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质量管理的主要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质量管理的主要方法范文1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在于:(1)管理的内容是全面的,即不仅要管好产品质量,还要管好产品质量赖以形成的工作质量;(2)管理的范围是全面的。从产品的设计、制造、辅助生产、供应服务、销售直至使用的全过程,均需把好质量管理关;(3)管理的人员是全面的,企业的全体人员都是质量管理的参与者,因而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的质量管理方法。(4)管理的方法是全面的,全面质量管理并没有固定不变的管理方法,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地采用不同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包括科学的组织工作、数理统计方法的应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技术改造措施等。
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时,要求做到:(1)防检结合,以防为主,重在提高。要把管理重点从产品质量的事后检验转移到对生产流程的质量控制,即从管“结果”转移到管“原因”。(2)树立“以下道工序为用户,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的观念,以期形成一个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有机整体。(3)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产品质量实行量化管理。通过数据把握质量波动情况,为质量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以便有的放矢地对生产流程进行调控,改进产品质量。(4)对质量管理活动进行标准化。确保质量管理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在一个统一系统内协调运作,严格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循环周而复始地进行,使产品质量不断得以提高。
全面质量管理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当时的美国面临着质量管理的新问题。一方面,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大为提高,从注重一般性能发展到讲求产品的耐用性、可靠性、经济性。“保护消费者利益”运动蓬勃兴起,各种消费者组织纷纷成立,消费者向企业提出了“产品责任”和“质量保证”问题,迫使厂商重视产品质量。然而,原有的质量管理方法已难以妥善解决现代生产中的质量问题。然而,原有的质量管理方法已难以妥善解决现代生产中的质量问题,人们亟需一种新的理论与方法来指导质量管理活动。另一方面,随着管理理论的开展,人的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被管理者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得到承认。在实践中,开始推行“工业民主”、“参与管理”和“目标管理”,强调让工人参与企业管理,充分发挥其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在质量管理中,出现了要求工人实行“自我控制”的“无缺点运动”,建立了“质量提案制度”。这一切为全面质量管理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同时,系统概念与技术的产生,使人们运用系统观点综合分析研究质量问题成为可能。于是,全面质量管理应运而生。
如果把追求“顾客满意度”作为企业的目标,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管理思想就是“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简称TQM)”。虽然早在1961年美国通用电气(GeneralElectrics)公司质量经理A.V.Feigenbaum(费根堡姆)就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但这一理念在中国真正产生影响却是近10年的事。他指出:现代的质量问题在技术上日益复杂,只有统一计划和组织,才能适当解决,因而必须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费根堡姆和质量管理专家朱兰等人共同倡导全面质量管理,他们认为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点在于:(1)要生产优质产品,除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控制生产过程外,还需要加强一系列的组织管理工作;(2)产品质量有一个产生、形成的过程,管好质量就要管好全过程,包括市场调查、设计、制定标准、制定生产计划、检验、试验、销售、技术服务等环节,使之成为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全面质量管理产生后,迅速地从美国推广到西方各国,其理论、技术和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深化。日本引进这一理论、方法后,结合本国实际,形成了日本式的质量管理,称为“全公司性质量管理”。1969年,质量管理国际大会总结了日本式质量管理的经验,归纳出六大特点:(1)开展全公司性的质量管理;(2)实行质量管理的审核制度;(3)质量管理的教育与培训制度化;(4)积极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5)灵活应用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6)组织全国范围的质量管理推进活动。
我国于1978年开始全面质量管理的试点,以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目前初步形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主要内容有:(1)建立行政和群体组织(学术团体)相结合的质量管理推进机构;(2)制订符合中国国情的质量管理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3)普遍开展质量管理教育与培训;(4)组织全国“质量月”,大规模地开展群众性管理活动。
质量管理的主要方法范文2
关键词:科研质量管理 科研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应用及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加快学科和技术的融合,加速在全球范围内科技创新和创新资源的流动速度,正是科学技术面临的新的突破。如何加强对科研活动的质量管理,如何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率,成为科研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适用性分析
(一)科研管理的概念和含义
科研管理是组织管理科研和科技活动的总称,是通过设计和研发来最终实现科学技术的创新,通过管理研发团队来推进知识和科技的互相转换,是根据国家制定的战略目标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促进科技发展的管理行为,根据科学的研究管理的发展规律的要求,提出了新的目标和科研管理的内容。实现创新是科研的最终目标,因此,科研管理也可以看成是实现创新管理和技术管理的一种方法。
(二)科研管理的含义
在不同性质的单位和机构,科研管理的内容、任务、方法和职责范围也不尽相同。企业注重技术管理,主要是侧重企业技术进步,新产品研发,工程和技术活动的管理;而高校和科研单位重点注重对科研计划、科研内容、技术开发、科学研究、人才培训、专利和学术活动等方面的管理。科研管理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战略决策阶段,科研管理阶段和科研执行阶段。在战略决策阶段,重点是对科技发展的趋势、核心科学领域和关系到体制和机制方面的政策调控等;在科研管理阶段,注重的是科研活动的组织和策划,扩大科研布局的调整,主要科学和技术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在科学研究执行阶段,注重的是科研项目的组织。从上述可以看出,科研管理是一个“复杂的智能系统”,其中有很多不确定的信息,必须从人的角度来看,系统工程优化和控制的角度去看,综合的角度来看,科学决策的角度来看,研究和应对科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三)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及应用效果分析
全面质量管理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需要全体人员都要参与其中,所以在执行科研管理时,必须要求全体所有人员全部参与到科学研发的全面质量管理中去,这将有助于提升高层管理者对研发项目的注意力,有助于科研人员更加深刻理解科研项目的研发战略;而且还有助于管理规范手册的编制,加强科研院所和企业间的合作,有助于增强科研人员质量意识和参与决策的能力。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进行科研项目的管理,能够使科研部门更加注重客户的需求,促进各部门在组织之间的交流,使得科研单位更加有可能接受监督部门的监督和控制,能够有效推进各行业科研人员的交流和沟通。
二、科研质量管理理论模型
了解科研质量的实质和内涵是顺利开展科研质量管理的前提基础。科学判定一项科研质量首先应该明确其研究的目的、特征。科研活动是一项创新性、探索性的活动,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新的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或者为了解决人们遇到的新问题、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等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手段。因此,科研质量是系统和科学的研究产品特性,以满足客户和相关方的要求为目的。
科研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得到新的知识,因此其质量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产出的新知识的质量管理。科研质量管理的模型就是既满足知识管理又满足质量管理的模型。要做到刚性的质量管理和柔性的知识管理互相融合,在科研管理的质量模型中,不仅要满足知识管理的四项特点,还要满足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主要有: 全员参与、以客户为关注出发点,领导作用、过程方法、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依据以及供应商互惠关系决策。知识管理的主要特点是临时性、适用性、实用性和介质性。临时性是指知识生成将总是被应用和将被补充、修改或扩展,其使用的时间是有限的;适用性是指不同的知识具有不同的使用范围;实用性是指知识可以被用来解决社会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介质性是指知识的传播需要一定的媒体和通道,有效介质可以提高知识的使用效率,如因特网。因此,根据上述特点以及之前人们对这方面的研究,本文构建了一个通用的科研管理质量模型,如图1所示。
三、科研质量管理的应用研究
目前我国的科研管理主要都是对于科研项目和科研课题的质量管理,科研项目主要是通过具体的科研活动过程来实现的。科研活动是指人们依照具体的科研目标来进行的相应的科学研究活动和实践。在对科研过程实施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要事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完善档案管理工作,注重科学研究过程的质量评价,建立相应的科研项目质量管理机制,第一时间对所进行的科研项目的质量进行动态跟踪,认真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在科学研究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当中,我们要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要以招标人满意为目标。在质量管理的执行阶段,要依据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控制的具体方法和流程,把科研项目的质量控制认真落实到科研管理中去;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影响其质量的各种各样的因素,要通过科研质量指标和模型来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从而对整个科研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对科研水平做出客观评价。为提升客户和相关者的满意度,应注重对科学研究工作的质量改进,确定提升科研水平是改进科研质量的基础。在对科学研究质量改进实施过程中,首先应建立科学研究工作的质量改进机制,明确质量改进的目标,遵循相应的质量改进原理和原则,根据系统工程理论和质量改进模式,将科研质量改进工作明确落实到位,以重视科学研究的质量过程为背景,努力完成科研质量的改进和提升。
四、研究展望
一是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科研质量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科研质量的评价体系;二是加强对科研质量模型的研究。只有充分掌握科研质量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手段,才能够认真执行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提高科研管理质量和提升科研管理效率。
首先,科研质量管理能够有效促进科研团队的建设以及科研流程的开发。其次,加强对科研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是一线的科研领导者和科研工作人员。将科研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识灌输给从事科研项目工作的每一个人,能够有效地、全面地贯彻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最后,有的时候有一些科研项目会有一定的环境变化,每一个科研项目所处的环境和情境也是不一样的,根据不同的环境对科研项目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是很有难度的。研究科研项目管理中全面质量管理的应用能够提高科研项目的管理水平,有助于了解在科研管理中的全面质量管理和流程的执行,从而促进科研质量的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科研项目的科学策划和有效执行对于科技进步是至关重要的,虽然每一个科研单位的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科研项目的组织结构和文化差异都会导致科研项目管理的多样性,但是加强科研项目的集成管理,重视科研过程的质量管理,完善科研项目质量管理模型,都可以进一步提高科研项目的管理水平。另外,结合相应的科研项目特征,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结合系统工程论理念将科研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质量管理及评价,努力为科研项目的有效执行以及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谢飞.浅谈科研项目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7(17): 174-175.
质量管理的主要方法范文3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意识;全面质量管理;预防为主;工程造价;科学管理;制度建设
0 引言
建筑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可以定义为:把有关建筑企业的行政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技术管理和统计方法密切结合起来,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质量体系,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从而施工建成适用、经济、可靠、安全的工程。
1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是从过去的事后检验,“把关为主”转变为以预防改进为主; 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即提出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抓住主要矛盾,发动各部门全员参加,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和程序,使生产经营所有活动均处于受控状态之中;在工作中将过去的以分工为主转变为以协调为主,使企业联系成为一个紧密的有机的整体。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很大一部分集中到“全”字身上,也就是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以及质量管理采取的方法是科学的,多种多样的。
针对不同企业的生产条件,工作环境及工作状态等多方面因素的变化,把组织管理、数理统计方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综合运用于质量管理建立适用和完善的质量工作体系,对每个生产环节加以管理,做到全面运行和控制。通过改善和提高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通过对产品的形成和使用全过程管理,全面保证产品质量。
2 “三全”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是“三全”管理,所谓三全管理,主要是指全过程、全员、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这是指一个工程项目从立项、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直到回访保修的全过程。全过程管理就是对每一道工序都要有质量标准,严把质量关,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下一道工序。
全员的质量管理:指要让每道工序质量都符合质量标准,必然涉及每一位职工是否具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优秀的工作质量。因此,全员质量管理要强调企业的全体员工用自己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每一道工序质量。
全企业的质量管理:主要是从组织管理来解释。在企业管理中,每一个管理层次都有相应的质量管理活动,不同层次的质量管理活动的不同。上层侧重于决策与协调,中层侧重于执行其质量职能;基层(施工班组)侧重于严格按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3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
全面质量管理其基本理论及指导思想就是从更广泛的角度去看待质,不仅看产品采用技术标准的水平,还要看产品适合用户需要的程度;同时从社会需要出发,树立一个明确而又可行的质量奋斗目标,形成一个有利于对产品质量实施系统管理的质量体系,把一切与产品质量有关的人员都能参与质量管理的现代质量管理思想。总的来说,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有以下几条:
3.1 全面质量的观点
指除了要重视产品本身的质量特征外,还要特别重视数量(工程量),交货期(工期),成本(造价)和服务(回访保修)的质量以及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质量。把产品质量建立在企业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的基础上,用科学技术和高效的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因此,全面质量管理要有全面质量的观点,才能在企业中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3.2 为用户服务的观点
要满足用户的期望,让用户得到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把用户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不仅要使产品质量达到用户要求,而且要价廉物美,供货及时,服务周到,要根据用户的需要,不断地提有产品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标准。为用户服务还应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中,明确提出“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口号,使每一道工序都为下一道工序着想,真正地提高本工序的工作质量,保证不为下道工序留下质量隐患。
3.3 预防为主的观点
工程质量(产品质量)是在施工(加工)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为此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就是强调各道工序,各个环节都要采取预防性控制。重点控制影响质量的因素,把各种可能产生质量隐患的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
3.4 用数据说话的观点
数据是质量管理的基础,是科学管理的依据。一切用数据说话,就是用数据来判别质量标准,用数据来寻找质最波动的原因,揭示质量波动的规律;用数据来反映客观事实,分析质量问题,把管理工作定量化,以便于及时采取对策、措施,对质量进行动态控制。这是科学管理的重要标志。
3.5 持续改进的观点
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就一个组织而言,为了改进组织的整体业绩,组织应不断产品质量,提高质量管理体系及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坚持持续改进,组织才能不断进步。就一个工程项目来说,只有坚持持续改进,才能不断改进工程质量,以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期望。
4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为PDCA循环法。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把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划分为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即按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地进行质量管理,这四个阶段不断循环下去,故称PDCA循环。它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科学管理工作方法。PDCA循环,事实上就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四个阶段包括:
第一阶段:计划阶段。主要任务是按照使用者的要求并根据本企业生产技术条件的实际可能,进行工程施工计划安排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阶段:实践阶段。主要任务是按照第一阶段制定的计划组织施工生产,并且要全面保证施工的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第三阶段:检查阶段。主要任务是对己施工的工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定。
第四阶段:处理阶段。主要是按照使用单位的意见和检查阶段中评定意见进行总结处理,凡属合理部分编成标准,以备将来再次执行。
八个步骤:
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用数据加以说明。
第二步: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对各个因素进行分析。
第三步:找出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抓主要因素解决质量问题。
第四步:针对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制定活动计划和措施。计划和措施中要体现为什么订计划,达到的目标,采用何种手段,谁来执行等具体内容。
第五步:按照既定计划进行实施。
第六步:根据计划的内容和要求,检查实施结果,检查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七步: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把成功的经验纳为标准、制度,防止重复发生。
第八步:处理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
5 结束语
总之,建筑业作为国家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产品的质量与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其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危,必须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质量管理的主要方法范文4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工程;质量;管理
1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1.1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内涵
工程项目管理的四个关键因素为质量、性能、成本和时间,它们是工程项目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其实是项目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项目质量管理是指围绕项目质量所进行的一切指挥和协调及控制等活动,其目的就是确保项目能够按照所有规定的要求圆满地实现。工程项目质量是指工程产品满足规定要求和其需求能力,最重要的是它还要符合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根据田兵权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一书中的介绍及许多前人学者的分析,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内涵可以归纳为: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客体是项目,主体是项目的各相关方;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宗旨是实现项目的质量目标,并使项目的相关方都满意;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活动包括项目质量的策划、项目质量的控制、项目质量的保证及项目质量的改进等。
1.2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
因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工程质量”,它与一般产品的质量管理相比,有共同点,但是由于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有许多工程项目的特点,所以也有许多的不同点。其共同点是质量管理的原理及管理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不同点主要是其具有以下自己的特点而导致的。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特点为:
1) 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较复杂,项目的建设过程其实也是项目质量形成的过程,所以项目所经历的环节及涉及到的所有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实施;
2) 管理过程存在动态性,由于质量管理要贯穿于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中,而在此过程中必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势必也会导致工程项目质量的一些变故,所以项目管理者要在不同的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作出相应的调整,故存在其动态性;
3) 项目质量的水平波动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工程项目的整个施工环境条件变化莫测及原材料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导致整个施工过程不容易受到控制,最终会使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很容易产生一些波动;
4) 工程项目管理的系统性。因为在实际的项目管理中有很多的因素以及目标制约着工程项目的质量,同时它也制约着其他的因素以及目标,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所以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许多目标以及因素相互制约存在的。
1.3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
1) 人员素质的影响因素。人员素质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人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以及所有经营活动的主体,人员的素质,包括其文化技术水平、各种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及作业控制能力、身体素质和职业道德等。所有的这些都将直接或间接的对工程项目的质量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说人员素质的影响在所有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中居于首要位置。
2) 工程材料的影响因素。工程材料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指在施工中的各种物质的质量及保存方法和条件能否满足工程项目质量的实际需要。在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工程材料选用、检验及保管都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因此,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要严格把握好工程材料这一关,进而避免工程质量不受影响。
3) 机械设备的影响因素。机械设备对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主要是指在施工中的各种设备和各类机具等,在项目实施中,这些设备和机具的质量能否满足工程的需要,性能在施工现场是否稳定,实际的操作方法是否安全和方便,都会直接影响到其质量。
4) 技术方法的影响因素。技术方法因素指的是实际的施工中所有的技术和工艺操作方法及现场的方案等。在实际的施工中,使用的技术能否满足实际的需要,工艺操作方法正确与否,方案合理与否等,都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产生影响。为了减少其影响,必须不断的提高操作人员的工艺技术水平。同时,还要加强施工单位施工人员的专业理论素养,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顺利进行。
5) 环境条件的影响因素。环境条件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指的是在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对工程质量起作用的所有环境因素,包括: 工程技术环境,工程作业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周边环境等。
2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1 建筑企业自身存在的管理问题
建筑企业是工程建筑中项目管理的主体,对工程建筑项目质量的管理承担着主人翁责任。当前建筑行业的企业单位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技术工人素质和水平低下、监管制度体系不完善、建筑材料管理不到位等一些列问题,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管理造成较大的影响,为了提高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必须采取以下手段和措施才能解决上述问题:
2.2 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科学素质
为了建造出高质量的工程项目,建筑企业要雇佣操作熟练的高水平技术工人,对新上岗的技术工人要定期开展技工上岗教育培训工作,使技术工人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强化技术工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敦促建筑工人以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的技术水平建设合乎质量标准的建筑工程。
2.3 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体系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筑企业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就必须要有较强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因此,建筑企业要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体系,健全相关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筑材料进出管理制度以及员工奖惩制度,以便完善相关人员的工作分配,明确各个职位员工的职责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成立特别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小组,聘请专业的管理人才和工程师,对工程建筑进行定期的监管抽查,严密监测施工前期的图纸设计、施工中的建设过程,以及施工后期的收尾工作,从头至尾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不容有失,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停工事件,导致工期延长,无法如期完成交接工作。损害公司的名誉和企业的社会形象。
2.4 保证建筑物资材料的质量水平
建筑物资材料是工程建筑的基础和基石,建筑物资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因此要求施工企业要从源头入手,做好建筑材料的管理以及监督工作。所以在建筑材料的采购阶段,一定要摸清建筑市场的建筑材料价格情况,在成本预算范围内,严格按照建筑设计要求,采购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建筑材料,并进行抽查和复查,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杜绝建筑材料采购环节中出现的偷工减料的行为。在建筑材料的入库存储方面要遵循相关的规定,避免建筑材料的随意露天堆放,从而容易受到恶劣天气等的影响,使建筑材料的性能发生改变,而不符合相关标准,导致重选重购,增加了施工单位的建筑成本,缩减了建筑企业的利润空间。
2.5 选用科学的施工方法和技艺
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方法和技艺的选用是否适宜是影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水平的六大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工程项目开工之前要选用合理的施工方案、先进的施工技术、得当的施工操作,以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工程师一定要具体结合施工的环境、成本要求等,根据自己专业的素质和水平,进行做科学充分的验证和检验工作,选用最科学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技艺,为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保驾复航。
2.6 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
施工设备是保证建筑工程顺利进行的技术支撑。为了提高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水平,要引进和采用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的建筑施工设备,并定期进行护理和养护工作,确保建筑施工设备以正常的状态投入使用,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 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优与劣是反应和评判一个建筑企业综合实力的根本性的标准。只有合乎国家相关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标准的工程建筑,才能投入实际生产和交付使用,才能展示和塑造建筑企业良好的企业形象,不断增加企业的综合经济效应,使企业不断谋求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质量管理的主要方法范文5
【关键词】:公路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意见
中图分类号:TU20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公路施工环境复杂,影响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如何经济有效地控制质量,这就需要施工人员了解并采用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随着我国的路桥建设项目也不断的增加,而在施工过程中暴露出的质量问题也不少,而路桥的施工质量控制又直接影响着后期对路桥的维护和保养的费用投入以及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等问题,同时也是路桥的施工企业在竞争日渐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地位的关键因素。因此,只有进行科学有效的施工质量控制才能使得路桥的建设管理达到最大的效率和最高的目标。
1 公路质量管理的发展状况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史按照所依据的手段和方式,一般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质量检验阶段。这一阶段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产品质量的检验,主要是通过严格检验来保证出来的产品或转入下道工序零碎部件的质量。第二阶段为统计质量控制阶段。这种方式是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在生产工序间进行质量控制,从而预防不合格产品的大量产生,责任者也由专职检验人员转移到专业质量控制技术人员,这标志着事后检验的观念改变为预测质量问题的发生并加以预防的观念,它更加适合企业的需要。第三阶段是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仅仅依赖质量检验和统计方法很难保证与提高产品质量,而近代数理统计学和系统论的发展,为新理论学方法产生打下了基础。当前,公路建设中推广应用全面质量管理也是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是在许多有效的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借鉴了许多其他科学的先进成果,是目前最有效的质量管理方式。
2 我国质量管理的现状
全面质量管理这种现代质量管理的最新方式,我国是在学习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年来,随着高等级公路的上马以及公路建设的大发展,公路建设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投资开始有偿使用,投资主体出现多元化,建设任务逐步实行了招标承包制,施工单位开始摆脱行政附属地位,向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转变,工程建设参与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得到强化。这种格局的出现,使质量管理逐渐成为我国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控制体系,原有的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越来越不适应发展要求。目前,在我国一些公路建设项目中,已采用了全面质量管理,但公路建设的全面质量管理水平还很低、差距很大。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还缺乏经验,没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实施上困难重重,很多开展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都是临时的,广大公路建设者对全面质量管理的认识还不高,不能自觉地应用它为工程建设服务。在建设高等级公路中,尽管配有监理人员,订有严格的制度,各级人员对质量要求很严,仍出现了许多不应发生的质量问题,原因就是没有按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去实施。
3 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内容及要求
3.1 质量管理的概念及工作内容
(1)质量管理的概念。质量管理是企业以质量为中心,全体职工及部门积极参与,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服务等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让企业和社会受益,企业获得成功与发展。
(2) 质量管理的工作内容。①质量管理不仅要对工程质量管理,也要对工作质量管理,不仅对产品性能,也要对安全、可靠性管理,不仅管物,也要管人。②全过程管理,不仅对工程形成过程进行质量管理,还对形成后的过程进行管理。③ 企业各部门的所有人员都应在相关工作中参与质量管理工作。
(3)对于公路工程的质量管理,包括以下内容:①公路工程质量与工作质量的确定与管理。②质量标准的分析与质量保证计划制定。③施工过程工程质量与工作质量的控制与检查。
④辅助部门工作质量的控制与评价。⑤质量管理方法和手段研究。⑥质量情报系统,质量管理干部培训,全体职工质量管理教育。⑦ 质量保证专门问题研究。
3.2 公路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必须树立三个基本观点:① 为用户服务杨瑾:论全面质量管理在公路施工中的推广应用 2012年第27卷第3期的观点;② 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观点;③用数据说话的观点。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做好4个方面的基础工作:①职工的普及教育工作;② 标准化工作;③检测计量工作;④质量信息和情报工作。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做好4个方面的管理工作:①全员质量管理。制订各种类人员质量责任制,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质量管理活动。②全过程质量管理。做到以预防为主,防检结合,重在提高。③ 全企业质量管理。建立健全企业保证体系,明确各级人员的质量管理活动内容,做到以质量为中心,领导重视,组织落实,体系完善。④多方法的质量管理。运用多种多样的现代化管理方法来解决问题。
4、公路施工质量控制的改善措施
4.1公路施工前期控制
①在前期控制阶段主要是要做好员工的质量控制意识的培训工作。工程的质量都是由人为可以控制的,并且在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中,人为因素也是最主要的控制环节。这也意味着该公路企业如果要有效提高其质量管理的效率,那么就必须要做好所有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的培训。对于质量控制不是一件简简单单就可以做好的事情,但是我们不能把它想得太过复杂。其实大部分的施工一线人员并没有很高的文化程度,所以对他们进行质量意识的培训就要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进行,将复杂的理论变得浅显,使所有人员都可以很轻易的明白其中的原理。
②还要做好对质量管理的组织建设的工作。首要建的就是工程项目部,对于项目经理的选聘一定要慎重,必须选用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人员。因为在整个的工程项目,项目经理无疑是整个项目小组的灵魂人物,这个项目能否最终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大都与项目经理有着直接关系。而其他的成员也要选用有施工经验并且有着优秀的管理才能的人,同时也要配备一定的财务方面的人员。
③就是制定周密详细的项目质量管理的计划书。在进行质量管理计划前要对整个项目工程进行全面的了解,找出其中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4.2公路施工中期控制
中期控制也就是在整个工程施工活动过程中进行的质量管理控制,这也是进行自我监控的主要环节,要提高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须知外部的监控都是一个补充手段而已,只有施工企业做好自我的监控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工程质量。
4.3公路施工后期控制
在工程的后期质量控制也被称为事后的质量把关,避免不合格的产品或者工程流入了市场,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验收时要及时发现存在的质量的问题,如有需要立即返工,绝对不可轻忽,同时对提交的质量检验报告进行审核,对竣工图进行审核,同时建立项目的技术档案。工程项目的三个控制环节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环环相扣,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质量控制管理的系统,使得企业的质量管理得到持续不断的改善。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路桥施工中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充分发挥企业社会效益的关键因素,施工单位若能在具体工程项目上做好施工阶段的事前控制工作,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返工,避免人、财、物、施工机械和施工有效时间的浪费,并能大大提高工程质量。因此,施工阶段质量的事前控制工作是不可忽视的。
参考文献:
质量管理的主要方法范文6
[关键词]服装企业 质量管理 建议
世界著名质量管理大师朱兰博士曾说过“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管理己经成为全世界企业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实施质量管理来提高其竞争力。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服装外销市场萎缩,内销市场逐步打开并扩大;与此同时,受国内资源、环境与能源的制约,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国家相关调控政策的影响,使服装企业的利润空间日趋缩小。专家呼吁服装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和成本控制模式,在保持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下,实现由原来的粗放型、低质量、低效益的增长方式逐步向高质量、高效益、品牌化战略迈进。
一、质量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ISO9000标准将质量管理的定义为:“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管理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现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自从20世纪20年代提出质量管理的概念以来,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和ISO9000质量标准化阶段,主要特征如表所示:
与四个发展阶段并存且影响巨大的质量管理理论还有克劳斯比提出的“零缺点质量管理”,摩托罗拉公司提出的“六西格码质量管理”,日本提出的“质量经营理论”和“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等。
自1987年以来,随着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思想的确立,我国积极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科学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方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在许多大中型企业得到迅速推广。1998年,上海率先成立了国内第一家集质量理论研究、培训咨询、审核评价为一体的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开始跟踪、学习、研究六西格玛理论,积极探索、实践应用。中国质量协会也在2002年9月16日成立了中国质量协会全国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委员会,并在成立之初召开了首届六西格玛管理国际论坛。2002年,国内最具权威性的质量管理专业杂志《中国质量》专门开设“六西格玛管理”专栏,组织全国六西格玛研究者进行探讨、研究和交流。国内质量管理方面的研究者和专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
具体到服装企业,质量管理的研究文献及其有限,崔志英、杨以雄(2004)使用六西格玛方法对服装专卖店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做了一定探讨;李颖慧、王渊(2004)使用管理学的方法针对“服装的质量”问题做了初步解析等。
二、现代质量管理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是美国Feigonbaum于1961年首先提出,它是质量管理领域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质量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组织以质量为中心,全体成员参与,对全过程管理,全组织参与改进和控制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全面质量管理强调“预防为主、持续改进”和“为顾客服务”的思想。
零缺陷质量管理,是由美国质量管理大师Philip Crosby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理论,它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目标而奋斗。零缺陷质量管理理论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强调“第一次把事情做好”。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理论,吸收了全面质量管理、零缺陷管理、统计过程控制和系统工程等管理思想和方法,它强调以顾客为中心,以数据为基础,以追求近乎完美无暇为目标的管理理念。其核心是通过一套以统计科学为依据的数据分析、测量问题、分析原因、改进优化和控制效果,使企业在运作能力方面达到最佳境界。六西格玛通常包括六西格玛流程改进方法(即:对现有流程改进,包括制造过程、服务过程以及工作过程)和六西格玛设计方法(指对新流程、新产品的设计方法)等等。
服装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将贯穿服装产品的设计、生产与销售的全过程,是一项综合性、动态性、广泛性的管理活动,因为周期长、影响因素多,实施效果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长期投入,才能获得收益。
三、服装企业实施质量管理的建议
实施质量管理的八项基本原则为:以顾客为中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以及与供方互利的关系,根据以上基本原则与服装企业的特性,笔者对服装企业实施质量管理提出以下建议,供企业参考:
1. 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需要最高管理者的参与,借助领导的力量大力推动和积极引导,促使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2. 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使员工在管理、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及时的培训,对潜在问题有效预防,使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进入良性循环。
3. 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贯穿企业设计部门、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的全过程,提高各环节员工的质量意识、职业道德和工作能力,以及部门的配合,对促进质量管理至关重要。
4. 以顾客为中心。市场竞争可以说是争夺顾客的竞争,拥有顾客就是占领市场。服装企业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制定出能够真正反映市场需求、令顾客满意的产品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