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蒙氏教育适应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蒙氏教育适应力范文1
关键词:蒙氏教育理念;幼儿专注能力;应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255-01
蒙氏指的是意大利首位女医学博士蒙特梭利,她是历史上杰出的幼儿教育专家,她的教育特点就是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通过对儿童的深入了解,从促进儿童身心发育的各个方面去教学,教学内容涵盖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文化教育等,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幼儿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从旁协助为辅,是适合现阶段中国幼儿教学的好方法。
幼儿专注能力是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综合素质,专注能力高的幼儿,做事的效率就高,效率高从而就会对幼儿的自信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就使得幼儿热爱学习,幼儿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就会对广阔的书海产生求知欲,这有利于孩子的后期发展。
1.秩序中萌发专注
蒙氏教育研究表明,在幼儿一到四岁这个阶段,正处于秩序的敏感期,在这段时期,幼儿极喜欢去区别各种各样的事物关系,而不是事物的本身,所以,我们要在这段时期内,努力去创造一个适合幼儿的学习环境。蒙氏教育认为"工作"是幼儿身心协调的活动。给他们安排好各种各样的工具,让他们在自己的区域内集中注意力的展开自己的工作,在他们区域的四周摆放好属于他们自己的小抽屉,放上一些小工具,在工作用到工具时自己有序的使用工具来完成工作,还要嘱咐他们要在用完后及时的放回这些小工具。而且还可以在他们工作的区域有意的安放一些装材料的瓷器、玻璃瓶,并且要告诉他们好好保管,不要弄坏这些物品,从而让他们养成一种仔细认真的态度,这样也有利于避免他们的漫不经心和毛毛躁躁的坏习惯,从而对一种事物专注认真。在培养幼儿专注能力的同时,教师在展示教具时,用一种最完美、不可再改进的步骤,来防止其他因素把幼儿的注意力分散,让他们集中精力的去完成自己选择的工作,这样也有助于对幼儿专注力的培养。
2.自主中孕育专注
蒙氏教育认为,只有幼儿自身才能让自己达到专注。由于幼儿的注意力经常容易转移,所以在安排幼儿"工作"时,允许他们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这样可以让他们集中注意到自己选择的工具上,一门心思的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集中注意力在一件事物上。幼儿不像是我们成年人,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当他们做一件事成功以后,就会不厌们其烦的去重复做下去,当他们在这种重复中找到足够的自信后,他们就会再去关注其他的,所以,在他们的重复工作中,他们会投入注意力在工作上,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引导,使他们在专心致志的工作状态下乐此不疲的工作。但是也不能让他们总是沉浸在这种重复的工作中,还需要老师的引导,让他们发现新的乐趣,使他们在重复的工作中延续他们的专注力。
3.活动中延续专注
蒙氏教育表明,活动中可以延续专注。各种有趣的活动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然而有些可以在活动中把幼儿的专注力渐渐地提升。比如说在教育幼儿时的走线活动,给幼儿听着音乐,让他们和着音乐节拍,在事先设定好的步行线上,有秩序的走动,跟着音乐的节拍去完成动作,这样做不仅要求幼儿协调各种动作,并且还要保持身体的平衡,有效地促进了身体各个感官的平衡,这样会让他们自己进入一种专注的状态。除了这种方法,根据蒙氏教育的思想设计一种肃静活动 ,让幼儿在活动中静静地聆听周围的声音,去辨别各种声音,为了保证能听到各种声音,他们必须保持安静,为了保持安静,他们又要保证使自己不分心,集中精力去听,慢慢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
4.引导中发展专注
最主要的还是需要去引导,教师要扮演好角色,充分的去理解幼儿,尽量的多去观察他们,充分的信任、尊重幼儿的选择,在观察幼儿举动的同时要耐心的等待,让他们的内心充满想象,在一种自由的环境下去工作,尽量避免去打扰幼儿的发展。实践证明,幼儿专注力形成的快慢和教师关注幼儿次数的多少不成正比,并不是教师对幼儿关注的越多他们的专注力就会形成的越快,如果不循序渐进的去辅导,反而会对幼儿造成影响。教师在引导幼儿专注力养成的时候,要有时刻准备的态度,在将幼儿带入工作环境后,退至一侧,等待幼儿的召唤,教师去全面的查看幼儿的工作,但是不要打扰他们的工作,他们在工作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要耐心的并且以尊重的态度去指导他们,这也为教师做出了一个要求,在教导幼儿时,要熟练掌握幼儿使用的教具,在幼儿遇到困难麻烦时,可以很快的帮他们解答疑难。
综上所述,我们领悟到幼儿的专注力的发展都是从日常生活教育开始的,我们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幼儿的行为举止,多多的去赞美他们,让他们自己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乐趣,在其中培育他们的专注力。在蒙氏教育理念中,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幼儿自己自主的找到专注力的方式方法,让幼儿在自主学习中,通过教师在一旁的辅助,慢慢找到通向专注力的道路。
蒙氏教育是一种适合现代中国幼儿教育的全新的模式,通过这种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中国的幼儿在专注力方面获得更好地发展,同样也可以借鉴蒙氏教育的理念,结合现代教育,在幼儿教学方面创造出一片新的天空,让幼儿在自主学习的同时把自身的专注力提升上去,在快乐的自主工作中,不知不觉的把专注力稳定下来。
参考文献:
[1] 邢克超.法国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几个动向[J].比较教育研究2010(02)
蒙氏教育适应力范文2
【关键词】蒙氏教育 促进 儿童 社会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2-0163-02
关于社会性的定义,有两点已达成共识,即:(1)社会性是社会生活中人所交往的产物,人在交往中获得了社会性;(2)社会性是人的社会化的内容和结果。作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所获得的特征,社会性几乎涉及了人身自智能以外的所有内容,因此,发展儿童社会性在儿童教育范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蒙氏教育是国际著名的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博士,倾注了毕生精力创造的科学的教育理论与方法。目前,我们已经把“蒙台梭利”理解为一种观念、教育模式或体系。积极的社会性不只是让儿童待在一起,它应在蒙台梭利的班级里占主导地位。
在许多蒙台梭利教室内,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们一个个互不干扰、互不影响地做自己的工作,一切都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偶尔,当某个孩子表现出不够专注、互不影响时,一旁的女教师便上前轻声地引导……有人担心这种教育是否培养儿童的社会性,是否适应21世纪知识化、信息化现代化的社会生活?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各种社会群体中充当着各种角色,表现着自己的社会性。你跟别人打交道的方式,你对别人的态度,你怎样受别人的影响,你怎样影响别人……所有这一切,都会表现出你自己的社会性,儿童也不例外。当我们透过儿童自由、有序地进行工作操作的同时,深入感受其工作的内在氛围及其从工作中获得的满足感、快乐感,那种担心你就会认为是多余的,甚至会充分感受到蒙台梭利的伟大及其成功。
教学实践证明,蒙氏教育有助于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本文拟从以下五方面来阐述。
一 儿童情感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是社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一些儿童不愿上幼儿园,其主要原因是幼儿园的环境和生活对儿童限制过多。活动室内留给孩子的空间很少,儿童每天的游戏由老师指定分配,儿童没有选择的自由。而在蒙氏教育中,教师为儿童所创设的是“有准备的环境”,不仅温馨、美观,而且给儿童以“家”的感觉,一切以儿童为中心,使儿童在活动时如同在家里一样,可以自由选择活动、地点、材料,真正成为家的小主人,获得健康的情感发展。如在团体活动时,每当优美欢快的旋律响起,孩子们不由自主地舞蹈,尽情地表现,感受音乐之美,激起热爱生活的情感。教育孩子心里想着别人,感受分享快乐无须训诫说教;当孩子制作好食品时,可让孩子请大家一起分享他做好的食品或将自己的作品送给别人;绕过别人的地毯走,不打扰影响正在工作的儿童,与同伴一起工作,可使儿童体会到团结友爱的快乐。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不难看出,蒙氏教育在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二 混龄生活
蒙台梭利教育主张采取混龄制形式,即年龄跨越3岁的3个年龄组儿童生活在一个班级里,目的是为了促进集体生活的发展。从培养儿童社会性方面来看,混龄班起着突出的作用。它利用其中大年龄儿童的优势,以大带小,鼓励年龄大的儿童主动帮助年龄小的儿童,并且充当活动的领导者,为其他儿童做出榜样,同时年龄小的儿童向年龄大的儿童学习,从年龄大的儿童的工作示范中获得灵感。
在传统的教育形式中,儿童以年龄分组,同年龄的儿童生活在一个班级里。虽然同年龄儿童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那只是能力上的差异,极易使能力一般的儿童产生自卑,能力强的儿童有自傲的态度。但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正是由于年龄上的差异,儿童在很大的范围内选择自己的朋友,发现探索别人身上不同的特质,互相学习,在互动中彼此配合、彼此协助,培养“兄友弟恭”的情操。
三 自由工作
“只有自由的环境经验才能使人具有发展的可能。”蒙台梭利看来:只有提供自由,儿童才能选择最感兴趣的活动经验和材料,教师观察儿童的兴趣和活动,了解儿童的个性和发展,随时改进环境以适应儿童的需要。
蒙台梭利非常强调儿童的个性发展。个性是人的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心灵、有一定的需要、潜能和敏感期,这些决定了儿童本身发展的进程和方向。儿童的个别差异很显著,尤其是来自不同的家庭,初入学的儿童,表现得更为突出。只有注意观察儿童在个别活动中的自然表现,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因此,在蒙台梭利教育中强调个人学习和个别工作。她认为个别工作可以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通过“有准备的”环境、自由的作业、教师的引导和同一“家”中不同年龄儿童的工作来培养集体观念。
四 规则意识
心理学家指出,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终结在善于协调各种关系,并在一定社会秩序中达到相对自治,这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但是,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们过分溺爱孩子、过分保护孩子,致使孩子从小在家里就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地位,根本谈不上发展平等自治的伙伴关系。但在蒙氏教育中,我们可以使儿童逐步体会到“规则”并非来自教师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儿童身上,对儿童进行管理,而是来自儿童内在目标感的发展,儿童的内在目标感源自集中精力的工作。
蒙氏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它最有特色的是教具的设计,每一样教具都包含着各自的操作规则,只有严格遵循规则并正确地操作,教具才能发挥教育功能。为儿童准备适合其内部需要的学习材料,对儿童既有吸引力和刺激性,又促进儿童自由地从事各种工作,同时对儿童产生一定的限制。首先学习材料本身有一定的操作规则,儿童在操作规程中动作不符合要求就会出现错误,有了错误就要求儿童设法解决,这就促进了儿童对环境的内部适应力。其次,儿童在自由操作学习材料的过程中,要求儿童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如果经常维护环境的整洁和秩序,每样东西都有其固定的位置,工作中必须小心地使用,注意不损坏,操作完收拾整齐放回原处,这样别的儿童才可以使用。如果所需要的东西不在其位置上,就说明别人正在操作,自己要耐心等待。久而久之,儿童就会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通过蒙氏教育所获得的规则意识,提高儿童专注做事的能力,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儿童在操作教具的过程中理解并遵守规则,以增强儿童的规则意识。在蒙氏教育里,儿童也可以自由地、主动地和同伴在一起活动。如照顾动植物、清理工作柜、制作水果拼盘等。这些外部的适应力都是在自由活动中依靠环境的秩序而形成的。发展儿童的社会性不能只着眼于表面的集体性,重要的是使每个儿童在自由交往中都意识到自己对公共利益应尽的责任,为儿童今后遵守社会规范、适应社会秩序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就是让儿童走入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目的是提高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从中获得对社会的感性经验。而社会交往能力,是人的社会性当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指的是人在与别人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运用口头语言、身体语言、情绪和认识等方面的能力。如与别人说话时音量是否适中;与别人交谈时眼要注视对方,不打断别人的话等。凡是接受蒙台梭利教育的儿童,就会天天生活在社会交往的气氛里。如与别人合作完成工作;观看别人的工作;给别人提供帮助;遇到困难请求帮助;和别人一块聊天、一起分享零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