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危重病人护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危重病人护理措施范文1
护理:对危重症病人要进行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即把危重病人看成一个整体的人,从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进行整体护理。
法律规范:护士护理危重病人时,要严格遵守护士的职责,不越轨,一切按护理操作规范、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团队合作:在对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要具有团队精神,医护之间紧密配合,护患之间良好沟通,使危重病人得到高水平的护理。
管理:合理安排人员,仪器到位,保持良好的功能状态,抢救物品、药品完善,专人定期检查,管理规范,同时严格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自我发展:危重病人的护理,对护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护士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形成自己的特色技术。
危重症护理对护士职业要求
首先,护理危重症病人的护士应有慎独意识,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其次,在没有人看护的情况下,能严格按操作规范工作,按要求巡视,要有精湛的监护技能,发现异常情况和问题及时报告,使病人得到及时救治。
无私奉献的精神:由于危重症病人病情危急、变化快,需要随时进行抢救和治疗,这就需要护士常加班或因抢救病人延迟下班时间,因此护理危重症病人的护士要充满爱心和热情,具有奉献精神。
广博的医学知识:在对危重症病人的护理时,需要护士知识全面、技术精湛,及时发现问题,对观察到的症状能迅速反应出其原因和可能发生的结果。
严谨的工作作风:巡视、观察、思考、记录、询问均一丝不苟,高度的责任心及训练有素的观察能力,能预见病情变化,为病人抢救赢得时间。
危重病人护理要点及质量标准
基本监护:是对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的监护,护士应熟练掌握监护仪器的使用,但同时不要忽视手工操作,尤其是仪器反映指标有异议的。
病情观察:应用良好的专科知识和护理技术,严密观察病情,随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处理,并预见病情变化。
基础护理:基础护理应制度化,但对不同的危重病人要灵活运用,护理要有针对性、个体性、连续性,要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要有危重效果评价,及时纠正不足。
多导管护理:对各种导管要有固定的标识、标记,要注意各导管勿扭曲、打折,保持导管通畅,并定时、定期更换导管或引流袋。
规范操作;在对危重病人的护理过程中,要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护理操作常规,要严格做到一人一次一管,严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用药观察:加强用药观察,密切注意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和效果,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中毒表现。
危重病人护理措施范文2
【摘要】目的:探讨对急诊危重病人安全转运的管理。 方法:对我院急诊科305例危重症病人转运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安全转运防范措施。 结果:有34例(11.15%)患者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及意外情况。结论:通过加强护士职业素质教育及专业知识的培训,严格执行危重病人的转运措施及制度,可以保障危重病人在院内安全转运,降低并发症。
【关键词】危重患者,防范措施,安全转运
急诊科是医院中急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要的科室,急诊危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存在着高风险。有文献报道:院内转运能增加重症患者的并发症,转运患者的死亡率比正常高出9.6%。[1]由此不仅要教育护士认识到急诊医疗护理行为中具有承担高风险的义务,强化风险意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加强风险管理,将高风险因素降至最低限度。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05例均为危重病人,男169例,女136例,年龄11~103岁。脑出血患者117例,呼吸衰竭患者44例,严重创伤患者79例,心力衰竭患者17例,心肌梗死患者21例,其他27例.其中需机械通气支持者22例,需2个通路以上静脉输液者47例。
1.2方法:严格执行重症患者的转运措施及制度,转运前准确评诂病人,与接收部门作好协调,转运前对病人、仪器与药物的准备充分,转运过程的监测及病情的观察和记录。
2、结果
有34例(11.15%)患者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及意外情况。引流管脱出4例(1.31%),输液外渗肿胀影响输液畅通13例(3.93%),其余发生心率、血压、呼吸、血氧的改变,出现呕吐、烦躁、抽搐等7例(2.30%),转运前未通知相关科室导致等候时间较长10例(3.28%)。
3、讨论
3. 1 加强护士职业素质教育:强化安全和护士职业素质教育,不断强化护士的优质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采取各种形式分层次组织护士反复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知识,让每个护士通过参加学习及差错讨论会的感受,书写心得体会,从中吸取教训,强化意识,使之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及常规。
3. 2 加强护士理论及专业技术的培训:加强业务素质培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建立科内常见疾病、症状的抢救程序。科室每月模拟演练1次,要求急诊科护士在精通业务、熟练技术操作的同时,还要有预见性、主动性、独立性的素质,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预测患者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及应采取的措施。定期对护士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及考核,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并有计划的派送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等。
3.3 规范急诊危重病人转运制度:制定急诊科与病房、ICU、手术室、相关的辅助科室的病人转运交接的流程和记录本,规范对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的方法,加大各环节的监督和督查。急诊危重患者来院,直接推入抢救室,通知相关科室的医生,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吸氧,建立静脉通路,使用腕带,做好记录。对无自主呼吸者立即行心脏胸外按压,积极配合抢救。有突发事件,立即启动预案。
3. 4 转运前的准备工作:病人转运前,必须评估转运的可行性,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呼吸道管路、用药情况、途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等,安置好导管,确保安全,氧气管松紧适宜;静脉通路妥善固定,观察局皮肤情况,告知搬运过程中动作轻,防止外渗;若有其他导管同样相应固定,防止导管滑脱。转运前监测并记录生命体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备足途中用物和携带不同的急救药物。烦躁者必要时合理使用约束带。[2]
3.5 制定急诊危重病人转运前告知:转运前应与病人或家属充分沟通,告知途中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注意事项及配合要求。保持各种导管通畅,各衔接处有效固定,防止扭曲、折叠。保持头部在前,上下坡保持头高位。
3.6 转运中患者的护理:转运途中护士站于患者头部一边,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氧气的供应,对严重缺氧者,携带便携式呼吸机,确保病人转运过程中的安全。转运途中还应观察输液管道是否通畅,并注意患者保暖。若转运途中突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立即就地抢救,同时呼救。
3.7 建立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登记本:完善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交接班记录,制定简洁、清晰、明了表格式记录,内容包括:日期、患者姓名、出科时间、相关科名、接受者签名、回科时间、护送者签名。
3. 8 检查后的观察:检查完毕回科室,护士再次检查各导管情况,观察局部皮肤情况,监测生命体征,做好记录,有病情变化立即通知医生。病人经诊治后需住院,护士填写转运交接记录单,出科前联系接受科室,妥善安置各导管,观察局部皮肤情况。送到入住科室,护送人员与该科室护士一起检查各导管、皮肤情况,核实与转运交接记录单是否一致,做好交接班工作。
4、结论
急诊科是个高风险科室,护送急诊危重病人不是一个简单的运送过程,而是一个监护治疗过程。做好急诊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管理,对病人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降低了医疗护理风险的发生率,预防医疗护理安全隐患,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危重病人护理措施范文3
【关键词】危重病患者;心理治疗
本人就危重病人的心理变化和治疗方面对医学生作一个初步讲解,现总结如下。
危重症患者心理应激强烈,反应的强弱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对症状的改善以及对治愈的预期,也受到病人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以及病人的心理素质,个性特征,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故刚进入ICU的医学生,首先对危重病人的心理特征要有一个初步认识。
危重病人常见的心理特征如下:
1紧张与恐惧危重病人多是突然起病,或突然遭受意外,或者在原来的疾病基础上,病情加重,生命危在旦夕,常表现紧张与恐惧,心理反应强烈,由于致病原因不同,所以表现出不同的特点。1)、事故导致意外的病人,往往表现出“情绪休克”【2】不言不语,无,表情淡漠,木僵,缄默,紧张惧怕面容。2)、急性创伤致残,意外事故毁容或脏器损伤的病人,由于对疼痛、死亡和病情恶化的惧怕和对日后残疾、生活能力丧失的担心,常表现出惊慌和恐惧的心理。3)、急性心衰、急性心肌梗死和肺梗塞的病人,发病时由于心前区、胸前区疼痛,病人往往手捂胸前、面色苍白、出冷汗、屏气、闭眼,不敢抬手抬脚,更不敢翻身,这种频死的体验,使病人陷入极度的恐惧而难以自拔。4)、休克病人往往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冰冷,表情呆滞,严重者濒临死亡,病人可有烦躁不安,甚至超限抑制。5)、昏迷病人一旦抢救脱险,神志逐渐清醒,多种心理问题随之而来,如怕留有后遗症,怕再度昏迷陷入险境,心理负担较重。6)、急性感染病人,如大叶性肺炎,ARDS,常表现高热、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症状,病人可紧张恐惧,拒绝说话,不敢呼吸和咳嗽。7)、大量呕血、咯血如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支气管扩张破裂咳血等病人,精神常高度紧张和极度恐惧。
2焦虑焦虑常发生于病人对病因、疾病转归和治疗效果不明确的情况下。危重病人只要神志清楚,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常表现为烦躁不安,敏感多疑,激惹性增高。
3孤独与抑郁危重患者多数是急诊入院,对离开家庭和工作,入院后的陌生环境缺乏心理准备。尤其是ICU,于外界隔离,家属探视时受到病情和时间限制,医护人员与病人谈心的时间不多,在这种环境里病情稍有好转,病人就会产生孤独感。加之病房内各种抢救器材,如氧气、吸痰器、呼吸机、急救车等,也容易使患者触景生情,这就更增加了心理问题的复杂性。
4愤怒与抗治有些患者尤其是意外伤害者,多面带怒容,双眉紧锁,由于愤怒可表现尖叫,迁怒于医护人员,服毒自杀未遂者常更暴躁、易怒、可喊叫不止,因委屈和挫折而失去自制能力。自感救治无望和自杀未遂的病人,常产生抗拒治疗的心理。
5期待与依赖危重病人由于身体的衰弱,生活自理能力差,又渴望生存,期望迅速康复,病人角色强化,往往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对医护人员、家属、朋友依赖性增强,期待得到更多的照顾。
6冲突长期慢性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病情反复发作而住院,在急性发作时,既惧怕死亡,又怕麻烦他人,而产生求生不能,求死不成的动机冲突。
我们碰到以上情况,应该怎样处理呢?应该通过心理护理知识与技术,改善病人的心理状况与行为,使之有利康复。以下是医学生在进入ICU后,对危重患者心理情况的一些认识及了解。
1稳定情绪对于危重病人,时间就是生命,必须分秒必争,尽快救治。同时也应牢记,这类病人情绪反应强烈,而情绪对疾病又有直接影响,因此稳定病人的情绪是不可忽视的工作。我们医护人员要富有责任心、同情心,要熟知危重病人的心理特点。得到紧急信息应立即前往探询病人,一定要有礼貌、诚恳和自然地询问病人或家属的有关情况;要沉着、稳重、严肃、有序地抢救护理,这样可以稳定病人的情绪。
2理解支持对危重病人要理解,并能谅解过激行为。对于自杀未遂者不能训斥、嘲讽、讥笑,更不能迁怒。在抢救的恢复期,要对其进行认知疗法,改变错误认识,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改善其心理状况。对身心疾病患者,要进行双重治疗,在进行积极的生物学治疗同时,也要进行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包括以下几种治疗法;1)、一般心理治疗法,要抓住病人的心理活动,必须通过多种渠道,探索病人的心理状况。2)、环境心理法,是改善ICU的环境,逐步缓解病人对ICU的陌生感。3)、语言心理法,是通过医患交流中的语言技巧,改善病人心理状态的一种方法。4)、遵医行为法,是保证治疗、护理措施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心理否认反应对病人的精神具有保护作用,是一种心理防御反应。由于病人是因恐怖而产生否认心理,突然的、过重的刺激会使病人心理难以承认,故需根据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逐步地使其认识到自己的病情及其治疗措施,以充分的信心配合医护完成治疗工作。
3优化治疗环境尽力创造优美、舒适的治疗环境,如室内色调应是使人情绪安静,平稳而舒适的冷色,如蓝色、绿色。要保持室内安静,创造一个安全、可靠和谐的气氛和环境。
通过以上的讲解,使医学生对ICU中的危重病人的心理动态及如何处理和护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他们日后成为,真正的ICU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危重病人护理措施范文4
【关键词】 护嘱;危重患者;体会
护嘱就是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设计实施的具体的护理措施,它是对病人健康问题作出判断后,从促进、维持和恢复病人身心健康为出发点,责任组长对责任护士、护理员所下达的护理决策;也是护理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每个护理人员都能按照所制定的护理措施去执行,从而保证病人得到主动的、连续的、有计划的护理服务[1],是整体护理不断完善的一项重要措施。2009年9月-2011年9月以来,我科在152例危重病人护理中试行护嘱,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52例患者疾病类型有:急性颅脑损伤(重型),脑疝晚期,胸腹复合伤;血气胸、多根肋骨骨折、内脏破裂并休克、股骨骨折并脂肪栓塞、高血压脑病、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左心衰、肺水肿等。2 护嘱在危重病人护理中实施的必要性
2.1 病人的需要 由于患者的监护、治疗及各项基础护理,完全依赖于护理人员。病人的身心需求有待于护嘱的正确下达,以保证患者得到及时、连续、有计划的护理服务。
2.2 整体护理的需要 实行整体护理,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出优质服务,让病人在身心等方面的全面护理下恢复和保持健康,而护嘱是护理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提升专科护理水平的需要 对于低年资护士,准确执行护嘱是尽快掌握危重病人专科护理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护嘱所下达的护理决策使其能尽快胜任危重病人的监护工作。
2.4 护理学自我完善的需要 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复杂、繁重,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对各种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制定不同的护理诊断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即护嘱,从而充分体现了护理工作的独立性和连续性,有利于护理学科的自我完善。3 护嘱与医嘱的区别
医嘱是医生对病人实行诊治方案的记录,是护士实施治疗的依据,由医生制定并书写,护士或其他医务人员执行。而护嘱是促进、维持和恢复病人身心健康有关的护理行为:与整个治疗方案及护理计划是一致的。由护士制定,是具体化行为,由护士执行。它包括病人护理的各种需求以及有关专业的综合协调。护嘱的内容有:等级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基础护理、检查前后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等。其内容比医嘱广泛而具体,分二类:
3.1 独立的护嘱性能措施 是指那些护士能合法地指令护理人员完成的措施,护嘱性能处理、预防、检测护理诊断[2],它包括生理护理、心理护理、环境护理等。护士凭借自己的专科知识、经验、能力根据护理诊断制定和执行。如:护理诊断为: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和家属护理不当有关。护嘱:①用气垫床;②翻身每2小时一次,用35%红花酒精轻柔的按摩易受损部分;③温水擦浴7a.m-4p.m。
3.2 非独立性护理措施即医嘱性措施 是体现在对那些护士提出并处理的合作性问题的治疗上,由医生开医嘱,护士执行的方式。护士可以根据医嘱或病人的病情定出有针对性的护嘱。
3.2.1 医嘱 口腔护理:每天2次。护嘱:口腔护理时间:8a.m-4p.m,药物:生理盐水。
3.2.2 医嘱鼻饲管护理 护嘱:喂食前必须确定胃管在胃内;鼻饲液温度38-41。C,每次鼻饲量200-400mL冲洗胃管,每周更换鼻饲管1次。4 护嘱的实施形式
4.1 实施过程 为保证护理质量,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护师担任责任组长与护士长共同下达护嘱。病人入院后经过入院评估、护理查体,按急缓重轻编排护理诊断,与医嘱同时下达护嘱,每日查房,根据病情随时调整护嘱。
4.2 书写形式 设计专用护嘱单,长期、临时护嘱同页分开。包括开嘱时间、停止时间、执行时间及开嘱者、执行者签名等栏目。5 讨 论
5.1 护嘱在一定程度上与医嘱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医嘱是在查房或听取护士报告病情后下达的,对于护理方面的医嘱仅是原则上的指导而缺乏具体的护理方法,而护嘱弥补了这一不足。
5.2 书写护嘱应当明确、清楚、可操作性强。要使执行者按照具体要求执行,以保证病人得到完整一致的、连续的护理。
5.3 完善的护嘱不仅是保证和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和检查护理质量的标准。为了使护嘱不流于形式,护士长应经常听取医生的意见并征求病人和家属的建议,每日查房,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调动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提高了专业水平,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5.4 使医护、护患关系融洽,提高了满意度 对危重病人实施护嘱管理,对于病情复杂患者,护士们带着问题查找资料,请教医生。为了尽快掌握专科知识而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学习、参加医生查房等方式不断积累临床经验,以提高护理质量。由于护士对病情观察细致入微,能及时发现问题,为患者赢得抢救时机,得到医生认可,从而成为医生工作中的好帮手。医生由以前对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持怀疑态度,到肯定护理质量并主动为危重患者下达特别护理医嘱。而患者家属也由对以前特护质量的不满意,到现在的主动要求上特护。如我们曾为三例脑外伤术后(昏迷)行气管切开患者作特别护理,护士们利用休息时间运用护理程序给予患者全面的专科护理和基础护理,无一例发生护理并发症。医生和家属对护理质量表示肯定和赞扬,尽管一例患者最终抢救无效死亡,但家属依然对护理质量很满意并感激护士的服务。又如一例无人陪伴的脑挫裂伤伴意识障碍患者,住院12天,护士们用爱心和责任心全面护理病人,使患者转危为安,出院时患者说“你们真的比亲人还亲,我忘不了你们”。同室的病友目睹护士所做的一切,也由衷赞扬我们“你们真的比亲人还好”。护士的工作再度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肯定。满意度由2008年的75%上升到现在99%,出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5.5 通过两年的临床护理实践,我们认为护嘱的实施提高了护理质量,满足了病人的需要,提高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危重病人护理措施范文5
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有:危重病人常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长期卧床,肺淤血,呼吸道引流不畅,咳嗽,排痰受阻。如病人意识障碍可发生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危重病人集中,床位固定不动(病人卧床)、环境空气污染严重等因素均与肺部感染直接相关。
1危重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
1.1病人的易感性
住ICU的危重病人常和并严重的基础疾病,如外科严重创伤,大出血、休克,大面积烧伤,大型手术后;内科严重疾病有糖尿病、高血压、血液病、其他恶性肿瘤等,使得机体天然屏障(如皮肤、黏膜)遭到破坏、机体抵抗力下降而至医院感染。
另外住ICU的病人常年龄较大,年老体弱病人,常因全身重要器官功能减退,使其成为院内感染的易感人群。
1.2有创监测操作多,侵入性导管放置成为感染的重要原因
ICU病人常留置动、静脉置管、漂浮导管等,以便快速输血、输液、用药或进行血流动力学方面的监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置气管导管行人工通气,辅助呼吸,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或鼻饲流质,留置尿管、以便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体液及伤口置入各种引流管道如脑室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管、腹腔引流管、胆道引流管、胆囊造瘘管、肾造瘘管、膀胱造瘘管等,以便引流。这些置入管道使病人皮肤、口腔、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的自然防御机制破坏,从而成为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门户,易于感染。
1.3广谱抗生素的应用
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得耐药菌株容易产生,条件致病菌活跃、增殖而致病。如病人出现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泌尿系真菌感染,肠道感染至伪膜性肠炎等。
1.4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的应用
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激素应用,使机体免疫力降低,从而合并感染。如器官移植病人手术后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应用,恶性肿瘤病人使用的许多抗肿瘤药物、化疗药物等,均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极易造成感染。
1.5其他药物的副作用
其他药物应用的副作用。如预防应急性溃疡而使用的抗酸剂。H2受体抑制剂等,可使胃液碱化,促进革兰氏阴性杆菌增殖,细菌移位定植而至感染。
1.6肠胃外营养的应用
完全肠外营养,影响肝功能,切改变肠内菌群,使得肠内厌氧菌繁殖活跃而至感染。
1.7ICU病室环境因素影响
1. 7.1多种危重病人同住一室,成为主要感染源。
1. 7.2查房、治疗、护理内容多,使得病室内医务人员流动性大,各种操作频繁,如操作不规范易造成交叉感染。
1.7.3各类参观、探视人员多,且流动性大易将病原菌带入室内。
1.7.4病人住室时间长,且床位固定,使得室内空气污浊,易致感染。
1.8设备的再污染
各类检查、检测或治疗仪器设备及物品等消毒不彻底,或再污染可造成感染。
1.9人为因素
某些人为因素,如果医院感染知识不够,对其危害性认识不足,对监控措施重视不够,或者管理不严,也可造成感染甚至爆发流行。
2对危重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的监控措施
2.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尽管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ICU病人具有许许多多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但是我们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治疗手段”,治疗医院感染的关键是重在“防”。只要提高认识、措施的当,ICU院内感染率是可以降低的。
2.1.1CU内很多感染是可以预防的,操作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按无菌技术流程换药,更换敷料及清洁口腔等部位。
2.1.2应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患者的耐药性。
2.1.3建议ICU管理者应每日更换工作服,对护理特殊病人的护理人员的工作服应做好消毒处理,每日消毒工作鞋,尽量避免工作人员的流动性串岗。
2.1.4针对特殊病员的用物如餐具,衣物、被服等应做好终末消毒,做到一桌一巾消毒,处理,生活垃圾及医用废物分类放置、处置。
2.2制定制度、严格管理
2.2.1鉴于ICU病人对医院感染的易感性,以及一担发生感染后的复杂性和难治性,医院应高度重视,把预防和控制ICU院内感染列为重要工作,建立健全完善的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组织机构,每月对ICU环境及院内感染情况进行抽查一次。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直接领导组织下,成立一支得力的ICU院内感染监控小组。监控小组成员由ICU主任、护士长、总住院医生或病室负责医生,以及病室监控护士组成。负责对ICU病人及环境进行全面系统检测,检测的内容包括ICU病人即环境进行全面系统检测,检测的内容包括ICU内环境污染状况,工作人员的带菌状态。每周一次自查,每月对病人发生院内感染的类型及发生率,以及感染的病原学特点等方面进行定期监测,并形成常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寻找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
2.2.2制定ICU特定的消毒隔离制度,并督促各级各类人员严格遵照执行。
2.2.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掌握有创监测指针,尽可能减少组织损伤,不论穿刺、动、静脉置管、气管插管,还是伤口换药,均要遵守无菌原则
2.2.4严格严管参观、探视制度,加强参观人员、探陪人员的管理,集中探视时间,控制探视人数,尽量减少室内人员过多流动,以免污染病室空气或带入病原体。
2.3加强ICU环境及设施的消毒监测管理
2.3.1ICU的建筑设施如墙与地面,室内家具如治疗台面、办公桌面等设施,应经常保持清洁干燥,每班用含氯消毒剂如0。5%的“84”擦拭一次。
2.3.2进入ICU的人员应更换干净衣、帽、换室内鞋,以减少污染。
2.3.3定期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持续15到30分钟,室内每天用动态电子杀菌机消毒一小时。室内装空调器,保持室温20~22℃.湿度40%~60%,有条件者可安装空气净化装置,设置层流空气,以减少空气污染,降低肺部感染发病率。
2.3.4 改进洗手设施,保持手的清洁,减少致病菌通过手传播而至交叉感染。
2.3.5室内不宜摆放鲜花,以免因重获病人花粉过敏等。
2.4严格各类物品及药品管理
2.5合理使用抗生素
2.6加强基础护理,预防继发感染
2.6.1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基础疾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6.2加强营养支持曾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危重病人护理措施范文6
护士须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及其他情况,随时了解心、肺、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及治疗反应效果,及时、正确地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如:新入病人首先监护、吸氧、打开静脉通路,绝不能等医生下医嘱。
急性下壁心梗溶栓病人容易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急性右室心梗病人容易出现血压下降,急性广泛前壁心梗病人容易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并发症。所以在溶栓时应准备阿托品、多巴胺、利多卡因等,并准备急救车、除颤器,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心电的变化,避免溶栓过程中出现各种并发症以致于抢救不及时。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拔管病人易出现迷走神经反射,要密切观察是否有恶心、呕吐、大汗、打哈欠等并发症。所以我们在拔管时应该准备多巴胺、阿托品等急救药物,而且在拔管前严格记录病人的出入量,入量至少达到1500ml,尿量至少达到800ml。
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醒病人应鼓励定时做深呼吸或轻拍背部,以助分泌物咳出;昏迷病人常因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及唾液等积聚喉头,而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应使病人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并通过呼吸咳嗽训练、肺部物理治疗咳嗽等,预防分泌物瘀积、坠积性肺炎及肺不张等。
加强临床护理与被动锻炼
眼睛护理: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者应注意眼睛护理,可涂眼药膏或覆盖油性纱布,以防角膜干燥致溃疡、结膜炎。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增进食欲。
皮肤护理:危重病人做到“六勤一注意”,即: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注意交接班。
病情平稳时,应尽早协助病人进行被动肢体运动。例如:射频消融术后病人穿刺部位在右侧股静脉,因弹力绷带包扎的原因,术后6小时之内应该做下肢被动按摩,并鼓励病人6小时以后下床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
补充营养和水分
危重病人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消耗大,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增加,而病人多胃纳不佳,消化功能减退。为保证病人有足够营养和水分,维持体液平衡,应设法增进病人饮食,并协助自理缺陷的病人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可采用鼻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对大量引流或额外体液丧失等水分较多的病人,应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例如:冠状动脉术后病人应该调快输液的滴数,多饮水,入量达到1500ml,以避免迷走神经反射发生;急性右室心梗病人由于血溶量不足,也应适当增加补液的速度,否则会引起血压的下降。
维持排泄功能,保持各种导管通畅
协助病人大小便,必要时给予人工通便及在无菌操作下行导尿术,留置尿管者执行尿管护理常规。例如:心梗病人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而诱发心绞痛。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尿量至少达到800ml。病人因为环境变化或不习惯在床上排尿,而导致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我们应该为病人导尿,保持尿液引流的通畅。
危重病人身上有时会有多根引流管,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保持其通畅,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注意严格保持无菌操作技术,防止逆行感染。
确保病人安全
对谵妄、躁动和意识障碍的病人,要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保护具,防止意外发生。室内光线宜暗,工作人员动作要轻,避免因外界刺激而引起抽搐。准确执行医嘱,确保病人的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