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功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图书管理功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图书管理功能

图书管理功能范文1

关键词:图书管理系统;功能;使用;数字化;教学

一、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主要有:

(1)有关读者信息。①流通参数。设置读者类型,包括读者类型编号、读者类型名称、该类型读者借书证的有限期限、可借阅册数等。②读者来源。设置读者来源,包括读者来源代号、读者来源名称、读者类型。③新读者登记。读者基本信息的输入,读者姓名、证件号码、读者类型、发证日期,失效日期、读者照片等。④读者基本信息的查询、修改。

(2)有关书籍信息。①书籍条码制作。②图书编目,书籍ISBN、书籍名称、书籍分类、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书籍条码、书籍页数、登记日期等。③书标的打印。④书刊流通,借书、还书信息的输入。⑤流通统计和查询。⑥借书、还书信息的查询。⑦图书注销及恢复。

(3)图书借阅卡的办理、挂失及恢复。

二、图书管理系统的使用

系统功能的使用是建立在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完成的。文章主要对“图书编目”、导入“读者信息”作比较详细的介绍。“图书编目”和“读者信息”是系统很重要的模块,本系统要有此模块的数据才能和读者产生借阅关系。

(1)图书编目。“图书编目”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是新书上架进行流通必须要经过的一个流程。

①编目图书的准备工作。

1)正确验收图书。A.对特别的图书作相应处理。a.赠送书、交换书、征集书是否有估计价,如果没有,可以把估计价格用铅笔或钢笔写在图书的版权页。b.赠送书是否盖上赠送章,可把赠送书和非赠送书区别开来。c.对于丛书、重要的多卷集应该在同一批待编书中收罗完整。d.过于陈旧,已无编目必要的图书可以剔除。B.数一数本批图书的总数是否有100本,差不差书、多不多书。C.检查本批图书的内部顺序,是否打乱了。

2)把图书正确贴上条码。A.最好要一批一批贴,一般都以100个条码的图书(即每100本书)为一批。B.条码一定要连续。

②图书著录。图书编目加工的第二道工序是图书著录。本系统主要在“图书编目”子系统——“图书编目”模块中进行。图书著录操作步骤如下:

1)通过导航图打开“图书编目”——点击“图书编目”或单击“图书编目”菜单下的“图书编目”弹出操作窗口。进入图书编目模块,即图书著录模块。本模块一共有四个选项卡(标签):全屏、MARC序列、卡片、浏览。全屏——用来对图书进行定长字段格式字段录入、编辑。MARC序列——是用来对图书进行变长字段格式著录。卡片——则显示所选书目记录的卡片格式。它只能显示,不能编辑。浏览——用来显示全部记录。

2)一般都是选用“全屏”选项卡来对图书进行编目,即定长字段格式著录。

选择新书:将登到且已验收新书选入编辑页编辑。选择新书的数据来源于图书征订——新书验收后已验收新书。单击“选择新书”图标,进入选择新书对话框。在选择新书对话框中填入查询条件,单击“”再单击“确定”即可将新书调入编辑页。这时单击选中要进行编目的图书,再单击“确定”返回编辑页面并将图书编目信息补充完整。

:利用功能可确定要进行编目的图书在编目(馆藏)库中是否已有该种图书,如果有该种图书,则可从编目(馆藏)库直接提取该图书信息,不需用户再输入图书信息,减轻用户的录入工作量,直接增加条形码即可。操作如下:在图书编目中,ISBN 号、正题名、第一责任者任意输入一个条件,然后单击“”按钮,如果查到则在弹出的列表框列出来,选择后按“确定”提示是否合并数据,单击“是”按钮回到图书编目编辑页面进入修改状态,补充该图书的条码。如果没有查到则提示“没有查到重复的数据”,按“确定”后继续编目。

套录:单击“套录”图标,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套录数据源,然后输入查询条件,单击“查询”按钮,如果查询到就会在下面的列表框中列出来。选中一条记录,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系统提示是否合并数据,单击“是”按钮回到图书编目编辑页进入修改状态,补充该图书的条码。单击“否”按钮也会把记录数据返回编辑页面,进入修改状态,修改过后录入条码号然后按“确定”按钮,将此数据另存为一条图书记录。

增加:对于不是经过图书征订——新书验收或预编的图书,可利用此功能增加该图书直接进入编目(馆藏)库。单击“确定”图标,用户根据屏幕提示填入相关内容。

修改:如果某些编目信息不正确或不完善,可单击“修改”图标进入编辑状态,改正不正确的内容后,单击“确定”按钮存盘,单击“取消”按钮则放弃修改。

条码:在图书编目操作过程中需要为图书分配条码号时,单击“增加条码”(也可按F8键)按钮,然后选择相应的馆藏地。

删除:可删除一条图书编目记录(借出的图书不能删除),通过导航按钮选择需要删除图书编目信息,或通过浏览页选择需删除图书预编信息。单击“删除”出现对话框,单击“是”按钮将该记录删除,单击“否”按钮则不删除。

定位:单击“定位”图标,打开查询对话框,有“普通查询”“组合查询”。选择查询方式,再完成相应的查询条件,单击“确定”按钮,将结果选入图书编目页;单击“取消”按钮则不选入查询结果。

检测:在为图书分配条码登记号前,检测某一条码登记号是否已占用;单击“检测”图标弹出检测操作窗口,输入要检测的条码登记号,单击“检测”按钮进行检测,如果该条码登记号已被其他图书占用,请输入新的条码号继续检测;如果该条码登记号没有其他图书占用,则系统将它释放,可以继续使用,可以将它分配给新编目的图书。

复制当前记录:当需要编目的图书信息与前一条记录大部分内容相同时,如同系列丛书,出版者、出版地、文献类型、文献语种等大部分项目都相同,只有书名、ISBN号、预定价格等少数信息不同时,利用系统提供的复制前条记录功能可避免重复录入,节省录入工作量。操作如下:单击编目窗口左下角的“复制当前记录”,选中该项以复制当前窗口显示的记录,按“增加”图标,在图书征订窗口中新增了一条相同数据的记录,然后再将不同的部分(书名、预定价格等)改正,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存盘。

导入和导出:为了便于不同图书馆之间的数据或便于备份、保藏本图书馆的馆藏图书数据,可将现有馆藏图书数据导出成Excel格式文件或将Excel格式文件数据导入本系统数据库。

著录字段:作为一条完整的编目信息,必须包括正题名、责任者、出版者、分类号、图书价格等重要信息(即带号的项目为必填),ISBN为可选项目,ISBN号必须正确录入。复本数不能直接输入,它是根据条码个数自动计算出来。

在编辑的过程中使用快捷键更快,常用的快捷键如下:F2键—增加、F3键—修改、F4键—删除、F5键—保存、F8键—输入条码、F9键—、F12键—套录。

(2)导入读者信息。读者信息也是该系统比较重要的数据源,读者信息的录入分为“直接录入”和“数据导入”。“直接录入”适合少数读者,“数据导入”适合大批量读者。如大批量读者的信息录入用“直接录入”的方法,费时费力。现对“数据导入”在本系统中如何使用作简单的介绍。

①读者数据导入的准备工作。1)收集读者姓名(用Excel格式文件)。2)编辑借书证号码(注意要和系统设置的长度相符)。3)制表,一个班用一张工作表,一个年级用一个文件,年级、班级注意区别清楚。

②读者数据导入的操作步骤:1)打开读者数据导入管理,出现导入读者数据的窗口。2)点击“打开EXCEL文件”,找出第一步做的EXCEL文件(即学生名单、借书证号)。出现对话框“增加ODBC数据源成功”,然后点击确定。3)点击下拉按钮选择班级,出现相对应班级EXCEL表内容。4)在“目标部门选择”选择相对应的班级。5)在“输入借书证起始号”处输入借书证起始号。“输入借书证前缀字母”处可不取值。6)对应关系选择,“EXCEL表字段”和“读者表字段”相对应,点击增加进入“对应关系”框。“EXCEL表字段”有借书证号和读者姓名这两项就可以了,其他项目可不要。7)点击“执行操作”,出现相应的对话框时,都点击“确定”。这样,数据就成功地导入到“新读者登记”模块里了。再进行下一班读者信息的导入,必须删除上一次的“对应关系”框内的内容。

参考文献:

图书管理功能范文2

【关键词】图书管理;流通管理;人性化功能;开发

The books circul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o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ized function

Liu Yu qin

(Ningde Normal University, Ningde 352100, China)

Abstract: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reader service and satisfaction, discussion of the existing library circul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o adding the humanized function of setting the time to new publications, fuzzy retrieves, failing to retrieve the book report, mobile phone short message to remind, dynamic book checking and so on.

Keywords: books management, circulation management, humanized function, develop

在现代化图书馆,图书管理集成系统是必不可少的软件,其中,流通管理子系统是图书馆面对读者服务的根本。流通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馆藏图书的管理、图书的借还处理、读者借书证件管理、读者图书超期遗失赔偿、发催还通知单、统计查询、系统维护等等。这些基础功能保证了图书馆工作的正常开展。但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越来越多的问题是上述那些基础功能无法解决的。流通管理系统亟需更多更人性化的功能。

一、“新书时段”设定

统一借阅期限容易导致某些读者长期独占需求率比较高的图书,一些读者硬是拖延到归还期限临近方归还更甚者继续续借,致使其他有需要的读者久久借阅不到。而部分新书时效性很强,譬如某时段畅销类小说、当年度的辅导类书箱等。而等到了归还期限(譬如说60天)后归还图书,此书可能到了乏人问津的阶段。笔者认为,图书在其使用价值高的阶段应该尽量加快其流通速率,以满足更多有需要的读者。对此,笔者认为流通管理系统功能有必要增加“新书时段”。

设定为“新书时段”的图书可根据上传到中央库时间(以日期为单位)、采编批号等批量设定,也可根据条形码、索取号、ISBN号等进行单本或多本设定。根据图书的学科性质或其他标准设置新书不同的新书时段值,以及在新书时段值内不同的可被借阅时间。譬如计算机类图书的新书时段值为120天,在新书时段值内的借阅期限设定为20天。文学类图书的新书时段值为90天,借阅期限设定为7天。在这90天内,读者借的文学类新书的借阅期限只有7天。如果某些图书快结束“新书时段”时,依然有很高的被预约率,则可以适当延长其单本或多本新书时段值。过了新书时段值后,图书的借阅期限将自动转为普通图书操作。

二、模糊检索和未检索到图书上报功能

读者想要查询图书,一般有三种方式,第一种通过公共检索机,第二机通过图书馆网站,第三种通过图书馆工作人员查询图书流通管理系统。在笔者的工作过程中,由读者提供书名,提供检索服务,检索结果失败率高达60%以上。其原因有两种:1、书库里有读者所需的图书,但是读者对检索词确定不太准备,无法正确检索;2、书库里确实没有读者所有所需图书。虽然我馆有向读者宣传新书采购,由读者将自己希望阅读而图书馆没有的图书名、出版社等详细信息发送到专门的邮箱。但据笔者向相关人员了解,这种方式收到的图书采购推荐数量几乎为0。笔者曾多次向检索失败的读者建议将需要图书发送到邮箱等待采购,对方皆以“太麻烦”为由拒绝了。的确,这是一种麻烦的方式。笔者向他馆了解到,部分图书馆在其网站上已采用“读者荐购”,读者需要填写图书相关信息及自己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等,其过程依然比较繁琐。如果可以简化这过程,是不是会让更多的读者积极参与图书馆的图书采购呢?

不论是通过公共检索机还是通过图书馆网站,当读者在检索图书失败时,系统能够先提供模糊检索功能服务,譬如,检索“比尔・布来森”的作品失败时,检索系统能够像百度一样提供“您要查找的是不是‘比尔・布莱森’”。这样能够很好的解决由于读者检索词的不确定引起的问题。对于确实没有读者所要的图书,系统给出类似提示:您要查找的图书不存在,是否上报此图书?。当读者点击“是”时系统将此次检索记录保存在检索记录中,并通过上传到中央库为采编部提供采购倾向数据。且系统可以自动统计这些检索记录并进行综合分析,对于重复被检索次数高的未采购图书,采编部适当增加采购复本量,有针对性地增加馆藏图书,以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对于被检索次数低(只有一次)的未采购图书,酌情少量采购或暂时不采购。这种措施可以有效减小零借阅率图书所占比重,增加馆藏信息满足率,有利于图书馆馆藏文明建设。

三、手机短消息提醒服务功能

图书逾期未还是高校图书馆普通存在一个的现象,这其中一个原因是读者不知道自己所借的图书到期而引起的超期。针对这种情况,做好图书催还工作,及时提醒读者归还图书,尽量避免逾期罚款现象的发生,减少读者经济损失,加快图书资料周转速度,维护广大读者利益。这无形中会提高了读者的满意度和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与此相同,图书预约服务也存在一些问题,被预约图书到馆后,图书馆以贴公告栏、图书馆网站、发邮件信息等相对消息传递滞后的方式通知预约者,并不能保证预约者及时了解到信息,很多预约者仍不知道所预约图书已经到馆,致使被预约图书应超过相应保留天数而失效,造成图书预约的取书成功率极低。

而目前,手机在我国使用已相当普及,手机用户已成为一个很大的用户群体,有些图书馆已使用“手机图书馆”服务,读者下载客户端后,可直接通过手机进行查询、续借、预约图书等多种功能服务。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图书馆可以应用手机短消息进行实现自动催还和被预约图书到馆通知的个性化服务,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手机短消息提醒服务实现的功能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功能:

1、催还提醒。系统以每周或每月等频率定时自动搜索超期图书信息表,以超过相应超期天数为条件,提取目标值对应的读者姓名、读者身份、超期图书名、超期天数等字段值按照既定的规则生成图书催还的短消息,提取目标值对应的手机号,向目标读者发送短消息。如“李刚老师,《人在故乡为异客》已超期10天,请迅速归还”。

2、还书提醒。譬如,提醒借阅期限只剩下3天(此天数可自行设定)的读者尽快归还图书。系统根据图书限还日期自动搜索出所有借阅期限只剩下3天的读者,提取其手机号字段、提取读者姓名、读者身份和书名等字段值,按既定的规则生成还书提醒的短消息如“刘明同学,《心理教育》还有3天到期,请及时归还”。

3、预约图书到馆通知。当某本被预约的图书归还时,流通系统会自动提示工作人员将该书放置在预约书架上,同时系统将预约库信息表中该书的状态改为到书状态,并自动根据预约库的读者信息提取该读者姓名、读者身份、预约图书、手机号等字段,按照既定的预约图书到馆通知短消息形式形成短消息如“赵刚同学,您预约的《狼图腾》已到馆,此书为您保留5天,请及时办理借阅手续。”对此,图书馆应加强工作人员责任感,准确、及时地挑出归还的被预约图书并送到预约图书指定位置,有利于预约者迅速找到预约图书,减少预约者因找不到其预约的图书而造成的预约失败。对超过预约时限的图书,及时转送到相关存储地点。最好,流通管理系统有个超过预约时限图书的信息表或者当某本图书超过预约时限时,系统能够自动给出提示。此外,图书馆可以将OPAC查询结果与电子书直接连接,整合OPAC与馆内外数字电子资源,使预约者在进行预约服务时,系统能自动检索出图书电子版,并提示预约者是否要获取相关图书电子版,有利于减少读者对热门纸质图书的预约等待。

四、图书动态清点功能

图书清点可以准确统计图书入藏和实存的图书数量,降低读者的拒借率,增加读者查找到图书的成功率。图书清点方式分为静态清点和动态清点两种,其中,图书动态清点方式会成为未来图书馆图书的主流。

为满足图书馆藏书建设需求和数据校验需求,以方便、实用为原则,该动态清点程序应实现以下六个功能:

(1)清点业务与馆内其他业务互不影响,如借还图书、图书遗失赔偿处理等并不影响到图书清点结果;

(2)清点时程序界面能够显示当前清点的图书相关信息,包括索取号、条形码号、图书分配地址、清点次数等;

(3)清点过程中发现的错误数据可由相应权限的管理人员随时进行纠正、删除、补充等操作,并提供冗余数据自动化清除操作;对于错误数据所有处理措施,系统自动生成备份,可由超级管理员单个、部分或全部恢复被误操作的数据;

(4)清点结果数据可以根据“索取号”、“分配地址”、“错误类别”与“清点人”等条件方式或其组合条件方式提取相关数据,并能够进行任意条件排序与打印;并自动统计清点结果数据,如清点图书总册、图书丢失率、某类错误百分率与正确图书册数百分比,并对错误数据提供详细对照单。

(5)对每一次清点数据自动生成含有清点时间的不同清点批次号,写入相关数据表,随时调用。

(6)自动生成生成工作人员工作量统计;包括清点人员、清点时间、清点地点、清点次数、清点册数等。

此外,日常工作中与一些读者闲聊时发现很大一部分读者借了图书并没有翻阅,等到超期后才归还……笔者有这样的想法:如何提高读者的实际借阅率?如何让读者更快的了解和借阅他所需要的图书?如果能让读者评价或分享他刚阅读完图书的心得或建议,推荐好书给其他闲逛图书馆的读者,这样是不是会有更多的读者喜爱上我们的图书馆?在以后的图书自助借还系统,借鉴现有的淘宝、京东等购物网站上的用户评价系统,是否可以增设对所阅毕书籍评分制?图书证非本人借阅现象一直以来屡禁不止,频繁出现这样的情形:有读者直接用他人图书证借阅图书,图书证主人并不在场或者帮助他人代借图书后忘了此事,于是便再三有读者向工作人员质疑图书证证上“凭空”出现了图书,更甚者,如果被借图书出现了超期、污损等违章情形,又是一番质疑。对此,如何能让图书证拥有只有证主能使用的唯一性?诚然,一卡通在一定程序上缓解了非本人借阅现象,却不会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能够借鉴指纹密码的唯一性,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将来,是不是可以将指纹作为当事人的唯一图书证以及密码呢?对于图书污损、逾期不还等现象,是否应该在流通管理系统中引进读者借阅信用体系,减少这些现象的发生。这些问题还有待以后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宁慧,吕良.图书流通管理系统[J].应用科技,1992,(01).

[2]王树芬.图书流通管理的技术应用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2).

[3]高校图书管理系统应用分析研究[J].电脑与电信,2013,(05).

图书管理功能范文3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文化;共享型社会;功能定位

一、公共图书馆的概述

公共图书馆是为市民服务的图书馆,一般由政府税收来支持。与专业图书馆不同,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可以针对儿童到成人,即所有的普通居民。提供非专业的图书(包括通俗读物、期刊杂志和参考书籍)、公共信息、互联网的连接及图书馆教育。这类的图书馆也会收集与当地地方特色有关的书籍和资讯,并提供社区活动的场所。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使命是保证当地 的文化的存在不能在社会的发展中遗失,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则去收集这社会的各种信息文献资料,对社会的发展进行纪实。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收集、整理来提供一些具有地特色的的资源,从而传承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挖掘出优秀的人文资源使得这些优秀的人文资源能够服务与地方的建设当中,还能提高当地公民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提高人文素质,将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机会去举办一些文化展览、文化讲座活动,加快文化的传播,这也是它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只要由中央和地方财政给予支持与管理,提供免费的社会服务,让一些弱势群体免费的去学习知识,适应社会发展。公共图书馆的主要特征是面向全体公民;它所需要的经费由地方行政机构的税收来解决;它的设立、经营管理都是依据法律制度进行的。

二、知识共享的含义

公共图书馆的知识共享包含图书馆内部人员之间的共享,也包含着图书馆与外界机构之间的共享,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知识共享。图书馆内部人员之间的知识共享是指它们在知识的交流之间分享其他人的知识进行组织的过程。图书馆与外部的知识共享是相互补充知识,将顺从社会发展奖知识转移出去。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知识共享是最为重要的,其他的共享知识都是次要的但也是必要的。

知识主要来源于个人、民间、历史的传承。但是个人的知识都具有一定的隐秘性,不会轻易与他人共享。所以真正能做到人与人之间的知识共享是很难的,他们之间的交流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编码化方法,由内部组织将具有突出的知识、科技成果显示出来,或者可以用数据库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这重要是在信息技术领域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用储存编码的方法将知识储存起来,作为员工与知识交流的工具,解决生活中那些需要标准化知识来解决的问题。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方便职工运用公共知识。将知识通过编码进入数据库可以方便其他组织单位进行内部使用,方便、快捷、高效。

另一种是个人化的方法。就是说将那些需要知识的人与那些拥有知识的人相互之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相互交流。比如说可以去请教专门研究与这项工作的专家来调高效率。实施这种方法将各个领域的人才组织在了一起相互交流学习共享个人的知识从而解决问题。

三、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定位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社会的发展中它收集、整理、传播这文化信息,为教育、科学以及一些科研项目提供基础性知识的保障。文化、知识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在图书馆的职能上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传承文化。图书馆的诞生是因为社会的需要,它需要去记忆社会的文化遗产,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成为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2)免费的社会教育。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必将需要科学技术的提高来保障,就需要人们具有更多的文化知识、劳动技能和技巧。然而学习知识的过程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物质的代价。图书馆就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当中,公共图书馆为人们提供了免费的教育服务,使得那些因为经济而不能进一步学习的人可以继续学习继续提高自己的水平后能够更好的服务与社会。

3)传递信息。图书馆内有着丰富的、全面的、以及系统的信息资源,是传递信息的基础。

4)开发智力。图书馆的资源是人们日积月累遗留下来的,并且对这些遗留的财富进行了归纳、整理以及一些必要的处理。从而系统的从中开发出了新的资源信息,使得在不经意间就提高了技术水平。开发出了图书馆用户的脑力资源。

5)文化娱乐。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会寻找一些精神上的娱乐即文化娱乐。图书馆提供了这样的服务,满足了人们对文化娱乐的需求,活跃了文化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精神质量。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在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里,如果我们想了解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我们不需要去寻找当地土生土长的文人了解,我们只需要去他们的图书馆、博物馆和展览馆中转商一圈其实就可以充分的了解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其中图书馆是最为重要的,它是向人们传播知识的一个机构,是丰富娱乐人们精神生活的最为有效的工具,更是人们终身学习的地方。在这个知识的时代,图书馆就是信息的中心,是知识宝库的源泉。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当然就离不开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是不允许忽视的,它是一个只会花钱但不会有所回报的一种单位,但是它的意义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它的影响是长远的、悠久的。

如果要想将公共图书馆发展好,让其更好的服务与社会,那么政府就必须要足够的去重视,去给予一定的支持,就要舍得投入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去建设。可以将图书馆的建设纳入城市规划的建设中,让其成为公益设施的一部分来吸引一些优秀的专业人才,加大对书籍的购买力度,使得公共图书馆更好的服务与人民,更有利于社会的良好发展。在配有科学的管理方式,尽可能的将图书馆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知识经济时代是要求人们必须终生学习的时代,作为基础设施的公共图书馆应该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为公民的读书学习提供优质服务,为知识创新提供保障。各级政府都应该把公共图书馆作为一项大事来抓,因为其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四、公共图书馆的实践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藏,是人们提高精神生活的场所,它的公益性与开放性决定了它在全民中的重要地位。公共图书馆具有一种好的学习环境,各种各样的书籍资源,以及一些先进的管理手段、完善的服务设施,是人们学习的好地方。

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我们需要做好对于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和开放性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在忙碌的生活中追寻一些精神上的文化娱乐,提高自身修养。但是我们需要怎么去推广呢?

1)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的时间去做活动。比如:图书馆宣传周、世界读书日以及全国读书月等时间来举办一些书刊展览、读书经验交流会、演讲比赛、等各种读书活动,充分宣传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和开放性,展现出作为公共阅读服务的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除了固定的文化活动之外,图书馆还可以开展流动性文化活动,由内向外延伸,走进社区、企业、部队、学校和农村,提供满足特殊需求的文化讲座。通过这一系列的文化活动,营造普及科学文化氛围,向大众弘扬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通过这些活动激发人们对阅读的热情以及积极性,让更多的人喜欢看书,最终发展为全民阅读的现象。

2)可以建立流动图书馆。在当今社会中,流动图书馆以互联网为基础,以知识为动力,知识共享为目标。将一个图书馆的资源定期的进项互换,将这个图书馆的资源分享给其他图书馆,也从其他图书馆中获取他们缺乏的知识资源。最终达到知识的互补。使得人们之间可以充分的利用图书馆资源达到学习的目的。在我们生活的社区里也会存在这种流动式的图书馆,社区与社区之间互换资源依据具体的实施条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进行实施。主要通过信息中心、社区的教育平台以及一些文化娱乐场所展开。

3)推进农村农家书屋建设。建设新农村,文化要先行。“农家书屋”工程是指为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在建设政府的基础设施,让农民自己去管理来提供一些书刊杂志、一些关于劳动人民的法律、农作物的科学种植方法等公益性的文化基础设施。在我国农村的经济建设一直是国名经济的软肋。我们必须去普及对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加快精神文明的建设,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公共图书馆作为知识与信息的中心,应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参与农家书屋的建设。首先,我们应该利用公共图书馆的人力资源优势,规范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先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的经验,基本的业务能力以及综合的文化素质。这对规范农家书屋的管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然后,可以利用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以及互联网络,丰富农家书屋的文献资源,提高对图书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后,发挥公共图书馆服务上的优势,改善农家书屋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家书屋也需要不断的去适应社会的这种发展,公共图书馆可以协助农家书屋充分发挥文化信息中心的作用。从各个方面去完善书屋的功能。

五、总结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坚力量,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它将迎来巨大的挑战,能否适应知识共享型社会,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改变其管理方式,优化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它的公共文化的服务性,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在建设公共图书馆的道路还很漫长,需要我们在道路上不断的改进与完善,克服那些不可预知的困难,最终达到服务于人民提高公民的精神生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忠平.论公共图书馆与文明城市创建[J].图书馆,2009.4

[2]韦文辉.浅析图书馆文化创新[J] .图书馆学研究,2002.4.

图书管理功能范文4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

图书馆的服务能力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进而影响着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效益以及用户对图书馆的服务体验,决定着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存在价值。对图书馆服务能力的研究是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对于公共图书馆的综合实力以及所产生的核心竞争力影响深远。

1.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及其系统结构

1.1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

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永恒主题。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政策的推动下,在公共图书馆业界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实际,近年来中国内地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服务创新日新月异。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谢拉曾说过:“服务,这是图书馆的基本宗旨。”只有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辞海》及多数心理学教科书都将“能力”解释为:成功地或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而图书馆服务能力有基本能力与特定能力之分。不难看出,成功完成图书馆服务任务是图书馆各种能力要素的共同作用,它们的有机结合,便构成了整体关联的、有序的、可操作、可感知的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

1.2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基本要素

当代图书馆的任何一项工作都是围绕服务、以服务为核心进行的。因而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基本要素实质是影响和支持服务的图书馆各项工作,即:

1.2.1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体系建设,包括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基础设备、设施、馆舍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等,是图书馆服务的基础支撑条件。

1.2.2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包括组织共同的道德观念、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行为准则、共同的服务精神等。这是图书馆服务理念、服务能力形成的精神文化基础。

1.2.3公共图书馆基本业务体系建设,包括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组织以及服务等工作体系;图书馆业务部门、管理部门等,是图书馆服务赖以生存的基本实践平台。

1.2.4公共图书馆开展服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特有的服务能力培养,是图书馆得以发挥作用,充分显示图书馆资源、组织文化以及业务工作成就的重要手段。

1.2.5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战略规划、策略设计、管理机制等,是图书馆服务任务得以成功完成的保障。

1.3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结构

基于对图书馆服务能力要素的基本认识,服务系统首先由各种服务能力要素和服务实践活动要素有力结合,形成特定的要素集;其次则由这些要素集相互作用,构成不同层次的能力系统;最后由各层级能力系统构成整体关联、相互依存、互动有序的服务能力系统。如果将该系统结构看作是大舞台,那么基础能力就是服务能力表现的后台能力和基本功,表现能力则是服务能力正式的前台表演。毫无疑问,管理能力起着将后台能力与前台能力连接起来的舞台编导作用,而发展能力则代表了图书馆服务能力持续发展的新目标。整个体系中,后台能力服务于前台表现,后台能力越强大,对前台能力提供的支持就越有力;而前台表现的优劣,则直接影响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用户评价、社会形象和社会存在价值。

2.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的特征

2.1系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

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是图书馆各种服务要素相互融合、整体关联的复杂系统。其中,各系统的存在与整个系统的存在互为基础。各服务系统相互影响,形成相互关联的有机体;各个系统要素相互融合,共同发挥作用,体现了一般能力系统的普遍要求,同时也体现了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的特定要求。只有整个系统连接成为有机整体,才能体现出系统功能的力量。

2.2系统的有序性和动态性

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的整体关联性以及要素之间、系统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层级关系,形成了有序的系统链,使各要素及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变得明确。当某一系统或某一要素发生改变时,与之相关联的系统和要素就会连锁反应,从而对图书馆如何调整和完善该系统提出新要求,促使图书馆服务的改进。随着图书馆服务实践活动的变化和发展,图书馆总是需要调整系统功能或要素组合,使系统始终处于打破平衡又获得新的平衡的动态循环状态,有序性和动态性相互作用,循环往返,促使图书馆服务能力不断适应新的服务要求,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

2.3特定的目的性和服务指导性

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有其特定的目标。总目标是使图书馆服务能力得到充分表现,并获得图书馆服务的最高品质。各系统在总目标指导下,通过达到系统目标,使系统的总目标得到落实。正是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明确的目的性,以及图书馆不懈的目标追求,使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对图书馆服务工作以及服务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具有特殊指导意义。

2.4特定的实践活动依赖性

特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实践活动依赖性是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区别于其他系统的重要特征。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用户需求日益增长,图书馆的服务任务更加多元,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手段更加复杂,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升和发展也更加依赖于实践平台,图书馆组织应当关注图书馆服务实践的发展趋势,通过科学的战略思考和策略谋划,搭建起更为丰富的服务实践平台,使图书馆服务能力得到更充分的表现,使图书馆的服务品质更高。

3.面向系统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3.1系统工作原理与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是典型的功能系统,既有一般系统关联性、整体性、目的性、有序性、动态性的基本特征,又具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特定的条件性和实践依赖性特征,使其在系统功能的发挥中遵循系统工作原理。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的目的是在整体上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因而在系统工作原理基础上讨论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升问题,其核心就是根据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的整体目标、系统结构以及系统特征,对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中的各要素、各系统要素及其在服务活动中的系统关联质量进行整体优化,使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达到更高品质。

3.2系统关联质量的整体优化

将每一要素合理组织成相应的要素集,进而组织成相应的系统,并使他们环环相连,总是处于最佳状态。同时使他们总是能够在服务工作中通过相互关联作用来调整自己的状态,并达到最佳服务质量要求,这是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关联质量整体优化达到的主要目标。因而,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还必须关注系统中各要素及系统的实际活动质量,即公共图书馆服务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质量,重点应当关注各要素及系统在其表现过程中与其他要素及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

4.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指导下的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4.1全方位管理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的质量

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由相关要素及系统构成,全面管理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质量必须从要素及系统的质量管理入手。得以服务能力系统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应当明确:系统中所有要素及系统在系统中的内容、职责、任务、功能以及与其他要素及系统的关系;系统中所有要素组合的合理性和系统结构的合理性;系统中所有要素及系统组合的整体性和关联性;系统中所有要素及系统的质量要求指标;系统中不达标要素以及系统内容质量改进的方法措施。通过细致的全方位管理,使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更符合系统特征的要求,使系统中各个部分处于最佳状态,是系统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

4.2全过程监控公共图书馆服务过程的质量

公共图书馆应当注重对公共图书馆服务活动过程以及服务能力绩效进行全过程监控,注重每一层级的能力是否达到了既定的质量指标,是否能够获得下一层级用户以及终极用户的满意。为此,公共图书馆应当做好:全面构筑和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所需要的基础条件;精心设计服务活动体系、服务质量指标以及服务能力指标;建立公共图书馆服务活动全过程监控管理机制。在公共图书馆服务过程中对每一层级的服务质量及能力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充分关注用户的感受,充分调动图书馆全体参与以及用户参与的积极性,以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高,并促进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升。通过全过程监控,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过程全面纳入图书馆质量管理系统,可保证图书馆服务质量的优化,也有利于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在各方面得到提升。

今天,我们讨论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升,可将其基本方法移植于此,从服务质量反思服务能力,从而起到对图书馆服务能力进行全面提升的作用。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是复杂的系统,还有更多可深入探讨的内容。在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应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讨论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问题,可使研究视野更为广阔,思考更深入,内容更系统,并对实践更具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图书管理功能范文5

摘要:文章通过阐释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能力,进一步剖析了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馆员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提升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馆员能力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3-0002-03

1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能力

1.1计算机应用能力

如今,数字图书馆在全国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西部地区图书馆也不甘落后,在传统图书馆建设基础上加大了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力度。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数字化,涉及文献检索、参考咨询、读者服务、信息管理及共享工程等多个方面,这对图书馆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员除了要巩固自身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学习计算机知识与应用,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当前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馆员能力提升与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1.2学术研究能力

在图书馆界,学术研究能力是指图书馆员进行科研活动的能力,包括学术鉴别、评价、创作、交流等。图书馆员的学术研究能力是建立在一定的基本能力之上的,如:对事物的洞察能力、逻辑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字表述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这就要求图书馆员能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基本能力,并要求其能灵活应用图书情报专业理论知识,在期刊数据库下载论文,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练习与摸索,锻炼洞察能力、逻辑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及专注能力。这不仅能丰富图书馆员的专业知识,还能让其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也便于其评职称、。总之,图书馆员应独立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并将其贯穿于实践工作中,成为新时代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从而提高图书馆的工作质量。

1.3创新能力

要想实现创新必须善于思维活动创新,开拓人们对新成果开发的认知,而这需要经过长期探索、刻苦钻研、知识积累、智能训练、素质磨砺,还离不开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在当今高科技信息时代,西部地区图书馆建设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创新能力充分地展现出了人们对知识与技术的渴望,是时展所需的能力[1],也是图书馆员的核心能力之一。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馆员应当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在原来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不断更新知识体系,突破图书管理知识落后的屏障,做到与时俱进,成为我国现代文化事业及图书馆事业发展所需的创新人才。

2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馆员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应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能力不强

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图书馆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包含了对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的灵活应用能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目前图书馆专业人才掌握的技能比较单一,综合性人才严重不足,大多数图书馆员对计算机仅限于基本的了解,只能简单操作基本的办公软件,并且操作技术也不够熟练。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馆员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强,未能达到基本要求,会影响整个图书馆的运转和工作[2]。

2.2参与学术科研的积极性不高

西部地^公共图书馆在图书馆建设与科研项目开发等方面相比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稍显滞后,图书馆员自身的能力也有限,这导致其学术科研积极性不高。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发现,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馆员参与学术科研的主要目的在于评职称,一旦论文在期刊上发表,达到评定职称的资格,他们就不再关注学术科研,而是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图书馆服务方面。中国知网收录的核心期刊数量也显示,西部地区馆员量相对较少,这也间接地反映了其参与学术科研的积极性不高。

2.3传统思维束缚

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馆员受传统思维的束缚,形成了习惯性、格式化的思维方式。究其原因,主要是图书馆员长期在封闭或半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工作,习惯了墨守成规的工作状态,日积月累产生惰性,缺少追求新知识的动力。然而,随着现代图书馆建设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图书馆的各种工作中,原来的传统思维已无法满足现代图书馆员的真实需求[3]。同时,西部地区图书馆馆员年龄偏大,他们的思维方式较为传统,而现代图书馆的读者大多为年轻群体,思维方式较为活跃,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若不及时解决传统思维的问题,读者会逐渐流失。

3提升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馆员能力的策略

3.1以数据处理技术为驱动,开展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培训

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馆员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会影响馆员的服务水平,大多数馆员能简单操作基本的办公软件,但使用不够熟练。对此,笔者从实际工作出发,深入调查馆员的实际工作情况,以数据处理技术为驱动,开展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培训,做好数据储存、挖掘、开发与管理工作,以顺应时展的需要。

如图1所示,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制订了一系列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培训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理论。内容包括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语言汇编、图形图像应用处理、Flas制作等。②计算机上网知识。主要涉及对基础办公软件、图书管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等的应用操作,如Word、PPT、EXCEL、PS、Access等。③数据库资源相关软件应用。主要是对同方知网、维普、万方、超星、读秀等数据库资源的应用。

3.2端正学术科研态度,积极主动参与学术科研活动

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由于经费紧张,对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有限,图书馆员参与学术科研的积极性不高。图书馆员更要正视自身所处的工作环境与氛围,排除外界的干扰诱惑,端正学术科研态度,积极主动参与学术科研活动,不断提高学术科研能力 [4],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适应西部地区现代公共图书馆的工作要求。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馆员可登录中国知网,检索相关的期刊文献,从阅读中探索学术科研的撰写思维,锻炼自我思考与钻研的能力;注重学习积累,多看与图书情报相关的专业论文与书籍,经过分析、整合,联系实际形成个人的观点,开发自身的学术潜能;增强发表学术科研成果的自信心,提高学术科研水平,成为图书馆的综合型人才。

3.3强化创新思维,挖掘馆员自身潜力

要想强化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馆员的创新思维,破除落后的传统思想观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首要任务。只有开阔视野、求真务实、“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才能解决问题、开拓新思路、审时度势、推动创新[5]。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秉承创新理念,着重提高馆员的敏锐度、判断力及分析能力,不管是对馆藏信息资源的处理,还是对现代图书馆的建设,都与馆员的创新思维紧密相关,需要馆员自觉克服传统思维定式的消极影响,建立合理广泛的知识结构;需要馆员运用全新的图书管理理念,思考新的问题,不断创新;需要馆员结合当前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具体实际,在结合中寻求创新,开发新的附加值高的知识产品,满足读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

参考文献:

[1]金泽龙.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探讨与思索[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6):45-49.

[2]李晓东.免费开放环境下一线馆员的意识提升与能力素养[J].图书馆学刊,2012(2):16-17.

[3]韩晶.新形势下加强公共图书馆馆员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西域图书馆论坛,2013(1):52-55.

[4]许丹.新时期的公共图书馆馆员能力缺失表现及对策[J].贵图学苑,2015(1):24-26.

图书管理功能范文6

关键词:电子阅览室 功能 科学管理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推进和因特网的快速发展,电子阅览室以其新颖的服务方式、强大的功能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为广大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文献信息服务已成为现实。它的出现,扩大了读者服务工作的内涵,提高了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但对于图书馆管理人员来说,这不仅是一种服务习惯和观念的转变,更是一种新的挑战。为使图书馆管理人员迅速适应这一形势,更好地发挥阅览室的整体功能,现结合我馆电子阅览室管理的经验来谈些自己的看法。

一、电子阅览室的功能

1、情报、文献信息检索。电子阅览室不仅可以提供馆内各种电子数据库上的信息,又可通过因特网进行全球范围信息检索,为广大用户提供快速、方便、高质量的信息检索服务。

2、因特网服务。电子阅览室是上网的最好场所,读者可以通过Google、Sohu等网站的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在Internet上读者可以进行E-mail收发、FTP文件传输、畅游BBS、接受远程教育、开展网络会话、听电子会议等,此时电子阅览室成为读者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口。

3、培训功能。网络信息时代的读者要想更好地获取知识信息,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能力,这就要求图书馆承担起辅导、培训读者提高计算机知识的责任。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提供了计算机上机实习的机会,通过计算机教学软件和教师的指导培训,能使读者较快地掌握和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和能力,并能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

4、文化娱乐服务。电子阅览室有完善的多媒体视听设备和软件,读者可以在学习之余,来此欣赏丰富多彩的电影、文学名著、音乐、美术、动画,从而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达到发展兴趣、陶冶情操、娱乐休息的目的。还可通过电子邮件给远方的亲朋好友一个问候,完全是一种全新的享受。

5、 其他服务功能。电子阅览室还能为读者提供诸如文件编辑打印、文献打印、电子载体文献下载及文件拷贝等多方面的文献信息服务。

二、建立规章制度,强化科学管理

电子阅览室以其方便快捷的信息查询方式,吸引了大批的读者,成为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地。然而,电子阅览室的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管理人员, 也直接影响着电子阅览室的服务效果。所以,需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为科学管理的保障。

1、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制定工作人员职责。电子阅览室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一个考验,既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还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即不仅要具备图书馆学知识、外语知识,还要通晓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还要根据其具体的设备、资源、人员及服务情况,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使管理人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维护好电子阅览室的各种设施,为读者提供良好的使用环境。

2、制定读者管理制度,加强读者教育工作。读者管理制度主要是用来规范读者行为的《读者须知》。电子阅览室里存放的都是计算机和各种辅助设备,因而对读者的要求不仅有一般的行为规范,还应有使用设备的规范,如未经允许读者不能擅自安装和使用自带光盘和软件等。管理制度的制定,可使读者都按章操作和管理。同时,要加强读者教育工作,一方面要加强读者的道德修养和安全意识,认识到违规操作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使他们能主动自觉地配合管理,养成正确操作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可通过日常辅导、讲座、宣传栏等形式,对读者进行网络知识和计算机检索知识等方面的教育,使读者掌握正确的检索技能和方法,减少因缺乏经验而导致的误操作。

3、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指定计算机及网络维护制度。电子阅览室的硬件设备、网络应用系统、数据库和电子文献分别设专人管理,做到随时有问题随时解决,是搞好日常管理和维护的重要手段。需要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如《机房安全制度》、《防病毒的技术措施与制度》、《服务器管理制度》、《硬件与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制度》、《软件的管理与维护制度》、《技术管理制度》等。具体措施有:保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时对计算机进行杀毒,及时更新数据、安装硬盘保护卡、升级应用程序等。

总之,电子图书馆是未来电子图书馆的缩影,是信息经济时代的知识信息库存和总咨询台,其信息优势是社会上任何一个机构都无法比拟的,电子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模式也终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断完善和变化。但是宗旨不会变,那就是始终为用户提供主动服务。只有这样,图书馆才能跟上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熊传毅.高校电子阅览室组建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成人教育,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