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理教材的具体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理教材的具体分析范文1
新课标的提出与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案例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使地理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关键词]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创新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既能够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且不同的教学案例可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实现课堂的延伸。在地理课堂上,教师需要明确选择案例的原则,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
一、案例的选择要适当
选择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是提示地理原理与规则、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载体,只有正确认识案例的作用与地位,充分钻研教材,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关注社会实践,才能够选择出最恰当的案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想要选编有效的案例,教师应当先熟悉地理案例的编写技巧,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高中地理教材的特点。例如在讲解荒漠化防治的问题时,教师就可选择我国西部地区一些生态较为脆弱的省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等案例。此外,教师选择的案例还应当注意具备启发性。案例教学中,多数教学活动都是由学生来完成,因此教师选择的案例需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过于简单的案例无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且不利于学生吸收与内化地理知识。因此案例的各组成要素(图表等)应通俗易懂,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顺利地掌握地理规律,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些开放性的案例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实际上属于一种集体探究活动,是教师按照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来选择具体的地理事实作为案例,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从中发现地理原理,掌握学习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可见,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案例是完成教学目标的载体,案例自身并不一定是教学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以点带面,不能太过死板。例如在讲解“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时,在教材中,对于美国田纳西河的综合开发利用进行了研究,假如在课堂上,教师以此为案例,针对上述内容进行讲解,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教师可在教学中具体分析长江流域,教给学生案例分析的方法,将田纳西河作为补充材料,以学案的形式,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完成对不同问题的探究与分析。此种处理形式不仅可以解决课时紧张的问题,还能够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今后遇到河流开发类的问题时能做到胸有成竹。
三、案例联系当地实际,提高学生科学实践能力
时代感与现实性强,是地理教学案例的主要特点,这些案例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同时还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的教育价值与社会功能,从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在地理课堂上,通过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案例,就能够避免直白无趣的陈述,同时能够促使学生认真思考、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可有效实现开放式教学。例如教师可结合当地的情况,针对城市中河流污染较为严重且具有继续恶化趋势,对于当地居民的生活与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的问题,结合地理教材中“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设计“家乡河流的变化”这一案例,在上课前一星期,可先围绕案例提出几个问题:(1)观察家乡河流的污染情况,主要有哪些污染物。(2)询问家长,20年前、10年前河流是怎样的情况。(3)观察与思考导致河流变化的原因。(4)针对现在的状况,你认为应当怎样解决问题?你会怎么做?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利用双休日的时间进行观察与访问,收集详细的资料。在课堂上,学生因为都准备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都积极发言,相互交流与补充,此时教师再对学生进行指导,最后加以归纳,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此种教学形式,学生的学科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都可得到有效的加强。
综上所述,在地理课堂上,使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作者:吕从兵 单位:江苏连云港市塔山中学
[参考文献]
[1]陈丽萍,陈玉林,张菲菲.高中地理课堂互动交流教学情境的创设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8).
地理教材的具体分析范文2
【关键词】高中地理;积极情感
在高中生的学习生活中,通常缺乏一些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内容,这是传统教学形式所决定的。为此,教师可以从地理教材着手,从中发掘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他们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满足他们的需求。最后,教师还应该增加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以便及时地了解学生的需要,并在教学中作出调整。
一、从地理教材着手,发掘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内容
在高中教学中,学生面临严重的学习压力,而一些趣味性的内容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的这些压力。对教师来说,应该善于从地理教材中发掘这些内容,改变地理课堂的结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的内容较多,因此教师可以从这个角度着手,尝试用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改造课堂。在这种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考虑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教师应该保证教学的质量。教学的趣味性应该建立在一定的质量基础上。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在这种情况中,教师需要在授课之前做好计划,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做好准备。
例如,在学习《地球的圈层结构》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从这个知识点的理解难度来看,并不能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困扰,只需要记忆即可。但是传统的形式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为此教师可以采用一种不同的方式。从结构上来看,地球的结构和鸡蛋有相似之处,因此教师就可以在这节的学习中使用这个例子。地壳相当于鸡蛋的蛋壳,而地核则相当于鸡蛋的蛋黄。用这种方式进行记忆,不仅简化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而且使课堂的形式更加多样,无形中改变了学生的听课感受,间接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情感。因此,在类似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借助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辅助教学,利用学生的感受,帮助学生获得一种不同的情感。值得注意的是,例子的目的是辅助教学,切忌本末倒置。
二、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在地理课堂中,学生的情感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学生的情况来看,他们对教学的需求往往反映于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课堂中制定一些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以此作为激发积极情感的措施。除此之外,学生也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在合适的时机向教师提出一些建议。教师应该适当地选取,满足多数学生的需求。
例如,在学习《太阳系》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一些现代设施,丰富课堂的形式,让学生获得不同的情感。太阳系主要由太阳和行星组成,借助现代设施的帮助,学生们可以对这些有一个直观的了解。通过直观的观察以及客观的感受,学生可以获得一些良好的课堂情感,这些都是获得积极情感因素的措施。除了这些因素之外,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拓宽知识层面,让学生获得一些不同的学习感受。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在原有的知识层面上做一些发散,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让他们对地理有一个不同的学习感受。这个过程一定要在完成课堂任务之后进行,教师应该明确主次矛盾,避免主次不分。
三、增加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地理课堂中,教师应该经常和学生交流。这是由课堂的特点所决定的,从本质上看,教学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这本就是一个交流的过程。从学生的情感来看,交流可以让他们获得一种参与感,从而获得一种学习的主动权,这对学生的积极情感是有帮助的。在实际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注意方式。在课堂中,教师的交流方式是多样的,需要根据特定的课堂环境决定。在学生遇到教学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所面临的教学问题,合理地采用交流的方式。在通常情况下,互动是主要的形式,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获得一种参与感,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当学生的学习情绪受到负面影响的时候,教师则可以利用交流方式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在教学中作出一定的改变,让学生获得适应性的感受。从学生的情感来看,无论是自身的学习还是今后的发展,教师都应该制定一些带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并为学生量身订做一些合适的交流方式,以便应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整体上来看,交流应该贯穿整个地理教学的过程,用这种方式让学生获得良好的积极情感因素。
结束语
在教学中,情感因素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它决定了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效。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地理教材中寻找一些能够满足学生情感因素的内容,并在课堂中加以利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措施,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丰富课堂的形式。最后,教师还要利用好交流方式,在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课堂的成分,获得良好的教学体验。
【参考文献】
[1]黎加厚.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的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培养[J].中国电化教育,2003(9):59-63
地理教材的具体分析范文3
当前中国与世界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频发的全球性自然灾害逐渐给人类带来警示,环境问题若再得不到有效重视,那么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很可能给予人类更大的报复。环境问题关系到人类的后代和人类的持续性发展,应当积极联想到目前自然资源过度开采利用和自然环境破坏对人类未来造成的影响。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环境危机意识与环境保护意识,是一项补救性的措施,但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会产生积极意义。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可行性
高中地理学科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它与环境保护以及环境保护教育的挂钩。高中地理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均有详细的讲述,依托高中地理教学开展环境教育拥有其他学科不具有的良好适用性与可靠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基本可以把环境教育当作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不可分,环境教育可以渗透到每一个地理教学过程的细节当中。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具体教学措施
1.以高中地理教材为基础,渗透环境教育
高中地理知识涉及面宽广,知识点散乱复杂,但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容易,地理教师需要根据课堂讲述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来进行环境知识的教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多数章节知识点都可与环境教育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讲述大气环境这一章节内容时,可进行温室效应与雾霾的补充教学,具体分析每种大气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措施;在讲到我国各地气候类型时可以将温带大陆性气候与温带荒漠性气候进行协同讲述,具体介绍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的严重程度,分析成因与解决对策,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图片或视频展示,加深学生对土地荒漠化的了解,进一步激发环境保护意识。
2.实现环境教育方式的创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不应把环境教育与常规地理教学区别对待,而应将两者看作一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实现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的有机结合与有效促进。地理教师积极发挥课堂主导作用,建立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引进现代化教学设施,通过电脑软件与多媒体设备进行自然环境状况的展示,在课堂上成立环境保护研究小组,保证所有学生可以参与合作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地理教材的具体分析范文4
一、高中地理教学“快乐模式”内涵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快乐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对教学各个流程环节进行优化,对各种资源要素进行整合,使其更适应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充满积极的情感,快乐地开展地理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这一教学模式具有四方面的显著优势。
1.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快乐模式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感受快乐,热爱地理学习。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会因快乐模式的氛围营造而学得更有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整个教学活动更生动活泼。
2.有助于提高地理学习兴趣。在快乐模式运用的过程中,学生的消极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学生能在地理学习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尤其是对于中后位置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模式更能提高其地理学习兴趣。
3.有助于缓解地理学习难度。快乐教学模式侧重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以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演示手法,对知识难点进行分解与突破,学生的理解更直观形象,学习也更具技巧性。
4.有助于提高地理综合素养。运用快乐模式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不仅强化了课堂的分析研究,而且注重了课后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地理综合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高中地理教学“快乐模式”实施要点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以增强学生积极情感为抓手,对教学流程进行全面优化,并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聚合优势,让学生不仅学得快乐,而且学得高效扎实。笔者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有效实施快乐教学。
1.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情感快乐起来。积极的学习情感对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意义重大,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以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一方面,保持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面带笑容、语言亲切,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可亲,倡导同学之间平等互助,让地理课堂成为最和谐的课堂。另一方面,笔者在地理教学中始终注重以积极的正面评价为主,多发掘学生学习活动中出现的进步与闪光处,对其进行积极的评价与表扬,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情感系数。
2.运用信息手段让教学演示快乐起来。制约高中地理教学成效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演示手段的匮乏,挂图、投影等静态演示手段无法完全满足高中地理课堂的实际需要。随着各级教育部门投入力度的加大,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已经成了基本配置,教师可以运用这样的信息手段提高地理教学成效。例如在《自然灾害与人类》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演示洪水泛滥、飓风肆虐等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强主观感知,对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及其防治的必要性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多媒体手段在高中地理课堂上的有效运用,可以极大地拓展课堂信息容量,让教学活动演示操作更便捷,融生动性、形象性与丰富性为一体,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效果明显。
3.借助专题研讨让思维交流快乐起来。地理学科的许多内容与生产生活联系较密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感知较近的内容,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进行专题交流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学中,笔者以江部沿海某市为例,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沿海港口的区位优势,适宜发展哪些产业,同时其存在的丹顶鹤保护区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哪些产业不能在此落户,以及鉴于这样的状况,应当如何确定产业发展规划与思路,更好地定位地区发展的方向。这样的讨论活动与学生的生活感知联系较紧密,他们讨论起来更有兴致。结合教材所讲述的内容,学生经过讨论得出扬长避短、大力发展港口经济、有效控制污染产业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的专题讨论活动不仅巩固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4.组织自主探究让学习过程快乐起来。
高中地理教学课堂始终是整个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打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境地,给予学生自主的空间平台,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师生互动之中,让他们在学习中快乐起来。例如在《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在事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讨论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稳定四大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实施背景场面意义,并结合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阐述。这样的学习任务交给学习小组完成,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都积极开展讨论分析。通过数据对比、资料分析、讨论研究等多种方式学习,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是以往教师单向灌输模式所无法相提并论的。在此基础上,笔者组织学生进行分组交流,并由全班同学进行补充完善,整个学习过程既让学生有了认真思考、相互讨论的空间,又有了积极发言、补充完善的机会,地理课堂非常活跃,学生的学习快乐指数明显提升,知识能力水平也得到同步提高。
5.开展实践活动让能力培养快乐起来。
地理教材的具体分析范文5
关键词:初中地理 情感教学 教学方法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尤其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新的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和教育评价观。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目前我国学校教育新课程改革和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中,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再是地理知识与能力的陪衬、附属,而是地理课程的终极目标。这既体现了地理教学认知与情意的统一,也凸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正确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内涵,认识地理课程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中的功能,探寻属于情意领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及评价方法,提高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自觉性,对提高教学实效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地理教学中,只有重视和关注了学生的情感领域,才能从教师的角度了解学生认识学生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学情,也只有重视和关注了学生的情感领域,才能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等诸多因素得以充分调动,给学生创造一个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究情感教学艺术。使学生在心平气和的、心情愉快的情况下进行练习,提高地理教学的整体效益和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在教学方面,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同时还须加强情感的交流。事实上,学生也渴望平等和被尊重,希望老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所以,初中地理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拘泥于教材,强调地理事实的记忆和地理思维的严谨,缺乏生动活泼的地理情趣,也就是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但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悦、爱好是他们学习的一种驱动器,甚至对地理老师的好感也会成学习的驱动力。
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更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作一个轻松、和谐、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共同处于无拘无束的“自由地呼吸”这种亲切的地理教学氛围中。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地理老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中,教师精湛、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亲可敬的教态,机敏的教学机智,都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之一。
而且,我们知道,情感的特点是具有感染性。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影响别人,使他产生同样的或 与之相联系的情绪;同样,别人的情感也可以感染自己,使自己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感情。以情育情法 就是教师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向学生传情,激发他们产生情感共鸣。教师怎样向学生有效地传情呢?其一,教师 要热爱地理教学工作,以对学生耐心帮助,细心关怀,付出真爱,学生强烈地感染到教师的这份热情,转化为 自己对地理的热爱,对地理学习的激情。其二,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生动传情。讲黄河的治理,不妨引用一位 外国朋友的话:“……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同 时,还举出具体生动的事例,把黄河化害为利的今昔进行对比。引发学生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产生热爱社 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而地理教材是地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主要依据。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为例,如果以情感教育因素作为 视点,进行宏观分析,不难发现全套教材包含的情感因素丰富多彩、具体生动,情感教育的内容具有多样性、 丰富性和广泛性。在具体分析每课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时,发现分散在每课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在内容上体现出一定的序列性。就地理课而言,道德情感的内容最丰富也最重要,美感的熏陶亦不容忽视,而理智情感教育应侧重于唤起 学生对地理科学知识强烈的求知欲方面,使学生热爱地理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是,世界上众多的地理事物,地理景观,绝大部分不能被学生直接感知,虽然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引入课堂,多少能够弥补一下这方面的缺憾,但毕竟极其有限,更多的还是要靠教师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绘声绘色地将学生引入神圣的地学殿堂。同时,根据中学地理学科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近及家乡,远及全球,既有自然,又有人文地理的特点,这些广博的知识对喜欢言古论今,谈天说地的中学生来说是有刺激性的。
其次,让学生动手操作比教师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会遇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这会促进其思考、探索,在不断失败中求得成功。经常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可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提高,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甚至会迸发出创造发明的火花。比如教师跟学生讲解地轴、两极、经纬度、经纬网等有关知识点时,有些学生弄不清楚。经试验,改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办法,让学生在课后自做一个小地球仪。经过动手操作,学生不仅比较顺利地掌握了有关的知识点,还向教师提出了不少在制作地球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多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培养创造性人才很有帮助。
地理教材的具体分析范文6
地理教学必须联系生活实际,不能只重视书本的学习,应该更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地理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要解决地理教学与实际生活存在脱节的问题,重点可从教材处理、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选择、作业精心设计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生活化;地理教学;素质培养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课堂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了对学生价值观念、道德素养、行为习惯、规范养成的培养,只是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储存器或被动学习和考试的“机器人”。课堂教学远离学生所处的生活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缺少兴趣,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产生课堂上精力分散、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问题。由于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或经历的严重脱节,导致学生缺乏用地理思维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学生缺乏生活体验,即使学会了书本上的知识也不会运用于实践。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一、地理教学融入生活的必要性
(一)贯彻地理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新课程改革倡导生活化教学理念,这一理念已逐渐成为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极力倡导“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教学理念。其中心内容要求地理教学要立足于生活实际,掌握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人文、区域和乡土地理等基础知识,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发现地理问题,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二)基于地理学科性质的内在需要
传统地理教学不注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选取生活中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融入课堂,忽视寻找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弱化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最终削弱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地理学科的知识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才能使地理教学更好地指导学生的生活。地理教学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利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满足地理学科自身性质的内在需要,进而赋予地理学科新的活力。
(三)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需要
核心素养的研究在21世纪初便已引起诸多国家的重视,并启动了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育目标体系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课程改革。纵观国内外课程改革的现状,目前的学科课程呈现面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回归的趋势。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在生活的“大课堂”中带着所学的知识走进生活世界去探索,才能在实践获得新的体会,更好地感悟生活,理解生活,这样的生活才会更有意义和价值。反观目前我国的教育,多是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脱离生活实际,更多地偏重学生课程的成绩,把成绩的好差作为评判学生优劣的重要标准,完全忽视了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生活化元素融入地理教学的实践
(一)挖掘教材,灵活运用教材
地理学是研究地区表面环境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我们生活的环境与地理密切相关,如各种各样的地貌类型、变幻莫测的天气及其引发的灾害性天气、人口问题、城市化与城市规划、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其布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问题等。教师可通过使用教材中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教材中的地理知识生活化,使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产生兴趣。比如,在学习“地球公转及其意义”一节中“正午太阳高度”时就可借助教材中生活实际材料:“赵亮父母亲在去年6月份购买了一套位于一层的住房。今年1月,全家入住后,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遮挡住了。他感到很困惑,那天看房子时小院内阳光充足,怎么才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尝试让学生帮助赵亮分析一下原因。”再如,在学习“天气系统”时,让学生根据锋面天气系统形势图对我国东部地区未来几天的天气形势判断预报。以上问题的意义在于构建了真实的问题情境,建构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见,教师要对教材深入解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使学生学得更深刻、更有趣、更有用,将书本上的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感觉到地理就在身边。因此,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对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明确目标,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师与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不能割裂。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一方面要以当今时代为背景,以当下社会生活需要为基点,另一方面要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体现目标的层次性、可操作性、可实现性。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某种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也就是说要实现知识目标和发展目标相结合。
例如,在鲁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三节“城市空间结构”一节中,教师可设计以下的教学目标以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统一。
知识与技能方面:(1)了解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及其特征;(2)掌握影响城市功能区的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方面:(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卫星地图认识城市功能区,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2)通过自主合作交流对城市各功能区的调查结果进行展示,总结各功能区的综合影响因素,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1)学会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和变化,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2)通过认识城市,理解三大因素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合理规划起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进一步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
以上目标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可操作性、可实现性强,既有知识目标,又有提升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发展目标,以此来指导学生的生活。
(三)重组资源,选择适宜教法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选择自主或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创设情景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法等不同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谚语、诗词与地理知识进行联系,创设生活情境。例如,讲天气系统时,可以引用“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清明时节雨纷纷”;讲交通运输方式时,可引用“要想富,先修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讲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问题时,可引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陕北民歌。这样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可以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条件,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也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对来自生活、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阅读、思考、讨论、归纳形成理性知识,加深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下转第57页)(上接第54页)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搜集典型的与实际生产和生活密切联系的案例呈现给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启发学生去思考、探索。例如,讲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时,可以查阅乌鲁木齐和南京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方面的资料,整理后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对比这两个城市在地形、水文、气候、植被、土壤、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民族、农业、工业、交通、传统民居等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方面的差异,进而总结出两个自然区的差异。这样就可以在案例学习中获得地理知识,同时强化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贴近生活,设计习题作业
教师可以利用社会生活中的素材来设计具有现实性、时代性、生活性、实用性的习题练习,使作业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样不但可以增加习题的趣味性,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育人价值,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了大气受热过程之后,可以布置以下的作业:在学习了太阳高度后,应该清楚每天的中午12时,太阳高度最大,地面可以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然而,事实情况是,一天当中气温最高的时刻大约在14时,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的知识,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太阳辐射在到达地面过程中被大气吸收的极少,绝大部分的能量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再将这些能量传输给大气,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每天近地面气温最高的时刻不是正午,而是午后14时左右。还可以用此原理解释青藏高原地区为什么太阳辐射强但昼夜温差大等现象。学生在处理这些地理作业时,感觉不再是枯燥的地理概念、难懂的地理规律、深奥的地理原理,而是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现象。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完成地理作业,学习实用的地理知识。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武汉: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1985.
[3]刘娟.回归生活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4]成佩林.中学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D].聊城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