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地理教学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地理教学模式范文1
CDIO项目驱动课程改革Flas制作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大力提倡并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依据姜大源教授的“职业教育的课程不再是静态的学科体系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是着眼于动态的行动体系的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构建”这一职教思想,一种贴近实际应用的教学模式——基于CDIO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开始进入我们的视线。
一、CDIO工程教育理念
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4个单词的缩写,它以工程项目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强调通过完成实际项目的全过程来学习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强调培养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联系的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
二、CDIO理念下的项目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专业课中的应用
CDIO理念下的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指应用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将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内容融合到各个相关的实践项目中,采取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模式整合课程内容,强化实验、实训过程。在计算机专业应用这种“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校内的学习阶段就有机会接触专业相关或相似的实际项目,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熟悉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小组合作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人际沟通交流及创新能力,同时注重敬业精神等职业素质的培养。
三、CDIO理念下的项目驱动教学法在《Flas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1.以项目为主轴开展课堂教学
在该课程教学中,我以本校创作的动画宣传短片《出门有车》作为教学项目来展开课堂教学。同时,结合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生源情况,我将教材内容分为18个子项目:角色绘制、修改角色、角色上色、角色各转面绘制、场景与透视、场景中的元素绘制、室外场景绘制及上色、室内场景绘制及上色、野外场景绘制及上色、逐帧动画制作、元件动画制作、镜头运动、引导线动画、遮罩动画、滤镜与动画、声音添加和设置、片头片尾制作和动画合成。
整个授课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学生做背景知识铺垫;第二阶段,引出《出门有车》这一教学项目,并对项目进行分析和讲解,让学生在欣赏短片的同时了解大项目所需要完成的子项目;第三阶段,学生模仿子项目,最终整合完成大项目。整个过程第三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阶段,是一个由FLASH绘图工具及其他工具的使用到帧的使用,再从元件到图层的使用、场景设置,插入声音,再到动作脚本的设置等,再到项目整合这样一个过程。这一阶段中,我将项目里的知识点抽离出来,按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知识点的排列,然后按项目的工序对各知识点进行综合,这样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能达到“知其所以然”的水平。动画部分是Flash最基础的操作部分,我在讲解这一部分时,要求学生把逐帧动画、补间动画、引导动画和遮罩动画的制作原理都掌握透彻。学生在模仿《出门有车》动画短片中的动画效果时,我采用由“点”到“面”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的操作从局部开始进行,如一个图形元件的制作、一个按钮元件的制作、一个影片剪辑的制作,然后再扩展到一个场景的制作。与此同时,我结合工序的每一个环节确定实训的内容、要求与目标,将每一个工序都以实训任务书的形式下发,将实训任务书的内容与教材相关知识相结合。这样,整合后的知识结构既保证实训的可行性,又提高实训的有效性,这种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和最有效的手段,使学生掌握教材知识。
2.注重过程与技能的双重评价
CDIO教学模式的评价,是以学生为中心,它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学生是具有个体差异的人,评价允许异步发展,应该多元化;学生发展具有主动性,评价应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其学习与发展;学生发展需要外部推动,将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评价应成为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根据CDIO教学模式的特点,我实行“过程评价重职业素养”与“项目完成效果重职业技能”的双重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中心,淡化学生理论知识单纯记忆式的评价,突出对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意、思路、技巧的评价。
3.课程实施所收到的效果
在《Flas制作》教学中,引入CDIO理念,既可以使学生参与课程目标的“构思-设计-实施-运作”,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能力、创新能力,是中职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又一有效途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好地完成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有效传达和交流,真正全面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应用创新的能力,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四、项目实施应注意的关键点
1.教学项目设计应扎根现实
在CDIO理念下的计算机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关键是项目设计。项目的选取,应尽量联系生活、学习、社会实际工程,在项目设计上,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从有利于学生理解、吸收的角度设计教学项目案例,而不一定要完全按照教材上所罗列的全部知识为中心来设计。
2.教学项目实施应注重引导
有了教学项目后,教师应根据项目设计一个高效、合理的教学流程。另外,因为每个教学项目所涉及的内容和知识总是特定和有限的,教师应从知识点、项目的运用等方面对项目进行拓展,灵活地引导学生,使学生全面掌握相应知识和应用技能。
区域地理教学模式范文2
关键词:区域地理知识;区域地理教学;区域地理学习模式
一、区域地理知识的重要地位
1 在地理学科中的地位
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中的课程性质的描述为: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教材课程。
2 在浙江省新课程实验的相关文件中的地位
在浙江省新课程实验地理学科指导意见中指出:高二年级安排选修的“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两个模块外,要加强区域地理知识的教学,它是文科教学的基础内容,课时由各学校自己决定。
3 在文综能力测试中的地位
区域地理是新课程文综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文科综合考试内容的第六部分规定考试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相关部分。
二、新课程理念下区域地理教学的重要转变
根据上述对区域地理重要的探讨,新课程理念下区域地理教学应该从传统的统一分区教学向多元化分区教学的变化,从以具体区域为基点的教学向以区域地理要素和学习技能为基点的教学转化。
1 所有使用的“区域”都只是作为“案例”和载体
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文科综合考试内容中没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按照这一理念,在实际的教学中选用不同的版本,会出现不同地区的学生学习的具体区域不同,学习的区域数量也有所不同的现象。所以新课程理念下具体的“大洲”和“国家”只是“案例”,是学习的载体,是要通过深入学习所学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基本特征,并在需要的时候迁移到其他区域的学习上。
2 区域地理教学的基点是区域地理要素和学习能力
地理新课程理念给区域地理教学带来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在学习某一具体区域时,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不再是这一区域的具体知识,而是如何通过区域要素学习来认识一个区域。这样,学生通过“区域要素”的学习之后,知道从哪些方面去了解、认识和解释一个地区的区域特征,从哪里和怎样获得需要的区域地理知识。
三、新课程理念下区域地理的有效教学途径
1 重视构建区域地理良好的认知结构,发展学习迁移能力
区域地理诸多要素中,每一种地理要素,都固有自己的认知结构和认识方法、思路。比如,分析区域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1)太阳辐射;(2)大气环流;(3)地面状况;(4)人类活动。新课程理念下的区域地理教学,首先要求教师构建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构建。
2 重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突出特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和研究不同尺度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地理新课程的区域地理在设计思路上“使用案例的方式”,并鼓励采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所以,“认识区域”学习目标的重点之一应是通过对“案例区域”的深入学习让学生在认识这个区域的整体中掌握地理学习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通过“探究学习”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理解应用地理科学方法,并经历地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有:(1)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某一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概况;(2)运用归纳的方法,认识某一区域的地理特征;(3)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认识地理特征的成因;(4)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某一区域与其他区域地理环境的异同。
3 构建区域地理有效学习模式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探究有效的区域地理教学新路。我认为,明确区域地理的地位和区域地理教学理念转变是有效的前提,有效关键是区域地理教学要有模式,是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种可操作性的简化结构。
我的实践过程是从区域地理学习模式建构、区域地理学习模式的模仿和区域地理学习模式的创新着手,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提高区域地理学习效果。构建区域地理有效学习模式,即可节省时间,更可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思维方式方法和思维品质。例如区域地理中自然地理学习的构建过程:第一步学习某一区域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第二步从位置探讨气候(气压带风带);第三步从海陆位置探讨地形(板块学说);第四步从气候和地形探讨河湖(水文和水系特征)。其实是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之间的整体性出发思考区域地理环境的特征,这既是教材编写者的思维,也是教学的基本思维,从而引导学生认识构建区域地理知识的框架是教师必须的事。
区域地理教学模式范文3
由此可见,地理思想是指人们对地理学科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地理方法指某一地理活动过程的途径、程序和手段。地理方法的灵魂是地理思想,思想是对方法的抽象认识,方法是思想的具体化形式,二者具有统一性。笔者通过对近五年来《地理教学》《地理教育》《中学地理教学参考》《课程·教材·教法》等期刊和相关专着中收集的有关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与方法研究的相关论文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方法研究和实施中所取得的成绩与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地理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地理教育的价值实现做出一份贡献。
一、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方法的研究现状
1.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地理思想方法类型基本确定
根据文献分析,关于中学地理课程中地理思想与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地理教育国际》中指出,地理学科围绕研究对象,逐渐形成了关于位置和分布、地方、人与环境的关系、空间相互作用、区域等核心概念的基本观念和法则,[1]包括:
空间观念。涵盖区位论,区域差异,因地制宜等基本原理、观点,蕴含着空间定位、空间相互作用与联系、将世界组成不同区域加以认识、地理环境差异与因地制宜等思想方法。
系统综合的观念。涵盖系统观、全球观等基本原理、观点,蕴含地理环境整体性、人地关系等思想方法。
动态观念。涵盖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的发展变化观,蕴含地理过程、时空关联等思想方法。
可持续发展观念。蕴含人地关系的思想方法,其中“人对地”的影响中包括环境观、全球观、资源观、人口观等一些观点。
第二种观点,在《中学地理素养教育》一书中,袁孝亭教授从地理学家的倡导和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国际地理教育发展趋势的角度分析,认为基础地理教育阶段包含的地理思想方法有:[2]基础地理教育阶段应把人地协调观点、可持续发展观点、空间观点、因地制宜观点作为地理观点教育的重点;中学地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基本内容应主要包括地理观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地理比较、地理分析与综合、地理归纳与演绎等方法。
第三种观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地理课程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地理视角”即从地理学的角度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3]
(1)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中,与“地理视角”有关的知识主要包括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观念、因地制宜的观念、初步的环境伦理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全球化观念等。
(2)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过程与方法”目标强调地理事物“形成”、地理特征“归纳”、地理成因“分析”、地理规律“理解”的过程与方法,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地理方法,例如归纳地理特征,包括运用地图发现地理特征、运用比较法概括地理特征等。
笔者认为以上三种观点基本上概括了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主要地理思想方法,只是需要概括得再全面些,重点突出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观等地理思想,特别强调地图法、野外考察法等传统地理方法,增添GIS、GPS、RS等新技术新方法,同时新的地理课程改革也特别关注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课程产生的深远影响。
2.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教学研究初步展开
(1)理论研究
袁孝亭教授在《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课程与教学研究》一文中,指出真正意义上的地理课程与教学研究,应当是基于地理学科的、以地理思想方法为主要依据的研究。并从三个方面说明了如何基于地理思想方法进行地理课程与教学研究:首先是依据地理思想方法,提出具有基础意义的地理课程与教学问题;其次是依据地理思想方法,探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教学策略;再次是提出给予地理思想方法开展地理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技术路线”。[4]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课程与教学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2)地理思想方法体现研究
洪婷从目标体系、地理教材、学习方式、形成性评价等方面论述了地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体现策略。[5]陈启洪提出高中地理教学要体现地理学思想,并把地理学思想划分为可持续发展观、人地关系、综合性、地域性、系统性等。[6]崔准依据地理学的基本思想,把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归纳为七个板块(定位问题、图像问题、区域分析方法、物质运动和分布、整体性和差异性、区位论、人地关系论)。[7]庞艳辉深入系统地分析了人教版高中教材《地理1》的地理思想与方法,认为《地理1》中体现了四类12种地理思想和三类13种地理方法。[8]分析教材中地理思想方法的体现情况,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需要研究者的不断努力。
(3)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教学设计研究
张素娟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从观念性知识——原理性——事实性知识‘自上而下’梳理和解析教学内容,教学时再‘自下而上’帮助学生在事实和材料基础上提炼观念性认识,在具体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升概括,构建学科观念和学科思想方法”,并设计了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两个案例:“高中地理必修模块‘洋流’”“高中地理必修三人教版教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的西气东输为例’”。[9]褚丽娟运用案例设计法,设计了地理科学方法培养的案例教学设计和地理观点培养的案例教学设计。[10]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教学设计还处于起始阶段,需要更多的人来参与。
(4)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学科思想方法整合学科教学必须改变以往学科教学中“部分—部分—整体”的知识组建和建构方式,代之以“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模式,首先是从整体上帮助学生感知和了解各册教材的内容,并以其中蕴含的学科思想方法作为核心归纳和概括各册教材内容的知识结构,然后以学科教材的单元为基本单位实施整体性教学。[11]徐宝芳教授在“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中,也强调对学生进行地理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12]“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思想中,强调地理思维方法,突出了地理学科思想与方法;从学案和教案的内容和形式来看,无论两案中的地图,还是图表、景观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思想方法。教学有模,教无定模,至于哪种教学模式才能促进有效教学,需要广大师生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5)地理思想方法的培养途径研究
有关地理思维方面的文章较多,尤其以空间思维培养方面的最多。如袁孝亭主张在教学有关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等内容时,可利用空间形状、空间大小、距离等空间要素发展其地理空间思维;[13]代泽斌强调在区域地理复习中,应通过区域[ lunwen.1KEJIAN.com]地图训练、区域对比训练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14]龚倩认为“地理空间思维是地理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之一,这就要求地理教学应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为先导,明确地理空间思维的内涵、特征、组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而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15]。笔者通过对文献分析发现: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方法的文章较少,缺少系统介绍培养学生地理思想方法的文章。
二、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方法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方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袁孝亭教授在《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课程与教学研究》一文中,指出非常有必要将地理思想方法作为地理教学理论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并注重由地理思想方法推演开去,提出基于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总结提炼有关地理课程与教学的策略、原理,以此构建地理教学的理论体系。[4]但是这仅仅是一个起点,如何总结梳理地理思想方法的内容;如何分析地理思想方法中所蕴含的地理教学原理;如何检验出地理教学原理的实际效果、运用策略等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2.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方法研究意识和力量薄弱
区域地理教学模式范文4
关键词:地理位置、教学模式、理论基础
一、地理位置教学的重要意义及存在问题
(一)地理位置教学的重要意义
地理位置指的是地理事物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与其它地理事物的相对的空间关系,它是地理教学中建立空间概念的基础,因为空间概念的建立要根据空间要素来确定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和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等。学习区域地理知识要从地理位置入手,学习地理理论知识要与地理事物的位置联系才能具体化。所以地理位置的教学在整个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的编排不符合学习规律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学生掌握知识需要经过理解、巩固和运用三个环节。初中地理位置部分的教学内容是这样编排的:第一章学习经纬度位置,第三章学习海陆位置的相关内容,但两章书都未明确提出地理位置这一概念。到了第八章的世界区域地理部分,则要求学生能够运地理位置的有关知识分析区域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这样的教材编排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概念与学习方法不明确,学生对什么是地理位置,它包含哪些内容,分析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的基本思路不清;二是缺少巩固环节。经纬度位置的知识在第一章学习后,到第四章气候时才用到纬度位置的相关知识,学习时间间隔长,不符合记忆规律,所以教师在上课时总感到需要补课,学生对学习新知识所需的已学知识总记不住。
2、教学过程重记忆轻思维训练
地理教学中一般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读图、填图、画图三种形式来完成重要的地理位置的记忆。这些学习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表象,但缺少思维训练,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记住地理事物的分布,老师提问时、考试时再把它们倒出来,很少用作获取新知识的武器。由于用途少,学生在考试后很快就把这些辛辛苦苦记住的地理位置知识遗忘。
3、教学强调局部,忽视整体
对于内容繁多的地理位置知识,传统教学中一般采用逐一讲授,单个突破的方法。这种化整为零的教法,教学目标明确,便于完成。问题出在教师在逐个讲授地理位置的知识时,较少有教学的整体观。教学整体观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明确初中地理教学内容中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系统的知识;二是要从学生学习地理的全阶段考虑如何分步实施教学。由于教学中缺少整体观,使学生学到的地理位置知识零散,既不利于记忆,也不能形成系统的、有再学习能力的知识结构,而且记忆负担较重。
教学内容编排的不合理、教学过程重记忆轻思维训练和忽视整体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地理位置的过程中,感到记忆负担过重,较少体验到脑力劳动(即思维)的快乐和成功感,慢慢地对地理学习失去兴趣。因此,地理教学必须改革旧的教学模式,创建在运用中记忆,把知识的记忆与问题的思考紧密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
二、构建“导学、探究、整体”的地理位置教学模式
(一)“导学、探究、整体”教学模式简介
导学就是传授学习方法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总结学习方法;探究就是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已知的学习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整体就是把地理位置的教学内容和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有计划地分步实施教学。教学设计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学过程遵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初步获取知识掌握学法、巩固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阶段性,使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成为贯穿教学全过程的主线,达到教学整体化的目的。现以经纬度位置的教学为例说明“导学、探究、整体”的教学模式。
导学:学习经度和纬度的知识,初步掌握判读经度和纬度的方法。
探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阶段: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经纬度知识和判读方法,在教师指导下说明七大洲、 四大洋的经纬度位置。 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的经纬度知识和方法学习新知识。
二阶段:学习气候知识时利用纬度与地面热量分布之间的关系,明确纬度对气温分布影响,建立纬度位置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教学的目的是扩展、深化纬度位置的知识,建立与气候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阶段: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经纬度知识,独立分析说明区域或国家的经纬度位置和所处的气候带,建立准确的空间表象,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所学的经纬度知识不断成为获取新知识的手段,使知识在运用中逐渐成为一种能力。学生所学的经纬度位置的知识,也由于经常使用而牢固地保持在记忆中。
整体: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从学习经纬度知识开始到世界区域部分都要有经纬度位置知识教学的意识,并根据学生学习的阶段性合理安排教学;二是要对所学的地理位置知识进行比较分类的思维训练,如不同区域地理位置的比较或以某一区域的地理位置为中心,与其它几个区域的地理位置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不同地理事物地理位置的共同点与差异,并进行分类练习,使学生形成整体空间分布概念。
(二)“导学、探究、整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终生学习理论。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的终结只表明青少年时代的学习期结束,学生将进入社会开始自我学习的阶段。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在学校掌握的知识很快就陈旧过时,因而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从传授知识为主转为培养能力,而其中很重要的一项能力就是运用已有知识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教育教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就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也认为“教是为了不教”,这些都说明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的能力。
3、根据系统论“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总和“的原理,教学必须从整体出发,分步实施,前后联系,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三)适用范围
本教学模式仅适用于初中地理教学,因为初中地理教学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需要学生记忆数量众多的地理位置,获取丰富的空间表象,以建立正确而又复杂的空间概念。高中地理以学习地理理论知识为主,空间观念主要是起辅助思维活动的作用,因而不适宜采用。
参考资料:
1.薛建宇等人编著.《地理》.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苏霍姆林斯基著 杜殿坤泽.《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1版
区域地理教学模式范文5
【关键词】高中地理;图像分类;图像教学模式
育事业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积极的推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高中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各圈层之间相互作用和圈层的演变过程和空间差异的一门学科。而且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动态性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就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影响高中地理教学水平的提升。地理图像是高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地理图的类型主要是动态和静态。对地理图形进行分类,并将图像教学模式充分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积极推进高中地理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高中地理图像分类
(一)高中地理图像。
所谓的高中地理图像,就是指高中地理教材中用于演示和解释相关地理概念和地理特征与规律的所有图像的总称,是将复杂的地理知识进行图像化和具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分析,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地理图像技能、地理素养和地理思维等能力。
(二)高中地理图像分类。
根据高中地理图像的特点可以将高中地理图像分为:地图,地理景观图、地理示意图、地理统计图、地理影像、等值线图等。
1.地图,地图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图主要是将地表的一些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等按照一定的比例尺,运行点、线等符号将其进行展示和描绘。例如:实际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中国地图。
2.地理景观图,地理景观图是高中地理教材中用来反映某一地区的地理特征和地理环境的图像,能够充分的将某一地区的外部特征进行充分的展示。
3.地理统计图,地理统计图能够将地理事物的数量变化进行改变,主要是通过表格等和图像等进行展示。
4.地理影像,地理影像主要是由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获得的,能够充分的将地理事物的特征进行展示,现阶段常用的地理影像技术为遥感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手段。
5.等值线,等值线主要有等高线、等压线等,能够将各个等值点的连线充分展示。
二、我国高中地理图像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现象
(一)高中地理的专业地理师资力量不够强。
现阶段的高中地理图像教学模式中,由于缺乏素质较高的高中地理教师,导致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佳。地理图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个人能力要求较高,但实际上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导致地理图像教学教师的稀少,使得学生对地理教学的兴趣不高,影响图像教学模式的进步与发展。
(二)高中地理图像教学硬件不够强。
由于高中地理图像教学模式对硬件的要求较高,需要具有专业性的教学图像设备,而且比例较大,但由于这些硬件的不足就使得图像教学的手段略显不足,不能充分的将地理图像教学模式进行发展。
(三)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计划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现阶段的高中地理图像教学模式中,缺乏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分析考虑,就使得高中地理图像教学的推行具有强制性,使高中所有学生都进行地理教学,而这样的规定就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就会使得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参加到地理学习中。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切身感受,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三、强化高中地理图像教学手段与措施
(一)强化高中地理教学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确保高中地理图像教学模式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强化高中图像教学教师的数量和专业知识。首先需要聘请具有专业性和基础知识扎实的教师作为高中图像教学的教师,其次,需要加强对在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和教研活动,促进在职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校方通过网络调研的形式,加强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促使不同地区的教师能够进行面对面的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学习能力和教学经验。
(二)强化高中地理图像教学模式的硬件设施。
硬件设施的齐备和相关教学用具的准确和精准是确保教学活动进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学校需要逐渐的强化高中地理图像教学的硬件配备,定期的对地理图像教学硬件进行更新维修,并将地理硬件配置列入到学校发展的中去,确保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三)确保教学计划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进行地理图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充分的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首先需要加强学生对地理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使得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地理图像教学模式中,提高地理教学效果。此外,还要制定合理的制度,将学生参与到地理教学的程度换算为成绩,纳入到学生的年度考核中,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地理学习中,加强学生对地理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结束语
高中地理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针对高中地理图像的分类进行阐述,并积极推广高中地理图像教学,结合高中地理图像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地理图像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强化高中地理图像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高中地理教师水平的提升,增强高中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促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其良,朱捷.地理图像衍生教学法及其应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5:71-75.
[2]齐秀江.关于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偏爱的调查研究[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2011,01:86-89.
[3]郭健强.论高中地理中读图能力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3,07:45-46.
区域地理教学模式范文6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网络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研究、教学模式的开发已日趋深入,网络教学的作用与潜能愈加显现出来,尤其在主体性教育观、素质教育观的策略方法与学科整合中体现得更加充分。网络环境下的地理教学及优势网络技术与中学教学结合,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形式与手段,创设了自主学习、多向交互的教学情境,引发教育领域的新革命,成为拓展现代化教育事业的重要手段。网络环境即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所支持的、具有丰富教学信息的、师生共同组成的空间及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师生活动的各种物质因素和人文因素的综合。
一、网络环境下地理教学的意义
1.与中学其它学科相比地理学科更适于应用网络教学。从地理教学的发展来看,地理教学信息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地理教学内容中有关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的内容日益增多。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将更加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这些内容的教学所需信息量会大大增加。而且地理教学尤其是高中地理教学,应改变只拿一些原则泛泛而谈的做法,应围绕这些原则用实际例子进行详细而深入的分析研究。这样的教学所运用的信息或未加工的数据量也会大大增大。
2.从地理研究的两大特征来看,地理学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区域性,即地球表面自然事物和人文事物分布的不均一性。地理学的第二个特征是它的综合性。地理学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地球表层各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从整体上认识地理事物。所以综合分析各组成要素从而揭示客观规律是地理学研究的优势。这些因素涉及范围很广,有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空间因素及时间因素等,而这些研究都离不开对一个地区的大量信息的获取。地理学科更适于应用网络教学。
3.网络教学特点意义。根据网络环境的特点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以及地理学科自身的综合性、开放性、区域性、实践性,我们将网络环境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表述为“情境设计-问题展示-自主学习-结论形成-网上测试-问题拓展”六个环节。这种全新的网络教学设计模式既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其特点是:
(1)真正实现了个别化教学,有利于针对不同类型的地理知识,展开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有利于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展开教学,通过网络界面展现在同学们面前不同深度的题目,让学生有选择的展开不同层次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我思考能力、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它保留“传递-接受”教学活动进程,同时吸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想。在“传递-接受”教学活动进程中,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而进行的“人-机”交互或“人-人”交互,让学生自主探索、思考、发现,让每一位学生实时体验知识的发现和“创造”过程。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学生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的,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原有水平不同程度地“创造”出知识和能力,从而实现了个别化教学。
(3)这种教学设计模式使学生主动地从课堂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通过访问相关知识网站获取所需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网络环境下的地理教学模式
在地理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下“人-机交互”的三种学习方式:
1.自助式学习,又叫浏览式学习。从目前来看,我们利用网络主要是利用其丰富的知识资源,将网络作为一种学生自主学习、查找相关资料的工具,那么这就要求所选择的内容在网络中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资源量。网络上的相关知识资源必须能够满足所学内容的需要,在网络教学过程中能够真正体现出是在网络知识资源中学生自主学习、获取有效信息的这样一个过程,对于想泛泛了解网络资源库中的个别内容,或者只是作为课后的一种延伸,可选用此法学习。
2.程序式学习。在我们的地理网络教学中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模式,但并不是说只形成一种模式。针对选定的不同内容要形成不同的但又相对固定的模式。模式的形成、选择一定要适合所选择的内容,对于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网络相关知识资源量相对贫乏,这就要求我们不能采取发散式的网络教学模式,否则只会出现学生停留在网络中却无法获取所需知识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上课前事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在网络中要找寻好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网络知识资源,在教学中步步引导,利用网络相关资源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每一步查找的网络知识资源都是经过筛选的,形成一种循序渐进的网络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课堂时间,让学生真正地在利用网络相关知识资源自主学习,而不是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网络中找寻相关知识资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