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范文1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高等教育 辩证发展

随着我国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以地方统筹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化特征日益明显。一方面,地方政府成为区域高等教育的主要投资者和管理者;另一方面,区域高校主要面向地方办学,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科技的需求。因此,二者之间呈现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由于区域高等教育域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一致性,各自存在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区域高等教育可以遵循自身的规律,立足本地、面向全国,实现优先发展,而区域经济可以更开放的姿态,营造一个令各个区域高等教育主动为其服务的环境,获得区域内外的人才和科技支持,来实现经济更好发展。这种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辩证关系,最终将促进双赢局面。

一、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决定因素

恩格斯说过:“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生产力是一切社会生产活动的最终决定因素。区域高等教育作为区域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必然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所决定。区域经济不但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的决定因素。

1.区域经济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经济是教育的发展基础,主要是说经济不仅为教育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而且也给教育提出了客观要求。”区域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二是要有旺盛的教育需求,而这两个基本条件的满足都有赖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区域高等教育作为非物质生产部门,它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区域经济提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会对区域高等教育提出客观需求。这种需求既有社会方面的,也有个人方面的。区域经济技术含量的提高必然会增加经济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从而必然会促使地方政府加大对区域高等教育的投入;区域经济技术含量的提高使个人的知识、技能等素质与个体能取得的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关系日益紧密,导致接受高等教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需求。

2.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制约性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源。足够的生源能为学校提供资金保障,而学生为了应付人才市场竞争的挑战,非常注重专业的选择。这就迫使高校的专业设置要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各产业部门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等院校就要设置什么专业、培养什么人才。如果不能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不但能影响生源的保持稳定与继续增长,还会影响到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个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的高校只会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3.区域经济劳动技术结构对教育系统的类别结构、程度结构的制约性

任何经济部门进行生产总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为前提。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使用这些生产资料的劳动力之间,不仅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而且也存在一定的质量关系,不同的经济部门或同一经济部门,由于其使用这些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质量不同,对劳动者的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的要求也就越高。从社会总体来看,不同的经济部门、不同的生产单位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质量总是不相同的,并在客观上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从事生产劳动的各级技术人员之间必须有个相应的比例关系。这就说明了经济部门的劳动技术结构制约着教育的类别结构和程度结构,并且随着生产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技术结构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4.地区的经济结构对高等教育的结构具有制约性

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经济结构不同、产业结构不同、劳动技术结构不同,就意味着教育结构要与之相适应,培养需要的符合发展生产需要的各类人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就造成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条件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就会比经济不发达地区要快得多,高等教育的布局也会趋于合理。比如在大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内地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类别、学校布局和学科专业等就能尽量做到配套齐全、结构合理,以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进步。

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对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区域高等教育作为上层建筑部分,并不是处在完全被动的位置,它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1.区域高等教育能够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劳动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等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区域经济的高技术化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都必须要有充足的高等人力资源储备。区域高等教育可以发挥自身主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优势,培养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急需的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推动区域经济向前发展。此外,区域高等教育还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为区域社会的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员工、个体经营者等提供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的机会,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间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区域高等教育能够研发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区域生产效率、工农业产品附加值和第三产业的升级都离不开高新科学技术。区域高校具有学科门类齐全,有利于科学技术领域的相互渗透;科研人员集中,研究氛围浓厚;信息资源丰富,交流渠道多,能够较快掌握科技发展最新动向和经济发展的科技需求等优势。区域高校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加强与地方工业、农业产业的合作,针对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进行重点攻关,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3.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直接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校教职工收入的增加,区域高校师生在住宿、餐饮、交通、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总额将不断扩大,这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据2000年度《中国青年研究》的一份调查显示,大学生这一群体经济消费支出中最高的达到每年18500元,而消费最低的也有2100元,年支出均值为8383.96元。据此,可以粗略地估算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平均消费额至少在5000元以上。如果一所大学的在校生人数达到10000人,就意味着该校学生对周边地区至少直接贡献5000万元。若再考虑各个不同部门的产出乘数,该贡献至少达到上亿元。同时,学生规模的扩大必将促使区域高校加大对宿舍、教学场所的建设,这将有力带动区域内建筑、教学仪器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4.区域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营造必要的社会制度环境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经济结构高级化的过程。经济结构高级化的演进过程中,大量科技成果在经济领域中应用,必然导致劳动岗位的全面流动和社会变革,给社会生活秩序带来一定的冲击。区域高等教育在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演进中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的同时,营造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人文道德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例如公平竞争、诚实守信。所谓社会制度环境,就是个人或社会一般的、确定的思想习惯,一种流行的精神态度。制度的实质是一个共享信念体系,或者基于共享信念的规则和组织。社会制度环境是在历史演进过程之中自发形成的,并主要是通过风俗习惯、社会舆论来实施。当人们所在的文化环境和行为习惯熏陶出了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社会也就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使你不得不按照社会所认可的那种方式行事。区域高等教育自身的政治文化功能,有利于建设适应经济结构演进的社会制度环境,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三、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辩证发展

如前所述,高等教育的发展既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同时又促进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发展主要是通过所培养的人才而间接实的,为了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地方院校会根据地方的实际需要和可能来规划发展。但是,由于主体实现的目标不同,自身的规律不同,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着非一致性。

区域经济是按照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点和密切联系的地域经济综合体,最突出的特征是综合性。表现为:“区域经济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内部又有着密切联系的有机系统。区域经济的构成要素既有地域要素,又有产业要素,既有经济要素,又有非经济要素;区域经济既涉及生产领域的活动,又涉及非生产领域的活动,既涉及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动,又涉及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动;区域经济联系表现为产业间和地区间经济联系的综合与交叉。”因而,区域经济实现的目标是宏观性和社会性的。以重庆市为例,2007年3月8日,总书记来到参加全国人代会的重庆代表团,对重庆市提出的区域发展要求是:要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不仅是一个区域综合性的目标,也是一个带有国家战略意图的综合性目标。

作为区域高等教育的办学者,不仅根据地方的实际需要和可能来规划发展,其更大的目标是将区域高等教育办成最好的高等教育,最好的一个标志就是与其他区域高等教育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一方面,从其他区域吸引更多更好的生源,通过这一途径来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将自己所培养的人才输送到他区域去竞聘更好的就业岗位,这不仅可以拓宽就业渠道,同时扩大院校的社会知名度。为此,一些地方高校发展定位是“立足地方,面向全国”。这是区域高等教育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提高自身竞争力寻求更大发展的需要。实现这种办学目的,是由于区域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所决定的。区域高等教育可以根据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基础、现实吸收教育资源尤其是区域外资源的能力;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在整个国家经济体系中的战略地位等诸要素进行战略规划,不一定完全依靠本区域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能力以及对其的需要进行规划和发展。

马克思曾以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为例,论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意识的发展的不平衡关系。“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胳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如果说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部的不同艺术种类的关系中有这种情形,那末,在整个艺术领域同社会一般发展的关系上有这种情形,就不足为奇了。困难只在于对这些矛盾作一般的表述。一旦它们的特殊性被确定了,它们也就被解释明白了。”有资料证明,山东经济强省而高等教育较弱,陕西经济弱省但区域高等教育较强,这说明区域高等教育并非完全与经济基础成比例发展。

如何理解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这种特殊性,区域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中只是一个子系统,像哲学一样,“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以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因此,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报载: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虽然仅仅只是专科学校,但她却是“纯艺术的殿堂”,该校已有11人获得诺贝尔奖,8人获得了菲尔兹奖,4人获得沃尔夫奖。由于高等教育的区域运动的另一个规律就是教育要素运动的不平衡性,也就是教育要素是从吸引力低的地区流向吸引力强的地区。提高区域高等教育对教育要素的吸引力是改变区域高教育状态的关键。只要加强自身建设,是能够保证区域高等教育为本区域提高人力资源能力服务的同时,实现自身的跨时空的发展,成为立足本地、面向全国和面向世界的高校。

理解区域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特殊的辩证关系,还在于明确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都是开放性系统,地方政府营造一个令各个区域高等教育主动为其服务的环境,本区域的经济就可以通过本区域的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和其提供的科技服务得到发展,通过其他区域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和提供的科技服务才和提供的科技服务来实现更好的发展。同样,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既可以通过获得本区域的经济支撑而得到发展,也可以通过获得其他区域的经济支撑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列著作选读》(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431.450.439

[2]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15

[3]聂华林王成勇:区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0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范文2

【关键词】区域;金融政策;实施问题;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1-012-01

一、区域金融政策及其重要作用

(一)区域金融政策要素及特征

依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制定形成的,立足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的政策就是区域金融政策。区域金融政策指定依据以下两点:1.国家货币政策、产业政策;2.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由于各地区均存在了各地区的相对优势,通过区域之间的专业分化、协作,将各自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基于此基础定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规则,这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区域金融政策实现目标体现在以下方面:确保区域经济正常速度合理,对区域间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科技水平的提升。区域金融政策通过对本区域的贷款增长率进行适时的调节,保证经济增长速度处于合理增长水平;依照国家的产业结构要求进行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对固定资产投资存量进行调整,以促进区域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区域金融政策重要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要求金融部门对区域的经济理论、实践等进行密切的关注研究,需依据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定制出区域的金融政策,以便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发展。区域金融政策主要作用:1.及时将宏观控制、微观层次金融经济活动信息反馈至管理和宏观控制的中枢;2.实现兼顾国家整体利益的区域经济发展;即以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作为指导中心思想实现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3.促使专业银行有能力实现有限金融资金的合理投向;4.有利于形成横向的经济联合体,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壮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5.有利于实现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二、区域金融结构政策

由于我国的区域金融结构存在了一定的差异,导致区域金融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区域经融市场的分割、发达地区金融服务缺位等,均是区域金融政策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区域金融政策重点是要将区域金融经济的合理布局进行调控解决,故涉及了制度的重构问题。重构制度时,各种不同的经济主体存在了不同的能量差异和变革动机,因此常常导致利益和改革目标产生冲突,所以应从国家的宏观层面出发,以求实现最大化的公共利益区域经济结构变革。

目前是市场竞争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政府主要是为金融的发展提供给良好的外部环境空间,促进金融安全发展。因此东部地区的政府扮演了裁判员的角色,保证区域金融政策重点是进行市场的培育、监管及扩大开放。受到经济、金融结构错位带来的影响,造成发达地区金融对民营经济的排斥问题相对较严重。因此政府应进行适当的引导调整,将所有制金融概念进行淡化,促进金融对内开放的发展步伐,允许民间资本可以进入金融市场,构建和多元化经济结构相适应的金融结构。

基于政府进行适度主导的区域金融发展模式,区域金融政策的实施主要是对金融市场和体系进行培育、完善,实现和发达地区金融的一体化发展。如果可以赶上东部地区的区域,应实施更加灵活的金融政策,基于竞争规则前提下经市场环境差异尽可能弥补,确保有条件参与竞争的地区摆脱劣势,参与到竞争中来,实现地区经济差异的最小化。例如可以培养一些区域金融中心,构建出金融增长极,以便带动区域金融的快速增长。

三、区域金融政策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关系

(一)地方政府和区域内的金融银行之间的关系

地方政府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区域的利益。在区域内具有管理经济的职能。当中央银行实施的货币政策和地方政府发展生产、经济增长速度指标出现冲突,地方政府就更加注重后者,所以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保证不会发生直接的冲突,区域内的中内银行接受总行领导,地方政府则对区内中央银行对国家政策、方针的执行贯彻进行监督和支持,不能对其正常业务活动实施干预。

(二)区域内专业银行、中央银行之间的关系

组织实施区域金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区域内两行的协调关系,其特点是区域内的金融银行对本地去的基础货币投放量和信贷规模等进行控制,实现分层控制,定制出相关的法规对中央银行、专业银行之间的关系进行规范,确保两者均可以顺利开展业务活动。构建区域性金融调控体系,不但可以对两行的职责范围、权限进行明确规定,还可以加强两行的通力合作,实现综合管辖平衡。

(三)实施政策时区域之间的关系

1.正确处理好行政区域转换至经济区域的衔接问题,实现转化就应当走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相结合道路。先以省作为单位开展区域金融政策,然后以城市为中心,实现相似经济带的区域经济联合,并逐步形成完整的区域金融体系;2.区域金融体系在为各地区谋求经济利益前提下,实现尽可能全面发展,处理好区域之间的攀比现象;3.克服区域“闭关自守”现象,将区域之间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范文3

一、引言

天津滨海新区建立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之上,于2005年正式纳入国家战略发展规划,与全国其他开发区相比,发展历史较短。作为环渤海地区的中国第三个“经济增长极”,滨海新区一直是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热点。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是人才聚集。本文旨在通过对滨海新区人才聚集与天津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分析,寻找新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进而尝试提出现阶段二者协同发展的实现途径。

二、人才聚集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研究表明收敛性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显著存在。通过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把各区域联结起来,就能够提高整个国民经济水平。区域经济发展一般经历区域发展论证阶段、区域整体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区域产业结构体系形成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成熟阶段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再发展阶段。从现象和表现方面界定,人才聚集是各种人力资源由于在就业上存在的关联性,而在空间上比较集中的现象。人才聚集主要包括知识共享和外部经济横向人才聚集、中心横向人才聚集和基于交易成本的纵向人才聚集三种模式。人才聚集的一般过程遵循涌现、突变、协调和运行四个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人才聚集模式有所不同,人才聚集和区域经济发展互相影响、互为支撑。对我国53个国家级开发区2007年人力资源相关指标和区域经济相关指标进行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人才聚集状况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显著相关。将人才聚集现象纳入区域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考虑发现,通常区域经济发展早期,以政府牵引型人才聚集为主,市场力量为辅;到了区域经济发展成熟和再发展阶段,随着产业集聚而形成的人才聚集现象则以人才市场需求为主导,政府行政干预仅起到辅助作用;位于早期和成熟期之间的区域经济发展中期,即产业结构形成阶段,人才聚集围绕产业结构进行,人才层次和结构受到重视,政府扶持的人才聚集减弱,逐步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人才聚集方式。

三、滨海新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评价模型

1.滨海新区人才聚集现象分析

本文选取了天津及周边八个省市作为对滨海新区人才聚集现象存在与否进行判断的参照范围。八个省市分别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河南、山东和辽宁。八个省市2001-2008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及年增长率如表1所示。而滨海新区2003-2010年劳动力使用增长率平均超过10%,如表2所示。由此判断,天津滨海新区明显存在人才聚集现象。人才聚集为滨海新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和创新优势;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为聚集的人才提供就业和创业环境优势。

2.模型的构建

本文构建的集成指标体系具体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人才聚集子系统和区域经济发展子系统。人才聚集指标的选取参考刘兵(2010)[6]和牛冲槐(2007)[7]提出的人才聚集和人才聚集环境评价指标,选取过程考虑了滨海新区历年数据可获得性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的选取借鉴了各类统计年鉴提供的天津市主要经济指标。选取人才聚集的评价指标包括常住人口、从业人员数量、在岗职工人均劳动报酬、专利数量和市辖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共5项指标。其中后三项指标反映了新区人才聚集环境吸引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因素。另外由于现行户籍制度,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数量之间有较大差距,因此虽然存在个别数据无法直接获得的情况,仍然选取了常住人口作为评价指标。选取区域经济子系统的评价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共6项指标。集成指标系统由人才聚集子系统5项指标和区域经济发展子系统6项指标共同构成。对滨海新区人才聚集子系统和区域经济发展子系统的评价方法如下。首先对评价指标进行数据归一化处理。由于各指标的影响是渐变实现,为使指标发展阶段性分界点更加明显,本文使用曲线升半岭方法进行预处理。各指标均为正向指标,记xij为第i个指标的第j年份原始数据,x′ij为对应的经过预处理的指标数据,xjmax为第j个指标的样本最大值、xjmin为第j个指标的样本最小值。则指标的预处理解析式为:各指标预处理模型如图1所示。对指标数据的多元共线性分析使用条件广义方差极小方法。具体评价方法希望对两个子体系和集成系统分别建立从高维空间到低维空间的映射。主成分分析法可以从客观的数据来定出合理区分对象的权系数,清楚显示各个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作用,因此本文选择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

3.滨海新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评价

滨海新区的前身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1990年纳入天津市发展战略,2005年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2006年成为国家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本文收集整理的相关统计数据为1998-2010年,如表3所示。使用matlab5.3进行计算,条件广义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1个指标共线性均在可接受范围。对滨海新区人才聚集指标、区域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协同度分析。对指标系统主成分分析结果给出前3个主成分矢量指标贡献率如表4所示。方差分析表明各系统前3个主成分分量贡献率之和均超过80%。各主成分矢量作为对应评价系统的指标贡献率,考虑指标分别具有的评价意义,本文分别选择了人才聚集子系统、区域经济子系统和集成系统的第三个主成分向量进行协同度分析。计算1998-2010年各年度人才聚集、区域经济和集成系统评价值并对评价值进行归一化,结果如表5所示。图2是滨海新区人才聚集和区域经济发展及集成系统的评价得分变化示意图,描绘了人才聚集、区域经济发展及集合系统的协同演进轨迹。由图知,滨海新区人才聚集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特征符合区域经济发展中期,即产业结构形成期的基本特征。与一般人才聚集和区域经济协同演进过程相比较,滨海新区在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方面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

4.滨海新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分析

从图2中可以看到,区域经济指标和集成系统指标的协同演进趋势基本一致,集成系统评价指标在1998-2010年间始终保持加速上升;区域经济指标在2007-2008年有所波动,但是2008-2010年恢复快速上升。人才聚集指标在1998-2006年间与区域经济和集成系统指标具有相同快速上升的特征,而在2006-2010年则转为平缓上升状态。

(1)滨海新区人才聚集与产业发展起步阶段:1998-2004年集成指标系统始终保持平稳快速上升趋势,表示滨海新区经济和人才聚集整体发展趋势良好。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聚集的一般规律,在区域经济发展初期,人才从无到有开始积累。新区的工作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此时人才聚集环境差,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扶持吸引人才。由于产业结构尚未成型,经济发展没有步入轨道,人才聚集处于艰难的起步阶段,人才聚集的各种正效应均未出现。1998-2004年间新区的人才聚集和区域经济发展协同评价符合这一产业发展初期阶段特征。

(2)滨海新区人才聚集与产业发展形成阶段:2004-2007年随着新区经济发展急速扩张,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在政府引导和扶持下,重点产业发展顺利。此时新区政府继续对重点产业采取扶持政策,政府引导的人才涌现仍然继续,此时依托于产业结构的人才聚集现象开始出现。2004-2007年间的人才聚集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协同评价符合这一产业聚集形成的阶段特征。

(3)滨海新区人才聚集与产业发展协调阶段:2007-2010年2005年以来,滨海新区一直在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与此同时,新区在经济发展、人才使用制度、人才市场建设、环境保护、文化发展等方面均有大幅度提升。人才聚集开始从政府干预转向以产业聚集形成的市场力量为主导吸引人才流入。对新区的政策分析发现,新区政府的人才工作重点已经由为产业供给急需技术工人转向吸引创新型高端人才。工作内容从搭建大规模人才供需平台,转变为创业、创新平台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人才层次结构也逐步清晰,以更加适应新区产业结构,随着人才聚集的发展,信息共享、知识溢出、激励、创新等效应开始出现,各类人才的潜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相比前两个阶段,2007-2010年期间人才聚集评价指标增长虽然趋缓,但是经济发展指标上行显著加速。与产业发展的基建、形成、成熟和调整再发展四个阶段相适应的人才聚集现象通常经历涌现、突变、协调和运行四个阶段。分析表明,滨海新区现处于人才聚集突变、产业结构体系调整再发展阶段。其人才聚集现状尤其敏感,一方面,新区现有人才结构调整和人才聚集效应显现导致人才聚集增速放慢;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比以往各时期都更加显著,产业结构调整和再发展对人才聚集提出了新需求,人才聚集增长和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出现差异。人才聚集的合理发展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若能够将差异的绝对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监督差异的发展趋势,进而控制人才聚集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度,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新区人才聚集从突变阶段顺利过渡到协调运行阶段。只有人才聚集的合理发展才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范文4

【关键词】区域经济交通运输山东

经过建国近60多年的发展,中国交通运输系统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仍然呈现滞后状态。如何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制定有效的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策略是国家关心的大问题。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非常复杂。从当前理论界的研究来看,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存在三种认识。

第一种,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良好的交通设施必然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区域优势的发挥,同时吸引大量投资。

第二种,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是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即区域经济发展引致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运输能力是为了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第三种,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反过来亦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所带动。

上述三种认识都部分地反映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究竟那一种认识是正确的,疑惑是都是正确的,只是使用的环境不同而已。接下来本文以山东省的发展现状,做出进一步的分析。

二、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交通运输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的构成和诸产业间量的比例和质的联系等关系的综合,同样的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间的分配比例不同,经济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交通运输条件是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诸多条件之一,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直接影响产业布局的变化,进而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为追求低成本优势,运费占较大比重的重型原材料工业大都集中在港口或铁路交通枢纽附近。而航空所具有的优势能满足产品特征为“轻、薄、短、小”的新兴工业的需要,从而形成了临空型的新型工业区。因此,由于交通运输条件的不同,不同地区对不同产业吸引力不同,随着运输条件的提高,区域产业结构的层次也随着提高,一般来说,交通运输条件优越的区域,其产业结构的层次比较高。

2、交通运输影响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与区位选择的结果。交通运输在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中总体上还处于重要的先导地位,在经济空间结构演变中的作用具有一定阶段性。 不同的区域和发展阶段,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有极核式、点轴式和网络式。在极核式中交通线上的各点如铁路枢纽、港口由于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对各种经济活动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往往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级。在点轴式中,交通线(铁路线、公路线、航线)本身就是沿线上各点的联系通道,各种经济要素和产业沿着交通扩散,形成了以交通干线为依托,融合了人口、产业、城镇、物流、能流、信息流的线状空间地域综合体,即交通经济带。随着交通运输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区域经济空间向网络化发展,而一个区域内的交通运输网络则常常成为区域经济空间网络结构形成的基础。

3、交通运输开阔区域市场

区域市场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分工基础上,以地理空间为依托,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以诸多城镇为节点,促进区域内资源配置,发展区域间生产和流通协作,调节区域商品、劳务、金融、产权以及供求关系的市场空间组织形式。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交通运输线路主要提供区域市场的“有形交易”的联系通道,和提供“无形交易”的通讯线一起构成区域市场的内在通道。区域市场的内在通道是区域市场内中心市场与一般中心城市和其它经济腹地之间的基本联系方式。 区域内各市场主体之间联系的时间性、经济性和有效性直接决定区域市场的扩张和收缩。区域市场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全面拓宽周边市场,利用交通优势迅速扩展市场范围,我国有学者还关注跨国区域市场,指出我国西南与周边国家跨国区域市场是一个极富潜力的区域市场,在建立跨国交通、通讯和综合口岸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商品贸易、旅游服务、投资、金融等区域市场,有利于我国西南部区域经济的繁荣。

三、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

经济理论阐述和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要解释现实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下面提出解决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问题的建议。

1、以交通为主线,发展交通经济带

随着经济活动空间范围的扩展、运输通道的不断完善,区域经济系统的空间演化与交通运输线的联系不断密切,逐步形成以交通干线或运输通道为发展轴的产业和城市高度发达的经济集聚带,它是运输通道与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其发展过程中,人员、产业、技术等要素在空间上沿交通干线集聚和扩散,并且由于运输可达性和经济可达性的提高,改善了经济地理区位,促使企业间、产业间、各极点间实现要素在以交通运输干线为主体的线状基础设施束上进行空间运动。沃纳・巴特松在其提出的生长轴理论中,直接把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强调了交通干线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交通运输会使现存的增长极之间建立联系,方便人员、要素流动,降低运输费用,形成新的有利区位和优良投资环境,产业和劳动力会受到新的交通干线的吸引,向交通轴线积聚,促成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例如,甘肃省根据“提速中部,东联西拓”的战略,“十一五”期间将打造甘肃新运输,以兰州为中心,形成一个半径为100公里的1小时交通运输圈,同时甘肃省东部地区将以国家级公路主枢纽天水为中心,融入国家中部、西南经济圈的交通运输网络,使甘肃运输东连陕西、南接四川,与国家中东部及西南部地区经济相融,发挥甘肃的“通道经济”优势。

2、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聚集效应

每个经济区域都有其经济中心,经济区域的发展首先从交通区位具有优势的中心城市开始,我们将此类中心城市称为区域经济的“经济核”,并以经济核为中心点,沿方向大体一致交通运输线路形成一定的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发展就是首先通过交通运输逐步使这些“点”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转化为经济势,当这些“点”的经济势达到一定强度时,就形成了区域经济核,即“点”上聚集。然后在区域经济核强大经济势的作用下,又会在多条交通运输线路构成的运输线路束沿线,产生产业高度聚集、物质高度聚集、技术高度聚集、市场高度聚集、人力高度聚集、资金高度聚集等的经济势,形成经济带,即在“线”上聚集。这就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聚集效应。其形成机理可以概括为:第一,交通运输引起的运输费用的降低,费用的降低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了企业或经济中心的地域服务范围,吸引产业向交通区位优越的地点或交通沿线聚集,一般称为“费用-空间收敛”效应;第二,交通运输水平的提高,使得交通运输沿线区域的承担空间交流的能力提高,以及经济个体空间能力的提高,扩大产品交流的规模,使经济核和交通沿线经济带的发展有了更大的空间,一般称为“成本收敛―流量扩张”效应。

3、合理分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是以地方政府分权体制为基础的。这种特定的制度安排导致经济组织间经济活动横向协调的成本过高,以致分工协作费用明显地高于组织费用,外部横向协调费用超过内部纵向协调费用,直接导致区域分工的割裂式发展、雷同化发展。从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分工来看,假设现有区域A、B,区域A内交通基础设施状况良好,区域B可以选择分工,利用区域A内交通基础设施进行经济联系,重建交通基础设施,这个决策过程中的主体为地方政府。选择分工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收益,表现为未来地方政府税收的增加;而不选择分工,收益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直接投资和转移支付的增加、短期内就业的增加以及官员个人效用的增加。在实际行为过程中,往往会选择不参与分工,从而也就容易形成区域交通运输基础发展的“反分工”。

由此可见,推进区域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合理分工难度很大。而要想形成真正合理的分工机制,就必须要按照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各级政府在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清晰的辨别,在充分保证区域各方整理、利用交通运输资源以达成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建立良性的区际间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分工机制。

【参考文献】

[1] 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范文5

【关键词】 建构主义;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实践培养;创新途径

近年来,我国针对不同区域确定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一方面促进了部分区域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产生了诸多的问题,这种现实的需求使得区域经济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对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培养也更加急迫。同时,由于区域经济学有着较强的实用性,使研究生的实践教学贯穿于研究生学习的始终,实践教学不仅让学生认知区域经济的发展的现状,还能够提升学生真正钻研并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总之,基于构建主义的区域经济学实践教学的研究,对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必要性

1、区域经济学学科的独特性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更加精细化的学科,有着其自身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它主要是通过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来研究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某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未来空间及组织间的联系等等,它是综合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同时也有着不同区域的异质性分析的特点。

(1)学科的综合性。区域经济学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区域经济的形成是与其他因素相互联系的。区域经济学主要是研究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在现实研究中都是存在着特定的区域或者说是空间作为其研究的对象的,而该区域产生的所有涉及经济的现象都是要综合宏观经济、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以及地理、人口等知识进行研究的,这些宏观和微观的因素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也体现出了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2)较强的应用性。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很多的经济问题,不同区域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经济环境下,特别需要区域经济学从理论和实践上来对当前经济问题给予回答。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范畴,区域经济学有着其特殊的应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不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同时参与经济政策的制定讨论中,并在政策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拓宽自己;二是通过国际化的视野,从全球化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并提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

(3)研究的区域异质性。区域经济学是以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作为研究对象的,因此该学科的研究就有着区域的异质性。由于区域间存在着先天自然资源、后天社会政策等的差异,不同区域之间就表现出很大的异质性,正是由于这个立足点使得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域的研究有着不同的特点。

2、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必要性

正是区域经济学学科的这些独特性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提出了内在的要求。也正是该学科的应用性、综合性以及区域的异质性,要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理论的实用性或者说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研究生的规模也在持续的增长,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生以培养学术型的人才为目的,严重忽视了人才的应用性,导致研究生缺乏实践能力而不能真正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凡此种种都表明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生时间培养的必要性。

对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实践培养应该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从中真正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的人才。首先,实践培养能够使研究生更加系统和具体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学科理论以及分析方法。传统教学中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缺乏了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学科理论知识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并不能真正地应用与实际生活中,实践教学的培养不仅增加学生主体性还能使之更好地理解理论并掌握理论的应用技术。其次,实践培养有利于研究生真正深入区域经济发展中以探索其规律并掌握科学的实践方法,最重要的是能够真正发挥学科的价值提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一门学科的价值往往是在于对人们或者说对社会有着怎么的作用,将区域经济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并提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才是价值的真正体现。最后,研究生实践培养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刻苦钻研的动手能力等。总之,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实践培养有着其重要的意义,构建适合该学科研究生的教学培养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是从心理学的理论出发,通过对学生学习心理的深入研究形成的一种具有很强教学实用性的理论成果,它也被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建构主义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人们也越来越真正地将理论用于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对我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革新,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同时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建构主义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其共性则是在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开始建立一种能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1]

三、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创新之路

针对当前社会对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应用型人才的急迫需求以及该学科研究生教学培养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等的问题,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来从研究生实践培养的教学方式、教学设施以及实践研究等方面进行教学的创新。

1、互动中的案例教学和研究型教学方法的运用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是不可或缺的。互动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单向传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互动学习,也充分体现了研究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那么在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生教学中可采用两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它们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一是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中需要注意两点,首先是案例选择的现实有效性。案例最好是典型的、综合性的、现实的,案例应该能够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相关,是研究生关注的问题,可以是经济新闻、区域经济变动报告等,案例可以是国内本土的,也可以是国际的;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二是研究型教学。通过提供研究生专题研究的机会,通过项目的设计到实施、分析等系列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2、实践基地及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

实践基地及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保证发挥研究生实践的基础条件,更是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首先,要想转变教学的方式,利用案例进行教学就要改善基础设施,如多媒体设备、校园网等设施,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更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可通过网络有效地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及动态,能有效地利用网络是研究生进行实践研究的必要条件。其次是建立校外等实习基地、实践研究基地等。学校可通过与企业或者政府部门的合作来为研究生的实习提供机会,通过真正的了解企业发展历程更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个清晰的掌握,甚至可以根据微小的经济变化来预测全国的经济趋势。

3、“教―学―研”有效互动的结合

要想真正保证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实践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转,就必须走“教――学―研”三者的结合之路。换句话说就是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教与学的结合、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这是一种有效的互动型的教学系统。[2]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将自身拥有的丰厚的理论知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相结合,通过指导学生实践性的科研调查,提升理论水平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建议。而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也能够亲身调研,掌握更深层的理论知识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形成自我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74.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范文6

关键词:区域经济 饭店业 协调发展

一、研究背景

19世纪30年代起国外学者就开始了对协调发展的研究,Bithas & Nijkamp提出在不确定信息下,利用专家知识系统进行环境―经济协调模型的建模方法;Boulding将系统方法应用于经济与环境相关性的分析,倡导储备型、休养生息型和福利型的经济发展,其目的在于建立“循环式”经济体系来代替过去的“单程式”经济系统;Norgaad提出了协调发展理论,认为通过反馈循环在社会与生态系统之间可实现共同发展。协调发展的定义虽表述不一,但其核心却是唯一的,即协调发展是自然环境与人类使用的一种平衡,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

从定性角度看,饭店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和导向,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基础设施改善、产业结构优化、增长动力增强, 这都为饭店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由于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体实力的大幅增强、客源市场的迁移带来的业务转型, 致使我国区域饭店业防御危机冲击的能力得以迅速提升, 二者协调发展过程就是它们在相同的时间和区域内相互协调关联的过程。从定量角度看,如何准确判断和评定区域经济与饭店业协调发展水平却成为研究的难点,而这恰是本文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方法

(一)模型构建

1、耦合理论及模型

耦合是指多个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而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机理的关键在于系统内部序参量间的协同作用,它左右着系统相变的特征与规律,耦合度正是反应这种协同作用的度量。由此,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与饭店业两个子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相互影响的程度定义为“区域经济―饭店业”耦合度,其大小反映了区域经济―饭店业的协调程度。依据二者交互作用的强弱程度,一般可将其耦合过程划分为低水平耦合、颉颃、磨合和高水平耦合4个阶段。

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概念及容量耦合系数模型,构建耦合度模型,即:设变量ui (i = 1,2,…,m),uj(1,2,…,n)分别表示系统,推广得到多个系统相互作用的耦合度模型为:

cn= n{ ( u1・u2 ・…・un )/Π( ui + uj ) }1/n

当只有两个系统时,可以直接得到它们的耦合度函数,表示为:

c = 2{ ( u1・u2 )/( u1 + u2 ) 2 }1/2,耦合度值C∈(0,1)

根据耦合度值的变化可分为以下六种类型:(1)当C = 0时,耦合度极小,系统之间处于无关状态且向无序发展;(2)当C∈(0,0.3)时,处于较低水平的耦合阶段;(3)当C∈(0.3,0.5)时,耦合处于颉颃时期;(4)当C∈(0.5,0.8)时,耦合进入磨合阶段,两者间开始良性耦合;(5)当C∈(0.8,1.0)时,处于高水平的耦合阶段;(6)当C = 1时,耦合度最大,系统之间达到良性共振耦合且趋向新的有序结构。

2、协调理论及模型

“协调是指为实现系统总体演进的目标,各子系统或各元素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所形成的一种良性循环态势。”同时还要求各子系统、各元素之间相互适应与促进。因此,区域经济――饭店业要协调发展,要在保持其各自内部协调的基础上,使两者在整体上形成良性互动。此外,耦合协调度不仅能区别出由于区域经济―饭店业偏小带来协调度高的伪协调,而且能评判不同区域区域经济――饭店业耦合的协调程度,反映出区域经济――饭店业水平的相对高低。

协调模型可表示为:D = ( C・T)θ

T =a×U1 +b×U2

其中:D为耦合协调度;C为协调度;T为反映饭店业与区域经济的整体效益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θ、a、b为待定参数,两个系统基本同等重要是一般取a = 0.5,b = 0.5;当θ=1/6时其方差最小,故取θ=1/6。

耦合协调度可分为以下10种类型:①D∈(0,0.09)时,为极度失调;②D∈(0.10,0.19)时,为严重失调;③D∈(0.20,0.29)时,为中度失调;④D∈(0.30,0.39)时,为轻度失调;⑤D∈(0.40,0.49)时,为濒临失调;⑥D∈(0.50, 0. 59)时,为勉强协调;⑦D∈(0.60,0.69)时,为初级协调;⑧D∈(0.70,0.79)时,为中级协调;⑨D∈(0.80,0.89)时,为良好协调;⑩D∈(0.90,1)时,为优质协调。

3、系统综合评价函数

设正数X1,X2,…,Xm为描述区域经济的m个指标;正数Y1,Y2,…,Yn为描述饭店业的n个指标。

m

E(X)= ∑ ai×Xi

i=1

n

H(Y)= ∑ bj×Yj

j=1

E(X)为区域经济综合评价函数,H(Y)为饭店业综合评价函数,ai、bj为指标权重,Xi、Yj分别为标准化后的数据。

(二)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权重确定

1、指标选取

参考国家法定统计指标来确定区域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地方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总支出、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际利用外资。

根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的统计指标,并结合行业主管部门在饭店业统计中常用的相关指标,以及指标的可获得性,选取指标为饭店数、客房数、床位数、固定资产、营业收入、入境旅游者住宿总人天数、住宿总人天数等的规模类指标和像客房平均出租率、平均房价一类的效益类指标。

2、数据来源

文章选取了2007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为样本,数据均来自2008《浙江省统计年鉴》,2002―2009年《浙江省旅游概览》,2006年和2008年浙江省饭店业发展白皮书。

3、权重确定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对较为模糊或较为复杂的决策问题使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主要步骤为建立问题的递阶层次结构,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元素相对权重,计算各层元素的组合权重。

三、数据分析

(一)权重确定

准则层和方案层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为0.000、0.091和0.061,同时层次总排序的随机一致性比率为0.087,均都小于0.1,说明各判断矩阵指标间的比率赋值合理,其一致性都符合要求,而且层次总排序也通过一致性检验。最后完成层次总排序,从表1可得,第2、3列分别为区域经济和饭店业各子系统指标权重;第4、5列则为区域经济和饭店业各子系统指标在综合系统中的权重。

(二) 系统综合发展水平

由此,依据模型得到各样本的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和饭店业综合发展水平,如表2。

(三)区域经济和饭店业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

将各样本的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值代入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得到各样本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如表3。

四、 分析与结论

(一)分析

表2中样本普遍呈现出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高于饭店业综合发展水平的状态,少数样本包括舟山、衢州和丽水呈现为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相吻合或略低于饭店业综合发展水平。同时,多数样本呈现出饭店业发展水平会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饭店业水平也高,同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区域,饭店业水平也较低,但是绍兴和金华两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饭店业发展水平却明显低下,严重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表3中样本区域经济和饭店业耦合程度较高的包括杭州、宁波、 嘉兴、温州和台州, 其他样本都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 且耦合类型与表2中饭店业综合发展水平数据所表现的特征吻合程度较高, 样本中绍兴和金华的耦合度过低即为突出表现,说明该模型中着重反应了饭店业的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类型中呈现失调态势的样本有舟山、衢州和丽水,其他样本则表现为协调状态, 尤以杭州和宁波处于良好协调状态。且耦合协调类型与表2中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数据表现的特征及其一致, 较为真实客观地反应出样本的基本情况。

(二) 结论

浙江省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普遍高于该地区饭店业发展水平,更有甚者,地区饭店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同时,由于两者耦合程度和综合评价指数不高,直接导致各地区区域经济和饭店业的耦合协调度不高,呈现优质协调状态的区域过少,部分地区表现出失调态势。这充分显示在低等级行政区划地区饭店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明显,而且比较依赖区域经济发展对其的带动作用。同时有统计结果显示,浙江省经济发展空间特征就是东北强、西南弱,而就区域经济与饭店业的综合发展水平、两者耦合度的特征都能验证出区域经济发展的这个特征。由此得出,浙江省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饭店业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Bithas,K.,& Nijkamp, P.Environmental-economic modeling with semantic insufficiency and factual uncertainty. J.Environ-

mental systems, 1996―1997, 25(2):167―183

[2]Boulding, K.E.The Eco-

nomics 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Environmental Qualityina

GrowingEconomy,NewYork, Freeman,1996:53―57

[3]Norgaard, R. R. Economics

indivators of resource scaerity: A

critical easy. Journal of Environ-

ment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A-

cademic Press, New York,1990:19

[4]姜子青,曲财亭,刘断民.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J]. 环境保护,1992 (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