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语文学科融合课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学科融合课例范文1
一、“综合性”要突出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一节中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的着眼点之一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我们就须紧密结合语文教材,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以训练学生对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运用能力。
比如《走进阳光菜园》的语文综合性学活动:了解蔬菜、开辟菜园、种植蔬菜、精心管理。在每阶段的活动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在这些丰富有趣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他们以多种形式进行着自己的语文及各科知识的学习,使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如在种植蔬菜和管理蔬菜的过程中他们通过查资料、看课外书籍、上网、问大人;课堂上又以多种方式交流汇报自己的收获。从展示课中可以看出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效果,学生能津津有味地讲述体验、种菜的过程,可谓头头是道。翻地时从他们生龙活虎的表现中,我们惊喜地看到,原来学生的潜能是如此巨大!如果我们的综合活动课重视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结合,就会发现,原来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就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一潭活水。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那一片海,那一方天。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能力,在这节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确确实实地得到了综合提高。
二、“综合性”要体现语文学科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因此,综合性语文学习必然要和其他科目相结合,这也是新教材中反复提倡的跨学科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解决综合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但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非语文学习活动都是为语文学习服务的。例如,这次走进菜园语文综合性活动,在种菜和管理中学生就遇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仅仅用一门学科知识是不能解决的,需要跨学科,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学生要去学习多方面的知识,有种植蔬菜的知识、管理蔬菜的知识、劳动技术方面的知识等,融劳动、科学、语文为一体, 做到了语文学科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三、“综合性”要展现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融合。
小学语文学科融合课例范文2
>> 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 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探究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中职德育课教学策略改革初探 信息化环境下中职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教学策略 中职生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中职语文口语交际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探索 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 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大语文教育观引导下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试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 浅析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 浅析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 浅析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信息化微时代下的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信息化微时代下的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高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终端呈现高速发展和全面普及的趋势。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微博”“微视频”的风靡已经将人们带入了信息化微时代。如今,教育领域也刮起了一场“微”风,冲击着传统课堂教学。如何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引下,巧用信息化微时代的“微”技术对语文学科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而提升语文学科的教学效率已经成为新的研究主题。本文以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应聘”一课为例,巧妙选取信息化微时代技术手段,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创设逼真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信息化微时代下的微信和微课,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交流学习平台,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中职 语文教学 信息化微时代 口语交际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2-0027-03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终端呈现高速发展和全面普及的趋势,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微博”“微视频”的风靡已经将人们带入了信息化微时代。如今,教育领域也刮起了一场“微”风,冲击着传统课堂教学。“微型学习”“微型课程”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使情境更接近学生的生活,使教学评价手段更加有效,使师生交流平台更加宽阔。英国语言学家柯里福(Ray Cliford)曾说过:“科技不能取代教师,但是使用科技的教师却会取代不使用科技的教师!”处于信息化微时代的教师,如果仍然只是依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在三尺讲台上进行传统教学,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
一 信息化教育的含义
南国农先生曾经精辟地将信息化教育概括为这样的公式: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教育。可见,信息化教育不只是信息技术,它需要在先进、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有效的教学,它的本质是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许多一线教师只是把目光放在信息技术的操作上,把原来的课堂板书变成了精美的课件。虽然课堂容量增大了,但所运用的信息技术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却不明显。
二 设计思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进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效果,是新形势下中职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是中职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职生适应职场的必备能力。本次口语交际教学以“应聘”的教学设计为例,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手机、网络等多种信息化教学资源,采用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案例分析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实现中职生在口语交际训练课堂上“我会说、我敢说、我能说”的三大目标。
三 设计依据
在设计这一课例时,笔者希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创设学生毕业后参加社会招聘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在合作探究中掌握应聘时的口头语言表达技巧,并能灵活运用,充分展现自己的优点。
本课例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资源进行了整合,根据教学需要,针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差、喜欢表演、喜欢玩微信等特征,立足中职口语交际教学要求,以增强学生在将来应聘中面试时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为目标,将竞争、合作、趣味的“两课三说”(微课激趣―我会说―我敢说―我能说―微课共悟)口语训练贯穿教学始终。“两课三说”既独立,又相连,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每节课依据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口语训练形式,渗透不同的教法与学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由被动说变为主动说。尝试翻转课堂中课前学习任务单的新颖形式,充分利用信息化“微”时代中的微信,运用点赞集赞的新方式,既符合中职学生的知识水平,又创新了学习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制作与职业工作相近的情境微课,探索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整个课程选择了多媒体课件、相机或有拍摄功能的手机、网络这三项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信息化语文教学。具体教学流程如下表所示。
四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教师活动:在微信平台学习任务单。(1)通过微信平台三个常见应聘问题(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你对我们公司了解有多少?你是应届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如何才能胜任这项工作?)(2)搜集我校校企合作的德星奔驰分公司的基本资料。(3)将问题三的答案在班级微信朋友圈中,发动点赞集赞大行动。
学生活动:搜集用人公司的资料,在微信上问题三的答案,点赞集赞。
信息化技术应用分析:探讨尝试翻转课堂中课前学习任务单的新颖形式,充分利用信息化“微”时代中的微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微课激趣,导入新知
导入新知过程:(1)教师播放微课《如何自我介绍》复习上节“自我介绍”的知识点。(2)学生观看微课视频,思考:在应聘中是不是做好了自我介绍就可以了?(3)播放网络视频《面试风波》,创设情境,导入新知识点:应聘时回答问题的口语训练。信息化技术应用分析:用微课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感知应聘,引发思考。(4)小结讨论,导入主体。(5)朗读教材,了解概念。学习教材中关于参加应聘的理论知识,初步感知应聘。
3.情境学习,我会说
准备阶段:学生分A、B、C三个小组,课前将教室布置成南宁奔驰德星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面试现场。
学生展示课前到德星分公司调研的结果。该公司对毕业生有如下应聘要求:(1)热爱汽车维修专业,熟知维修基本操作,男165cm以上。(2)工作责任心强,积极主动,吃苦耐劳,有一定的沟通能力,能与同事和睦相处。全班同学分成三组,选出组长,各组推荐一名学生扮演面试官。
活动阶段:由学生扮演面试官,提出应聘的第一个问题: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先由每个同学在小组内依次进行回答,而其他组员则注意听并完成口语表达评价表,在评价的基础上推选出代表在全班同学展示。
交流阶段:小组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回答学生面试官的问题。评委由班级其他同学担任,填写口语评价表。
小结阶段:教师点评活动,播放网络视频《如何回答来公司的理由》,并小结应聘面试中回答该问题的语言技巧,用课件中的图表辅助讲解。
信息化技术应用分析:情境学习活动,再配合微课视频,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学会把握应聘面试中此类开放式问题的语言表达技巧,增强求职自信心,保持积极的求职态度。
4.抢答游戏,我敢说
游戏前:根据课前教师在微信平台及班级QQ群的任务单,小组成员分享课前收集到的关于该公司的性质、规模、前景等资料。学生面试官继续提出应聘的第二个问题。
游戏中:学生面试官继续提出应聘的第二个问题,“你对我们公司了解有多少?”小组采用举小红旗的方式,抢答该问题。学生参加抢答游戏,气氛热烈,纷纷发言。
游戏后:教师小结(用多媒体展示)。
信息化技术应用分析:设计抢答游戏的环节,问题难度系数低,学生兴致高,主动发言。该环节既检查了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训练了口语技能。
5.微信点赞,我能说
课前已经通过微信平台学习任务单,其中第三个任务是:思考回答“你是应届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如何才能胜任这项工作”。要求学生将思考的答案到班级朋友圈中,发动点赞集赞大行动。
点赞规则:(1)在公正公平原则下,为自己认为说得好的回答点赞;(2)只能对除自己以外的同学的回答点赞。
教师展示点赞的结果,将班级朋友圈中赞数最多的三个学生的答案进行展示,并逐一邀请在班级朋友圈中赞数最多的学生上台口头表述答案。
开展课堂讨论,讨论赞数多的答案好在哪里。
教师小结,用课件中的图表说明。
信息化技术应用分析:微信点赞形式既创新了教学评价方式,又符合信息化“微”时代的特色,推动学生大范围地由被动说变为主动说,突破教学重难点。
6.微课共悟,师生总结
播放实拍微课《如何顺利应聘》。
微课中,(1)背景:奔驰公司招聘现场,由三个学生扮演奔驰公司的面试官及工作人员,由学生A、B、C三人扮演某中职校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毕业生。(2)主要内容:学生面试官向应聘者提出三个问题(本课教学中的三个开放式问题)。学生A、B、C三人依次回答应聘问题,表现分别为优、良、中。(3)展示《求职应聘十大步骤》,小结本课知识点。
交流阶段:学生们在欣赏微课之后,在讨论和填写《模拟面试考核表》时再次感受面试,加深理解口语交际中应聘口语技巧的掌握和运用。学生情境演练、欣赏微课和小组讨论相结合。
信息化技术应用分析:微课可以使得整个教学内容得到一个完整的、可视化的展示,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有一个整体认识,同时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学生通过“亲自表演”,才能更好地理解应聘中的口语技巧。
7.课后能力拓展
阅读《应聘故事》,教师将热门职场节目《职来职往》的视频节选上传到班级QQ群的群共享,学生可以下载观看。组织学生到人才交流会现场,体验和感受求职的气氛和过程,增强感性认识,进而理解教材中所讲的内容,为将来的求职应聘做准备。
学生课后下载观看视频,思考、讨论并到人才交流会现场参观学习。
让学生把所学到的应聘技巧灵活运用到实践当中,主动投身社会实践,积累经历和经验,树立正确的应聘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 学生反馈
教学设计实施后,学生反映“这跟以前的口语训练课很不一样。”“希望多上这样的课。”“我的手机第一次真正意义地运用在了学习上,这种感觉真好。”“得到课前学习任务单后,我们既要自己思考又能运用最时髦的微信,感觉很前卫,很有趣。”“第一次在多媒体中看到自己训练的场景,让我明白了我做得好的地方以及需要提高的地方。”在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过程中,笔者也欣喜地发现,游离在讨论活动外的学生少了,偷偷拿手机出来玩游戏的学生没有了,小组成员根据具体问题运用信息技术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实践证明,巧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我会说、我敢说、我能说”的目标,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学生今后走上职业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特色如下。
1.教学设计合理化
设计了分组讨论、情境学习、抢答游戏、模拟应聘、微信集赞等可参与环节,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由被动说变为主动说。
2.教学手段信息化
恰当使用微课、网络视频、职场节目、微信、QQ等教学资源辅助课堂教学。课前学习任务单中的微信点赞环节新颖,体现了现代信息化“微”时代的特点,既符合中职学生的知识水平,又创新了学习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好地实现了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效果。
3.教学理念创新化
将竞争、合作、趣味的“两课三说”(微课激趣―我会说―我敢说―我能说―微课共悟)口语训练贯穿教学始终,“两课三说”既独立,又相连,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每节依据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口语训练形式,渗透不同的教法与学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由被动说变为主动说。探讨尝试翻转课堂中课前学习任务单的新颖形式,在口语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本课教学效果明显创新:(1)探讨尝试翻转课堂中课前学习任务单的新颖形式。(2)课前微信点赞环节新颖,贴近学生生活,创新评价方式。训练:“两课三说”口语训练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口语训练。微课:创设与职业工作相近的情境微课,探索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主体: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今后努力方向:设计新颖的信息化“微”时代的口语交际活动,贴近学生、贴近职业,给予学生更多的语言展示空间。
小学语文学科融合课例范文3
一、 教学管理常态化
优秀教研组的基本特征有:对先进理念和基本行为规范的认同并保持个人行为模式的独立性,学校教学文化的有效传承,等等。这自然关系到教研组的常态管理。“教学管理常态化”是指在教研组管理中,将分享、互助、指导作为目的,体现常规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使教学管理植根于共同的目标、愿景和责任共担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团队成员间坦诚、互信的心理连接,使管理形成一种同伴间的学习。
1.人员常态——全员普查法
定期围绕一个常规主题(如备课的二次修改、作业批改、作文评语等),由全体语文老师参与检查。以作文批改为例,我们先呈现全体老师所带班级的作文本,再组织全体老师进行普查,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们自然而然会进行横向比较,自我反思,并不断修正。这样的全员普查法实现了无声胜有声的正向引导作用。
2.时间常态——分级互助法
通过师徒结对、同伴互助等方式,将常规管理落在师徒结对的系列活动中,既是互查,更是互助;由备课组长牵头,落在年级组内教师的互相检查与改进中,实现小团队的成长。这样的分级互助法,使管理时间常态、真实,操作便捷、实效。
3.内容常态——随堂指导法
我们结合学校或教研组内开展的活动,进行相关内容的随堂指导。如全校性的优质课评比活动,我们就会结合教师的课堂常规管理、教师的语言评价、教师对书写的指导等方面随机评价,做到内容常态,指导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更好地为老师的成长服务。
二、 课题导研常态化
课题导研常态化是指采用科研的选题方式,运用教研的组织形式,以一线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导研稿”为活动载体,立足改进教学实践,解决教学现实问题的、小专题跟进式的教学研究活动。课题与导研相结合,将教学研究与实施安排紧密结合,最终追求真正意义上的教科研一体化,从而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1.课题导研来源的常态化
从行动研究的角度来说,我们要带着一个关注点进课堂,进而在磨课中不断地完善它,最后在反思中以论文或案例形式形成教师自己的研究成果。
“关注点”即课题,课题来源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在选题上我校秉承“小课题、深研究”的理念,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选择需要解决并且便于实施、执行的课题。在语文学科中,每学年初,我们都会通过教师讨论的形式,提出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处或具体教学场景中的问题,再进行梳理分析,产生需要进行研究的课题,分校区进行研究:如“小学语文训练层次性的实践和探索”、“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读写结合点的设计”、“新课程背景下写字教学的研究”、“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研究”等,内容涉及到学生能力培养、教学策略等各个方面。
2.课题导研措施的常态化
确立课题后,围绕课题的主旨,组建研究团队,通过组织多层面人员参与、体验主题学习,逐步形成共同的愿景目标,使得课题教研得以落实,显得尤为重要。课题研究团队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全员参与性课题教研,旨在推进全体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二是年段组课题教研,如分别将“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读写结合点的设计”、“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研究”作为各年段备课组的研究内容深入展开。
分组后还要对课题的研究模式进一步细化,使课题导研系统化,构成学校教研的特色。我们一般将课题导研具体细化为以下措施:学习课题方案,进行课题分解——各备课组根据小课题选择教材,现场备课——同课异构,重点研讨与课题相关教学环节——同课同构,逐步完善与课题相关的教学环节——教师撰写小课题研究课例或论文,形成相关的教学策略。
3.课题导研过程的常态化
教学实践是贯彻行动研究法的基本途径。在“课题教研导研化”研究过程中,具体展开研究的依托就是人手一份的“导研稿”。在导研稿上,包含着课题教研的主题、展开的序列过程、教师要做的听课准备(包括教材和相关理论)、听课中关注的一个“点”以及对相关教学环节的评析,等等。导研稿强化的是教师在研究过程的思考意识,引领教师保持思考的状态,训练思考的品质,从而为后期的交流与整理做好准备。
导研稿的过程常态化,使语文教师不断地对课堂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反思、整改,把有关课题研究的教学环节放大进行品味、剖析,进行理念上的认同,从而来完善教学设计。导研稿强调研究者将实践体验与相关的学科教学理念作适度对接,通过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的“揣其本”过程,围绕研究主题积累系列经验,提升教学认识。
三、 研修精品常态化
良好的教研氛围和经常性的实时教研,对内能相互尊重、合作互助、共同成长,对外能接纳开放、接受批判、从善如流。如果说,“课题导研常态化”的教研模式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使我们的语文校本教研有了一定的深度的话,那么我们还要看得更远一些,教研组建设既要向科研的纵深方向发展,也要具备课堂发展的广度与空间,从而形成团队的核心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于是,我们力求校本研修精品活动的常态化,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加实在与有效。
1.课堂导航,提升教师理论素养
随着新课程、新教学规范的实施,教师的课堂必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在自身原来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为教师的课堂导航。课堂导航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种。
(1)理论导航:教学理念直接决定着教师的课堂走向,专题理论导航则是定期组织教师通过阅读、讲座、撰写体会等方式,学习教学前沿的观点,从而不断更新理念。
(2)名师导航:看名师录像课的活动很多学校都在举行,但要实现名师课堂的导航作用,停留在听过看过说过的阶段是不够的,还要选择名师课堂的一两个亮点进行迁移,使“鱼”转变为“渔”。所以我们集团的名师导航活动分两步走,一是解析名师课堂实录,二是类似教材备课执教,研讨的重点放在名师亮点的吸收与迁移上。
(3)专家导航:教研员会经常下到各校进行听课活动,教研员是我们课堂导航的专家。怎样最大限度地发挥专家对我们课堂的导航作用呢?我们的主要措施是团队捆绑式导航,即以年段备课组为单位先进行磨课,教研员听课后进行评课,此时整个团队都参加。这样的好处是组内全体老师都全程参与了,课堂的导航具有过程性与前瞻性。
2.课堂思辨活动,提高教师研究能力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我们的课堂思辨活动应运而生,它是教师对课堂的自我分析、自我思辨、自我提高的过程。实践证明,在“辨”中追求真理,找寻课堂教学的规律,是切实提高教研实效、强调民主和平等的有效手段。
(1)每周一问,自我思辨
课堂需要经常性进行思辨,只有这样教师的研究能力才会不断提升。课堂思辨活动的第一种方式是“每周一问,自我思辨”,即是教师根据平时的授课内容,结合课堂上教学的得与失、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语言训练的成效,提出需要注意或解决的问题或环节,然后在年级组内汇总,再针对共性的话题讨论改进的措施,进行深入研究,这样的课堂思辨与教师的日常教学紧密结合,更有实效。 (2)多样分组,理性思辨
教师个体对课堂的思辨,是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途径之一。在此基础上,团队对课堂的思辨更具理性,更能提升整个团队的课堂思辨能力,于是,我们又开展了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思辨活动。一种是根据教师的任教年级分成低段、中段、高段三个备课组,这样分组的最大好处是便于教师围绕各年段共同关注的内容进行校本教研。主题集中,课堂思辨便具有针对性。另一种则是将全体语文教师分成A、B、C三组,每组都有不同年级的教师,每组都有学科优秀教师,并围绕同一教材分组集体备课与磨课,这样的分组便于老师们处理好小学阶段语文学习阶段性和整体性的关系。
四、 校区共融常态化
分布在集团两个校区的教师在理论研究、课堂实践等方面肯定是有差异的。所以,校区共融,和谐发展,也是我们语文教研组学习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校区共融常态化”是指集团各校区通过相互之间的互动与研讨活动,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从而达到集团和谐发展的境界。
1.理念认同,促进校区相融
两校区首先只有进行教学理念的融合,研讨活动才会步调一致。理念认同,我们主要通过头脑风暴、主题论坛等方式进行,在思想的碰撞中磨合与统一。如集团“如何开展有效教学”的论坛,两所校区共六个备课组分别提出了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相关困惑和需直面的问题:在日常教学中,读写训练时怎样更加有效?怎样更好地关注中下等学生?……大家畅所欲言,针对案例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教研员老师的阐释和点评让在场老师听了顿觉豁然开朗。
2.活动实践,实现优势互补
近几年来,我们力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由浅入深,不断深化。“课题引领,扎实研讨”,围绕课例《从现在开始》,针对课题《小学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对于阅读教学中怎样渗透口语交际的环节,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同课异构,校区联动”,课后就两堂课所体现的不同点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从文本特点与学生年段特点出发,就板块处理、课件使用、语言品味、情境营造等方面各抒己见;“行走在课堂内外”,分课堂展示、现场访谈、观点报告三个板块进行,教研活动形式更加新颖,互动更加充分;“以课例推进课题,以课堂提升质量”,课堂展示之后,两校区的语文教研组长分别就本次活动中涉及到的课例进行了精彩的讲解。
3.博客交流,分享教研成果
小学语文学科融合课例范文4
【关键词】模因;语用;表达本位
【中国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3-0029-03
【作者简介】万银洁,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江苏常州,213161),一级教师,常州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
课标中的“语用”指师生在具体语境中自主地进行“语言文字”的生成和交流。笔者试图通过运用“模因理论”开展“语用”表达本位的实践,建构真正体现为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语用”活动。
一、模因理论与语用实践的内在关联
“模因理论是基于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模因作为一种文化的基本单位靠复制和传播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模因又主要存在于语言中。语用学专家何自然教授认为,自然语言中的模因主要通过教育和知识传授、语言本身的运用和通过信息的交流来体现。所以,模因理论本身就与语用实践息息相关。
首先,语用实践中语文知识的习得使语言模因得以复制和传播。学生在课本上学到新词、新句,会在其运用的过程中得到复制和传播,这就形成了模因效应。其次,真实的语用实践活动本身就在促进模因的复制和传播。人们将已知的语言模因信息在语用的过程中不断地变换、传递,或者把多个模因重组成新的模因,就会使语言模因获得新的生命力。再次,语言模因也可以通过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流形成。一种语言模因能否生存取决于它的语用功能,而其不断增减、迁移、转换的语用表现,使其不断被复制、传播,并在交流、交际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所以,模因能以语言为载体呈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不是纯粹的复制,而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再创造,因此运用模因理论开展的学习活动本身也是一项充满创造力的活动。
二、通过模因理论实现表达本位的语用实践
语用实践要从接受本位走向表达本位,需认真考虑语用主体与语言符号的内在关系,从而突显其交际功能。利用模因理论进行语用实践,将最大限度地发挥模因在习得语言过程中的力量,帮助学生不断积累从已知到未知的语言方式和学习方法,并从中体会语言模因自身不断更新、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体现学生的语用实践能力从接受到表达,再到表现的过程。
1.关注文本语言风格,在语境中表达。
任何一种语言的表达,都离不开独特的语境,不同的语境会让语言衍生出不同的语义。而文本语言风格的塑造与形成,更与作者写作时的语境密切相关。只有关注了这两方面,才能切实找到值得进行迁移运用的语言模因,使其成为语用实践的教学内容。
(1)模因与言语方式对接:言外有意,说一说
笔者在执教苏教版五上《少年王冕》一文时进行了这样的语用活动设计:
出示:“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师:想一想,王冕是真的认为学习很闷吗?
生:不是,他怕母亲难过,这么说是安慰母亲。
师:王冕就是这么一个懂事的孩子,他特别在乎母亲的感受,用独特的表达方式宽慰着母亲。请同学们接着往下读课文,生活中出现下面的情况时,王冕又会怎样宽慰母亲呢?尽管文中没有写,大家能试着来说说吗?
语境一:王冕带了腌鱼回家,母亲说:“孩子,这腌鱼还是你吃吧。”
语境二:过年了,家里的收入都用来交租了,母亲说:“孩子,家里实在困难,不能给你做新棉袄了。”
生1:我说第一种情况。王冕可能会说:“娘,我已经吃过了,而且还吃得很饱。您快吃吧!”
师:事实上,王冕吃了吗?
生1:没有。他这么说是希望母亲能安心地吃鱼。
生2:第二种情况发生时,王冕也许会说:“娘,我前年做的棉袄穿着挺好的,今年的新款式我还不喜欢呢。咱们娘俩好好的,我就很开心啦。”
师: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可咱们现在的生活都宽裕了,还用得着这样与父母对话吗?
语境三:爸爸看见亲友的孩子都有iPad,也打算帮你买一个。你会怎么说?
生1:爸爸,我不要。整天看iPad,对眼睛不好,还会影响学习呢。
生2:咱家不是有电脑吗?它已经能满足我的娱乐需要,还是别买了吧。
上述课例,是把文中人物的语言置于文本的语境中,揣摩说者的真正意图,把握了语言的深层意义。于是,静态的语言就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特定的语言效果。教者把人物的言语方式作为模因,引导学生领会这种模因的特点,并在不同的语境中练习复制、传播。因为语用归根结底是语言文字、人和具体语境互相融合的产物。在上述课例中,学生的语用活动正是主体借用语言模因的认识和处理了相关语境中的人、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将含有特殊表达效果的语言模因植入学生已有的表达方式中,并在相关的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以及与生活相关联的文化语境中进行创生性的传播。学生通过模因的复制、传播进行语用,不仅获得了语用能力的锻炼,并在一定程度上,建构起直指文本主旨的对“孝”字内涵的理解。这种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体现了对语言使用者(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培养,也体现了语用活动的价值导向。
(2)模因与表达动机关联:字里含情,写一写
笔者执教苏教版五上《装满昆虫的衣袋》:
师:孩子们,在法布尔的眼中,其他的昆虫朋友又是什么样的呢?
出示《昆虫记》中描写其他昆虫的节选片段:
“小小的田螺们会小心翼翼地慢慢张开它们沉沉的盖子,眨巴着眼睛,好奇地张望这个美丽的水中乐园……”
师:读着这样的句子,再回顾刚才读过的课文,你什么感受更强烈了?
生1:我感觉法尔布是把这些昆虫当成人来看待,比如它们还会“好奇地张望”。
生2:在法尔布眼中,这些小虫子是有性格的,它们像人一样地生活着。
师:小法布尔们,当你在草丛里、池塘边见到这些昆虫们,会怎样来描绘呢?
生3:瞧,屎壳郎母子正在比赛滚粪球呢!妈妈把粪球滚得又大又圆,儿子也不示弱,他用小脑袋左顶右顶,正拼命往前赶。
生4:一只穿着黑色燕尾服的天牛,沿着树干往上爬,还不时回过头来用它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瞧瞧我。
师:为什么在你眼中天牛黑色的外壳是它的礼服,它怎么会穿着礼服爬树?
生5:老师,我来猜。它可能是要去约会吧?
师:看来,你们都和法布尔一样被有趣的小虫子深深吸引,心里有爱,才能写出这样饱含情意的文字。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关注的是整个文本的叙事风格,并寻找形成这一风格的内因。“对昆虫发自内心的着迷”正是促成作者及文本人物言语风格的模因。在帮助学生感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不就教材教教材,摒弃阅读本位的做法,层层深入地交流,让学生能抓住“具体语境中的人对语言文字的主体性地使用和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还传递了一种新的语言模因即语用动机。因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已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此时移情效应让学生也成为昆虫们的喜爱者,并成为其个性化表达的动机。文本语境与课堂语境已经打通,学生将这种语言动机模因迁移进自己的语言表达中,也让其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光彩。此时,语用的主体者学生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同伴对语言的鲜活运用及独特风采。需要说明的是,动机模因并不表现为某种固定的词汇或句式,而是指内在生成的、体现某种情感的表达动机,它能让语用主体切实感受到表达本位带来的心灵释放。
2.关注语文知识体系,在方法的积累中表达。
任何课文都不是独立地存在于教材中的,教材中的所有课文都是一个信息的整体,很多话语的语用意义都或明或隐地散落于文章中,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语言的艺术世界。教师要关注语文知识体系,发现文本中话语的语用表现在知识坐标上的位置,找到利于语文学习的方法模因,并关注其前延后续的发展性,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如我在教学《少年王冕》时的导入部分是这样设计的,先请学生谈谈平时会对哪些语文知识进行积累。有的说会阅读,有的说会摘抄好词好句,还有的说会背诵古诗词。我邀请学生来和我对诗句,并相机出示:“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并标注诗人写诗的年龄:寇准七岁、王维十五岁、王勃十四岁。这时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反复分辨会发现已经在前一学段的课文学习中,阅读过这些少年成才的大诗人的故事。也许他们所处的朝代不同,课文讲述的故事也不同,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从小就勤奋”“从小就聪慧”“从小就有志向”“从小……”。这样一来,之前阅读和理解此类课文的方法就成为学习这篇新课文的模因,学生可以对已知模因进行回顾与运用,帮助他们与新课文走得更近,仿佛看老朋友一样,细细品味新课文。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读、说、思、评等语用表达,也变得更易帮助语用主体积累表达习惯、养成表达能力。
又如当《少年王冕》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接近尾声,我帮助学生提炼文本语言特点时,指出课文改选自清代小说《儒林外史》,所以它具有鲜明的小说写作特点:即关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此时,学生原有的阅读方法模因就得到了重构与更新。为了让其拥有传播的途径,我播放了将《儒林外史》小人书中的插图制成的动画影像,在学生看得津津有味之时,提醒他们小说中所描写的人物有二百多个,如果想了解这些人物可以用上今天学到的方法去读一读原著。读了之后,还可以在我们的班级微信朋友圈中交流感受,大家一起来点评、集赞。
在以上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主要通过读、说、思、评进行文本阅读,而这也是极其重要的语用活动,涵盖了输入性及输出性语用。尤其是作业中提及的对课外阅读材料进行点评交流,给了学生一个更大的互动平台,不再是课堂上的单向或双向互动,而是成为在网络平台下的多向互动。这是生活中常用的朋友间的互动方式,也是学生愿意尝试的。这种多向互动的“评”,可以让更多不同的声音兼容共存,既促进了每个学生表达与交流的权利、时间,使每个学生拥有平等机会和时间,自由地发言,可以争论,也可以点赞,这是一种基于独立人格和思考的表达行为,形成了“头脑风暴”式的语用空间。在这些内外兼有的语用活动中,方法模因始终融入其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唤醒、复制,并为其注入新的内涵,使之为学生不断生长的语用能力服务。这样的模因就与学生学习生涯中接触到的知识体系相匹配,随着学生学习进程的不断深入递进,它也在不断改造、更新,从而获得再次复制、传播的价值。
“语用模因论”仍是一个处于研究过程中的概念,何自然教授将其引入国内后,就引起了语言文字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模因论在语言的社会演化和交际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努力探寻专家的研究成果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意义,以期打破固有的、僵化的、单一的语文学习方式,建构真正意义上的积极语用活动,实现从接受本位到表达本位的转换,“使表达行为与心灵享受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潘涌.积极语用:从接受本位到表达本位[J].语文建设,2014(2):18-21.
[2]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