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知识点梳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学知识点梳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学知识点梳理

管理学知识点梳理范文1

1.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2.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

符号语言:若a:b=c:d,则ad=bc;若a/b= c/d,则ad=bc.

3.正比例:若y/x=k(k为常数),则y与x成正比例.

4.反比例:若满足xy=k(k为常数),则y与x成反比例.

5.解比例:求比例中未知项的过程.

6.判断两个比是否能成比例的方法:

(1)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能成比例.

若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则它们成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能成比例.

若一个比例式的两个比的外项之积等于内项之积,则它们成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7.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四个数是否成比例的步骤:

(1)把四个数从小到大排序;

(2)第一个数与第二个数的比值若等于第三个与第四个数的比值,则这四个数成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8.解比例的方法:

(1)利用除法意义解比例;

(2)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考题解析】

例1.反比例函数y=(1-2k)/x的图象经过点(-2,3),则k的值为()

A.6B.-6C.7/2D.-7/2

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分析:把点(-2,3)代入已知函数解析式,列出关于k的方程,通过解方程来求k的值.

解答:由题意,得3=(1-2k)/(-2 ),解得,k=7/2.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经过函数的某点一定在函数的图象上.

例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比的比值都是3,这个比例的两个内项都是6,写出这个比例式.

考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求的是这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也就是第一个比缺少比的前项,就用比值乘上比的后项;第二个比缺少比的后项,就用比的前项除以比值;分别求出后,再写出比例即可.

解答:第一个比的前项:3×6=18,第二个比的后项:6÷3=2,这个比例式是:18:6=6:2.

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根据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之间的关系,先分别求得这两个比的前项或后项,也就是这个比例的两个外项,进而写出此比例即可.

例3.如果y/4= x/3,,那么x和y成___比例,如果4/y= x/3,那么x和y成___比例.

分析: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即y/x=k(一定),y与x成正比例;那么反比例关系式用字母表示为:xy=k(一定),y与x成反比例,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如果y/4= x/3,则3y=4x,即y:x=4:3(定值),所以y与x成正比例;如果4/y= x/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得:xy=12(一定),所以y与x成反比例;故答案为:正,反.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即可.

例4.大小两瓶油共重2.7千克,大瓶油用去0.2千克,剩下的油与小瓶油的重量比是3:2,求大小瓶子原来分别装油()千克

A.1.7,1.0B.1.6,1.1

C.1.5,1.2D.1.4,1.3

分析:设大瓶原来装有油x千克,则小瓶原来有油(2.7-x)千克,后来大瓶有油(x-0.2)千克,再由“剩下的油与小瓶的油的重量比是3:2”,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解答:设大瓶原来装有油x千克,则小瓶原来有油(2.7-x)千克,则

(x-0.2):(2.7-x)=3:2

3(2.7-x)=2(x-0.2)8.1-3x=2x-0.4 5x=8.1+0.4 x=8.5÷5 x=1.7

小瓶原来有油:2.7-1.7=1(千克).

答:大瓶原来装有油1.7千克;小瓶原来有油1千克.故选:A

点评:本题关键是设出未知数,根据题意用未知数表示出大瓶剩下的油与小瓶的油的重量,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能力提高】

1.修路队修一条960米的公路,前12天修了全场的四分之一,照这样的速度,再有多少天可以修完?

2.啤酒生产情况记录表如下:

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问题.

(1)表中()和()是相关联的量.

(2)工作总量随工作时间是如何变化的?

(3)任意写出三个相对应的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的比,并算出它们的比值.它们的比值有变化吗?

(4)比值实际上表示(),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

3.新学期开学,小明和小华共买了132支碳素笔,若把小明的碳素笔的五分之一给小华.这样小明和小华现有碳素笔的支数比为1:2.

(1)若小明原有a只碳素笔,那么小明和小华现在各有多少支碳素笔?

(2)小明和小华两人原来各有多少支碳素笔?

4.生产一批零件,计划每天生产20个,6天可以完成,实际每天多生产4个.

(1)多少天可以完成?

(2)实际每天生产的零件数比计划多百分之几?

答案:1.解:设再有x天可以修完. 960×3/4:x=960×1/4:12 720:x=240:12 240x=720×12 240x=8640

x=8640/240=36

2.(1)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2)工作总量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比值不变;

(3)略;

(4)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3.解:(1)依题意有

a(1-1/5):(132-a+a×1/5)=1:2

解得a=55,所以小明现在有55-11=44支碳素笔,小华现在有44×2=88支碳素笔.

(2)由(1)得,小明原来有55支碳素笔,小华原来有132-55=77支碳素笔.

4.解:(1)依题意,零件总量为20×6= 120个,实际可以120/(20+4)=5天完成.

管理学知识点梳理范文2

一、课堂教学片段

生YXY:零点的含义是:对于函数y=f(x),我们把使方程f(x)=0的根叫做函数y=f(x)的零点。零点与方程的关系:函数y=f(x)的零点就是方程f(x)=0的实数根,也就是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方程f(x)=0有实数根,等价于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等价于函数y=f(x)有零点。

师:“函数y=f(x)的零点就是方程f(x)=0的实数根”,这个是零点与方程之间的关系,“零点是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这个是不是零点与方程的关系?

生(众):不是。

师:所以把它单独拿出来。零点与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关系(板书连接语)。这两个分开,一个是零点与方程的关系,函数y=f(x)的零点就是方程f(x)=0的实数根;另一个是零点与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关系,零点是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生YXY:函数y=f(x)在区间[a,b]内零点的图象:这个图象(手指图象)有一个零点,这个图象有两个零点,这个图象有三个零点,这个图象有无数个零点。

师:“函数y=f(x)在区间[a,b]内零点的图象”,图象是指函数图象,零点没有图象,应该是零点个数。这是(手指零点)一个零点、两个零点、三个零点、无数个零点。这里有前提条件,前提条件就是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的条件: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连续,并且f(a)・f(b)

师:在第三章第一大节《函数与方程》,核心概念有两个:零点和二分法。以这两个核心概念为中心,进行联想、发散。看概念图的时候,首先看核心概念对不对。如果核心概念错,那么概念图就没办法修改。零点的实例,注意实例一定要画上,概念图评分时实例占1/3。节点大家都会,书上有,很简单,关键是连接语。二分法与零点的关系:二分法是求零点近似值的方法。注意箭头,往哪儿指?(停顿)念的时候,二分法求零点近似值,箭头指向零点。

二、规范概念图后学生的变化

自习时学生构造概念图过程中,教师对发现的问题要加以强调,及时纠正;课堂上对学生展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课后让学生对概念图中不规范的地方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学生概念图,可以做到所有连线上都有连接语,大部分连接语正确地反映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实例。

三、案例分析

管理学知识点梳理范文3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生 社会实践活动 专业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寒暑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之一,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师亟需重视的有效教学形式。

本次研究以问卷调查方式,随机调研了南京工业大学2000名在校大学生,完成数据收集、整理工作,初步掌握了“理工科大学生对寒暑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知度和关注点”,为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社会实践的认知度和关注点

一年级学生倾向于参与义务支教类、社会调查类,文化宣传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结合研究成果,围绕大学生的认知度和关注点,通过课堂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1核心价值观引导

在青年群体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有助于青年大学生传播正能量。

1.2形势政策分析引导

大学生要充分认识社会社会实践的作用,只有不断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准备工作。

1.3实践类课程作业引导

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有助于引导青年学生加强理论知识尤其是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性认识。

2参加实践的原因分析

2.1社会实践有助于将课本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

理工科大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是空洞的,必须要经过实践活动的消化、理解,专业技能和头脑中的影像结合,专业原理才能够融会贯通,并且找到专业知识的不足之处,促进专业知识的创新。

2.2社会实践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感兴趣的盲目学习是没有办法让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的,同时还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如果将课程和实践结合一起,学生的积极性会提高,教学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参加到社会实践中去,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

2.3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社会生存的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学识丰富,知识结构新颖,理解和接受能力都很强,但是他们大都不善于与人交往,不善于跟别人合作,动手能力普遍较差(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很重要)。大学生朝气蓬勃可塑性很强,但是他们对社会以及人生的认识都尚不明确,思想还不是很成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参加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有很大的必要性。

3对策和建议

大部分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还不足,在参加社会实践时缺乏主动性,态度含糊,有些学生甚至有反抗心理,还有些学生对社会实践目的的理解偏离开展社会实践的初衷。就学生而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为自身参加社会实践创造条件:

3.1正确认识社会实践的意义

社会实践有利于让大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将理论知识消化并升华;有利于大学生适应社会,了解社会需求;有利于大学生认识自身,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并改正。这些都是大学生通过理论知识学不到的。

3.2为参加社会实践做准备

参加社会实践前必须要做好参加社会实践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同时做好心理准备,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参加社会实践岗位的艰苦性,在社会实践中接受磨练,增长才干。

3.3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如今的大学生的动手能力非常差,如果在大学时候还不参与实践的话,那么将来进入社会,就很难能够适应社会,并且又要度过一段提高动手能力的过度段。因此,大学生必须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来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为以后就业做好准备。

4小结

21世纪是新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竞争激烈的时期。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从现实情况来看,理工科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课程,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用人单位、高校、大学生的共同努力,无论是大学生自身、大学教师还是学校、用人单位乃至社会都有许多工作要做,大学生作为社会、国家未来的推动者和接班人,这也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需要肩负的重担。

参考文献

[1] 罗力斌,林明宪.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教育,2012,11(13).

管理学知识点梳理范文4

1 案例教学法的概述

案例教学是管理学课程中经常使用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选择跟课程内容相关的现实案例,提出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进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2 独立学院管理学课程的现实状况

2.1 学生基本情况

管理学属于平台基础课,一般安排在专业课程之前。课题组授课的对象通常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大衣新生。大一新生的特点是对周边事物充满好奇,多课程大多充满期待,但还没有自我学习和理性分析的能力。独立学院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针对这一的特点,光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的需求。

2.2 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管理学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掌握管理基本概念、基本职能及相关的基本理论,掌握现代主要管理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运用管理的理论和现代管理技术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获得一定的实际管理技能。

鉴于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管理学的学习更多的是为今后融入社会,进行自我管理奠定基础,并善于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知识,能分析企业环境,了解所处的竞争态势。还有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创业比较多的实际情况,在管理学课程目标设置中,要求学生能基于管理学的知识,学会写创业计划书。

2.3 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授课方式,一方面对师资、教学设备和教学时间有严格的规定;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3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的优势

3.1 营造轻松氛围

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发言就给分,效果很明显。其次,要鼓励尽可能多的同学发言,形成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很多学生坐着愿意讲,起来就没声音,主要的顾虑是担心说错被人笑,要帮助学生卸下这个心理负担,积极营造一种只要发言就会得到尊重,所有的意见都会被倾听和记录。

3.2 头脑风暴法

善用“头脑风暴法”,充分开发学生的奇思妙想,无论对错鼓励学生多多提点子。通常的做法就是把所有的想法都写到黑板上,不断增加新的点子,直到黑板写不下为止。然后再开始归类并逐条开始讨论。经过几次这样的练习,学生会越来越喜欢参与这样的讨论,并为自己的意见被采纳而倍受鼓舞。

3.3 不设标准

不要在案例讨论一开始就设定标准答案和条条框框,这样一来很容易扼杀一些新颖的创意和好的想法。当然也不是漫无目的的胡乱讨论,这就需要老师在中间起到引导的作用,适当对主题和重点做提醒。

3.4 小组竞赛

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开展案例讨论,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氛围。每次的案例讨论都会被记录,并作为打分的依据,参与讨论的同学也都会被关注,这样可以尽可能多的吸引学生加入到案例讨论的氛围中。

3.5 鼓励独到见解

创意无价。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有独到见解的同学应该更受人鼓励,提倡创新与开拓性地解决问题。

4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三部曲”

4.1 案例的分类和筛选

案例教学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阅读,结合知识点进行思考,参与团队的讨论,最后提出解决方案的过程。前期对案例的选择很重要,通常案例可分为三个类型:(1)简短型案例。篇幅段,内容少,这类案例可以不进行讨论,道理简单明了,只是为了说明某一个理论或观点。(2)综合型案例。篇幅常,内容多,一般是对某个章节的知识点的概况,往往带有很多嵌入性的问题。通常采取的办法是事先以电子稿或纸质稿的形式发给学生,让学生事先阅读节约课堂时间,等相关知识点讲授完后进行小组讨论或在课堂上集体讨论,以学生发言为主。教师需要做好课堂组织工作。(3)时事型案例。选择比较贴近时事的最新案例,作为重点内容课后练习或考试。

4.2 独立分析和团队讨论

首先,老师清楚的传递案例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案例的真实情况;其次,将相关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梳理一遍;最后通过头脑风暴法挑选出所有可能的方案,再一一挑选删减,最后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教师的教学重点是对课堂的整体把握和控制,并上台发言。

4.3 归纳总结

这个阶段教师要发挥作用了,前面的环节教师不要干涉学生的讨论,只是负责组织课堂避免跑题。这个阶段就要对前面的讨论环节进行深入的总结,尤其要大胆表扬在团队讨论中有出色表现的同学,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案例点评结束后,还有对相关知识点再次梳理一般,这样效果非常好。

5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的保障

5.1 围绕教学目标来选择教学方式

任何教学模式的选择,出发点都是来自教学目标。只有围绕知识点来设计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比如《管理学和管理者》的内容就适合采用故事导入法,结合企业家的特定和故事来引发学生讨论和思考,但主线还是要围绕角色理论展开;《沟通》《激励》的章节采用的方法就可以比较灵活,可以采用电影情景法、角色模拟法、游戏教学法等手段来帮助学生生动的理解相关的内容。当《控制》的内容就不能采用太多负责的教学方式,容易喧宾夺主。

管理学知识点梳理范文5

关键词:管理学;参与式教学法;应用策略

管理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学科,以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为教育目标,管理学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如果管理学的教学质量不佳,那么学生的基础知识就会不牢,甚至无法跟上教学进度,严重阻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管理学教学中应积极使用参与式教学法,促使学生积极设计和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强化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高校管理学教学中一直沿用固定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是教学主体,负责传授学生管理学知识,学生只需要带着耳朵来听课,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不需要做出其他的反应。教师很少向学生提出问题,也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消化知识的时间,课堂节奏比较紧凑,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仅通过期末考核来检验学生的实际水平。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严重的诟病,无法体现管理学教学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教师无视了学生的想法,只顾着自己讲解早已经烂熟于心的课件,却不顾学生理解了多少、实际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否应用到生活实践中,课堂死气沉沉,学生的表情呆滞,正说明了学生对当前教师所讲的内容丝毫不感兴趣。教师一味墨守陈规,不知变通,是无法让学生感受到管理学的乐趣的,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观念,将其作为管理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对教学环境、方法、组织形式进行全面的改革,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还可以让学生来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将学生的内在潜能最大限度激发出来,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性格单纯,往往仅凭借个人喜好行事,对于感兴趣的事物他们会投入全部的时间和精力而乐此不疲。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一特征,提高管理学课堂的趣味性,以问题为导向,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思考和探索管理学问题,从而养成积极发言,不耻下问的精神,在班级内部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长久地保存下来。第一,在课堂上设置讨论环节,先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在讨论结束后,各个小组还要将结论整理出来,选出代表加以阐述,最终教师将对各个小组的结论进行汇总、完善。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过程,在听到他人的言论后,学生会将其与自己的想法作对比,进而了解思维上存在的漏洞,并主动学习他人的优点长处,这对于拓宽学生的思维深度,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美好品德大有助益。第二,鼓励学生勤学好问,勇于发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都可以询问教师,每道问题教师都要认真对待,无论是浅显的观点还是高深的论据,教师都要一一分析给学生,以梳理学生的知识点,弥补知识缺陷,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很多学生都存在怯懦的心理,羞于将自身的弱点暴露出来,如果学生不提问,教师也就不会知道学生知识点上的遗漏,长此以往,学生的成绩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对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知道提问是不可耻的,应该予以支持和发扬,从而将提问作为教学的必要环节之一。

三、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如今,各行各业都普遍缺乏精通技术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仅仅了解专业知识还远远不够,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唯有如此才能将企业做大做强。高校教育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渗透,实践训练稍有不足,难以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水平人才。为了达成学生的就业规划,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可以建立校企联合模式,让学生到企业中实习,积累工作经验,企业可以优先从高校内挑选优秀毕业生签订合同,补充新鲜血液,从而达到校企双赢的目标。此外,高校还可以让教师到企业取经,根据企业的管理流程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来制定解决方案,给予学生动脑、动手的机会,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手脑配合的能力,不仅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对知识也起到了巩固和强化的效果。

四、理论与案例相结合

大多数教师在管理学知识的传授中常常采用案例来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因此选择的案例要能足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就要求引入案例时必须根据对知识点的抽象概括与科学诠释,最大化地选择能吸引学生眼球的优秀案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从案例中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例如对于人性的理解,《西游记》中人物角色的特点和行为可以作为一个分析点来学习讨论。唐僧的慈悲、孙悟空的自主、猪八戒的随从意识等,更加有趣味地诠释知识。如对于时间管理的学习这一模块,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尝试用时间管理的方法,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总的来说,使管理学教学生活化是学生学好的保障。

五、创建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能够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其保持平常心来面对学习,教师放弃了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态,以平易近人的态度与学生相处,学生就会将学习中遇到的种种疑惑提出来,老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师生互动的教学效果也能得到真正保障。教师在课堂内可以借助教室、校园网等平台,通过案例研讨、习题考核、情境模拟、管理游戏等多元教学方式,增进师生间的互动。在课堂外,借助课程网络信息互动平台、电子邮件、电话、博客等媒介,通过在线辅导、在线测试、文献导读、听取讲座、课外活动等多维课外教学方式,以补充和延续师生间交互。此外,还可以进行课程创新,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根据教学内容,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将问题统一布置给每个小组,让小组成员自行决定活动过程,并展开设计与讨论。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与交流时间,充分发挥群体智慧,使学生之间能互通有无、智慧共享。

六、结语

参与式教学法强调的是学生参与,教师启发和引导,让学生从参与中获得快乐,理解知识,提高能力,能够转变学生以往学习上的惰性,使其积极配合各类教学活动,在此情况下教学效果将更为显著。因此,将参与式教学法应用于管理学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教师应加大对参与式教学法的研究和推广,营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思考和行动起来,从而确保参与式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作者:郑婷婷 单位:四川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管理学知识点梳理范文6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的具体情况,土地管理学的内容体系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土地管理的原理,包括土地概念和特点、土地管理的经济学原理、土地管理的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现代管理原理。第二部分为土地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和土地市场管理四大部分。就四大内容在土地管理系统中的作用来看,地籍管理是基础,土地权属管理和土地市场管理是手段,土地利用管理是核心。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构成完整的土地管理内容体系。第三部分为土地管理案例分析和操作实务[3]。

二、“土地管理学”课程教学方式

基于土地管理学课程所具有的先导作用和课程特点,在教学中应综合考虑,由浅入深、理论结合实际,多种教学手段有机融合的模式展开课程的教学活动。

(一)“图表”教学方式

“图表”教学是一种以图形、表格为材料呈现方式,展示地理事物或揭示其本质特征,以激发学生跳跃式思维,增强学生地理素质,加快教学过程的一种方法[4]。该方法虽然在地理教学中应用较广泛,但在土地管理学的教学中巧妙使用后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土地功能这部分内容时,针对土地不同的功能,首先给学生展现土地功能的不同图片,之后让学生指出每一种图片所表示的土地功能,从而总结出土地5大功能,并用一句话概括土地的功能即土地的有用性。这种图表教学虽然看起来简单,但通过图片的直观教学可起到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土地,了解土地的属性及土地的功能,感受到土地与人们生产活动的密切相关性,进而使学生自发地产生重视土地、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二)“主题引导”教学方式

土地利用及土地管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在不断完善,但在具体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实践中原有的土地利用政策、土地利用规程等都在发生变更,这样就导致教科书上的部分内容与实际土地管理活动产生不一致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在教学中给予直接补充完善是一种教学方法,也可以巧妙地设置一个主题并围绕该主题让学生广泛的收集和整理资料。具体做法是先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2-4人为宜),其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个主题,围绕该主题要求各学习小组通过各种学习手段搜集、整理资料并自己动手制作课件[5],之后每一组派一位代表就所准备的内容向全班同学讲解,同时要求各小组的其他同学做记录,主要记录其他组的讲授内容与本组内容的不同之处,之后要求各小组将听课记录整理后统一提交给老师。因为面对的是刚踏入大学的一年级的学生且初次尝试讲台讲课,所以教师可根据每位学生的讲解情况给予及时的肯定与鼓励,最后就设置的问题进行统一的归纳与总结。其教学效果可达到以下几个目的: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客观的肯定与鼓励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达到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案例”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最早于1870年首先在美国哈佛大学兴起。案例教学中的案例,一般是基于教学的需要和一定的教学目标,由在实践中所收集或撰写的原始材料、案例报告或案例研究等组成的教学案例[4]。在土地管理学的教学中可根据本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将土地领域中发生的案例或从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案例中心案例库中选取典型案例引入课堂。具体做法是,把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和选取的案例事先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提前预习理论,熟悉案例。在课堂上,教师把学生已经了解的案例故事情节,通过简明扼要的方式重现给学生,从而尽快引导学生进入案例的情境之中。其次以将要讲授的理论为基础,围绕提前布置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再进行讨论和辩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把握不偏离设置的主题。讨论之后,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提炼,对达成的共识给予肯定;对讨论中遗漏和模糊不清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讲解、梳理,使学生通过案例掌握理论,对理论形成正确的认识。在此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案例教学重在原理,重在举一反三,案例本身不是学习内容。

(四)“框图”教学方式

框图是用框型符号如流程图、结构图等图式,将抽象事物具体化,描述系统中部分之间联系的一种手段。“框图”教学方式可以将相对分散的知识单元进行有机融合与衔接,使学生既可以看到一个整体、全局的知识体系,又能明确各知识单元的位置与联系[6]。在内容的讲授中可使一个章节的内容,在整体框架下,沿着层次结构逐层深入细化。例如,土地管理学中土地利用管理这一章内容,共包括了5个小节,而且第一小节中包括了土地利用及土地利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土地利用管理理论依据,使得教学内容的涵盖面过大和层次不突出,基于此在讲授这一章内容时通过拆分和归并,首先把全部内容整合成3大模块构成框图的第一层,其次根据知识结构的从属性和关联性构筑框图的第二层,第三层,逐层细化知识点,在讲授的过程中强化重点内容,第四层,根据需要进一步细化个别知识点。这样既从整体框架结构上做了全部内容的概括,又把分散为各小节的知识块,通过框图有机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教学效果,教学框图见图1。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