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范文1

关键词:货币危机模型 演化路径 理论逻辑 现实困境

一、引言

2010年11月4日,美国重启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简称QE2),这引起了世界资本市场剧烈的反映。在本次金融危机还未完全过去的时期,美国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这无疑对金融危机的的发展态势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现代金融危机理论的体系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Krugman)于1979年首创的。该理论是在黄金本位制度崩溃后,随着世界各国放弃固定汇率制度而采纳浮动汇率制度的国际金融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当前货币危机理论的研究现状来看,许多西方学者都使用该模型来解释货币危机爆发的原因和机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货币危机模型按照其研究的重点不同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型:一是国际收支危机模型,其研究的重点在于探寻扩张性经济政策同固定汇率之间的矛盾关系,即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二是危机预期模型,其研究的重点在于强调危机的自我促进(又称为自我实现)的性质,即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三是道德风险模型,研究的重点在于探讨金融资产泡沫同金融机构道德风险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以上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结论都明确地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出现急剧逆转的根本原因。国内已有的综述货币危机模型方面的文献十分丰富,但它们缺乏系统、全面地阐述每一代货币危机模型形成的假设前提及其基本原理,在研究每一代危机的困境方面涉足更少。因此,本文试图在作者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高晨伟、王选华,2010)进一步来弥补该领域的不足,全面地研究三代模型的演化路径、理论逻辑及其现实困境,以便对现代金融危机理论的基本原理进行全面把握,并为研究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提供理论帮助。

二、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理论逻辑

(一)模型的假设前提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的假定前提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政府将内部均衡视为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目标;二是外汇市场信息完全,国际资本自由流动,国内外资本可完全替代,且投资者进行理性决策;三是政府发行货币不受限制;四是外汇储备规模有限,可以持续耗尽,但购买外汇的本国货币规模不受限制,可以自由得到;五是外汇市场实行固定汇率。

(二)模型的理论体系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主要研究了外汇市场的投机攻击同国家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Krugman在1979年所构建的国际收支危机模型假设前提之一就是完全预见能力的存在(即外汇市场的信息完全),在这种假设前提下,产生国际收支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一国政府所实施的扩张性经济政策同固定汇率之间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性最终会导致理性的投机攻击产生。其理论逻辑在于:扩张性经济政策财政赤字增发货币影子汇率本币贬值。这时,公众会减持本币数量,增加对外币的持有,通过调整其资产结构来降低本币与外币未来收益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因此,在社会公众理性投机的持续攻击下,政府不断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货币,已有的外汇储备会随之而耗尽,固定汇率逐渐丧失。后来,弗拉德和加尔伯(Flood and Garber,1984)认为,由于国内的信贷过程和投机攻击随着时间的变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Krugman模型中的完全预见能力假设不成立,他们对Krugman模型进行了改进和简化,简化模型称为K-F-G模型。在K-F-G模型中,所有的经济变量都是动态变化的,且是一个具有线性结构的国际收支模型。该模型的基本结构为:Mst=Pt[a-b.Ret] (1)

(二)货币危机预期模型――金融恐慌模型 金融恐慌模型是货币危机预期模型的另一个理论模型,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戴蒙德和戴维格(Douglas. W. Diamond and Philip .H Dybvig,1983)首先提出来的银行挤兑模型,又被一些学者称为D-D模型。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银行挤兑模型的基本原理,许多学者采用保罗・克鲁格曼(1998a)对该模型的简化形式。

(1)D-D模型的假设条件。模型有四个假设条件:银行的存贷款业务遵循大数定律,存贷款业务按照一定储蓄进行;假设存在三个时期T(T=0,1,2),银行客户均在T=0时刻向银行存款,当取款发生在T=1,2时刻时,假定对应的回报分别为1+R,(1+H)2(H≥R);按照提款时期将存款者共分为两类:类型1(T=1时期提款消费)和类型2(T=2时期提款消费);银行不知道存款者的类型,只有本人知道。

(2)D-D模型的基本原理。首先,一般模型推理。假设存在一种跨3个时期的模型(T=0,1,2),在T=0时期有两类投资项目:第一类项目约定只有在第1时期获得的报酬才为1+R,第二类项目约定只有在第2时期获得的报酬才为(1+H)2,且项目回报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时期越长,回报率越高,即假定H>R。因此,如果第二类项目的报酬要想提前到第1期取得,只有以价格P来计算报酬,且P

四、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理论演进

(一)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假设条件 从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假设条件来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通过建立开放的小国经济模型来研究以劳动和资本作为投入要素的单商品生产,且国内商品对进口商品具有不完全替代性;假定收入不存在剩余,即企业将收入全部用于投资,工人将收入全部用于消费,并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作为研究投入―产出的基本工具;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都在开放条件下运行;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融资不存在国内障碍,被允许任意借债经营,其投资规模受最优化条件约束,即:Rtd= (1+Rft)-1,在约束条件中,Rtd、Rft、Rt分别表示国内、国外资本投资回报率和国内价格水平;假定国际市场的资金供给方对国内企业附加了约束条件,其融资规模取决于国内企业的净财富水平和融资能力。

(二)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理论体系 Krugman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金融过度(financial excess)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诱因。Krugman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中介存在金融过度行为,这种行为导致货币危机爆发的原理在于:当国内金融机构处于封闭状态时,随着国内企业的投资需求膨胀,国内资金逐渐耗尽,而又无法从国际市场筹集资金,这时企业膨胀的投资需求不会导致实际投资过度行为发生,而只会引起国内银行利率的上升;相反,当国内金融机构处于开放状态时,它可以从国际金融市场自由获取资金支持,这时金融中介机构会摆脱道德约束,将大量资金流向证券和房地产市场,从而导致过度积累,形成金融过度和金融泡沫,恶化了国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当证券和房地产市场受到外部力量的冲击时,金融泡沫破灭,货币危机爆发。(2)“亲缘政治”加深了金融过度的程度。这种“亲缘政治”表现在政府同企业和银行之间形成的裙带关系,并为这些机构提供隐性担保,从而催化了企业和银行敢于从事道德冒险的经济活动,由此形成的不良资产就成为政府的“隐性赤字”。然而,东南亚国家潜在的隐性赤字却表现为“良好”的财政状况,最终导致货币危机到来时为力的困境。正是这种“亲缘政治”的长期存在导致了东南亚国家时刻处于危机爆发的风险之中。(3)东南亚爆发的货币危机主要在于企业的经营行为。因为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主要根源于:国内货币贬值银行利率提高企业销售收入急剧下降企业资产负债恶化企业财务状况崩溃。这时,即使想通过改善银行经营活动(比如将面临困境的银行实施重组)来扭转企业日益恶化的财务状况,这种设想是不成立的,因为即使将金融环境得到改善,那种财务状况已经急剧恶化的企业也无法得到改变。因此,企业财务状况发生恶化的主因并不在于银行经营活动的改变。(4)在小国经济模型中,共有三个均衡存在。其中中间均衡具有不确定性。这时,其他两个均衡可以不予考虑:即当 = 时的高水平均衡和低水平均衡。当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时,国内企业无法在国内筹集到资金,因为资金所有者认为企业没有得到担保,贷放资金会承受较大风险,不会向企业发放贷款。这样,国内的实际汇率面临贬值的风险,加速了企业破产的进程,从而又印证了资金所有者拒绝向企业贷款所做决定的合理性,最终形成了拒绝贷款实际汇率贬值企业破产继续拒绝贷款……的恶性循环。因此,资金所有者拒绝向企业贷款的行为具有预期自我实现的特征。(5)政府对于是否维持汇率的稳定性并没有固定的决策模式。因为在作出决策时它面临两难境地:当作出稳定汇率的决策时,另外一种导致货币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会随之出现。如当企业的财务杠杆效应十分明显,所负债的金额又较大时,如果政府继续维持汇率稳定,其维护成本较高,因为这样势必会导致企业减少生产,从而加速企业财务状况恶化,货币危机随时爆发。

五、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现实困境

(一)货币危机模型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 到目前为止,货币危机模型还属于一种不断发展的理论,同传统的经济理论相比还远未成熟。比如,第一代危机模型所推导的投机攻击时间仅仅是在严格假设和高度抽象的条件下,从理论层面来论证确定的投机攻击时间,而在现实实践中并不能准确判断投机攻击时间点的发生;第二代模型虽然将心理预期视为货币危机的变量,对现实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它所强调的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导致多重均衡的出现,各种均衡之间随着预期的变化而不断转移,这种均衡转移的过程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释;第三代危机模型将道德风险和亲缘政治等社会因素作为危机的控制变量,这些非经济因素对危机爆发的影响程度如何来实施计量,从目前研究的现状来看还没有涉及。

(二)危机模型的封闭性无法扩展对现实的解释 从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理论体系来看,都是在分析个别案例的条件下形成一种只是局限于特殊现象的解释,而无法建立预测模型。因此,这种封闭的特性决定了三代模型的理论局限。对于货币危机来说,导致其爆发的诱因较多,如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制度因素等等,因此,每一次货币危机爆发后都有其特殊原因,如果仅仅是从局部范围来进行原因分析,每一次货币危机爆发都会提出一种新的理论,且这种理论无法逐渐成熟,因为当下一次危机爆发后引起经济学者对原因的寻找又会掩盖前一次理论的发展。如此循环下去,最后留下的仅仅是讨论货币危机爆发的零碎的理论片段。

(三)危机模型研究方法上的“形而上学” 从三代危机模型寻找到的危机爆发原因来看,都是对危机现实表面原因的描述。当然,西方学者所描述的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公众心理预期、金融体制的脆弱等等看上去的确符合当时的危机表象。但是,他们没有进一步寻找这些原因其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因为那将涉及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合理性的思考。从历次爆发的货币危机来看,其主要原因均可以归结为市场的缺陷,而市场缺陷其根源又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视角考察,货币危机是西方新自由主义失败的象征。因为新自由主义鼓吹市场的“万能性”,用“最小的政府、最大的市场”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定“良方”,想必这样的逻辑正是货币危机爆发的真正诱因。因此,三代货币危机模型在各自局限的范围解释独特的危机现象,而使用这种“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来寻找货币危机爆发的原因,最终很难建立一套能全面防范、治理和预测各种货币危机的理论体系。

六、结论

从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演化逻辑及其现实困境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虽然三代货币危机模型已经成为解释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主流理论,但它们共同面临的现实困境则充分暴露了危机模型的局限性,即无法建立统一的理论体系来对金融危机进行解释、防范、治理和预测。全球金融危机还未完全过去,如何对此次危机从理论上作出合理的解释是当前经济学者关注的热点。从当前金融危机的现象来看,政府缺乏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是导致危机爆发的主因,这是区别以前货币危机的重要特征。因此,在既有的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逻辑框架内无法对此次危机作出合理的解释。按照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危机的出现是社会制度基本矛盾的强制平衡,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其自身无法解决周期性的金融危机。因此,如果要建立一套能解释所有金融危机爆发诱因的危机理论,只有在经济理论的逻辑框架下,从分析社会制度本身出发,将决定金融危机的本质要素分离出来,通过引入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宏观管制职能来约束危机爆发的基础――自由市场盲目地、自动地调节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在统一的逻辑框架下将所有的金融危机纳入解释范畴。至于如何在经济学的框架下建立统一的金融危机理论,这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吴有昌:《货币危机的三代模型》,《世界经济》2000年第3期。

[2]吴有昌:《现代货币危机理论及其启示》,《财贸经济》1999年第3期。

[3]邢毓静:《现代货币危机理论的演进及其发展趋势》,《当代财经》2001年第1期。

[4]Paul. Krugman. A Model of Balance of Payments Crises,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 1979 .

[5]Flood,Robert and Peter,Garber.Collapsing Exchange Rate Regime:Some Linear Exampl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84.

[6]Diamond, Douglas W. and Philip H. Dybvig. Bank Runs, Deposit Insurance, and Liquidit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3.

[7]Paul. Krugman, What Happen to Asian?Mimeo. Cambridge, MA,MIT,1998.

[8]Paul. Krugman,Fire-Sale FDI. Mimeo. Cambridge, MA,MIT,1998.

金融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范文2

摘 要 金融风险管理理论是现代金融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本文通过对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的分析,指出这场危机展现出的现代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程度、深度和广度大大超出了我们对传统金融风险的认识,既对金融风险管理和监管模式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挑战,也为金融风险管理模式创新赋予了新的启示。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管理

一、全球金融危机产生原因的分析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此次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呈现某种形式混合的趋势。

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金融危机的成因众说纷纭,概况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是制度说,认为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制度是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第二是政策说,认为美国的高消费、低储蓄、长期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金融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第三就是大家普遍认可的市场说,则主要从金融市场的微观角度来分析危机的原因,认为过度的金融创新、宽松的金融监管、金融机构的高杠杆、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和人性的贪婪等等都是造成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总之,造成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和原因是复杂的,不能仅仅单独从某一个方面出发去考虑问题,应该将各个方面的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去思考。

二、金融风险管理历程

(一)金融风险和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金融风险是指任何有可能导致企业或机构财务损失的风险。而风险是一个十分宽泛的词汇,目前还远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现在对风险解释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1.风险是结果的任何变化2.风险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3.风险是预期损失的不利偏差4.风险是可度量的不确定性5.风险是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金融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利率风险、合规风险、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这几种类型。

顾名思义,金融风险管理则是对相应的金融风险进行管理。金融风险管理的过程大致需要风险识别、风险度量与风险管理控制三个环节。首先是风险识别是指在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方法对实际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的归类和实施全面的分析研究。其次是风险度量是指对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损失范围、程度进行估计和衡量,并对不同程度的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后果进行定量分析。其中风险度量的主要方法有敏感性分析、VaR估计、情景分析与压力测试。最后是风险管理控制是解决金融风险的途径和方法。一般分为控制法和财务法。

(二)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

金融风险管理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已经全面风险管理的历程。

金融风险管理的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那时金融风险集中在金融机构,表现为独立的金融系统的风险。政府管制、资本缺乏流动性以及技术限制在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中筑起的贸易壁垒,加之中央银行控制着货币供应和汇率,从而未发生过全面的金融危机。出现的危机仅限于个别银行,突出表现为信用风险。进入20世纪80年代,曾经由银行以及政府主导的那种封闭的、严密控制的金融体系,已经被资本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所取代,经济全球化取代了封闭的国内市场,人们所熟悉的按照地域划分的市场也以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市场取代政府成为风险的承担者和解决者。此时金融风险则主要表现为市场风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则是80年代爆发的债务危机和储贷危机。20世纪90年代以后,金融风险管理在不断变化的全球金融环境中继续得到迅速发展。不仅金融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对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而且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以信用风险的量化管理模型(如VaR和KMV模型)为代表的现代金融风险管理技术正迅速崛起,并日渐成为金融风险管理的主流。与此同时,金融风险管理由过去主要注重信用风险管理和市场风险管理发展到现在信用风险管理与市场风险管理并重,并兼顾其他风险管理的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

三、金融风险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金融风险管理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各国都更加重视完善相应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使金融风险管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一)重视培养风险管理文化

一个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失败与否,不是因为缺乏信贷政策和相关的程序,即使设置非常复杂的风险控制手段,如果缺少一个好的风险管理些文化,所有这些都将是徒有形式。风险管理效果较好的企业具有共同的特征:领导者具有极强的风险意识,并极力将这种意识灌输给企业内的所有成员,即注重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培养风险管理文化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1.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和理念。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编制各种风险识别标准,定时检查各部门的执行情况,力争做到事前控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解决,并提交相关的报告。2.重塑人本主义的企业文化。用人本主义来逐渐地取代资本主义在企业中的主导地位,把企业中的人应当视为人本身来看待,而不仅仅是看做一种生产要素。这种人本管理的本质是以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而这种方式有利于风险管理文化的培养。

因此各金融机构应该大力培育和塑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增强员工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管理意识转化为员工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促进企业建设系统、规范、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二)风险管理量化技术的发展

近些年来,金融风险管理量化手段和方法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持续期和凸性概念被引入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使得银行管理利率风险的传统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变更加科学。其次,随着衍生金融工具和金融工程技术的发展,各种形式的对冲风险管理更使市场风险管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一些衡量和管理衍生金融工具自身风险的指标也得到了广泛的利用和发展。但是衍生金融工具既可用于管理风险又可用于获取盈利从而带来风险的这种双刃剑性质在这此金融危机中得以充分暴露。目前,衍生金融工具自身的风险属性跟其管理风险的属性一样得到了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的充分重视。最后,VaR模型在20世纪90年代的迅速发展使得各种工具和市场上的风险的统一衡量和综合管理获得重大突破,VaR模型成为市场风险管理的一种共同标准,这种影响和变化甚至被称为风险管理的VaR革命。因此在金融危机后,金融机构重新明确了主要的风险因子和期限结构。

另外衡量金融风险的技术是多种多样的,各种衡量技术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都服务于特定的目的。因此,脱离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实际需要来评论这些技术的绝对优劣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要结合风险管理的实际需要选用恰当的方法来衡量风险水平,并且要注意不同衡量方法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的作用。

四、对于我国金融风险管理的启示

(一)全面认识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吸取美国金融风险管理的宝贵经验

本次金融危机显示,为了切实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效率,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因采取市场主导、集中管理的模式,从分业监管逐步转向统一监管,可以考虑设立一个机构,加强金融机构的协调监管,解决目前金融领域存在的监管冲突、监管空白等问题。

(二)提高风险度量水平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持续上涨的周期,在这一过程中,极易出现追求利润、忽视风险的非理性的经营行为,一旦市场形势出现扭转,可能对金融机构的经营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因此应该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引进先进的风险度量技术,提高金融机构自身风险管理能力。

(三)推进金融创新

美国由于大量的金融创新且没有节制的利用,导致次贷危机爆发引起金融危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金融创新视而不见。由于我国的金融创新不足,导致金融体系运作的效率低,一方面实体经济大量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大量的资金低效率的运作,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已经难以满足满足投资者多层次的投资需求,尤其是直接融资的规模远小于间接投资,债券市场发育严重滞后于股票市场。因此,各方需求表面我国金融创新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张金清.金融风险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3]余为丽.管理观察.金融风险管理理论的演进.2008.10.

[4]罗珊.华东经济管理.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回顾与展望.2010.12.

金融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范文3

关键词:反公地体制 中国制造 国内市场 竞争优势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竞争国内化, “中国制造”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后出现了“中国制造”国内比国外贵的反常现象,使得“中国制造”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下降,中国普通百姓无法在国内购买到外国人所享有的质优价廉的“中国制造”产品,国内外市场上“中国制造”产品的价差使得不少民众一是纷纷托人或网上从海外购物,二是旅游到海外进行狂购,三是不少“中国制造”产品出口后又被进口进行内销,使中国政府希望通过扩大国内消费来改变驱动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的努力被大大削弱。按理说,“中国制造”的国内价格应该低于国外价格,“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首先应该是在国内。但“中国制造”国内比国外贵似乎又在表明,“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不在国内而在国外,“中国制造”应该大量出口而不是留在国内。由此又留下两个问题:一是如果“中国制造”都出口,那内需又主要靠谁来满足呢?进口吗?二是如果“中国制造”都出口,金融危机后的海外市场有这么大的容量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此,“中国制造”国内比国外贵的反常现象需要理论界予以解释,国内外一些学者也的确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解释。其中出口退税(出口补贴)论、倾销论、人民币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论难以解释“中国制造”为何国内比国外贵。高物流成本论、高税收论、高社会管理成本论虽有一定道理,但仍是用现象来解释现象,并未深入解释现象背后的形成机理。本文认为,反公地体制是造成“中国制造”国内比国外贵的根本原因。本文试图从反公地体制的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阐释,并从破解反公地体制出发,来寻求“中国制造”竞争优势的新源泉。

反公地体制的概念

反公地是相对于公地而言的,所谓公地是指人人都享有使用权的某种资源,它可能因人们的滥用而发生经济学上所说的公地悲剧现象。反公地是指人人都享有排他权的某种资源,它可能因人们难以利用而出现所谓的反公地悲剧现象。因此,只要资源的使用权在不同的所有者之间进行了分割,就会形成公地体制;只要资源的排他权在不同的所有者之间进行了分割,则会形成反公地体制。公地体制可能导致对资源的使用过度,反公地体制则可能导致对资源的使用不足。本文认为,正是这种反公地体制,才是导致“中国制造”国内竞争力下降的根本原因。

我国反公地体制的形成及其影响

2001年底,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众所周知,加入世贸组织的国家或地区都是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中国入世问题上偏偏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表明他们对中国是否是市场经济国家是持保留态度的。作为中国人,我们也能切身感受到,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已越来越高,一是中国的对外依存度高达70%以上,远远超过很多发达国家。二是在一些中国民营资本还不能进入的领域,外资早就已经进入了。但令我们困惑的是,中国对内开放的程度却远不如对外开放的程度高,中国各地在对外招商引资的同时,却不同程度地对内实行区域市场封锁与地方保护,有人戏称为“诸侯经济”。也就是搞地方割据,互相封锁,各自为政。诸侯经济使得地区之间关卡林立,形成了阻碍资源在全国自由流动的反公地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因反公地体制而大打折扣,也给了西方发达国家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以口实,得了便宜还不卖乖。

这种反公地体制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这主要源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央与地方“分灶吃饭”财政。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打破“大锅饭”,我国开始了“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改革,地方政府的经济利益得到明确承认,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增长。1994年,为改变中央政府财力过小的局面,我国又实行了分税制改革。分税制改革保障了中央财力,但增加了地方政府收取税收的难度和压力。而那时我国经济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为追求更多的地方财政收入,各地以保护本地市场不被侵占为主要内容的区域间市场封锁开始逐步蔓延,区域封锁越来越具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并形成了相互排斥的反公地体制。

中国反公地体制的最大特点是,反公地体制的形成由政府主导且带有浓厚的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地方保护主要由地方政府出台保护地方经济发展的排他性政策,直接或间接制定一些只有当地产品才具备的所谓技术、质量、环保或安全标准,限制外地产品进入本地。二是保护手法越来越隐秘。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地方在扩内需保增长的掩护下,纷纷出台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地产品的措施。在鼓励采购本地产品中,主要集中在汽车、家电、烟酒等能带动税收、拉动经济增长和增加值比较高的行业。三是保护范围不断扩大,已经从产品市场扩大到要素市场。目前,我国的高物流成本、高税收、高管理成本都与这种反公地体制紧密相关。

一般来说,区域封锁越厉害,地方保护主义越盛行,则全国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就越低。“诸侯经济”越强大,区域间的市场调控就越微弱,进而区域内的市场功能也不可能有效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必然受到抑制而无法实现最优配置。“珠三角”在我国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主要原因就在于基本上都是在广东省的行政区划范围之内,而范围更大的“泛珠三角区”则每年都要开展合作论坛,以探讨建立和完善解决地区贸易障碍的协调机制问题。

金融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范文4

【关键词】金融危机;会计规范

20世纪以前,会计的发展基本上是处于一种无序的、自由放任的状态之中,会计准则还属于一种非正式规则。20世纪初,随着经济业务的复杂化,会计职业界首先感到了会计管制的必要性,人们开始要求使用统一的会计规范。1906年,针对当时铁路行业对重置会计的滥用,美国制定了赫本法案(Hepburn Act),授权州际商业委员会为铁道业制定一套统一的会计制度,铁路业成为最早受到会计管制的行业。1917年,美国公众会计师协会(AAPA,现已改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发表了现代会计的第一份权威性指南《统一会计》(The Uniform Accounting),标志着人类开始通过会计规范对会计行为实行管制时代的到来。

一、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

1929爆发了波及世界的经济危机,1929年10月24日,美国股票市场大跌价。几周之内,纽约证券交易所所有股票下跌了50%,大约260亿美元失去了,大体相当美国在一次世界大战中支出的费用。通商,贸易流通中的交换手段被冻结,制造业的残骸到处都是,农民找不到产品的销售市场。成千上万的多年储蓄化为乌有。

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空前的经济危机,松散的会计实务和对创造性会计的滥用被指责为市场崩溃和经济萧条的罪魁祸首。为了响应纽约证交所的要求在大萧条中逐渐恢复公众和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公允性的信心,国会成立了SEC,它有权规定财务报告编制中会计处理方法,并确保上市公司遵循“一般公认会计准则”(GAAP)。这一机构先于确定GAAP的主体成员之前就开始运作,可以看到政府对规范会计准则的急切心情。随后,SEC着手组织会计职业界制定GAAP,投票决定了依靠民间机构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制定的制度,SEC希望能够通过对其施加压力来影响会计准则。

二、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1998年12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成员M.Zubaidur Rahman向该组织提交了一份名为《会计披露在东亚金融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应吸取的教训》的研究报告,分析了东亚金融危机的一般特征、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区域内国家会计和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会计审计准则质量较差、会计信息使用者忽视了引发金融危机的诸种要素,严重降低了公司和银行财务报告的透明度。会计在金融危机预警中应发挥的作用,提出各种有助于提高会计披露质量和透明度的建议:如风险集中与会计披露、衍生金融工具与会计披露、或有负债问题与会计披露等。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宣告成立,倡导在全球推出统一的会计标准,其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已在130多个国家得到应用。

三、美国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

在危机蔓延之初,会计准则一度成为千夫所指。首当其冲的就是公允价值条款。经济危机期间,欧美政治家、银行家们纷纷将矛头对准了按市价计算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认为正是这种会计方法导致了危机的恶化。2008年12月30日,SEC向国会提交报告表示,公允价值条款不可废止,但应修改完善。随即,IASB计划推出与银行资产减记有关的减损支出披露准则,要求公司公布在不同减损模型下计算得出的公司资产价值有何不同。同时,IASB还拟于2009年开展对减损准则的全面修订,并有望在2009年内推出。

四、经济危机下对会计规范制定的反思

(一)需要客观看待会计规范在经济危机中的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会计准则会对政府、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决策产生影响,这些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影响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完全无偏的准则是不实际的,会计准则的改变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危机。”适时地调整准则可以在危机中提振市场信心,有助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当然,会计准则并不是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所以不可能靠它解决经济危机。正如80年代银行危机出现时,许多人认为这是70年代的会计准则15号公告的后遗症,它并未消除危机,只是延迟了危机。

(二)需要在危机中发现会计规范的缺陷

准则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危机使人们重新认识会计准则的局限性。如前所述,80年代的金融危机之后,公允价值被认为比历史成本更真实和迅速地反映金融机构财务状况。在这一轮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的缺陷暴露无疑。金融业的利润在经济形势好时,由公允价值计量的利润被高估,夸大了对经济的乐观预期;经济形势不好时,资产的市场定价往往被低估,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盈余数据被低估,以公允价值计量反映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不高,这误导了投资者,使他们对低迷的金融环境更加悲观。因而,公允价值会计只是通过财务报表提供公司各项资产要素的公允价值信息,而不是提供整个公司的公允价值信息,这意味着公允价值会计反映的公司价值也是相对的。

(三)需要构建更严密的会计概念框架

会计准则实质是为了保护投资人利益的,而在危机中准则制定机构的立场很可能屈从于政治需要。为了防止在危机中出现“救火式”的准则,需要构建一个严密的会计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简称CF)并作为准则制定的理论基础,使具体的准则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有助于FASB更能体现公众利益。从理论上讲通过CF的研究,逐步确立了会计准则制定的科学化思想,并使现有的会计理论研究更加系统化,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也更加集中,这样也避免了在每次经济危机中,会计准则都成为危机“替罪羊”的尴尬局面,帮助会计准则赢得广泛的信任和权威。

参考文献

[1]亚洲金融危机的会计原因[J].

[2]黄平,简剑辉.经济危机与会计披露监管演进分析[J].财经论丛.

[3]王棣华,花婷婷.事件推动会计准则的完善[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金融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范文5

摘 要 公允价值自产生以来就成为会计界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当前的金融危机更是让公允价值备受指责。公允价值正面临一场生死考验。本文简要阐述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并结合当前的金融危机,揭示公允价值存在的缺陷。最后就我国应该对公允价值采取什么态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历史成本 次贷危机

一、引言

公允价值会计自产生以来就是国际会计界不衰的热点话题,在美国爆发且愈演愈烈并波及世界各地的次贷危机更是引发了金融界与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激烈争论,一些银行家、金融业人士将公允价值准则指责为“帮凶”,认为它加速了金融危机的恶化,但但会计界断然否认它是导致危机的主因之一,并反对修改准则。在这种激烈的对峙中,公允价值的命运到底会如何我们尚不得知。但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究竟是否适用?我们应该怎样如何对待和使用公允价值?这些都是处在金融危机下的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回顾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当前的金融危机,揭示公允价值所面临的困境,并进一步就我国应如何对待公允价值提出自己的建议。

二、公允价值的涵义

公允价值概念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公允价值研究的重点。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2006年9月的157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公允价值被定义为“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销售一项资产将会收到或转让一项负债将要支付的价格,该交易市场是报告主体将要进行交易的首要市场或者最有利于该项交易的市场,而且只有在缺少首要市场的情况下才采用最有利市场”。 它同时强调该项价格是假设市场参与者进行交易得到的一项价格,是一个卖出价,而不是买入价;确定公允价值要以市场参与者做出的假设为基础计量,而不是基于特定企业实体自身所做的假设和内部依据。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认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我国会计准则的定义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似,公允价值被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并作了“在公平交易中,交易双方应当是持续经营企业,不打算或不需要进行清算、重大缩减经营规模,或在不利条件下仍进行交易”的补充。

三、公允价值应用所面临的困境

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计量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紧密结合价值,它要求以当期的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或负债的价值,能够比较合理地反映出相关资产的价值,从而能有效地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为投资者、债权人等众多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有助于其决策的信息。但是公允价值的应用同样面临着很多困境,尤其是在当前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更是饱受诟病,一些华尔街的银行家和国会议员将金融危机的矛头指向“公允价值”会计,指责“公允价值”会计正加速金融危机恶化。在巨大的政治和企业压力下,2008年9月3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了针对第157号会计准则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并没有暂停公允价值的使用,但是指出,在非活跃与非理性市场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定价,包括合理的主观判断来确定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同时,在美国10月3日参众两院表决通过的救援法案中,赋予了SEC暂停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权利,并要求SEC在未来90天内就公允价值对金融业的影响进行一个全面的研究,以决定是否中止该会计准则。欧洲议会和欧盟成员国政府也于15日决定修改欧盟现行会计准则中有关按公允价值计算资产价值的规定,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11月10日,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报告(2007)》,提出考虑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使用范围、相关性和可靠性及经济效果进行评估,因此,不排除今后对这个会计准则进行调整的可能性。面对当前金融风暴的冲击,公允价值已处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那么,公允价值的应用到底面临着哪些困境呢?

公允价值就其目的来说,本应是寻求一种客观的价值即使用价值,该使用价值应为买方所购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真实现值,正因为如此,公允价值才体现出其为决策者提供最为相关的信息的优点。然而我们并不知道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真实现值,客观的使用价值必须通过人的主观判断才能实现,而且公允价值的定义与应用也考虑并认可了交易方或评价主体主观判断的影响。所以,公允价值的“价值”归根结底是一种效用价值,而这正是公允价值造成资本市场混乱以及在应用中面临困难的根本原因。同一物体的效用对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甚至对相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差异也是很大的,因此也就难以形成统一、稳定的评价尺度。这种评价取决于评价主体的背景、学识、目的、观念等各方面的因素,其他人是无法断定其对错的。所以,“价值”的经济含义是公允价值导致资本市场混乱及其面临困难的根本原因。

从公允价值的定义来看,公允价值是基于交易而产生的,在存在活跃市场交易的情况下,交换价格即为公允价值,由此看来公允价值似乎是一种交换价格。然而,在各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实务中,公允价值的实际应用却大大超出了交易范围,它不仅适用于初始计量,还适用于后续新起点计量,而后续新起点计量大多是在没有交易的情况下进行的。某些时候,资产(或负债)即便是有交换并形成了一个交换价格,也不一定存在着活跃的市场和可观察的市场价格,而是基于交换双方对资产(或负债)的价值有着相同或相近的评价,通过讨价还价达成一致意见而形成的。在许多不存在交易或者虽有交换但没有可观察的、由市场决定的金额的情况下,公允价值被广泛地运用于资产(或负债)现行价值的计量,代表有成本累计值、有效清偿价值、在用价值以及特定主体价值等。这些计量基础存在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加入了非市场的评价,或者说,以特定主体对资产(或负债)的评价代替了市场评价。又如,公允价值的核心(也是公允价值运用的难点)--现值技术,无论是贴现率的选择还是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均离不开对未来事项和不确定性的主观判断。

即使是存在活跃市场交易的情况下,公允价值也可能严重背离资产的使用价值即资产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真实现值。通常而言,经济衰退时期资产价格往往会被低估,那么,公允价值计量了低估的资产价格往往会导致资产负债率等指标的提高,进而增加公司的筹资难度;但在市场非理性繁荣时,资产价格往往被高估,那么公允价值计量下的财务指标则往往被虚假地改善,提升了公司的融资能力,金融机构也往往会因单纯的报表质量改善增加贷款的冲动,无疑会助长经济的非理性繁荣,最终影响到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宏观的稳定。假设三家上市公司互相交叉持有对方股票,在市场繁荣时期,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司财务状况会大为改善,如果其中任一公司利用自身的股票进行抵押贷款进行投资,那么,资产的泡沫会越吹越大,导致公司管理层对风险的感知和免疫能力下降,一旦市场萧条,其中任一公司股票价格出现下跌,则往往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公允价值计量下往往会助长宏观经济景气下的乐观预期,增大经济悲观期下的悲观预期,无法有效对冲和熨平宏观经济波动较大的预期。

公允价值自身的缺陷使其在实践中运用非常困难。一般来说,依据活跃、流动、健全的市场提供的公平交易价格所获取的公允价值,能够较好满足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要求。但实际中,很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而且在市场上找不到相类似的资产,则只能采取现值技术,即将未来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值计量。但因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 时点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都是不确定的,只能根据主观经验来估计,这使得依据现值所获取的公允价值包含较大的主观成分,从而使其有可能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

四、我国应如何对待公允价值的建议

面对当前的金融风暴,公允价值备受责备,公允价值的命运如何目前不得而知。笔者认为,任何社会学科的概念与技术都是相对正确的,也是必须要不断发展的,但不能因为它们现阶段存在理论上或实践上的缺陷而不去应用,只要社会与实务界有需求,一些理论与制度就可以在一定范围适当地采用,当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也是十分必须的。所以,我们要站在全社会未来发展的高度来看待公允价值问题,而不是仅仅看到其局限性。公允价值确实代表了财务会计未来发展的方向,并能够不断满足外部投资者对公司价值信息的需求,我们应该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公允价值的研究力度并促进研究成果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俄召娣.公允价值与美国次贷危机.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2: 74-75.

[2]黄世忠.次贷危机引发的公允价值论战.财会通讯.2008.11:20 -21.

[3]李婧.公允价值理论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研究.财会通讯. 2008.8:70-73.

金融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范文6

关键词:现金流量;财务预警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众多专家认为金融危机的源头在企业。企业负债率高高在上,泡沫经济导致投出的资金流动性极其差,造成企业偿债能力低下,银行不良资产过多,终铸成金融危机。但是透过金融危机,我们也能看到那些自有资本殷实、负债率相对较低,特别是现金流量状况良好,现金充足的企业,由于口袋有钱,不仅未被金融风暴刮倒,反而得到投资人、债权人的青睐,借此东风迅速发展。在金融风险日益加剧的今天,企业现金及现金流量的重要性更为显著。由于现金流量与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息息相关,所以企业越来越关注现金流量信息。建立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预警模型可以防范财务危机。

一、财务危机形成的原因

除非天灾人祸,所有企业的财务出现危机时,就像人体得癌症一样,慢慢地蔓延发作,不及早发现,对症下药治疗,到病入膏肓时,只有宣告死亡。

一般来说,企业现金流的断流是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最直接的原因,所以,必须关注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和现金流量的产生能力、产生潜力和持续能力;企业的盈利状况恶化和盈利能力不足是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所以,必须关注企业当前的盈利能力和未来的盈利潜力、盈利的扩张能力、盈利的持续能力等;企业的资产质量低下是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潜在原因,必须关注企业的资产质量、资产规模、资产增长速度等方面;现金流出瞬间增大或脉冲不规则是企业发生现金断流风险的威胁因素,还应关注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的经营模式、行业特征、政策因素等方面。

从微观的现金流量角度分析企业产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营运资金不足引发的营运资金风险;②销售款不能及时收回引发的信用风险;③流动性不足引发的流动性风险;④投资失误引发的投资风险;⑤相关方损失引发的连带风险

二、建立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预警模型

随着更多的研究表明,根据现金流量指标来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已被国外学术界高度认可。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有很多种,为了弥补一元判定模型的缺陷,美国的Altman早在1968年对美国破产和非破产生产企业进行观察,采用了22个财务比率经过数理统计筛选建立了著名的5变量Z-score模型。

由于Z分数模型在建立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现金流量的变动等方面的因素,因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我国学者周首华(1996)等对Z分数模型加以改进,在模型中加入现金流量这一自变量,提出了F分数模型。其对4160家公司进行了验证,其预测准确率为70%。

F分数模型公式如下:

F=-0.1774+1.1091×X1+0.1074×X2+1.9271×X3+0.0302×X4+0.4961×X5

其中:X1、X2和X4与Z分数模型中的X1、X2和X4的计算方法相同。X1=营运资本/总资产=(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期末总资产;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X3=(税后净利润+折旧)/平均总负债;X4=期末股东权益/期末总负债;X5=(税后净利润+利息+折旧)/平均总资产。

X3是一个现金流量变量,是衡量企业所产生的全部现金流量可用于偿还企业债务的能力的指标。一般来讲,企业提取的折旧费用,也是企业创造的现金流入,必要示可将这部分资金用来偿还债务。X5是测定企业总资产在创造现金流量方面的能力。相对于Z计分数模型,它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出来企业是否存在财务危机(其中的利息是指企业利息减去利息支出后的余额)。

该模型的企业破产临界值为:当F0.0274时,企业被预测为继续生存公司。F分数模型的数值在其临界点上下0.0775内为不确定区域,在此区域内有可能把财务危机公司预测为继续生存公司,而将继续生存公司预测为财务危机公司,因此要进一步进行分析。

相对于Z分数模型,它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出企业是否存在财务危机,以了解公司财务是否进入危机。

三、针对企业现金流量的状况提出摆脱财务危机的对策

企业根据历史年份的财务数据代入F模型计算,可以提早发现企业是否面临财务失败的可能,如果此时公司管理者能够依据预警信号及时发现问题根源所在,并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消除,从而改善财务状况,或许还能够避免后来的财务失败。如果企业存在财务危机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对策:

(1)企业进行负债经营时,必须考虑企业的负债规模和偿债能力,考虑负债经营的度是企业防止发生财务危机的关键。企业财务部门在把握负债度上,首先,要注意负债经营的临界点,在达到临界点之前,加大负债将会获得更多的财务杠杆效益,一旦超过临界点,加大负债将会成为财务危机的前兆;其次,要注重筹资结构,按筹资方式不同可将筹资划分为权益融资和负债融资,这一环节上要对两者安排合适的比例,负债水平要适当,不能超过自身承受能力;再次,要合理安排债务偿还的时间和额度,力求债务偿还平稳,防止还款过于集中,造成无法支付到期债务。

(2)如果企业的经营者过分注重融资、并购,而忽视企业的核心业务开拓,那么,财务风险增加就成为必然。一般情况下,企业核心业务的正常运行是企业资金链连续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的立命之本。

(3)还要注意存货的周转和应收账款的回收,企业如果存货和应收账款的数额大,一方面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另一方面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大量的存货因时间的推移而出现跌价需计提跌价准备,应收账款应计提坏账准备,这些将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控制原材料和产成品的库存,促进产品的销售;规范结算秩序,加快货款回笼,加速资金周转;加大清欠力度,减少坏账损失;改善资产质量,提高资产营运能力;建立一套科学适用的资金回笼方案,防止因资金流通不畅形成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刘庆华,吴.构建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J].财会月刊,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