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

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范文1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实践教学对高职护生自尊、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6月对参与健康教育临床实践的高职护生90名作为研究对象,于进行临床实践教学前后采用SCL-90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实践1月后,护生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得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实践前,其心理健康比例、积极应对、自尊、领悟社会支持得分均高于实践前。消极应对和SCL-90总平均分呈正相关,自尊、社会支持、积极应对与SCL-90总平均分呈负相关。结论:临床实践教学能促进高职护生自尊、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和心理健康的发展。自尊、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是高职护生心理健康的促进因素。

关键词 高职护生;自尊;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健康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0.064

The influence of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self-esteem,social support,coping style and mental health on the clinical practice

LIANG Guo-long,SHI Wen-qing,CHEN Yu-lin

(Faculty of Nursing,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Nanning53002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self-esteem,social support,coping style and mental health on the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The 90 vocational nursing school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s,before and after the health education clinical practice.

Results:After one month of clinical practice,their mental health level was better than before practice,the Symptom Checklist-90 (SCL-90) average score,social support,self-esteem and positive coping style were promoted.Negative coping style was correlated with bad mental health,while self-esteem,social support and positive coping style were correlated with good mental health.

Conclusion:The mental health level,social support,self-esteem and positive coping style of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were promoted by clinical practice.Social support,self-esteem and positive coping style may be the promoted factors of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mental health.

Key words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Self-esteem;Social support;Coping style;Mental health

目前,高职护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关于教学模式对高职护生心理状况影响的研究较少,关注自尊、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这些应激中介因素对高职护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就更少。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实践教学对高职护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心理健康与高职护生自尊、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探索促进高职护生心理健康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2012年5~6月参与某三甲医院鼻咽癌放疗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临床实践的2010级我校高职护生90名,均为女生。平均年龄(20.3±2.1)岁。我校共有156名2010级高职护生报名,在接受10学时的“鼻咽癌健康教育”培训及6学时的“健康教育项目化管理”培训后,最终90名护生通过考核,参与本项目。这90名护生,在带教老师、责任护士或主治医师的指导下,一对一地对放疗后鼻咽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然后连续1个月追踪、鼓励患者采用新掌握的方法开展自我护理。

1.2工具及方法(1)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采用1~5级评分,统计9个症状因子平均分和总平均分;均分在1.0~2.0提示为心理健康,2.1~3.0之间提示为亚健康状态,3.1以上提示为不健康。(2)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组成,积极应对12项,消极应对8项,共20个条目,按0~3级评分,分别统计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的平均分,分值越高表示该应对方式使用越多。(3)自尊量表[1]。共10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总分值范围10~40分,得分越高表示自尊水平越高。(4)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共12个条目,采用1~7级评分,所有条目分累计,得分越高表示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越高。问卷调查在项目开始前、开始1个月后,分2次进行。2次调查各发放问卷90份,均有效收回。

1.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Wilcoxon秩和检验,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实践前后受访护生SCL-90各因子均分比较(表1)

2.2实践前后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表2)

2.3护生实践前和实践1个月后自尊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平均分比较(表3)

2.4实践1个月后参与护生的自尊、领悟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的得分与SCL-90总均分相关性分析(表4)

3讨论

结果显示,实践前参与临床实践教学护生的SCL-90躯体化、焦虑、精神病性等症状因子的均分高,与王永红、高珩、邱映明和陆小兵等学者调查临床实习前高职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相同[1-4]。但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偏执等症状因子低,又与他们的研究结果不同,这可能和临床实践教学与临床实习的不同,第一次调查在完成实践前培训考核后进行,参与护生得到额外的辅导与社会支持,参与的护生都经过考核挑选等诸多因素有关。自尊是个体对自身价值、自我能克服生活挑战过上幸福生活的肯定,是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社会支持是个体在社会生存环境下,能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心理和物质上的支持或援助,缺少或不能很好地利用时,个体面对应激的心理、生理反应就会较为显著[5]。积极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起积极作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则有负面影响[6]。在实践1个月后,SCL-90各项症状因子均分均低于实践前,自尊量表得分、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得分、积极应对平均分都显著高于实践前,消极应对的均分显著低于实践前(P<0.01),表2显示,学生心理健康较实践前明显好转,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个结果可能与护生在帮助鼻咽癌患者的实践过程中自尊的提高、获得更多社会支持、从患者身上学到更多积极应对等因素有关。

表4显示,参与临床实践教学护生的自尊、领悟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的得分与SCL-90总均分呈负相关(P<0.05);消极应对的得分与SCL-90总均分呈正相关(P<0.05),提示自尊、领悟社会支持、积极应对能促进高职护生的心理健康,消极应对方式能损害高职护生的心理健康。

4小结

临床实践教学能促进高职护生自尊、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和心理健康的发展。自尊、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是高职护生心理健康的促进因素,消极应对方式是高职护生心理健康的损害因素,在今后的护理教学改革中应特别重视这些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永红,韩爱敏,王荣,等.高职护生实习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应对策略[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2):150-151.

[2]高珩,何英利.高职护生临床实习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J]. 全科护理,2010,8(7A):1696-1698.

[3]邱映明,叶小青,邹晓波.临床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5):85-87.

[4]陆小兵.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4):1-3.

[5]顾瑜琦,刘克俭.健康心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7-42.

[6]吕文艳,侯爱和,王会芳.高职护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相关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6):516-519.

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范文2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参与式治理 流动农民 留守群体

一、主要背景

随着现代城市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呈现出新特点:一.农村居民摆脱了和村庄组织的束缚,冲破了由户籍制度形成下的城乡二元格局,他们中的大多数涌入城市,这种城乡原有治理状态的崩解过程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二.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多样化,民众的利益诉求也渐多元化,而农村社会发育缓慢,社群自主治理格局尚未形成。

二、现状分析

(1)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建立在违背生态和谐规律的基础上,发展效率有待提高。以Q乡为例,首先该地交通便利程度不佳,共同交通工具便捷及舒适程度较城市都有较大差异。第二,乡村内空气污染较严重,集镇马路上扬尘严重,空气污浊。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及工厂废气,反映出工业生产环节中对废气排放缺乏有力的监管及解决措施。

(2)居民民主意识、维权意识显著提高,且诉权途径的不断拓宽和社会公平的逐渐实现为居民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有利的因素,但不可避免地出现个别腐败现象,即以的方式欺害百姓等无视法律的恶劣事件。并且,公民对个人基本民利的行使缺乏必要的积极性,对民主参与的兴趣普遍偏低。

(3)农村外出务工比例较高,由此带来的留守妇女及留守儿童问题值得关注。在对Q乡中两个村进行总体家庭务工状况的了解后发现,每户家庭居家的男性人数不多于两人,甚至没有,家中主要包括年轻的孕妇、抚养孩子的母亲、年迈的老人及未成年儿童和青少年。经了解得知,在农忙时节他们的耕地会有返乡的农民工及家中青壮年妇女共同耕作,而在平时,家庭主要承担生活、抚养和养老的职能。由上述现象带来的问题有:村内治安状况不佳、村内卫生治理情况较差、学龄儿童受教育水平较城市有较大差距、老人养老方式单一等。

三、问题讨论与建议

(1)农村经济发展无疑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关键因素。针对当下出现的“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做法,首先在政府层面应该提高农村工业准入门槛,杜绝高污染低治理的企业进村,坚持“以农为本,不让工业污染威胁农业发展”的原则,同时加大对现有农村企业的监管力度,督促其及时改进处理污水废气的设施及对策,对无良企业加大惩处力度或直接取消经营资格。其次,政府及农民应协同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创新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等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大力提倡参与式治理,即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即营造“小政府,大市场,好社会”的社会治理结构,在具体方式上需要做到推进我国政府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社会自主治理,构建公民社会。在农村社区参与式治理的建构过程中可借鉴杭州经验来拓宽多渠道的社区决策参与,具体形式有:提倡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即通过这两种会议的召开聚集村民,启发民智,共同商议以提高村民在村务中的显示度;建立“和谐社区居民建言献策”奖励制度以鼓励村民针对村内事务提建议。通过上述方式引入多元的社会力量,经由政府和居民群体双向的良性互动来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式达致善治的目标。

(3)推进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走非营利组织的中国化道路。从整体社会乡公民社会的转型,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致使第三部门得以发展,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得以凸显。在广大农村倡导社区民间自组织的参与,推进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包括:社区文娱性组织,如秧歌队、广场舞团体;公益性组织,如“留守儿童之家”。这些组织客观上可激活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治理过程同时促进社区生活系统的组织化。通过村民易于接受的形式,增强村民间沟通交流的机会,促进村民关系的和谐。

(4)针对外出务工农民家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村内组织“流动农民之家”和“留守妇女之家”。根据2004年对南京务工经商的流动农民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有: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络规模和紧密度均较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低,且网络的性别趋同性强、异质性低;与农村居民相比流动农民的地缘作用下降且业缘力量不突出。以上调查数据可说明流动农民的社会支持网络较弱,他们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支持。同时有大量农民进城务工造成的“留守”现象也给农村生活中增添了诸如“留守儿童”缺少关爱和保护,“留守妇女”安全和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留守老人”孤独无依无人照料等社会深切关注的问题。因此,“流动农民之家”旨在为进城务工农民提供就业辅导、代购火车票等返乡便利等以增强该群体间的联系,为彼此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支持;“留守妇女之家”的服务群体不仅局限于留守妇女,更有留守儿童和老人,该组织的存在旨在通过定期的彼此交流和情感辅导、心理咨询等服务来排解留守妇女心中的压力,增强面对生活的信心,同时对其孩子和长辈分别提供教育上的建议和养老方式的优化途径。即积极发挥农村社会组织的参与功能和服务提供功能。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和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管理,以更好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剩勇,徐. 参与式管理: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可行性路径[J]. 浙江社会科学,2013.

[2]陈剩勇,徐. 参与式管理: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可行性路[J]. 浙江社会科学,2013.

[3]童星. 创新社会管理[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范文3

创新社会治理,意味着要创新社会治理主体、社会治理理念、社会治理方式、社会治理体制、社会治理机制以及社会治理绩效评估等。社会治理创新是一个系统化全方位的创新。为此,多元主体、民主协商、合作共治、法治保障是完善科学的社会治理工作格局的新特征。在社会治理新语境背景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社会管理、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目标发展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社会管理、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新格局目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社会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体系的概念的提出给公众参与社会治理赋予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和政治意义。社会治理意味着公众参与体系需要更快地完善,对现实中的公众参与渠道和路径提出了旺盛的需求,对制度化组织化的参与提出了现代政治意义的规范,对公众参与的制度和途径提出了迫切的期待。在社会治理工作格局中,公众参与既是一种重要的维度,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是我国社会治理创新中主要的环节,也是目前最为薄弱和最需要加强的环节,因此成为一个需要格外关心的风险点和创新点。

我国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有:一是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缺乏制度规范。社会现实中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缺乏足够的法律支持,公众很难获得充分的参与社会治理的权限,实践环节仍然缺乏实效性。二是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有效性不足。表现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渠道不畅通;公众参与程序不规范,不明确;公众参与的代表遴选不科学;公众参与代表的意见对决策过程的影响缺乏刚性制约,结果不透明。三是参与社会治理的公众主体意识能力不足。一方面,多数公民对参与社会治理过程的权力和义务缺乏了解,同时对哪些渠道可以参与、哪些渠道不能参与也缺乏认识。另一方面,许多公民对政府的信息缺乏了解渠道或对了解渠道认识不足。此外,现有的经济条件限制了公众参与能力的培养。四是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社会组织发育不足,公民参与社会组织的程度有限,导致了制度化不足。五是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导致非制度化参与。群众往往会采取群体的“非制度性参与”,甚至选择更为激烈的诉求方式。如“厦门 PX 事件”,就是通过市民“集体散步”表达抗议的方式,迫使政府改变了在厦门岛内建化工厂的决策。

公众参与社会治理,不是无组织、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序的参与。必要的制度通道和社会组织是公众有序参与的必备条件。政府与公众应当是建设性的合作伙伴,共同承担起社会治理的责任。这不仅可以降低政府管理社会的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建立公民与政府的相互信任,限制政府公共权力的无限扩张,维护和实现公民的政治权益。主要途径有:一是完善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规范。二是培育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能力。三是着力提升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化水平。

责编/马静 美编/于珊

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范文4

关键词:“管理创新;汽车;名城建设

一、注重科学决策,在源头治理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是提高决策科学性。这几年,无论是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基本实现现代化四年行动纲领等宏观决策,还是滨江新城开发、农民集中居住等重点工作,我们都聘请专家多方论证,面向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形成的16项重大决策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拥护。二是积极开展风险评估。全面实行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社会风险评估制度,构建市镇两级风险评估网络,严格执行风险评估前置等程序,对农村二次改水、谢集和月塘合并等32个重大事项进行了风险评估,将风险降到了最低。三是健全决策反馈机制。结合市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以市“党务政务市民开放日”为平台,每月将重大项目、民生实事等实施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并根据群众建议进一步调整优化,确保效果最大化。

二、注重以人为本,在发展为民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方面,筑牢民生根基。坚持每年落实一批重大民生实事工程,积极推动“民生五有”向“民生五优”转变。特别是今年,我们围绕民生1号文件确立的工程,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城乡居民增收、义务教育现代化等115项实事项目,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在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的需求,进一步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另一方面,强化民本管理。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扎实推进城市社区“一委一居一站一办”和农村新型社区“三化”管理服务模式,超前谋划五一花苑、红旗花苑、新北花苑、浦西花苑等4个万人规模安置小区的基层治理结构和公共服务配套,努力做到安居与和谐并重、稳定与发展并行。同时,针对精神病人、刑释解教人员等八类特殊群体,投入2000多万元,分类别制定管理办法和配套制度,构建责任明确、运行顺畅的特殊人群管理服务网络。

三、注重平台建设,在资源整合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市级层面,立足联动协调、综合施策,全面整合综治、司法、等部门的管理资源,着力打造市社会管理中心。在镇级层面,突出贴近群众、面向矛盾,通过整合农经、村建、劳保、计生等便民服务窗口以及政法、综治、安监等社会管理职能,建设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实现办事“一个门”、服务“一站式”、管理“一条龙”。在村、社区层面,结合“四有一责”、和谐社区建设,采用分批分次、重点突破、逐步推进的方式,建成社会管理服务站107个。通过市、镇(办事处)和村(社区)三级实体平台建设,形成完备的服务管理网络,有效提升社会管理综合能力。

四、注重重心下移,在解决问题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是构建网格连民情。全面拓宽民意收集渠道,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警官和大学生村官等按区域划分联系基层,设置182个网格,构建“七位一体”的挂钩联系基层制度,基本实现民意收集工作网格全覆盖。二是坚持下访解民忧。扎实开展深入基层扎根、助推基层攀登、促进基层和谐等联系服务基层“三大行动”,先后帮扶困难群众435户,形成民情连心日记300多篇。全面加强专业调解小组、专业调委会和专业调解员队伍建设,完善公调、检调、诉调、访调对接机制,这项工作得到司法部吴爱英部长的充分肯定。三是优化服务暖民心。设立“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市委书记信箱”、“市长信箱”,开通“行风热线”直播及政府论坛“在线交流”,深化党群干群“连心卡”制度,形成了“一个信箱、一条热线、一个在线访谈、一张连心卡”四大民意“绿色通道”,共收集民情民意10000多条,解决群众诉求6000多件。

结语: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部署,创出特色、创出成效。一是狠抓实体化运作,以三级管理平台为载体,构筑组织有力、体系完善、运转通畅的工作格局;二是狠抓项目化推进,以20个重点项目为抓手,积极推动难点、重点问题解决;三是狠抓制度化保障,着力从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应急管理等方面入手,落实长效机制,不断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顾金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策研究[C].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011年 11月14 号

[2] 陈立旭. 论社会管理创新的文化精神基础[J].浙江学刊,2012 年 1 月 15 号,第 12 页

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范文5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维护_人民群众利益。因此,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始终贯彻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

树立社会管理既是管理也是服务的理念,实现管理与服务有机统一。从传统的“整治”、“命令”思维转变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强化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权益受到保障,心情更加舒畅。把社会管理同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完善群众工作内容,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坚持一切社会管理部门为人民群众服务、一切社会管理工作为人民群众谋利、一切社会管理过程与群众工作同步,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树立统筹协商的理念,通过平等沟通、协商协调、教育引导等办法进行社会管理。当前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管理的体制、格局与快速流动的社会人员、快速变动的社会结构、高度复杂化的利益结构和人民群众多样化的要求不相适应,尤其是在协调利益关系、调处矛盾纠纷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应从过去习惯于用硬性的行政手段解决矛盾转变为重视综合运用经济、行政、道德、科技等手段进行社会管理,特别是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关切,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采取平等沟通、协商协调、教育引导等办法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管理和社会事业协调推进。

树立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同步的理念,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调整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管理思路、管理格局、管理方式,改变“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建设”的倾向,切实把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增进人民的福祉,而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人民幸福感的增强、幸福指数的提升。只有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同步,所有公民都能公平地获得参与增长的机会并合理共享增长成果,形成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发展的局面,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才会不断提于卜。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管理中的创造精神

面对新形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管理实践中的创造精神,不断巩固我们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构建诉求表达平台,推动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公共政策决策和社会事务管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鼓励并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依法有序地参与公共政策决策和社会管理活动,变“为民作主”为“让民作主”,努力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目前,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政策决策和社会事务管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各种组织,如人大、政协、派和工商联、行业协会及其他社团组织等。在这一基础上,还应充分运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特别是利用电子投票、民意调查、干流、信息公开等民主新方式,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公共政策决策和社会事务管理。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整合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实践。一方面,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另一方面,提高党委和政府引领社会、组织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应注重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尤其是要整合社会力量,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发挥好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合力,从而形成全社会同心协力解决社会问题、发展社会事业、维护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建立社会风险评估预警机制,从源头上完善社会管理。深入研究和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突出源头治理,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地向基层倾斜,支持基层工作,夯实基层基础。把社会管理的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完善基层管理网络,培育基层社会管理主体。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继续深入开展领导接访和干部下访活动,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确保矛盾在源头控制、纠纷在基层化解、问题在一线解决。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应实行风险评估,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安全性。

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当前,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生态环境、社会治安、食品卫生安全、生产安全等是人们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也是社会矛盾和危机事件极易产生的敏感区。社会管理必须从关系人的生存质量、生活质量以及人的尊严等民生问题入手,多办实事、做好事,特别是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保持社会安定团结,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政府公信力。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把完善体制机制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力保障。目前,社会管理正在出现从单位管理向社区管理、从城市管理向城乡统筹管理、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从单纯行政管理向经济行政法律管理、从侧重事后管理向事前和事中管理、从强调惩治和处罚向预防和控制的深刻变化。为此,需要建立一套与新时期社会管理相适应的保障机制,重点是着力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具体包括就业再就业机制、社会保障机制、政府应急机制、农村公共品投入机制、可持续发展机制、城乡一体化促进机制以及劳动关系协调协商机制、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等。

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范文6

【关键词】基层政府 社会管理

随着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加快,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日益凸显,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党和政府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基层政府处于社会管理前沿,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责任主体,研究当前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现状,分析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选取长顺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形式,实地调查,随机访问,当场发放问卷,当场收回。为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和科学性,调查对象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城市居民、进城农民工、学生等,并按比例进行问卷调查。

二、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问卷调查内容涉及个人对社会管理的整体评价和个人对社会管理和相关服务的具体评价两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公共安全、医疗、食品药品、公民参与社会、政务公开与公民诉求、社区公共服务等。通过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1)个人对社会管理现状的整体评价。35%受访者对目前社会管理的整体效果感到满意,55%感到一般,只有10%感到不满意,说明长顺县社会管理的整体效果较好;55%受访者认为当前政府重视社会管理创新,35%认为一般,10%认为政府不重视社会管理创新,可以看出政府重视社会管理创新;75%受访者不知道非政府组织,只有5%对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表现满意,说明长顺县非政府组织发育不成熟,政府应大力培育非政府组织,引导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

(2)个人对社会管理和相关服务的具体评价。15%受访者认为长顺县消防安全功能非常好,30%认为好,40%认为一般,15%不满意;25%认为长顺县交通安全好,55%认为一般,20%不满意;95%受访者有财物被盗窃过的经历。70%受访者认为进医院看病的程序烦琐。超过70%受访者对食品不放心,约55%对药品不放心。20%受访者认为长顺县公共活动场所多,20%认为一般,60%认为不多;超过45%受访者业余时间的休闲方式是在家看电视,5%是打牌,5%学习,10%进行体育锻炼。90%受访者愿意为社会管理工作提意见和建议,但有35%受访者认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没用。95%受访者认为政府各部门主要领导的办公电话应该向社会公开,有超过35%受访者认为不能拨通政府各部门主要领导的办公电话;55%受访者认为当前长顺县市民诉求的渠道不畅通,85%受访者希望各级领导开微博与市民对话。对所在社区的公共服务感到满意和一般的各占30%,40%受访者对所在社区的公共服务不满意。

三、长顺县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社会管理创新理念不足。由于受传统管理理念和旧的管理体制的影响,社会管理的理念仍然十分陈旧,主要表现在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的思想仍然十分突出,管控思想严重、服务意识淡薄,一些政府官员认为政府是唯一的管理主体,老百姓是被动的被管理者。

第二、社会管理主体不够多元化。一是非政府组织发育不成熟。调研发现,长顺县非政府组织发育不成熟,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有限。二是公民参与社会管理不够,参与程度不高,公民诉求渠道不畅通。一些管理部门的电话未公开,或者公开的电话打不通,大部分县局单位互联网应用程度不高。三是社区等基层组织自治能力不高。

第三、社会治安形势严峻,侵财型犯罪持续高发。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有财物被盗窃的经历,抢劫案件时有发生。

第四、社区公共服务水平低,基础设施不健全。调研发现,超过70%受访者对社区公共服务不满意,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跟不上公民日益增长的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大部分社区和农村都没有文化娱乐设施,市民休闲方式比较单一,大部分以打牌作为消遣娱乐的方式,这导致了赌博之风的盛行,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四、长顺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途径

第一、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思想、观念、认识对实践有决定性的影响,创新理念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就是要从“人治”向“法治”转变;从“官本位”向“以人为本”转变;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核心,更加注重和强调服务。基层政府应结合欠发达地区的现状,把社会管理提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使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双轮驱动下,既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又能建设和谐社会。

第二、培育多元社会管理主体。培育社会管理多元主体,是基层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创新的要求。地方政府要按照“社会协同”的要求,积极培育公民社会,完善并形成多元化的社会管理格局。一是大力培育非政府组织,支持、保障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创设必要的制度环境,提高非政府组织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二是着力推进社区等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社会管理社区化,积极发展社区自愿者组织,加强社区自治组织自身的能力建设。三是鼓励普通公民参与社会管理,通过政务公开、办公电话公开、网络建设等方式拓宽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途径,提高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