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健康教育课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健康教育课教案范文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心理健康教育课;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5-0143-02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以发展学生积极心态、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基础,以塑造学生优秀心理品质为目的的一门集知识性、实用性、操作性、发展性、体验性为一体的课程。它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升学生心理品质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从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现状来看,该课程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体验,重矫正、轻发展,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所以,如何使心理健康教育课成为更有助于学生应对各种心理困惑、改善生活质量和发展积极心理品质的一门实效性较高的课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案例教学法概述
1.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精心选择的案例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组织引导学生围绕案例提出的问题开展分析、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找出问题及问题的原因,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1)精选和制作案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目标精选难易适中的案例。2)组织引导案例讨论。教师要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呈现案例,组建讨论小组,对案例进行讨论。3)归纳总结。教师归纳总结案例讨论成果,并加以拓展,对各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
3.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1)有助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2)有助于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3)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4)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案例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中的应用
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1)选择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是指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蕴涵着一定的心理学原理、能够引人深思和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能对学生的心智有所启发并具有研讨性的事例。通常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包含着多个心理问题,而且问题的原因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其问题的解决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案例可以选自经典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集,也可以由发生在学校及周边高校的鲜活典型的例子编辑而成。
(2)案例的分类
根据教材,课时安排及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确定了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就业心理、恋爱心理四个章节的内容进行案例教学。人际交往类案例主要解决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自负、自卑、害羞等心理问题,培养学生换位思考、共情的能力;情绪管理类案例主要解决学生抑郁、焦虑、嫉妒等心理问题,培养控制和保持良好情绪的能力;就业心理类案例主要解决学生应对挫折、心理退化等心理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规划执行能力;恋爱心理类案例主要解决由单相思、失恋、三角恋、网恋等因素产生的颓废、迷茫、轻生念头等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及正确的恋爱行为。
(3)案例课的课件制作
教师在选取适当的案例后,根据实际情况,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添加配音、图片、视频等形式制作成生动形象的课件,力求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达到触动学生内心并激发“我要说”的冲动的效果。
(4)组建讨论小组
一个班级一般组建4~5个讨论小组,每组4~6人。在组建小组时,要注意各小组成员在个性、性别、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均衡性及互补性,避免有些小组过于沉闷,有些小组过于活跃。小组领导者应具有亲和力和组织能力,教师还应专门安排时间讲授小组讨论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这样挑选出的小组领导者就能组织好小组讨论并能记录各成员观点,归纳总结小组成员的观点,以便在班级自由讨论中进行充分交流。
(5)熟悉案例
一方面,教师要充分研究案例,既要对案例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又要精心设计案例讨论的问题,使讨论的问题难度适中,并且能与学过的心理知识紧密联系,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可能提出超出案例范围的相关引申问题做好预案或准备。另一方面,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为了让学生在课上讨论充分,通常提早一周左右把案例的文字材料及问题发放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熟悉案例,查阅相关资料,准备自己的发言材料。
2.课堂实施过程
(1)呈现案例
案例的呈现方式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根据案例讨论主题的不同,可选择口述、图片、视频、现场模拟、课件等呈现方式,让学生重温案例内容,加深对案例的认识,较快融入案例情景,唤醒自我认知和体验,激发讨论的冲动。教师根据案例设计讨论问题的多少以及问题的难易程度也可采取呈现案例、讨论,再呈现案例、再讨论的步骤进行,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交流与探讨。教师还可根据实际案例及学生讨论的情况对部分关键节点或争议点反复进行呈现。
(2)组织讨论
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第三章情绪管理章节的案例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将“认识和预防抑郁”作为重点,选择张国荣等人的事件为案例。先通过几组心理疾病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初步讨论当前危害最大的情绪疾病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讨论可以让各组派代表把课前准备的资料或课件带到课堂进行交流。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引用数据说明各种情绪疾病的类别及发病的比例等,并说明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信息的能力。接着呈现张国荣自杀的相关报道视频,让学生分析和讨论张国荣因抑郁自杀的心理原因。然后,教师播放几段不同类型抑郁症患者的视频以及心理医生的治疗方案。各小组分别讨论不同类型抑郁症患者的成因及心理调适方法,可采取小组领导者主持,小组成员轮流发言、补充发言等灵活方式。这一环节是本节案例讨论课的重点,教师要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扩散性思维,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抑郁的成因及对策,如从社会支撑、家庭氛围的改善、兴趣爱好的培养、人际关系的改善、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理性认知等层面对因失恋导致抑郁的患者提出心理调适建议以及帮助他们的途径和方法。最后,小组领导者总结各自小组案例讨论的观点、解决方案,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就相关问题、观点进行提问、反驳、辩论,通过不同理念的撞击,启发更深入的分析论证,加深对案例的思考和认知。
(3)归纳总结
教师对案例讨论的归纳总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首先,教师剖析案例所涉及的相关心理学原理,对这些知识起到进一步强化的作用。如在总结“抑郁”案例时,要帮助学生区分抑郁情绪和抑郁症状,消除学生对抑郁情绪的错误认识。其次,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思路、理清头绪。由于心理健康是很难衡量、很难定量的心理现象,使得心理健康案例讨论的结果或答案具有不确定性,但教师无需给出标准答案,而应重点讲解分析案例的思路,帮助学生分清主次,把握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归纳总结案例讨论的结果,并加以拓展。如在“抑郁”案例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扮演不同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和工作背景的人物来拓展理解案例中人物的言行,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感悟、体验案例中人物的情绪情感,提升自我的共情能力以及调节抑郁情绪的能力。接着,教师要对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表现情况进行总结,要多以赞赏激励为主,以指出努力方向为辅。教师要及时表扬讨论热烈、氛围良好的小组,公开赞赏分析问题透彻、提出独到见解或观点的学生,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并在课后及时加以鼓励。教师对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自我认同感,提升其自信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下一次案例教学。
三、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学生的角色定位
在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不是案例讨论的裁判员,而是案例教学法的设计者和案例讨论过程中的激励者、指引者。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积极的参与者,成为主动学习的践行者。
2.案例的选择、制作
案例的选择、制作是案例教学法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应多渠道精心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有典型性、研讨性和启发性的案例。这些案例要难易适中,要能够真正贴近生活,能够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健康教育课教案范文2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案例教学法;应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集知识、体验和行为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鉴于课程的特殊性,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一些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引入了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对案例的讲授和分析,让学生学到“活”的知识。实践表明,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借助它既能传授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又能让学生深入实际案例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训练中提高,增强学生分析和应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1案例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1.1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其基本宗旨在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把实际的心理案例引入课堂,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方式,强化理论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学习的习惯,可以使学生成为活跃在课堂中的真正主体。
1.2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任课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将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以具体、易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比如讲到人格障碍中的强迫性人格障碍,如果只是从概念和特征等理论层面对强迫性人格障碍进行阐述,一则枯索乏味,二则艰涩难懂。但假如我们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强迫性人格障碍的个案分析,给学生直观地展示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基本特征,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1.3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案例教学法在教学形式上比传统教学方法增加了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这种活跃、和谐的氛围正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效的重要条件之一。
1.4有利于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助人自助,促进身心和谐
大学生的心理有其特殊性,他们思想上趋于独立,对外界的看法常常带有质疑和批判的倾向,乐于在心理上进行自我反省。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将大学生引入心理问题情境,让其积极参与讨论、分析和探究。这对大学生心理特点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他们深入案例情境也能更好了解社会并融入现实社会事件中,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2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实施
2.1准备阶段
2.1.1教师课前准备
(1)确定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是指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应达到的效果,即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参与讨论,能够通过心理案例情景分析和探究验证所学知识,建立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认知,最终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增强助人自助的心理调适能力,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2)搜集教学案例。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其关键在于案例,重点是案例的分析过程。出于教学的需要,案例教学法所选择的案例应具有实用性和典型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的案例有其特殊性,某一个心理案例中通常会包括若干个心理问题,并且造成的问题产生的因素也是多元的。这些案例素材十分丰富,既包括心理实验、典型心理个案分析,也包括了学生身边的生活和思想实际等等。(3)选择并制作案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课程将情绪与压力管理、人际交往及恋爱心理作为教学的重点、难点。我们在案例的选择上也将以上述重点、难点为依据,选择信息体量大且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案例。在选择案例的时候,除了要考虑所讲本章节的内容外,还要考虑课程前后的连贯性,以便学生能通过案例讨论分析系统掌握所讲授的心理知识。选好案例后,任课教师可以根据上课内容的需要和案例篇幅、难度的需要,灵活选择视频、文字、口头阐述等案例形式,力求达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1.2学生课前准备
(1)学生组建讨论小组。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针对案例进行自主探究、群体合作式的学习,讨论分析其中出现的问题,找到解决办法。为了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适当借鉴“项目管理”的理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设立组长,设计组名、旗帜和口号。分组的时候,任课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们设置一些和上课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情境选择自己队伍的成员。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学生在选择合作伙伴时,能够事先考虑到全体小组成员的包括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心理预期等关键问题,会大大缩短小组从组建到规范阶段的磨合期,从而促进后续的学习过程中的彼此信任、配合默契,使讨论活动能够更加有效进行。(2)学生预习相关知识、熟悉案例。教师要充分研究案例,精心设计案例的问题。出于教学的需要,案例问题既要难度适中,又要和所学过的心理知识有密切的联系,同时还要对可能超出预计内容范围的一些问题有所预备。由于课时有限,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进度,任课教师应提前将文字、视频等案例材料给予学生,好让学生形成对心理案例的基本思考,提前做好准备。
2.2实施阶段
2.2.1教师呈现案例,提出问题,实施引导
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参与心理案例讨论的过程和把控上课节奏,任课教师要注意引入心理案例的时机。最好是在上课之初抛出部分心理案例,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继而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随着课堂学习的深入,再将心理案例的其他部分呈现给学生,用当节课所讲的知识进行分析,以加深学生对该理论的理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此外,正如上文所述,案例教学法的案例呈现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如视频、角色扮演、口述等,而不同的方式各有其利弊。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应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和大学生的认知特点,灵活地使用案例呈现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互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根据实际心理案例和学生课堂中讨论的情况,任课教师可选择其中的关键点和争议的焦点进行反复的呈现,以达到提高教学实效性目的。
2.2.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其最关键的环节是案例的讨论过程。为了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提高讨论效果,要对小组内部进行责任分工,并要求小组成员根据不同的心理案例问题实时调整所担任的角色。通过分工协作,角色转换,小组中各个成员将自己的知识、见解转化为小组成员之间共享的学习经验,使成员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共同进步。另外,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任课教师要起到监督和指导的作用,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讨论过程的重视而更加努力,另一方面,教师在监督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学生讨论时出现的偏差,予以及时的纠正和指导。
2.2.3开展班级交流讨论
小组讨论结束后,各个小组将本组的观点和结论在班级进行分享,其他组可以对此发表看法,从而使全班各组在交流合作的基础上产生新的认识。为营造一个热烈而又有序的课堂交流环境,任课教师要提醒其他小组认真聆听,做好笔记,同时以温和的态度对发言的小组做出正面评价和鼓励,甚至可提供一些物质奖励。这样使学生能更加感受到教师对于其观点的重视,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之后的讨论,此外能够保证其他小组保持较为高度的注意力,营造井然有序的课堂环境。实践表明,这种引导方式对于此后的课堂交流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此外,针对班级交流的过程中讨论偏题或陷入僵局的情况,任课老师不应立刻打断,因为离题、偏题也是一种思考问题的表现。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任课教师首先采取鼓励的方式,然后再告诉学生其思路过于发散,比较适合其他章节或其他学科的内容,可以留在课下与同学探讨,从而及时将学生引回正确的方向,使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交流能顺利进行。
2.2.4教师对案例讨论的总结
案例的总结评价对于案例教学而言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任课教师应及时针对学生的发言予以评价和引导,指出其表述不严谨或错误的地方,使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得出正确的结论。对于能够提出创新性观点的学生,任课教师要鼓励其他学生学习其勇于探索的精神;对于有争议的观点,则要引导学生为自己的观点寻找正确合理的理论依据;对于明显错误的观点,研究者一般不会明确指出是哪个小组的观点,因为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观点,如果教师刻意指出的话,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甚至整个小组的积极性。
3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3.1教师与学生的定位
案例教学法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它不再是教师单向的知识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而在传统教学中主宰整个课堂的教师也发生了角色的转变,他们在教学过程更多起到的是引导的作用。
3.2案例的选择
案例教学法的基础是案例,其关键是案例讨论的过程。出于教学的需要,案例在选择上要满足实用性、典型性和启发性的特点。另外,为了能够吸引学生,案例还要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且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3.3教学条件
案例教学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对教学条件也是有相应要求的,首先是教学班的规模不宜太大,一般控制在50人以内为宜。其次是需要活动桌椅的教室,且须具备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等条件。案例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不仅是大学生认知与情感的需求,也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案例教学法以案例讨论为载体,让学生深入案例情境,能够通过心理案例情景分析和探究验证所学知识,建立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认知,最终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实现心理教育“助人自助”的目的。
作者:黄修明 单位: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民杰.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务[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健康教育课教案范文3
1 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现状
据统计,我国约有50万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职业危害的职工超过2500万人,职业病的累计数量、死亡数量和新增病人数量,我国都居世界首位。每年因工伤事故直接损失数十亿元,职业病的损失近百亿,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800亿元,成千上万的家庭因此受到毁灭性的灾难和无法治愈的创伤。每年国际劳工组织(ILO)大会都有批评中国职业健康安全问题的言论,世界人权大会等组织也以此为借口攻击中国“忽视人权”。
2 高等职业院校工科专业实施职业健康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已将职业安全健康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近年来也对职业健康安全给予了高度重视,2010年8月,教育部提出了在部分职业院校中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试点工作。随着我国企业规模扩大和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和经营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使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在内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按照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和“工学结合”的教育原则,从源头上做起,将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关口前移到高职院校并有效实施,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3 在高等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的优势和必要性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是学生迈入职业生涯的启蒙和导引。在高等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有其显而易见的优势:
3.1能针对专业、职业和岗位进行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在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是按专业(职业)划分进行学习的,相同专业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学习,为开展相应专业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提供了方便。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应专业,也就是未来相应职业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有针对性地获得相应职业和岗位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和能力。
3.2有专业的师资力量。高等职业院校具备“双师型”教师和兼职从事实践教学的企业的“能工巧匠”,这样的专业师资队伍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有针对性地将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和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运用安全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
3.3有利于新一代劳动者形成职业安全与健康的观念。高职教育阶段是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形成和提高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进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不仅仅能够使他们获得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能力,更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安全的工作态度,树立安全和健康的职业观,形成健康安全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推动全民全社会重视职业健康与安全,更好地发挥职业健康安全教育的作用。
3.4有利于弥补社会企业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短板。尽管职业健康与安全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很多用工企业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工作做得并不好。在高等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使学生在毕业时就已经获得了一定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和能力,显然可以弥补社会企业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短板。
4 高等职业院校工科专业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的内容
工科专业的安全健康教育要根据专业特点,重点从劳动者个体的角度出发,普及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主要内容应该包括:
4.1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重点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的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法律规定等。
4.2职业健康:重点介绍粉职业中毒、噪声、高温、电磁辐射和工作压力危害及预防等基础知识。
4.3职业安全:重点介绍工作中的用电安全、机械作业安全、起重安全、运输安全、防火防爆、安全色与安全标志识认等知识。
4.4个体防护:包括工作中的头部防护、呼吸器官防护、眼(面)部防护、听觉器官防护、手(臂)、足(腿)部防护、躯体防护、皮肤防护等知识及专业保护装备的运用。
4.5急救与避险:包括事故现场救护、突发安全事件的避险和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4.6实训实习安全操作规程:包括实训实习安全一般操作规程、制造类车间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化学实验安全操作规程、电工电子实训实习安全操作规程和建筑实训实习安全操作规程等。
4.7校园健康与安全:包括心理健康、饮食安全、传染病预防、交通安全和防盗、防抢、防诈、防暴力侵害等相关知识。
5 高等职业院校工科专业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的开展
5.1职业健康与安全公共课程的设置
有效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应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校要把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作为主要公共课程进行授课,把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相应法律法规的规定、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职业危害和职业病知识、常见事故的防范、事故现场的急救与逃生等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学内容,使学生树立起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思想意识、获得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基本技能。
5.2在专业课程中引入职业健康与安全教学内容。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本身就是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在各专业的各门专业课程中增加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教学内容,将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就获得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学生学习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技能,培养安全的工作态度,树立安全价值观,形成健康安全的良好习惯。
5.3培养职业健康与安全专职教师。学校一方面可以通过培训增加专业课教师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在学校推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引入专业教师或企业安全负责人、安监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的方式,形成相应的师资力量。
5.4强调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运用。倡导和鼓励学生将在教室或实训场所学习到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和技能进行经验的总结,并运用到生活中去。
5.5加强与国家安全监察部门和企业的合作。学校应当从安全监察部门及企业生产一线的安监专业人员中聘任兼职教师开展教学和讲座,吸收有关人员参与教材编写、课程设计和培训的实施。
参考文献:
[1]许云兰,李惠民.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职业健康安全培训.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5).
健康教育课教案范文4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作用。(1)有助于创设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课堂氛围,发挥大学生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3)有助于加强学生沟通交流,提高其合作学习能力。(4)有助于学生对心理知识的理解、内化和运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三)案例教学法的操作步骤。(1)选择教学案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难度适中的教学案例。(2)组织引导案例讨论。教师要设计组织好教学,组建讨论小组,创设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的课堂氛围,呈现案例,组织讨论小组对案例进行讨论。(3)总结、评价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案例讨论题进行总结、点评,学生也要及时总结在案例讨论中的收获和不足。
二、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步骤
(一)课前准备工作。(1)确定案例类型。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并根据大学生发展需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为自我意识、情绪与情感、学习心理、人际关系问题、恋爱心理、性心理与性健康教育、择业心理、挫折的承受与应对、常见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心理危机干预等10个章节,在每个章节中,精选和制作3-4则案例。(2)选择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通常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包涵一个主要心理问题,这个主要心理问题又是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产生的,其解决的方法有心理学原理依据且多种多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既可选择近年来发生在国内外涵心理学知识的经典事件,也可选择校内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鲜活典型例子。(3)设计与组织教学。第一,选择讨论式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教学的基本形式,采用发现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操作、比较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的有关学习材料,自己去发现心理知识,获得原理和问题解决方案。第二,选择适当的教学传媒。结合教学目标、案例内容、学生特点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图表、文字材料等形式制作成生动形象的课件,力求吸引学生并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我要说”的冲动。(4)组建讨论小组。一个班级一般组建5-6个讨论小组,小组规模应控制在10人以内,一般以5-7人为宜。在组建小组时,要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性格特点、语言表达能力等,成员间要合理搭配,避免过于沉闷或过于活跃。还要确保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小组领导者可记录并总结好小组成员的观点,为小组在班级中讨论发言做充分准备。(5)熟悉教学案例。一方面教师要充分研究案例,既要了解案例的基本情况,还要精心设计讨论问题,这些问题既要难度适中,还要与学生已有的心理知识紧密联系,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参考文献、为学生可能提出超出案例范围的问题做好预案。另一方面,学生要做好个人准备,教师至少提前一周将案例及相关问题和参考文献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讨论材料。
(二)课堂实施步骤。(1)呈现教学案例。按照选择的教学传媒方式,将案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重温教学案例内容,加深对案例的认识,尽快使学生进入到案例情境中,激发讨论的冲动。教师也可根据讨论问题的多少、主次程度或难以程度采取呈现案例、讨论、再呈现案例再讨论的步骤进行,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讨论疑难问题。采取小组讨论,小组领导者发言、小组成员补充发言,或小组领导者主持、小组成员轮流发言等多种方式,讨论对案例的看法,如主要心理问题是什么,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其中的心理学知识是什么等。在讨论中,每个人和每个小组都会对案例有不同的看法或意见,这样就会形成许多问题,这就是案例中的疑难问题,教师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帮助学生区别出案例中的疑难问题。(3)讨论解决方案及其实施。在对疑难问题的讨论中,学生会形成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案,教师要和学生一起从中选择最佳的方案,淘汰一些不合适的方案。确定方案后需要讨论什么时候实施计划,如何付诸行动等。(4)总结、评价与反馈。第一,教师要分析、总结案例中涉及的心理学知识,使学生明确重点。第二,教师帮助学生总结讨论结果,并加以拓展。第三,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教师要对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以赏识表扬为主,并指出努力方向。第五,教师要要求学生也要及时总结自己在案例讨论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次的讨论调整好努力方向。
三、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学生角色。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以讲授为主,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案例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积极的参与者。
(二)案例的选择。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一要应尽量选取5年内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这个事件既要反映大学生将来可能要面临的心理问题,且具有代表性。第二,案例的答案应具有开放性。第三,案例的难度适中。
健康教育课教案范文5
关键词:西北民族大学;体弱残病大学生;体育保健;教学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299-01
针对西北民族大学体育保健班教学方案设计的研究,本文采取实验法为主,观察法和文献法为辅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残疾学生体育康复教学方案的设计调查研究,为改善高校保健课程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一)相关概念
体育保健课:体育保健课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传授体育健身知识,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卫生保健意识的教育过程。课程的目的在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身的锻炼,有意识的自我控制心理生理活动,取得增强体质,预防治疗疾病的效果,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以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运动处方:19世纪5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提出了运动处方的概念。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使用“运动处方”,国际上得到承认。90年代我国的周士枋教授给运动处方下的定义是:“在运动疗法治疗中,常以处方形式来确定运动种类和方法、运动强度、运动量,并提出治疗中注意事项”。
(二)西北民族大学体育保健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
自1996年开课以来 不断改进和更新教学方案以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体育保健课程教学方案特征: 内容多项目杂有较大选择性, 重视全身机能训练,重视养生保健,注重个体差异,有一选择教学内容,针对身体康复约占课程的30%左右,一些终生进行的活动项目,跑游泳 乒、羽、篮、足、健美操 太极拳 养生舞蹈 太极剑占课程比例的20%,教学内容由粗到静过度,由广到侠多度。
体育康复的运动处方制定:
首先对学生目前身体健康状况做出不得调查了解:对2009级至2011级辅修体育保健的学生的年龄、性别、既往史、遗传病史、现在病史 最近体制检测报告(医院病历) 专家补充检查(自术后恢复状况) 疾病诊断等方面和相关资料进行测试和分析总结,健康状况调查如下:
运动处方的制定是根据学生体质状况制定的,不同体质的学生采用不同的体育项目,根据学生的恢复程度定期改进运动处方。针对以上学生的健康状况,为每一位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量身制定了体育保健运动处方。并跟踪调查体育保健的实施情况,对学生的身体恢复效果做阶段性比较。以小儿麻痹后遗症为例。课堂讲解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症状,临床表象,发病的原因,针对目前的病情可采取的治疗方法等理论知识,结合学生的具体案例设计康复方案。
小儿麻痹初期运动处方:①全身性活动,慢跑②拉伸身体 主动拉伸患肢,股四头肌的锻炼:坐位,换腿膝关节取伸直姿势,做髌骨运动。坐位,换腿取屈膝姿势,在手帮助下用力伸膝,或者坐位,在小腿负重下伸膝③(斜对墙壁)俯卧撑 5-10次④马步冲拳 5-10次⑤胫肠肌锻炼:脚背上翘练习,足跟步⑥俯卧背翘 或站位体前屈后伸 绕髋关节⑦吊挂牵引拉伸患臂,绕踝关节膝关节⑧髂腰肌锻炼:侧卧位大腿屈向腹部 仰卧位屈膝抬腿(脚步离地面)仰卧位直腿举起⑨每周4-6次,每次1-2小时。
小儿麻痹中期运动处方:
①全身训练②部自我按摩,拿捏,拍,叩③拉伸运动(辅助工具,哑铃)专门性训练上肢运动,下肢运动④动拉伸 外力帮助拉伸⑤太极拳系列或自己擅长和喜爱的体育项目,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足球、游泳、毽球⑥每周5-6次,每次1.5-2小时。
(三)教学方案的设计效果评价
对2009级至2011级学生三个学期体育保健课程的学习和运动处方的实施,根据体质监测结果,最近医院体检报告单,不定期改进运动处方,检查运动处方实施情况,定期体质恢复情况检查(学校医院或学校体质检测中心),对学生的康复效果结果仅以小儿麻痹后遗症为例:换肢肌力有明显改善,萎缩肢体活动范围扩大,截肢周围痉挛有所改善。
二、结论
对体育保健课程的指导思想和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及评价标准等进行了研究分析,针对体育保健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组进行选项教学实验,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与个体差异,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以求使病残大学生身体最大限度的恢复,尽量能够得到与正常学生同样的受教育权利,整个课程的设计重视个体的发展,着眼促进体弱学生的体质恢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技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
作者单位:杨贵兰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曲世明 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杨贵兰(1983-),女,黑龙江嫩江县人,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曲世明(1983-),男,黑龙江勃利县人,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生产一部,主要从事医药保健。
参考文献:
[1]卓大宏.医疗体育常识主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健康教育课教案范文6
我校体育卫生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为体育卫生工作的基本法规,我校以“健康第一”为宗旨,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的纲要》把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作为实施素质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建立完善科学管理体系,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学生健康知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改善学校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我们还要创建“崇尚健身,参与健康”的健康氛围,保持学校的体育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具体工作:
(一)体育工作
1.加强科学管理
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长全面负责管理学校的体育工作,实施“分工负责,分管齐抓的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工作到位"的责任制度,加强对体育工作的指导检查.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狠抓落实.
2.确定目标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方针.是部署实施体育工作的依据.特别是新教材实施以后,怎样上好体育课,又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根据体育大纲的精神,规范课堂质量,领会精神实质.确定工作目标如下:贯彻两个条例.上好两操两课两活动.大力开展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活动.将体育课与体育活动相结合.投稿学生的身体素质.使近视率控制在9%以下,近视率发病率不超过1%.
3.提高课堂质量
本学期体育课将狠抓体育常规,提高课堂质量,根据大纲新教材,积极组织好体育教师对新教材的培训工作.使体育教师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实质.根据新教材和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好教学计划.备好室内和室外课教案.体育教师坚持"继续学习",从理论学习和听课不断汲取知识.提高师德水平,理论水平,教学和教研能力.坚持面向全体,教书育人.规范体育教学常规.严格执行<小学生合格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定标准.并且做到有针对性的训练,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卫生工作
1.加强健康教育
(1)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检查评估细则要求,作好各项卫生工作,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有课本,有课时,有评价,确保卫生键康知识,合格率达90%以上.
(2)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尤其是控烟宣传及预防艾兹病教育。
(3)重视学生心理,卫生健康教育。
(4)善于培养学生卫生习惯,做到常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等。
2.做好学校卫生监督工作
(1)按《学校卫生档案》要求做好学生病假统计工作。
(2)做好教学卫生管理监督,逐步使学生课桌及采光照明符合卫生工作要求。
3.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
(1)继续开展防近工作及时掌握卫生视力动态,对近视新发病率及假性近视及时监督矫正随堂纠正学生读书姿势(一尺一寸一奉)不疲劳用眼,按时下课,保证学生课间休息时间,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
(2)提高眼保健操质量,组织人员每天检查学生眼保健操情况,对穴位按压不准确及时予以纠正。
(3)根据传染病在不同季节流行特点,认真做好预防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