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的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治理的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治理的现状

社会治理的现状范文1

一、中国社会的诚信现状

中国社会的诚信现状用一句话总结就是:诚信缺失。

比如,地方政府的诚信缺失严重,对社会风气起到不好的示范作用。据最近媒体披露,某地方政府欠人民个体的集资款,原定2005年全部还清的,直到现在未还。在各方面的压力下,当事人代表终于表态说将于今年7月还清,希望这次该地方政府能够真正言而有信。另外,有些地方政府的官员说话、制定政策随意性大,说过的话、制定的政策往往不能兑现,屡屡失信于民。孔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没有人民的信任,国家就保不住了。希望各级政府能够牢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圣贤教导,对待人民群众诚惶诚恐,如履薄冰,鞠躬尽瘁。

商务诚信出现的问题很多,如食品安全领域的“毒胶囊”、“甲醛白菜”、“三聚氰胺奶粉及牛奶”、“瘦肉精养猪”,等等。这些重大问题造成的后果是广大人民对自身生命健康的深切不安全感,对相关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深切的不信任感。

在个人诚信方面,“摔倒老人无人搀扶”、“广东佛山小悦悦被车碾压两次,7分钟内经过的18个路人经过竟无1人施救”、“郭美美微博炫富”、“唐骏学历造假”、“论文剽窃”、“学术腐败”等事件都显示着个人诚信面临着严重的道德危机。

教育、医疗甚至慈善领域也有不少诚信缺失的表现,如教育中的高考移民事件、顶考事件、考试作弊、择校过程中的金钱交易等。这些现象对广大青少年的恶劣影响,还在贻害着我们的后代,贻害着我们的未来;医疗领域医生使用假药、拿医药回扣、收取病人红包等;慈善基金虚假宣传、账目不透明、借慈善之名谋取个人私利等。这些不诚信的表现使得中国的诚信问题更加严峻。

目前中国社会已出现政府与部门、制度与组织、制度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不诚信现象,反映了社会诚信缺失和人际信任危机弥漫的程度。

二、诚信缺失的判断标准

中国社会诚信的缺失,既可以用经验标准来判断,也可以用逻辑标准来判断。前一个标准来自日常生活经验,比如,一个老人跌倒了,在一个讲道德、讲诚信的社会中,一定会有许多人站出来帮扶;而在一个诚信缺失的社会,许多人看到了也装作没有看见,这就是前几年关于老人跌倒了扶与不扶的热烈讨论。

另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去年发生的小悦悦事件。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两次,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一个个漠然离去,最后一名拾荒的陈阿婆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而热烈的议论。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2011年10月23日,广东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发地点悼念小悦悦,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小悦悦事件突显了中国社会的诚信缺失。小悦悦事件的重要意义,是对诚信道德重建的呼唤和对“见义勇为法”的呼唤。

现实生活的无数例证,个体的、家庭的、企业的,政府的、民间的,都在证明诚信缺失对社会规范、人际信任、商业伦理、家庭亲情、政府权威和社区精神的削弱和破坏的严重性。

除了经验标准以外,逻辑或理论标准也可以对现实社会的诚信缺失进行判断。在使用这一标准前,我们必须在理论上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道德上的诚信缺失,会导致人际信任危机。如果我们能够证明在当下中国社会中存在人际信任危机,那么也就证明当下中国社会存在诚信缺失。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用来度量人际信任程度的“人际信任量表”,可用于测试对他人行为、承诺或陈述之可靠性估计。

一个组织可以用“人际信任量表”对组织成员进行匿名测评,以便了解组织的人际信任情况,为组织诚信建设奠定基础。组织个体也可以用它进行关于人际信任方面的自我测评,帮助个体认识自己、认知自我,更好地进行自我监控,提高自我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诚信缺失的治理措施

社会缺乏诚信就像自然缺乏空气一样,使我们的社会“呼吸”困难,当下的中国,当务之急是需要增添诚信这种新鲜空气。诚信是社会关系的剂,社会有了诚信,人际关系、群际关系才能运转,和谐社会才能构建。因此,治理当下社会的诚信缺失,即诚信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的战略工程。

诚信缺失的治理措施包括治本和治标两个层面,治本措施所需时间长,见效慢,效果持久;治标措施所需时间短,见效快,效果短暂。因此诚信建设工程可先修补、后建构,这是社会治理的一般程序。只有维持好现存秩序,才能开始新秩序的建构。

从治标的角度来看,要治理当前社会的诚信缺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寻找诚信的“种子”,大面积地“播种”诚信,用诚信“繁殖”诚信,可以采取商鞅“立木为信”的方法,使个体恢复对诚信的正确认知和行动信心;第二,制度要讲诚信,奖励诚信个体,用诚信唤起诚信,以便恢复人对制度的信任,最后上升为社会对政府的信任;第三,开设社区道德法庭,用舆论力量导人向善,批评、惩罚缺乏诚信之个体,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宣讲诚信、践行诚信的向善社会氛围;第四,在个体层面,个人是诚信责任的唯一承担者,不要因为一人不诚信就给整个家庭或整个组织贴上不诚信的标签,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公正的;第五,对公民进行诚信和礼义廉耻教育,使其知道“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和“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的道理;第六,政府官员要在诚信建设工程中打头阵、做榜样。

从治本的角度来看,要建设诚信社会,我们就必需认清时代特征和诚信社会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到在“告别革命、远离主流、淡化价值、拒绝崇高”成为一种时髦的世俗社会,边缘化和犬儒主义心态对诚信价值造成的伤害;认识到以感性文化为主的世俗社会向以理性文化为主的神圣社会过渡的困难。

社会治理的现状范文2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25-0151-04

The society support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prostate hyperplasia investigation analysis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CAO Yi1 SHEN Kaizhong2 HAN Huihui2 ZHANG Peng1

1.Department of Urology,LI Huili Hospital of Ningbo Medical Center,Ningbo 315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Nursing,Ningbo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s,Ningbo 315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ocial support for patients with prostate hyperplasia and to take correspond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Selected 79 cases of prostate hyperplasia operated as a observation group, and selected 79 cases of healthy men with patients family randomly as a control group. The social support of the two groups was investigated by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of Xiao Shuiyuan. The social support of the two groups,and correspond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taken and compared. Results Scores of subjective support,utilization rate of social support and the total score of social support in the observer group were all lower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of the three indexes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patients with older、mateless and degreeless received less social support. Conclusion The social support for patients with prostate hyperplasia is poor,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nd improve the social support of patients with prostate hyperplasia.

[Key words] Hyperplasia of prostate gland;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Investigation; Nursing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是指在一定社会网络里,运用可利用的物质和精神资源对社会当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进行无偿帮助与支持行为的总和。近几年来,社会支持越来越受到心理学和康复医学工作者的关注,社会支持作为可被人重复利用的外部资源,其与人体的身心健康有着密切联系[1]。社会支持水平高,既对健康起到间接的保护作用,又能保持良好的情绪,从而有益于健康[2]。相反,社会支持水平低,往往是许多慢性疾病发病的重要诱因[3]。前列腺增生是泌尿科常见的慢性病变,临床上一般以老年患者为主。在中国,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较高。据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2011年调查结果报道,有78%的50岁以上中老年人患有前列腺增生[4]。2014年3~10月选取我院79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对其进行有关社会支持状况的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为寻求更好的护理方法提供有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4年3~10月在我院泌尿科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9例为观察组,年龄56~84岁,平均(69.9±6.7)岁;入组要求:以往和现在无意识障碍和精神疾病,无合并严重躯体疾病,无记忆力、理解力、定向力等认知障碍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4~34分,平均(27.2±3.5)分;生活质量评分(QOL)4~7分,平均(5.7±1.2)分;行尿动力试验结果均为膀胱容量正常,最大尿流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研究工具

1.2.1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问卷调查 IPSS评分[5,6]标准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判断前列腺增生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最佳手段,是前列腺患者下尿路症状严重程度的主观反映。IPSS由7个排尿问题6个等级选项共35分组成。生活质量评分(QOL)[5,6]又称为困扰评分,是患者对自己目前排尿症状水平伴随一生的主观感受,其主要关心的是前列腺患者受下尿路症状困扰的程度及是否能够忍受。生活质量评分分为对目前排尿症状感到高兴、满意、大致满意、还可以、不太满意、苦恼、很糟7个等级,评分依次为0~6分。通过此问卷调查筛选出IPSS为重度症状(20~35分)、QOL为4分以上的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

1.2.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肖水源于1986年编制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此量表是用于测量个体的社会支持程度,共有10个条目,划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是本次调查问卷中最主要的内容。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总分为十个条目计分之和。此量表总分得分越高,说明被调查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水平就越高[7]。此量表设计合理,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能较好地反映个体的社会支持状况,从而更好地帮助个体适应社会与环境,提高个体的身心健康[8]。

1.3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由李惠利医院泌尿科指定护理人员经过专门培训后负责。本次调查遵循自愿、自主的原则。发放调查问卷前,护理人员向被调查者讲明开展本次调查问卷的目的、方法及调查的保密性等,被调查者表示愿意接受之后,才能发放调查问卷。在调查问卷填写过程当中,护理人员可使用统一指导性语言,填写问卷时间控制在10 min内,并由护理人员统一收回[9]。本次调查前列腺增生患者(观察组)和健康无症状者(对照组)各抽取了79例样本,两组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

1.4 护理对策

1.4.1 全方位地了解患者现有的社会支持水平 对入院治疗的患者,先全面了解其基本情况,包括文化程度、年收入情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成员、亲朋好友的数目,特别是配偶情况。还要了解患者一旦遇到困难时“谁”能提供最大的支持[18]。只有深入了解支持者的社会支持状况,才能做到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支持资源。然后,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进行整体护理。若患者出现消极、抑郁、自闭情绪等,更应分析其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1.4.2 不断强化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 在实际护理工作当中,首先要重视对患者家庭成员的宣教与引导,进而把患者社会支持的源泉充分调动起来,保证社会支持资源的质量。对无配偶的高龄患者,避免谈及配偶情况和一些敏感的话题,消除有害的刺激因素,鼓励患者多与身边的人交往。要特别重视社会支持水平低的弱势群体,应多给予其情感上支持,加强与家属的联络,并联系社区服务机构,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其次,患者的主观支持与对支持利用程度也至关重要。作为医院护理人员,最起码应该理解和尊重患者,提供情感支持、信息支持、物质支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提供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正确面对疾病。医院也可组织知识讲座、患者联谊会,鼓励患者积极参与,使患者以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疾病,藐视疾病,从而战胜疾病。再次,利用各种机会、渠道,多与患者身边的朋友、同事、伙伴等进行沟通交流,让其从情感上、物质上及实际行动上多支持、关心、安慰、理解患者。总之,要正确引导患者建立健全的社会支持网络,主动利用现有的社会支持系统,寻求符合自身需求的、合理的心理发泄方式,更多地选择寻求支持、解决问题等积极正面的应对方式,培养其保持稳定情绪的方法和技巧[19],这样才能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1.4.3 护理人员要成为社会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住院期间,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时间最多,护士除了给予患者物质上的支持外,更应该在精神上给予支持与鼓励。在手术之前,患者常常会出现紧张情绪,对手术治疗效果缺乏信心。护士可通过亲切的语言以及详细的书面资料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有关手术方法、预后效果等,使其对手术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手术后,护士着重于系统的护理,尽可能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及心理社会需要。例如:保持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及如何进行术后活动等。出院之前,护士应做好针对性出院指导,发放相关的健康宣教资料,叮嘱患者定时随访,出现问题及时就医。

1.4.4 护理人员要更加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 作为一名临床护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有关心理学知识,提高自身素养,掌握如何与患者沟通交流,留意观察患者患病期间的情绪波动;同时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站在患者角度,多与患者交流,听取意见,多为患者着想,尽心尽力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减少患者的痛苦感受。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做一个倾听者,并能及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帮助,缓解其忧虑的情绪,消除紧张、害怕、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2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调查结果

2.1 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

见表2。就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及社会支持总分均值方面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前列腺增生患者在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方面低于健康人群。

表2 两组社会支持状况比较(x±s)

2.2 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及不同文化程度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社会支持状况

见表3。高龄前列腺患者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社会支持总分方面低于非高龄患者;无配偶的前列腺患者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方面低于有配偶患者;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在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方面低于文化程度高的患者(P

3 讨论

3.1 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客观支持状况分析

客观支持主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支援和团体关系、社会网络的存在和参与等,是真实可见的、客观存在的支持。获得良好的客观支持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0]。本次调查研究中的客观支持主要指患者从家庭内外(如家庭成员、朋友、伙伴、邻居、同事等)及单位、工会、社会团体组织所获得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支援[11]。由表2显示,观察组客观支持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患者实际所能获得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支持相对较充裕。最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宁波市政府十分重视医疗卫生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积极鼓励居民参加疾病医疗保险。据调查显示,96%的患者参加了城镇及农村的医疗保险,减轻了经济负担。同时积极调动患者参加前列腺增生联谊会、老人之家、社区老年文化活动中心等公益性、支持性的社会团体组织,患者能在物质上和精神上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12]。这说明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密度及社会的关注程度对提高老年患者社会支持状况起着正性作用。但是,也要特别关注高龄患者、无配偶患者,这类患者所获得客观支持相对显著低于非高龄、有配偶的患者。这就意味着社会和家庭更应该在情感上、物质上关心和支持他们。

3.2 前列腺增生患者主观支持分析

一般来讲,主观支持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不可分,是指个体主观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因此又称为领悟社会支持[13]。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从各自主观支持得分平均值来看,作为观察组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高龄患者、无配偶及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显著低于非高龄、有配偶及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3 患者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状况分析

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存在着差异[17]。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持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一个人在支援别人的同时,也为获得别人的鼓励与帮助打下了基础。有些人有条件可获得支持,却拒绝了别人的帮助。本次调查主要是从患者是否参加社团活动,以及遇到困难时请求帮助的方式与倾诉对象等方面来评价患者的社会支持利用程度。结果显示:在对社会支持利用度方面,观察组均值得分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我院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社会支持水平较低,特别是高龄、无配偶及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因此,为改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应充分调动家庭、医院、单位及朋友等给予经济、情感的支持,为其提供所需的保健服务信息,帮助其积极应对所面临的定期随访、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经济负担、家庭及社会角色改变、社会适应等问题,从而改善患者的精神健康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韦玉敏,宋凤宁.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与归因相关性研究[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3):239.

[2] 张洪英. 住院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调查与相关性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2333-2335.

[3] 石海燕,姚景鹏. 干部病房和普通病房老年冠心病患者社会支持状况研究[J]. 护理学报,2007,14(2):8-10.

[4] 黄婉儿,黄舜佩. 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并发膀胱痉挛的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2):702.

[5] 王高敏. TUVP联合间歇性和持续性雄激素去势对改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总生存率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刊,2014,16(5):869-870.

[6] 袁佳奇,徐涛,张晓威,等. 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代谢异常及生活质量的评价[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3,35(1):88-93.

[7] 肖水源.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98-100.

[8] 何建东,王化宁,周平,等.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社会支持状况调查[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4,20(1):36-37.

[9] 孔屏. 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调查分析[J]. 医学研究,2010,27(6):1067-1069.

[10] 肖惠敏,姜小鹰.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45-47.

[11] 黄丽,罗健. 肿瘤心理治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5.

[12] 何皖. 老年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J]. 西部医学,2009,21(12):2196-2197.

[13] 廖苑,伍梅娟,潘雄英,等. 肝移植受者手术前后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0):1-4.

[14] 温萌,刘相佟,黄水平. 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 江苏预防医学,2013,24(1):32-34.

[15] 谢锐,潘如萍,梁克,等. 食管癌术后患者社会支持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 广东医学院学报,2012,30(3):329-330.

[16] 胡秀香,张淑琴. 高血压病患者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及对策[J]. 现代临床护理,2008,7(4):10-12.

[17] 徐雪梅. 社会支持与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及护理对策[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5):1923-1926.

[18] 刘霞. 肾移植患者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J]. 中华护理杂志,2006,41(9):854-857.

[19] 鲁谨. 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2011,18(2B):72-74.

社会治理的现状范文3

>> 转型期的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及治理 参与式反贫困:中国城市贫困治理的方向* 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选择的机理 当前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与政策 中国城市贫困原因综述 中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研究 试析中国城市建筑风貌与城市空间治理 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评估及其时空变异研究 中国城市贫困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中国城市贫困类型的划分与识别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与社会救助政策分析 中国城市环境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浅析中国城市雨水治理历程及研究现状 中国城市水资源现状及治理措施 当前中国城市基层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概论 中国城市治理评估模型的建构与应用* 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转型 关于中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 王朝明.中国新贫困问题:城市贫困的新特征及社会影响[EB/OL].新华文摘:网络版,,2005,(24).

[5] 梁汉媚,方创琳.中国城市贫困的基本特点与脱贫模式探讨[J].人文地理,2011,(6):60-62.

[6] 王绍光.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8,(1):130.

[7] 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1994,(2):47.

社会治理的现状范文4

【关键词】水资源污染;现状及原因;策略

水是万物生存的命脉,是孕育文明重要资源因素,更是当今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我国的基本水情是:人口基数大,地域广,水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分配严重不均匀。2012年初,国务院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指出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提出要以人为本,加大力度解决与民众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水资源问题,着力保障饮水、供水、水生态的安全,以人水和谐为目标,在自然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指导下,采取措施对入河湖排污量实行严格控制,真正保障社会经济长期平稳发展。

1.国内水资源污染与治理现状现状

我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水资源污染问题,它与水环境、水生态和水灾害一起正在形成足以威胁到国家经济社会安全发展的多重水危机,当然这当中以水污染问题最为严重。有数据表明:国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500m3,与国际临界值1000m3相差甚远,北方多个城市工厂因缺水而导致生产受到影响,间接经济损失过千亿,南方也有城市出现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国内六百座大中城市,半数面临缺水问题,其中108个日缺水量近千万吨。与此同时,水资源的污染问题却不容乐观,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迅速扩大,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对于水体污染的状况日益严峻。有关数据显示:国内在监测的一千二百多条河流中,百分之七十以上已经遭到程度不同的污染,淮河流域八成水段泛黑发绿,状况堪忧;大型淡水湖泊水源水质普遍不高,七成以上有富营养化问题,尤滇池最严重;多数城市和地区的地下水体遭到一定比例的点状/面状污染,而且有日渐加重的势头。

国家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着手开展水污染的治理,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2.造成水资源污染的源头及治理措施

2.1造成水资源污染的原因有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两种

前者主要是指雨、雪、风、火山爆发等各种自然过程所形成的灰尘进入水资源而形成的水污染,这类污染通过水自身的净化过程基本上都可得以清除。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中形成了各种垃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进入水源,直接导致水质严重下降,这就是人为因素,人们所说的水资源污染指的也就是人为造成的污染。

与人有关的因素中以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水源造成的污染为最。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不同种类的工业有害物质,即使是一样的工业企业生成的污水中污染物的含量也会有所不同,除此以外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垃圾与工业废气也可能导致水源污染。

除了工业污染,还有农业生产农药、化肥的用量日渐频繁,多数不能被农作物吸收,残留于土壤与大气,后随雨水进入地表水源,造成污染;另外还有城市中大量的生活垃圾、洗涤、洗浴形成的生活污水进入水源,造成污染。

2.2水资源污染的治理措施

对于水资源污染的防治措施分为工程性与非工程性两种。

工程性措施首先包括点污染源的治理。即对于造成水污染的工业企业分散单项治理;对于不在使用期的坏废水井进行及时封堵,防止污水回灌污染地下水源;大量兴建污水处理工程,集中处理的同时实现水资源充分利用。其次是面污染源的治理。即正确处理人畜排泄物,防止进入河、沟造成地表水源污染;对于设备相对落后的农村工业企业产生的三废物质进行严格控制,适当处理并合理置放,严防直接排入水源;对于化肥或农药使用不当所造成的污染,应该做到提前预防,增强对使用者化肥、农药用量、方法的教育,最大程度减少水资源的污染。最后是线性污染源的治理。即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污染情况采取不同治理措施,促进河渠线污染治理。由本市范围内城镇废污水形成的线污染,应敦促造成污染的厂家加强污水处理工作,并给予必要的处罚;由于承泄外省市或本省外地市废污水而形成的线污染,应向有关部门交涉,采取限期治理、给予补偿或净污水混泄等措施,争取实现达标排放。

非工程性措施包括:(1)加大宣传,进一步强化公众水资源保护意识。近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的极大提升,人们对于生存质量的要求明显提高,强烈公众环保意识是时代进步标志。各相关单位和主管部门应当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政府与环境主管部门协同合作,配合执法,以此实现水资源治理与保护制度的切实贯彻。在具体实践中,面对巨大的经济利益的诱惑,仍有部分单位和个人选择牺牲环境,因此最大程度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统一,这方面的宣传工作还需进一步强化。(2)选用新的节水技术和生产工艺,加大污水治理及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力度,以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为目的,达到企业经济收益与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3)建立健全水资源污染监督与监测系统。对企业废水排污点、河湖支流、地表及地下水进行系统的水资源质量监测,获取实时信息资料,据此制定严格的排污费用明细标准。国内目前虽设置了一些监测点,但是还没有构成互相联接的包括监督、监测、信息存储的完整系统。因此有必要立刻着手采取措施,健全水资源质量监测网,实现对水资源状况的实时监控,实现相关资料的及时收集与调用,为拟定相应的措施做出相关决策提供帮助,保证水环境的健康循环。

3.结束语

水资源污染的治理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已经非常严峻,相关部门应当以国家《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为指导,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治理策略,为建立节水型社会,保护水生态的平衡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协调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平衡,最大程度保障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车艳涛,刘伟波.浅谈水资源与环境保护的综合治理[J].科技与生活,2011,(10):206.

社会治理的现状范文5

关键词:城市文化;治理;城市文化治理

引文

积极推进城市文化治理工作进展是当前城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如何塑造、保护、开发城市文化既是城市问题理论研究的前沿热点,也是当前城市发展的现实要求。

1城市文化治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城市文化治理的现状

当今世界,文化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已经得到学术界和公共管理者的公认,重视城市文化、发展城市文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一座城市是否拥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魅力,关系到这座城市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城市文化治理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国城市文化治理的现状可谓喜忧参半,既有值得欣慰之处,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文化治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例如新的文化建设理念的提出,对新的治理方式的摸索,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数量的不断增加,市民素质的提升等。这些进步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在看到城市文化治理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现阶段我国城市文化治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主体等多个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1.2城市文化治理存在的共性问题

1.2.1治理主体单一治理主体多元化是城市文化治理的根本要义,现实情况中,我国城市文化治理的治理主体依旧只是政府一元,其他治理主体参与不足,治理效果不明显。社会组织和公众都是城市文化多元治理主体中极为重要的一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社会治理力量得到壮大。但也必须看到,我国社会组织依旧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资金不足、独立性不足、人才不足、协作能力不足等方面。1.2.2治理方式落后受传统行政模式的影响,我国城市文化治理方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管理方法缺乏民主理念和服务精神。多数情况下,政府管理方法属于专制型方法,多数的政府工作人员把自己看作是高高在上的“官”,把管理对象看作是普普通通的“民”,极大降低了城市文化治理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专制型的政府管理方法使得政府只注重统一性,忽视了差异性,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掩盖了人们的个性,他们的积极性也无法发挥出来,致使行政工作单调乏味,缺乏灵活性,降低工作效率。②治理方式缺乏引导性。法治社会要求政府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必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然而当前我国城市文化治理的法制建设还存在较多空白,治理工作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社会公众对政府行为不理解,从而产生各类矛盾。③治理技术手段更新滞后。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是现代政府管理的基本要求。当前我国城市文化治理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政府部门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足,技术手段更新滞后,电子政务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1.2.3治理资金投入不足传统的城市文化管理领域政出多门,城市文化治理在资金投入方面存在资金投入方式单一、投资结构不合理以及投资效益低下等问题,从而导致城市文化治理资金投入不足,无法满足治理要求。1.2.4治理队伍建设滞后人是一切工作的实践主体,队伍建设关系到城市文化治理工作的具体落实情况。当前我国城市文化治理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队伍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城市文化治理队伍规模较小,队伍积极性不高以及队伍专业性不强等三个方面。

1.3各类城市文化治理存在的问题

①政治类城市文化治理:政府过度集权,宣传效果不佳。②经济类城市文化治理:缺乏科学完善的经济文化治理体系。③教育类城市文化治理:经费投入不足,服务质量较差。④生活类城市文化治理:不能充分满足市民文化生活需求。

2城市文化治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2.1政府在治理理念上缺乏服务意识和系统规划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经济发展压力渐大,政府培养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势在必行。然而,在现阶段我国的城市文化治理过程中,政府行政管制的色彩大于公共服务的色彩,官本位思想横行,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效率低下,政府短视等问题层出不穷。

2.2政府自身角色定位不准确

治理理论的一项重要主张就是去中心化,即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由原来的绝对核心角色转变为多元治理主体中的一份子,政府在公共管理总的核心地位被动摇,向市场分权、向社会甚至公众分权是治理理论的内在要求。因此,政府自身准确的角色定位是城市文化治理有序进行的关键。

2.3市场组织、市民等治理主体参与意识淡薄

治理主体多元化是城市文化治理的题中之义,城市中的各类市场组织、社会组织以及市民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城市文化治理过程中。然而在现实情况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城市文化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市民等治理主体的参与意识不足,从而使的城市文化治理未能取得一定进展。

3我国城市文化治理的对策建议

3.1完善城市文化治理主体

①充分释放市场潜能,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在经济类城市文化和生活类城市文化的治理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市场参与,实现市场经济组织与政府对城市文化的共同治理。②充分发展社会组织,让社会力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既需要政府鼓励第三部门等社会组织的发展,也需要社会组织自身谋求变革,追求创新,从而加速自身发展。③充分发挥公众的作用,让公众真正参与到城市文化的治理当中。公众参与城市文化治理一方面需要政府要赋予公众一定的权利,包括政策制定前期举行市民听证会,通过网络渠道倾听市民政策建议等。另一方面也需要公众提高自身素养,养成城市主人翁意识,提升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3.2创新城市文化治理手段

①更新文化治理部门的设施设备,提高文化治理部门治理效率。设施设备的更新是创新治理手段的物质基础,没有先进的设施设备,治理手段智能化、科技化都无从谈起。这既需要文化部门引进相关人才,以合理选取设施设备,操作维修设施设备;也需要有合理的资金配置机制,以满足设施设备更新的需求。②转变文化治理部门工作人员观念。设施设备的更新不是创新治理手段的全部,如果人的观念得不到及时更新,再先进的设施设备也无法起到提升治理效率的作用。文化治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在充分学习相关技术知识的同时,转变传统行政观念,奉行效率至上、服务群众的理念,尽快掌握新的治理手段。

3.3创新城市文化治理体制机制

首先,创新城市文化治理投融资机制,建立多种投资渠道、多种投入主体的城市文化发展机制。一方面需要转变政府传统的“全能型政府”的角色,合理解决政府的“越位”和“缺位”问题,增进市场、社会组织以及公众的参与程度,改善社会力量的投资环境;另一方面需要政府积极鼓励捐赠以吸引社会资金,转变传统的单一财政拨款形式,畅通社会资金投入渠道,以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最后,制定相关法律政策,为科学的城市文化治理投资机制提供立法支持。

3.4提高城市文化治理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①改革文化部门聘任制度,区分文化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对专业技术人员坚持按照岗位要求择优聘用,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构建科学的社会评价机制;对管理人员实行直接聘任、推选聘任和委任等多种任用方式,建立竞聘上岗制度,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增强文化部门活力;对工勤人员实行合同聘任制,加强工勤人员职业技能培训,规范工勤人员的进管出环节。②完善文化部门聘后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和辞退制度。对受聘人员的工作情况实行年度考核,坚持客观、公正的考核原则,努力形成科学的领导评价机制,把考核结果作为晋升、奖惩、辞退的主要依据。

3.5经济类城市文化治理: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

经济类城市文化治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的,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方针,经济实力不断增长的同时,各类社会问题、城市病也随之出现,实行以以人为本为根本理念的经济类城市文化治理势在必行。改善经济类城市文化治理现状,关键在于政府要加强引导,同时也需要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

3.6提高市民参与度

由于政治类城市文化特殊性(政治性、权威性、敏感性)的关系,本文认为该类城市文化的治理主体应该包含政府和市民,政府作为当前政治类城市文化的最重要主体自然不用多提,市民对政治类城市文化治理的参与不足是其在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完善治理主体最为关键的就是增进市民的参与。

4结束语

城市文化治理的要义在于清楚地认识到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同时,全面践行治理理念。因此,对“城市文化”和“治理”两个概念的认识深度直接影响城市文化治理的效果。论文以上述两个概念为重心,对城市文化治理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以期对当前我国的城市文化治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铺垫。

参考文献

[1]连玉明.中国城市年度报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274.

社会治理的现状范文6

摘 要:一直以来,治理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都是全球各国亟待解决的一项难题。当前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相对较为严峻,且引发这一问题的因素相对也比较复杂。而此种污染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对生物的生长带来极大的危害,还会降低作物的总产量,并对人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对此,本文以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为立足点,通过对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和危害的分析,从而就缓解和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修复技术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224

就土壤本身来看,其之所以会产生重金属污染,主要是因为人类在活动期间将重金属物质带入到土壤内部,使得土壤内的重金属含量增多,破坏生态环境。随着农村人口数量的增长和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的增加,导致土壤中有害物含量增多,自身生态结构和环境质量被破坏。其中,重金属是对土壤生态结构影响最大的一种元素。为了重塑土壤生态结构,提高土壤内部环境质量,解决土壤存在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势在必行。

1 土壤污染现状和危害

1.1 重金属污染现状

在2005年到2013年的12月,我国土地管理局第一次开展了有关全国土壤污染情况的调查研究。按照我国在2014年由国土资源部和环保部共同的有关《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所公示的调查结果看:当前我国土壤生态环境的状况整体来讲十分严峻,特别是重金属污染问题,更是极为严重。在我国一些废弃工矿所在区域的周边位置,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的突出。其中,我国有16.1%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总超标率相对较重,11.2%超标率属于轻微范围;而轻度超标率和中度以上的超标率分别达到了2.3%和2.6%。

1.2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同其他土壤污染类型相比,重金属污染本身的隐匿性、长期性、不可逆性较强,且这种污染问题一旦出现,则很难消逝。一旦重金属污染存在于土壤中,不仅很难被移动,还会长时间滞留在其产生区域,不断污染周边土壤。与此同时,重金属污染物不仅无法被微生物有效降解,还会借助植物、水等介质,被动植物所吸收,而后进入到人类食物链之中,对人体健康a生威胁。从具体的情况来看,重金属污染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危害类型:对作物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因为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与作物系统迁移的过程中,会对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产生直接影响,从而降低作物的品质与产量。例如,镉属于对植物生长危害性较大的重金属,如果土壤镉含量较高,植物叶片上的叶绿素结构就会被破坏,根系生长被抑制,阻碍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与水分,降低产量;会对人体生命健康带去影响。土壤中存在的重金属污染物可以借助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例如,汞进入人体后被直接沉入到肝脏中,破坏大脑的视神经。

2 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的方法

2.1 工程治理法

所谓的工程治理法,是通过利用化学或者是物理学中的相关原理,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展开有效治理的一种方法。现阶段,工程治理法主要包括了热处理法、淋洗法与电解法等[1]。在众多重金属污染处理方法中的处理效果更好、处理工艺的稳定性更高。但该项方法处理过程和处理工艺复杂,需要花费的成本高,且经过该方法处理后的土壤,其本身的肥力会有所降低。

2.2 生物治理法

该方法指的是借助生物在生长过程中的一些习性,来达到改良、抑制、适应重金属污染的目的。在该项治理方法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微生物、植物和动物治理法。生物治理是利用鼠类和蚯蚓等动物能够吸收重金属的特性;植物治理则是利用植物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清除重金属污染,对重金属具有忍耐力的特质。工程治理法相比,生物治理方式投资相对较小、管理便利、对环境破坏性小等优势,但治理时间较长[2]。

2.3 化学治理法

化学治理法是通过向已经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投入适量的抑制剂和改良剂等其他化学物质的方式,增加有机质、阳离子等在土壤中代换量和粘粒含量,来改变被污染土壤电导、Eh、pH等其他理化性质,使重金属可以通过还原、氧化、拮抗、吸附、沉淀、抑制等化学作用被有效消除[3]。

3 结束语

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重金属对土壤污染程度逐渐加深的今天,对重金属污染现状,以及其可能会造成的危害等问题展开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并利用工程、生物、化学等方式来有效的缓解和治理土壤当前存在的重金属严重污染问题,能够对我国土壤的生态环境和内部结构进行重构,为我国城市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充足的土壤资源。

参考文献

[1]崔德杰,张玉龙.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04(3):36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