本的构成要素是相似的。作者根据E-learning2.0环境下交互白板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及其基本要素,创建了一个基于E-learning2.0和交互白板的设计模式框架。如图5所示:
E-learning2.0环境下交互白板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主要有:目标确定、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六个步骤。
(1) 目标确定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的开端。E-learning2.0环境下交互白板课堂的教学目标与新课改所提倡的“学生本位”的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相一致。即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过程与方法的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
(2) 分析
分析的对象包括学习任务、教学环境和学习者特征等,主要是分析“谁在学”。E-learning2.0环境下交互白板课堂中,学习者可以是一个班级的师生或者更广范围内组成的师生共同体,分析这些学习者具备怎样的学习特征(如初始能力、学习风格等)。这是教学设计工作中非常必要和重要的环节。
(3) 设计
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内容资源、学习情景与学习策略、学习者学习行为、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媒体工具五个方面,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学什么”。E-learning2.0环境下交互白板课堂教学设计强调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慎重考虑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学习情景的创设、学习策略的组织与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及教学媒体工具的选择。这一环节是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的核心部分。
(4) 开发和实施
开发和实施,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学”或“怎么学”。即根据教学目标和设计要求,开发教学策略和教学材料,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学习策略)进行教学。这一环节是教学设计的执行阶段。
(5) 评价
如图5所示,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设计过程。评价要依据教学目标,采用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是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有机融合。
四 E-learning2.0环境下交互白板课堂教学应用案例
1 案例说明:
本案例以高中二年级数学为教学内容,所用教材为二期课改人教版,这个教学活动是空间几何教学的开始阶段。
案例假设AB两个班级(不限是否在同一所学校)都安装了交互白板,并且拥有校园网环境。其中A班是数学强班,B班较弱。AB两班决定开展基于交互白板双向互动课堂。A班的优秀数学教师利用白板进行现场教学,课堂教学实况通过网络传输到B班,B班学生借助交互白板与A班学生同时上课学习,B班教师在本班现场辅导。
2 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① 知识与技能:了解立体几何框架,理解平面的描述性概念和平面的无限延展性,让学生尽情展现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② 过程与方法:由二位平面向三维空间拓展,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践、合作学习体会平面与空间的联系与区别。
③ 情感、态度、价值观:营造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和探索新知的欲望。
(2) 教学环境条件
AB两班有共同的教学目标和相似的教学内容,能够组成学习共同体。并且两班均具备E-learning2.0环境下基于交互白板课堂的硬件条件,即拥有交互白板系统并已联网。
(3) 学习者特征分析
AB两班学习者均是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基础知识。其中A班学生数学基础较强。
(4) 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准备教学内容和资源,重点是设计教学活动的教学策略以及媒体工具(主要是交互白板)的使用。AB两班教师在课前应至少有两次交流,第一次两名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概要设计,第二次则制定教学活动流程、细节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
(5) 学习活动的组织
活动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一:AB两班各自回顾平面几何知识结构,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目录,类比构建立体几何知识结构。然后A班教师用创意笔在白板上画出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B班通过交互白板观看A班实况,B班教师对本班学生加以解说。
步骤二:AB两班各自通过观察周围事物及展示图片(如果其中一班有更好的教学模型,也可以通过交互白板给另外的班级分享演示),让学生讨论得出平面的描述性概念及特征。然后AB两班在交互白板上将各自得出的描述性概念和特征进行比较,两班教师分别代表各自的学生在线上进一步讨论。最后教师在班上展示平面几何的知识框架体系。
步骤三:AB两班各自给出任务书,让本班学生动手制作在平面内无法完成的一些模型,将学生的思维由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拓展。然后A班教师克隆若干空间图形,并作局部修改,让学生识别其中的线面位置关系,B班观看A班实况,同时B班教师对本班学生加以说明。
步骤四:AB两班各自让学生自由发挥空间想象力画出空间四边形,并在白板上同时展示两个班极学生的成果,教师分别加以讲评。然后A班教师结合识图题分析画空间图形的要领,B班观看A班实况,B班教师对本班学生加以解说。最后AB两班教师分别给出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任选一个绘制立体图形,并在白板上展示,教师用快照保存学生作品,并点评其优点与不足。
步骤五:AB两班分别给出适合自己班学生的课后思考题和一些背景知识网页,让学生课后阅读了解空间几何的基本学习内容。
(6) 评价
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采用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学整个过程作出分析,以求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
3 案例分析与反思:
第一,该案例主要围绕交互白板的交互功能来设计教学活动,教学组织上精细,活动的展开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特征,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并且通过交互白板使AB两班共享了A班的优质资源。在教学过程中,首先,A班优秀教师利用交互白板的创意笔来汇制平面图形和相应的立体图形,讲解知识要点,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通过AB两班的交流探讨,逐步展示平面图形的概念和基本特征。随后,A班教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克隆功能向学生展示出几个由平面图形转化为立体图形的步骤,巩固了在第二步中所掌握的知识。AB两班教师让知识掌握得较好的学生在白板上绘制变化过程,从而达到教学互动的目的。在小组作品完成之后,小组成员用白板向两个班的全体同学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同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展示后用快照功能来保存作品,达到教学资源积累的目的。
第二,A班教师利用交互白板进行教学,B班学生可以通过交互白板(网络支持)清楚地观看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A班的主讲教师与B班的辅导教师配合,为AB两班的学生们提供了多种教学支持服务,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AB两班的数学教师可以就A班主讲教师的现场课为教研案例,开展如何提升数学课教学质量的教学研修,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数学教学的教师实践共同体。网络环境下,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实现观点之间的共享,更能够激起学习者的好奇心,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建构知识,从而对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7]
五 结束语
著名的媒体技术专家克拉克(Paul Clark)曾说:“是教学设计而不是用来传递教学的媒体,决定了学习者的学习”[8],交互白板的应用也不例外,基于交互白板的课堂需要一套相应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过程是个多要素相互作用动态多变的过程,E-learning2.0环境下,教学过程更是呈现出了多样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如班级间协作带来的协作学习中人际冲突的问题[9]。这对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之,E-learning2.0环境下交互白板课堂教学设计目前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和相关研究者不断地实践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丁兴富,蒋国珍.白板终将替代黑板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技术――革新课堂教与学的新生代技术[J].中国电化教育, 2005,(5):21-26.
[2] 牛端,田晟.Web2.0下的E-learning变革:从单向传递到协同共享[J].现代教育技术,2008,(8):14-17.
[3] Steve O' Hear. e-learning2.0-how Web technologies are shaping education[EB/OL].
2006-08-08/2008-08-20>.
[4] 邱晓丹,钟晓燕,黄颖.基于交互白板的互动课堂教学设计[J].教育技术资讯,2005,(11):30-31.
[5] 丁兴富.交互白板及在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5,(3):43-46.
[6] 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10-111.
[7] 张豪锋,孙颖.论网络学习中的意义交互[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218-220.
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范文2
[关键词]网络;财务管理;教学设计
近年来,随着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大量运用,为创设以学习者学习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尤其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应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面对具体情境进行意义的建构,从而使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下的、强调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设计得到普遍重视。
一、基于网络环境的《财务管理》课堂教学设计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是整个“财务管理”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它贯穿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一)一体化原则
传统的“财务管理”课堂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要素构成,教师通过向学生讲授教学内容来达到知识传递的目的,这是一种相对松散的模式,而基于网络环境的《财务管理》教学加入了新的要素――教学媒体。教学媒体的介入,对教学内容来说,它是一种表现工具,可以实现更优化的内容表现;对于教师而言,它是一种教学组织与实施的工具,可代替教师作很多常规的工作;对于学生,它则是一个认知工具,不仅可以帮助获取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发展认知能力。教学媒体的这三种主要作用,使得教学系统由松散变成紧密,大大提高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频率和强度,极大地提高了系统内部信息传递和转化的效率。因此,“财务管理”课堂教学设计一定要综合考虑这四个基本要素,实现教学要素的一体化。
(二)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基于网络环境的《财务管理》课堂教学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育模式之下,其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因此,《财务管理》课堂教学设计要围绕着学生这一要素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要以优化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认知的获得为最终目标。
(三)能力素质培养原则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不仅要着眼于知识的传授和传递,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培养,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和认知技能的发展。就《财务管理》课堂而言,尽管其具体的知识可能更新换代很快,但学科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是相对稳定的,如果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素质,就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快速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从而以灵活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财务管理》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
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及教学方法的实施的总和。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设计新颖,会激起学生潜在的学习热情及学习潜能,令学生迸发出智慧的光芒。设计不当,则可能成为知识的堆积或方法的罗列,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网络环境的《财务管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已不单是知识的传授者,更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而是教学的组织者、课堂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尝试运用研究学习、合作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应通过各种媒体的应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把学习过程更多地变成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针对财务管理课堂教学的特点与需求,结合网络时代教学与学习理论的启示,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时,强调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强调知识的应用与迁移,强调学习能力与协作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并发现新问题,实现学用相长。基于此,我们对《财务管理》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基本流程归纳为:网络导学、理论学习、模拟实验、课堂实践等四个基本环节。
(一)网络导学
笔者认为,在课堂学习活动开始之前,应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当引导,为课堂学习活动的开展做好各个方面(知识、方法、心理)的准备。可利用网络平台,向学生提供《财务管理》课堂导学信息,其内容可包括:课程学习目标;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联;课程知识框架;课程学习的重点与难点;课程学习的方法或建议;课程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课程教学管理信息等等。也可针对本堂课学习的重点、难点或热点,在网上组织课前研讨活动,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二)理论学习
《财务管理》课程的理论学习,以企业资金运动为核心,以资金时间价值、风险报酬为基本观念,以筹资、投资、资金营运和收益分配为主线,以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制度等理论问题以及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等业务方法为主要内容。这些知识内容应用性强,与实际问题情景联系紧密,针对《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主要特征,这里笔者强调案例教学与专题学习。教师应提供与课堂学习相关的文献或案例,通过网上交流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分析与评述;并针对重点、难点或热点,结合相关知识,组成专题,提供专题学习资源,设计专题学习活动。
(三)模拟实验
《财务管理》课程实验是以企业财务运作为核心,利用专业实验软件,模拟企业财务预测与决策过程。其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逼真的环境,使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受到专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它让学生(实验者)通过对若干财务政策与方法进行单因素实验或多因素实验,观察实验中的差异现象,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检验某项财务活动的科学性。通过实验加深对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的认识。在该环节中,教师从虚拟企业现实的情景中设计实验案例,并提出有关财务管理问题;学生探究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利用专业计算机软件分析、整理资料,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并表达研究成果。
(四)课程实践
作为一个实践性学科,《财务管理》课程实践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它是学生对所学财务管理的知识与方法的综合运用与深化理解,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关键。在该环节中,教师应针对课程特色,设计与课程学习要求相关的、难度适中而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项目或课题;组织学生组成项目工作小组,完成项目任务,提交作品或报告,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记录活动过程,组织与引导展示、反思、交流与研讨。
三、基于网络环境的《财务管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
广东商学院从2003年起实施教学信息化工程,该工程的实施一直秉承“研究―计划―实施―评价一反馈”的工作模式。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化教学应用方面
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备了进行网络辅助教学模式构建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在教学信息化建设方面迈出了扎实的一步。基于网络环境的《财务管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也正是建立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的平台上开展的一项教学改革。为此,财务管理教研室的教师集中优势兵力,白行开发了《财务管理》网络辅助课程、财务管理实验教材及软件,并组织学生创建了“学生学习创新网站”等网络学习资源,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也为学生开展基于网络环境的《财务管理》课堂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还成立了研究小组,对《财务管理》课程如何利用网络环境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迁移进行研究,为普通高校通过教育教学信息化提高专业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以下以股票投资课堂教学为例,予以说明。
教案:对外投资管理
(一)教学内容
第八章对外投资管理
第一节股票投资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企业进行股票投资的内容
2、熟悉股票的种类
3、掌握股票的估价方法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股票价值的计算
2、对外投资管理组合策略
(四)教学学时
课堂教学:6学时(其中,实验课2学时)
课后学习:4小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要求学生根据《财务管理》网络辅助课程中提供的相关导学的内容,对本章的学习目标、课堂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教学知识点不同层次的要求作初步了解。
2、课前要求学生根据《财务管理》网络辅助课程中提供的相关网站查找感兴趣的上市公司,了解公司基本情况及相关财务信息。
3、课堂在线展示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行情及相关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理论讲授。
4、实验课:综合实验六:企业投资价值分析
5、课后网上讨论:你认为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是非理性成长,还是价值回归?以目前的股价,你乐意进行长期投资吗?
6、课后思考
(1)与债券投资相比较,股票投资有何特点?
(2)股票估价的方法有哪些?
(3)股票价格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4)国内外主要的股票价格指数有哪些?
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范文3
【关键词】建筑;设计;教学;现状;完善
建筑设计包括多个环节的教学,前期调研、功能规划、场地解析、空间形态、土地控制以及设计一体化等方面的教学内容都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将建筑设计教学工作当做一个整体性来理解。
1建筑设计教学现状
1.1生源问题
在很多高校的建筑设计相关生源往往在入学没有经过摸底考试,对于建筑设计本身的理解也非常有限,所以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在逻辑思维等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在空间、色彩等方面仍有非常大的欠缺,绘图技巧、色彩把握等方面都需要后续的教学来解决。
1.2师资力量
在建筑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没有实际工作的经验,甚至直接从相关师范或者高校毕业之后就走上教学的岗位,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水平较高但是实践教学能力较差,有的高效教师队伍人数较少,在建筑设计课程中教师对学生不能全面的引导和教育,这就造成教师辛苦,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1.3建筑设计课程安排在很多地方的院校,建筑设计的课程依旧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为理论教学,设计作图,改图,评图的基本过程,这种教学方式不可否认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需要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实质性的改革。
2建筑设计教学的完善
2.1教学设计基础
在建筑设计教学中,基础设计教学是尤为重要的,在教学中,知识的积累是后续素质和能力体现的基础,结合课本,建筑学概论以及设计概论等来向学生展示一些建筑设计的基本工作方法和理论知识,设计小任务的设定主要围绕建筑的空间认知、色彩搭配、材料建构等方面,从面积的对比、环境认知以及场地、道路、外观的基本要素学习进行引导,利用课堂以及作业让学生通过小的设计以及模型制作来实现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熟悉和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例如多媒体技术等,通过形象有趣的方式来让学生培养起初步的建筑设计理念,为后续的设计教学和工作打下基础。
2.2建筑课程设计
在建筑课程设计教学工作中,因为有了教学设计的基础,这一过程就需要教师将建筑的设计、计算机的绘图技术以及构筑训练等内容进行综合,通过对房屋建筑学、画法几何以及建筑构造等学科的综合来实现建筑理论与实践的初步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专题设计的形式,例如小型住宅设计,活动中心,幼儿园等具有特色的方案,通过学生不同专题的设计过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个过程教师要注意学生对于建筑形态的理解以及把握,通过相关设计手段来强化建筑的空间特征以及功能性,在模型的制作、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强调技术和空间构成法,注重环境和生态观念的提醒和建筑的形象表达,视觉的表现在这一阶段要不断的强化和完善。学生不仅在学习中开发了自主学习的兴趣、还总结了很多实践经验、掌握了一定的设计力法、提高了设计的综合能力和职业上作能力。
2.3专题设计
这一过程是强化的阶段,需要教师通过题目的设置来对学生的学习方向进行把控和加强,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研究创造条件,这一过程对于建筑的设计主要偏重于建筑的共性与特性,教师要发挥自己的经验和优势,采取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专题选择可以从建筑设计构造、建筑当代设计、建筑古代保护设计、数字化城市设计、室内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专题的应用和选择可以让学生自主发挥,也可以进行小组的合作形式,最终得到设计成果,教师要对设计成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造性的保护。
3设计与实践的结合
在高年级的教学中注重建筑设计与实践体系的结合,将学生的设计理论与日后的职业联系起来,通过对课题或者实习过程中的设计来培养学生对建筑设计完整性的理解,帮助学生对社会中建筑设计大趋势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建筑设计教学内容要以创造性的培养为皈依,凸显建筑设计的社会性和个性化。所以相对于传统的专业课程改革,设计与实践体系的结合教学更应为成为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个部分,通过有目的性的实践方式来进行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引导和设计水平的提高,除了在课堂上的渐进性提高,在教学内容和框架下进行实践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突破,在这个过程中要制定教学的基本单元,在教学大范围内进行师资的优化分配,将理论化较为优秀的教师与实践性强的教师向搭配,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同时得到有效的提高,协调专业主干课与相关理论课的关系,通过纵向教学班和横向教师群,改变设计课教学师生一对一的传统封闭式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接触更多教师,在开放的环境中扩大学生选择教育信息范围和思维交流机会,真正提高学生创造力。对相关职业实践内容的培训也酌情增加,促进教学的开放性,吸引相关建筑设计行业人员的加入,通过这种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行业敏感度,校外的设计院、城市规划等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成立相关指导部门,通过对行业动态的研究和对学生学习水平的检验来弥补校内师资等方面的不足,通过讲座、专家交流等形式来让学生更为明确的接触到行业的动态,更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不足,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动力,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和专家、教师交流,通过项目的参与来实现自主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培养,并且还能够更好的融会贯通理论知识,强化画图能力和学习能力,使建筑学设计过程能够尊重学生理论和素质的提升与发展,加强了教学与研究及工程实践紧密结合。是培养开放性创造性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建筑设计教学的教学现状分析,我们认识到建筑设计教学需要改善和优化的部分,作为教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学以及设计理念,采取阶段化、实践性的教学方式,构建更为合理和高效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坚.高校公共教学建筑教学空间设计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
[2]孙一民,肖毅强,王国光.关于“建筑设计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J].城市建筑,2011(03):32-34.
[3]陈喆,刘刚,张建.生态思想与建筑设计教学模式变革[J].建筑学报,2007(01):15-17.
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范文4
关键词:VI;VI设计;网络课程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2-21718-02
Application of VI Design Theory in the Web-based Courses Development
HU Ping1, QIU Xiao-hua2
(1.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JHC, Jinhua 321017, China; 2.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JHC, Jinhua 321017,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mainly elaborated VI design theory and it's the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simultaneously unifies the actual project "Multimedia Technology web-based courses" the development, key has carried on the elaboration to VI design theory practical application process, finally has also produced the question and the reference solution in the paper which appears in this process.
Key words:VI; VI Design; Web-based Course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对计算机专业或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人才缺口日益变大。怎样开展好计算机基础和专业教育成为很多院校教学改革的热点,而网络课程具有灵活教学,自主学习,在线检测,资源共享等等优势,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成为非常成熟的计算机教育形式。在网络课程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怎样提高网络课程的可读性和易用性,进而提高网络课程的使用率,达到较高的网络教育质量呢?
在下文中,我们将从网络课程VI设计的角度,对VI设计的常用理论进行阐述,同时将结合实际项目,重点论述VI理论在网络课程开发中的应用。
2 VI基本理论
VI是英文Visual Identity的缩写,称为“视觉识别”,它是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企业识别系统)理论中的组成部分。CIS是将企业的理念、素质、经营方针、开发、生产、商品、流通等企业经营的所有要素,从信息这一观点出发,以文化、形象、传播的角度来进行筛选,找出企业所具有的潜在力,找出它的存在价值及美的价值并加以整合,使它在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中转换为有效的标识。作为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一部分,CIS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企业。CIS理论共包括三部分:MI(Mind Identity)理念识别、BI(Behavior Identity)行为识别和VI(Visual Identity)视觉识别。MI理念识别是指企业或组织的经营战略;BI行为识别是以实现企业或组织的理念而进行的组织行为方式;VI视觉识别则是借助于传播手段,将企业形象和企业理念向外界传递,使其显性化。“如果说理念是企业的头脑和灵魂,行为是企业的处世方式,那么视觉识别系统就是其着装和仪表。”在实际应用中VI视觉识别系统,包括基础设计要素和应用设计要素两个部分。
VI设计是平面设计的一种,隶属于视觉艺术,因此,视觉艺术的构成法则和规律也多适用于VI设计。视觉艺术的重要本质是视觉形式的创造,视觉形式的创造决定着VI设计的生命。VI设计不同于一般的美术设计,VI视觉要素是综合反映组织整体特色的重要载体,是组织形象外在的符号化的表现形式,从本质上讲,它属于一种组织行为,必须能使人感悟到组织精神的个性与内涵,传达组织的经营理念。因此,不能从纯美学的角度设计制作,以观赏价值代替实用价值,但也不能单单只求实用而忽视了美。由于VI的识别是通过视觉传达完成的,公众识别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VI若缺乏美的艺术表现力,则不能唤起公众的美感愉悦,识别认同的作用将微乎其微。因此,VI设计时必须遵循统一与变化,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调和与对比,比例与尺寸,色彩与联想,情感与心理等美学原则,通过独创性的符号立意来表现个性。
VI的设计程序可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准备阶段,成立VI设计小组。理解消化MI,确定贯穿VI的基本形式;(2)设计开发阶段,基本要素设计;(3)反馈修正阶段,调研与修正反馈;(4)编制VI手册,编制VI手册是VI设计的最后阶段。VI设计的基本原则:VI的设计不是机械的符号操作,而是以MI为内涵的生动表述。所以,VI设计应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理念。风格的统一性原则;强化视觉冲击的原则;强调人性化的原则;增强民族个性与尊重民族风俗的原则;可实施性原则,VI设计不是设计人员的异想天开而是要求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如果在实施性上过于麻烦,或因成本昂贵而影响实施,再优秀的VI也会由于难以落实而成为空中楼阁、纸上谈兵;符合审美规律的原则;严格管理的原则;VI系统千头万绪,因此,在积年累月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各实施部门或人员的随意性,严格按照VI手册的规定执行,保证不走样。[1]
VI设计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现在世界上一些著名的跨国企业如荷兰壳牌、美国通用、可口可乐、日本佳能、住友银行等,无一例外都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他们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与科学有效的视觉传播不无关系。近20年来,国内一些企业也逐渐引进了形象识别系统,最早的太阳神、健力宝,到后来的康佳、创维,也都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在中国新兴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想长远发展,有效的形象识别系统必不可少,这也成为企业腾飞的助跑器。
至于VI设计理论在网络中的应用,特别是网络课程中的应用,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还处于摸索阶段,VI的理论原则在网络课程开发过程中是否适用,下文将结合项目实例进行论述。
3 VI理论在网络课程开发中的应用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可以分为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持环境这两个组成部分。是一种按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超链接的结构,对教材内容经过教学设计,以多媒体及网页形式制作的教学软件,可在互联网的网页浏览器中运行。[2]
网络课程是基于网上远程教学的特点,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又要便于教师通过网络进行讲授和从事相关的教学活动[3](如网上辅导、答疑和提交作业等)。
网络课程不但要把教学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较好地表现在网页上,即要对教案的文字、图表、视频和音频作合理的布局和设计,而且要满足在互联网上运行的基本条件,例如:安全、稳定、可靠和下载快等特点。
从上面对网络课程的定义和特点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对于网络课程视觉元素的设计非常重要,而对视觉元素的设计恰恰就是VI设计的主要内容。
《多媒体技术》网络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尤其注意对自身视觉元素的设计,为了符合VI设计原则,所以决定采用既有的网络课程开发工具“弘成系统”,它是一个多媒体课件开发平台。多媒体课件开发平台是用来集成、处理和统一管理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的开发工具。对于高校等机构,对课程有很大的需求,但课程制作又需要个性化的自主完成的情况。弘成科技特地推出的“弘成系统”是一个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它能使有任何多媒体课件制作需求的人员能够根据自己的创意,将文本、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各种多媒体素材进行集成,使它们融为一体并可以同步显示,从而制作出丰富多彩的各种多媒体网络课件产品。利用“弘成系统”,结合本课程的开发设计要求,决定采用下面如图1所示的开发流程。
图1 网络课程制作流程图
首先,开发小组的组成应有:学科教学人员、教学设计人员、程序开发人员和美工。开发应采取项目制,由教学设计人员全面负责。
其次,整个教学软件的开发过程,至少需要经过如下四个开发阶段:
(1)教学设计阶段:选定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交互方式、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需要提交的文档是网络课件的脚本。
(2)软件原型开发阶段:将网络课件的脚本设计成可运行的界面程序,即确定程序的逻辑框架,色彩色调风格,使教学设计的意图能够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本阶段应该提交软件原型及软件原型的使用说明。
(3)正式开发阶段:根据课件脚本及软件原型,开发具有实际教学功能的原件。在本阶段,需要提交的文档有:软件设计的技术报告,程序流程图,程序的源代码及相关数据清单。
(4)测试、维护、修订阶段:按照课件脚本的要求,测试软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测试软件的可靠性、稳定性等技术指标;程序开发人员根据测试报告修订程序,在本阶段需要提交的文档有:测试报告、软件的修改记录、软件的使用说明。
从上述的开发小组成员和《多媒体技术》网络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课程模板的设计和选定是由专业的美工人员完成的。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完全参照了VI设计准则,最终利用图像设计软件和“弘成系统”所得到的网络课程如下图2所示。
《多媒体技术》网络课程目前已经投入实际教学使用,各项反馈良好,尤其是在VI设计原则指导下得到的网络课程界面,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各项功能设计非常人性化,课程的使用率比同类网络课程高,教学效果好。
图2 《多媒体技术》网络课程
从《多媒体技术》网络课程的开发和使用我们可以认为VI理论在网络课程开发中的应用是可行的。但是,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还是有许多问题需要注意,下面就几个典型问题予以阐述。
4 VI实际应用的常见问题
VI设计在网络中的应用,特别是在网络课程开发中的应用范例还较少,目前也没有统一的使用规范,从实际应用中主要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4.1 遵守VI设计规范,但切忌生搬硬套
VI设计过程是一个特殊的创作过程,如果一味强调美学原则,脱离实际应用固然不行,但是如果简单的把平面设计中的所有手法都搬到网络课程设计中也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网络课程首先作为网络媒体存在,它来源于传统平面媒体形式,但又具有交互性、媒体种类丰富性等传统平面媒体不具有的特征,所以VI原则在网络课程开发中应该有所取舍,最终才能使作品成功。
4.2 “美”和功能应该统筹协调
VI设计与网络课程的关系应该是这样:首先,设计是为网络课程服务的;其次,设计是艺术和技术结合的产物,就是说,即要“美”,又要实现“功能”;最后,“美”和“功能”都是为了更好地表现网络课程。所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美”和功能应该统筹协调。
4.3 VI设计的趋同性问题
这里谈到的趋同是指在网络课程日益增多的情况下,许多网络课程的功能甚至教学目标基本一致,这就导致了界面设计的趋同性,带给浏览者的直观感觉就是你的网络课程同其它的差不多,辨识度低。解决趋同性最好从教学设计的根本入手,即找出更优的教学方式方法,更巧妙的利用网络的优势,新兴媒体的优势,使网络课程达到领先,则趋同性就会一定程度的避免了。
以上一些问题均是《多媒体技术》网络课程的VI设计过程中出现过的,并都得到了解决,希望本文论述的VI设计应用原则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能为同类设计提供参考。
5 结束语
本文结合《多媒体技术》网络课程的开发过程,详细论述了VI理论在其设计过程中的实践应用。文中的开发技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对同类系统研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宇明. 电脑美术设计基础[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张剑平. Internet及其教育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范文5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育立场;育人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2-0017-05
教学设计在教育领域广受关注在西方有近百年的历史,在我国有近三十年的研究历程。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研究教学设计的初衷都在于改进教学,达成最佳的教育效果,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育人”。然而,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发展至今,很多理论观点与实践做法与开始的教育教学初衷有所背离,甚至大相径庭。本文试就教学设计的教育背离问题进行分析,并就树立教学设计的教育立场进行论述。一教学设计的教育背离之路
在西方,教学设计伴随着教学研究在20世纪上半叶进入科学化时期以后而广受关注。20世纪上半叶,对教学设计的研究起源于杜威、桑代克等人,试图把心理科学成果运用于教育情境。杜威提出建立“桥梁学科”(linking science)的主张,试图建立一座能够沟通学习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知识的桥梁,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桑代克在其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包括任务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测量等内容的教学设计体系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和框架。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社会出现几大特点:首先,伴随着人口出生率迅速增加而出现学龄儿童的剧增;其次,国际科技领域的竞争激化了美国对其教育科学化的关注;再者,西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社会各个方面的渗透带动了把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的风潮。在这些社会背景的影响下,人们在追求教学设计的科学化时就自然地把当时盛行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范式应用过来,于是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开始兴起。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开发一种教学程序系统,通过准确分析学习者的行为表现,确定要达到的行为目标,然后根据心理学原理设计教学活动程序,以达到预先确定的具体学习结果。这一时期,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马杰的行为目标理论、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等在推动教学设计走上技术理性道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突出的特点是全面分解教学目标、内容和实践活动,力图通过合规则的行为设计而对教学活动加以控制。在这分解控制的过程中,完整的教学消失了,作为完整生命个体的学生和教师,都被排除在了关注范围之外。当作为教育目的承载者的学生消失在教学设计者的视野中时,教学设计就走上了自己的教育背离之路。
到20世纪70年代,行为主义的发展势头逐渐减弱,以认知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设计开始受到重视。与行为主义理论相比,认知主义理论考虑到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对人的影响,重视认知因素的作用,主要研究人难以观察的内部心理活动机制和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把人简单化和机械化的弊端,关注了个体的内部认知结构特点及动机对学习的作用。然而,即使如此,认知主义教学设计也没有把人作为一个有情感、有个性差异的鲜活生命,而是作为知识的容器,他们研究的重点是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方法,可以把尽可能多的外在于个体的客观知识灌输到这个容器中去。而且,在很多方面,认知主义教学设计并不是对以往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对原有做法的超越。例如,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的关键策略是“任务分析”,70年代的认知主义教学设计仍然应用这一策略,不过从过去分析人的行为表现以确定行为目标,转到理解不同知识和技能领域中“能力表现”的发展阶段,运用“任务分析”确定一个学科领域中能够把新手和专家区分开来的不同学习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即使有对学生动机情感的关注,也是作为实现其知识灌输目的的条件和手段。至于这些知识是否真正能为学生所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认知主义教学设计甚少考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开始兴起。该理论认为知识不是外在于个体而客观存在的,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个人意义的过程,强调在具体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对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一理论很快影响到教学设计领域,并通过“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模式体现出来。这种教学设计有效避免了以往教学设计中把知识绝对化,学生客体化的弊端,但它对学生的重视并不是着眼于学生发展,而是工具性的,要充分利用学生学习的特点达到外在于学生的目的。所以,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与前面的教学设计思想和做法并没有价值取向上的根本区别。
在近30年来,西方教学设计研究出现了一种整合化趋向,其基本思路是把各有所长的多种理论组合起来,形成一种大规模的、富有变化的、包容许多可能的策略的系统。教学设计者能够从这些经过大规模整合的教学理论中选择某些具体环节,直接运用于他们所需要的教学实践中,从而使教学设计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但是,这一思路与教学设计教科书中经常提到的媒体选择流程图的思路基本一致,而且,因为真正的教学要比单纯客观的媒体复杂得多,当人们需要照顾到多方面的需求和标准时,往往并不能从中找到一个完美方案。
在我国,对教学设计的关注和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主要有三个领域的研究者。一是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研究者。他们多从技术的视角分析教学设计,研究的内容结构相对固定,相关著作或教材一般采用首先概述教学设计内涵和历史,然后介绍国外比较典型的教学设计模型,再就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分别进行阐述和分析的结构框架,其中的基本内容也大体一致,主要是国外比较成熟的相关理论、策略的介绍。因为如上所述西方教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背离教育的问题,我国教学设计研究的这一分支也具有比较明显的重技术轻教育的倾向。二是教学论领域的研究者。他们从教学论的视角,用教学论的术语来分析和表述教学设计问题。虽然他们在努力追求“通过系统有效的教学设计帮助学习者达到学习的目标”,但在具体内容和做法上仍然有突出的模式化和把完整教学原子化的倾向。三是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主要以学习理论研究者为代表。这些研究者把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与教学设计紧密联系起来,以学习的分类和学习的外部条件为主要依据建构教学设计研究的基本框架,结构相对新颖。但其外在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观,前提性地假定了教育教学活动的预成性,同样忽略了真正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具有的不确定性、情境性、偶然性、非线性等特点。
近10年来我国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是反映我国教学设计研究立场的重要舞台。在课程实践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被广泛宣传和强调。全国各地的许多课堂上,从学生的桌椅摆放,到技术手段的运用程度,到教学内容的曲折呈现,再到师生各自主讲时间的控制,等等,都为了凸显学生的中心地位。然而,因为课堂上的这一切都要归结于统一的评价,尤其是地位稳固的同一内容与形式的考试,所以,很多课堂里展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不过是舞台上的表演,是“戴着镣铐跳舞”,实质是另一种技术控制的形式,并不具有“育人”的实质价值。
如上所述,纵观教学设计发展的整个历程,虽然最初以优化教育教学为出发点,但在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媒体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与方法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淡化甚至忽略了作为主体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及其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复杂性,逐渐偏离了教育“育人”的根本目标,走上利用技术,乃至依赖技术去控制教育教学活动,让教育教学活动削足适履地适应技术需要的技术理性道路。这在我国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这一过程中,教育的目的始终聚焦于“培养客观知识的掌握者”,而这正是我国当今教育所要批判和摈弃的恶疾。
二、教育立场下的教学设计之品性
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也是教学设计逐渐偏离“育人”宗旨,走上技术理性的过程。技术化的教学设计把师生的教学活动看做可以预设和有效控制的程序,试图通过对教学程序的预先设计而控制师生的教学行为并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设计采用原子化的层层分解的方式把整体的教学系统、完整的学生解剖为一个个独立的元素,认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就如计算机执行程序命令一样,可以通过严密的逻辑顺序和结构控制而准确地获得预期结果。然而,这种技术化的教学设计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个性,无视教学活动的不确定性。正如有人说,当把科学作为一种信仰时,科学也就成了伪科学,教学设计在不断追求科学化的过程中,也逐渐背离了初衷,成为有效教学的阻碍,师生生命成长的藩篱。
要寻求教学设计的有效发展之路,必须脱离几十年来形成的技术化立场,重新站在其发展的原点,以教育的视野和情怀审视教学设计,以“育人”为根本目的思考教学设计,从而确立起教学设计的教育立场。教育立场下的教学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实现,更是一种价值反映;不仅是一种程序预设,更是一种过程开放;不仅体现教学共识,更展现个性特色;不仅关注知识传授,更看重生命成长。对教育立场下的教学设计品性进行概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主体视野中的价值选择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成人’,教育学乃‘成人之学’。”人是教育的根本价值所在,是教育的本真目的。教学是教育的核心环节,教学设计的好坏是教学成败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以往的教育实践中,经常存在的现象是:在宏观层面的教育价值和目的上,人们能把关注点放在“育人”上面,而一旦具体到微观的教学环节或实践活动中,人们就不知不觉把对人的培养窄化、片面化,甚至物化成了对知识、对活动、对技术、对物质设备等的关注。在探讨教学设计的价值时,也多沿用“关系说”的基本思路,分析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强调教学设计在促进教师有效教学、知识传播、教学手段现代化等方面的价值。本来,强调这些价值也没有错,但这些价值,都是使用价值或者工具价值,是相对的价值,只有被人选用时才具有的价值。教学设计从根本上来说,不是为了这些外在的物化价值服务的,过分突出这些相对价值,就把教学设计的真正价值所在一一人(包括教师和学生)排除在了价值视野之外。
当教学设计脱离“育人”的立场探讨价值时,那些清晰、条理的价值明细不过是技术理性的思维模式和实践规范强加于教学设计主体的,这时的主体是缺乏自主、丢失自由的所谓主体,所标榜的价值并非主体自我选择的价值,或者说,这些价值根本不成其为价值,因为,“不以自由为基础,不经自由选择的东西没有价值”。真正的价值“不过就是人作为人所追求的那个目的物,而这个目的物就是人的自身本质”。所以,教学设计的价值,并不存在于教师与学生自身之外,恰恰是他们的存在与发展,以及基于自身存在与发展需要对教学设计所做出的自由选择,才是根本的、绝对的价值,也只有由此确定的教学设计才是立足教育立场的教学设计。换句话说,教育立场下的教学设计,其价值总存在于基于主体自身需要的自由选择中。
2、个性视野中的生命成长
当教学设计的价值着眼于主体自身时,“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也就成了作为主体的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设计中的不懈追求。对于个体的存在而言,相对于他人的独特个性是其存在的关键价值。实际上,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尊重就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
然而,长久以来形成的技术理性的思维模式和实践习惯使教学设计走上了个体个性发展的对立面,把促进人的发展理解为对每个人一视同仁,却忽略了真正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是适合个人特点的教育。《学会生存》中分析传统教育有两个根本弱点,“第一个弱点是它忽视了(不是单纯地否认)个人所具有的微妙而复杂的作用,忽视了个人所具有的各式各样的表达形式和手段。第二个弱点是它不考虑各种不同的个性、气质、期望和才能。”这两个弱点在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中广泛存在。今天的教学设计,仍然把规范过程与追求效率作为其重要的目标,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主要手段就是严格控制和整齐划一,这与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兴起的“社会效率运动”如出一辙,教师与学生具有了与企业生产线上的产品同样的性质。在这种效率视野中,个性化的教师与学生是不存在的,他们都等同于无生命的产品。而数十种周密规范的教学设计模式也凸显出教学设计活动作为一种线性的、既成的、确定的程序与步骤的特色,不论选择哪一种模式,都是选择了一个封闭的系统,一个排除了个性发展的独特性和过程不确定性的系统。而这无疑是对作为主体的教师与学生个性生命成长的漠视,甚至扼杀。
教育立场下的教学设计要找回个体生命在教学设计中的存在。德国教育家克拉夫基曾经说,“衡量一个教学计划是否具有教学论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实际进行的教学是否能尽可能与计划一致,而是看这个计划是否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教学论上可以论证的、灵活的行动,使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借以为发展他们的自觉能力做出贡献一一即使是有限的贡献。”所以,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这样,教学设计就会脱去僵硬的外衣而显露出生机。教育立场下的教学设计正是要追求这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它从教师与学生个性发展的视角出发,以促进彼此的生命成长为根本依据。
3、实践视野中的过程生成
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教学预成性的认可,即认为在教学之前预先规划设计好教学的目标、内容、活动过程,形成具体细致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实践就可以依据方案,自然而然地达到目标。这种预成观把教师实施教学的过程看做是忠实执行教学设计方案的过程,认为越是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实施教学,教学就越有成效。于是,“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直至得出预定答案。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于是,我们就见到这样的景象: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诚然,就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活动,依据预先的设计蓝图行动是人优越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正式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进行必要的设计规划是人的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表现。然而,这种预先规划一旦追求具体详尽,试图包含教学实践过程的一切,它就不再是实践活动的有益参照和指导,而是成为禁锢人手脚的镣铐,成为控制教师与学生身心的工具。在这种教学设计方案的牢笼中,教师与学生都成为被动的知识消费者,他们就如被动执行程序指令的机器,完全丧失了自主选择的权力,就如生产线上的产品,沉默地被塑造。在这一过程中,教学设计逐渐被技术化,并逐渐从解放人的力量转变为奴役人的工具,成为剥夺人的主体价值选择权、抹杀人的生命个性的凶手。
教育立场下的教学设计不再把关注重点放在对教学过程的预先严密规划上,而是在尊重实践的情境性、不确定性的基础上,给予教师和学生充分的自由与权力,让他们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积极寻求和努力创造自我发展的机遇和条件,让自己的生命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生成。教育立场下的教学设计着眼于实践,关注实践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发展变化。首先,教育立场下的教学设计不把教学目标停留在学生“仅仅基于认知层面对表层符号知识的‘知道’”,而是强调师生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围绕特定知识主题相互交流、探讨、反思,从而获得对知识的个性化意义与创造性结果,并最终体现为学生生命智慧的生长。其次,教育立场下的教学设计把一切预设的目标、过程、方法等都看做是真实教学实践的参考,而不是要执行的权威,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偶然性、不确定性因素是教学的根本特征之一,也往往是重要的“成人”时机,所以作为预设的教学设计方案要大方地给真实的教学实践“留白”,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一定的时空,使之可以依据自身存在与发展的需要而在实践中自由选择、自主生成。
三、明确教育立场,走上“育人”之路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在意识到教学设计的教育偏离或技术化倾向之后,提出以加强技术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融合作为解决当前问题的策略。然而,技术主义与人文主义各是什么,它们是否有融合的可能,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融合,得到的结果只能是哪个也不是了。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在强调技术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时,总是一边欣赏着技术主义的优点,一边眷恋着人文主义的好处,却从来没有想到这两种主义也各有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对于一种观点或者事物,我们习惯了用二分的思维方式去分解其优缺,却没有想过,这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假想。因为对一种观点和事物来讲,其优缺并不是分装在两个盒子里的不同的东西,而恰恰是一种东西的两面而已。虽然优缺不同,却是唇齿相依,共损共荣。所以,那种提倡对一种观念或做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言论更多是一种“表面文章”,强调不同理论与观点融合的意图也难以在现实中找到平衡点。我们真正所能做的,是确定一种明确的立场和观点,并依此为标准去选择、组织和落实整个系统中的一切。而在教学设计中,这种明确的立场和观点,既不可能是技术主义,也不可以是人文主义,而是教育的根本,既教育“育人”的立场。
1、确立“育人”的根本方向
正如教学设计最早萌芽于军队和工业培训领域,致力于利用现代技术提高外显绩效一样,对教学设计的传统认识,人们从过程方面突出了其作为设计学科的技术性,而从效果方面突出了其作为应用学科的功利性,这两种倾向无论是在对教学设计进行学科性质的理论探讨中,还是在教学设计的实践应用中都表现得非常明显。这两种倾向支配下的教学设计者,往往把设计技术应用的非常熟练,把绩效的提高作为追求的最终目标,这种教学设计看起来似乎有效而充实,实则是有形而无神。因为他们把本属于手段的技术和绩效与真正的目的混淆,把作为根本价值的人的存在与发展,排除在教学设计考虑的范畴之外,从而使其行为成为缺少价值追求和精神引领的“空心人”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又反作用于人,成为限制和压抑人的牢笼。
把教学设计从无人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复杂实践的角度重新诠释,意味着要重新思考和建构教学设计的价值规范。正如前文所述,教学设计是服务于教学的,教学是为了更好地教育,而“育人”是教育的根本意蕴。所以,虽然教学设计是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小环节,但“育人”仍然是其真正的价值所在,是其所有活动的精神和灵魂。
“育人”作为教学设计的根本方向和标准,不是一种远离实践的抽象理论或者口号标语,而是如一种性格反映在一个人一言一行的方方面面,如一种文化渗透在一群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一样,渗透在教学设计的理念和行动中。如果把教学设计看作一个人,“育人”就是这个人的精气神,是这个人成为他自己的精髓所在。当人们以“育人”的标准重新审视和关照教学设计时,虽然仍要借助于技术,也要看外在的绩效,但这些都成为供选择和被利用的手段,都要经过“育人”这一最终标准的审核和检验。只有为“育人”这一根本目标服务,有助于这一目标实现的手段,才会被选用。也只有确立了“育人”的根本方向,教学设计者才能一滴水里看世界,做到既着眼微观的具体设计,同时又胸怀远大的目标,把对独特个体生命的关怀浸润到教学设计的每一细节中去,使无形的“育人”追求转化为有形的教学行为。
2、实现教学设计的整体优化
一个人总是一个整体的人,当我们把他划分成四肢、躯干、腰身、发型,或者专门分析他的鼻梁、下巴、眼睛、牙齿的时候,他就不成其为他,而只是不同身体部件的符号而已。教育立场下的“育人”也是如此,培养的人应该是整体的人,不是只培养身体健壮的人,或者学识渊博的人,而是培养在身体与心理的各方面都协调均衡、身心统一的完整人。所以,对人的教育,应该站在教育的立场给人以完整的人文关怀。同样道理,虽然教学设计的研究一直采用分解的方法,把教学设计系统划分为若干要素和环节,然后对每一要素和环节的特点、要求、设计方法等进行分析论述,但教学设计的各要素和环节之间绝不像西瓜,切开一看,皮囊分明。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要素与环节相辅相成,稍有考虑不周,就可能发生蝴蝶效应,对育人效果产生极大损害。同时,把复杂的整体划分为孤立的部分,也容易遮蔽整体存在的随机性、新事物和创造性。可以说,只有当你始终以一种整体的眼光去观照教学设计的各部分时,你做的才是真正的教学设计,你才能感受到真实的教学,你的眼中才会有教师,有学生,有对他们个性特点和鲜活生命的实时关照,才会真正触及教学设计的“育人”核心。所以,基于教育“育人”立场的教学设计,必然是整体优化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范文6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兴趣、品质、性格、情感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基础性课程。它担负着“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等重要责任。尽管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逐年提高,但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必要性认识不清,教师的魅力远不及网络、游戏带给学生的魅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造就学生的良好性格,激发学生的热烈情感,而培养学生这些素养依托的是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种实施教学系统方法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它综合了教学过程中诸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将运用系统方法的设计过程加以模式化。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追求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它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良好的教学设计对学生起到至少四个方面的作用:学习兴趣的培养、意志品质的培养、良好性格的培养、健康情感的培养。
一、充分利用教学媒体采用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是客观现实存在的东西,同时兼有情感因素,不仅能引发人们思考,更能开启人们的智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能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比如我在上《美化环保简报》一课时,先给学生播放Flas――《拯救地球》,让学生深入了解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被人类严重污染的情况,从而唤起他们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热爱家园的责任感,然后再配合学校的环保宣传工作,对学生制作的环保宣传简报进行展示。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二、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坚强的学习意志能促使学生长期保持旺盛的求知动力,抵御学习中的挫折,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很重要一点就是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
在学习VB的过程中,有些学生意志薄弱,遇到一些挫折时就信心不足,甚至干脆就放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及时反馈信息,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进度和难度,善于找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样,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不断进步,会逐步增强学生的信心,意志力就更加坚定。
当然,每个学生的意志类型和发展水平是有差别的,所以,教师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根据学生意志品质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这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在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教育和品德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表现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及其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而有核心的心理特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在教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应将培养学生优良性格放在首位。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首先要从实际出发,做到“悄无声息”,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比如在上网络课时,我就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使他们充分认识上网是为了搜集有用的资料,掌握新的信息,网络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同时还给他们介绍一些适合他们使用的具有一定学习价值的网站,让上网的同学学会如何运用网络工具去实现自主学习。通过正确引导,让学生运用已学的道德知识来分析、判断,选择道德行为,解决问题,使学生懂得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做一个文明网客,从小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
然而不同的学生,他们性格的差异是复杂多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性格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性格,特别是培养他们勇于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不满足于课本里的现成结论,敢于对教师的答案提出异议。要教育学生独立思考,反对盲从,勇于创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结合教学内容,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
情感是学生对学习态度的体验,是沟通教与学的纽带。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启发、点拨、引导和调控,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积极地思考和研究问题,从中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困惑,并从中总结出学习的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