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发展的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发展的理论范文1
关键词:金融支持;县域经济
一、金融支持理论的发展趋势
研究金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关系,早已成为金融实践研究领域之焦点问题。且已在以往诸多经济学家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被充分证实。
(一)金融发展理论概述
1955年,E·S·肖以名为《金融中介机构与储蓄——投资》的著作,格利以名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方面》的著作,开启了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先河。E·S·肖和格利构建了金融发展的模型,此模型具有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到繁变化的特征。该模型论证了经济发展阶段与金融作用成正相关的命题,即经济发展阶段越高,则金融发挥的作用越大。
1966年,帕特里克在其论文《欠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中,充分论证了许多金融问题,核心问题为货币供给和需求推动。研究表明,金融体系通过刺激投资和储蓄的方式。来制约资源配置和改进资本构成。如在实践中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政府会运用金融优先发展方式,去推动货币供给总量,从而拉动社会经济增长。
1969年,在35个国家100年经济发展信息基础之上,戈德史密斯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重要结论,经济发展水平与金融相关率正相关。这一重大结论奠定了金融发展的理论根基,为今后的金融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参考和分析方法,很有积极指导意义。
经济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也在逐渐拓展,其研究结果说明金融要素、金融体系的完善在经济成长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要研究经济的发展,必须从金融领域人手,以这些理论为依据研究金融体系的变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金融体系改革,减少金融抑制,最终实现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
(二)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关系理论概述
就我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关系问题,在国外学者理论研究结果的借鉴学习基础之上,我国的一些学者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列举如下:
1995年,张杰提出金融成长的定义,指出金融成长范畴有两个方面,即金融发展与金融增长。张杰从金融努力、经济结构和经济状态三个角度研究了其对金融成长的影响。最后提出金融成长的内生分析框架理论。
1997年。王光谦提出金融对经济增长有三方面的贡献。贡献之一:金融借助高科技,以提高生产力和实现资源再配置及规模效益的方式,作用于国民经济增长。贡献之二:金融借助经济转型,来提高储蓄一投资要素,拉动经济发展。贡献之三:金融产业借助自身价值创造。为国民生产总值做贡献。
2003年。计承江提出发挥金融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杠杆”作用,需找准均衡点。需借助金融“杠杆”找准城乡统筹建设的着力点。找准发展现代大农业建设的支撑点,来促进农村信用体系的完善。
2004年,周小川强调了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在风险防范基础之上,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合力,加大对农民农业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
(三)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两者关系的理论概述
党的十六大会议正式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之说,此后。在我国各地有很多专家就此问题展开了细致深入的研究。
2007年,郭建民和蔡国华指出,金融抑制现象在我国各地县普遍存在。其具体表象是县域资金外流和信贷投入总量不充足的问题。他们指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特色金融。实现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职能。来体现合作性金融的积极作用,进一步规范和发展民间金融,去克服县域金融抑制的现象。
同年,另一学者李文森指出。“三农问题”的发展面临的困境本质上是县域金融所面临困境。因为县域经济范畴几乎涵盖了我国所有弱势群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在经济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状态良好,反之则较落后。解决县域金融问题的重点是解决好两组矛盾:即金融企业商业化运作和县域经济效益不高之间的矛盾,及民间金融良性扩张和金融监管部门监管之间的矛盾。
如今,在我国学术领域针对县域经济的研究还较少。还未构成科学、系统的理论框架。县域经济发展的科学研究还不系统、全面。这就需要对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的关系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
二、金融支持理论综述
金融支持指国家和各级地方金融机构借助多种金融工具,来推动某个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的活动。其途径是借助金融体系与金融工具的综合利用。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区域经济发展和金融支持的关系十分密切,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金融支持的力度越大。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就越快。反之亦然。所以。经济发达地区的金融业也很发达。
(一)金融支持和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般而言,金融支持水平受到金融发展水平的直接制约。当金融发展到相当水平时,就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支持作用。金融的发展要求金融机构能高效运行,金融工具需多样化。金融的发展会导致金融机构增多,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之间的交易成本也会降低。
(二)以金融推动主体不同的分类
以金融推动主体的差异,将金融支持分为两类,即政策性金融支持与市场性金融支持。
1.政策性金融支持
学术界对政策性金融支持理解有异,存在国家金融支持、制度金融支持、政府金融支持等不同认知。政策性金融支持不是根据一般认知的效率准则去实施。而是根据政府政策目标而制定的。相关金融领域的政策支持,它较好的兼顾了社会的效益与政策的。
2.市场性金融支持
市场性金融支持是将市场机制做为前提,各产业通过金融机构来取得资金支持的一种融资方式。市场性金融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它以社会存款为资金来源,借助负债完成信用创造,以利润最大化为追求目标等特征。从而实现资金支持各类企业,提供完善的融资服务。
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支持。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程度和经济的宏观调控息息相关。
(三)以金融支持形态不同的分类
以金融支持形态的差异,把金融支持分为:金融制度支持、金融总量支持和金融结构支持三类。
1.金融制度支持
金融制度支持是研究各种金融制度、政策对经济所产生作用的理论。主要内容有:区域金融政策、金融开放程度、金融法律和金融组织的形式等方面的制度。
经济发展的理论范文2
适足经济理论是可应用于个人、家庭、社区、国家等各个层次的处世哲学和治国理念。它包含三项基本原则,即适度、合理和有内在的免疫力。该理论指导人们重视正直、诚实、勤奋、知识、智慧、敏锐等方面素质的培养。
适度,是一切行为都应适可而止;合理,是表明行为造成的后果不但影响自己,也影响他人、社会与环境;免疫力,是指自身应具有的对风险的抵抗力。适足经济理论指导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有清醒认识,为人处事诚实勤奋,恪守中庸之道,理性决策,并要构建抵御震荡的抵抗力。
适足经济并非是闭关锁国的自给自足经济,而是在全球化大潮中争取成功之道。它强调每个人要有应对市场经济的能力,国家也必须具有应对全球化的策略。在泰国,适足经济是扩大社区自和强化社区作为地方经济重要基础的途径。适度即中庸之道,这是在内部资源与外部力量之间以及国内社会需求与全球经济之间寻求平衡的指导方针。适足经济也是全球化时展经济的中庸之道,旨在实现更加平衡、更加公平的经济增长。
过去20年,泰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3/4的家庭拥有了自己的住房,99%的家庭拥有安全卫生系统以及水电供应。从1957~1997年,泰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6%,人均收入提高了7倍,贫困人口占比从1962年的57%降至2004年的11%。然而,社会经济的不均衡现象也随之而来:处于最上层的5%人口拥有总收入的55.2%,国内的自然环境和森林也受到急速破坏。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适足经济理论就是在当时泰国社会经济变化的背景下被提出的。
经济发展本身并非最终目标,它只是实现人类发展的手段。适足经济理论能够指导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以提高国家对外部震荡的抵抗力,规划更为公平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包括:减少外债,增加外币储备;加强通货膨胀目标管理,设定通货膨胀率的中期目标;审慎管理国家财政;维持政府债务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低于50%,政府债务偿还比率低于15%,政府预算中至少25%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等。
经济发展的理论范文3
[关键词]安钢;经济发展方式;非钢产业;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B
近年来,安阳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安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理念,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工夫,加快结构调整,推进企业转型,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钢铁企业。在新的发展中实现了场地、资金双节约,工艺装备、产品结构双优化,规模、效益双增长,循环经济、绿色发展双提升,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安钢道路”。“十一五”期间,安钢销售收入最高达到510亿元,资产总额最高达到395亿元,利税最高达到31亿元。五年累计产钢4234万吨、铁4000万吨、钢材3834万吨,实现利税106亿元。目前,安钢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具有较强带动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优质精品钢生产基地。
一、 实施“两大跨越”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2003年,安钢决策层在准确判断行业竞争态势、深刻分析自身实际、科学定位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审时度势,确立了“产能平衡创效益、调整结构上新线、提升档次建薄板”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在结构调整中,安钢瞄准世界钢铁技术前沿,坚持高起点、大投入,充分发挥结构调整的后发优势。累计投资180亿元,共计完成100多个大型项目建设,建成了6m焦炉、400m2烧结机、2800m3高炉、1780mm热连轧、炉卷轧机等一大批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工艺装备。相继关停拆除了76冷拔无缝管机组、130热轧无缝管机组、650粗轧机组、薄板机组等七条落后生产线。在发展过程中,工艺上环环相扣,运行的过程前后呼应,互为因果。前一步建成后迅速达产达效,替代拆除设备的产能,而淘汰拆除落后工艺,又为下一步的发展项目置换出了土地。安钢的发展是在不新征土地的基础上,实现了工艺结构的升级换代,从新的角度拓宽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路,避免企业效益出现“马鞍形”的大起大落,做到了发展过程中产量不减、效益不降,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提升。
2007年,在理性客观分析国内外竞争格局的基础上,安钢实施“内部做强、外部做大”的第二个发展战略,承接优势、再续辉煌,开启了加快发展的新征程。2010年以来,安钢总投资上百亿元的新一轮结构调整又“闪亮登场”,以铁前3#高炉、3#焦炉、3#烧结机以及冷轧工程等为重点的20多个项目集中开工。铁前三大工程2011年内将相继投产。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安钢整体工艺装备将再上一个大台阶,产品结构将再上一个档次,核心竞争实力显著增强。
“两大跨越”无缝对接、传承接力,重在调结构、促转型、上新线、做高端,几年来,安钢以业界惊叹的“安钢速度”,以独具特色的“安钢模式”,硬是在不到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约节约发展”,走出了一条超常规、跨越式的科学发展之路,建成了千万吨级的现代化钢铁集团。
二、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经济发展“软实力”
安钢从长期的发展实践中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着力提升企业“软实力”,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2002年以来,安钢先后建立了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等,形成了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研体系。坚持借脑增智、借梯登高,加强产学研联合,先后与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推进产销研一体化,全面加快新产品研发、生产,到推向市场、创造效益的步伐。依托信息化平台,实施精准控制、精益生产,三座150吨转炉全部实现“一键式炼钢”,实现了数字化、现代化。2003年以来累计投入科研资金近100亿元,完成科研课题 113项,申请国家专利 83项,获专利 55 项;主持和参与国家标准制定5项。联合开发的双温双压余热锅炉发电系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带来新的突破。
三、培育非钢产业,拓展经济发展新思路
“十一五”以来,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钢铁市场跌宕起伏,安钢经营发展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安钢大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寻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思路,大力发展非钢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充分发挥集团公司和各子分公司积极性,一业为主、适度多元化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集团公司整体实力显著提升。目前,有23家分子公司从事非钢产业,涵盖机械加工与制造、冶金建设、物流运输、国际贸易、冶金炉料、矿山开采、房地产开发、钢材深加工等10多个领域。经过几年的发展,非钢产业实现了从亏损到平衡再到盈利的大幅跨越。比如,附企公司通过引入德国蒂森公司的资金和技术,建设板材深加工项目,提升了钢材延伸加工能力,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产品得到德国蒂森、法国阿尔斯通等世界500强公司的认可,拓展了安钢产品的国际市场;冶金炉料公司围绕白灰生产主业,积极实施增资扩股,引进民营资本建设回转窑项目,有力保障了集团公司的优质白灰供应;建安公司紧紧抓住集团公司铁前配套完善项目全面铺开的难得机遇,积极承揽业务,扩大内部市场份额,既降低了集团公司的发展成本,又有效锻炼了队伍,提升了竞争实力;机制公司主动拓展新业务,开发新产品,相继开发了高炉冷却壁、连铸结晶器、烧结台车等大型构件,较好地满足了集团公司发展需求,自身实力显著增强;汽运公司按照集团公司“主业做强、物流做大”的要求,通过修订物流制度、建立站点、完善仓储职能、引入专业管理模式等措施,物流保产创效能力进一步增强;综利公司围绕冶金渣综合利用,建设钢渣热焖工程,实现了服务钢铁主体生产和创效增收能力的同步提升。目前,非钢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加28.72亿,增长33%,利润同比增长25%,在产业升级中实现了快速成长,初步完成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正全力以赴加快做大做强,努力形成专业化发展的新格局。
四、建设“精品安钢”,成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增强产品竞争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中之重。面对国内外钢铁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差异逐步缩小的现实情况,独特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更是支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安钢立足自身实际,依托装备档次提升的技术优势,实施品牌战略,打造“精品安钢”,全力增强在国内外钢铁市场的竞争实力。
“十一五”以来,安钢坚持适应性和战略性调整相结合,构建并逐步完善产销研一体化平台,成立新产品研发推进办公室,有针对性地研发高端、高附加值和适销对路产品,以高端产品提升市场形象,以高效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多品种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优势逐步显现。实现了长材与板材比例由“三七开”向倒“三七”的精彩转变,产品全面升级换代。即使是在目前只占30%比例的长材中,高线、三级、四级螺纹钢等高端高效品种比例也占据绝对优势;在70%的板材中,超宽、超厚、超薄等极限规格以及汽车板、桥梁板、管线钢、高强板等高端产品比例更是与日俱增。2010年品种钢比例、品种材比例双双突破70%,成功开发取向硅钢、不锈钢等高端产品,开发的帘线用钢被誉为“钢铁皇冠上的明珠”,桥梁板实现了整桥供货的历史新突破,一系列高端产品应用在“神六”飞船、奥运场馆、西气东输、北京南站等国家高端领域和重点工程,“安钢品牌”的美誉度和竞争力大幅提升。高强度板、锅炉容器板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30%和18%,保持国内第一。产品中西部销售比例达到79%,其中河南市场销售比例达到65%。产品出口扩大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市场实现了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出口结构由低端产品为主向高附加值钢材为主转变。
五、 构建绿色发展通道,实现可持续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的理论范文4
【关键词】 增长理论;区域;发展
一、增长极理论研究综述
(一)关于增长极的理论研究
“增长极”的概念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F.Perroux(1955)提出。Perroux在研究经济非均衡增长时,提出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类似于“磁极”的中心,这个中心会吸收周围的资源维持自身增长,而后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Perroux将这种中心抽象为“增长极”。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揭示了区域经济增长发展存在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增长极具有创新优势,又存在规模经济,会不断吸收周围的资源来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此时区域差距不断加大;第二个阶段是扩散效应占主导地位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增长极的优势会不断扩散到区域,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此时区域差距不断缩小。
Boudeville(1966)将主导产业和地理空间引入增长级理论,提出主导产业所在城市即为增长极,增长极的等级由城市规模决定。Myrdal(1957)利用循环积累因果论解释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他认为,市场一般会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即经济增长速度快的地区会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而发展较慢的地区则会不断处于劣势。Hirschman(1958)的“核心―边缘”理论认为,经济发达的核心地区对不发达的边缘地区同时存在极化效应与涓滴效应。Hirschman利用“联系效应”来解释产业间互动关系,并提出,政府可以利用“联系效应”确定优先发展的产业,从而在短期内发挥较大的极化效应。J.Friedmann(1966)的中心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会通过与地区的不平等交换来维持中心区域的经济增长。在中心与之间,存在过渡区域,过渡区域兼有两者特征,又会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演变。
总结关于增长极的理论研究,可以看出,增长极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1)区域内主导产业;(2)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3)地理空间;(4)政府政策。
(二)国内关于增长极理论的实证研究
国内关于增长极理论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对其他地区的中心城市也有所设计。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地区。京津冀地区发展以北京市为中心,建设当中政府政策起了很大的主导作用,而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发展过程中市场作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何奕(2005)以上海地区为例,收集了上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数据,从历史沿革、产业链、产业结构、地理位置等角度,分析了上海经济发展的区域效应。徐溯,郁俊莉(2013)以深圳特区为例,利用最小二乘法,结合参数检验,分析了深圳的增长极效应。龙茂乾,孟晓晨(2014)从交通成本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京津冀城镇群中北京地区的极化―扩散效应。龙茂乾和孟晓晨结合Friedmann的中心理论,选取就业规模、交通成本、行政因素等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得出结论认为,北京与周边地区的中心―结构正在接近拐点。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我国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展区已经形成了较好的示范效应,带动了一大批城市群的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由于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存在部分问题。
(一)尚未建立成熟的区域互动机制
在我国区域发展实践过程中,增长极与周边地区如何互动、地区之间如何互动、增长极与增长极之间如何互动,尚未形成成熟的机制,这就导致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成果不能有效地扩散到经济不发达地区。如果要大范围地进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往往需要各级政府之间进行协调,而各地区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地方保护主义较强,主导产业同质化比较严重,这又给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带来了挑战。以钢铁行业为例,众多钢铁企业所在地区以钢铁产业为主导产业,这在短期内固然可以维持当地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但长期内却有可能形成囚徒困境,造成生产过剩、债务危机、经济发展转型困难等问题。
(二)发展阶段难以衡量
根据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但是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要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增长极理论并没有给出明确解释。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增长极确定之后,会面临诸多问题:(1)极化效应要持续多久;(2)U散效应何时出现;(3)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靠自发进行还是靠外部干预(4)政府如何干预才能有效发挥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的功能,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也给政府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决策带来了挑战。
(三)极化效应会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
在现实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通常会有更多好的投资和就业环境,这会吸引周边地区资金、劳动力、技术向中心城市大量转移。中心城市吸收了周边的大量资源,会进一步增强极化效应。周边地区由于缺少发展所必须的要素,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中心地区,这又会导致周边地区的资源进一步流向中心城市。如此循环往复,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会进一步加剧。
(四)扩散效应尚未占据主导作用
根据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占据主导地位的效应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在现实中,很多地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并且极化效应没有减弱的迹象。以我国的城乡发展差距为例,城市向农村地区的扩散效应发挥作用的渠道十分单一。虽然我国在道路设施、政策环境等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城乡差距越来越小,但是总体来看,城市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资源十分有限。农村地区长期处于产业链底端,农民增收大多靠进城务工,而城镇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的数量极其有限。
三、增长极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根据增长极理论,结合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未来关于区域经济增长,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增长极发挥扩散效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行为,而企业决策则依赖于收益和成本。增长极之所以会出现极化效应,是因为中心地区收益较高、交易成本较低,而地区由于制度不完善、设施不健全,导致交易成本较高,企业收益较低。
制度方面,要营造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降低企业交易费用,引导企业向周边地区的扩散。基础设施方面,要不断完善区域内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缩小区域内的中心地区和区域之间的硬件设施差距。金融方面,要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鼓励金融行业开发新产品,使企业能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人才方面,地区要制定优惠措施,吸引中心区域的人才流出。
(二)因地制宜地制定产业政策
各个地区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社会环境等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能快速带动本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在选择主导产业时,要充分进行行业分析,实行差异化的策略,避免出现同质化现象。在确认主导产业之后,充分利用主导产业的集聚效应,形成产业集聚,带动其他相关企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增长。
(三)充分利用过渡地带的作用
中心地区与地区不会出现跳跃式的剧变,而是通过一定的中间过渡地带来传导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过渡地带既有中心地区扩散的资源,也有地区流向中心地区的资源,对区域均衡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区域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过渡地带的作用,发挥过渡地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
(四)及时调整^域发展政策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统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各项指标数据,保持对经济数据的敏感性。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确定经济发展中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程度,根据分析结果,适当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如果区域内极化效应非常严重,极少部分地区和行业吸收了区域内较多的资源,就会出现部分行业发展过热的现象。而区域经济增长如果过于依赖于某个中心或单一行业,一旦遇到外部冲击,就会给区域经济增长带来很大的风险。此时就应该通过稳健的政策,适当调整区域内的产业政策,培养新兴产业,降低区域经济风险,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Perroux F.Anote on the Notion of Growth Pole[J].Applied Economy,1&2:307-320
[2]Boudeville.Problems of Regional Economis[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66
[3]Myrdal,G.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 [M].London:Duckworth,1957
[4]Hirschman,A.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
[5]Friedman,J.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M].Massachusetts:MIT Press,1966
[6]何奕.上海经济发展的区域效应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5
[7]徐溯,郁俊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区域增长极效应研究――以深圳特区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09-114
[8]龙茂乾,孟晓晨.基于京津冀城镇通成本的北京极化―扩散效应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4):76-81
经济发展的理论范文5
关键词:农村区域;区域经济;理论与模型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3-102-2
1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模式
1.1 区域经济发展一般理论与模式
对于区域经济来说,其在发展过程中,与该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存在较大的关联性。因此,竞争力,可以说是经济发展当中的一项重点内容。而对于竞争力大小来说,其与该地区企业及生产环境有着较大的关联性。而企业与企业适应变化的能力,是帮助企业收获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一个区域,会借助劳动力、所生产的产品、所提供的服务、所出口的资源,来与另外区域取得联系。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在发展当中,也会与区域在大环境当中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及服务能力有着较多的联系。然而,如何阐述区域产出与企业竞争力间所存在的联系,对于不同的学说来讲,其解释各不相同。
1.2 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
1.2.1 外生发展模式
外生发展模式倡导农村区域发展,主要是由外部条件决定的。其发展收益更加偏向于农村区域外部,而其利益诉求,更多处于被践踏状态。该模式在农村区域研究中,一直处于热门状态。在政策方面,该模式倡导农村区域发展,需引入现代化农业,同时在农村地区,开办工程,让富余的农村劳动力,有着更多的劳动机会。然而,在各种实践中可以看出,外生发展模式并不能使农村经济得到平稳发展,同时也难以使农村区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1.2.2 内生发展模式
对于内生发展模式来说,其认为,农村区域发展,关键在于依靠于内在驱动,需要依靠当地资源来进行发展。同时,发展所取得的效益,也会更多留在区域内,区域诉求会得到更多的尊重与维护。对于该模式来说,其与地方环境模型有着较多的相似之处。从政策角度来看,该模式倡导,要想使农村区域得到发展,就需要使农村产业得到多样化的发展,并且找到适合农村区域本身的发展模式,让更多的农民能够发挥其自身才能,完成对区域内企业的重点扶持,并做好培训工作。
1.2.3 外生―内生混合模式
对于外生―内生混合模式来说,其认为,农村区域发展,是内外力量的互相作用结果。该模式认为经济、制度与社会三者的关系,会因为产业差异,而使得内外部联系也存在差异。该模式把农村区域发展受到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外部因素影响进行联系起来。在不断变化的全球网络当中,农村区域在发展时,会受到外部与地方网络的双重影响。区域不同,其对应网络的方向、密度与规模也不尽相同。所以,该模式会将农村发展看作一系列繁杂的网络编织体系,在该体系中,资源可以发送流动,对发展起到控制作用的力量由内、外部组合而成,同时会产生相互作用与影响。
2 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模式反思
2.1 封闭式发展模式反思
改革开放伊始,农村区域在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与资金,这些资金与劳动力,在城乡较为封闭的环境中,发酵成一个个乡镇企业。然而,受到农村区域市场需求的影响,在封闭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便需要实施区域开放,来使劳动力、产品、资源与技术得到流动。由于现代化的城市,才是区域经济的核心,因此,倘若农村区域与城市区域相互隔绝,便会使得农村区域经济难以发展。所以,在相同国家当中,农村区域存在的封闭,仅是相对来说。这是因为农村区域无法像国家与国家一样,实施关税制度,即便存在关税壁垒,农村区域发展也缺失足够的技术与人才。然而,农村区域人口应当与城市区域人口权利相当、机会平等,并将农业与工业平等对待。
2.2 城乡互动模式反思
一直以来,城市的发展缺少不了农村的影响。因此,城乡互动,应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工业革命之后,受到技术进步与生产效率快速增长的影响,城市经济在城市与农村经济互动当中,占据了优势地位。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之下,受到增长极理论与累积性因果循环原理的影响下,现如今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便得以形成。这种结构的产生,加大了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使农村地区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使其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与影响。然而,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日益加速的同时,也会影响城市周边的农村区域,逐步向城市扩散产业进行转变,进而促使其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然而,这种转变,也带来很多问题的出现。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农村经济的有效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3 农业现代化模式反思
农业现代化模式主要在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人均耕地面积较多的一些平原区域开展较为有效。在农村工业发展不利的背景下,加大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农业生产力及农村经济发展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借助农业现代化带来的技术与规模增长,促进农民收入提高,使一些农村区域,能够成为粮食、畜牧业、蔬菜生产基地。但是,一旦专业化与技术化规模持续扩大,也会使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使农村经济变得十分单调并脆弱,市场竞争中出现的各种变化,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想不到情况,都可能会导致农村经济在发展中受到影响与阻碍。
2.4 农村工商化模式反思
20世纪90年代初,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趋势便逐步放缓,农村工商化模式,开始借助产业升级、产权改革、集中布局等一系列办法,来促使自身竞争力得到提升。然而,最终使得农村工商化模式得到重新发展的,便是全球经济产业转移,带来的外向型劳动密集产业迅速发展造成的。此时,农村工商化模式不再依靠资源、劳动力等优势而得到发展,而是通过借助资本、区内先发优势、市场优势及品牌营销渠道获得发展。然而,近年来,电荒、民工荒、产业转移与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使得很多工厂停止生产,这类问题的出现,都表示我国农村工商化在未来发展中,需继续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同时需对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到不断探索与追求。
2.5 农村经济多样化模式反思
在我国城市经济得到较为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于一些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的平原地区的农村来说,很多农民都在进程务工中,获取更多的收入,使得农业多样化经营也逐步衰退。与此同时,农业产业化正在技术、管理与设备的推动之下,得到快速发展,此时的农村经济,正在朝向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教育服务、科技推广服务、生产资料供应服务、产品销售服务、信息服务、信贷服务、保险服务以及生产中的播种、防虫防疫、收割服务等一系列的农业服务,开始逐步增长并深入发展起来。另外,在拥有独特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少数民族或风景区,开始借助地方文化与自然景观资源,打造一系列富有当地特色的特色产业,对当地民俗风情和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做到大力发展,同时借助生态观光、“农家乐”、民俗体验和休闲度假等以旅游为主的特色产业,来满足因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方式转变致使城乡居民消费不断升级需求,在促进农村经济得到增长的同时,使农村区域发展找到了可持续性强的发展模式。
3 总结
在信息化与全球化发展的同时,地方上存在的传统力量、农村区域固有的文化资源力量会与国家政府政策力量等融入一起,在全球化进程当中,对农村区域发展产生起到相互影响的作用。所以,以内生―外生混合理论为根本的城乡统筹模式,是农村区域经济实现发展的有效模式。
参 考 文 献
[1] 刘海明,杨健,王灿雄,林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进展综述――兼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建立的必要性[J].中国集体经济,2010(07).
经济发展的理论范文6
内容摘要: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等直接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通过可持续发展增进社会福利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低碳经济的提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作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一,外部性理论再次引起广泛的关注。伴随外部性理论发展,政府财政政策选择也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当中,为解决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外部性问题,采取什么样的财政政策值得思考。
关键词:外部性 低碳经济 财政政策
基于外部性理论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
(一)遵循马歇尔的外部理论研究发展及其财政政策选择
1.马歇尔外部经济理论的发展。外部经济是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1890年)中提出的。他认为,经济中出现的生产规模扩大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生产的扩大依赖于产业的普遍发展,即存在“外部经济”;一类是生产的扩大来源于单个企业自身资源组织和管理的效率,即“内部经济”。在马歇尔的理论中,外部经济是指由于企业外部的包括市场区位、市场容量、地区分布、相关企业的发展水平、运输通讯条件等因素所导致的生产费用的减少和收益递增。以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研究思路为基础,杨格从“规模经济”思路进行研究,提出“产业分工―市场规模扩大―产业分工深化―报酬递增”;芝加哥大学保罗•罗默在其《收益递增与长期增长》(1986年)一文中,首次系统地建立了一个具有知识外溢效应的竞争性动态均衡模型;罗伯特•卢卡斯在其《论经济发展的机制》(1988年)一文中,明确地把人力资本的外部性效应当作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总之,遵循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研究发展,主要着眼于生产的外部性及其对生产的影响,并且这种外部性是政府主观可掌控的、企业愿接受的外部经济环境,具有收益递增效应。
2.以马歇尔等外部经济理论为依据的财政政策选择。以马歇尔外部经济理论为研究思路的外部性理论发展,强调了如何将外部经济内在化或者说是外部效益的内部化问题。以马歇尔和杨格的外部经济理论为依托,政府财政政策主要着眼于生产性公共资本的提供。以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劳动投入中包含教育、培训而形成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包含着研发活动形成的技术进步,从而将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等促进经济增长的外在因素内在化,创立了内生增长理论。以内生增长理论为依托,政府财政政策的主要着眼点在于更加关注教育和科技研发投资及相应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措施,旨在将外部经济因素内生化。
(二)遵循庇古的外部性理论研究发展及其财政政策选择
以1920年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出版,标志着外部性理论的新发展。庇古将“外部性”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两种情况。当私人边际收益小于社会边际收益时,该活动给社会带来了有利影响,具有“社会净边际收益”,即存在外部经济;当私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时,该活动给社会带来了不利影响,具有“社会净边际成本”,即存在外部不经济。针对外部性问题,庇古提出了修正性税收的解决方案即“庇古税”。当存在外部不经济时, 负的外部性导致价格偏低,转嫁了外部费用,从而给社会带来了损失,因此,征收税额为边际外部成本即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的差额(庇古税);当存在外部经济效应时,给予额度为边际外部收益的奖励和津贴,这种政策被后来称为“负庇古税”。遵循庇古的研究思想, 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学家对环境外部性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三)与产权有关的外部性理论发展及其财政政策选择
与产权有关的外部性理论发展,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外部不经济”,将污染等问题与“外部不经济”联系起来。1924年奈特对庇古的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意见进行了反驳,他认为产生“外部不经济”的原因是对稀缺资源缺乏产权界定,若将稀缺资源划定为私人所有,“外部不经济”将得以克服。1943年,埃利斯和费尔纳提出了与奈特近似的看法,也认为“外部不经济”与产权有关,1960年罗纳德•科斯提出了产权界定和产权的安排在经济交易中的重要性。科斯认为外部效应往往不是一方侵害另一方的单向问题,而具有相互性,并以“交易成本”取代“外部性”。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庇古税根本没有必要。通过交易成本的选择和私人谈判,产权的适当界定和实施来实现外部性内部化。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解决外部效应的内部化问题要通过各种政策手段的成本―收益的权衡比较才能确定,庇古税只是制度安排选择之一。总之,与产权有关的外部性理论认为市场就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政府干预并不是一定必要和可行的。
低碳经济发展的外部性问题
(一)公共外部性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气候恶化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根据英国经济学家鲍莫尔等对公共外部性的讨论,低碳经济领域的外部性首先体现为公共外部性,即地球生态环境及气候是全球性的公共物品,涉及的不仅仅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问题,还关系到国家之间的利益问题,包括国际贸易中的外部性、公共资源的外部性和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外部性(林成,2007),其中,既有市场本身的外部性也有政府制度的外部性。如国际投资中,发达国家因为实施高环境标准和高环境税,这必定增加相关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可能将现有的高能耗、高污染型产业逐出国境,转移到环境标准和环境税收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由此产生了国际外部性。
(二)代际外部性
低碳经济发展不是着眼于当代经济的发展,而是考虑子孙后代的经济发展。资源的耗竭及气候的恶化留给后代的只能是灾难,低碳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经济发展,因此,低碳经济领域的外部性还体现为代际的外部性,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克服代际外部性。
(三)生产和消费的外部性
低碳经济发展不仅要面对生产的外部性,还要面对消费的外部性,20世纪70年代以后,关于外部性理论的研究范围扩展至消费领域。随着人类社会由农耕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消费的外部性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为人口的增长及伴随工业文明的人类消费的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如汽车消费的外部性。同时,基于生产和消费或供给与需求的平衡,低碳经济发展必然要求从生产和消费两方面解决外部不经济的问题,从而将人与自然的低碳协调与经济均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
(一)增加低碳预算支出
一是鼓励低碳技术创新,实现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再循环与再利用。增加对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开发、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的低碳技术研发支出,形成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最根本的保障。
二是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是为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而人工再造的生态循环圈,通过内在和外在的规模化经济,营造低碳经济的外部经济环境。实践证明,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最有效途径,通过政府财政专项投入,并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生态工业园区,以大型企业为中心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和企业集群或在一些煤炭、钢铁、水泥、造纸等大型企业集团内部首先构建循环经济链群,以重化工和资源型产业先行,大企业带动中小型企业,构造一个封闭式的外部效应内在化的低碳经济发展环境。
三是增加环保产业投资,修复自然生态环境。对于环境保护来说,资源开采及其土地占用对地表的破坏是永久性的,不存在“有效率的污染问题”,有效的环境补偿原则上应是恢复绿色,因此根本上需要环保产业发展的跟进。与一般生产投资相比,环保产业同样创造国民生产总值,同时还增加了环境效益,产生了正的环境外部性。
(二)庇古税作用的合理发挥
一是开征碳税等环境税收(见表1),从生产消费等不同环节完善消费税、资源税、碳税等环境税收体系,将环境成本内生化。以碳税为例,碳税是环境税的一种,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目的,对化石燃料(如煤炭、天然气、汽油和柴油等)按照其碳含量或碳排放量征收的一种税,到目前为止已有1 0多个国家引入碳税。与一般的环境税相比,对于二氧化碳减排效果要更明显。碳税的二氧化碳减排征收目的更为明确;碳税以化石燃料的含碳量或碳排放量为计税依据进行征收,直接面向低碳。
二是完善税制结构,综合协调税收负担。征收“庇古税”,可以适当体现环境成本。但“庇古税”实现宏观调控作用的前提是:完备的市场、足够大的价格弹性、外部性的精确描述和量化计算,这对于发展低碳经济来说是不具备的。当资源产品价格表现出较大的“粘性”时,就不能严格地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开征环境税等税收的同时,应注重税收协调。
三是从生产和消费两方面增加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通过财政补贴性支出可以影响企业和个人的预期收益与成本,引导和调节低碳的生产和消费行为。通过减免税、费用扣除、加速折旧、投资抵免和提取投资风险基金等方式,对从事新能源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从事环保绿化的企业,实施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低碳发展的成本费用,促进企业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
(三)完善低碳财政转移支付
所谓的财政转移支付是指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包括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及同级政府间的财政资金的单方面转移。在一国范围内,基于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资源分布及经济发展状况,需要中央政府向欠发达的地方政府以及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进行资金的转移支持本在情理之中。但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加上发达国家的先发优势及由此形成高排放问题需要对全球气候变化承担应有的责任,因此还特别需要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低碳发展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体现为国家间的转移支付。
(四)积极参与低碳经济发展的全球博弈
全球碳博弈是各国排放权和发展权之争。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民生问题,另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占据低碳经济发展的先发优势及想借此主导世界经济的问题。而全球碳博弈是以 “纳什均衡” 实现各国的“非零和博弈”。在低碳博弈过程中,博弈双方都会选择对自己相对有利的策略,并站在一个相同的层面上去思考和阐述问题,最终博弈双方形成均衡的“利己策略”组合。因此,低碳制度和政策选择是各国应对全球碳博弈的必要前提。如开征碳税,对外可以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博弈策略,通过征收碳税为应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国际趋势和复杂局面,依据WTO禁止双重征税原则阻断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意图;对内通过碳税机制调整国内的碳排放行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向低碳经济转型。
参考文献:
1.张振凯等.外部性理论和环境价值理论在矿山排岩收费政策中的应用.中国矿业,2005(4)
2.刘笑平,雷定安.论外部性理论的内涵及意义.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3.黄敬宝.外部性理论的演进及其启示.生产力研究,2006(7)
4.李世涌,朱东恺,陈兆开.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研究综述.学术研究,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