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范文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随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根本途径。①在中央大力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新时期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摇篮,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展素质教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二十
多年的历程中高校素质教育工作成绩斐然,但也存在着一些状况,具体表现为:
(一)人生价值观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期,社会在急剧的转型变革,各种思潮波澜起伏,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他们由以前的“精神至上”原则逐步发展为“精神与物质兼重”的价值观念,如: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产生矛盾时,由以前信奉的“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转变为“以集体利益为主,兼顾个人利益”;在奉献与回报问题上,由以前遵行的“只讲奉献不求回报”转变为“多奉献多回报,少奉献少回报,不奉献不回报”。
(二)多元文化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入发展,中外文化的碰撞、交流与结合已渗透到各个领域,高校更成为了中外文化之间交流与碰撞的前沿阵地,在大学生的思想中形成了多元文化观。很多大学生既坚持中国传统文化中诚实、善良、勤俭、励志的观念,也接受外来文化中竞争、创新、自由、现实的思想,同时亦有部分大学生滋生了拜金享乐的物质至上思想。
(三)择业就业观
在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我国传统的大学生工作分配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逐渐被打破。随着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完善,“双向选择,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已经成为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制度。②而当前仍有不少大学生在择业就业问题上存在误区,具体表现在:1、艰苦创业的少,想一劳永逸的多。不少大学生以毕业后能进公务员单位为荣,形成多年来考公务员热的不正常局面。而打算艰苦创业,白手起家的大学生却很少。2、见异思迁的多,持之以恒的少。不少大学生没有成熟的择业就业观,属于迷茫困顿状态。他们心情浮躁,态度不端,频繁跳槽,很容易陷入一事无成的境地。
二、制约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发展的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和现行教育制度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显露出来,诸多因素制约着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传统教育体制的制约
应试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模式,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期间被纳入到无数的考试之中,形成了很多高分低能的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不强。③而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导的社会就业市场要求的是有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社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种矛盾对用人单位和高校都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尤其使社会对高校教育制度产生了怀疑。
(二)市场经济消极因素的制约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从确立到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循序渐进不断扬弃的过程。④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急需完善的体制。人才就业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在就业竞争中出现不公平的现象,使得部分大学生对高校素质教育的效果看不到希望,失去了信心。
(三)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误解
我国的素质教育是从幼儿园到高校开展的系统教育工程,而不同层级的教育单位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解读不尽相同,存在着理解上的偏差。单就高校层面来看,不少学校把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单纯理解为就是开展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也有的学校理解为就是搞些学生素拓活动。他们都没有真正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
三、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方法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总体要求,笔者针对目前制约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发展的因素,提出以下加强和完善的方法:
(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根据国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每个学校依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把素质教育工作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工作改革方案,并把素质教育工作效果作为职能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业绩考核项目之一,真正把素质教育工作改革落实到位。
(二)加深对素质教育认识
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深刻理解它的意义和内涵,改变当前对素质教育工作的理解误区,把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做到不仅对学生传道授业,更要做到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真正做到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素质教育工作的成败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而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们的思想觉悟,做到与时俱进。在国家大力推进教育制度改革的新时期里,每一位教职工应明确自己肩负的改革重任,意识到加强素质教育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通过努力把素质教育工作做到实处,取得良好效果。
(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工作的目标,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丰富他们的实践性,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使他们的德智体综合方面在素质教育中得到长足的发展,早日成为社会实用型人才。
综上所述,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一项重大的系统教育工程,素质教育工作的潜在规律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外在需求融汇贯通于该系统工程中。打造大学生素质教育品牌,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质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孔繁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工作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4
[2]刘新生.大学文化建设[M].济南:泰山出版社,2010:413
[3]姜鹏.新时期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思考与探索[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8
[4]武 康星华.现代市场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37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范文2
关键词 武德的内涵 时代性 大学生 健康人格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2
一、武德的时代性内涵
武德是经过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孕育,由长期的武术实践发展而形成的习武之人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是传统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优良的文化遗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武德的精神内涵也应与时俱进,不断突破历史局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满足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需要和时代诉求,发挥其应有的精神指导作用。
二、大学生健康人格
(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内容
从西方人格理论家对健康人格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给健康人格下定义是困难的,但对健康人格的认识还是有一定的共识的,即能够超越其生物本性和环境特征,相信人自身有扩展、丰富、发展和完善自我的潜能,而这些潜能的实现成就了健康的人格。健康人格的主要特点是能保持人格的完整、统一。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不仅有高尚的理想和追求,而且认知、情感价值道德等审美要素整合良好,身心系统保持平稳状态,人格和谐统一,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
所谓健康人格是指人格和谐、全面、健康的发展,人格处于健康状态,是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为其他社会成员所接受而又充分展现主体个性特征的人格模式。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的健康人格标准,是对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特征的集中概括。
(二)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性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梁启超先生对此认识之深刻令吾辈肃然起敬。看来,大学生人格健康与否不但关系其自身的身心健康,是否顺利成长和成才,更关系着民族的未来与希望。21世纪的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要力量,他们自身的人格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民族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的完成。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高校推进素质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新的形势下,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改进素质教育的工作方式和方法,通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促进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工作。
三、武德的时代性内涵与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相关性
(一)大学武术课是契合点
《礼记·大学》篇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虽然此大学和彼大学有区别,但毫无疑问,当代的大学是可以肩负这一历史使命的。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是培养出来的,是需要通过素质教育的途径实现对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正确的向度意识、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不断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武术课是实施大学作用的主要渠道之一。
(二)武德的时代性内涵与健康人格相统一
在社会转型期,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思潮多元化发展,大学生思想意识和人格理念发生了显著而深刻的变化。信仰迷茫、理想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泊、缺乏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人格缺失问题依旧存在,迫切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与培养。武德的时代性内涵可以通过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大学生人格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与时俱进,从而有效地减少上述负面思想的影响。
(三)武德的时代性内涵与素质教育相统一
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应该基于以下三点: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得到机会均等的教育,且在他们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得到尽可能的发展;2.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发展的教育,将弘扬人的创新精神作为教育的灵魂;3.素质教育要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武德的时代性内涵是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共性和个性需求的。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德的时代性内涵是可以再次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的。
(四)把握武德内涵的时代性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切入点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概念和结论的背诵上,而应是现实的、感性的、真切的理解上。而大学武术课就不是以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为目的,而是让大学生把健康人格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思想素质和能力,使武德的时代性内涵成为大学生的思想准则和行动指南,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明辨是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时代性的内涵的把握要始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紧密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回答社会现实的重大问题,回答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实际问题。同时,还要注意改变武德时代性内涵的实施方式,通过多种方式与方法调动大学生的兴趣,增强参与意识,增加吸引力和说服力,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养成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全社会的人们都来关心和爱护大学生的思想成长。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在人格养成上将逐步完成向成人的过渡与转变,但完成这个过渡和转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实际困难和思想矛盾,由此产生的困扰和冲突并不少。这些问题如果解决的不好或不够及时,就可能造成大学生人格上的裂变和扭曲。武术课的有效实施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的成长压力的。
(五)武德的时代性内涵与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相一致
古人云:“人格之道,当治于心”。古人对人格培养的看法尚且如此,现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更是如此。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大学生面对裸的竞争与利益关系,面对个人得失、进退的取舍等诸多的困惑、苦恼、压力、焦虑和担忧,使不少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滑坡,令人堪忧。因此,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他们进行帮助。高校广泛开展武术课就是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制定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重点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健康人格。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运用武德的时代性内涵战胜各种心理压力,把武德的时代性内涵变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
(六)武德的时代性内涵是人文素质培养的内容之一
亚里士多德说过:“美德有两种,即心智方面的和道德方面的。心智方面的美德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归功于教育;而道德方面的美德乃是习惯的结果。”可见,美德是可以通过实践逐渐养成。而大学武术课就是在实践和加速养成这种美德。大学武术课可以从三个方面完成这一目标:一是武术课实践可以激发道德需要;二是培养道德认知能力;三是完成德性修养。武德的时代性内涵可以包括上述三个方面,并通过武术课不断地渗透到大学生的内心,加速完成美德的养成。
人文素质是指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能够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素质培养在大学生人格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包括大学生个人的社会文化修养,也包括对理想世界和健康人格的执着追求。
“过去我们只注重怎样让年轻人更聪明,而忽视了如何使他们更善良”。就是在21世纪的今天,美国的校园凶杀、暴力依旧存在。大学生的健康人格缺失问题依旧是个重要议题。因此,武德的时代性内涵应该以此为契机抓住当代的热点焦点问题,不断提出新的目标增强自身的校园和社会的影响力。还应该将大学生父母、大众媒体、商业界、市民和社会团体联合起来,培养尚武的校园氛围,为发扬武德的时代性内涵创造良好氛围,形成一个大学生人格健康成长的校园人文环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四、小结
总之,当代大学生素质培养要以不断更新武德内涵为契机,迎合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时代需求,以尚武习武为手段,促进人格培养的知、情、意、行各个侧面及自身知识、能力的协调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平叔.教育论集[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2]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中华书局.1936.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范文3
有关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目前虽然成果颇丰,但仍存在认知上的偏误或歧见,这主要表现在:其一,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认知,莫衷一是。不少人以为文化素质教育就是一种通才教育,更多的人则以为文化素质教育即人文学科教育,或将文化素质教育视同文化知识传授,或简单地理解为文化素质课的教学【1】;还有人以为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互补”教育,或是一种“兴趣教育”或第二专业教育【2】。这些说法,虽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但又未免以偏概全。其中,“通才教育说”,仅仅强调了人才的一专多能;“人文学科教育说”,则没有意识到新世纪人才的综合特质,忽视了科学意识与科学精神的培养;至于“文化知识传授说”,则又把文化素质教育简化为知识的累积与授受;“兴趣教育说”也是将系统的素质培养看作简单的兴趣培养;“互补说”,虽看到了文理知识结构的偏差,但较少将文化素质教育看作是一种心灵的潜移默化与健全人格的习养过程。因此,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尚需进一步的研讨以达成共识。其二,对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培养之关系的认知失当。目前,多数人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视为专业教育的补充,但也存在“颠倒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地位”的现象【3】。在我们看来,这两种认识都不恰当。我国的高等教育方针和实际状况都表明,具有优秀专业素质的人,才是国家立身安民之本,经济发展尤其需要各种专业人才。因此,专业素质教育是主体,文化素质教育是基础,思想品质素质是根本,身体心理素质是物质保证。不能片面夸大文化素质教育的功用,只能在专业素质培养的大前提下,进一步完善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在知识、能力、修养、品格各方面都均衡发展的优秀的综合型人才。其三,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存在偏误。研究资料显示,有的高校为了配合素质教育,多则开设近500门文化素质选修课,或近300门选修课【4】,少者也有150-160门选修课;也有的学校将一些适合专业培养的课程拿来“下放”进行素质教育,这些做法都有操之过急、过犹不及之嫌。而且,某些高校尽管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文化素质教育,但对课程的实用性、系统性、建设性、平衡性考虑欠周。2008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通识教育现状调查表明,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外语、计算机、体育、马列课程和德育课程,占全部通识教育总分的70%以上;人文类课程量的比例很小。”【5】华南师范大学曾将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课程的学习纳入人文社科类学生的必修课,3学分;人文社科类课程纳入理工类学生的学习中,也是3学分,且二者同时必须修满艺术类学分3学分。【6】尽管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显而易见,课程设置的整体性还有待完善,力度有待加强,效果如何也须检验。由于课程设置存在问题,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实际成效就不容乐观。譬如,体艺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令人堪忧。调查显示,在五大类173种中外文化经典、中外文学名著、马列经典中,体育系学生有87%没有听说过或者读过;在2大类160幅中外精品名画中,有80%的学生表示没见过;2大类113首中外名曲中,63%没有听过或者张冠李戴、不甚了了。【7】其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职能定位存在偏误。目前,片面强调高校物质文化环境改善和学生主体素养提升的学者大有人在,但他们却有意无意地轻视了文化素质教育的隐性化育功能,不太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与垂范作用。其实,文化素质教育职能定位,应该是人格培养、精神塑造,而不只是学校教学硬件配套的升级、教学服务设施的完善、校园文化的丰富、图书信息的增量等,这些都只是外在的催化剂,真正内化成精神心灵的力量则在于学生能够吸收这些知识、信息、能量,潜移默化成思维方式与行动能力。【8】而教师自身人文素养、言语行为对学生的潜在影响尤为关键。一项关于“目前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最大不足”的调研结果显示,45.7%的学生认为“学校人文环境差,没有配套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14%的人认为“老师水平不高,教学方法落后”。【9】因此,文化素质教育的教育者即教师,急需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整体水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探索,之所以存在上述偏误,究其原因:1.我国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受欧美通才教育、通识教育的影响,在目标、宗旨、课程、途径等方面借鉴了欧美现成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在理论阐释上难免中西杂糅,出现概念歧解,由此带来认知上的偏差。2.从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多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者,他们往往根据实践成效来对文化素质教育进行反思与评估,缺乏高屋建瓴的理论视野,尤其是对大学生文化素质及其教育状况的调查、评估,目前尚未建立比较科学的测评方法与评价机制,以致在调查、测评的过程中,往往各行其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观点,也就难免会发生龃龉。3.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还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文化素养教育的实施与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并非多设几门课程让学生选修,就可立竿见影。加上目前大学生受市场经济影响,开网店、课外兼职、勤工俭学,把短时的经济收入与实践能力当成自我塑造的中心,目光短浅、本末倒置。因此,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除了目标定位尤为关键外,还应从更具体而微的层面进行引导。
二.理论探索的完善与创新
明确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理论探索上存在的偏误及其原因,庶几可以进一步地建构与完善目前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为此,需要做到:
(一)正确认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目前,关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主要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也是主流观点,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精神的教育”;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全面的文化素质教育,应该包括科学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两个方面”,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的融合。【10】到底哪种观点更科学更契合中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实际呢?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成果显示:第二种观点逐渐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其中,杨叔子、余东升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揭示较有代表性:“文化素质教育就是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一种本土化创新。在汲取欧洲自由教育、美国通识教育经验的同时,特别是在汲取通识教育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方面成功经验的同时,文化素质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品质和特征。这些品质和特征表现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中心在于融知识、思维、方法、原则、精神教育于一体,大力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将实践列入教育过程。而其现实要求则是强化人文教育,其中重点又在于高度重视民族优秀文化的教育。”【11】至此,人们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定位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而这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无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理顺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
正因为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存在分歧,教育目标与宗旨的诠释存在偏颇,造成了高校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关系处理的偏误。一些高校热衷于增设选修课,开辟第二课堂,加强社会实践等,认为素质教育的成效就在于课外教育。这种观点实际上颠倒了主次,素质教育还是根植于课堂教育,依据专业教育为主、素质教育为辅的模式进行。章仁彪即认为:“高等教育首先是专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级专业人才,不能光讲通识教育,但专业教育也要教书育人,转识成智,化性为德也应该是适用的。”【12】教育部也强调文化素质教育“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大学生学好专业的同时,进行包括文史哲基本知识、艺术的基本修养、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的教育。”【13】因此,抓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一方面专业素质教育本身需要加强,另一方面是文化素质教育需要“渗入”专业教育之中,“以业为志,由技入道”。【14】既抓住了专业教育的龙头,又不偏废文化素质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品位、道德境界也得到相应的提升。
(三)构建立体、平衡、协调发展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探索方面,复旦大学模式值得借鉴。复旦大学将其划分为六个板块———文史经典与文化承传,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性思维,科学精神与科学探索,生命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15】而美国MIT(即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麻省理工学院)的学校基本要求的学分包括:自然科学要求选6门,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类要求选8门,涉及文学与文章研究、语言、思想与社会准则、视觉艺术与表演艺术、文化与社会研究、历史研究等;说明文写作与专业写作;科技选修课;实验与体育等。【16】作为世界顶尖的理工学院,对人文社科的重视可见一斑,而且可以看到学校总体思路上并非随意开课,也不是动则几百门选修课的狂轰滥炸,而是对人文与科学精神的均衡重视。鉴于此,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建构,首先要考虑基础性、适用性:此项原则重在结合文科、理工科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关课程,适当降低某些课程的难度,因材施教,使科学与人文两方面的课程内容能够适应文理两类学生的实际水平;其次,全面性、系统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包括社会经济、道德伦理、文学艺术、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数理思维等方面的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知识与能力,完善其知识结构,形成合理健全的知识与能力链条;再次,国际性、创新性:放眼国外优秀教育经验,从本国行业发展的需求出发,设置符合供需平衡的重点课程,在适应本国建设需求的前提下,强化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准。
(四)充分发掘大学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
首先,要明确意识到校园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精神重塑作用。一所好的大学的物质环境、制度文化、精神风貌、人文承传都能对莘莘学子起到很好的感召陶冶作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匈牙利裔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在《个人知识》一书中即强调人类的知识可分为两类:“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明确知识”是以书面文字、图表、数学公式表现出来的,“默会知识”则是那些无法精确表述的知识。“默会知识”不是识知者关注的焦点,但是识知者的“行为遵循某些启发性前兆(intima-tions),并与某种隐藏的现实建立起联系。这种联系预示着范围不定的、依然未知甚至是依然无法想象的真实的隐含意义。”【17】这一理论运用于教育教学中,无疑可以从认识论与方法论上给予教育者有益的启迪。文化素质教育不仅有其显在的教育目标、硬件设施、方式途径、课程活动的影响,更有诸多潜在因素的浸染和作用。当然,“默会知识的调动和辅助意识的激发需要一定的条件:学习者必须内居于相关的环境,并在其中从事某种指向相关目标的活动。”【18】其次,教师素质教育在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与能力的同时,就必然成为潜在影响学生的重要层面。一来,学生深受教育环境氛围的正影响,“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二来,教育者的知识水准、道德品性与人格素养也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隐性教育正能量,正是由于“个体对情景的理解和把握,是一个不断进行信息筛选和意义赋值的过程,其间个体的经验、习惯、信念、直觉、想象力、激情、美感、良知等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19】有了高素质教师的身教潜影响,学生的文化素质自然会得到预期的提升与强化。
(五)推进高等教育生态化理论进程和健全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
随着文化素质教育研究的拓展深化,我们逐渐接受了一种先进的理念,即高等教育生态化理念。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最早提出教育生态学这一科学术语,“教育生态学是将教育及其生态环境相联系,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20】魏法汇在其《高等教育生态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中提出了构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生态原则:整体性原则、多样化原则、开放性原则以及差异性原则。在开放性原则中强调了大学城、高教园等校际、国际间的教学资源共享模式,便于跨校选课、学分互认、师资共享、优势互补。【21】王遐见亦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观、生态文明观和资源配置公平观等见解【22】。高校教育者在教育理念上越来越注重整体教育,而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也纳入了具体课程的化育之中。贺轶玲、李培超认为在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加强生态文明意识的渗透”,将生态文明伦理形态,以“文化心态”、“文化观念”与“文化信念”的方式,“内化为精神”,从而推动公众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优化我们的生存环境,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23】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教育;途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203-01
一、引言
サ苯裆缁幔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已然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全世界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复合型且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备受各行各业的青睐。因此,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素质教育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已然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和行动指南。现如今,高校教育工作者如何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以及清楚地认识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进行了解,对推进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
ニ刂始词侵父鎏逑忍炀哂械纳硇奶氐阋约巴ü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等影响因素而形成的基本品质。具体而言,大学生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身体素质以及生活技能素质等内容。
ニ枷氲赖滤刂适谴笱生最为根本的素质,它为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发展指明方向,是个体高素质的前提条件。所以,要坚持不懈地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进行引导教育,不仅认清社会发展的趋势更要明确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其次是科学文化素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系统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这不仅仅是要他们学习理论知识、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更重要是拥有运用这些科学文化知识进行实践和创新的能力。第三是实用技能素质。无论是从社会开拓竞争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社会财富的创造角度来看,提高人才的实用技能素质都非常重要。实用技能的范围非常广泛,一般来说,它指的是学生本专业中实用性强或本专业以外其他一些具有较强应用性的技能,比如师范生具备的交际沟通能力,或者音乐、体育、美术等技能,或者是非英语专业中的英语能力、文理渗透中的各种交叉知识的掌握等等。第四是身体心理素质。新世纪大的学生应该具有良好且稳定的心理素质、较为完善的人格形象以及坚定的意志。能在困难面前不气馁、不困惑、不烦燥,在成就面前不自满、不得意忘形。与此同时拥有健康强壮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最后,是生活技能素质,这也是大学生需要具备的素质。
ゴ笱生们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担当起祖国赋予的重任,完成相应的历史使命。而大学生素质教育就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们通过各种科学的途径和办法,不断提高学生们上述的各种素质,使他们能真正成为合格的、有用的、能跟上时代潮流的高素质人才。
三、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接世界挑战的需要
ッ恳桓鲋谢儿女都应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因为它是我国当前的宏伟目标也是国家长期而艰巨的事业,作为我国的大学生比如肩负着这一历史使命。仅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我国高素质人才的数量不断增加,但高等教育的质量仍然需要不断提高,高校要努力培养和造就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当代的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素质才有能力承担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成为国家的栋梁。另外,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来自世界各国各方面的挑战接踵而至。我国要在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就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则有赖于高校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大学生是我们国家非常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将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和改革开放,迎接世界挑战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坚持改革开放、迎接全球挑战,并在挑战中取得胜利,我们就需要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优秀人才。
2.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是社会对高素质大学生人才的需求
ソ龉艽拥鼻拔夜大学生的总体上看,其素质是积极健康和向上的。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思想意识不断涌现,在如今社会价值取向日趋多元的环境中,部分大学生也存在着诸多思想问题,比如政治信仰比较迷茫、心理素质脆弱、不重视道德品质,又或者缺乏人文科学的精神以及缺乏创新实践能力、生活工作能力等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的努力,还需要高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尤其是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应努力把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放在首位。此外,是否能成功就业以及就业后能否有所作为是在大学生毕业之后检验大学生素质的试金石。做一名具备高素质的优秀大学生,受到社会的接纳和认可,这不仅是大学生们自身成才的愿望,也是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客观需求,因此,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显得非常的重要和必要。
四、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
1.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ソㄉ栉夜社会主义事业,不仅需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健康的心理价值取向。从我们的教育理想来看,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其思想道德水平应该比社会一般成员要高。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却是个体的受教育程度与其思想道德水平并不成正比例的状况。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从总体上来说这是一种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以及急功近利甚至是投机钻营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已经使得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开始失衡。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切实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就非常的必要。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多种途径激励学生,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并用社会道德来约束自己,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
2.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素质品质进行拓展
ゴ笱生素质教育要取得成功需要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是非常有利的人才培养环境,也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校风学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等途径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样的校园文化环境通常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强有力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一般而言,校园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两方面内容。因此,学校可以建立健全相关的校规校纪,用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从而培养起学生讲文明、守纪律、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习惯;其次,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健康的课外活动,比如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兴趣小组、体育竞技、科技创新等等,这样既能活跃校园生活,又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又或者创立一些大学生协会,比如科技协会,开展校园学术科研活动,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这样能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等等。
3.加强实践活动力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ナ导既包括科学实践也包括社会实践。科学实践主要包括实习实验和科学研究,学校可以在正常的教学计划之外安排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给予学生科学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这些实际活动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并使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而社会实践则主要是一些社会调查或者会服务等。学校可以在假期组织大学生到工厂或者农村去参加社会的各种活动,开展一些有用的调查或者服务活动,这些校外实习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工厂、农村,不仅让学生们验证和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还让他们广泛地接触社会、扩展其视野、也感受人生,使其在实践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结语
プ凵希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师生员工的支持参与。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从思想上充分重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更需要在如何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实施途径上多做一些探索和思考,要做到既有高度又有深度地落实大学生素质教育。
おげ慰嘉南祝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范文5
关键词 高校 传统文化教育 综合素质教育 结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1 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
(1)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代的大学生正处于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时期,不免存在一些人生态度和价值取舍的问题,如个人主义等。在人际交往中,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如果没有很好的修养,将在社会上寸步难行。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资源,比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对为人之道提出了标准,“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都是为人处事的方法,我们可以借此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内在精神动力。当代的大学生即将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对于国家应该有着深厚情感。但是在当今大学生中,激动人心的“民族”、“国家”、“理想”等信念渐渐失去了本应具有的光彩,更多地崇尚个人主义,追求个人欲望的满足与无节制的自由。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关键,是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3)传统文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富有价值导向作用。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价值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广泛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形成良好校园氛围的基本条件。它引导着学生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从而正确地辨别是非、真伪,提高大学生的鉴赏能力,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其次,传统文化教育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提供行为参照,如:古代君子风范就能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模范标杆形象,引导约束自我行为,敢于为信念牺牲自我利益。
2 传统文化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的辩证关系
在一定文化环境中就会受一定文化环境的影响,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质就是以文化熏陶来达到育人的目的。综合素质教育是以大学生为中心,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养和综合能力为根本目的。同样都是育人,传统文化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之间就存在密切关系。
(1)传统文化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的源泉。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吸收各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形成的,呈现出稳定的共同心理状态、精神意志、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是历代传承积淀下来的具有深厚历史感和民族认同感的精神资源。一方面,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综合素质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教育为综合素质教育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
(2)综合素质教育是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继承和创新。我们知道,虽然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也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容,我们不仅要传承这些内容,而且要让它成为我们进行综合素质教育课直接利用的内容。综合素质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也必须以现代生活和文化为基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传统优秀文化为基础,结合当今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不断发掘传统文化新内涵,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传统文化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传统文化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它为综合素质教育提供物质与精神基础;另一方面,进行综合素质教育而产生的理论、使用的内容以及所达到的成果,都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3 传统文化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结合的实践路径
3.1 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全方位开展弘扬传统文化的校园活动
在日常生活环境营造方面,张贴历史名人画像及经典名句在教室、图书馆、宿舍楼等大学生们学习、生活的场所;利用书法艺术搭配诗词歌赋装点校园建筑物;给建筑物、道路配以有传统文化意味与内涵的名字等等。因为这些丰富的思想不盲从流行,经过历史的淘洗,不会流于浅薄,而且丰富多样。构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外部氛围,引导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式的转变。
在校园活动开展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结合传统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包括:在辩论、朗诵、演讲、书法等活动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传统节日组织民俗活动,展现民族风俗与心理,感受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2)图书馆中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馆藏丰富,供广大学生阅读学习。(3)高研院定期推出传统文化相关研究的报告讲座,为深入了解文化内涵提供便捷之门。(4)不定期的名家讲座为学校增添了传统文化氛围。切实做到大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
3.2 营造传统文化的社会环境
随着各种思潮涌入高校,带来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对内教书育人,对外有足够的影响力影响社会风潮。高校毕业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促进良好社会文化氛围形成,然后影响在校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
3.3 扩大选修范围,积极编写适合大学生阅读的传统文化读本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选修课程建设,选修课发挥起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作用。在重庆大学的人文素质选修课中,和传统文化相关的的课程所占比例为三分之一左右。
如何充分发挥选修课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呢?首先,在选修课的制定上扩大传统文化教育的选修范围,用文学欣赏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用传统文化通识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其次,在选修课的课程制定上,力求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并让更多的大学生有时间学习。与此同时,编写适合现代大学生阅读的传统文化读本。例如:用传统文化解读当今社会热点,以古喻今;适当运用时兴语言,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将传统文化与广大学生喜爱的形式(如动漫)相结合,换一个视角解读传统文化;充分利用新的阅读方式(如微博)进行教育与宣传。勇于尝试,力求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来吸引大学生,并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中汲取营养,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资助项目:——重庆大学“党的十精神研究”专项课题
参考文献
[1] 张长胜.高校传统文化传播平台构建研究[J].语文学刊,2013.
[2] 刘彦力,李鑫慧,孔敏.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策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
[3] 吴维娜.我国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4] 王菲,李雪,高天阳,李彩红.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活动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1-0080-02
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是未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和进步的主力军。人文素质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重视和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既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正如杨叔子院士所述:“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没有精神和文化,不打自垮。”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无论是对于大学生个人的发展,还是对于保证整个国家在日趋激烈的未来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人文素质的内涵
“人文”一词,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着不同的渊源和定义。在我国的古代,“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现代西方,“人文”与“自然科学”一词相对称,泛指人类在精神文明、文化领域的各种现象[1]。素质指的是人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或素养。
人文素质属于素质的范畴,是指由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等方面综合而形成的一个人内在的、稳定的特质,其外显为人的理想志向、道德情操、品格气质、文化修养、思维方式、言谈举止和行为方式等[2]。一般而言,人文素质包括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四个方面的内容。
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的总结和升华,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和优秀文化的真谛所在。实践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最高体现[3]。是否具备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最实质、最关键的终极体现。
二、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相关情况,我们以华中农业大学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分别抽取文、法、经、管、理、工、农等各科学生30人作为样本,针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和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看法意见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问卷共放发210份,回收209份,有效问卷207份,达98.57%。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状况情况如下。
(一)大学生人文素质整体情况良好
1.大学生对人文素质的认知比较乐观。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大学生能够认识到人文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大部分大学生能够知道,完整的人文精神应该是包括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拥有人文精神等四个方面。
2.大学生基本人文素质状况较好。在对我们设计的有关大学生人文素质相关问题的调查中,绝大多数大学生选择了会主动或者被动地按照社会公德的标准来选择自己的行为,表现出了较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水平。
(二)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对人文素质的理解不够全面。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人文素质缺乏足够的认识,有的大学生甚至认为“人文素质一点都不重要”等。同时,对人文素质的理解上,也很少有大学生能够知道人文素质的全面内容和准确内涵。
2.大学生人文知识匮乏。在调查中,近70%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在政治哲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人文知识方面的学习和修养匮乏,只有百分之几的大学生对自身的人文知识状况比较满意。
3.大学生基础人文素质较差。调查中,大部分认为大学生中存在着功利思想严重、理想信念缺失、道德水准下降、缺乏自立自强能力等人文素质缺陷。
三、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原因
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调查、统计和分析,笔者认为导致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种种问题的原因主要如下。
(一)转型期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市场经济开始在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发挥日益显著的支配和调节作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越来越严重地渗透到了教育和学习领域。大学生中诸多有悖人文理想的现象如物欲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膨胀起来,并成为一部分人的人生哲学和价值准则[4]。这些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念使得大学生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道德沦陷和人文素质危机。
(二)大学生提升自身人文素质的主动性不足
根据调查结果,经常阅读人文类书籍的大学生不足四分之一,大部分的大学生没有学习人文知识、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习惯和主动性。此外,在大学生中还普遍存在重理工专业类课程轻人文素质类的现象[5]。受功利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往往将学习的精力兴趣主要集中于应用型、实用性的学科上,缺乏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动性。
(三)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环境较差
大学校园里人文素质教育环境的缺乏也是导致大学生人文素质较差的一个重要因素[6]。在调查中,有超过7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机会。
1.大学人文素质课程被忽视。在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下,评价一所大学办学水平往往都以科研产出率、学生就业率等为主要标准[7]。在此标准的制约下,大部分高校都忽视了人文素质类课程。
2.大学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有限。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0%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和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效果明显,57%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效果一般,32%的学生认为效果非常差。同时,调查中发现,将近有五分之一的大学生认为教师的人文素质较差,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较小。
3.大学校园人文氛围不足。学校在人文景观设置等硬件方面未能达到大学生的期望,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作用有限。此外,多元化、复杂化甚至功利化和商业化的倾向,良莠不齐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8]。
四、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实践活动体系设计
通过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考虑从提高对人文素质重视程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调整学校学科设置、优化校园自然人文景观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结合调查结果,有超过52%的大学生把实践锻炼作为接受人文素质教育、提升人文素质的首选,并有将近80%的大学生认为实践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意义和提升作用有较明显效果。因此笔者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提出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活动体系设计。
(一)拓展第一课堂范围,发挥课程实习的人文素质教育作用
第一课堂是大学生接受教育和知识的主要渠道,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3%的大学生表示第一课堂在自身人文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的第一课堂仅仅局限于教师说教学生被动接受的简单形式,缺乏实践锻炼环节。应根据大学生对实践环节的强烈兴趣和积极态度,增强人文类课程中第一课堂实践内容的安排和考核,强化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同时,在专业和理工类课程的学习中,也要有意识地渗透人文知识、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实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相结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9]。
(二)优化校园文化活动设计,创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施载体
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10]。通过开展经典书目推荐、读书比赛、征文比赛、文史知识竞赛、百科知识竞赛等,调动广大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积极性,努力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书香氛围;通过开展人文知识讲座、人文电影赏析、学生人文讲坛、实证分析大赛等,提高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水平和质量,提高大学生日常活动的人文层次;通过创新团队日常活动,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大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对国家事业和社会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励大学生做奋发有为、勇于担当的时代青年。
(三)加强课外实践力度,实现大学生实践能力与人文素质的共同提升
课外社会实践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要通过扩大覆盖范围、延长实践期限、丰富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地域、提供支持保障、创建实践基地等,加大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的实施力度,鼓励大学生走出课堂,利用暑期等时间开展支教助学、社会调查、知识宣讲等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对国情、社情的了解,培养大学生对人民群众的朴素感情,激发大学生现身于社会建设的热情。同时,通过实践活动还能够丰富大学生的阅历,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和胸怀,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帮助大学生完善品格修养,提升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杨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09.
[2]丁春娇等.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1,(13).
[3]杨跃民.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台州师专学报,2001,(4).
[4]王晓霞.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1).
[5]贾江.关于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5).
[6]李福生,王彩华.试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培养[J].平原大学学报,2002,(1).
[7]林海龙.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高教探索,2007,(6).
[8]鲍日元.我国高校人文教育若干问题探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