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知识管理的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知识管理的理论范文1
关 键 词:企业理论;知识管理;知识传输;企业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02-0062-05
企业理论是某种关于企业的哲学,主要关注于企业的基本问题,如企业为什么存在?企业和市场的边界是什么?企业内部是如何运行的?为什么企业会有所不同?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不同。
在企业理论中,交易成本理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派。首先,不满于奈特关于“企业是个人不同风险偏好下的最优风险配置”[1]的解释,科斯(Coase,1937)认为“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则是最小化生产成本”,市场和企业的边界在于“科层”和市场之间的相对效率[2]。威廉姆森(Williamson,1985)认为,交易成本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最小化交易成本,他指出了几个交易成本的关键因素(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并由这些因素确定了组织的最优水平。简而言之,在生产(make)和购买(buy)之间的取舍是交易成本理论对企业市场边界的答案[3]。
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知识工人的产生(德鲁克,1995)使知识管理的研究提上了日程。人们逐渐认识到知识是“经济租金”的主要源泉。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至今尚未形成一个理论,对这个方向的概念和目的尚未达成一致,更不用说分析和预测了。但是一些优秀的研究工作已经使知识管理能够用于解释企业的存在和企业结构和差异了[4]。
本文将在知识管理理论运用于解释“企业为什么存在”和“企业为什么会有所不同”的方向上做出探索。为此,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二节首先对知识管理的文献做一个简要的回顾,然后建立一个基于知识传输的企业创新模型并在其基础上建立了四个假设;第三节给出本文的结论并对今后的研究做一个展望。
一、关于知识与知识管理
1. 什么是知识?
战略管理一直被学者认为是高层经理的任务,即确定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情报、知识是这个任务的核心要素。但从明茨博格的十大学派来看,以前的战略管理研究无疑忽视了知识管理问题[5]。
基于知识的观点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知识”?回答这个问题的历史已经很长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于知识的定义是“经验的结果”。康德认为我们的知识是“基于并被人们的理解能力限制了的分类”。波普尔(Popper,1969)则认为人类的知识就在于其可检验性,没有被证伪之前姑且认为是真理[6]。
麦克拉普(Machlup,1980)界定了13种知识的元素:正在获取的,正在熟悉的,正在意识到的,记忆,重新收集,认识,区分,理解,解译,能够解释,能够说明,能够谈论,能够执行。并把知识分为了五个大的类别:实践知识,情报知识,精神知识,过去的知识,多余的知识[7]。
2. 知识管理理论的一个关键概念
知识理论的一个关键的概念就是“意会知识”。意会知识是由柏兰尼(Polanyi,1962)首次定义的“人们知道的要比能够解释的多。”根据这个概念,我们能够区分显性知识(Articulated Knowledge, AK)和意会知识(Tacit Knowledge, TK)。显性知识与意会知识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是能够用口头或书面、计算机程序、专利、图纸表达出来的知识[8]。
这两类知识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在不同个体之间、不同空间、不同时间转移时传输能力和机制不同。显性知识通过沟通的方式表现出来,易于传输是其根本属性。传统上,经济学家把信息当作公共物品,一旦制造出来就可以以零边际成本来传输。意会知识只有在使用中才能表现出来,当其不能被明确表达出来,并且只能通过应用来表现、通过实践来获取的时候,其在人们之间的传输就是缓慢的、高成本的和充满不确定性的。
二、企业:基于知识管理的新解释
1. 企业为什么存在:知识管理视角
如何解释企业的存在, 是企业理论所关注的最为核心的问题。德姆塞茨(Demsetz,1991)认为,企业的存在代表一种对知识经济学基本非对称的反应,知识获取比使用需要更强的专业化,因此,生产需对处理许多具有不同类型知识的个体专家进行协调。但市场不可能确保这种协调作用,因为市场无法面对:(1)意会知识的不可流动性;(2)潜在购买者占用显性知识的风险。这样,企业作为生产产品和服务的机构而存在,因为这种机构能够创造使多个个体整合其特有知识的条件[9]。这种把企业的作用看作是整合知识的机构的观点与科斯-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企业理论是很不相同的,交易成本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存在是因为它们能够避免同市场交易相关的成本;而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则关心与特殊交易类型(包括知识)相关的成本。
郭特和赞德(Kogut & Zander,1992)认为企业存在的原因是其能够比市场能更快和更好的传输和共享个人和群体之间的知识。这种知识包括知道什么(know-what,如信息),知道如何做(know-how,如如何组织一个研发队伍)。他们认为,知识不仅被个人拥有,而且存在于一个团队成员之间合作的规则之中。如果知识仅仅存在于个人的水平,那么企业就能通过雇用其它人员以增加知识。实际上,知识不仅存在于个体之中,而且存在于组织的管理原则之中。因此,组织存在的另一个原因是:企业存在因为它是一个创造和传输知识的机构[10]。
格兰特(Grant,1996)认为企业是一个整合(integrating)知识的机构。他探讨了知识的整合机制,通过这种机制能够整合团队成员中不同专家的知识。他强调,组织的核心功能是知识的应用而非知识的创造。组织的核心优势并非简单的减少交易成本,而是能够以完全不同于市场的逻辑来整合某种经济活动。整合不同个体的知识于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便是这种逻辑[11-12]。但是,意会知识是难于沟通和传输的,组织的效率于是就来源于如何以最小化的成本来使用规则、惯例和其它整合机制,来达到减少知识传输和沟通成本的目的[13-15]。
另外一个关于企业存在的知识管理解释是知识的保护(Liebeskind,1996)。Liebeskind认为企业有一种特殊的比市场更加能够保护知识不被盗用和模仿的“制度能力”,并且,这种一般的“制度能力”是企业战略理论的核心[16]。而托卡斯(Tsoukas, 1996)认为企业面对的组织问题是如何能够使用一些个体不能事先知道或掌握的知识。企业存在,因为其是一个传播知识的系统[17]。
2. 企业为什么不同:一个知识传输模型
在赫德兰(Hedlund,1994)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8],本文试图建立一个知识管理的模型。首先,针对不同企业的创新特征不同,本文将不同企业的创新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度量创新“力度”维度,另一个是度量创新“速度”维度。创新的力度区分的是创新对产业改变程度的大小是根本性的还是渐进性的,根本性创新例如微软企业把操作系统从MS-DOS升级到Windows系统,而渐进性创新则例如把Windows95升级到Windows98。创新的速度区分的是企业创新周期的长短,如英特尔公司(INTEL)所谓的摩尔定律,每18个月就要把CPU的速度翻一番,而其他硬件的升级要几年或更长的时间。
根据这两个不同的维度,可以把企业创新的变化分为四个类型,如图1所示。
组织要和所处环境进行知识的交换和流动,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称为吸收(Assimilation),指知识从环境向组织中转移和流动的过程;另一种称为消散(Dissimilation),指知识和从组织内部向环境中转移和流动的过程[18]。根据对意会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不同形态的区分,组织通常有四种与外界环境传输知识的方式,分别按照下面的(1)至(4)式表示。
第一种方式中(见图Ⅰ),知识无论是从环境吸收到组织、在组织内部传播、还是从组织消化到环境中都是以显性知识的形态,即如公式(1):
AK AK AK(1)
按照这种知识流动方式进行的创新,本文定义为“傻瓜型”创新。“傻瓜型”创新是指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书面传授和口头传授的方式习得知识,并完成产品的创新。这种情况比较适合处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的企业,如我国浙江、福建等地的纺织和制鞋工业,工人通过简单的培训便可以完成衣服和鞋样式的改进和创新。因而,这种创新的力度比较小,属于渐进式的,其速度也较慢。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提出本文的第一个命题:
命题1:当创新类型为“傻瓜型”,即创新力度和创新速度都比较小的时候,环境和组织之间的知识传输模式为AK AKAK。
第二种方式中(见图1Ⅱ),知识在环境中是以显性知识的形态存在和流动的,而在组织内部是以隐性知识的形态存在和流动的,组织要和环境之间有知识的流动和交换,必须把知识在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之间转换,即如公式(2):
AKTKAK (2)
按照这种知识流动方式进行的创新,本文定义为“学徒型”创新。“学徒型”创新的含义是指,虽然知识在组织外部是以显性知识的形态存在,但是要利用这种知识生产产品必须要在组织内部通过意会知识的形式传播,这就类似于中国传统手工作坊徒弟跟师傅学某种手艺的过程,光看书本和秘方没用,必须跟在师傅身边不断体会才能学得到,才能有所创新。
例如,日本企业偏好通过研究专利(显性知识形态)把知识吸收到组织中,然后在组织内部通过团队合作(学徒)的方式来完成产品的创新,最后再通过申请注册专利的方式把知识消化到环境中去。虽然意会知识在组织内部流动限制了团队的规模,但配合默契的团队可以较快地完成工作。因此,日本企业创新频率高,新产品层出不穷,而日本企业创新的规模都比较小,属于渐进式创新,其优势产品大多都集中在如数码相机、激光打印机等创新难度不大的电子信息工业中。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提出第二个命题:
命题2:当创新类型为“学徒型”,即创新力度比较小而和创新速度比较快的时候,环境和组织之间的知识传输模式为AK TKAK。
第三种方式中(见图1Ⅲ),知识在环境中是显性和隐性并存的,在组织中也以两种形态同时存在,即如公式(3):
AK + TK AK + TK AK + TK (3)
按照这种知识流动方式进行的创新,本文定义为“两弹一星型”创新。“两弹一星型”创新是指知识无论在组织内部还是在组织与环境之间都以显性和隐性的形态共同存在。在从环境到组织吸收知识的环节,研发这类产品不仅需要大量的理论攻关(know-how),还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know-why),前者是为了获得显性知识,后者则是为了破解隐性知识。在知识流动于组织内部的环节,由于此类研发属于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需要大量的科学家像螺丝钉一样无私的奉献,支撑他们努力工作的动力或者是民族精神,或者是科学信仰。这样组织的例子也很多,比如我国的航天事业、核工业企业、美国宇航局、美国的波音企业等,创新的周期比较长,每一次创新都是升级换代型的根本性创新,甚至有些是划时代的创新。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提出第三个命题:
命题3:当创新类型为“两弹一星型”,即创新力度比较大而创新速度比较慢的时候,环境和组织之间的知识传输模式为AK + TK AK + TK AK + TK。
第四种方式中(见图1Ⅳ),知识在环境中是显性和隐性并存的,在组织内部则以显性知识形态传播和使用,即如公式(4):
AK + TK AKAK + TK(4)
按照这种知识流动方式进行的创新本文定义为“工作手册型”创新。“工作手册型”创新是指为了能使大规模的团队共同的利用好环境中的知识,必须把环境中的显性和隐性都转化为类似于工作手册型的显性知识。比如欧洲软件开发、电信制造企业对大型软件和电信设备的研发与创新,需要相当数目团队工作人员的合作才能胜任,而简单靠日本式的互相默契配合是无法顺利完成任务的,因此其创新的频率虽较低;但创新的规模往往是根本性的。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提出本文的第四命题:
命题4:当创新类型为“工作手册型”,即创新力度比较大且创新速度也比较快的时候,环境和组织之间的知识传输模式为AK + TKAKAK + TK。
通过上面对创新类型的分类和组织转化知识方式的识别,本文提出的四个可待检验的命题图形表示如图2所示。
三、对战略管理实践的启示
“环境-战略-结构”规律是战略管理学公认的法则,企业战略要与环境相适应,而企业组织结构要与企业战略相适应。结合这条规律,对于我国企业而言,本文的四个假设就有了鲜明的战略含义。不同创新类型的企业要选择不同的知识传输的模式,某一种知识传输的模式就是一种战略,不同的战略要有相应的组织结构与之相适应。
作为企业战略的制定者,首先要认识到知识传输模式这个环境变量,对于“傻瓜型”创新模式,由于环境变化较慢,知识转移也容易,采用大规模生产的低成本战略,既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又不会担心设备被很快淘汰;对于“学徒型”创新模式,由于创新速度较快,则宜采用快速反应以不断适应消费者新需求的差异化战略,攫取创新租金;对于“工作手册型”创新,由于研发能力已经大部分转化为企业的“公共知识”,那么反复使用这些已经显性化的“公共知识”并将其培育成企业的核心能力就是最有效的战略,因而企业应围绕这些核心能力制定相关多元化战略;对于“两弹一星型”创新,由于创新过程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个企业的资源有限,难以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在自主创新的同时,最好能建立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以压缩研发成本,共享创新成果,分散研发风险。
其次,战略制定者还要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与战略相适应,“傻瓜型”创新的低成本战略,应选择简单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学徒型”创新的差异化战略则应选择产品部门化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工作手册型”创新的相关多元化战略宜选择带有公共研发部门的“事业部”型组织结构;最后,“两弹一星型”创新,独立研发的部分由于不同专业的工程师要在不同研发流程上工作,采用矩阵式结构合理,而战略联盟的部分则选择相对独立的事业部结构比较合理。
四、研究结论和未来研究建议
“企业为什么存在”、“企业为什么会有所不同,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不同”;以及这些理论如何被应用于企业以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是企业理论研究关注的三个基本问题。本文在对知识管理的文献做了一个简要的回顾的基础上首先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回答了“企业为什么存在”的问题,然后又建立了一个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模型回答了“企业为什么会有所不同”的问题,并提出四个可以检验的逻辑命题。最后,又简单讨论了一下这个模型战略含义,以回答“企业如何应用知识管理理论于战略管理实践来获取竞争优势”的问题。结果表明,模型对企业的不同有一定的解释力,并能够指导企业的管理实践。
本文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性研究,今后有三个可以扩展的方向:一是更加深入比较企业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对企业基本问题的回答;二是细化模型对企业差别的解释能力,并用具体企业案例加以完整的阐述和分析;三是进一步深入挖掘模型对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使模型能够在指导企业战略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
――――――――
注释:
{1}科斯和威廉姆森是经济学界公认最早完整而有力地揭示“企业为什么存在”的两位学者,他们的文献在企业理论研究中被广泛的引用,很多研究都在他们的研究结果基础之上展开的。
――――――――
参考文献:
[1] 弗兰克・H.奈特著,安佳译,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 Coase, Ronald H.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November 1937, 4, pp. 386-405.
[3] Williamson,Oliver E.,1985,The Economic Institute of Capitalism, New York: Free Press.
[4] 德鲁克, P. F.著. 杨开峰等译. 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 亨利・明茨伯格,布鲁斯・阿尔斯特兰德,约瑟夫・兰佩尔著,刘瑞红,徐佳宾,郭武文译. 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6] Popper, K, R, (1969).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 The Growth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3rd ed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ondon.
[7] Machlup, F. (1980). Knowledge: Its Creation,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Significance, Vol. 1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J.
[8] Polanyi, M. (1962). 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 (corrected ed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IL.
[9] Demsetz, H. (1991). The Theory of the Firm Revisited, in O. E. Williamson and S. Winter (Eds.). The Nature of the Fir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59-178.
[10] Kogut and Zander (1992), Knowledge of the Firm, Combinative Capabilities, and the Re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Organization Science, VOL.3, pp. 383-396.
[11] J.C.Spender (1996), Making Knowledge the Basis of a Dynamic Theory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7, pp. 45-62.
[12] Robert M Grant (1996), Toward A Knowledge Based View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7, pp. 109-122.
[13] J.C.Spender; Robert M Grant (1996), Knowledge and the Firm: Overview,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7, pp. 5-9.
[14] Ikujiro,Nonaka (1994),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5, pp. 14-37.
[15] Gabriel Szulanski (1996), 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 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7, pp. 27-43.
[16 Julia, Porter, Liebeskind (1996), Knowledge, Strategy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7, pp. 93-107.
[17] Haridimos, Tsoukas(1996), The Firm as a Distributed Knowledge System- A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7, pp. 11-25.
[18] Hedlund, Gunnar (1994), A Mode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he N-form Corpor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5, pp. 73-90.
责任编校:齐民
New Explanation of Firm Existence, Firm Difference and Firm Innovation:
AModel Based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ZHANG Xue-songXU Hui-long
(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
知识管理的理论范文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图书馆学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应该突破传统观念来重新审视图书馆管理的发展方向,将图书馆管理的重心由对文献载体的管理转向对文献内容即知识本身的管理。
一、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涵
图书馆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理论与图书馆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将从基本理论、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等方面创新图书馆管理。
1.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即为图书馆知识管理,也就是对图书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及其转化的管理。具体而言,是指应用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合理配置和使用图书馆各种资源,充分地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信息与知识需求,并提升现代图书馆的各项职能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的过程。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对象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它是由信息与知识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技术与图书馆文化等要素组成。图书馆知识管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重视人的作用和发展,重视知识创新和知识集成管理,重视效益模式转变。
2.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
知识管理的研究范畴取决于知识管理的主要要素,从不同的角度来剖析,知识管理便呈现不同的形态,具有不同的内容。从研究对象来看,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一是继续发展与创新图书馆学;二是为知识科技创新服务。为知识创新服务,围绕知识创新设置相应机构,调整图书馆工作安排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三是不断完善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
二、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1.全新的管理理念,取代传统的理念。
在全新的管理理念中,首先我们要将知识管理理念融入到图书馆管理中,从核心上改变传统的理念,要以知识的理念来作为平时工作的指导思想。在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中不管是对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都应该以服务为工作的核心指导思想。所以,图书馆管理过程中通过知识管理为指导就必须明确思想内涵,避免走向传统的管理,要体现知识管理的高效性,让读者享受快捷、舒心的服务,达到满足全社会的人员对知识全方位的、综合的知识信息需求。简而言之,就是要改变以前的管理思想,将知识管理有效地应用到图书管理中,用新的思想模式来经营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与热爱。而在长期传统管理的影响下我们可以总结到了只有创新才有继续走下去的前景。知识管理应运而生,带着数字化、人文化、合理化的新格局来改变图书馆管理的传统模式,为了更好而长久的发展下去,必须从传统的格局中跳出来适应运用新的格局。
2.建立了新型的学习圈和知识管理网络。
传统的图书馆组织结构具有相当复杂的工序,信息传递非常的缓慢,每一个层次的管理中的交流相当的局限,阅读者的需求也得不到快速准确的保障。这就导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缺乏有效性、创造力无法融入时代需求的大前提。推行知识管理势在必行,将结构转向更为发达的网络模式,使信息在传递中更加快速,分享更为及时。从知识管理的共享性目的,建立属于图书馆的网络知识管理,总结和积累有效的知识信息,加快知识的分享与传递,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共享。知识管理网络通俗理解是一个新型的知识管理工具,是一个有利于知识收集、共享的集合体。通过知识网络对知识的管理,我们还可以总结出在企业中对人的管理和影响,为服务提供更加周到的条件,发挥人与知识的最大限度。“以人为本”是图书馆管理中最本质的特性,其内涵即为找到人与知识相结合的最佳组合,在图书馆管理中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分享与传递,及时地将信息分享给他人。
3.全新的人力管理模式。
通过总结以前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它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人员缺乏竞争机制和鼓励机制以及人员调配政策,这导致了不仅员工缺乏必要积极竞争与思想的重视,这就会导致员工在工作中没有动力和进步,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很低对图书馆管理产生负面影响,在图书馆资源方面得不到更为有效的利用。知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以人为本”,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体是人,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是顺利推行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前提。
4.知识管理的运用,促进图书馆的现代化。
图书管理理念的创新图书馆能否适应 21世纪发展的需要,关键在于管理思想、观念的创新。实现资源共享、共建应成为图书馆管理的重要理念。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活动中的应用有许多新问题需要以创造性的思路来解决,管理者只有主动探求新的管理方式方法,图书馆的发展才有新的活力。未来图书馆将是结合传统图书馆和新兴的知识管理研究的实验基地。总结近年来图书馆理论界关于知识管理讨论的热点问题,未来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的方向必将是促进知识管理标准化研究并利用其成果促进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加强图书馆环境创新、加强“知识表示”研究的突破,最终使图书馆知识服务达到完全知识化服务,即智能服务。知识管理理念的引入必将对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管理手段、体制发展、服务创新,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增值,对于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改革与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加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研究和应用,对现代图书馆工作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知识管理是理论应用于图书馆实践的一个过程,要实现这个过程的完美结合,不但要求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符合图书馆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要求图书馆为实现这一过程的完美目标采取相应的配套设施和管理理念,要求图书馆在未来发展中注意汲取当代知识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加强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更新图书馆传统管理理念,采取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方法,促进图书馆知识的揭示和应用。这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图书馆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过程。将知识管理知识引入图书馆工作,是图书馆管理创新与学术创新的崭新成果,加强图书馆与知识管理相互关系的研究必将对图书馆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靖彩玲.充分发挥知识管理在图书管理创新中的作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8).
知识管理的理论范文3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人们将知识管理作为一个专门的领域进行研究。之后,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将关注点聚焦于组织层面的知识管理问题。不过从一开始,一些学者就指出,大部分的组织知识都存在于员工个人的头脑中(Davenport和Prusak,1998)。学者们认为,组织如果把花费在流程和技术上的时间和资金转移到挖掘员工潜在能力,那么通过个人知识管理可以发掘出真正的价值所在,由此,知识员工的个人知识管理逐步得到更多的重视。目前关于知识员工的个人知识管理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发掘和利用知识员工个人的知识,方式包括使个人知识显性化、将个人知识融入组织的知识管理系统或者鼓励员工在各种场合分享他们拥有的知识等,但是他们同时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员工可能会没有动力和意愿去分享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早期的个人知识管理主要不是研究知识员工的个人知识管理,而是研究如何帮助大学生发展信息技能,运用技术组织以及使用信息Frand和Hixon(1999)、Avery(2001)。个人信息管理是个人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来源,个人信息管理源于图书馆和信息管理、个人生产率工具和软件等。个人信息管理和早期的知识管理是为了适应技术革命以及解决信息超载问题。现在,更多的领域和学科开始关注个人知识管理,从最初的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研究转移到对组织中的知识员工的个人知识管理的深入研究,并将其由最初只关注信息技术拓展到了对于发展个人知识管理技能、态度等,这些有助于形成更有效的认知、沟通、合作、创造力、解决问题能力、领导力、终身学习、社交网络等。鉴于知识员工的重要价值以及个人知识管理对于知识员工和组织的重要性,知识员工的个人知识管理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二、知识员工的个人知识管理研究的不足
继组织知识管理研究领域获得蓬勃发展之后,知识员工个人知识管理研究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热点,学者们对知识员工的个人知识管理的内容、流程、作用、方法、原则、技能等方面也都有相应的研究,并且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这些理论和实证研究将研究推向了深入发展。同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也是较为明显的。首先,研究群体不够丰富。知识员工的个人知识管理渗透于现在所有的知识工作中,但是目前,学者们研究比较多的是教师、图书馆员等,而对于企业中大量的知识员工并没有太多的研究,企业知识员工的个人知识管理对于提高企业效率,增强其竞争力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这是现有研究中的一个缺陷。第二,缺少对于知识员工个人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的系统性的研究。影响个人知识管理的因素很多,但是目前研究中欠缺对于影响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系统性的研究。第三,是实证研究的缺乏。目前,对于知识员工个人知识管理方面的研究大部分都是理论方面的,实证研究较少,在知识员工个人知识管理的影响机理、与组织知识管理的关系、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等许多方面都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
三、知识员工的个人知识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对于知识员工个人知识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员工的个人知识管理的理论体系将更加丰富和深入
个人知识管理研究最初来自于对大学生群体的个人知识管理的技术的研究,经过发展,逐渐上升到更深更广的理论研究,包括对个人知识管理的内容、原则、流程、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等问题的研究。但是目前对于知识员工个人知识管理的理论体系还不够丰富,与其他领域进行融合的研究还不够。因此今后,知识员工个人知识管理的理论体系将更加丰富和深入,与其他领域融合的研究也将更多的出现,从而使得人们对于知识员工个人知识管理的认知和应用更加的深入。
(二)从最初的对大学生、教师的知识管理研究扩展到企业知识型员工的个人知识管理研究
最初对个人知识管理的研究来自于对大学生人群的相关发现,在对教师、大学生、图书馆员等具体人群的个人知识管理进行较多的分析和研究之后,人们将研究目标扩展到了企业中的知识员工。一些关于企业中的管理人员的个人知识管理研究已经出现,但是数量较少。随着人们对于员工个人的知识管理重要性认识的加深,以后关于企业知识员工的个人知识管理的研究在数量上会更多,在质量上也会更加精细化。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员工,其个人知识管理的重点、方法、工具是有所区别的,因此在未来应该会出现关于不同行业、不同组织类型的知识员工的个人知识管理理论研究。
(三)知识员工的个人知识管理对于组织的作用将进一步被挖掘
对个人知识管理作为一个领域进行专门的研究才短短二十年,之前的研究都聚焦于组织的知识管理。因此,作为一门较新的理论,对其作用和规律的把握和认识还比较粗浅。掌握知识的个人始终是创造组织财富的源泉,目前关于知识员工的个人知识管理与组织知识管理的关系,尤其是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的研究数量不多,在深度方面更是欠缺。国内仅有少量文献对个人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组织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实际操作中来看,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提高对于组织创新、组织绩效的作用不可忽视,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相信在未来,个人知识管理与组织知识管理的互动以及其对于组织绩效作用的研究将更为丰富,关于这些作用的影响机制和路径都将成为以后研究的重点。
(四)知识员工的个人知识管理将进一步与最新的信息技术发展相融合
纵观个人知识管理理论发展的历程,研究者们将blog、wiki、SNS等技术都融入了个人知识管理中。有学者的提出了将“云计算”技术融入个人知识管理中。已有研究将混搭社会性软件引入知识员工个人知识管理领域,提出基于混搭社会性软件的网络学习者的个人知识管理模型。混搭社会性软件包括社会性书签、即时通讯、社会性网络服务、微博和博客等。对于Web2.0与个人知识管理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现在开始转向Web3.0与个人知识管理进行融合的研究。一些学者提出了基于Web3.0的个人知识管理平台建设等问题。Web3.0是互联网第三代的简称,与第二代相比,Web3.0更加融合个性化的信息、更注重跨平台和跨语言的信息交互、信息搜索更为精准和智能化、服务更加整合化和高效。从个人知识管理的研究发展轨迹来看,个人知识管理的发展与最新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创造更多的知识财富,推动人类知识传播与发展。
(五)识员工的个人知识共享问题
知识共享是个人知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将个人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共享,促进组织的发展,这是一个难点问题。对于个人而言,知识是具有独占性和专有性的,一旦共享,变成大家共有的知识,那么知识的独占性会降低,个人会感觉自己的知识权利丧失,可能会影响个人在组织的地位。而在越来越动态化的环境中,个人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这时,个人对于自己所辛苦获取和掌握的知识,会担心由于分享之后,转化为组织的知识,其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将削弱。因此个人可能会选择不将自己所掌握的核心知识进行分享,以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因此很多人不愿意将自己独有的知识进行共享。如何促进员工的知识共享,使员工能够从自己对别人的知识共享中获得价值,需要组织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四、结语
知识管理的理论范文4
1 有关知识管理要素的探讨
要素是构成任何一个系统的基本单位,透视知识管理的要素,从根本上分析知识管理内涵和实质是一个基础和简便的方法。
知识管理研究中普遍认可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The American Productivity Quality Center,APQC)等提出的知识管理流程与战略框架(1997),这个模型包括两个动态的轨道,外面的轨道指影响知识管理的外围环境,即促进技术、文化、领导力和测量因素。里面的轨道指知识管理过程,包括适应、收集、识别、创造、共享、运用和组织。识别、收集和组织适合于知识的积聚和管理,创造、共享、运用和适应适合于知识的创造和更新。
第二种,KM = (P+ K)s 公式。其中KM(Knowledge Management)是知识管理,P(People)指人员,+ (Technology)是科技,K (knowledge)是知识,S(Sharing)指分享。其含义为组织积累知识,必须通过科技将人与知识充分结合,在分享的组织文化下达到乘数效果。
第三种,由王德禄提出,他认为组织中的知识管理的发展始终围绕着组织、人和信息技术这三个要素。人在组织中通过干中学产生知识,对知识进行编码、显性化和知识检索等处理;信息技术搭建知识转化的信息基础,形成知识结构体系;组织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和人的创造提供服务来实现组织的知识管理。
显然,以上关于知识管理内涵及要素的探讨主要从知识生成、存贮、共享、应用、创新等知识应用角度衡量,没有分辨要素、结构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划分知识管理的目的、功能、价值实现等,这样就造成知识管理内涵理解上的混乱。同时知识、人、组织、文化等因素本身又具有不确定性,继而加大知识管理的复杂性,所以难以找到知识管理的本质。但关于知识管理要素研究从不同方面为我们探讨了实现知识管理的途径,这就为我们进一步探讨知识管理的本质奠定了基础。
2 价值论视野下知识管理要素的界定从知识管理概念的构成看,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指一种活动。既然是活动就一定有主体和客体,是主体和客体充分互动来实现目的的过程。目的是一个价值论范畴,是理想中的价值追求,它通过对实践的导向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实现目的的价值转化。由此基本上可以得出:知识管理就是主体(人)通过客体(知识)来实现价值转化的过程这一基本结论。从知识经济视角看,价值转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类知识积累过程和知识利用过程,而知识管理就是以知识的发展、传播和利用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支柱,以管理为核心,通过对知识的管理以实现知识价值的最大化为其基本内涵。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将知识管理要素界定为人、知识、信息技术和目的等四个方面:知识管理的主体是人(包括个体、组织、社会),知识管理的客体是知识(三个层次:个人、组织、社会知识),知识管理的工具是信息技术,知识管理的目的,知识的价值转化。
2.1 知识管理的主体与客体人与知识
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这一概念是与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对象(客体)相对应使用的,具体就是指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包括个体、社会集团、阶级以至整个人类)。以此,知识管理中的主体也可以分成个体之主体、群体之主体(社会集团或组织)和社会之主体三个方面。由于只有在创造知识、为组织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人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从这个意义上,可以将作为个体之主体包含在群体(组织)之主体中。与此同理,社会全体之主体的人的价值也是通过他们所在的集合体的价值实现的,因此,这里可以将知识管理的主体概括地用组织主体或组织的人等术语来代替。当然,作为组织中的个体,对其潜在价值需求的满足和价值追求的挖掘也是知识管理中知识创新和知识积累的关键。
知识是知识管理的客体,是组织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从哲学角度看,知识是主客体相互统一的产物。它来源于外部世界,所以知识是客观的;但是知识本身并不是客观现实,而是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表征,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人脑的反映活动产生。与上述主体相对应,这种知识可以分成个体知识、组织知识和社会(共识)知识等三个层次。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_______广义的知识按内容分四种:关于知道是什么的知识、关于知道为什么的知识、关于知道怎样做的知识,关于知道是谁的知识。其中关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即关于自然和社会的运动规律、原理方面的理论体系,可称之为狭义的知识概念。还可从形式上区分,前两类知识是易于文字记载的认识类知识,有人称之为有形知识,非常容易编码(信息化),可通过各种传媒获得。第三、四类知识更多地是没有记载的经验类知识,有人称之为隐形知识(tacit knowledge)或无形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来获得。由此可见,人们研究的角度不同,对知识的定义和分类就不同。从价值主客体的关系看,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两个维度,即:个体知识、组织知识、社会知识等三个层次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两个维度。由于知识管理着重研究组织中的知识管理,因此可将个人知识嵌入到组织知识中,而社会知识属于零散的常识性知识,一般不作为知识管理的直接对象看待,更多地放在知识管理一般环境中的文化因素来研究。这样为了研究的方便,就可以将知识管理的客体简化为组织的显性知识和组织的隐性知识两类。
综上所述,在人与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复杂、多层次价值关系看,知识是现在进行时态,它是已经被主体客体化了的客观的、结果性的、显性的知识,也是正在逐步客体化中的潜在的、过程性的、隐性的知识,这样,知识管理既是对知识进行管理,又是管理知识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知识和创造知识的人是分不开的,是嵌入在人的活动中的,因此,有些学者把人力资源管理看作是知识管理的核心,也有人把人力资源管理看作是知识管理的延伸。但这里作为人力资源的人是知识管理对象意义上的人,不是作为知识管理主体意义上的人,是价值关系中的第三层次上的人的自我意识中的主客体关系,这里主客合为一体了。
2.2 知识管理的工具信息技术
知识管理是依托于信息技术发展的,自计算机发明以来,信息化的应用经历了由数据管理到信息管理,再到知识管理三个发展阶段。在信息时代,人类知识的快速积累、共享和交流更要依靠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这一有效工具。哲学认为,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不是直接完成的,必定借助于外在的工具。当然,这种工具是劳动双向建构过程的结晶,是人在劳动过程中将自然物改造为各种生活用具和生产用具来延伸自己的器官和肢体,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正因为这种生产工具,使人与对象的关系变得更为多样化,使知识管理活动复杂化,造成知识管理理解上的偏差:将知识管理等同于信息系统的建立,如有些学校和企业认为,新科技设备买回来了,网络也建好了,知识管理就能自动实现了,这是一种典型的管理知识的IT 方法。知识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是处理数据、生产或扩散信息的方法或工具。技术能够代替人或创造出知识的假设已经反复被证明是错误的。但知识管理包含的事物比促进知识分享的技术要多,知识管理仅仅通过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是表达不出来的。究其原因,根源在于没有将知识管理的研究对象知识及知识过程与知识管理的中介工具信息技术加以区分。作为工具的信息技术应当与组织的各个方面相关,既与知识管理的核心要素(主体、客体、目的)有关,也与知识管理的环境要素相关。
2.3 知识管理的目的价值转化
知识管理的主体、客体、工具最后统一于知识管理的目的,它是知识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影响着整个知识管理活动的开展。组织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结构和核心层次,组织知识的管理目的可以概括为两点:①对组织内部而言,通过挖掘、组织、存取知识,便于知识积累、共享,继而增强组织的智能;②对组织外部而言,在知识的共享交流过程中发现和培养新的思想和思维,进而提高组织竞争力。在技术和服务急速发展的当代,创新永远是保持长久竞争力优势的主要源泉。换句话,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知识的共享和智能的管理。由此看来,知识管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其目的的达成不仅在于知识管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处理上,还表现在知识管理价值实现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上。认识和把握知识管理在这方面的特点,
对于正确选择知识管理方法是很重要的:知识管理中的许多因素都具有模糊性,不像物质生产部门那样,可以对投入和产出做出比较精确的定量统计,物质生产过程的投入都直接转化到物质产品上,而知识管理的人财物不是作用于产品,而是作用于知识以及携带知识的人身上,很难用精确的统计数字如实地反映出来,不能像管理土地、资本等有形资产一样的方式管理知识这种无形资产。必须在重新认识知识的本质和特征的基础上选择相对应的管理方法。现在称为知识管理第三次浪潮的实践社团被认为是管理知识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认为能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生成、转换和传播,更重要的是,间接地实现了知识的生成者、共享者和使用者的人的管理。由此可以看出,知识管理价值实现是历史的、发展的过程。
知识管理的理论范文5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信息管理;知识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0.027
[中图分类号]F270.7;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0-00-02
信息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信息化的发展,使企业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机遇。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知识导向型组织,能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知识是现在企业竞争和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条件。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实际达到的信息化水平依然较低,管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需注意并重点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将知识管理理论融入企业信息化进程当中,以此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
1 企业知识管理与信息化的基本概述
1.1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作为目标,使企业人员在企业管理中能积极及时捕获和应用集体的知识和技能。知识管理一方面是对信息的管理,知识管理来自传统的信息管理学,是信息管理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是信息深加工后发展后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管理手段不断完善,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使企业知识得以准确识别、处理和传播和有效应用。另外,知识管理也可以说是对人的管理,知识管理的任务是要促进知识的编码化,有利于使用者接受,促进人际交流,使知识得到发展和传播,以此提高企业竞争力。
1.2 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主要是指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化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利用,促进企业生产过程、管理手段和营销方式等业务过程的改进,加强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促进企业管理和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充分开发和利用企业信息资源。为了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需要基于企业管理需要,使企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经营水平。企业信息化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时,需准确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企业信息化涉及范围广,包括企业管理职能部门、知识层、基础业务层等,他们主要是收集、传输、处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存储、更新和维护。
2 企业知识管理内容
企业知识管理属于一个系统过程,知识管理流程是指企业流动过程中知识的应用,知识管理流程确定了组织中知识的处理环节和途径,有效采集、加工、存储、积累、传播、共享、运用和创新知识,整个知识管理流程属于循环反复。
2.1 知识采集
企业知识管理是对企业已有知识资源的采集和加工,部分企业拥有资料室和档案室,能采集一定知识,但只是简单收集和分类知识,缺乏足够的独占性和创新,也缺乏可用性。企业进行知识采集时,需准确识别企业内部知识和企业外部知识。采集企业内部知识时,重点要采集企业内部隐性知识,采取适当激励措施和现代知识信息技术鼓励员工不断分享知识,这样有利于企业内部知识收集。采集企业外部知识时,主要对供应商知识、客户知识和专家知识等予以收集,尤其要注重企业客户知识的收集。
2.2 知识加工
对采集知识予以加工,使知识简洁、明确、易于理解,便于传播。在加工知识时,需先评估各种知识,明确各种知识资源对企业的价值,筛选出与企业核心能力相关知识,然后加工。对显性知识进行编码后输入数据库,对隐性知识以图形、案例、视像等形式存储到系统。
2.3 知识存储
知识存储是将企业收集整理的知识存储到企业知识库当中,便于使用者能进行知识检索,并对数据库知识予以更新。知识库是存储知识的数据库,结合了数据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便于知识共享和使用。而知识存储到数据库后,大量知识的积累会使数据库日渐拥挤,知识管理难度增加。因此,在对采集、加工后的知识进行存储时,应根据知识库的有效性,根据知识情况建立相应的知识库。一般外部知识库的知识包括竞争情报、市场动态等知识,结构化内部知识库包括调查报告、市场销售等知识,非结构内部知识库包括企业技术经验技巧、错误教训等。
2.4 知识积累
知识存储过程中,不断更新,面临的环境也不断变化。企业在积累知识时不断获得最新知识,此外,还需积极防止隐性知识的流失,留住企业自身宝贵的知识资源。
2.5 知识传播
企业知识传播多根据组织内部沟通的有效性,但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合理因素会影响组织内部传播的有效性,使知识传播受到影响。因此,在知识传播时,需确保知识传播渠道无阻碍,选择多样化的知识传播手段,比如:学习、培训、座谈会、讨论会与聊天室等。
2.6 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使个人、团体和组织能在最大程度上应有有利的思想、观念、经验和知识。在共享企业显性知识时,可利用企业网页报表、文件、数据库等方式,为每位员工创建一个Web网页,输入必要知识,使员工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实现知识共享。在共享企业内隐性知识时,需放大和扩散组织内个体支持,有效开发和共享隐性知识。在组织内部共享时,可利用电话、电子邮件、传真、QQ、微信等方式。
2.7 知识运用
进行知识管理时,应根据企业及员工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数据库知识。根据组织结构、规则流程、企业文化加强组织对有益知识的记忆,反复运用有利知识,通过正确配置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知识,从企业角度出发,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使促企业更好发展。
2.8 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是促进企业发展的灵魂,企业知识创新分布在企业各方面。知识创新能力培养需要有企业知识创新的推动力,一方面是内动力,需创新主体自发产生,通过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成员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是外动力,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企业知识创新时,需要保证企业内部有严格的知识创新机制,并采取促进企业知识创新的有效方法。另外,要增强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将不同背景和知识偏好的人才聚集在一起,由他们自主发挥自身创新知识的能力,产生更具特色的知识项目。
3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关系
3.1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相互辅助、相互促进
企业信息化进程中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对应的是企业信息和知识,企业信息管理是对企业信息进行有效收集、加工、检索和传播,具备显性特征;知识管理是指有效开发和利用隐性知识,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创新。企业信息管理为企业知识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知识管理也为信息管理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知识创新过程中,需给予企业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方面的知识,积极改进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技术,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完善企业的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管理水平。知识管理工作中所产生的大量知识,在最大程度上丰富了企业信息及信息管理内容,完善了企业信息管理理论,提高了企业信息管理技术水平。知识管理的实施,创新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促进了企业信息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企业信息技术水平,有利于企业信息管理的更好发展。因此,企业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相互辅助、相互促进。
3.2 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重点是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
企业信息发展过程中多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现代信息知识得以全面利用,通过知识转移、共享、利用和创新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知识和信息的利用能促使知识进一步创新,并加强知识管理、企业产品和企业服务的创新能力。信息管理的目的是让人们在一定时间内获取必要的特定信息,加强技术人员的管理工作,促进企业各种技术资源的发展。而企业技术的发展是以信息为基点,加强企业信息化的技术性和操作性。知识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其基点是人,其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合理运用人力资源,有效联合信息与信息、信息与知识、信息与人,使信息知识能最大程度地共享、交流、创新。企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相互结合,利用各自优势和作用能在最大程度上促企业信息化发展。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知识管理,其与信息管理相互融合,联系密切。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在企业信息化进展过程中,知识管理不能取代信息管理,信息管理也不能取代知识管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能进一步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
4 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知识管理的应用
4.1 有重点、分层次促进企业信息化进展
在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时,需重点评估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保证企业发展的有序性。企业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应掌握发展过程中的主次,全面推广。
4.2 构建企业网络知识库
构建企业网络知识库时,需明确和评估自身现有的知识框架,利用自身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技术,在全面准确收集企业现有的信息知识后,对信息知识进行存储、分类、搜索、共享、使用,构建一个不断有效的知识信息库,充分发挥知识共享的作用。
4.3 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
企业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需紧密联系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企业在进行知识管理过程中,需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制定规范有效的知识管理战略,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同时要积极促进知识管理的实施,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企业信息化的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4.4 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企业知识管理体系时,需以企业信息共享作为内部资源。在企业现代信息化导入期,需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保障、技术知识,培养一批具有高技术、高素质的人才,重视信息和知识的学习,推动企业信息文化的发展。企业进入信息化建设加速成长期后,应注意开发企业信息资源,便于企业进行知识管理,不断加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积极进行知识创新,创造出难以替代的产品和服务,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5 加强企业信息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首先要提高企业员工信息文化水平,积极宣传和引导企业员工信息文化,加强信息技术知识的宣传和使用,使员工正确认识到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引进信息化技术,增强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使员工树立高度的信息价值观,促使企业信息化进展。
5 结 语
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企业为了促进自身发展,顺应时代的潮流,需立足于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准确运用企业信息与知识,加强企业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进而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朱立新.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的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J].领导科学,2010(17).
知识管理的理论范文6
关键词:知识管理(KM) 数字图书馆 知识资源
在知识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不再是一般劳动力,也不是资本,而是知识。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德•德鲁克所指的那样,“知识已经成为今天唯一最有意义的资源。” 作为社会知识宝库的图书馆则被提高到了一个重要位置上来了。在建设数字图书馆的管理活动中,图书馆如何运用知识管理理念指导和优化数字图书馆各种资源的管理和服务,以提高图书馆在不断变化的数字环境下的应变能力,是图书馆在21世纪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必需。
一、知识管理内涵与数字图书馆的定位
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在他的《知识社会的兴起》一书中指出,一百多年来,人类经历过三次革命:工业革命、生产力革命和管理革命。这三次革命都是由知识意义的根本转变驱动的。第一次革命是知识被应用于工具、过程和产品,形成了工业革命;第是知识被应用于工作,从而引来了生产力革命;第三次革命则是知识被应用于知识本身,从而引起新的管理革命。
一般来说,知识可以分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两大类。隐性知识就是比较复杂,无法用文字描述的经验式知识、不容易文件化与标准化的独特性知识,以及必须经由人际互动才能产生共识的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可以文件化,标准化,系统化的知识,如标准化作业程序、系统化的文件。所谓知识管理,就是将知识视为某种资源加以管理,凡是有关知识的清点、评估、规划、取得、学习、流通、整合、保护、创新等能够有效增加知识资产价值的活动,均为知识管理的范畴。知识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创造一种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互动的机制和平台,通过隐性知识的表述转化成不断积累和共享的知识库,机构或团队的每一成员通过共享知识库来不断学习和成长。
在新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环境中,由于数字图书馆在社会的知识发展中承担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有必要对数字图书馆加以准确的定位。使得图书馆从致力于传统的信息管理转变为致力于知识管理,虽然信息和知识管理一直被认为是图书馆工作的范畴。并且图书馆人员和信息管理人员在信息和知识的搜集、选择、获取、组织、保存、分发和服务方面,可以说是已经做的非常专业化了。然而,对于数字图书馆来说,重新评估他们在知识和知识管理方面的现状和差距,给图书馆管理者提供先进的和可行的知识管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广泛地说,数字图书馆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知识中心。数字图书馆定位不但要努力突出自己的特色。还要通过对图书馆知识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以提高图书馆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图书馆创造价值的能力。数字图书馆运用知识管理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提高图书馆创造价值的能力,其直接目的是提高图书馆的创新能力。
二、数字图书馆知识资源的管理
数字图书馆工作的重心之一是利用现代化技术将更多的特色资源和常用资源数字化,通过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研究,最终形成知识仓库。知识仓库相对于普通数据库而言拥有更多的价值,它不仅仅存储着知识的条目,而且存储着与之相联系的事件、知识的使用记录、来源线索等相关信息。知识仓库更像是一个有机体,其生命力在于不断地更新。要不断地周期性地对知识仓库内的知识评价更新,才能提供全面、广泛和准确的知识源。
作为数字图书馆来说,一方面,是怎样抓好知识资源的管理,另一方面,是怎么积极组织读者把知识资源用好。让读者在大量的知识资源中间能找到所需要用到的东西,提高读者利用知识资源产品的能力。这两个方面应该是图书馆的基本工作核心。从数字图书馆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数字资源比传统资源拥有很大的优势,传统的图书馆提供的是固化的资源,检索查找择录等非常困难,数字图书馆则是流动的、鲜活的、简捷的、可利用再生的资源,检索查找择录的功能十分强大,但是要使用它们必须要加强馆员和读者培训,培训后才能提高管理和使用能力。
在我国数字图书馆知识资源管理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作为数字图书馆的知识资源还不充足,没有建立知识仓库概念,很多图书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网上资源重视的还很不够,不能及时迅速发现网上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和归类,为读者所服务。同时,由于缺乏具有效率的分工协调,各信息资源单位各自为政不能互连互通、却又贪大求全、出现了对信息资源大量重复投入现象,而重点的数字化资源却相对薄弱,各类特色数据库也有待开发,市场上的电子化产品质量不高。因此图书馆必须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加强知识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将图书馆建设成为社会获取知识资源的枢纽中心。
三、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管理
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常常是一个相对固定的读者群。由于处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文化环境中,他们有着类似的知识资源需求、阅读倾向和选择利用的方式,对于知识资源的需求具有客观确定性。在知识经济时代,重速度、重知识和重个性的精益生产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读者已成为计算机网络服务的利用者。这些造成了数字图书馆的读者不分年龄、不受时空限制,只要拥有计算机终端并接通互联网,都可获得数字图书馆所拥有的所有知识资源。
读者人群的变化和读者需求的变化要求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管理要有所创新。数字图书馆带来的不仅是图书馆形式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要根据知识管理理论进行服务观念和管理体制上的改变。要使图书馆适应充满激烈竞争的时代变化发展的要求,就必须以管理制度的创新为依托,改革管理体系、明确管理内容、规范管理方法,在图书馆中实现最佳效率。建立起能够适应读者需求变化的运行管理机构,来满足读者的一般需求和特殊需求。
数字图书馆服务管理的基础是图书馆读者的信息资源。这个信息可以从读者办证数据库、流通和馆际互借记录、经常咨询的问题、电话和电子邮件服务、电子期刊和数字资源等方面的使用中收集。图书馆应将收集到的读者信息和统计数据运用于改进读者的服务工作。依靠新的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图书馆还可以提供各种“个性化定制”的服务来满足个别读者的需求。通过定期的读者调查来收集读者的满意程度和他们的需求,这些调查结果可以用于图书馆读者服务管理方案的规划。总之,图书馆要拿出具体实用的措施来体现数字图书馆为读者所提供的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完善服务的根本价值和规范化的知识管理要求。
四、数字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
数字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传统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大的不同,需要用知识管理理论加以指导:
首先,要以人为本,知识管理思想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它继承了人本管理思想的精髓,又结合知识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形态的特点予以创新。不论是人本管理还是知识管理的核心都是要创建一种机制和氛围,使员工的创造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并形成一种集体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数字图书馆要寻求一种激励机制,既不同于以往的精神激励也不同于一般物质激励,而是赋予更大的权力和责任,使馆员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自觉性、能动性和首创性,充分挖掘其潜能以实现其自身的人生价值。
其次,要进行数字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和领导方式转变。传统的图书馆组织结构,是严格按照刚性管理的要求设计的,等级性强、缺乏沟通与交流。而知识管理是要求图书馆减少中间管理层,把垂直的等级管理变为扁平化的管理,加强决策层与员工的对话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