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业市场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食品工业市场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食品工业市场分析

食品工业市场分析范文1

河南濮阳市中原油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科,河南濮阳 457001

[摘要] 目的 了解噪声对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车间流动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状况。方法 采用定群、纵向研究分析138名噪声职业接触者在岗连续4年的纯音听阈测试结果。结果 未检出语频听损者;除2010年外,各年度观察对象增加显著多于岗前(χ2=10.38,P<0.01;χ2=6.31,P<0.05;χ2=7.35, P<0.01),各年度各频段平均听阈显著高于岗前(t=11.52,P<0.01;t=3.83,P<0.05;t=37.98;P<0.01;t=15.13;P<0.01);4次在岗体检3000Hz、4000Hz、600OHz处听损耳次三频段之间比较(χ2=167.95,P<0.01) 、各频段两两相比(χ2=165.8,χ2=56.42,χ2=40.09,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各年度听损耳数和观察对象数目前未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时间累积效应关系尚不稳定,该车间噪声危害目前可控。

[

关键词 ] 噪声;职业接触;纯音听阈;平均听阈;听力损失;观察对象

[中图分类号] R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c)-0025-03

职业性噪声聋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渐进性的感音性听觉损害[1]。噪声对机体最主要和直接的危害就是听觉损害,是特异性的损害作用[2],噪声危害引起的听力损伤最明显的是语音分辨率下降,造成对语意的理解困难、相互间的沟通交流受到影响。另外对声源的方位定位准确性也会下降,这对回避危险、减少工伤、交通事故发生是不利的[3]。噪声性听力损伤已成为目前国内外职业卫生领域研究的热点[4]。

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车间噪声一直困扰着职业接触者和HSE管理者,为了解在目前劳动条件和HSE管理模式下,噪声对现场作业工人听觉系统的实际影响程度,本文采用定群、纵向方法分析138名2009年经过岗前体检的净化车间外操工,在2010—2013年间的职业健康检查中纯音听阈测试检查结果及动态变化趋势,寻找该作业场所噪声给职业接触者造成的听力损失特征,为该厂职业卫生管理和噪声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车间138名2009年10月—2013年9月连续工作4年的外操工(男108人,女30人)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30~56岁,平均(42.59±1.22)岁,该人群在该车间以流动方式接触不同设备产生、强度不等的生产性噪声。

1.2方法

1.2.1纯音听阈测定和测定结果判定按照GB7583-87《声学—纯音气导听阈测定—听力保护用》要求,用经校准的丹麦AD229E型听力计,在工人脱离噪声岗位至少12 h后,在周围环境噪音小于30 dB(A)的隔音室内进行测定。测定结果按照GB7582-2004/ISO 7029:2000《声学 听阈与年龄关系的统计分布》进行年龄和性别修正后,再按照GBZ49-2007《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排除其它原因导致的听觉损害, 500、1000、2000Hz中任一耳任一频段听力下降>25 dB(HL)为听力损失,3000、4000、6000Hz中任一耳任一频段听力下降≥30 dB(HL)为听力损失;双耳高频(3000、4000、6000Hz)平均听阈≥40 dB(HL)、较好耳语频正常者为噪声岗位观察对象。

1.2.2作业场所噪声监测经过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使用经过校准的HS6288B型噪声频谱分析仪,根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设置监测点进行测量,噪声暴露声压级在70.9~107.7 dB(A)之间,平均(84.43±1.39) dB(A),频谱分析为中、高频率的宽频带稳态噪声。

1.3统计方法

利用Excel汇总数据,运用其统计函数进行计数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5]和均数95%可信区间估计,χ2检验差别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根据求得t值然后根据自由度、对照t临界值表查P值,以P<0.05推断两组数据有差别。

2结果

2010—2013体检中每年虽有检出语频听力损失者,但脱离噪声作业环境一周后复查听力,语频均恢复正常,故以下只对高频听力损失者进行统计分析。

2.1高频听损耳数

以2009年听损耳数为基期定基比,2010年上升和2011年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 2012、2013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环比2011年上升、2012年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013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观察对象

以2009年为基期定基比,除2010年外,各年度检出的观察对象与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环比201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余年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各频段平均听阈

以2009年为基期定基比,2010年下降(t=11.52,P<0.01)和2011、2012、2013年上升(t=3.83,P<0.05;t=37.98,t=15.13,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环比2010年下降(t=11.52,P<0.01)、2011和2013年提高(t=5.23,t=10.25,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2012年与上一年比(t=1.98,P>0.05)各频段平均听阈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2.4各频段受损情况(听力曲线)

分别在3、4、6kHz处表现为单频段听损的耳数占86.70%,在3k~4kHz、4k~6KHz处表现为双频段听损的耳数分别占1.97%、9.36%,三频段听损的耳数占1.97%;27.09%的耳在3k或4kHz处表现出“V”型下陷特征,72.91%的耳表现为斜坡形下降(见表4);4年中3kHz、4kHz、6kHz检出听损最重耳次分别占4.70%、32.05%、63.25%,三频段之间比较(χ2=167.95,P<0.01)、各频段两两相比(χ2=165.8,56.42,40.09,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噪声对人体影响的早期主要引起生理改变,此后才出现病理变化。早期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时患者主观无耳聋感觉,交谈和社交活动能够正常进行。随着病损程度加重,除了高频听力继续下降以外,语言频段(0.5~2kHz)的听力也受到影响,出现语言听力障碍[1]。

本次定群、纵向研究结果显示,除2010年外,各年度观察对象人数均显著多于岗前(P<0.01或P<0.05),但尚未达到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标准,此部分人员是预防的重点,各年度听损耳数和观察对象数目前未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时间累积效应关系尚不稳定,与江春苗等[6]的报道接近,可能与工人以流动方式接触不同强度的噪声,累计暴露剂量尚不足以加速或加重听力损伤程度有关。个体听力曲线统计分析显示, 27.09%的耳在3或4kHz处表现出“V”型下陷特征,72.91%的耳表现为斜坡形下降,63.25%的耳次在6kHz处受损最重,32.05%的耳次发生在4kHz,与文献研究结果听力曲线在3~6kHz(多在4 kHz)出现 “V”型下陷、4kHz高频听力下降人数最多[1] ,[2], [7],[8]均不完全一致。目前对该工作场所的噪声监测使用倍频程进行噪声频谱分析,缺少6kHz频段噪声频谱,故无法全面地以该工作场所噪声频谱特性佐证本研究结果。建议未来噪声监测采用1/2或1/3倍频程进行更为全面的频谱分析、职业健康检查增加8kHz的听力测定,以便日后对各频段进行一一对应的比对分析,并找到该厂噪声职业接触者确切的听损“V”凹陷频段。

高温、化学品均与噪声有协同作用[9], Pekkar men[10]曾经报道,噪声对听力的损害与内耳血液温度的升高有密切的关系,当噪声声级高于 90 dB(A) 时,环境温度的升高能显著增加暂时性听阈位移( TTS);吴奇峰等[11]分组研究结果显示噪声合并硫化氢组语频听力损伤最严重,噪声合并高温组次之,单纯噪声组损伤最轻。该工作场所高频噪声与高温和多种有毒化学物质共存,应是导致工人高频听力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被调查人群中,平均66.49%的人年龄在45岁以下,每天上下班2 h以上的路途中,使用耳机的频率高、时间长也是导致工人高频听力下降不可忽视原因之一[12]。

生产性噪声对机体的影响与其性质、强度和频谱特性、接触时间和机体健康状况及个人敏感性密切相关,因此,职业健康监护更应适时关注劳动者听力动态变化,加强对观察对象的职业卫生干预,才能有效控制从高频听损、语频听损到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和发展。

[

参考文献]

[1]金泰廙,孙贵范.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29-232.

[2]张君.某飞机维修工程公司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伤分析职业与健康,2013,29(3):263-265.

[3]施丽琼,袁明,谭慧萍,等.厂矿企业噪声危害与听力损伤监测分析报告[J].中国卫生产业,2013(21):159-161.

[4]Loftis M.Sources of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J].AAOHN J,2007,55(11):476.

[5]肖庆,袁进.基于Excel进行科研设计资料均数t检验[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1):1489-1491.

[6]江春苗,郭仲琪,肖吕武,等.噪声作业工人1011例听力损伤及相关因素分析[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3,39(5):293-295.

[7]陆强.某民用飞机场接触噪声作业工人纯音听阈测试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1,27(15):1723-1724.

[8]罗燕,周李芳,陈健,等.某石化总厂噪声环境作业人员听力状况调查[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21(5):532-534.

[9]林锦明,刘庆凤,刘建华,等.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性噪声聋的关系[J].职业与健康,2014,30(3):300-304.

[10]Pekkar men J. Noise,impuse noise and to her physical factors :Combined effects on hearing[J].Occup Med,1995(10):545-559.

[11]吴奇峰,李聪,梁晓阳,等,噪声与高温、硫化氢联合作用对听力损伤影响的研究[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2,30(3):124-126.

食品工业市场分析范文2

在我国乳制品企业全行业面临着信誉危机的时候,如何优化企业内控模式则成为完达山乳业管理层需要思考的问题。从传统视角下来看,企业内控的目的在于合理配置组织资源,并集中对职工工作状态的管控。然而,这种基于内环境的内控策略似乎适应现实需要,则难以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笔者认为,从目前乳产品国内销售状况来看,应需要根据市场营销需求来展开内控活动。或者说,应建立起内控与营销策略间的共生效应。

单就共生效应而言,其可理解为相辅相成和缺一不可。事实证明,在市场需求导向下的乳产品生产,惟有建立起适应市场需求环境的企业管理模式,才能在差异化竞争路径上获得先机。正是基于这点考虑,本文将通过共生效应分析来探讨内控模式的展开。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二者共生效应分析

由于乳品企业面临的是买方市场,因此,在共生效应中内控需要市场营销策略的牵引,而内控效果的好坏又决定着营销目标的达成与否。从这一辨证关系出发,以下将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市场营销牵引效应分析

针对食品类产品的市场营销模式,其仍可遵循着4ps原则来进行策略构建。具体而言,产品、价格、中间渠道、促销这四个环节,依次支撑起了乳品的市场推广活动。而在建立差异化市场推广战略时,则需着重从产品环节进行拓展。这里无须讨论具体的工艺流程,而是指出:根据市场消费者偏好和竞争对手的产品特征,开发出符本文由收集整理合消费者意愿和具有品质差异化的产品,应是完达山乳业需要去做的事情。不难理解,在当前市场舆论环境不太理想的情况下,只有不断跳出传统产品结构,才能借助供给引导来激发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这正是市场营销牵引效应形成的出发点。

(二)内部控制决定效应分析

前面已经提到,企业内控的目的在于合理配置组织资源,以及内控的对象为职工的工作状态。此时,就与拓展企业乳品结构相联系了。从完达山乳业的组织形态来看,其体现为事业部制结构。因此,每个事业部都承担着相应产品的研发、生产和质检任务。那么建立起与市场营效策略相适应的内控模式,则意味着需要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合理配置事业部单元内的研发力量和生产力量。可见,内控的决定效应也就显现出来。

以上两个方面的效应分析,体现出了相辅相成和缺一不可的共生内涵,从而也为内控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切入点。

二、分析基础上的目标定位

因为本文主题讨论的落脚于内控模式上,从而在目标定位环节也应根据内控要求来进行。以下将从传统目标和当前目标等两个方面来进行目标定位。

(一)传统目标定位

传统目标定位则是从企业内环境下来考察内控活动的,从上文多次提到的组织资源配置来看,其主要在于以任务为导向,建立起适应生产需要的组织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从完达山乳业的内控传统来看,似乎更倾向于生产驱动下的内控活动。然而,这种模式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却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环境的动态演变。

(二)当前目标定位

当前目标定位,则是以解决销售现实问题而展开的。完达山乳业所面临的销售现实问题主要包括:消费者对国内乳品普遍缺乏信心,以及各乳品企业同质化竞争所导致的销售乏力等方面。针对这一新问题、新情况,内控就应在适应市场需求的状况下完成产品结构的优化。而这也是包括完达山乳业在内的其它同行,所须开展的工作。

三、目标定位下的内控模式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目标定位下,内控模式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成本控制方面

成本控制的视阈应基于整个产业链,抛弃仅就企业内部而言的成本控制模式。产业链条作为一个由多节点构成的系统,必然存在着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各利益主体作为经济剩余的分割者,必然影响核心企业的盈利能力的获得。为此,当前乳业企业成本控制的重点应在于上游环节。笔者指出,应采取业务外包以及制度约束的形式,来有效控制原料成本。

(二)品牌塑造方面

在诸多文献中都未较好的明确,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间的辨证关系。这就导致了在对策设计上存在着无边界的模糊状态。为此,本文将品牌塑造模式明确为产品品牌塑造模式,则体现为本文的创新之处。与此同时,应建立企业品牌塑造为先导,产品品牌塑造为支撑的耦合共生效应。这样逻辑自恰性,方能催生出企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来。

(三)技术创新方面

通过分析可知,技术创新不仅是常规理解上的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还是增强产品需求弹性的需要。惟有后者的实现,才能使企业在产品价格控制上做到游刃有余。从而,提升盈利能力。这里需要强调:技术创新应植根于企业的资源禀赋条件之中,这样才能最小化的减少被复制的尴尬局面。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食品工业市场分析范文3

食品级硫酸钙的国家标准GB1892-1980中规定的产品分类只有半水硫酸钙(CaSO4•1/2H2O),硫酸钙主含量为不低于95%;在2007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组织专家对这个实行了20多年的标准进行了修订,参照美国FCC的标准,制定了最新的GB1892-2007《食品添加剂硫酸钙》国家标准,从2008年6月1日起执行,硫酸钙主含量为不低于98%,微量元素的含量要求也更加严格;同时对检定方法进行了新的修订。行业标准的执行有利于食品级硫酸钙行业整理的规范发展。2011年5月13日,历时两年修订的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卫生国家标准》颁布后,硫酸钙在啤酒中的使用的法律依据恢复。佘荆丽等在《硫酸钙在膳食钙中的应用现状及优势》一文中介绍,中国2013年1月1日实施GB14880-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中允许用于特殊膳食用食品营养强化剂的化合物来源为:硫酸钙、碳酸钙、葡萄糖酸钙、柠檬酸钙、L-乳酸钙、磷酸氢钙、氯化钙、磷酸三钙(磷酸钙)、甘油磷酸钙、氧化钙。硫酸钙作为优秀的膳食钙营养强化剂将会取得极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节约大量的经济投入,也必将被国家有关部门和人们所重视,从而有利于食品级硫酸钙行业的发展。

2国内食品级硫酸钙行业技术环境

食品级硫酸钙分为二水硫酸钙和无水硫酸钙。

2.1二水硫酸钙的生产工艺

天然矿石经过开采后得到的是二水硫酸钙CaSO4•2H2O,又被称为生石膏,其中约含20%左右的结晶水,优质的产品需要选用最好的天然石膏矿石(纤维石膏、雪花石膏等)经过无理方法进行筛选、除杂,得到污染少、健康的产品。此种工艺目前为世界各国石膏生产企业普遍所采用,而且二水石膏可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二水石膏可用以生产α及β半水石膏(熟石膏),用于建筑等领域。

2.2无水硫酸钙的生产工艺

磊鑫石膏公司的张杰在介绍公司产品的博客《站在食品安全高度》一文中介绍了无水石膏的生产工艺如下:(1)传统生产工艺:产品选用普通的天然石膏矿石(一般为带泥土未分级纤维石膏),与煤、干材等燃料直接接触经高温煅烧脱水冷却后去杂处理、粉磨而成。因与煤等燃料直接接触,有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等气味残留,产品绝大部分应用于传统豆制品工业等低端食品行业中。目前此种工艺仅在中国的生产企业中得到应用。(2)现代生产工艺:产品也只选用最好的天然石膏矿石(一般为纤维石膏)经过分级、去杂、间接煅烧等复杂工艺生产制造而成。因其无嗅无味,高纯高白高亮,广泛应用于对温度和水份、白度等有特殊要求的中高端客户。因工艺复杂,能耗高昂,目前在世界上仅仅少数几家石膏企业生产。

3国内食品级硫酸钙行业市场分析

2010-2014年我过食品级硫酸钙的同比增长率均维持在8%左右,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食品安全要求不断深入人心,下游如豆制品、烘焙、凝胶、啤酒等行业均在快速发展,下游行业应用的庞大市场将给国内食品级硫酸钙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食品级硫酸钙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特别是高端产品领域,市场尚未饱和。但是,由于监管分散、地方保护等等原因,市场上、网络上也仍然充斥着一些未通过QS认证的企业生产的号称“食用石膏”产品,因此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对食品级硫酸钙行业产生一定的监督和促进作用,从而影响硫酸钙行业的市场规模。目前,国内食品级硫酸钙市场的集中程度较低,产品差别化程度也较低,由于中高端客户对食品级硫酸钙产品的温度和水份、白度等有特殊要求,因此行业存在一定的进入资金壁垒以及技术壁垒,食品级硫酸钙产品的质量与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有密切关系。目前,我国部分龙头企业如荆门市磊鑫石膏制品有限公司的核心技术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外先进水平,但是部分中小型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仍然有待提高。生产技术的提高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而产品质量提高可以进一步促进市场规模的扩大。

4国内食品级硫酸钙行业区域差异及重点企业

食品级硫酸钙产品的市场分布情况与其下游食品工业的分布密切相关,目前我国食品级硫酸钙产品的重点区域市场主要为华东、华北以及中南这三个地区,大约占据总销量的75%左右。而随着中西部经济的发展,也将更多的占据食品级硫酸钙的市场份额。由于食品级硫酸钙只能采用天然石膏生产,中国最好的石膏矿大都集中在湖北,因此国内主要的食品级硫酸钙的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湖北省。目前,我国生产食品级硫酸钙的企业主要有:荆门市磊鑫石膏制品有限公司、河北邢台双华石膏制品有限公司、湖北省美基石膏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当阳市春兰石膏制品有限公司、应城金龙膏业有限公司、湖北龙源石膏有限公司、平邑县鲁美膏业制品有限公司、应城市和昌石膏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应城市玉峰石膏有限责任公司、南阳东方应用化工研究所等。食品级硫酸钙产品的价格会因用途、加工工艺、包装规格、品牌知名度、需求量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目前国内食品级硫酸钙产品价格一般在一千多元每吨的范围之内,且随着生产企业的不断进入,产品价格有下降的趋势,但是食品级硫酸钙产品行业依然有待规范,市场上品牌食品级硫酸钙产品非常有限,且知名品牌的产品的价格一般也要高得多。

5国内食品级硫酸钙主要用途

目前,我国食品级硫酸钙产品主要用在下面四个方面:(1)豆制品市场。从汉代开始,硫酸钙作为凝固剂一直应用于豆制品的点浆过程。进入现代,硫酸钙在豆制品中的应除了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钙元素以外,还可以改善口感(相且纯天然不掺杂化学试剂(相对于卤水豆腐,石膏豆腐更加光滑细嫩)。(2)面粉及烘焙产品应用。在面粉中,主要用作面粉改良剂,提高酵母与面团的协调性等;在烘焙产品中,主要是调节水的硬度、强化面筋结构组织、提高酵母菌活性等。(3)在海藻酸及卡拉胶等胶体中的应用。硫酸钙作为稳定剂和凝固剂、增稠剂、酸度调节剂跟海藻酸盐、卡拉胶、明胶混合后可用于肉制品、火腿肠、腌腊肉、冰激凌等凝胶产品中。(4)在啤酒中的应用。硫酸钙(石膏)作为一种可在各类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残留量不需限定的加工助剂用于啤酒的发酵中。

6结语

食品工业市场分析范文4

关键词:红豆浓浆 植物蛋白饮料 生产工艺

0 引言

据《本草纲目》记载:红豆也称赤豆、赤小豆;性平,味甘,酸,无毒,具有下水肿,排除痈肿和脓血。消热毒,止腹泻,利小便,除胀满、消渴,吐逆卒癖;散恶血,除烦闷,通气,健脾胃[1]等特性。是人们盛夏消暑降火之佳品。植物蛋白饮料是富含蛋白质的植物种子和各类谷物为主要原材料,经过浸泡、磨浆、均质等加工工序制成的浓浆料状制品,辅以其他辅料调配,最大限度的保留赤小豆原有的营养价值。不添任何防腐剂,产品溶解状态良好,味道纯正,具有谷物香气,口感厚重,蛋白质含量大于0.8%、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钙、铁等多种营养元素。

近年红豆产品在欧美、日本市场十分畅销。随着国内掀起“要健康,吃粗粮”、“五谷杂粮养生”热潮,人们渐渐认识到粗粮的营养价值,中国古代粗粮养生的思想深入人心。随着食品工艺的发展,粗粮不单单通过吃进人体,还可以通过食品加工工艺将粗粮谷物变成更加容易消化吸收的饮料喝进身体内。红豆浓浆将优质的植物蛋白、植物纤维和动物蛋白结合,满足消费者对“粗粮养生”的市场需求。

1 材料与设备

1.1 材料 红小豆(宝清红)、全脂乳粉(新西兰)、白砂糖、六偏磷酸钠、碳酸氢钠、复配乳化剂、复配稳定剂、红豆香精。

1.2 主要设备 蒸煮罐、胶体磨、高压均质机、高压蒸煮罐、剪切罐、利乐灌装机。

2 工艺技术要点(如下图一)

3 原料前处理工艺

黑龙江宝清红小豆,通常有杂物、泥沙、虫咬豆、霉豆、其它杂豆等,这些物质对产品的影响较大,通过浸泡、洗涤除去。

浸泡工艺:料水比例为1:3,水温50-60℃,浸泡时间3-4h,浸泡液用适量NaHCO3调配成溶液,调pH值在7.5-8.5。浸泡结束后pH值为中性为佳。

说明:红小豆根据产地不同,生产年份不同,含水分不同,煮制的时间长短不易控制,故采用浸泡工艺可以使得红小豆吸水溶胀,并且使表皮软化,有效缩短煮制工艺所用时间,经过研究,未经过浸泡的红小豆直接煮制需要40-45min,经过浸泡的红小豆煮制15-20min,很有效的节约了蒸汽,降低了生产成本。经过浸泡的红小豆磨制的浆液口感更佳细腻,有效降低了豆子的涩味,产品的口感更好。

3.1 煮豆工艺 煮豆工艺决定了产品的状态和口感,对于富含纤维素的谷物蛋白饮料,产品纤维的破碎程度直接影响产品的口感,经过试验高温高压可以使粗纤维更加有效的软化,红小豆内部固形物充分吸水溶胀。根据实际生产确定具体操作工艺。

煮制工艺:正常大气压,温度95℃以上,时间15-20min。

3.2 磨浆工艺 将煮好的物料过胶体磨,同时加入适量的纯净水,以免浆料过稠影响磨浆速度。经过磨制后使颗粒细微化,浆料到达20-40目,在经过20-40目的过滤网时,网下浆料进入下到工艺,网上部分物料打入胶体磨自循环,部分作为杂质废弃。

3.3 煮浆工艺 本段工艺是使红豆浆料形成均匀的混合物料,红豆浓浆是复合型植物蛋白饮料,包含植物蛋白、淀粉等物质,此段工艺主要使蛋白变性,淀粉糊化。

煮浆工艺:温度95℃,时间20min。

3.4 高压均质工艺 一次均质浆料温度在65-75℃,采取25-30Mpa压力,使各种成分微粒均匀化;粉碎大分子蛋白质,撕裂纤维组织,打断长链淀粉,充分与水融合。

二次均质温度65-75℃,采取25-30Mpa压力,使稳定剂及蛋白微粒相互渗透、乳化剂与混合物料及水相充分融合、相互交联构成胶体网状结构,有利于产品的稳定。

3.5 定容、调香工艺 半成品比重为1.025用纯净水定容,开启搅拌。先用水溶解入碳酸氢钠,再加入到定容罐中,调节pH至7.0-7.2,搅拌4-5min。加入0.03%红豆香精,保持温度至70℃。

3.6 UHT杀菌工艺 杀菌温度控制在137℃,时间为30s,采用超高温灭菌,有效的杀灭浆料的微生物,保证产品的货架期。

3.7 灌装工艺 本产品采用利乐机器灌装,有效地控制灌装过程微生物的污染,包装采用250mL容积的利乐苗条装,保质期可达6-8个月,成品温度≤30℃。

4 产品质量

4.1 感官指标 色泽:呈淡粉色至粉红色悬浊液体

气味:具有红豆特有香气和清淡奶香,无异味,饮用后谷物香气留口。

组织状态:呈均匀液态,光滑细腻,无脂肪上浮,无结块现象,无分层现象。静置数月后,瓶顶部准许有少量微凝胶。

4.2 理化指标

4.3 卫生指标

4.4 营养成分表

根据实验数据调配小样,送至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所得数据。通过以下数据,结合预包装食品国家标准,本产品符合植物蛋白饮料标准,符合低脂肪标准。

5 结论

根据市场分析报告和AC尼森公司对谷物产品的数据分析,结合本企业做粗粮专家的理念以及产品上市的排期,最终确定红豆植物蛋白饮料(即红豆浓浆)项目。红豆配以乳粉,采用适当的加工工艺,可以制成质量稳定,具有谷物特殊香气、营养物质丰富、成本较低的红豆谷物饮料,满足夏季市场对清凉解暑产品的市场需求,以下是单吨产品配方:

参考文献:

[1]梁英岳.红豆蛋白的酶法水解工艺及其抗氧化肽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0.

食品工业市场分析范文5

关键词:活性炭 作用 市场分析

近年来人们已经意识到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大,20世纪70年度的“军团病”及“病态建筑物综合症’’全部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密切关系。可导致的疾病有: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病、心脑血管疾病、白血病等疾病,对儿童及孕妇的影响:新生儿畸形、发育迟钝、智力低下。权威评估机构对室内空气污染状况对人类健康影响程度进行严格评估,评估结果令人震惊:我国每年由于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达到11.1万人。

针对以上事实情况,活性炭产品以其吸附性强的优势,独具消费者追捧。近年开发研制的活性炭系列民用产品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活性炭保健系列产品比如:沙发垫、床垫、被子、枕头、抱垫、抱被、车内座垫、靠垫、颈枕等;活性炭工艺品比如:布贴画、采砂掐丝画、秸秆画、贝雕画、十字绣、立体绣、摆件等产品。此类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好评。

一、活性炭产品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目前活性炭产品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具大的作用:治理室内大面积空气污染产品的功能性室内空气污染源:来自香烟、装修工程、清洁用品及家具,刺激皮肤、神经及呼吸道二手烟:A类致癌物,含有一氧化炭、甲醛等几百种有毒和致癌物质,对肺部和儿童危害严重。

・甲醛:来自家具的夹板、压制板、树脂制成品及地板,被列为致癌物质,会刺激眼睛不适、疲劳、心悸等症状眼、鼻和呼吸系统,导致哮喘。

・苯系物:包括苯、甲苯、二甲苯,部分列为致癌物。来自油漆、涂料添加剂及墙纸、地毯、合成纤维。导致慢性中毒,出现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氡气:来自岩石、花岗岩。无色、无味,较难察觉,衰变产物积存肺部,引发肺癌的第二号病原,仅次于吸烟。

・来自宠物、烹饪、垃圾及人体。异味令人不悦,亦影响家居生活及邻里环境。

2、调节室内空气干湿度,利用其吸湿作用,吸附环境中的水分;反之,当环境湿度变小时(即干燥),炭利用其调湿功能,释放水分子,以达到调节环境湿度的作用。

3、负氧离子功能:活性炭具有多孔性、表面具有许多的基团物质的结构特性及晶格的不对称性,使它具有自发极化产生负离子的特性,表面会产生正、负离子,负离子与空气中的氧分子相结合,就产生负氧离子。不需要外界的能量,安全、可靠、无副作用。活性炭吸附空气中的杂质,还能释放出空气中含有的负离子,形成负离子效应。当空气中的水分与炭接触时,可使水分子发生电解生成负离子,因为空气的湿度是肯定存在的,所以炭就会不断发生反应,从而持续释放负离子,永不问断,并通过这种不断的积累,使室内负离子浓度达到相对稳定的较高水平。

4、防辐射功能:现代人生活中处处有致癌危机,其中电磁波就是一大杀手。活性炭具有吸收电磁波的功能,产生电磁屏蔽效应。炭可以作为屏蔽材料主要是利用炭的多孔结构吸收转化原理,将有害电磁波进行吸收并转化为热能散发掉,避免了二次污染。

5、杀菌抑菌功能:活性炭具有杀菌抑菌作用,例如我们睡眠的被、褥、枕头就暗藏着危害人类健康的尘螨,它是一种8条腿的生物,与蜘蛛同属一族,如果不借助显微镜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是一种非常强烈的过敏原。其尸体碎片、分泌物、排泄物、虫卵都可致敏,而且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可在空气中到处飘散。对尘螨有过敏反应的人,会出现头痛眼睛不适、疲劳、心悸等症状。

二、市场分析与预测

1、产品出口现状

近年来,我国活性炭生产和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活性炭生产和出口国。2007年1-8月,我国活性炭出口量累计17.69万吨。海关数据显示,随着我国活性炭每年出口数量的增加,活性炭出口单价也在逐年提升。自2003年以来我国活性炭出口单位就不断上涨。尤其是2007年以来,价格均在700美元/吨以上,2007年8月达到825美元/吨,远高于2006年同期水平。

2、国内市场趋势

当前,我国正努力实现由活性炭生产大国向活性炭消费和应用大国转变。活性炭在国外被广泛用于多个工农业领域和环境保护,尤其是汽车工业、溶剂与废气回收工业、空气净化工业、食品工业、水处理等行业。我国是活性炭生产大国,却较少将活性炭用于环保领域。世界上活性炭产量第二的美国年产量为18万吨,消费却超过20万吨,我国的活性炭年消费35万吨,产量仅10万吨,可见我国活性炭行业成长潜力较大。

3、市场分析

根据收集国内活性炭产品最新信息,和企业订单要求分析,目前国际、国内活性炭产业发展有以下四个特点和趋势:随着世界冷战时代的结束和多极化的到来,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进一步的加快,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环境的持续,国内外活性炭产业将会得到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国内活性炭消费将日趋旺盛;随着世界各行业对活性炭产品品种和质量要求的提高,国际活性炭产品品种将会进一步增加,质量将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国际活性炭产品市场的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国内百姓家庭用活性炭产品的市场需求(围绕净水、净气、清洁小环境等器具、床上用品、装饰艺术品等)已处于培育、发展阶段,市场正处于初期上升阶段。

三、市场开拓

随着企业产品成本的降低,产品质量的提高,主副产品品种的增加,在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争取开拓国际市场。企业拟从以下诸方面采取得力措施,使本企业产品市场能够尽快拓展,使企业进一步腾飞。谋划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夫划,明确发展谋略和对策,然后付诸实施。

1、经营理念: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为本,以质量、品牌、诚信求生存,以品种、价格、服务求发展的经营理念。

2、发展战略:以国内市场为依托,以国际市场为补充,以现有产品为基础,以适销对路新产品为后盾,以优质双赢的销售价格和低廉的加工成本作保证,全面推进公司的快速发展。

3、经营对策:新.建设中,公司要对所面临的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PSET分析和SWOT分析,并研究出应对策略。

PSET分析:P(political)政治方面的因素;S(social)社会方面的因素;E(economical)经济方面的因素;T(technological)技术方面的因素SWOT分析;S(strenght)优势:地理环境优势、交通运输优势、经营成本优势及技术设备优势;W(weakness)劣势;O(opportunity)机会;T(threat)威胁

4、营销策略:公司产品营销拟采用4P营销模式。

Product产品定位策略

活性炭产品较之其它高新技术产品,其加工工艺相对简单,国内厂家竞争也很激烈,但也有许多技术诀窍,产品利润空间也比较大,企业要把国内产品确定为主导品种,下大气力组织生产和销售,要采取置换定位的方法,先在国内近距离有影响的大中城市销售,再向周边辐射,先渗透后扩大,再全部占领。

Price 产品定价策略

该公司活性炭产品国内市场价格原则按“优质中价”掌握。国际市场价格原则按“竞争定价法”掌握,采取优质优价策略。国外商根据该产品国际市场基本价格水平与该公司产品质量确定一个能够双赢的价格提供给公司。

Place 分销渠道

内销产品在国内各地主要依靠厂家直销,进行大宗批量销售。出口产品部分原则依靠厂家直销或通过经销商间接渠道。

食品工业市场分析范文6

近年来,由于生鲜食品经营在连锁超市集团越来越得到重视,在生鲜食品生产、零售流通和消费市场互动作用下,生鲜食品消费方式、消费热点和市场份额等正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生鲜食品消费形式正在发生变化。

自90年代开始,国外根据消费中的餐食加工者和用餐者、加工地点和用餐地点的不同,将生鲜食品消费形态细分为:

【1】内食:主要指传统餐食加工消费方式,主厨和用餐者都是消费者家庭成员,做饭的厨房和用餐地点也是在家里,外购做饭所需的原材料,但整个餐食加工和消费过程是在家庭中完成的。

【2】外食:主要指在外用餐形式,主厨者以及厨房和用餐地点都在消费者家庭以外,整个加工和消费是在家庭以外的餐馆完成的,用餐者则有多种组合方式。

【3】中食:这是近年逐渐流行的用餐方式,其加工者和加工地点是在家庭以外的加工场或者超市完成,消费者则以家庭成员为主,用餐地点可以在家里也可以不在家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为了减少餐食消费中耗费的时间,美国90年代“家庭替代餐”(Home Meal Replacement,简称HMR)的兴起,同时“中食”方式也在日本逐步发展,使得第三种生鲜食品的消费方式得到充分发展,微波炉的出现和市场普及推动了生鲜消费方式的多样化,针对消费需求推演出几种不同类型的生鲜食品和消费方式:

一是各种即食类食品(Ready to Eat,简称RTE),例如超市中的批萨饼、面包和快餐;

二是各种冷冻冷藏食品(Ready to Heat,简称RTH),例如汉堡包;

三是加工调理食品(Ready to Cook,简称RTC),例如调味肉扒;

四是加工净菜和半成品配菜(Ready to Prepare,简称RTP)。

这类生鲜食品的产生和市场发展,迎合了消费者饮食结构合理以及省时省力的需求,也为同一时期国外连锁超市生鲜经营快速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它是家庭劳动社会化的体现和价值分工转移过程。

其次,消费者成为生鲜食品市场的主导。

据安永咨询公司有关调查发现,零售环节的食品经营规模越来越大(作为当今超市最主要的经营对象,食品一般都占超市营业额的3O%一40%以上),在未来市场中消费者的影响力将会更为强大。生鲜食品经营方式变化能够客观地反映这种影响力。

在美国5O年代初期,超市是以延长营业时间,提供尽可能丰富的食品品种,为消费者更多选择来吸引顾客,方便购买。若干年后,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仅靠这些服务已远远不够,所以超市开始增加加工烹制好的熟食制品,并不断改进和完善,使之更适合于大众消费方式。久而久之,消费者开始普遍反映这类制成品不够新鲜,口感差,品种不化慢。根据这种情况,超市又推出了适应消费者自身口味特点的半成品。它只需要消费者买回家中自己进行简单加工,便可施展自身烹饪技术,制作出适合自己口味餐食,既可以节省消费者时间,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的新鲜感。

由此可见,在这个开放性较强的食品市场,消费方式的调整和变化都极大地影响着生鲜食品经营及产业发展方向,而生鲜经营者的创新努力和业绩增长,又会刺激带动消费需求的提高。在这种互动变化过程中,每一个相关企业都有市场机会,但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并从中获取市场份额的。只有准确地掌握消费者需求信息并能做出积极反应的企业,才能成为市场的强者。

第三,生鲜食品市场上品牌的公信作用日趋重要。

由于生鲜食品与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大食品产业体系中的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和零售流通各个环节,建立起与顾客之间的相互信赖关系将成为保持企业长期不衰的关键之一。而顾客是用自己的钱包来给各个品牌投票和打分,消费者正在以不可预知的力量和消费需求塑造着一个个有号召力的品牌。

在这个产业链条上,零售企业由于其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天然优势,使得零售品牌成为这种信赖关系的集中体现,并以此向帮助顾客更有效消费的“代言人”角色转移,零售品牌的塑造也使零售企业积累了向上游整合供应商资源的筹码,但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够发挥好这个“代言”作用的。 二、中国生鲜消费方式的变化趋势

伴随着中国生产增长和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食品在整个消费品支出中的所占比重即‘恩格尔系数’逐渐降低(2000年39.2%),并呈现出多元化、结构性替代的趋势。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但我国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总量却呈上升趋势,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998元,比1995年增长41.3%,平均每年递增5.0%。此外,我国城乡居民的食物类消费结构出现显著改善,生鲜消费方式的主要表现为:

1、食品消费正处于转型阶段

中国的经济发展使居民食品消费产生了结构性变化,首先是粮食消费量下降明显,其中:细粮消费量降低,粗粮消费量增加,主食的花色品种呈现出多样化和成品化;其次是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量明显提高。其中:猪肉的消费量略有下降,牛羊肉、水产品、禽肉和蛋奶的消费量明显提高,牛奶已成为许多家庭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食品结构变得更富营养、更为合理;第三是用于烟、酒、饮料、干鲜瓜果等奢侈品的消费支出明显增加,2000年人均支出332元,比1995年增长24.3%。

2、追求食品口味的多样化

食品风味和饮食习惯可捕捉到未来食品的流行特征。多数消费者在食品风味上喜欢尝鲜和创新,所以对于外来民族菜肴的风味比较感兴趣;但会保持原有的基本饮食习惯。

另外,鲜活食品中新鲜的天然食品会更受人们的关注,蔬菜和水果作为鲜活食品的主流将受推崇,因为含有基本营养成分的食品有益于健康和减少疾病,所以新鲜的鱼、西红柿、大蒜、燕麦茯、青豆、橄榄油、酸奶、土豆和黄豆制品等会更受欢迎。

3、加工食品方便化受到追捧

由于中国妇女多是家庭主要的食品采购者和厨房主导者,在中国妇女高就业率的社会环境下,能够减少一日三餐的准备与烹煮时间,避免枯燥的家务杂事,自然成为购买生鲜食品的主要准则。消费者追求方便的趋势,各类加工食品不断涌现,商场和超市的净菜、方便主食、速冻食品、加工食品、加工成半成品的三餐食品的需求持续增长,中国的“厨房工程”出现和发展也是家庭代替餐(HMR)消费需求的市场表现。它会推动国内生鲜初级产品加工成本社会化,也会为农产品增值创造了巨大消费空间。

由于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用餐不再拘于时间和次数,有些人一天用餐三次,也有许多人只在中午吃一次主餐,其余的用小吃代替。在办公室吃早餐和从家带早餐的人数成倍增加,用微波炉加热,这为各种烘烤点心和配餐食品的销售注入新的活力。这是享受生活,用餐简单化的结果,食品消费方式反应出生活型态的改变。

4、在外就餐和送餐服务越来越多

2000年,中国人均在外用餐288元,比1995年增长78.9%,这种消费方式在未来还将保持一定增幅;与此同时,送餐服务和街头快餐食品(手抓食品)也会有所发展,当今社会的快节奏将孕育产生新一代街头食品,保温和口味较好,方便快捷的手抓食品例如三明治、汉堡包和时尚烤面包等,会越来越容易在街头商店、手推车、书报亭内买到。

5、食品消费将保持快速增长

中国食品工业拥有全世界最大市场和最有潜力的市场,12.6亿的人口数量,每年1000万以上的新增人口,未来相当一段时期仍将保持的人口增长态势,这是食品消费增长最直接的影响因素;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小城镇的发展,将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加大了对工业化食品的需求。

从国际经验看,在年人均收入到达1000美元左右,国民的食品支出处于快速增长时期。目前,我国的人均国民收入正处于这个阶段,居民首先在食品的数量上得到满足,然后对口味、营养和品种提出更高的要求,正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营养、多样、方便和安全的时尚转化,正从温饱向小康迈进,所以正是食品消费结构加速变化和加工食品需求加速上升的阶段。它要求我们今后的传统食品要现代化,保健食品要大众化、上餐桌,三餐食品要工厂化、商品性消费,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生鲜消费方式变化带来的影响

中国加入WTO之后,社会和经济正在逐步融入国际大市场,生鲜消费形态的变化会深深地影响连锁超市的经营方式与商品结构。

1、未来超市生鲜经营的重心将有所调整

连锁超市生鲜经营的产生是迎合了消费者需求应运而生的,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始终需要坚持其代表新消费需求的形象特征,在新的生鲜消费方式逐步显现的时候,超市生鲜经营的重心也有必要及时作出调整。

就目前超市生鲜经营的主营项目,初级生鲜三品是生鲜商品结构的必需,销售量较大,但毛利普遍偏低;熟食中的快餐类产品面临着中低档餐饮店的竞争,存在一定的发展压力;以西式消费方式为主的面包类经营,由于消费方式的不同,其成长空间有限。

在当前中国的消费环境中,解决中国家庭的家庭代替餐(HMR)将为连锁超市生鲜经营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契机。家庭代替餐(HMR)或“厨房工程”的市场开发实际上是在超市生鲜三品的基础上,为顾客提供不同加工程度的家庭配餐食品,从各种即食类食品和手抓食品到便于存储的冷冻冷藏食品,从加工净菜和半成品配菜到丰富多样的加工调理食品。关注生鲜半成品和制成品的开发与经营组合,并有意识地把生鲜经营的重心向这个方向转移,这将会给超市生鲜经营带来良好的一个发展空间。

作为生鲜经营重心调整的延续,连锁超市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有效地制定生鲜产品开发和经营策略,并使之得以实施,它与企业内部和生鲜供应链管理密切相关,而目前多数超市生鲜经营运作水平和对供应商的影响能力都比较低,很难在生鲜消费方式的变化过程中充分获利。

生鲜产品开发和经营策略包括:顾客群和消费方式分析、销售分析和产品开发指导、超市与供应商相互配合的产品开发协调机制、超市与供应商的品项制作分工、生鲜经营计划协调、生鲜配送支持等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所以超市生鲜经营重心转移并从生鲜供应链管理上获利,这将会是一个艰苦的、循序渐进的工作过程,日本7-11生鲜自有产品开发的大众食品协同组合也是经过了二十余年的努力才达到今天的规模和运作水平的。

2、生鲜经营方式更加贴近消费需求

超市生鲜经营本身是一个受季节、天气、消费方式和顾客群影响很大的项目,因此生鲜经营方式从商品管理角度出发,仅仅停留在体现超市商品归类管理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体现出顾客的消费方式,发挥卖场在顾客消费过程中的引导作用,这对于生鲜经营者来说是一个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生鲜食品由于购买频率相对较高,与家电类商品购买来讲也属于低度参与的消费过程,这意味着许多消费者的餐桌食谱是在卖场中决定的,因此卖场销售方式能否配合顾客的消费方式,能否反映出季节变化和消费观念,能否根据销售规律在不同时间段的确定生鲜商品经营重点和商品组合,这一切工作的质量都会直接影响超市生鲜卖场对顾客的影响力和经营业绩。因此超市生鲜经营方式要求从生鲜食品的年度销售规划、各种节假日及季节转换期间销售重点和主题,到相应的商品结构调整和商品组合计划等等,都十分贴近不断变化中顾客消费方式,以此将生鲜的销售业绩稳定地掌握在企业的规划之中。

3、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需求分析程度正在使企业差距拉大

在开放程度最高的食品销售市场中,无论是食品加工还是零售终端,市场消费需求分析程度决定了企业对市场变动的认识程度和反应速度,最终关系到企业盈利能力。

连锁超市借助于直接面向生鲜食品的最终消费者,具有直接观察顾客的消费行为、采集消费数据和进行实证性分析的便利条件,但中国的消费市场庞大而又复杂,地域性和差异性较强,在数据采集积累和分析方法上仍在逐步探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