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知识管理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知识管理的意义

知识管理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个人知识管理;关联主义;要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2)02-0051-06

一、引言

今天。我们已然生活在数字时代。“知识剧增与速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相对于信息和知识的无限来说,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国先贤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现代人更是感慨:我们身处信息的海洋却忍受着知识的饥渴;头脑充斥着各种知识,却缺乏必要的智慧:在数据中丢失信息,在信息中漏失知识。在知识中失落智慧。成为一种尴尬的数字生存窘境。因此,如何有效地获取、评价、整合、交流和利用信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效率,成为数字时代的一项重要能力。个人知识管理(PKM,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一种对浩瀚的信息和知识进行有效管理的理念与个性化学习的方法,为化解数字时代“信息过载”,整合“信息碎片”的困惑提供了洞见与方法。

二、个人知识管理

(一)个人知识管理(PKM)的要义理解

目前,关于个人知识管理(PKM)的定义,依旧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美国密西根大学的Paul A.Dorsey教授(2000)认为“个人知识管理应该被看做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能与方法,这些是21世纪知识工作者必备的能力。”这一宽泛的定义描述成为许多定义衍生的发端。

许多学者从逻辑概念或从实际操作层面对个人知识管理进行了演绎,认为“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概念框架,个人组织和整合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使其成为个人知识基础的一部分,并将散乱的信息片段或知识碎片转化为一种可系统化的应用,实现个人知识增殖的策略”(Frand&Hixon.1999)。它“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帮助个人有效地管理飞速增长的信息。注重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共享、利用和评价的过程”(甘永成,2003)。主要包括“对个人已经获得的知识进行管理: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新知识:最终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激发创造出新的知识”等三层含义(孔德超。2003),其实质在于“帮助个人提升学习工作效率,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提高个人的学习力和竞争力”(田志刚,2004)。

通过对现有个人知识管理文献的分析,以及综合上述各定义,我们发现,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个人知识管理的界定不一。但我们可以聚合其共性方面来理解个人知识管理的要义:(1)是一种自主学习方式,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网络的建构;(2)既关注个体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基础,更强调个体外部知识网络的建立与管理,主要包括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及人际关系的管理等:(3)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的选择、获取、编码、交流分享、使用和创新的过程;(4)注重知识网络的循环流动更新和自身知识的增值创新。

(二)个人知识管理的意义

作为一种数字时代的自主学习方式,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对提高学习、工作和生活效率,尤其是塑造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1 提高学习工作效率

对于数字时代的学习者来说,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面对呈指数级增长的信息资源,人脑存储的容量及连接的速度望尘莫及,一不小心我们就迷失于网络中的信息海洋。个人知识管理作为一种自主学习方式,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学习需求或兴趣爱好建构个性化的学习网络,能对海量繁杂的信息资源分门别类,贴上专属“标签”,进行有效管理运用,形成良好的网络自主学习习惯。有利于学习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来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从而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减轻大脑的认知负荷。

2 获取新知的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各种社会性软件的兴起,学习已不再仅仅是局限于个体的内部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分布式的群体活动,获取知识的途径正在成为与已掌握的知识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的获得有赖于个人学习网络,尤其是丰富多样的人际网络。个人知识管理正是通过整合所需信息过程中建立或强化人际网络,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习者实现个性化学习,获得新知提供平台。个人知识管理可从三种途径促进学习者获得新知:首先,根据个人学习需要或兴趣爱好,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对信息资源进行获取、评价、分析、比较、归类、加工处理、筛选,将客观信息与个体已有知识体系进行同化和顺应,内化为自己的主观知识,促进知识的生成,储存于个人知识库中:其次,个人知识管理强调知识的流动更新。交流与分享是知识流动的基本条件,在交流与分享中。信息或知识得以流动,多样化的观点得以涌现。个人知识管理通过与其他组织或个人的交流分享,获取更多来自他人或组织的显性或隐性知识:第三,将自身已有知识和他人或组织的知识通过系统化、组合化、显性化表达来实现知识创新。

3 促进有效的终身学习

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知识选择、获取、编码、交流分享、使用和创新的过程,它注重知识网络的循环流动更新和自身知识的增值创新,使学习者能持续不断地获得新知,完善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持续一生地进行学习。此外,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较高认知水平层次的活动,需要学习者较高的认知能力,因而,PKM的实施过程,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问题求解、决策、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交流表达、创新等高阶能力,而这些都是数字时代终身学习者必备的学习能力,能够极大地满足终身学习的需要。

目前,虽然人们对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已有比较充分的认识,但实际应用或实现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其主要问题在于缺乏理论的支撑、系统方法的指导以及对工具的盲目追求。通过对现有个人知识管理研究的分析,我们发现,个人知识管理诠释的正是一种关联主义的学习活动,许多学者提出的知识管理方法都渗透着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关联主义(connectivism)作为一种适应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为我们审视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了一种有益的视角,为理解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与方法指导。

三、关联主义:一种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

2004年,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关联主义”(Connectivism)概念。在他看来,关联主义是一种超越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适合

解释和指导数字时代学习现象与学习需求的理论。关联主义认为。学习不再是个体的内部活动,知识也不再以线性的模式获得,学习(被定义为动态的知识)不仅发生在学习者内部,还可存在于学习者自身之外的组织、社群或数据库中,学习是一个连接专门节点或信息源的过程。

如果说行为主义的学习隐喻是“强化”,认知主义是“习得”,建构主义是“建构”,那么,关联主义的学习隐喻是“连接”。作为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在确切定义和解释人们是如何学习这方面,关联主义的核心观点认为“学习就是形成网络(network forming)”。任何理论的验证标准取决于它能把该领域的问题和矛盾解决到什么程度,当学习被看做“一种形成联接(创建网络)的过程”时,以往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中关于学习的种种悬而未决的问题便会得到很好的解答。

(一)关联主义的基本原则

关联主义主要有八条基本原则:(1)学习和知识存在于多样性的观点中;(2)学习是一个连接专门节点或信息源的过程;(3)学习可存在于人工制品(artifact~)中;(4)可持续学习的能力比当前掌握的知识更重要;(5)促进持续学习需要培养和保持各种连接;(6)能洞察不同领域、观点和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7)知识的现时性(精确的、最新的知识)是学习活动的宗旨:(8)决策本身是一种学习过程。人们根据不断变化的现实来选择“学什么”、“怎样学”和“如何理解新信息的意义”。

(二)关联主义的基本观点

基于本文的宗旨,我们结合关联主义的基本原则从知识观、学习观、能力观对关联主义作如下阐释:

1 知识观

知识能被描述但不能被定义,它是一种组织,并非是一种结构。传统上,知识的组织主要采用静态的层级和结构,今天,知识的组织主要采用动态的网络和生态。(1)知识的类型:西蒙斯将知识的类型分为知道是什么(Knowing about)、知道如何做(Knowing to do)、知道成为(Knowing to be)、知道在哪里(Knowing where)和知道怎样转变(Knowing to transform),“知道成为”(需要什么)、“知道在哪里”找到知识以及“知道怎样转变”将成为数字时代愈来愈重要的知识和能力。(2)知识的分布:关联主义引入网络的概念,认为学习网络由节点(Nodes)和连接(connections)组成,知识不仅存在于个体的头脑中,还存在于个体外部世界的各种人工制品(如组织、社群、数据库)中,而这些皆可被视为节点。此外,关联主义认为知识的现时性是所有关联主义学习活动的宗旨,人们只有在不断的循环流动更新中才能获得精确的、最新的知识,而知识的流动离不开各种工具的支持,因此,关联主义的基本要素包括:节点、连接、网络、知识流和工具。

2 学习观

关联主义诠释的是一种“关系中学”和“分布式认知”的学习观。关联主义认为,知识以碎片化的方式分布于知识网络或社会网络的各个节点上,学习就是把分散的各个节点连接关联起来的过程。面对数字时代信息或知识的过载,我们并不用也不可能学会所有的知识,因此我们要学会将认知负荷卸载到网络中,正如卡伦·斯蒂芬森所说“长期以来,经验被认为是知识最好的老师。但我们无法经历所有的事。因此他人的经历,乃至其他人,都将成为知识的代名词,‘我把知识储存在朋友处’诠释的正是一种通过创建人际网络汇聚群体智慧来获取知识的公理。”

3 能力观

关联主义认为今天有效的学习需要不同的方法和个人能力,面对“知识激增与速衰”提出的挑战,人们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终身学习被认为是应对变化所必需的。在关联主义的视角下,我们需要具备如下终身学习的能力:智商与情商相结合的能力、应用能力或实践能力、关联能力、搜寻能力、分布式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兼容和整合能力、知识管理能力、决策与创新能力。此外,应变能力、问题求解能力、迁移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维、可持续发展等高阶能力也是关联主义下学习者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

四、映射:关联主义与个人知识管理

综合上述对关联主义的分析,反思个人知识管理的要义与意义,我们发现,无论是关联主义还是个人知识管理都关注个体外部知识的连接与流动,强调个人学习网络的创建、管理与优化,并通过与他人或组织的知识网络进行连接来深化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都注重学习者终身学习能力的塑造。因此,我们可以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映射关系,如图1所示。

在关联主义的关照下。我们认为。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活动,旨在提高个体的知识力与竞争力,塑造终身学习能力。关联主义的五个基本要素“节点、连接、网络、知识流和工具”为个人知识管理的要素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视角:其学习隐喻“形成或创建网络”为个人知识管理中群体智慧聚合的个人学习网络的建构提供了方法指导,个体通过自身学习需要选择人际、知识节点,并与之建立连接,形成个人学习网络,在不断的动态循环中更新完善,最终实现知识的增值与创新,从而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因而,关联主义视域下的个人知识管理应是在“学习网络结构中一种关系和节点的重构与建立”,强调对人际、知识网络的建构,即创建基于人际、知识节点的各种连接。学习者应该更加注重于培养自身的终身学习能力以及对不同领域、观点与概念之间关联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对当前知识的掌握。以下,文章将从关联主义的视域对个人知识管理的要素及方法进行阐述。

五、理解:关联主义视域下的个人知识管理

(一)要素

在关联主义看来,学习就是形成或创建网络。网络由节点和连接两个基本要素组成,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连接形成网络,网络一旦连通,知识流就在各节点之间传递。而几乎所有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事物如果不是一个节点,也会是一个连接。因而,在关联主义视角下,个人知识管理的基本要素亦可以分为:节点、连接、网络、知识流、工具。

1 节点

通常,个人知识管理需要管理的资源不外乎五种:人际交往资源、个人通讯资源、个人时间管理、个人网络资源、个人知识库资源。在关联主义的视域下,这五类资源皆可视为节点。根据关联主义的原理,学习和知识不仅存在于多样性的观点中,还可储存在人工制品中,因而,我们把个人知识管理需要管理的节点分为两类,一类是人际节点。包括学习同伴、专家学者、学习组织及社群等;另一类是知识节点,包括各种数据库、知识链接、数字图书馆、主题学习网站等等。

2 连接

关联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连接专门节点或信息资源的过程,因而,“知道知识在哪里”并与之快速建立连接的能力将成为数字时代一项重要的学习能力。连接指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关联,是个人学习网络建立的关键。连接一旦建立,信息、知识便可在各个节点之间传递流动。关联主义视域下个人知识管理的连接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1)人际节点之间

的连接,即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如好友之间通过情感建立的联系,学习同伴通过学习任务或共同的学习兴趣建立的联系,与专家学者建立的学导联系等等;(2)人际节点与知识节点的连接,即个体获取外部知识的连接:(3)知识节点之间的连接,指个体头脑中已有知识之间的连接以及个体已有知识与外部新知识之间的连接。

3 网络

关联主义的起点是个人,个人的知识组成一个网络,这种网络被编入各种组织和机构,反过来各组织与机构的知识又被回馈给个人网络,提供个人的继续学习。这种知识发展的循环(个人对网络和组织)使得学习者通过他们所建立的连接在各自的领域保持不落伍。数字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网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无数的网络中穿行,不断地影响他人和被他人影响,生活的过程成为一个不断适应、连接新网络或学习的过程。当我们获得新的节点,形成新的连接,聚合到更大的网络或者分解成更小的结构。我们就在不断地学习和适应——与周围的世界进行动态的交互。

个人知识管理需要管理的两类节点通过连接形成个人学习网络,因此根据这两个维度我们将个人知识管理的学习网络分为:人际网络与个人知识网络。人际网络,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是个人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对“我把知识储存在朋友处”这一公理的诠释:个人知识网络的建立包括两个方面:(1)个体头脑中已有的内部知识网络,存在于个体的心智结构中,可通过各种思维导图工具软件绘制概念地图(脑图),使学习者明确学习需要,以便与外部知识建立快速关联;(2)个体外部知识网络,建立在个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认知加工处理来获取新知识。吸收内化为自身内部知识。完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创造出新的知识。

4 知识流

知识流动是网络的一个重要功能,并且能提升建立网络所需的能力。网络一旦建立,信息、知识流就可在各个节点间流动。个人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也是使知识循环流动,从而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创新。因而,知识流亦是个人知识管理一个重要的基本要素。知识是动态的、流动的,拥有不同的生命周期,只有在不断的流动循环中才能不断淘汰旧的知识,产生新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建立个人知识库,存储知识,而是通过知识网络的建立,使知识在不同的节点之间流动,实现知识的动态循环更新。

此外,知识流的流动还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心智模式、思维方式有关,学习者需要具备良好的知识基础,清晰的知识结构,愿意改变固有心智模式,训练思维能力来促进知识的流动。

5 工具

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知识激增与速衰”的挑战,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各种社会性软件的兴起,为我们实施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了条件和动力。

根据关联主义视角下个人知识管理需要管理的人际网络与知识网络,我们将个人知识管理的工具也从这两个维度进行分类。一类是社交工具,一类是知识工具,如表1所示。

(二)方法

关联主义的学习隐喻“学习即形成连接、创建网络”为个人知识管理的实施提供了一种新的建构视角和方法参照,结合关联主义的基本要素。相关原理理念映射到个人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即是通过自身学习需要选择人际、知识节点,并与之建立连接,形成人际、知识网络,实现对各种人际或知识节点及连接的管理、在知识的循环流动中最终实现知识的增值与创新,从而促进学习者各种高阶能力的发展。至此,我们将个人知识管理的方法步骤分为:选择节点,确定知识需求:建立连接,通过各类工具软件获取知识并与之建立连接;组织连接,对知识进行个性化的分类、存储,将外部知识吸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维系连接,保持知识流;利用网络,运用知识:最后通过综合各节点处获得的知识。实现知识创新。

1 选择节点:明确需要

没有知识就谈不上知识管理,因而个人知识管理的起点就是分析自己的学习需要,选择节点,获取有价值的知识。对知识的不同需求决定了个人知识管理的差异性与个性化,个体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明确自身对知识资源的需求,对节点进行选择和过滤。此外。学习任何领域的知识必须达到一定的深度,否则习得的知识就是常识。而常识无法提升你的竞争力。因此,学习者需要明确自己期望并可以在该领域的学习达到什么程度。

在此阶段,个体可以针对自己对某一特定主题的知识结构或某一兴趣领域运用MindManager、Mindmapper、Inspiration等思维导图工具绘制概念地图,进行一种可视化语义网络表征,了解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优势等,明确学习方向,从而知道自己需要学习什么知识,获取什么知识,期望并可以达到何种程度。

2 建立连接:获取知识

确定了自身的学习方向,也就设置了人际、知识节点的“过滤器”,接下来就是与需要的节点建立连接了,连接的建立有助于我们随时了解并掌握该领域的最新知识动态,保持自己不落伍。技术的发展,为连接的建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如人际网络的建立,我们可以通过人立方关系搜索网站,了解各领域学者专家之间的联系,找到需要的人,通过各种即时通讯工具(如QQ、MSN、Gtalk、飞信、阿里旺旺等)或者手机、e-mail、微博及博客等与他们建立连接,并可通过微博、博客、开心网、人人网、校内网、QQ空间等社会性网络关注好友、学习同伴或专家学者的动态,此外,还可通过关注的人际节点,找到“朋友的朋友”。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建立的连接越多越好,因为我们可以与之保持社会交往关系的人数最大值是150人,即150法则。这条原则不仅适用于人际网络的建立,同样也适用于知识网络。一个有效的网络,节点数不宜过多,过多容易产生信息过载,无效信息增多,加重学习者的认知负荷,从而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浪费学习精力,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的学习需要有目的、有选择地与其他知识节点和人际节点建立连接。

3 组织连接:编码知识

从社会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组织是指按一定目的进行编排、组合,形成有组织的实体,或实体内组成要素间的关系。通过建立连接获得的知识并不是真正的知识,而只是凌乱的、无序的知识碎片。知识只有经过个体深层次的理解,思维加工处理,按照各节点性质或作用的不同进行个性化的分类储存起来,并能随时为自身所用时,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知识。

影响组织连接的因素主要有如下方面:

(1)已有的知识结构:个体已有的知识结构是组织连接的基础。个体已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新观念之间建立的有意义的实质性联系,有助于个体消化吸收新的知识,通过调整已有的认知结构将新知识内化为个体自身的知识。知识半衰期的缩短,更新周期的加快,都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夯实原有的知识基础,调整原有的知识结构,适应外部世

界的变化。以便迅速建立起与新知识、新观念之间的连接。

(2)心智模式:心智模式(Mental Models)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甚至图像、印象,是对周围世界如何运转的既有认知。心智模式受我们的惯性思维、定势思维以及已有知识结构的局限,影响我们理解吸收新知识、新观念以及做出决策判断等。因此,在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心智模式的改善有助于个体组织连接,促进个体消化吸收外界的新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而理性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我们改善心智模式,所谓“理性思维”,通常指深层次理解知识与运用(迁移)知识时的心理活动状态和信息加工方式。美国教育学家坎贝尔认为,“理性思维”有分析、提问、归类、交流、比较、联系、对照、精细加工、评价、推测、解释、测量、观察、运作、发现范型、预测、排序、总结、综合、确证等20种,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促进个体理性思维的发展。

4 维系连接:交流分享

关联主义的起点是个人,每个人都是更大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或者连接,知识流在各节点间的连接中流动,可能在某些节点间增强,也可能在某些节点间衰减或消失。通过各种社会性软件,与学习同伴、专家学者或者组织的交流分享,如通过微博、Blog(博客)发表分享自己的知识、学习体会或经验等,通过QQ、BBS论坛等与学习同伴或组织就某个感兴趣的主题进行讨论等,这样不仅可以使自身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更加重要地,还可以使隐性知识社会化,获取更多来自他人、组织或社群的隐性知识,如学习方法、经验、各种高阶能力等。

影响保持和维系个人学习网络中各节点间连接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信任:彼此信任的节点,信息才会在二者之间流动。一个节点信任另一个节点,它才愿意接受来自该节点的信息,并给以积极的反馈:它才愿意将自己的知识分享给其他节点或专业网络。并融入到专业网络中去。

(2)交流与分享:英国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人便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两种思想发生碰撞,还可以产生两种以上的其他思想。”如果节点之间缺乏双向交流互动,则两者之间的连接将会减弱,甚至消亡,反之,则会增强。因此,积极参与交流、分享知识,才能加强节点之间的连接,保持维系知识流的流动。才能获得并创造更多的知识。

(3)节点价值:关联主义认为,在社会网络中,各种活动中心就是那些建立起良好连接的人,他们能够培养并保持知识流。因此,不断提高自身节点价值,与网络各节点间建立良好牢固连接,更多有价值的知识流才会流向你。通过交流分享知识,让别人知道你知道,你才拥有更多的机会,从而也能提升自身节点的价值。

5 利用网络:使用知识

知识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唯有在使用中才能体现价值。建立了知识连接并不意味着学习就发生了,保存在各种数据库中的知识只是静态的知识链或知识块,只有将知识表达出来,运用于实际生活或工作中,解决问题或者完成任务,才能发挥知识的价值。学习者需要明确自己的需求与目的,有意识、有策略地创建、管理、维系学习网络,使知识流在连接间保持顺畅流动,最终利用网络中的资源来提高学习工作效率。

6 综合节点:创新知识

创新知识,是人际网络与个人知识网络建立的最终目的。通过个体知识的动态更新以及个体心智模式的完善来实现知识的创新。因此学习者要充分利用网络分析、归纳、总结其他节点的知识,积极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并通过系统化、组合化、显性化的表达来分享和使用知识,从而创造出有价值的新知识。

个人知识管理从节点的选择,到连接的建立,再到网络的形成,最终在知识的动态循环更新中实现知识的创新,形成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各个阶段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渗透、不断循环的过程,知识流贯穿于整个知识管理的始终。

知识管理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知识管理;战略意蕴;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182-02

收稿日期:2010-02-04

作者简介:孙永林(1983-),男,河北秦皇岛人,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从事经济管理、教育管理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知识管理概念的提出及其在企业生存发展实践中的作用水平的不断提升,学术界开始将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到与企业知识、学习等相关的战略管理理论方面,并形成一道风格迥异、姿态万千的知识管理战略观。知识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成败兴衰、实力强弱,已经不再单单取决于它所拥有的物质和资本,而更多地取决于企业对知识的拥有程度和创新能力。以人本性、市场性和动变性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功能地位和适应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一、知识管理的概念内涵及战略意蕴

知识管理源自于信息时代背景的知识经济体系研究,其核心是对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应用和知识消费如何有效链接起来,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知识管理强调知识在企业管理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企业对知识的开发、利用、研究和共享。知识管理不仅继承了人本管理的精髓与本质,而且也结合了知识经济形态的内容与特征,由于知识管理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彰显“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因而也成为诸多学者竞相研究的理论焦点。目前,关于知识管理内涵的理解呈现多样化特点。卡尔・弗拉保罗认为,知识管理是适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日本学者Hivoyuki认为,知识管理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如何使用不见的资产―知识。在Allee・Verna看来,知识管理是帮助人们对拥有的知识进行反思,帮助发展支持人们进行知识交流的技术和组织内部结构,并帮助人们获取知识来源,促进他们之间进行知识交流。尽管不同学者对知识管理内涵与本质的认识不完全相同,但都强调知识资源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知识管理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知识管理的内容体系,试图从影响知识管理过程的内外因素中概括出知识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及其实现技术。陈建军认为,知识管理的构架模式应该包括五个基础,即围绕系统管理目标而进行的企业价值观和环境因素分析、实现知识整合和扩散的知识管理理论、灵活的流程管理、支持人员关系和任务管理的组织管理、应用于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1] 。杨阳和张新民构建了知识管理的内容框架,提出知识管理行为、知识处理行为、知识资源和知识管理影响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知识管理理论层面的结构平台与实践层面的评价框架[2] 。已有研究成果表明,知识管理既离不开企业员工对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合理利用与研究共享,也离不开企业对开放信任的内外环境的合理建构,可以用“四个恰当”来概括知识管理的基本目标:在最恰当的时间,将最恰当的知识信息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使之做出最恰当的决策。不同行业、性质和类别的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环境条件相差有别,知识管理对象不尽一致,其实施者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也高低不一。所以,知识管理是企业以自身实际为出发点,以校容巨大、无限多变的外部环境为着眼点,以知识信息的敏锐捕捉、系统分析、准确把握、合理应用和高效创新为突破点,不断实现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关系的动态调整与整合优化,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演进。

企业生存环境的动变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促使企业为增强动态适应能力而进行战略管理转向。在战略转向过程中,人们逐渐将研究焦点锁定于能够有效支持组织战略体系、切实提高竞争优势的知识管理方面。知识管理由此也被上升到战略管理高度,成为决定组织战略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3] 。知识管理战略研究最早是基于资源观的框架展开的,突出强调新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对于组织创新的意义。在国外,有学者从动态过程角度提出知识管理战略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是企业内外知识管理战略、策略和管理方法形成的有机整体,其目标指向在于提高组织的知识创新能力,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也有学者从实现手段角度提出组织成员的知识储存、知识获取和知识创新是知识战略管理实现其内在价值的根源所在[4]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知识管理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组织结构设计、组织文化构建、工作流程再造、管理制度完善以及员工素能训练等工作的合理规划。也有学者认为,知识管理战略是组织为了实现塑造核心竞争力和提升竞争优势的目标,而采取的知识管理规划与行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知识管理战略是企业通过对组织内外部知识及其相关管理活动的决策性规划,来实现知识的创造、扩散、应用和共享,最终达到竞争优势的塑造、获取和维持的目的。

二、知识管理实施的策略体系

知识管理基于知识、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通过内外环境要素的系统整合,旨在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与创造能力。提高竞争优势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根本出发点,知识管理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保持、创新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首先,要正确树立知识管理实施的价值性。知识管理不仅是知识收集和知识整理的过程,更是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的过程。充分挖掘知识潜能,有效利用知识资源,不断扩充知识库存,切实增加知识价值始终是知识管理的基本内涵,对企业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的关注提高也应该是知识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竞争优势开启着企业在所依存环境中地位优势保持的可能性,为企业参与竞争、获得发展提供意义标示和动力源泉。然而,竞争优势的塑造与提高既不能忽略企业动态适应能力的养成,也不能缺少企业内外知识信息的积累。否则,就不可能实现企业竞争优势、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强化,竞争优势价值性的保持也只能成为一句空话。企业从市场占有、产品性能、技术特色等方面来关注竞争优势的价值性无疑非常重要,但忽视源自竞争优势生命机体的内蕴性支撑――各种知识信息的积累,就极易导致竞争优势的丧失。因而在提高竞争优势价值性过程中融入知识管理就显得尤为突出与重要。

其次,要合理处理知识管理实施的层次性。知识管理是一项内容丰富的系统工程。要有效地实施知识管理,提高知识管理实施的绩效水平,需要我们合理处理知识管理内容的层次性。提升内容的层次性与整体性并不是矛盾关系,二者实际上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忽视提升内容的层次性,就不能有效把握提升内容的整体性,进而影响知识管理实施的价值性。知识管理的实施内容是一个由不同层次、类型要素纵横交错形成的有机整体,要素之间彼此并不是简单叠加、机械联系,而是错落有致、联系紧密的整体。要促进知识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发展,需要在有机结合多种要素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管理实施内容的层次化处理。在知识管理实施内容体系中,实施主体对于知识管理内容层次性的把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实现实施主体与实施内容的有机结合。一般而言,实施主体主要指企业领导者、管理者和广大员工。对于多数企业而言,现在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尽快改变知识管理实施主体不明确的状态,给实施主体以必要的地位和空间,同时要注重在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调整知识管理的内容和层次。

再次,要准确把握知识管理实施的趋向性。准确把握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在知识管理实施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忽略对知识管理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知识管理的价值性就无从谈起,企业竞争力提高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管理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管理实践的深入发展,信息化、民主化、柔性化和细致化日渐成为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取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实施知识管理的模式。民主化是以人为本思想在知识管理实施过程的集中体现,是企业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其真正参与到提升实际过程。柔性化是传统物本管理向现代人本管理发展转变的能动反映,是一种基于理性管理和非理性管理相结合,具有智能化、人本化和虚拟化特征的知识管理特征。细致化是企业进行精确高效、持续有效和广泛深入的知识管理模式。在知识管理实施过程中,只有准确把握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才能合理有效地解决不同快速敏捷地完成不同提升阶段的目标和任务。

最后,要切实增强知识管理实施的系统性。在知识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与知识管理相联系的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对知识管理实施起着影响。知识管理实施及过程所体现的更多的是一个复杂的、涉及许多环境因素的生态系统的整体运行状态及结果。作为一个复杂有序的有机系统,知识管理实施需要处理好“局部提升与整体提升”、“讲求速度与注重效度”、“快速递进与秩序稳定”之间的基本关系。(1)局部提升与整体提升的关系。知识管理内容的整体性要求必须注重知识管理实施的系统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体提升可以全部代替局部提升和部分提升。只有将局部提升和整体提升有机结合起来,以局部带整体,以整体促局部,才能真正实施好知识管理。(2)讲求速度与注重效度的关系。速度是衡量知识管理实施水平的重要标志,速度的提高能够加快知识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提高之间的催化互动态势,促进知识管理实施方式的转变,提高知识管理实施的绩效水平。效度是判断知识管理实施效果的标尺。(3)快速递进与秩序稳定的关系。秩序稳定是知识管理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实施过程越快,涉及的要素和层面越多,知识管理实施的稳定系数越低。要求把系统稳定提到整个提升知识管理实施战略高度来认识,以渐趋递进、科学发展来实施知识管理。

参考文献:

[1]陈建军.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架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3):128-132.

[2]杨阳,张新民.知识管理的四维分析框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1):22-25.

知识管理的意义范文3

关 键 词:企业理论;知识管理;知识传输;企业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02-0062-05

企业理论是某种关于企业的哲学,主要关注于企业的基本问题,如企业为什么存在?企业和市场的边界是什么?企业内部是如何运行的?为什么企业会有所不同?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不同。

在企业理论中,交易成本理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派。首先,不满于奈特关于“企业是个人不同风险偏好下的最优风险配置”[1]的解释,科斯(Coase,1937)认为“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则是最小化生产成本”,市场和企业的边界在于“科层”和市场之间的相对效率[2]。威廉姆森(Williamson,1985)认为,交易成本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最小化交易成本,他指出了几个交易成本的关键因素(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并由这些因素确定了组织的最优水平。简而言之,在生产(make)和购买(buy)之间的取舍是交易成本理论对企业市场边界的答案[3]。

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知识工人的产生(德鲁克,1995)使知识管理的研究提上了日程。人们逐渐认识到知识是“经济租金”的主要源泉。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至今尚未形成一个理论,对这个方向的概念和目的尚未达成一致,更不用说分析和预测了。但是一些优秀的研究工作已经使知识管理能够用于解释企业的存在和企业结构和差异了[4]。

本文将在知识管理理论运用于解释“企业为什么存在”和“企业为什么会有所不同”的方向上做出探索。为此,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二节首先对知识管理的文献做一个简要的回顾,然后建立一个基于知识传输的企业创新模型并在其基础上建立了四个假设;第三节给出本文的结论并对今后的研究做一个展望。

一、关于知识与知识管理

1. 什么是知识?

战略管理一直被学者认为是高层经理的任务,即确定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情报、知识是这个任务的核心要素。但从明茨博格的十大学派来看,以前的战略管理研究无疑忽视了知识管理问题[5]。

基于知识的观点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知识”?回答这个问题的历史已经很长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于知识的定义是“经验的结果”。康德认为我们的知识是“基于并被人们的理解能力限制了的分类”。波普尔(Popper,1969)则认为人类的知识就在于其可检验性,没有被证伪之前姑且认为是真理[6]。

麦克拉普(Machlup,1980)界定了13种知识的元素:正在获取的,正在熟悉的,正在意识到的,记忆,重新收集,认识,区分,理解,解译,能够解释,能够说明,能够谈论,能够执行。并把知识分为了五个大的类别:实践知识,情报知识,精神知识,过去的知识,多余的知识[7]。

2. 知识管理理论的一个关键概念

知识理论的一个关键的概念就是“意会知识”。意会知识是由柏兰尼(Polanyi,1962)首次定义的“人们知道的要比能够解释的多。”根据这个概念,我们能够区分显性知识(Articulated Knowledge, AK)和意会知识(Tacit Knowledge, TK)。显性知识与意会知识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是能够用口头或书面、计算机程序、专利、图纸表达出来的知识[8]。

这两类知识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在不同个体之间、不同空间、不同时间转移时传输能力和机制不同。显性知识通过沟通的方式表现出来,易于传输是其根本属性。传统上,经济学家把信息当作公共物品,一旦制造出来就可以以零边际成本来传输。意会知识只有在使用中才能表现出来,当其不能被明确表达出来,并且只能通过应用来表现、通过实践来获取的时候,其在人们之间的传输就是缓慢的、高成本的和充满不确定性的。

二、企业:基于知识管理的新解释

1. 企业为什么存在:知识管理视角

如何解释企业的存在, 是企业理论所关注的最为核心的问题。德姆塞茨(Demsetz,1991)认为,企业的存在代表一种对知识经济学基本非对称的反应,知识获取比使用需要更强的专业化,因此,生产需对处理许多具有不同类型知识的个体专家进行协调。但市场不可能确保这种协调作用,因为市场无法面对:(1)意会知识的不可流动性;(2)潜在购买者占用显性知识的风险。这样,企业作为生产产品和服务的机构而存在,因为这种机构能够创造使多个个体整合其特有知识的条件[9]。这种把企业的作用看作是整合知识的机构的观点与科斯-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企业理论是很不相同的,交易成本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存在是因为它们能够避免同市场交易相关的成本;而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则关心与特殊交易类型(包括知识)相关的成本。

郭特和赞德(Kogut & Zander,1992)认为企业存在的原因是其能够比市场能更快和更好的传输和共享个人和群体之间的知识。这种知识包括知道什么(know-what,如信息),知道如何做(know-how,如如何组织一个研发队伍)。他们认为,知识不仅被个人拥有,而且存在于一个团队成员之间合作的规则之中。如果知识仅仅存在于个人的水平,那么企业就能通过雇用其它人员以增加知识。实际上,知识不仅存在于个体之中,而且存在于组织的管理原则之中。因此,组织存在的另一个原因是:企业存在因为它是一个创造和传输知识的机构[10]。

格兰特(Grant,1996)认为企业是一个整合(integrating)知识的机构。他探讨了知识的整合机制,通过这种机制能够整合团队成员中不同专家的知识。他强调,组织的核心功能是知识的应用而非知识的创造。组织的核心优势并非简单的减少交易成本,而是能够以完全不同于市场的逻辑来整合某种经济活动。整合不同个体的知识于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便是这种逻辑[11-12]。但是,意会知识是难于沟通和传输的,组织的效率于是就来源于如何以最小化的成本来使用规则、惯例和其它整合机制,来达到减少知识传输和沟通成本的目的[13-15]。

另外一个关于企业存在的知识管理解释是知识的保护(Liebeskind,1996)。Liebeskind认为企业有一种特殊的比市场更加能够保护知识不被盗用和模仿的“制度能力”,并且,这种一般的“制度能力”是企业战略理论的核心[16]。而托卡斯(Tsoukas, 1996)认为企业面对的组织问题是如何能够使用一些个体不能事先知道或掌握的知识。企业存在,因为其是一个传播知识的系统[17]。

2. 企业为什么不同:一个知识传输模型

在赫德兰(Hedlund,1994)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8],本文试图建立一个知识管理的模型。首先,针对不同企业的创新特征不同,本文将不同企业的创新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度量创新“力度”维度,另一个是度量创新“速度”维度。创新的力度区分的是创新对产业改变程度的大小是根本性的还是渐进性的,根本性创新例如微软企业把操作系统从MS-DOS升级到Windows系统,而渐进性创新则例如把Windows95升级到Windows98。创新的速度区分的是企业创新周期的长短,如英特尔公司(INTEL)所谓的摩尔定律,每18个月就要把CPU的速度翻一番,而其他硬件的升级要几年或更长的时间。

根据这两个不同的维度,可以把企业创新的变化分为四个类型,如图1所示。

组织要和所处环境进行知识的交换和流动,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称为吸收(Assimilation),指知识从环境向组织中转移和流动的过程;另一种称为消散(Dissimilation),指知识和从组织内部向环境中转移和流动的过程[18]。根据对意会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不同形态的区分,组织通常有四种与外界环境传输知识的方式,分别按照下面的(1)至(4)式表示。

第一种方式中(见图Ⅰ),知识无论是从环境吸收到组织、在组织内部传播、还是从组织消化到环境中都是以显性知识的形态,即如公式(1):

AK AK AK(1)

按照这种知识流动方式进行的创新,本文定义为“傻瓜型”创新。“傻瓜型”创新是指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书面传授和口头传授的方式习得知识,并完成产品的创新。这种情况比较适合处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的企业,如我国浙江、福建等地的纺织和制鞋工业,工人通过简单的培训便可以完成衣服和鞋样式的改进和创新。因而,这种创新的力度比较小,属于渐进式的,其速度也较慢。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提出本文的第一个命题:

命题1:当创新类型为“傻瓜型”,即创新力度和创新速度都比较小的时候,环境和组织之间的知识传输模式为AK AKAK。

第二种方式中(见图1Ⅱ),知识在环境中是以显性知识的形态存在和流动的,而在组织内部是以隐性知识的形态存在和流动的,组织要和环境之间有知识的流动和交换,必须把知识在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之间转换,即如公式(2):

AKTKAK (2)

按照这种知识流动方式进行的创新,本文定义为“学徒型”创新。“学徒型”创新的含义是指,虽然知识在组织外部是以显性知识的形态存在,但是要利用这种知识生产产品必须要在组织内部通过意会知识的形式传播,这就类似于中国传统手工作坊徒弟跟师傅学某种手艺的过程,光看书本和秘方没用,必须跟在师傅身边不断体会才能学得到,才能有所创新。

例如,日本企业偏好通过研究专利(显性知识形态)把知识吸收到组织中,然后在组织内部通过团队合作(学徒)的方式来完成产品的创新,最后再通过申请注册专利的方式把知识消化到环境中去。虽然意会知识在组织内部流动限制了团队的规模,但配合默契的团队可以较快地完成工作。因此,日本企业创新频率高,新产品层出不穷,而日本企业创新的规模都比较小,属于渐进式创新,其优势产品大多都集中在如数码相机、激光打印机等创新难度不大的电子信息工业中。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提出第二个命题:

命题2:当创新类型为“学徒型”,即创新力度比较小而和创新速度比较快的时候,环境和组织之间的知识传输模式为AK TKAK。

第三种方式中(见图1Ⅲ),知识在环境中是显性和隐性并存的,在组织中也以两种形态同时存在,即如公式(3):

AK + TK AK + TK AK + TK (3)

按照这种知识流动方式进行的创新,本文定义为“两弹一星型”创新。“两弹一星型”创新是指知识无论在组织内部还是在组织与环境之间都以显性和隐性的形态共同存在。在从环境到组织吸收知识的环节,研发这类产品不仅需要大量的理论攻关(know-how),还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know-why),前者是为了获得显性知识,后者则是为了破解隐性知识。在知识流动于组织内部的环节,由于此类研发属于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需要大量的科学家像螺丝钉一样无私的奉献,支撑他们努力工作的动力或者是民族精神,或者是科学信仰。这样组织的例子也很多,比如我国的航天事业、核工业企业、美国宇航局、美国的波音企业等,创新的周期比较长,每一次创新都是升级换代型的根本性创新,甚至有些是划时代的创新。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提出第三个命题:

命题3:当创新类型为“两弹一星型”,即创新力度比较大而创新速度比较慢的时候,环境和组织之间的知识传输模式为AK + TK AK + TK AK + TK。

第四种方式中(见图1Ⅳ),知识在环境中是显性和隐性并存的,在组织内部则以显性知识形态传播和使用,即如公式(4):

AK + TK AKAK + TK(4)

按照这种知识流动方式进行的创新本文定义为“工作手册型”创新。“工作手册型”创新是指为了能使大规模的团队共同的利用好环境中的知识,必须把环境中的显性和隐性都转化为类似于工作手册型的显性知识。比如欧洲软件开发、电信制造企业对大型软件和电信设备的研发与创新,需要相当数目团队工作人员的合作才能胜任,而简单靠日本式的互相默契配合是无法顺利完成任务的,因此其创新的频率虽较低;但创新的规模往往是根本性的。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提出本文的第四命题:

命题4:当创新类型为“工作手册型”,即创新力度比较大且创新速度也比较快的时候,环境和组织之间的知识传输模式为AK + TKAKAK + TK。

通过上面对创新类型的分类和组织转化知识方式的识别,本文提出的四个可待检验的命题图形表示如图2所示。

三、对战略管理实践的启示

“环境-战略-结构”规律是战略管理学公认的法则,企业战略要与环境相适应,而企业组织结构要与企业战略相适应。结合这条规律,对于我国企业而言,本文的四个假设就有了鲜明的战略含义。不同创新类型的企业要选择不同的知识传输的模式,某一种知识传输的模式就是一种战略,不同的战略要有相应的组织结构与之相适应。

作为企业战略的制定者,首先要认识到知识传输模式这个环境变量,对于“傻瓜型”创新模式,由于环境变化较慢,知识转移也容易,采用大规模生产的低成本战略,既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又不会担心设备被很快淘汰;对于“学徒型”创新模式,由于创新速度较快,则宜采用快速反应以不断适应消费者新需求的差异化战略,攫取创新租金;对于“工作手册型”创新,由于研发能力已经大部分转化为企业的“公共知识”,那么反复使用这些已经显性化的“公共知识”并将其培育成企业的核心能力就是最有效的战略,因而企业应围绕这些核心能力制定相关多元化战略;对于“两弹一星型”创新,由于创新过程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个企业的资源有限,难以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在自主创新的同时,最好能建立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以压缩研发成本,共享创新成果,分散研发风险。

其次,战略制定者还要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与战略相适应,“傻瓜型”创新的低成本战略,应选择简单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学徒型”创新的差异化战略则应选择产品部门化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工作手册型”创新的相关多元化战略宜选择带有公共研发部门的“事业部”型组织结构;最后,“两弹一星型”创新,独立研发的部分由于不同专业的工程师要在不同研发流程上工作,采用矩阵式结构合理,而战略联盟的部分则选择相对独立的事业部结构比较合理。

四、研究结论和未来研究建议

“企业为什么存在”、“企业为什么会有所不同,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不同”;以及这些理论如何被应用于企业以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是企业理论研究关注的三个基本问题。本文在对知识管理的文献做了一个简要的回顾的基础上首先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回答了“企业为什么存在”的问题,然后又建立了一个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模型回答了“企业为什么会有所不同”的问题,并提出四个可以检验的逻辑命题。最后,又简单讨论了一下这个模型战略含义,以回答“企业如何应用知识管理理论于战略管理实践来获取竞争优势”的问题。结果表明,模型对企业的不同有一定的解释力,并能够指导企业的管理实践。

本文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性研究,今后有三个可以扩展的方向:一是更加深入比较企业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对企业基本问题的回答;二是细化模型对企业差别的解释能力,并用具体企业案例加以完整的阐述和分析;三是进一步深入挖掘模型对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使模型能够在指导企业战略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

――――――――

注释:

{1}科斯和威廉姆森是经济学界公认最早完整而有力地揭示“企业为什么存在”的两位学者,他们的文献在企业理论研究中被广泛的引用,很多研究都在他们的研究结果基础之上展开的。

――――――――

参考文献:

[1] 弗兰克・H.奈特著,安佳译,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 Coase, Ronald H.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November 1937, 4, pp. 386-405.

[3] Williamson,Oliver E.,1985,The Economic Institute of Capitalism, New York: Free Press.

[4] 德鲁克, P. F.著. 杨开峰等译. 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 亨利・明茨伯格,布鲁斯・阿尔斯特兰德,约瑟夫・兰佩尔著,刘瑞红,徐佳宾,郭武文译. 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6] Popper, K, R, (1969).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 The Growth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3rd ed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ondon.

[7] Machlup, F. (1980). Knowledge: Its Creation,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Significance, Vol. 1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J.

[8] Polanyi, M. (1962). 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 (corrected ed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IL.

[9] Demsetz, H. (1991). The Theory of the Firm Revisited, in O. E. Williamson and S. Winter (Eds.). The Nature of the Fir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59-178.

[10] Kogut and Zander (1992), Knowledge of the Firm, Combinative Capabilities, and the Re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Organization Science, VOL.3, pp. 383-396.

[11] J.C.Spender (1996), Making Knowledge the Basis of a Dynamic Theory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7, pp. 45-62.

[12] Robert M Grant (1996), Toward A Knowledge Based View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7, pp. 109-122.

[13] J.C.Spender; Robert M Grant (1996), Knowledge and the Firm: Overview,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7, pp. 5-9.

[14] Ikujiro,Nonaka (1994),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5, pp. 14-37.

[15] Gabriel Szulanski (1996), 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 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7, pp. 27-43.

[16 Julia, Porter, Liebeskind (1996), Knowledge, Strategy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7, pp. 93-107.

[17] Haridimos, Tsoukas(1996), The Firm as a Distributed Knowledge System- A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7, pp. 11-25.

[18] Hedlund, Gunnar (1994), A Mode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he N-form Corpor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5, pp. 73-90.

责任编校:齐民

New Explanation of Firm Existence, Firm Difference and Firm Innovation:

AModel Based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ZHANG Xue-songXU Hui-long

(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

知识管理的意义范文4

论文摘要:知识管理足企业界一个新的管理理念。将知识管理的理念应用于翻译,讨论文化传递中文化信息的失落与变形是一个较新观点。翻译的过程是知识管理的过程,任何文化信息的失落与变形都是知识管理的结果。如果异域义化的产品被当做资产来管理、利用、创造和投资,那么对翻译的知识管理将会变得积极和敏锐。

传统翻译研究的重点多放在原著与译作之间的文本对比上,追求译文与原作全方位契合。传统译论一方面推崇“忠实”,另一方面又无法否认那些“不忠实”,甚至“叛逆”译作的文学和历史价值,使翻译陷人两难的境地。20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理论界的“文化转向”为译学研究开辟了新视角,人们对翻译又有了新的认识重新评价翻译中出现的误译、偏译、改译等文化信息的失落与变形,重新定位译者,都是近年来随着翻译文化学派的兴起而日益引人注日的课题。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原作在从文本到译本的转化中,文化信息的失落与变形是知识管理的结果,翻译的过程是知识管理的过程。

一、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的种新的管理理念,为企业界普遍看好。按照知识管理的理论,在信息的增殖链上,分布着数据、信息加识和智慧四个层次每·个层次代表着信息加工的不同阶段:要使数据提升为信息,需要对信息采集与选择,压缩与提炼。而将信息提升为知识,还需要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对信息内容进行提炼、比较、挖掘、分析、概括、判断和推论,对于这个过程的管理就是知识管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知识管理日前有多种定义,如:知识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管理进程,它通过对信息管理和学习组织的合理实施,加强组织内部知识的运用,服务于组织的整体利益;知识管理是企业面临不断变化的非连续性环境时,针对组织的适应、生存和竞争能力所采取的一种迎合性措施;知识管理是利用组织的无形资产创造价值的艺术。鉴于知识是资讯、文化背景和经验的组合,笔者理解为知识管理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根据实际需求,凭借经验,对信息进行的加工与提炼,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总之,知识管理一方面把知识作为产品来利用,另一方面利用知识来生产产品,亦即开发组织信息和利用人的知识创新地接受信息,其核心集中在知识产品和创新能力上。

二、知识管理与翻译

如同企业把知识作为产品利用并生产产品,翻译是对文化知识产品的利用与再创造。从根本上讲,原作是信息或文化资源,翻译的根本任务就是把源文化产品改造成目标文化产品。文化的产品结构不同,文化的生态环境也各异,所以一定程度上它是对跨文化产品进行文化本土化,是跨文化交流必须经过的程序。原作从文本到译本所经历的“文化信息的资源供给到接纳”的过程,正是由信息上升为知识的过程。其间,过滤和加工是最重要的环节,亦即对信息内容的提炼、比较、挖掘、分析、概括、判断和推论。如果说知识管理的目标是使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合适的人,以实现最佳的决策,那么翻译的文化日标则是通过对文化资源的过滤和加工,把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以最恰当的方式传递给最合适的读者,以达到最佳目的。

翻译中的知识管理过程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对文化产品的过滤与翻译中的文化失落

不同的社会,文化也是千差万别。异质文化相遇必然会出现碰撞、冲突。意大利学者翁贝尔托·埃科曾指出两种不同文化相遇产生的二种可能:一种是“征服”,或是教化(即按照A文化模式改造B文化),或是毁灭;·种是“文化掠夺”;再就是“交流”(互相影响和尊重的双方流程)。翻译并非是直线型的简单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无论如何也不能与他所处的文化框架或文化范式相隔绝。译者面对文化的多样性,翻译起来就难免陷入两难的困境。他必须在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两极之间做出某些选择和取舍。传统文化因素、文化心理结构等,都会左右译者对其选择和取舍:过滤掉自身不理解、不需要的东西,吸收异文化有用且能与自身传统相结合的部分。译者对源语文本的解读,信息的传递处处受到目标语文化强烈的文化过滤,这必然导致一部分源语文化的失落。

以林纤的翻译为例。在很多人眼里,林纤的翻译是算不上翻译的,因为他总是对原文进行任意的增补、删节。《黑奴吁天录》是林纤与魏易合作翻译的作品,原作在政治和宗教方面对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影响极大,而译作同样对当时的中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过,这并非因为译者的“忠实”翻译,正相反,译者对“负载着原著主导意识形态的宗教内容做了许多的裁剪—或是删除,或是淡化,或非宗教化”,他们是用“微妙的自设的审查机制”对知识进行了强烈过滤,进而创造出“一部强烈颠覆原文的翻译小说”,以告知人们:基督教能提供的,中国传统道德观也可以提供。

2.对文化产品再创造与翻译中的文化变形

在翻译的知识管理中,创造性翻译是翻译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如果说过滤注重的是对信息的采集与选择,那么,创造性则是文化过滤基础上的叛逆,是对信息的升华,它是知识管理的主要体现。翻译所必然涉及到的文化上的差异和表述上的困境,使得任何翻译都注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原作的叛逆。翻译的创造性叛逆这一说法是法国文学社会家埃斯卡皮(Robort Escarpit)提出来的。他说:“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又说:“说翻译是叛逆,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指语言)里;说翻译是创造性的,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个崭新的文学交流,还因为它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又赋予它第二次生命。”对一部作品,译者不可能把原作完整无误地转换过来。由于翻译总是跟建立在译者本人风格基础上的创造性思考有关,至少它表现了、强化了、论释了原作中为译者所感悟、所接受的一面,所以这一过程也就必然的是一个能动的再创造过程,是在某种明确的再创作动机驱使下完成的创造性翻译行为。屠国元在他的《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一文中,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的不可避免性。他认为创造性叛逆已经超出了不同语言系统之间单纯语际转换的范畴,而是一种涉及到原作者、译者、读者、接受环境等因素的复杂的活动,翻译创造性叛逆的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它把原作引人了一个原作者没有预料到的接受环境,并且改变了原作者原先赋予作品的形式甚至理念,也正是因为这种创造性的改变,使原作在新语境文化中获得新生。创造性是翻译的意义所在,它使得文化在从源语到目的语的转化过程中发生了合理的变形。

在中国翻译史上,严复所译《天演论》算得上是最典型的创造性叛逆翻译的译例了。原本名叫“Evolution and Ethics"(《进化论与伦理学》)的这本小册子,是英国生物学家赫青黎所著。在原作中,赫青黎认为自然规律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人类社会的伦理关系因其道德标准而不同于自然法则。他写这本书的主旨是为了维护进化论的“纯正”,反对斯宾塞关于进化论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曲解。出于自身所处的话语环境,严复在翻译此书时,明显表现出了别具一格的创意,对原作进行选择、取舍和创造。书名只保留了前半部分的“进化论”,却砍掉了后半部分的“伦理学”,并处处以斯宾塞的理论来反对赫氏强调“道德”的理论。不仅如此,为了让当时的读者更容易接受西方思想,在语言表达上,他还采用适合当时中国知识分子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的古文体,并添加大量按语以发挥、强调自己的见解。1898年,《天演论》正式出版,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国人一时竞谈“天择”、“适存”。“物竟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中国民气为之一变。”可以说,严复在当时将最恰当的知识传递给最合适的人,在最恰当的时间实现了最佳目的。严复在他的诸多译著中对异域文化都进行过极精心的过滤和创造。一位外国评论家说,“严复站在尚未经历现代化变化的中国文化的立场上,一下子就发现并抓住了散落在欧洲著作中阐述的‘集体的能力’这一主题,并认为这是中国摆脱落后所必不可少的”。这一主题在经过了严复的“本土价值观的调和与改写”后,成功地震撼了国人。任何时候,译者都肩负着两种文化的中介人的职责,通过翻译的具体过程,量体裁衣,增删去补,甚至把个人的主观意志融入译本中。从某种程度上讲,此种行为不但是译者的责任,也是他们的义务,而任何文本的意义和价值也都不是永恒、封闭、绝对的,而是暂时、开放、相对的,它给译者对作品的过滤加工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3.政治目的明确

知识管理是项高度政治性的任务。“知识即权力”并非秘密。既然知识与权力、金钱和成功有关,那么,知识也与游说、阴谋和密室交易有关。如果围绕知识管理的倡议没有政治活动,这清楚地表明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正在发生。操纵学派的“翻译就是文化改写”,也就是操纵的观点,使我们更加明确“翻译从来就不是透明的”。自从翻译不可避免地进入我们的文化之后,“文化政治实践”的操纵就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在阶级社会,当翻译不可避免地同上层建筑发生关系之后,翻译就成了精英文化的一部分。社会的精英阶层在从事翻译活动时,他们的目的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三次外来文化翻译:即汉唐时期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近现代的西学翻译。众所周知,这三次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三次大规模的外来文化输人,都是处于中国文化主体意识的统摄之下进行的。中国以强烈的文化主体姿态,将外来文化作为文化利用的“他者”而加以文化过滤和加工改造,以实现安民治国的政治意图。仍以严复翻译为例。高惠群和乌传衰认为,严复的翻译具有五大特点,其一就是严复明确的政治目的—“介绍‘西学’的精髓,宣传他自己的政治主张,启迪民众共赴救亡图存大业。正因为如此,他选择的翻译都是反映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社会科学著作。王东风认为严复的政治目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个人的政治意识和上层建筑的政治意识相互交织。他成功地通过翻译,利用异域的意识形态颠覆了中国当时的封建传统意识形态,唤醒了知识分子的革命和民主意识。

4、失落与变形的度

既然翻译不可能是一种完全的复制行为,它会不可避免地伴随文化信息的失落与变形,而且,这种失落与变形本身也不是永远固定不变和唯一的。那么,失落与变形的度又该如何把握呢?伽达默尔在阐释对作品的理解时说:“理解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作品的义场永远是一种不断开放的结构,其意义需要读者的不断阐释来激活它,阐释的最好方法是使作者视界和读者视界融合。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也视创造性为其价值的主要表现。所谓“于拘限中掌握自由”,即接受文本(原作)限制,同时必须超越文本。但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并非全然决定于译者本身。在更大程度上,这种叛逆是由译入语读者及其阐释环境共同造成的。以上两种说法其实表明同一个观点:阐释活动并非纯粹个人主观活动,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状况本身所造成的阐释环境,以及译入语读者的反应,都可以决定外来文化的荣枯。只有当译作适应了译入语的文化语境并得到读者的认可接受,创新才能得以实现。正如《天演论》译序所云:“精理微言,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世利俗文字,则求达难。”严复选择典雅的古文,也是囚为主体文化的规范和文化环境的制约。由此可以看出,文化信息失落与变形的度,恰恰体现在知识管理的运作中。把握好翻译的知识管理,也就把握住了信息失落与变形的度。

知识管理的意义范文5

在本文中,笔者将向大家着重介绍一种全新的理论体系——知识管理,该理论主张以知识作为社会最基本资源,以知识人(学习者)作为社会生产力创造主体;其中,关于知识的传承、知识的积累、传递的技巧,知识的实用性和利益性,知识的目标性和灵活性等论述对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一、知识管理理论——一个新世纪的管理利器

1.知识管理的概念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简称KM)是网络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管理学者彼得·杜拉克早在1965年即预言:“知识将取代土地、劳动、资本与机器设备,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因素。”受到21世纪资讯化蓬勃发展的影响,知识管理的观念结合网际网络建构入口网站、资料库以及应用电脑软件系统等工具,成为企业累积知识财富,创造更多竞争力的新世纪利器。

所谓知识管理,是指在组织中建构一个人文与技术兼备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等过程,达到知识不断创新的最终目的,并回馈到知识系统内,个人与组织的知识得以永不间断地累积。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思考,这将成为组织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适应市场的变迁。

在信息时代里,知识已成为最主要的财富来源,而知识工作者就是最有生命力的资产,组织和个人的最重要任务就是对知识进行管理。知识管理将使组织和个人具有更强的竞争实力,并使他们做出更好的决策。在2000年的里斯本欧洲理事会上,知识管理更是被上升到战略的层次:“欧洲将用更好的工作和社会凝聚力推动经济发展,在2010年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和最具活力的知识经济实体。”可见,对于任何一个组织和个人,知识管理都已经成为伟大机遇和挑战。

2.关于知识的认识

知识是用于生产的信息(有意义的信息)。知识具有以下四个特性,也正是由于这些特性使知识难以被管理:一是惊人的可有多次利用率和不断上升的回报;二是散乱、遗漏和更新需要;三是不确定的价值;四是不确定的利益分成。

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地转移,可以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显性知识又称明晰知识、外显知识,是“能明确表达的知识”,即:人们可以通过口头传授、教科书、参考资料、期刊、专利文献、视听媒体、软件和数据库等方式获取,可以通过语言、书籍、文字、数据库等编码方式传播的知识,也容易被人们学习。包括“可以写在书本和杂志上,能说出来的知识”。

隐性知识则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很难规范也不易传递给他人,主要隐含在个人经验中,同时也涉及个人信念、世界观、价值体系等因素。隐性知识是主观的经验或体会,是不容易运用结构性概念加以描述或表现的知识。通过上述描述,我们几乎可以这样认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所涉及的大多数知识都是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存在和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但是,经过知识管理的研究发现,这样的结论是不够准确的;实际上,我们的课堂教学正是一个在两种知识不断转化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

日本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提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换的SECI过程:

第一步:群化(Socialization)即通过共享经验产生新的意会性知识的过程。这一阶段,就是我们教师通过相互交流、讨论、科研等形式形成对教学内容的一般性理解的过程,主体是教师,可称之为“教师的学习”。

第二步:外化(Externalization)即把隐性知识表达出来成为显性知识的过程。这一阶段,就是我们教师个人将一般性理解转化为备课笔记,并通过课堂教学的各种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可以称之为“课堂的教学”。

第三步:融合(Combination)即显性知识组合形成更复杂、更系统的显性知识体系的过程。这一阶段,就是我们教师和学生一起通过日常学习、测试等途径,将单个或者单种知识综合运用于解决各类具体问题、试题,并形成更加完整、系统、全面的知识结构的过程,是个体知识转化为团体知识的过程,主体仍然是教师和学生,可以称之为“学习的深入”。

第四步:内化(Internalization)即把显性知识转变为隐性知识,成为个人与团体的实际能力的过程。这一阶段,就是学生将教师传授的显性知识和自学收获的显性知识转变为个体处理各种综合、复杂问题的经验和能力的过程,主体是学生,可以称之为“学生的提高”。

课堂教学良性循环就是建立在一个完整的、封闭的、不断发展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换过程中的,是知识从教师传递至学生的过程,更是知识在传递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二、知识管理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已经发现知识管理理论给课堂教学赋予了新的含义,各种学派也给予我们实施不同教学方法以启迪。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实际运用知识管理理论:

1.充分激发学生能动性,关注自我改进和提高,有效控制知识管理的过程

知识管理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支气管异物;长达10年;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267-01

1.完善检查后入院次日静脉复合麻醉下行支气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术中导入支气管镜后,于三级支气管开口处可见白色异物。异物周围粘膜糜烂,肉芽组织增生,有大量脓痰,吸出脓痰后粘膜大量出血,反复用肾上腺素盐水冲洗支气管腔止血。因异物存留时间较长,气管周围粘膜易出血,支气管内分泌物较多,致使无法在内镜直视下看清异物,多次尝试,凭手感用食管异物钳将异物牢固夹住后,将异物连同支气管镜一并撤出,完整取出了异物。异物为一个2.3cmx1.2cm骨片。异物取出后患者随即咳出大量有臭味的脓血痰。

2.观察与护理

气管、支气管异物为耳鼻喉科常见急症,常见症状是咳嗽、憋气和肺内炎症等,而病史长达10年的支气管异物临床上少见。本例患者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故术前和术后护理特别重要:

2(1)气管异物的患者需要相当安静的环境,术前应尽量避免刺激,病房中应备氧气、负压吸引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包等急救器械。

2(2)异物长期存留于支气管,引起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肉芽增生,术中极易出血,有出血就表示有粘膜损伤,脏层粘膜破例就可发生气胸,此时发生气胸可见支气管腔有明显狭窄,管壁塌陷,镜体插入困难,异物取出后双肺听诊当属必要,如仍有呼吸音减低或血氧饱和度下降,应尽快查明原因,触诊颈部和叩诊胸部就可排除气肿和气胸。

2 (3)异物位置较深,位于三级支气管开口,无法直视下夹出异物,只能用异物钳盲目钳夹异物,这样有可能造成气管粘膜严重损伤,引起猝死性气胸,术后要触诊患者的颈部、胸部有无皮下气肿,如有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且用笔划出气肿的范围并标出日期,以便观察气肿是否缩小或扩大,并每天检查一次。观察胸部双侧呼吸动度是否相等。

2(4)异物为骨片,较大,质硬,且表面光滑,不易夹住,夹取异物时较易滑脱。本例患者在耳鼻喉科、麻醉科及手术室医护人员的配合下,使用带有沟槽的食管异物钳,经口于支气管镜内将异物牢固夹住后完整取出,避免了气管切开和开胸取异物对患者的创伤,且术后无气胸,纵隔气肿的并发症的发生。

2{5}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给化痰、止咳、抗炎治疗。观察患者有无咳嗽、紫绀、呼吸有无喉鸣,行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检测,不管是否缺氧均应吸氧4少时以上。检查口腔中有无分泌物和血迹;检查牙齿有无松动、脱落,并详细记录。

发生于肺段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表现早期多比较轻微或没有症状,本例患者外伤后急于救治颅脑外伤,忽略了支气管异物的检查,以后反复咳嗽10年,延误了患者的病情,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注意。

3.结果

术后给予抗感染和化痰药物治疗,患者咳嗽随即好转,无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的发生,于术后5天痊愈出院。术后1个月随访,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参考文献:

[1] 姜绍红 朱宇宏等长达十年的支气管异物一例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11第46卷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