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范文1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是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对于提升学生逻辑能力和思考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很关键的,能够帮助学生储备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理念,提高数学能力,获得数学快乐。本文着眼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并给出了一定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有所帮助。

1数学核心素养突出了“学”“用”的结合

数学核心素养是近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也是比较先进的一种培养模式,目前,不管从国内还是从国际,都无法有一个非常具体的解释,这就说明,数学核心素养所包含的东西是非常多的,并不能用一句两句话说明白,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结合,也是数学方法和逻辑思维的结合,同时,也是数学思想和灵活运用的结合。所以说,数学核心素养包含了数学教学中近乎所有的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是很重要的。我国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填鸭式的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得数学课堂变得枯燥乏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也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与“用”充分的结合了起来,这是最为主要的一个理念。例如,我们在讲解四则运算的时候,不能继续使用题海战术了,可以将生活中的例子结合进来,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只有将应用层面上的东西结合进来,才能真正起到教学效果。像我们可以举一个买水果的例子,小明到超市买水果,苹果3元/斤,葡萄5元/斤,桃子4元/斤,荔枝6元/斤,小明一共买了4斤苹果,2斤葡萄,3斤桃子和2斤荔枝,那么,小明需要给收银员多少钱?小明给了收银员100元,则收银员需要找给小明多少钱?第一问:3x4+5x2+4x3+6x2=46元,第二问100-46=54元。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题,每个学生在生活中也确实可以应用到这方面的知识,通过这种方法,就将“学”与“用”充分的结合起来了,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对于他们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2数学核心素养凸显了数学思想

在数学核心素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数学思想的培养,包括数形结合的思想,等价转化思想,直观数学思想等等,数形结合思想数学教学当中最为常用的思想之一,也是帮助学生更好学习数学的重要媒介。从狭义上来说,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以数字、字母和图形组成的学科,解题的过程中,数字离不开图形,图形离不开数字,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要将数字和图形充分的结合到一起,从而让学生理解更加深刻。等价转化思想,除了数形结合思想之外,等价转化思想也是我们最为常用的方法,等价转化思想,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解决同一问题的两种不同的方法,将复杂的情况转化为了简单的情况,这样,就可以将问题更好的解答。在数学的教学当中,有很多问题比较难以理解,解答起来比较困难,但是,我们可以将题目的内容做一等价的转化,这样,就能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第三,是直观数学思想。所谓直观,就是让学生的思想能够直接的接触题目,给予他们真正的想象空间和思考时间,教师要解答学生提出的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无论在解题方法和解题策略上面都要需要巧妙的答疑解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数学思想。例如,学习三角形、四边形变化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可以在学生的学习思维基础上不断的引导和启发,对比出图像的不同之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学生直观思维的培养有推助作用。

3数学核心素养丰富了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范文2

【关键词】核心素养;个体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时空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7-0068-02

【作者简介】浦芳,江苏省常熟市世茂实验小学(江苏常熟,215500)副校L,高级教师,常熟市数学学科带头人。

时下,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研究热点。核心素养教育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等。那么,核心素养观照下的数学教学应该有什么样的转变呢?

1.尊重学生的思考,鼓励探索创新。

在批改学生的期末试卷时,很多数学教师会发现,平时没教过或者学生平时没做过的题错误率较高。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要追溯到平常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教师鼓励算法的多样化,愿意展示学生的多样化算法,但是展示结束后,教师往往引导学生对比算法,比较哪种算法最简洁,使学生经历算法最优化。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教师推荐的最优方法既方便快捷又不会出错,因此在解决新问题时,学生往往会选择教师教的方法而不愿意冒险,考试时碰到平时没做过的题目,束手无策也就不足为怪了。教师要尊重学生,认真倾听来自学生的答案,对与正确答案不一致的答案,教师要试着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有这样一道题:《科学故事》有上下两册,上册厚2.4厘米,有288页,下册厚3.6厘米,下册有多少页?常规做法是先算出每厘米厚度是多少页,再乘3.6厘米算出下册的页数。而有的学生发现3.6厘米和2.4厘米之间的倍比关系,得出288页再加它的一半就是下册页数。这样的思考方法虽然与之前教师教的方法不一致,但是也应该得到教师的肯定。教师只有全身心地接纳学生,尊重他们的思考方式,课堂上学生才会自主、自信,学习才会真正发生。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话语,能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和角度,从自己的实践和经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设计课前预习单,让学生充分经历自主探究式学习。

史宁中教授曾说:“我们必须清楚,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亲身经历。”教师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数学活动过程,学生只有通过亲身经历,才能体验到参与活动的快乐,才能真正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例如:教学苏教版三下《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平行四边形纸片,要求学生课前动手折一折,看这些图形对折后对边是否能完全重合。通过预习单和动手操作,学生尝试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而教师则通过学生的预习单,让学生在课前开展各种学习活动,丰富学习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借助预习单,教师还能掌握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并根据预习情况在课堂教学时重点探究平行四边形对折后是否能完全重合,从而引导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3.提供适切的学习材料,真正落实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教学设计不科学,数学课堂难以真正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1)教师认为很多教学内容无须小组合作学习也能顺畅地进行;(2)小组合作学习不利于教师掌控课堂教学秩序;(3)学生认识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难以开展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时,如何真正落实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小组合作的意识,选择一些合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讨论,让他们通过合作在互助中学习获取知识。其次,教师应给予学生小组合作以形式上的保障,明确告知各小组组长和组员的任务,让他们各司其职,完成目标。最后,教师应准备充分的、符合学生认知起点、能激发他们探究欲望的材料。例如:在苏教版五上《钉子板上的多边形》一课的小组活动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如下两份研究单:

研究内容:a= 。

猜想: 。

我们的发现: 。

在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中,学生每人先画一个内部钉子数为2的多边形,由组长汇总数据,全体组员观察、提出猜想。接着,教师鼓励学生利用之前的探索经验自主开展操作、比较、发现等活动,确定第二次研究的内容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探究钉子板上多边形的面积与钉子数之间的关系,小组成员个个有任务,学生之间合作互助、沟通交流、共同探索,他们能在发现、表示、验证规律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小组合作的价值。

4.拓展教学时空,从扁平化走向立体化。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非常多,教师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唯一人选,教学的时空不应局限于课堂,课前活动、课后延伸可以让教学时空从扁平化走向立体化。在校本教研时,笔者连续听了苏教版四下《认识升》和《认识毫升》两节公开课。课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体验活动,让学生和父母到超市、商场去观察,了解哪些东西是以升和毫升为单位的,分别是多少升和毫升。学生用各种方法记录观察到的升和毫升,如:一瓶香水5毫升、一盒眼药水20毫升、一瓶矿泉水500毫升、一桶色拉油5升等。在学生认识了生活中的升和毫升后,让他们在家用滴管滴水和用脸盆盛水,感受1毫升和1升水各有多少。经过这样的课前活动,学生对毫升和升已经有了感性认识,教师在课堂上再组织学生进行估一估、测一测等活动,让他们对1毫升、5毫升、100毫升、200毫升和1升、5升等建立起清晰的表象,课堂教学可谓水到渠成。

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范文3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素养;核心素养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不仅仅当前所有初中数学教师面临的新课程,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注重学生数学思维拓展,为增强数学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体现,思维又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如果学生缺乏数学思维,便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拓展,逐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具体的教学当中,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增强数学核心素养。

二、准确把握初中数学内容的整体性

数学这门学科是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各个知识点一体的一门学科,其同一部分的各个不同的知识点均存在较强的逻辑关系。因此。在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从宏观上准确把握数学教学的内容,理清各个数学知识点之间存在的逻辑链条,以便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网络和系统。

三、教师应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显然必须提高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这是新课程对每一个数学教师的基本要求.基礎教育课程改革,使中学数学教育在其目标、课程、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面对21世纪数学教育改革的挑战,数学教师在提高数学素养的同时,还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广泛涉取各种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这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数学教育的重要课题。

1.提高自身的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一项职业能力,它不光是要求语言类专业的教师要做到一个精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理工科类专业的教师也是有很高的要求的。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述知识,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语言工具。语言表达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来说,不光是将你所要表达的知识表达、阐述清楚,还要考虑严谨的思维逻辑、以及对于文字的掌控运用和拿捏处理等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教师一定要能够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更加丰富初中数学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2.钻研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教材是教师的主要利用工具,但是在教材的使用上面是要讲究技巧的,教材也是学生学习的最有效的平台,那么,面对教材中那么多的繁琐的知识点中,如何做到重点难点的划分格外重要。那么,教师钻研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就从中可以得到体现了,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中是从来都不需要依赖教材的,因为他可以把教材中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然后再加工再传授给学生。这样就很好的避免了学生做很多无用功的可能,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的提高。

3.过硬的专业知识。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来说,教师拥有一个过硬的数学专业知识,是学生能够进步的重大支撑点,也是教师努力调整教学方法的基础,过硬的专业知识才会给教师带来更多的自信,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这份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可贵品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4.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时俱进,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素养。如今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普遍了,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同时,教师需要时刻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多媒体教学可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减轻教师的任务,大大地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学习能力水平。

四、体现数学学科的思想性

所谓数学思想主要是指学生对各个数学概念、数学结构和数学方法的本质性认识,是学生从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所提炼的数学观点,对整个数学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里所提及的数学思想,主要是指初中数学这门学科所蕴含的抽象的数学思想、推理思想和建模思想,以及由这三种基本思想所延伸出来的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换化规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随机思想和抽样统计思想等。同时,在初中数学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涉及到很多具体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充分凸显出数学学科的思想性。因此,在初中数学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全面研究教材内容,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体会到数学思想的教育价值。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所有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因此,便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升入研究教材内容,充分重视数学教学理论,数学教学实践的有效结合,为学生学习数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 马相春.基于大数据的初中数学智慧学习系统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2] 刘晓旭.高中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范文4

关键词:做中学;核心素养;质变

很多老师在执教苏教版小学数学三下“认识千米”时,往往有着这样的经验。为了帮助孩子们建构一千米的概念,有的老师会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根据老师提示的地点想象一千米的长短。有的老师则会利用百度地图软件,当堂演示一千米的长短。多次执教“认识千米”的我,丢掉了这些成功的经验,“不安分”地将课堂搬到了操场,和孩子们一起边计时边慢走了一千米,“用脚步丈量一千米”。

一个教学地点的改变,一次充满温度的教学体验,激发了孩子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在快乐的慢走中丰富了认识,成功建构了一千米的概念。老师通过学生的各种“做”――观察、实验、探究、游戏等来组织实施教学,这样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以发展。

一、聚焦小学数学做中学的核心

1.荀子“知行学”。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在《荀子・修身》中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知行学的主张和“做中学”的教学思想不谋而合。

2.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即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

3.杜威“从做中学”。杜威在《明日之学校》一书中提出:“从做中学要比从听中学更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第一,“从做中学”是自然发展进程的开始。第二,“从做中学”是儿童天然欲望的表现。第三,“从做中学”培养了儿童的学习兴趣。

4.做数学。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做数学。”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主张:“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解释和分析”“将现成的数学转化成做出来的数学。”“做数学”是一个数学化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学习数学要经历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主动地去构建知识。

回顾近千年的中国教学法历史,“做中学”教学法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范型。它一直以或明或暗的方式影响着中国数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无论是两千多年前的荀子,还是当下数学课程标准中主张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无不显现着小学数学“做中学”教学的影子。践行小学数学“做中学”,有助于孩子们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更好地着眼于孩子们未来核心素养的养成。

二、凸显小学数学做中学的表达形式

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以游戏、竞赛、学具操作为主的数学做中学活动。由于低年级学生,有注意力不集中、爱玩多动的特点,再加上刚接触数学不久,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游戏等多样的做中学活动中习得数学知识,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把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从小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内驱力。

在中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以实践操作为主的数学做中学活动。中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活动经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能让学生渐渐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有关数学的规律。因为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例如,让学生记录采用不同交通工具上学所用的时间,便于优化上学时的出行方式,从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再如,铺地砖方案、旅游时的购票方案、暑期生活安排等。通过这些做中学的活动,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真正价值。

高年段的数学教学,教师可以开展以小课题调查研究为主的“做中学”数学活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学会用数学眼光去发现问题,看到数学在生活殊的应用价值。例如,关于数字编码的研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份证号码的各部分构成、电话号码、邮政编码等,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寻找数学、探索数学、感受数学,逐步学会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和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从中进一步提升数学素养。

纵观小学数学六年的数学学习,无论在哪个年段,无论是哪个知识点的学习,做中学的教学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秉持从“做”开始、做学并行的做中学教学理念。从“做”开始,就是“从动手开始”,学生在具体的环境和事件中去学习,并将这种“做”传导全过程。“做”“学”并行,就是“做”“学”是一件事,是一个教学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做”中有“学”,“学”中有“做”,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教学的整体。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做中学数学教学的不断实践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定会发生质变。

参考文献:

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范文5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学生;核心素养

G623.5

当前核心素养的分析研究逐渐深入,2014年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新课程改革中要将培养核心素养作为核心内容,对不同学生、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认识到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教师要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依据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保证教学设计的科学合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教育中核心素养的概述分析

数学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综合能力,并不是具体的知识技能,也不是简单的数学能力。数学核心素养能够将数学的思想以及本质在数学学习中有效形成,提高其综合性与整体性。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课程的内容以及目标密切相关,对于数学教学设计,数学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素养注重的使知识、能力等统一,[1]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数学素养是通过数学学习形成的对周围事物认识、理解等品质,使人们与周边环境发生作用而表现出的思考方式以及数学问题解决的策略。人们遇到的问题有些是数学问题,有些与数学问题的联系并不直接,有了数学素养就能够从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通过数学思维思考问题,对数学问题进行解决。

数学核心素养与学习领域内容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如数感、运算能力、符号意识等与数学直接相关,[2]数的知识的学习与核心素养关系密切,数的学习对于学生数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数感的建立对于学生理解和把握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

1.深入教材内容,挖掘其中的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是以计算、测量、认数以及统计等数学知识技能等形成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不同领域知识时,教师需要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认真阅读分析,对教材中的话、图片、例题以及习题等进行分析,[3]对知识进行理解,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明确知识技能目标。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实质进行分析,了解知识技能中的核心素养,以及能够培养的核心素养,将其通过教学目标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教学中需要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实处。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问题时,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推导公式进行理解,掌握计算平行四边形的公式,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正确的计算,并能够正确的应用平行四边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中蕴含的数学核心素养有模型思想、符号意识、推理、空间观念以及应用意识,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探究,使其转化为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经验,行动以思想作为前提,只有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思想意识,才能够对教学行为进行外化,使得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实处。

2.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数学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形式,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是主导,新课改的提出要求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全面提升,使数学内容与实际情境密切联系,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探索。教师需要让数学知识趣味化,使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更加有兴趣。生活中有很多数学知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能够使数学知识更加形象、具体。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升与毫升”时,这一问题就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回家记录自己家中瓶瓶罐罐的容量,以及喝的饮料瓶以及酸奶瓶的容量,[4]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对升与毫升的知识有深入的认识,并且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设置悬念,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通过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提高数学知识的亲切感。此外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课堂学习中,强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3.强化学生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数感对于科学直觉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一个人的数学意识以及数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的数学态度以及数学素养水平。如果一个人有良好的数学意识以及数感,也会有对数以及数运算的适应力和感受力,能够有目的的利用数学知识对数量关系、空间形式以及数学特点进行观察、解释,善于利用生活中的问题发现和感受数学特征。因此需要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从而更好的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着图文并茂的特点,能够将数学内容灵活的展示出来,教材中的内容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系,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通过已有的数学知识,生活经验进行学习。比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就可以创设野营的情境,让学生从野餐到野营进行玩耍,寓教于乐,通过玩耍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余数的除法知识。[5]再如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农村小朋友进入到城市后的所见所闻,以及城市学生到农村之后的生活体验。这些生活知识中,学生可以通过万以内的数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和描述,对较大数进行大小比较,能够口算几千几百加减法,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以及符号感。

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生活情境,从生活中获得学习的素材,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找到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使数学保持长久的生命力,逐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4.强化知识技能培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以知识技能为主,又高于知识技能,数学核心素养在数学知识的学习、发展以及应用过程中有充分的体现。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是概念,概念与概念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的性质、定律、公式、法则等,这些都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基本技能有测量、运算以及画图等。[6]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形成良好的数学知识结构,让学生了解数学思想方法,更好的强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通过分类方法、模型以及推理等数学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引导同数相加的问题,通过教材中的情境,让学生计算,了解相同加数连加的特点,对乘法的意义进行渗透,同时认识乘号、学习乘法算式的写法以及读法,体会乘法的含义。在数学练习中,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有层次性的练习,积极转化直观图形、语言文字以及数学符号表示方法,深入的对乘法意义进行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画图、书写、符号表征、观察以及操作中,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更加直观的了解乘法概念的思想,认识到乘法读好的简洁性,[7]使符号意识得以发展。通过图形以及实物等对乘法的意义进行分析和理解,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使用数学符号进行交流表达,强化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5.开展多元化评价,完善评价体系建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价是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教学评价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等进行检验,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数学教学以及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时,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在教活动中注重情感以及态度等表现,使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提高数学学习的信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法,实现动态化的教学评价。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评价,能够使数学课堂评价更加公正、客观,提高数学学习评价的实效性,在数学评价中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的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以及终身发展。若教师能够对数学教材中的知识有效的把握,了解数学教学的目标,通过合理的方法对教学进行设计,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使其更好的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适应,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使学生能够自主解决问题,强化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极为重要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核心素养的地位,将其置于课程改革中,使立德树人的目标顺利实现。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需要注重日常工作的开展,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提高对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在实际教学中提出科学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利用生活化的知识和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使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和效果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智平.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刍议一――例谈数感素养的培养[J]. 中华少年,2016,33:134.

[2]王玉. 淡化细节 注重本质――小学数学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 数学大世界(下旬),2016,05:11.

[3]陈敏. 聚焦数学核心素养――第六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综述[J]. 人民教育,2015,23:46-47.

[4]陈六一,刘晓萍.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素分析与界定反思[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5:57-60.

[5]李星云. 基于笛Ш诵乃匮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45-48.

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范文6

1.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和它的对象、数学概念,命题和数学方法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数学教学要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方法、感悟数学思想,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数学手段和数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以及其他的一些现实问题。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作为一种能力和品质,作为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們应该建立“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新模式,营造学生思维的平台。思维的发展,需要土壤,需要平台。好的教学策略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进一步释放学生的思维潜能、进一步保护学生的思维火花。 

3.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爱上“思考”。 

只有学生喜欢思考,他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才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提出理性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多给学生上台展示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信、表达等能力。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老师要更加有耐心。但是,在积极提倡“核心素养”的同时,我们又应防止纯粹的“口号操作”与“文字游戏”,因为,这正是教育领域的一个常见弊病,即是口号的频繁更替,以至一线教育工作者忙于应付,甚至感到无可适从。 

4.小学阶段应该培养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呢? 

4.1用数学的视角去认识世界——数学意识的培养。 

什么是数学意识呢?举一个例子,假如学生会计算,48÷4,说明学生具有除法的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解,有48个苹果,平均每人分4个苹果,可以分给多少人?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都不能说明学生具有数学意识。而在体育课上,48位学生在跳长绳,教师共准备了4根长绳,由此学生能想到,48÷4这个算式,这就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意识了。 

4.2什么是数学素养呢? 

数学素养——指人用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倾向性,包括数学意识、数学行为、数学思维习惯、兴趣、可能性、品质等等。数学是一门知识结构有序、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必须遵循数学学科特性,通过不断地分析、综合、运算、判断推理来完成。 

4.3小学数学对人的数学素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4.3.1培养数学意识,形成良好数感。数学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良好数感则有利于形成科学的直觉。个人的数学意识和数感一方面反映了他的数学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的数学素养水平。具备良好数学意识和数感的人应该具有对数和数运算的敏锐感受力和适应性,能够有意识地用数学知识去观察、解释和表现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并善于捕捉生活中诸多问题所包含的潜在的数学特征。 

4.3.2培养估算能力,形成科学的直觉。估算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估算能力有着广泛的作用。如果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积极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这将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数学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对日常数量关系的灵活处理,形成各种解题策路,进而形成科学的数学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