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范文1
在公共行政领域,治理是相对于统治而言的一个概念。它代表着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意味着“公共行政主体的多元化、公共事务责任的重新分配、公共行政的多向性和互动性”,以及政府作用的重新定位。它建立在对传统等级官僚制模式和自发市场模式反思的基础上,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扩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而产生。
在解决公共领域的各种问题中,政府、社会、公民个体到底谁该负责、如何负责,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社会,甚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责如何划分,彼此如何沟通和协作,都是治理理论和实践所要涉及的内容。
它是“个人和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其公共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人民和机构同意的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各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治理理论在世界范围获得推崇,但治理实践本身却充满争议。治理偏重直接民主,却仍需要间接民主;提倡多中心治理,但官僚制这一组织方式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重构合法性的同时,缩小了公共责任的范围;分权提高了社会自主自治程度,却也带来了分散主义、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这中间的度如何把握,由此产生的争议和分歧,应采用何种形式,如何化解,这在世界各国见仁见智。
在走向理想化的治理社会,构建科学合理、且能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治理体制机制之前,每个社会都要经历权力和智慧的博弈,经历曲折和镇痛。所以治理是结果,更是一个过程。在我国如此,在西方国家亦如此。
当前,中国政府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对治理本身有清晰、理性的认识。而治理理论和实践发端于西方,为此,本期我们追根溯源,邀请多位专家分别从当代西方治理理论的源流、趋势,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治理实践的特点,治理进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乃至中国治理实践与西方治理实践的联系和区别入手,抛砖引玉,希望能引发各界对治理理论和实践更深入、广泛的研究和讨论,最终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有所助益。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当代西方治理的理论与实践表明,良好的治理既需要国家、社会与公民等治理主体的能力发展,同时又是国家治理体系整合的结果,需要有良好的本土化能力。所以,我们不能过分地强调治理理论的神奇效果,它仍然只是一种公共事务管理模式。而这种管理模式,正如杰索普(Jessop)指出的那样,“市场、国家和治理都会失败,这没有什么可惊奇的”。
―佟德志
治理理论认为,那种“只有政府才具有公益心和使命感”的认识是片面的,社会组织和公民也有相当的责任心和道德感,也有为社会、为他人(当然最终也为自己)服务的动机。社会组织和公民广泛参与公共服务过程,与其说是一种制度安排,不如说是一种内在人性的趋动。治理理论关心公共事务管理责任在国家与社会、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重新分配,认为公共责任有从政府部门转移到非政府部门的趋势。
―郎佩娟
日本的福利改革是一场既涉及到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宏观领域的变化,又与个人生活、家庭、地区等微观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挑战意义的改革。虽然它只能是一场不彻底的改革,但在部分领域,如地区福利建设、普遍主义福利机制建设、居民参与、市场参与等方面,确实也发生了一些令人瞩目的变化,有的甚至涉及到了地方改革以及市民与行政关系转变等深层问题,因此,也不能忽视这些转变所具有的社会转型的含义。
―宋金文
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了新的阶段,积累了一些较为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政府治理面临巨大的压力。相较于西方社会,我国社会治理实践中的公民参与发展时日较短,发展程度较低,需要改变、改善的空间也较大。为应对经济社会转型中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治理的经验,为公民参与治理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平台。
―胡税根 李幼芸
如何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范文2
关键词:医学类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138-02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瓶颈。本文以“如何更好地结合医学类独立学院和学生特点,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为基点,结合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对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做出几点思考。
一、医学类独立学院的特点
据相关统计表明,截止2012年5月,全国经教育部批准试办的独立学院已超过300所,其中,医学独立学院有20余所,对比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数量,医学类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1.学校体制特点。独立学院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由于医学教育具有精英教育的特征,为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如何保证和提高医学独立学院的教育质量,形成自己的骨干教师和教学单位尤为重要。社会认可的是母体院校雄厚的师资力量,特别是临床教学力量,这是独立学院无法在短期内通过自身建设解决的。因此,医学类独立学院必须逐步完成自身教师队伍建设。
2.学生的特点。独立学院的招生是通过学院办学所在的省市,根据参加全国高考统一招生的招生计划基础上录取的,属于第三批录取本科院校,学生对学校的期望值不符合自己的理想,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加之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比较好,导致自我意识膨胀。同时,独立学院学生的文娱积极性比较高,表现能力强,他们希望通过这些方面弥补学习方面的不足。因此,导致独立学院学生自卑心理与积极心理,文艺积极性高与学习积极性低,理论基础薄弱与动手能力强几对矛盾共存的特点。医学类独立学院的学生除了以上这些共性外,政治敏感度较低,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接受程度在各类独立院校中最低。这也是思想政治教学在医学生中难以突破的瓶颈。
3.社会对独立学院的态度。独立学院是教育领域的新生儿,是市场经济在教育领域的新诠释。在性质上是一所完全独立的院校,这使得社会上对独立学院的态度存在一定偏差。同时,进入“十二五”时期后,由于国家对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视力度加大,医药卫生人才的就业前景相对较好,医学类独立院校的招生、就业率较其他专业院校好,给医学类独立院校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时机。
二、医学类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现存问题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在于培养人才。教会学生做人,做真人,这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但现今,很多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流于形式,脱离实际。
1.教学内容脱离学生思想。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育部、宣统部统一部署、安排,规定了明确的学时、教材,这给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提供了一个平台和理论依据。但这个平台和依据并不是学生轻而易举就接受和理解的,很多教师照本宣科,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无味,教育也流于形式,成为了学生眼中可有可无的学科。
2.教学方法和手段脱离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运用,让很多学科的教学富有生动性,却也让思想政治教师过于依赖手段和形式而忽略了内容,以至于出现读PPT,全程电影、视频。任何的方法和手段都是服务于内容的,增强教学效果,影音资料、图片等不应单纯为了取悦学生,而应围绕教学内容进行精选,教师进行正面引导,结合教学内容做出适当设问或总结。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存在满堂灌的情况,如何更好地设计教学,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3.教学评价科学性和客观性的缺失。很多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方式进行过改革,但考试依然是主流。思想政治课总评成绩也由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但是期末成绩依然占50%以上比例,考试作为主要评价方式的现状没有改变。既然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学生“做人”和“如何做人”的教育,那我们的评价方式就不应是单一的考试,也不应是考教材,而应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处理现实问题的依据、方法和思维,让学生学会在现实中做人、做事。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倘若流于形式,只会是培养合法的“刽子手”。
三、提高医学类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其根源都是因为没有真正更好地彰显出其教学实效性,以下就结合我校自身情况,围绕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做出一定分析和思考。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学校要从全局上提高认识,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置于各项工作之首,以此统揽全局工作。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长期执行《青年教师培训计划》(下简称《师培》计划),对选聘的青年教师都要进行严格的三年“师培”,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为他们选派富有教学经验的专业指导教师。为了增加与医学生的共同语言,建立良好的对话和信任机制,学校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在三年内选修并与学生一起通过三门医学专业课程(成绩达80分以上)。教学内容中尽可能结合医学案例作分析,与学生产生共鸣。我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专题“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简况”、“医学伦理学暨卫生法学”等,成了医学与人文契合,理论与现实联系,专业与兴趣结合的最佳体现。为了更好地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必须承担至少一届本科生辅导员(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落实教学成效。另外,我校为加快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步伐,还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一批教学科研基本功扎实、具有良好发展潜质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加以重点培养,使其尽快成长为学科、教学、科研骨干。骨干教师在津贴、进修、访学、学术交流活动、专业技术职务申报、干部任用、科研立项等方面都可优先考虑。
2.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说,它与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是相辉映的,因此,这种理论就应用于帮助大学生更清晰地理解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从实际出发,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①教师与学生沟通。在沟通交流中,一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一个不断追求成长和进步、完善自身思想政治修养的个体,思想政治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见、思想和感情,引导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尊重他们的心理需求,充分考虑他们的个性特点,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使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其次,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顺应教育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趋势,又要熟悉教材内容,还要能运用现代技术、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善于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生动、通俗、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阐发思想观点;能回答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和自身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最后,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鼓励他们去探索、选择,培养创造性思维。另外,师生关系上,要认真研究主客体交替和互动规律。教师教书的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正确引导学生主体地位的建立,帮其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师生之间要互相促进,双向交流。即彼此要明确为什么教,为什么学;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推动“如何教好向怎么学好”的转变,让学生真正受益,也让教师快乐教学。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兼职班主任,这也是沟通交流的最佳形式,在班级活动中,在与学生交谈中,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班主任能与学生亲密接触,融入学生集体,使思想政治教师更具亲和力,摆脱刻板和说教的形象,有效地在学生中传播正面信息,提高学生的接受度。②教师与家长沟通。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义务,家长、学校和社会都有重点不一的任务。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后要加强与学校的联系,教育才不会缺失和断层。我院要求班主任每月至少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期末要求填写“致家长的一封信”,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与家长建立双向联系机制,对学生进行“双管齐下”的教育。③教师与教师沟通。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之间是基础与主干的关系,对于医学生来讲,思想政治理论课能让学生坚定自己的专业方向,培养并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因此,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不仅要求有比较宽厚的思想政治专业基础知识、方法论知识和基本文化知识,还要在此基础上涉猎一定医学专业,不断加强自学能力,重视各类知识的积累和更新,融会贯通,博采众长。我校要求任课老师与班主任之间及时沟通,期中的师生座谈会、集体备课制度、干部听课制度等都是教师之间沟通的有效方式,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素材。各学科教师、学生工作者和管理者之间要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而非相互“扯后腿”。④教师与社会沟通。学生学习的成果,最终要在社会中得到检验,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思想政治教师既要有科学精神又要有创新意识。在教学工作中既要实事求是,立足当前实践,紧跟形势发展,了解教育对象的内在需求,做到贴近思想、贴近情感、贴近实际;又要具有超前意识,思维开阔,着眼长远,适应未来的发展变化,用敏锐的洞察力,关注新事物,能触类旁通、创造性地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制、内容和方法,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使之成为隐形教育的重点,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我校思想政治教师积极参加教育部、宣统部组织的,省厅举办的培训教育,还不定期地参加社会考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增添了实效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途径的创新,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3.提高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的人格魅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教师理想、信念、情操和素养等人格力量的外化和表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责任以积极健康的理想情操、智慧才华、意志品格和仪表神态、言谈举止等影响并陶冶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举止文雅、言谈高雅,有思想、有涵养的人。教师的人格是教师个人的道德品质、性格、气质、能力等的总和,教师的影响力不应只建立在其身份所赋予的权力上,因为这种影响力会随着学生对教师的逐渐了解而减弱以至消失。因此,只有具备一定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健康个性的学生,达到教书育人的最高境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要做到从理论自觉到理论自信,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提升自己的全面素质和研究能力,根据学生特点精心设计,讲清主要的理论、观点,而且要用自己的理解去解释理论,而非用理论解释理论、概念解释概念。“不训政,不媚俗”,具有端庄、儒雅的气质和高度亲和力的人格魅力。因此,自觉提高个人修养,追求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塑造个人魅力的追求目标。
4.明确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切实做到因材施教。思想政治教学倡导“教学学术”。即科研要研究教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科研中要得到回答。科研可以回答教学中的问题,但教学只有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而做出回答,并且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做出回答。因此,所谓的“因材施教”就应包含:因校施教、因课施教、因师施教、因生施教。在医学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对学校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做出分析,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医学类独立学院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和社会的态度等,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贺文阁,姚江.保证和提高医学独立学院教育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
[2]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07C20391)问卷调查情况[Z].
[3]毛军杰,李小伟.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探索[J].实践·探索,2010,2(448).
[4]王丽燕,郑声文,邓薇,陈为旭.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创新素质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1).
如何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范文3
【关键词】效果;课堂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1 绪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的作用不可估量。课堂是学生系统接受理论,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育人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与思想品德培养的重要任务,但一提起思想政治理论课,人们总是把枯燥乏味、空洞抽象的说教与之等同起来。如何紧密结合国际形势新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实践;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政治状态新特点,是教师组织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吸引力面临的难题。
2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现状
当前,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主要是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和现实性。讲台上老师唾沫横飞,讲台下学生昏昏欲睡,是大家毫不陌生的教学场景,虽然教师采取了多种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方法,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课堂教学效果差。
有同学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既不是一门专业主干课,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是“大而无用”;有同学认为教师讲授内容脱离实际,和现实有差距,想听的内容课堂上不讲,不想听的却拼命灌输,就是“假”、“大”、“空”;有同学认为教师教学方法没有创新,“填鸭式”、“满堂灌”,导致厌学心理;还有同学认为授课教师不能引起学生心弦共鸣,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等。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
3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
教育是育人工程。为使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时不仅能来上课,能听课,而且听得进课堂内容,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必须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3.1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吸引力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大多沿袭传统“注入式”教学方法,重教有余,重学不足,导致学生在教学中参与程度低,削弱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制约和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因此,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大胆创新,以提高吸引力。
大学生思想活跃,参与意识强,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只采取“我讲你听”的灌输方法,“一块黑板一支笔,一个讲稿念到底”,难见成效。教师应该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看成知识的主动探求者。
采用案例式教学。通过向学生提供记录实际发生的情况或事例,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和剖析,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同时,用案例阐述理论,让事实说话,可以避免单纯空洞的理论说教,提高教学效果。案例选用要有时代性、区域性,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
采用专题式教学。抽取教材中的重点内容,结合知识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实际,加以综合整理,从理论上深刻分析,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讲解。例如“当代社会热点问题”的专题教学,通过围绕生态环境问题、反腐败斗争问题、国际安全问题等组织材料,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采用讨论式教学。课堂上教师采取启发、设疑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对学生提出的观点给予分析、引导。
3.2 凸显重要性,让学生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用”、“有得”。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未来从业者素质。调查表明,企业需要有知识、懂技术、有动手能力的人才,但企业更关注员工思想品质,甚至有企业认为努力比能力更重要。可见,企业把“德”放在第一位。课堂教学中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方式,呈现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其成长乃至一生幸福的重要意义,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可能由缺乏兴趣变得有些兴趣,由兴趣一般变得兴趣浓厚。
3.3 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大”而“空”
当代世界发展很快,我国改革开放形势日新月异。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困惑迷惘,不知如何应对。设计教学内容时要结合社会实际,有针对性解决学生所关心的问题。老师讲的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学生自然感兴趣。调查表明,脱离学生实际的所谓“纯理论”讲授,不是“对牛弹琴”就是曲高和寡,无法找到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失去说服力和可信度。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从学生关心的事件作为切入口,通过剖析典型事例阐述深邃的理论,通过情感体验来解释社会现象,以引发学生思考和感悟。
3.4 关注时事、热点问题
社会热点是社会现实中矛盾焦点的反映,是大学生产生思想问题的根源。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时,例举社会变革过程中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和深层次问题,运用理论来分析。一方面解除了学生的疑问,另一方面是给学生以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示范,使学生从心底里感到学习理论有用、实用,理论是解决社会问题的理论武器,是解决思想问题的良方妙药,从而把理论作为人生不可或缺的需要。
3.5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使授课教师有吸引力
教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是教师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言行的模范。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靠灌输、说教,而应当靠教师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师高尚人格魅力的影响下,学生为其崇高的品德所折服,为其卓越的才能所倾倒,为其广博的知识所陶醉,怎能不“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说服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
4 结论
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封闭、空洞、乏味的灌输和形式呆板的说教,而是要以大量生动的、新鲜的、创新的教学内容,辅之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如何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范文4
一、社会治理的概念
“治理”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末,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CDD)界定,治理是一种动态过程,即社会公共力量、私人力量和各大组织采用一切办法,化解调和各种利益矛盾的过程。俞可平教授认为社会治理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政府对社会的管理,另一方面是社会公众参与的自治,两者缺一不可,缺乏任何一方面都将引发利益冲突,若只强调公民的自治,有可能造成社会秩序动乱,引发社会危机,因此,要两手抓。
社会治理的概念区别于社会管理,社会管理的关键字眼是管,实施者是政府和社会组织,对象是公众,由于我国政府根深蒂固,社会组织起步较晚,且发展缓慢,不管从数量方面还是质量方面来看,都存在多多少少不足之处,因此从目前我国的国情来看,政府是管理的主体,对社会的一切事务有包管包干,使社会秩序正常运行,而社会公众仅仅只是被管理的对象,担任被动角色。
二、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的紧迫性
(一)应对矛盾高发的紧迫性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全球的社会地位逐渐升高,面临的挑战愈来愈多,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秩序是我国健康向前发展的基本保证。但近年来,我国迈进了社会矛盾高度膨胀的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利益冲突频繁发生,愈演愈烈,严重阻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这一现状引起了各政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我国的社会矛盾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具有多样化特征,既包括显性的矛盾,如不同阶层的冲突、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不健康对立状态等,也包括潜在的矛盾,如贫富差距、城乡二元结构、道德示范、文化差异等。若单纯通过强制手段治理矛盾,只会适得其反,甚至还可能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要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首先需要从社会治理机制的角度来提高社会治理的效果。
(二)应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我国当下行政改革中重要的一环,政府职能更多强调是服务,政府作为一个掌舵者并非划船者,需要调动社会一切其他力量来共同治理社会,合理的设定利益分配体系。确切的说,社会治理已经不再是政府单方面的职责,要扩大社会基层自治、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矛盾更容易引起动乱的局面,政府部门更应该根固挖掘社会一切力量来参与治理,尤其是社会组织,通过社会组织来构建与民众对话的桥梁,社会组织的草根特性不仅能降低社会治理的成本,而且能提高民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在服务型社会治理中,政府的职能在于掌控全局,处于指导地位,不能依靠强制力来垄断对社会的治理。
三、创新社会治理机制
(一)改进治理方式
社会治理概念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治理包含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共同治理方式,我国社会治理理论虽然衍生与历史发展,但是或多或少受到西方国家理论的影响,从单一的自上而下治理方式过渡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共同治理方式。改革开放前,我国是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自上而下的治理社会方式,但如今,我国已经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体制转变,自上而下的治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我国国情,所以必须创新原有的治理机制,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互动治理模式创新。
提高社会治理主体参与多元化,发挥社会一切组织力量协同治理社会,在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并不是意味着弱化政府的作用,反而是更加强调政府的主要作用,把政府从一些不必要的事务上解脱出来,担任掌控全局的角色,进而改变政府在处理公共事务上出现的“缺位”、“越位”现象。政府在社会治理中主要的职责是:推进社会治理的相关法律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建立健全的公共安全保障制度,使社会秩序健康稳定运转。
(二)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社会组织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是社会治理主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其自身的独立性、自治性、草根性等特点,学术界越来越重视社会组织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有很多问题是政府和市场治理不好的,而社会组织作为第三方介入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鼓励和推动社会组织的发展,对于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机制的创新有着重大意义。但是由于我国社会组织起步较晚,大部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存在较多问题,如数量、种类较少、质量不高、相关法律、体制不健全等,使得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缓慢,没有将其作用完全发挥出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活社会组织活力:建立健全法律体系,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增强组织自律性,完善监督和管理;透明化运作,提升组织公信力;完善财政政策,加强资金监管。
(三)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
为应对我国社会矛盾,提高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可从体制建设入手,探索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相关措施,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概述:
1.建立诉求表达机制
目前社会矛盾、利益冲突的高发状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找不到一个可供诉求的窗口,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的分配也不同,各个阶层的利益分歧,如果找不到诉求的平台,长时间积累升温就会导致社会冲突频频发生,甚至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因此要建立畅通的沟通表达机制。通过人大、政协、社会组织等渠道,在法律范围内,不同阶层以和平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
2.建立矛盾调处机制
不同不同阶层或者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在表达完各自的利益诉求之后,当然要得到一个合理满意的诉求结果,这就要求要综合、有技术地采用各种措施来调节矛盾纠纷,使社会纠纷在制度化、法制化途径上得以化解。重在从机制和制度上调解矛盾,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健全调解审理机制,使其在处理方式上公平有效。
如何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范文5
一、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研究成果及不足
(一)高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现状研究
高职学生偏低的社会能力已成为其专业能力学习、高质量就业和后续发展的阻碍,这一现状已经引起部分高职教育研究者的关注。笔者曾采用《全国职业核心能力统一测评》(简称 ZHPC)编制了《高职学生职业社会能力问卷》,对几十所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能力进行了抽样调查,薛小明学者采用职业核心能力测评卷对甘肃省四所高职院校 369 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评,调查结论基本一致:一是高职学生的社会能力偏低,二是高职学生不同群体的社会能力参差不齐,三是高职师生对社会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二)高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对策研究
大学生的社会能力很重要,其培养对策就成为研究的重点,相应的成果也很丰富。培养体系方面,要求建立自身、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共同参与的培养体系。具体措施方面,强调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中都要有培养社会能力的具体内容。笔者认为,可以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在融合现有社会能力培养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编制《高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等教材并付诸实施。可以借鉴小组社会工作的相关思路和做法,开展团体活动培养社会能力。可以考虑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加培养社会能力的目的和相应的任务,并配备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
(三)需要深思的几个问题
培养对策虽然指引了培养的方向和思路,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主体意识如何培养、政社支持系统如何建立、几个途径如何交融,等等。作为社会能力培养的对象和受益方,高职学生一方面要意识到社会能力在今后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培养活动中,另一方面根据差异化原则,积极评估自身社会能力的缺陷,不断改进和提高社会能力水平。培养体系方面,政府应创造良好的培养环境,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社会各界关心高职学生的社会能力培养,从而形成家校政社共同培养的良好氛围。培养措施方面,应鼓励老师深耕社会能力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打通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三个途径间的壁垒,促进相互间的交融。
二、高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一)主体意识形成的心理学基础―核心价值观
社会能力包括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形成和运用的核心在于价值观。综合学者们的观点,本文认为,价值观是人们对周边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和对自身行为结果的意义与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它反映人们对事物与行为是非和重要性的评价,即判断哪些是好的和哪些是重要的。“价值观”是一把“尺子”,它支配着人们衡量、评价一切人和事并做出选择,所以它是促使自我认识、自身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形成某一行动主体意识的心理基础,即人们如认为某件事情或某项行动很有价值或很重要,他们就会自发地积极地去做,反之亦然。社会能力价值观是行动主体对社会能力的认识与评价,它在社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发挥能动作用,即意识到社会能力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社会能力。学生对社会能力价值观的认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学校、家庭与用人单位对社会能力的重视程度、社会的主流意识和个体因素等。诸多因素中,个体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个体只有受到外界的良性刺激,才能形成比较正确的社会能力价值观。
(二)途径间交融的哲学基础―实践的逻辑
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对认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的认识离不开实践活动,认识的产生、发展、检验和归宿都离不开实践。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性循环。教育学本身就是实践哲学,它是指向个体的具体的完整的生存能力的实践哲学,教育来源于并且归根于实践的“生活世界”的需要。不管是教育者还是教育对象,他们都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认识,再去指导实践。作为教育学的基本范畴,社会能力的培养也要遵循实践逻辑。首先,社会能力的培养智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在实践中追随社会能力不断变迁的时代内涵,在实践中选择培养的内容和形式。其次,高职学生的社会能力培养有其特殊性,应考量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现状和现有培养问题,根据高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原则以及遵循职业教育内在规律性这一实践逻辑而展开研究。最后,社会能力的实践活动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能力是一种生存能力,具体水平需在实践中检测和提高,实践是唯一的检测标准。
三、高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途径再思索
(一)满意度调研是树立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促建政社支持系统
1、水环境教育是形成社会能力价值观的载体
一直以来,价值观的渗透教育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和开发。教育者会指导学生怎么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但是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只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和技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能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可想而知,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可以借鉴国外价值观教育的一些做法,如形象教育和渗透教育。形象教育和渗透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形象”是载体,“渗透”是手段,最终达成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教育者让学生参与具体的活动,让具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参与活动和处理问题中,会碰到价值判断和事物取舍的问题。通过研判老师的做法,学生会自觉地去修正自身原有的价值观,自觉地形成价值认同。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价值辨析、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等能力水平,进一步地会促进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和解决问题等社会能力的发展。当然,在实施教育活动中,要对活动载体有个选择,选择的标准就是看其有无宽泛的内涵。
水环境教育的内涵十分宽泛,从历史到现实、从知识到文化、从管理到技术、从生态到安全、从现代化到国际化都可以作为水教育的切入点。水教育的内涵结构可以作以下考虑:第一水传统和水文化,它是水教育的引导内容,指向水习惯的践行。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关水的民间文化和民俗活动培育人们对于水的积极使用的集体意识,形成公众共同参与水资源共享共管的良好社会氛围。第二水资源和水知识,它是水教育的基本内容,指向水伦理的践行。通过水资源的教育帮助人们客观地对待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遵循合理的伦理规则。第三水科技和水管理,它是水教育的高新内容,指向水科学的践行。加强公民对先进水设施和水技术了解的教育,开通公民体验先进水科技的渠道,提高水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第四水生态和水安全,它是水教育的深层内容,指向水保护的践行。水安全教育实际上是水问题的综合素质教育,使人们认清水安全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并树立水保护的信心,引导人们严格按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实施水资源的全面保护。第五水现代化和水国际化,它是水教育的拓展内容,指向水规划的践行。水现代化的教育必须具备国际视野,同时要立足于国家和地区水资源中长期规划的制定,一些国家解决水问题的基本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高职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水环境教育,就会形成水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能力价值观。
2、满意度调研能促建政社支持系统
通过师生对水环境治理满意度的调研,一方面可以了解水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现状,另一方面也会促使学生思考保护水环境的诸多问题: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推进各类面源的污染防治工作,如何正确行使政府职能并做好水环境治理的保障工作,如何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并提高居民的满意度。如果这些问题的对策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那么调研活动就能够获得政府和社会的广泛支持,从而在实践中锻炼高职学生的社会能力就成为可能。
(二)满意度调研是培养社会能力的实践平台,促进途径间的交融
1、社会调研有助于提高与人沟通能力
与人沟通能力是指在人际交往活动中,通过谈论、演讲和书面等方式,来阐述观点、增进情感、获得和共享信息的能力。在社会调研活动中,前期小组成员间要就调研方案进行充分沟通;中期收集资料过程中无论是采用问卷法还是访谈法,都需要与人沟通;后期小组成员还要就问题对策与调研报告进行深入沟通,所以整个调研活动离不开沟通。当然,在调研中也会遇到不少问题,如不讲究提问的技巧、不考虑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不会因势利导等。正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了与人沟通的自信心,提高了自身的沟通能力。
2、社会调研有助于提高与人合作能力
与人合作能力,它是指根据工作需要,共商合作目标,彼此配合,并不断改进合作方式和改善合作关系的能力。在调研活动的各个阶段, 都需要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由于受到父母行为方式的影响和父母的过分溺爱,高职学生的合作能力普遍不高。针对这一现象,可以成立若干调研小组,根据优势互补的原则,考虑人员搭配和组建团队。小组成员既能独当一面,又要求彼此配合,大家通过集体合作完成小组任务并形成优秀的调研成果。通过调研活动,学生们既能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又能提高他们自身的组织协作能力。
3、社会调研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是指能够精确地把握问题的实质,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案,利用周边有效资源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能力。社会调研是研究者针对某一社会现象选择某个角度运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对策的过程与活动。调研者一方面要有问题意识,另一方面要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了解与认识。高职学生由于理论知识欠缺和知识迁移能力不够,所以他们解决问题能力偏低。通过社会调研,深刻领悟社会现象,查阅相关理论知识,并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分析社会现象和解决社会问题中去。这样,不仅可以强化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掌握学术研究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满意度调研促进途径间的融合
水环境治理满意度调研可以实现实践活动与第二课堂互动,能够培养大多数人的社会能力。首先,组建满意度调研小组。加入小组的成员除了能发挥专业特长,同时也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组织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其次,参加实践活动。将对水环境治理满意度的调查作为实践项目,在调查过程中可以锻炼他们的沟通、组织能力,促成他们好的劳动习惯的养成和意志品质的磨练。第三,结合竞赛项目。将调研项目与省级以上的竞赛相结合,在竞赛的准备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水环境治理满意度调研可以实现实践活动与第一课堂互动,共同承担起培养社会能力的重任。主要途径是项目化教学。调查结束后,及时整理水环境资源,制作成画册或视频,向社会宣传水环境保护知识。当然,要使画册或视频制作得精致,就必须有专业老师的参与和指导。传媒专业的老师可以将水环境作为摄影或摄像专题制作的教学素材,文秘专业的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撰写专业画册或视频的文本,英语专业的师生可以帮忙将文字翻译成英文。
四、小结与讨论
高职学生低水平的社会能力已成为其成长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阻碍,这应引起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政府虽注意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短缺给我国经济所造成的影响,对高职学生培养给予政策支持并加以巨大的投入,但是在高职学生的素质提升方面还有很多的施展空间,关键要转变培养观念和行政管理体制,观念变化的落脚点是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目前,地方政府中的劳动部门是与高职学院联系比较多的部门,主要负责高职学生的技能鉴定。政府培养观念和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直接体现为让更多的政府部门参与高职学生高素质以及社会能力的培养,如文化部门。
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们观念的转变,需要老师不仅关注第一课堂,而且要关注第二课堂和实践活动,这对老师的成长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能通过合适的项目将几个途径加以交融,从而促进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当然,项目的完成与学生的指导光靠一个老师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团队的支撑。高职院校可以在这块做大文章,出台相关奖励政策和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小娟.高职学生素质能力评价研究[J].教育研究,2013(5)
[2]姜大源.论世界职业教育的主体脉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11)
[3]高宏,高翔.对我国职业教育中关键能力研究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1)
[4]王同军.重视社会能力培养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0)
如何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职业核心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931X(2016)01—0021-04
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目标,在此使命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了其义不容辞的任务——培养适应高职教育的高素质人才。职业能力分为核心与特定两方面的能力,特定能力是相对于各种行业所需的特有职业能力,而核心能力是职业能力最基础部分,它是人们从事职业所需要的可持续能力,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其定义为八项内容——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外语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革新。由此可见,职业核心能力亦是高职学子适应工作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需要在大学期间培育、锻炼与提升;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两者可否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以提高教育成效,促进学生能力与素养的提升,摆在了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
宋三弦出了本书——《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一度引起社会的一片哗然。此书以一线招聘人员的口述实录,点评大学生就业失败的个案,描述了老板、CEO、人事干部在辞退大学生时的无奈与惋惜。他们表示,大学生拥有高学历、高技能,但其最基本的素质如踏实、谦虚、耐心等却被抛之脑后,不善于与人交往、较难主动融入群体等。此书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培育高知识、高技能人才的同时,素质是否被忽略了?此书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其确实点出了现实中教育所存在的一些弊端。“教书育人”,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如何“做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可充分发挥其作用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但现实中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未导入职业核心能力,关联甚微
时至今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已基本成熟,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自成体系。但究其与职业核心能力之间的关系,却是关联甚微。高职院校培育的是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其内在的培养目标需要培育能力强、素质高的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的教学需求要求导入职业核心能力。首先,从理论上来说,高职教育需要培育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就需要在教育教学中导入适应职场、适应社会的职业核心能力;其次,从实践上而言,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与感染力,需要导入职业核心能力,突出“实践本性”、“能力本位”;再次,从效果上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导入职业核心能力,相辅相成,知识与能力共进,能有效地提高高职生的学习成效,进而提升个人素养。
(二)职业核心能力未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成效欠佳
笔者曾做过调研,问高职学生知晓《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与否,基本回答说不知,这个答案是令人惊讶同时更令人担忧的。高职院校目前开设“职业核心能力”相关课程,有《职业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但学生仅知此为一门课程,以为是一门普通的基础课程,却不知此课程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开设与授课未能达到其预想的成效。职业核心能力可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与之融会贯通,使课程变活、变通。首先,从理论上而言,职业核心能力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上更为系统、内容上更为全面。职业核心能力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一致、内容相通,如能相互渗透,统一规划,两者将相得益彰,取得更大的成效;其次,从方式上而言,职业核心能力需要载体来实现,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恰好是其最为合适的载体,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传授与实践,使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有了更大,更广的平台,更富有生命力。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相互渗透的理论依据
2006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关于“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中指出:“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同时明确提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目标一致,相互渗透的应然之举
马克思指出:“个人全面发展就是使人们成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2]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高职教育的目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目标很明确——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通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提高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进而提升他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培养高职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意在培养他们的方法能力和适应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和改造世界。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和提升高职生的能力,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故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应相互渗透,相得益彰。
(二)方法相似,相互渗透的可行之举
“相似论”属于哲学范畴,意即客观事物存在同与变异的辩证统一。客观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同与变异,只有同,才能有所继承;只有变异,才能向前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上,“异”是必然存在的,但应看到,两者之间存在的“同”也促使两者有所继承、相互渗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职业核心能力在知识的传授上,不仅需要教学灌输,还需要实践演练、运用;在知识的收效上,不仅需要显性课程的传输,更需要依托隐形课程的熏陶;在思想的提升上,不仅需要外在的教育引导,更需要内在的示范、提升。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在培养的方法上存在“同”,可相互渗透,以继承促成效。
(三)内容相通,相互渗透的必然之举
“相通”,字义为彼此沟通、连通,互相通融。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内容存在相通共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对高职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提升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具体包括道德观教育、政治观教育、法制观教育等;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是高职生适应职场的方式方法和能力,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是相同的,如培养学生从事职场的道德情操、适应能力、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内容是共通,可相互渗透、有机统一,从内容的整合而言,两者相渗透是提高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之举。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的目标一致、方法相似、内容相通,都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能有效提高高职学子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基本素质,而将职业核心能力与之相融合,对学生而言,这不单单是两门素质教育课程的简单合并,而是一个无形的资本培养的整合,是全面发展、提升素质的核心因素的融合,融两者之长处,提个人之素质。
三、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举措
在高职教育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结合起来,理顺其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统一目标,将能更好地提升育人成效。在改革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作为核心来展开教学与实践,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培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配合,突出高职特色、职业道德素养之前瞻性与可操作性。
(一)课程设计的有机融合
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上,巧妙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结合,突出高职学子的职业性、行业性倾向,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构建以社会需求、职业教育相协调的包括教学内容、目标及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计,从教学目标、内容设置、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引导等作部署,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职业核心能力有机融合在一起。首先,在教学内容上,以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为重点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计,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从而实现教学内容、能力培养的多方结合;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以学生为本,把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融合,从填鸭式的灌输传授转向重视对学生的态度、情感、能力等的开发、培养上,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可采取案例分析法、辩论法、观摩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成为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提高教学成效。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设置,在分析、把握知识体系、能力素养的基础上,可提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综合素质教育为基础”的课程模式,提倡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性教育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多设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之间的“接口”,合理设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能力链条”。在教学方法上可尝试“校企同步培养”,注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使课程教学落地,入脑、入心,更面向职业、贴近社会。
(二)实践教学的贯彻落实
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拓展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既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又有利于扩大教育的受众面,是课堂教学必要的延伸,是践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手段。通过实践教学可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性情,增强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可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首先,加强“校企合作”。实行“请进来、走出去”,请企业的管理人员、生产一线的员工进校园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动实践教学,或带学生进入企业,亲身感受企业的文化、员工的知识与技能、所需的职业核心能力,以“校企”的互动教学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成效;其次,抓好教学演练项目。实践教学,可以以任务为驱动、以演练为载体,注重培养、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节选教学内容为出发点,安排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演练方式挖掘、升华内容,在提高教学成效的基础上,增强学生与人交流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道德”的演练实践教学中,可邀请企业人事部门干部“进课堂”,以具体事例与学生进行探讨,让学生了解社会、企业的用人标准,尤其是在职业道德方面所看重的能力与素养,寻找自身差距,进而思索应如何学习、提高以解决不足、提升自我,这些问题将会在灵活的、轻松的面对面氛围中得到问题的发现、分析及解决,学生对此思索、提高的过程即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过程,且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当然,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所邀请的企业人员最好是专业对口的企业,这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并非难事,此环节应是可行且必须的。
(三)工学结合的有效渗透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按照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大胆进行改革,将现代职教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贯穿教学的全过程。[3]高职教育以应用性而彰显高职特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能灵活地根据社会、企业的需求进行调整、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可大胆创新,工学结合,与社会接轨,共同培养、提升高职生的综合素养。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仅于一年级、二年级授课,三年级的教学重点在实习,与企业对接、联系较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可大胆创新,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落地于社会、企业的工学结合环节上,采用分段式培养模式,可在“订单式”培养阶段加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在做中学、在学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采取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有效地提高高职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高职教育“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由来已久,此模式大多数的模式为一年级、二年级在校学习基本理论知识,三年级可到企业,边学理论知识边实操提高。在此,应大胆创新,在此重要的实操阶段,“德”与“职业核心能力”也应落地,在知识与技能提高的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能随之配套。如三年级时期,学生所面临就业问题,需了解当前国家就业的政策、就业相关的法律等,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恰好能兼容其中,使理论知识与实操能力相结合,将“职业核心能力”的系列能力一一得到培养、锻炼、提高,有效地提高高职“工学结合”的实质成效。
(四)评价体系的配套实施
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评估及测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规范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及时反馈教学成效、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的目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体系应相对应地兼容创新,在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实际落地之际,应考虑社会、企业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评价。首先,重视“教—学”环节的效果评价。教育教学的评价体系应充分考虑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的评价,既重视教师的自评、互评也应重视学生对教师授课的评价,客观分析其权重,不以偏概全;其次,重视“知—行”环节的效果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的评价,可加入企业方的评价。如实践教学中加入了企业的环节,则可由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能力等给予评定,任课教师根据企业反馈的成绩,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学生总评的成绩,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激情与效率,达到“多赢”的成效。如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体系,可科学、全面、客观化,以“知”为出发点,以“行”为落脚点,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高职教育的评价体系一直处于不断更新、完善的过程,但也较为狭隘,仅考虑学校、教师方面的评价体系,当然,在近几年的完善中,加入了学生的评价、教学督导的评价,使整个评价体系较为客观,但尚未全面。高职教育突出“高技能”,应加入社会、企业的评价意见,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客观、全面地进行评价,以达到实质性的提高。以职业核心能力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可充分加入专业实训、实操、演练等企业方所提供的相关成绩,丰富、壮大评价体系的内涵,使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更能落地并卓有成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具有内在的联系,可以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从而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成效,故此,高职院校应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积极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推动、促进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建设,寓教育于课堂和实践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Z].教育部,2006:11.[2]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们出版社,197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