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管理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知识产权管理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知识产权管理技术

知识产权管理技术范文1

知识产权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商业资产,而知识产权战略可以帮助企业独自占有市场、增加收入、增加竞争优势、吸引各方面的投资、给企业以"创新者"的定位。通过建立适当的知识产权战略,来改变企业的知识产权状况,并将知识产权的战略目标与企业的经营目标有机的结合,将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尤其是以技术为生命的高技术企业。

首先,知识产权管理有助于企业的成长。

其次,知识产权管理有助于激发企业内员工创新的积极性。

再次,知识产权管理有助于企业在形象的各方面保持一致。

再次,知识产权管理有助于企业更好的利用知识产权信息。

最后,知识产权管理的实施有助于企业更好的保护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

二、我国高技术企业存在知识产权方面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一)我国高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知识产权在企业竞争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企业都缺乏知识产权意识,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淡薄,缺乏灵活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与经验,使企业面对了大量来自于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市场风险,而这种现象在高技术产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后果也更为严重。

高技术产业中,大型企业往往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接受过知识产权方面的教训,有过"吃亏"的经验,所以,相对于国内企业而言,大型企业往往有着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和一定的知识产权战略。而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处于初创时期的企业,而忽视了,甚至回避了知识产权制度和知识产权战略,为企业日后的发展留下了不必要的隐患。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即使是微小的知识产权事故也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甚至是致命的后果,而大部分这些知识产权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在高技术产业,企业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大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很好的接受能力,了解和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并不困难,而忽视或是不够重视知识产权问题往往是由于缺少必要的资源,把知识产权问题的优先考虑次序移到了其它问题之后。

我国很多高技术企业,在面对知识产权诉讼时,总是抱怨自己所受的不公正,而不是主动的去寻找解决办法,以及今后的应对手段。在全球化的今天,知识产权早就演化为一种商业竞争手段,我国的企业也必须认识和掌握这用竞争手段,才能破解所面对的知识产权的困境,找到生存和发展的办法。

(二)我国高技术企业知识产权问题的成因分析

1、外部原因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开放我们的国内市场,跨国企业带来他们先进的技术的同时,也用他们的技术以及对知识产权制度的熟练运用占领我们的市场。并且,发达国家对我国的产品往往不再以关税和数量限制等原有的手段加以限制,转而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形成技术壁垒来限制我国产品的流入,这些手段和措施都制约着我国高技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内部原因

(1)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的企业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很多企业对于知识产权制度并不熟悉,也更不清楚它的作用和对企业的重大意义,也便忽视了企业的知识产权。企业可能更加注重原先的科技成果,更加重视鉴定会,不重视专利权,往往将自己的成果无偿的奉献出来。

(2)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知识产权及其实施

一些企业虽然重视知识产权,但是过于盲目,且没有考虑眼前的技术水平,研发项目可能会给企业的财务增加的负担,市场可能的反应等不加分析和区分,投资于可能会为企业带来严重风险的项目。知识产权战略并不是孤立的战略,要与企业战略相结合,它的实施需要考虑到企业的财力,产品的市场等诸多因素。

(3)企业缺乏知识产权战略

一些高技术企业因为没有在国外经营的需要或是国外的竞争对手,往往不需要申请外国专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可以延期付款或是分期付款,引进外国专利都是非常浪费的事情。或是不懂得合理的利用自有的知识产权资源,没有及时通过诉讼的手段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4)企业缺乏对知识产权的日常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的很多企业只重视厂房、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的使用和管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的日常管理,把知识产权当成固定资产来管理,造成了大量的知识产权流失。

(5)一些企业不重视对知识产权情报的分析和利用

很多企业没有对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进行必要的分析调查,特别是专利权的分析调查,这样会给企业带来侵权诉讼的隐患,特别是当企业获得成功的时候,这样的隐患非常可能变成真实诉讼和巨额索赔,还有可能失去刚刚开拓的市场。

(6)一些企业忽视对科技人员的管理

一些科技企业不重视对科技人员的管理,个别的科技人员往往拿着本单位的薪水进行为自己创业或是跳槽的研发工作,而企业往往忽视这些本该归属于自己的研发成果。

三、我国高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目标的制定

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目标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核心,决定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有效进行,只有明确、可行的目标才能使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可行。结合我国高技术企业目前的知识产权实际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知识产权管理目标。

第一,高技术企业应该拥有自主创新以及完善的研发体系,使企业的研发有明确的目的性,有良好的资源保障,以及完成研发任务的技术实力。

第二,高技术企业应该拥有应用和经营知识产权的能力,这样才会使企业不浪费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的劳动,并通过运用知识产权建立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通过经营知识产权为企业带来利润和市场。

第三,高技术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并通过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来完成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协助研发部门进行自主创新,协助法律部门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并落实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和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

第四,通过实施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实现企业在知识产权竞争中从劣势向均势、优势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冯晓青.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视野下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知识产权管理技术范文2

关键词:教育资源;视频类素材;知识产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2-0072-03

随着高校网络课程的普及,基于校园网平台的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成为各个高校关注的要点之一。但是,高校在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缺乏对教学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有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2.9%的被调查高校制订了针对教师开发的电子课程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只有8.6%的高校设置了专人或部门来负责解决师生在使用电子资源时所遇到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1]特别是一些影视类高校,音视频类的作品特别多,但师生自身对网络信息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认识不足,且对于信息化技术又掌握的不够熟练。这些高校中越来越多的师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怎么保护自制的音视频素材的知识产权在网络教学过程中不受侵害?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给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一、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主要的法律依据有两部:一部是200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它主要规定了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内容,并在著作权权利限制中规定了教学的合理使用范畴;另一部是2006年公布实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它专门规定了通过信息网络进行教学、研究的范畴。虽然相关法律法规已经出台多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现在的高校网络资源平台建设中,对知识产权还是不够重视。

二、当前网络音视频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手段

对于网络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研究,是指数字化内容在生产、传播、销售、使用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工具。其中许多技术在国内外被广泛运用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针对音视频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通过限制播放时间和次数,实现对音视频素材的版权保护。如:Microsoft公司的WMA音频文件可以通过Windows Media Right Manager加入防拷贝保护,就可以限制其文件播放的时间和次数。

(2)通过对用户的管理,实现对音视频素材的管理。这种方式在赢利性音视频网站中比较普遍,但在相对开放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中也可以结合使用。这种方式主要是在用户管理系统的支持下,阻止用户进行某些限制的行为,主要常见的就是会员制和物理隔离两种方式。

(3)电子水印或数字指纹技术。数字水印技术是实现版权保护的有效方法。它通过在原始数据中嵌入水印来证实该数字产品的所有权,它可以通用于所有的网络教学库中的资源素材。常见的电子水印技术就是在原始素材中的特定部位打上版权标签,使之成为原始数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音视频类素材管理系统的设计

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几个功能:①实现对音视频类素材的统一管理;②通过对用户管理和限制,实现对素材的版权保护;③运用电子水印标记技术,对不同用户的素材打上不同的版权标签。

采用 B/S 体系结构,使用.NET 开发环境下的C# 和进行类文件的编写,使用进行服务器端编程。导入本校师生的基本信息,并要求用户通过一卡通账号和真实姓名进行实名注册。注册用户可以上传视频,选择是否公开该视频,可以输入自己的版权信息。未注册用户只可浏览被公开的视频。

四、系统中知识产权保护功能的实现

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主要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1.系统管理

针对版权保护功能的要求,系统中设置了类似“SCMS”系统的设计,[2]对于不同的用户人群,具有不同的权限,可以让素材资源只对特定用户开放。设置管理员、审核员和注册用户三个类别,他们都可以在系统配置对应的功能设置,包括设置视频模块的参数以及设置视频的类别。视频模块参数包括视频宽度、比特率、水印的基本参数、帧频、屏幕截图、是否需要审核等信息。视屏类别可以自由设置分类。

2.视频管理

在这里我们就介绍在视频管理中涉及版权保护部分的设计。

(1)视频浏览:无论是否注册,都可查看被作者公开的视频素材、信息、视频评论和浏览次数,并且可复制代码应用于网络课程的建设中,如图2所示。如果是非公开的视频素材,只有管理员和者才有权限观看视频素材,但是可以查看到视频素材的信息、视频评论和浏览次数。系统提供对素材视频的使用范围的设定功能,可以设定不公开、内网访问和访问受限三个选项,如图3所示。

(2)视频上传:注册用户可上传视频,并可修改自己上传过的视频的信息。视频可从本地上传,也可使用网络上的视频地址。上传视频格式可以为主流的各类音视频,上传后将自动转码为flv格式并自动删除原文件。上传时应填写视频标题、视频描述、视频类别以及视频标签。

(3)视频水印标记设置。系统将默认水印标记设置为(浙江传媒学院教育技术中心网址),注册用户在不输入“个人资料提供者”内容时,系统将为其视频添加默认水印标记,其添加后的效果如图4所示。若注册用户添写了“个人资料提供者”内容,则将在视频中显示其添加的内容。

3.水印标记的参数设置

我们对同一段视频做了四种不同画质的版本,分别加入4组参数不同的水印标记效果,在浙江传媒学院的三个视频相关专业359名大三学生中做了一次调查。其结果显示,所有的调查者仅对采用高清处理的视频提出了对应的水印参数要求,对于其他三种画质的视频均选择“以上效果都可以接受”选项。根据调查结果,系统中对于水印标记的参数默认为:字体10pt、不透明度40%。关于版权信息的一些设置如图5所示。

4.视频转换与水印标记的添加

本系统中主要使用的是ffmpeg转换视频格式并标注水印标记,我们以xxx.avi为例说明一下整个过程:

首先,视频上传到updata文件夹下;然后根据作者登录信息和已有视频标号,形成一个新的标号yyy;我们将作者填写的“版权信息”文字部分转换成一张bqxx.jpg,默认为空白透明图片。

接下来利用ffmpeg将bqxx.jpg合成到视频中,其指令为:ffmpeg -i temp/bqxx.jpg -vcodec mpeg4 xxx.avi。-i指的是输入文件路径,temp/bqxx.jpg 是在临时目录下,使用后删除,-vcodec mpeg4是编码器类型,yyy.avi是输出文件及路径。这样就将bqxx.jpg图片合成到视频xxx.avi中。

最后是转换视频格式,为保证视频的流畅,我们所有上传的视频转成flv格式。在程序中我们调用ffmpeg程序将updata文件夹下的xxx.avi文件转成yyy.flv 。具体参数是:ffmpeg -i xxx.avi -ab 56 -ar 44100 -b 200 -r 15 -s 320x240 -f flv yyy.flv。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服务器的优劣对程序参数进行调整,也可以将合成和转化放在一步中完成,但笔者不建议一步完成,实验证明稳定性不好。在系统中我们也利用mencoder.exe进行了一些精细的处理,使画质更加清晰。

五、结束语

目前共有超过1000名注册用户,累计视频数超过350个,在解决视频类素材的版权保护问题,视频类素材的无序管理问题, 实现视频类素材的共享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是在视频类素材平台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版权信息的添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据此开发改进了视频类素材管理系统。但由于受时间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本系统尚存在不足之处:用户角色以及权限分配没有细化,未能实现向特定一组用户开放某个视频这样的功能;水印技术过于简单,未能实现结合具体画面的融合型水印;对于高清视频的水印参数分析不足,没有找出在不影响高清画质条件下的具体参数。

参考文献:

知识产权管理技术范文3

目前,全县蔬菜复种面积常年在2.3亿平方米左右,产量15亿千克,实现产值17亿元。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兰州、西安、武汉、成都、襄樊、郑州等10几个大中城市,全县1.4亿平方米无公害蔬菜基地通过了省级认定,甘兰、西瓜、四季豆、番茄、茄子等18个产品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甘兰、大葱、胡萝卜三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新野县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示范县和农业标准化基地示范县,县蔬菜产业园被确定为国家级露地蔬菜标准园。

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新野始终把健全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产品质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加强行政管理体系建设。县政府出台了《新野县农产品市场准入实施办法》,农业局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明确了专人负责,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运行机制,分阶段搞好检查督查,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二是建立质量标准体系。先后制定了《 新野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 新野县无公害蔬菜管理办法》 、《 产地质量控制措施》 、《 新野县无公害蔬菜质量监控体系管理办法》 等文件,为生产无公害蔬菜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和管理保障。三是健全技术服务体系。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随时解决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困难与问题。四是强化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建成了全省首家县级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同时,在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及各蔬菜批发市场设立检测点,初步形成了检测网络。

二、新野县蔬菜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还较低

目前,耕地实行,蔬菜产品生产经营分散,生产规模小,随意性大,组织化程度低,菜民应用农业科技水平差异大,缺乏生产过程的监控,自律意识淡薄,生产过程中存在个别农户使用残效期长甚至剧毒的农药等投入品,使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证。

2.标准和规范还不够健全,并且在生产中未能全面落实

新野县农业标准工作刚刚起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还存在着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化技术规程要落到田间地头尚需时日,标准化生产仍缺乏有效监督。

3.蔬菜科技发展水平和山东等地相比还很滞后

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县、乡农技推广机构存在人少缺编等诸多问题造成农村缺乏技术。

4.农业投入品生产使用分散且不太规范

在生产上,部分生产厂家使用混配药剂生产农药,包装标签上无有效成分的名称或者只印上有效成分英文名,有的混配药剂甚至含有禁用农药,生产者若使用就可能造成农药残留超标。在使用上,虽然国家对可能影响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药、肥料的使用、使用量和使用规程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生产者大多没有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违规使用。这是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5.优质农产品市场不够完善,监管体系不健全

蔬菜产品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优质产品与劣质产品混同经营,价格同等的现象还很普遍,不利于形成优质产品的竞争力和质量安全的监管。检测上存在检测机构建立、检测体制不健全、特别是乡村缺乏检测机构和人员造成监管缺位,检测技术不高、检测人员结构不合理、检测设备不齐,追溯体系建设等诸多问题。

6.市场准入制度执行难度大

特别是产地批发市场准入制度执行难度大,农产品生产的组织特点是规模小,组织程度低,对每个农户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的成本比较昂贵。而批发市场管理者通过市场管理费等形式获得收入,因此为了实现经营收入最大化,他们会让尽可能多的产品进入市场进行交易,因此在产地批发市场存在着只要交费,产品便能够进入批发市场的现象,市场准入制度执行难度大。

三、具体措施

1.强化源头监管,推行标准化生产

要加强对生产者培训,加大标准宣传贯彻力度,以提高农户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生产技术水平。建立集中交易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从源头上控制投入品的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以全国蔬菜标准园创建为突破口,做到“五化”即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处理商品化、销售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在园区的示范带动下,逐步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大力实施蔬菜名牌战略,逐步推行蔬菜标准化责任制,对标准化生产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考核,把好产品质量安全关。

2.创建优质蔬菜产品批发市场,实现蔬菜的安全和优质优价

要利用现有市场或超市,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专门交易区和销售专柜,逐步在县城建成1~2个消费者购买放心的场所。逐步开启县级农产品市场准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形成检测档案,开展质量追溯。

3.大力发展公司农业,提高组织化程度

要优先发展蔬菜加工型、服务型和农业高科技企业,着力培育农业公司,发展公司农业。要运用市场机制,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提供组织保障。

4.建立健全县乡管理体系,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知识产权管理技术范文4

[论文摘要)(现代知识产权信息管理》是一部具有时代感和开拓创新内容的学术论著,分析了知识产权管理的时代背景、内涵及价值等,以并创性的研究视角有机融合了知识产权制度和政策学、工程技术、管理学等学科.拓展了知识产权制度研究和管理杆学研究的新领域。此外,还系统地构建了现代知识产权餐理的内客体系。所以说,该书不仅在理论上意味深长,而且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在信息化浪潮来势汹汹、知识经济已出露端倪的当代,信息尤其是创新性智力成果,无论是在世界范围还是在我国,都已日益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其他资源的比较地位则呈下降趋势。相应地,围绕着信息尤其是创新性智力成果的利益冲突就愈发激烈和复杂,以创新性智力成果为客体的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也日益彰显,它不仅成为社会法律生活中的重点,也日益成为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中的重点和焦点。知识产权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技术、社会甚至文化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它不仅仅只是一种法律制度,同时,也是一种经济制度、一种技术制度,还是一种管理制度。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则是知识产权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化社会发展进程的加速,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全方位影响与推动,知识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社会信息化、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我国加人wto、国际化贸易活动等,都对知识产权管理提出了现实的迫切需求。

知识产权从产生到消亡历经创造、管理、保护、运用、权利消失几个环节,每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其中知识产权管理最为重要。在整个知识产权工作中知识产权管理起着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国家、地区层面,还是企事业单位层面均是如此。只有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用才能得以实现。可见,知识产权管理在知识产权整个运行过程中占有不可小觑的地位。由马海群教授等编著的《现代知识产权管理》(科学出版社,2009年7月)是一部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感的学术专著,应时代要求而产生,内容新颖,较其他同类专著更具创新性。书中,作者在继承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系统地论述了知识产权管理理论,并结合国家知识产权政策的需求和知识经济社会要求,以敏锐的思维和独特的视角,具体论述了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体系,在读者面前呈现出知识产权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崭新的成果—现代知识产权管理。书中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和开拓性、论述的系统完整性、业务指导上的实用性等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开创性的研究视角,有机融合了知识产权制度和政策学、工程技术、管理学等学科

传统知识产权研究主要有两个视角:一是法学的视角,强调制度的安全与秩序;另一个是经济学视角,强调制度的效力与效果。也有不少研究者还从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管理学及技术发展的角度,对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由于知识产权管理是知识产权制度的产物,其业务领域也必将随着知识与技术创新的进程而不断拓展。且在知识经济时代,围绕知识与创新过程,将不同视角对知识产权制度的研究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来看待的要求日益迫切,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之一是知识产权管理的集成性增强。马海群教授开创性地颠覆了知识产权的传统研究视角,将法学、经济学、政策学、工程技术、管理学等学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重新审视知识产权管理,萌发了知识产权管理新的研究领域,即知识产权政策管理、知识产权文化管理、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等,并开创性地界定了这些领域所涉及的概念,利用相关理论阐述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令人心悦诚服。

该书不仅将其他学科理论进行了有机融合,且拓宽了知识产权管理研究的领域,马海群教授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和大胆尝试具有开拓性,弥补了知识产权管理研究领域的多项空白。同时,该书在研究内容方面又极富创新性,具体体现在:(1)该书新颖性地借鉴了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和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实践经验,用于解决我国知识产权管理面临的问题。如在知识产权政策管理、文化管理等章节都有借鉴国外的知识产权管理经验,并对改进我国知识产权管理现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具体地说,作者借鉴国外先进的商标信息管理系统,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商标信息管理系统等;(2)紧跟时展的步伐,积极吸纳国家政策文件的思想,使研究内容富有时代气息,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如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提出的第7条措施指出“要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该书正契合国家政策的需求,在知识产权文化管理一章中专门探讨了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政策与措施,这对我国知识产权人才的壮大和培养具有深刻的指导作用;(3)突破已有研究成果和固有思维模式的限制,开拓性地开展相关研究。如知识产权战略是知识产权政策的一部分,属于知识产权政策体系中统摄性政策,很多研究者都将其纳人到知识产权政策管理领域内,而该书作者为突显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突破固有思维模式的限制,另辟蹊径地将知识产权战略进行单独论述。又比如,在论述知识产权技术管理这一章节时,作者并没有被局限在技术措施的框架内,一味地单纯强调如何改进和加强技术措施来完善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相反的是,作者联系行政、法律等手段一起加强技术措施的知识产权保护,这种跨领域的研究势必会对知识产权技术管理起到更佳的效果;(4)有机融合了其他学科的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了很多新的概念和理论。如在无缝嫁接了政策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知识产权政策的内涵、本质特征和功能。又比如,融合了信息管理这门学科的相关知识,提出了并不被人们所熟悉的知识产权信息这一集合概念,并对现有资料进行充分挖掘,形成了知识产权信息管理这一领域,这是该书作者的独创,作者以集成思想提出并论证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信息概念,重点研究知识产权信息特征与功能。由于知识产权信息管理这部分内容是作者最重要的创新点,将在本文的第二部分专门分析。

在书中,作者做了大量的交叉研究,其意义在于:首先,知识产权管理是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有效运用。知识产权法制管理,为知识经济所需的知识进人市场提供了法律保障,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健康发展,对知识产权法学建设也是一种补充和丰富;知识产权政策,是发挥知识产权作用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知识产权文化管理,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注人了新的文化;知识产权技术保护成为法律保护、制度保护、经济驱动之外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知识产权技术管理,有利于推动技术保护进人法律保护框架;作为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信息管理,将促进知识与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促进高新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促进知识产权的国际交流。其次,从分支学科建设的角度,丰富和完善了管理科学学科研究内容和学科体系结构,从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知识产权文化管理、知识产权政策管理等分支研究领域角度,对管理科学研究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因此说,现代知识产权管理是管理科学研究分化发展的一种重要体现及新兴研究领域,这种研究及其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启发人们思考管理科学其他新的研究领域,为人们研究管理科学其他分支学科提供有益的、可资借鉴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模式。

2开创性地提出知识产权信息理论

马海群教授将信息管理与知识产权管理进行了有机结合后,提出了知识产权管理信息这一创新性概念,国内尚未有其他学者提出这一概念,属于作者独创性研究成果。狭义的知识产权信息是指表征知识产权权利属性的信息,这种属性既包括知识产权权利作为整体的属性,又包括知识产权内各种具体智力成果权的属性,同时,知识产权信息又是表征知识产权保护客体内含的信息,它包括专利信息、商标信息、版权信息、技术合同信息、涉及知识产权业务的竞争信息等等。广义的知识产权信息则是表现知识产权存在状态的信息,除表征知识产权权利属性外,一切围绕知识产权发生、发展、变化的信息,如知识产权政务活动、知识产权制度演化、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运行状态、知识产权法律活动、知识产权贸易活动、知识产权数据、知识产权声明、知识产权利益主体等,都可被看作是知识产权信息。并认为知识产权信息的本质是知识产权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的表征,知识产权信息是知识产权的重要属性之一,是显示知识产权存在的一种属性,知识产权信息又是人们认识和利用知识产权的中介。知识产权信息除具有信息的一般特征,如普遍性与寄载性等外,还具有自身独特属性:一是法律规定性,即知识产权信息是依据法律而存在的,法律规定着知识产权信息的种类、范围、数量、时效等。二是特殊时效性,即广义知识产权信息、知识产权保护客体内含信息具有一般信息的时效性,而知识产权权利信息却具有特殊时效性。知识产权所具有的时限性特征,决定了权利信息的这种特殊时效性,当知识产权失去法律效力后,知识产权权利信息随之消亡。

书中不仅阐述了知识产权管理信息的概念,并对知识产权信息的特征、内涵、功能进行了深人分析。知识产权信息已成为人们从事政务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法律规范及文学艺术创作等社会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信息,具有独特的显著特性,如①既是文献信息,又是非文献信。主要原因是知识产权信息以法律规定为载体,但又可借助文献载体之外的其他载体来表达、传播与利用,完全脱离原载体,故既是文献信息又不是文献信息。②既是静态信息,又是动态信息。知识产权信息在某些情况下以静态的形式存在于各种知识产权文献之中,但是在更多情况下,以动态的形式存在于知识产权相关活动之中。③多为公开化信息。智力成果公开是获得知识产权的法定条件之一,另外,国家设立知识产权的目的是促进智力成果公开,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④信息量大、内容广泛而独特。信息量大是因人类的智力成果涉及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独特是因知识产权将受国家法律保护,未经许可而开发、采用、转让知识产权信息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结构完整而又清晰、系统地构建了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体系

现代知识产权管理内容体系划分的既有条理又清晰,各章节间表现出很强的逻辑性和完整性。从研究角度看,论证充分而又精辟入微,不仅有宏观论述,如介绍了知识产权管理的时代背景,分析了知识产权管理的内涵、构成及价值等;又有微观分析,如不同种类知识产权的法制管理、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不同类型主体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与管理和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知识产权信息分布与收集、组织与传播、检索等不同运作环节的管理等。在研究对象方面,知识产权管理主要研究的是知识产权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操作过程中的各方面关系及协调方法。从知识产权管理的主体看,该书主要集中在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国外主要国家、我国及其企事业单位等这几种主体的知识产权管理内容的阐述和分析;从知识产权管理的客体看,该书是针对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管理这几种客体来研究各知识产权管理的分支领域的。

现代知识产权管理涉及法律、政策、文化、行政、经济、技术、信息管理等诸多方面。这些知识涉及的学科众多,内容繁杂分散,研究内容的跨度和把握的难度都极大,为此作者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从一系列分散的、混沌的侧面出发,通过分析与论证知识产权管理学的基本定位、知识产权管理学的范围和研究对象,认为将知识产权管理定位为对知识产权各方面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操作,更具有说明力,因为不论是国家或政府还是企业乃至全社会,都面临着强化知识产权管理的历史课题和使命。沿着上述思路,最后系统地构建了一个相对较为完整而又清晰的现代知识产权管理理论体系,从9个方面构建并拓展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体系,包括:知识产权法制管理、知识产权政策管理、知识产权文化管理、知识产权行政管理、知识产权经济管理、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知识产权信息管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九大模块。并由此构建该书体系,同时也作为该书作者对知识产权管理内涵及知识产权管理学科内容体系的一种新认识。作者所构建的这一理论体系是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体现出管理科学体系的分化演变,这是符合现代学科发展既综合又分化的基本方向和发展趋势的。

4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理论与实践是一对孪生姊妹,理论的价值体现在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作者的研究建立在大量实践调查基础上,比如,选取世界组织的文献和国外主要国家的知识产权网站研究国外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与管理现状,对国外知识产权信息网站进行调研并配以截图研究知识产权专门搜索引擎模型的技术思路,比较分析国外主要国家的知识产权政策管理现状,用以研究改善我国知识产权政策管理措施等。作者通过对知识产权网站的实地考察与分析,来揭示现代知识产权管理的新形势和新特点。作者还结合了很多国内外的案例开展研究,不仅较具有说理性、让人容易信服,而且能够展示现实知识产权管理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和方案。比如,2005年我国暴发的dvd行业的退潮,unionbeheerb.v.公司等依据“337条款”起诉我国强化木地板生产和销售行业等,这就形象地展示了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问题,启示我们应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的资产管理,警醒我们知识产权资产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该及早策划出一些预案。

知识产权管理技术范文5

论文摘要:《现代知识产权管理》一书研究视角独特、观点前沿,结构体例充实、逻辑清晰,内容重点突出、实用性强,对知识产权管理研究进行了全新定位。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同时也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它不以劳动力、土地、资源、资本为第一要素,而是以知识为主要生产力。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是经济尤其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则是知识产权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化社会发展进程的加速,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全方位影响与推动,知识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社会信息化、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国际化贸易活动等,都对知识产权管理提出了现实的迫切需求,因此知识产权管理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巫需加强。

一、相关研究背景

综观近年来国内外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研究论著可以发现,研究者对于知识产权管理内涵的认识有所不同:国外学者更多地将知识产权管理定位在如何通过发明创造来为企业创造价值与财富,相对来说并未侧重知识产权管理的理论分析与阐述;而国内研究者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试图较为清晰地概括与定位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主要专著有罗国轩的《知识产权管理概论》( 2007 ),蒋坡的《知识产权管理》( 2007),柯涛、林葵的《知识产权管理》(2004),马海群的《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信息管理》(2003)以及商晓帆、毕红秋的《现代知识产权管理》(2003)等。

目前,国内外知识产权研究以传统的法学、经济学研究以及技术视角的研究成果偏多,法学视角侧重法理理论,经济学视角则是更多地运用经济方法探讨知识产权管理的效率与方法,而技术视角主要是从技术规范的角度研究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问题,可见,缺乏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技术一经济一法律”一体化角度的研究。此外,从目前世界上著名的商学院多数在技术管理学科内开设有知识产权管理课程、从商业化的角度研究知识产权管理问题可以看出,我国知识产权管理的研究既跟不上现代数字、信息、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实践发展,又不能满足知识产权管理与教育的现实需求。为了为知识产权实践提供理论指导,解决知识产权管理与教育的需求,马海群教授经过长时间的思考、酝酿与积累,突破以往情报学领域以单一学科为主要研究视角的知识产权研究框架,将知识产权研究置于管理、法律和技术整合的研究视角之下,于2009年7月推出《现代知识产权管理》一书。本书不仅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针对性,而且对知识产权管理进行了全新的定位研究。

二、研究视角独特,观点前沿

传统知识产权研究主要有两个视角:一是法学的视角,强调制度的安全与秩序;另一个是经济学视角,强调制度的效力与效果。此外,还有不少学者从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管理学及技术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随着数字、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与企业面临的智力和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从管理角度探讨知识产权制度的社会价值及战略运行方式,从技术角度探究知识产权制度的运行效率与安全控制手段等,正成为知识产权研究的重要视角。目前,中国知识产权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不高,政府在宏观政策方面缺乏对知识产权管理的规划,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缺乏目标管理、战略管理和评价管理意识。因此,在我国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的宣传、教育、研究和学科建设迫在眉睫。在这样的背景下,马海群教授紧跟学术前沿,突破了以往对知识产权管理的狭义理解,从更为广阔的视角对知识产权管理的内涵和学科内容体系进行了系统、全面和准确的探讨,丰富和拓展了知识产权管理问题的研究领域和学术视野。马海群教授清晰地认识到:“因为政府、企业和社会都面临着强化知识产权管理的历史使命,因此将知识产权管理界定为一种对知识产权各方面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操作更具有说服力”。

2008年7月17-18日举行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简称WI-PO)国际会议中主要讨论了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的教育和研究的重要性(在发展中国家尤须如此),并强调必须提高人们对知识产权管理教育及其在建设具有知识产权能力的商业组织中所起的关键作用的意识。这在同类会议中尚属首次,具有相当的学术导向性和前瞻性。本书紧跟研究热点,对这次会议的重点在各章节中均进行了深人的探讨,如第4章现代知识产权文化管理中提出,要充分借鉴国外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知识产权建设的现状,提高加强知识产权高等教育及人才培养这一措施来解决我国存在的问题,这与2008年制定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第7条所提出的要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这一战略指导思想相契合;第10章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中,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定位于企业创新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和促进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建立的有效途径,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建立具体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促进企业的经济增长,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结构体例充实,逻辑清晰

全书的体例结构充实丰满、布局合理、层次鲜明。由于知识产权管理学科是新兴的交叉学科,发展历程较短,学科体系尚未定型。马海群教授对知识产权管理的内涵进行了重新审视,在借鉴和总结他人观点的基础上重新构架了知识产权管理新的学科体系。书中内容按照知识产权管理的不同方面全面展开,分别进行了深人细致的研究,并从知识产权法制管理、知识产权政策管理、知识产权文化管理、知识产权行政管理、知识产权经济管理、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知识产权信息管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以及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9个方面构建并拓展了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体系,促进了知识产权管理学科的发展。全书共10章,大体可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章,作为全书总体概述,本章节对知识产权管理的现实问题及基本理论问题的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是第2章至第8章,分别从知识产权管理的政策制度层面、理念创新层面、实践操作层面等角度展开论述;第三部分是第9章、第10章,开创性地将知识产权管理上升为国家和企业的重要战略层面,并将政府、企业和社会置于知识产权管理主体的位置加以考察,为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意见。

此外,书中还敏锐地认识到知识产权是一个变化中的概念,赋予其全新的时代内涵,沿着“管理”这一主线对知识产权进行了创新研究,并吸收、融合了法律和技术的相关内容。全书脉络清晰,宏观层面论述与微观层面分析并重,内容Ir}l盖了现代知识产权管理的所有重要的维度,同时突出和重视政策管理、文化管理、教育管理、技术管理及信息管理在现代知识产权管理中的作用,这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和创新点。本书以满足我国知识产权管理教学与研究的现实需求和展示知识产权战略时代的来临为我国带来的深刻社会影响为落脚点,汇集了马海群教授在知识产权管理领域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可为管理学、法学、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等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和指导,也可为各级政府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实践工作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工具。同时,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的知识产权管理及相关课程的教材,以培养既懂得工程技术又懂得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四、内容重点突出,实用性强

本书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信息量大,数据详实。马海群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与积累,将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创造性地融合并运用到知识产权管理的研究中,通过对国内外知识产权管理领域的相关实践和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经验和相关案例,找出我国现阶段知识产权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启示和完善的建议。例如书中较为全面和详实地介绍了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政策管理、文化管理以及技术措施立法方面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同时,为了更具直观性和借鉴性,书中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国外的知识产权信息网站并配以截图。全书的内容并没有拘泥于知识产权管理的微观内容研究与具体实践操作研究,而是将研究范畴拓展至国家和企业的战略层面,如书中强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产权已成为国家和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国家和政府实施知识产权管理主要是在法律法规、政策策略和国际贸易谈判等方面展开工作,如营造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法律体系框架与环境、制定推动本国知识产权能力与水平提升的政策策略、维护法制主权和争取国家利益等。企业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则应该从制度建设入手,结合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工具的应用,以机构可以获得的知识产权权项的管理为主轴,如专利、商业秘密、商标等,并辅之以企业管理必须强调的其他制度”。

本书不仅注重基础理论,强调联系实际,而且采用案例进行教学。书中材料组织充分、合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先进性。文后参考文献达276条之多,可见本书编著者阅览了大量的国内外该领域最新重要论著,将其中的有价值信息与观点经过认真加工、提炼、继承,融人到全书的各个章节中。同时,全书加大了理论探讨与实践结合的力度,通过大量数据的介绍、经典案例的分析以及国外主流技术的引人,把知识产权管理的知识全面地呈现到读者面前,大大强化了这部教材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此外,本书配有随书光盘,能够与纸本文字形成有效互补,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实现了“立体教学”,使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加强,更加凸显了本书的实用性。

五、不足与建议

知识产权管理技术范文6

[关键词]辽宁 高新技术企业 知产权战略

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已成为衡量高新技术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自主知识产权对于企业来说已经逐步上升到核心竞争力的地位,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起来说更是如此。振兴东北,千头万绪:东北振兴,一果多因。但在一个日益国际化、市场化与知识产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实现振兴,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是根本不可能的。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法宝之一。辽宁高新技术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为全面提升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加快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和创新型辽宁,尤其是“五点一线”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迫切需要全面调整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

一、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现状及困境分析

1.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发展概况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辽宁省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知识产权拥有量快速增长,截止2007年底,辽宁省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大连除外)共有1096家,初步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产业群体。但是,科技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财政部2010年联合下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使一些曾经为高新技术的企业,特别是那些不重视创新,不重视知识产权培育和拥有的企业被淘汰。在这次重新认定中只有304家企业符合申报条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的知识产权“门槛”使辽宁省一些过去被冠为高新技术的企业止步在高新技术企业门槛之外。到2011年初,从已评定的企业名单看,为数相当多的原高新技术企业,基本条件均具备,因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最后放弃申报或未能最终走进新高新技术企业初审名单。

2.辽宁高新技术企业在新形势下遭遇的知识产权困境

面对高新技术企业新的认定办法和企业自身发展形势,与拥有自主创新要求的知识产权工作先进省份相比,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为:

(1)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

辽宁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得企业管理者更多地强调有形资产的运作和管理,对知识产权保护等不够重视,意识薄弱。寻求维权救济能力不强。许多企业对知识产权认识不到位,经营思路还停留在“赚钱”的低级层次,只要能挣钱,要不要知识产权都无所谓,甚至有些企业根本不知道知识产权为何物。

(2)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和水平尚不能体现辽宁省自主创新的能力,且不能满足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于一些高新技术企业经营者而言,更看重的是眼前的效益,热衷于购买成形技术,自主研发动力不足,结果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引进”,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缺乏,导致了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3)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配套服务政策不完善

许多高新技术企业没有把知识产权管理作为日常管理的一部分,在明确产权归属、知识产权运营等方面存在不足,缺乏有效调动知识发明人积极性的激励机制。还有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使知识产权管理流于形式,不能依法保护自身知识产权,不能灵活运用知识产权战略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不连续创新成果及其奖酬等方面缺乏完善的配套政策也阻碍辽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与运用。

(4)运用知识产权信息方面存在不对称现象

辽宁高新技术企业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运用知识产权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就企业申请专利不多,专利技术的应用转化尚有一定差距;企业科技人员在选择和设计科研项目前,由于没有通过专业专利检索平台的相关文献检索,导致重复研究,浪费资源,交易成本很大,制约企业研究与开发水平。有的高新技术企业未注册商标,外贸出口中的名牌产品过少,外向型经济中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产品,受制于人。

二、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目标及对策

1.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目标

面对如此困境与挑战,辽宁高新技术企业要发展壮大,不能仅仅依靠资源的优势和劳动力的优势,必须在知识产权战略层面上进行运作,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或者技术,抢占市场制高点,求得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十二五”这个时期,面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契机,辽宁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从长远与全局的利益角度出发,确立基于知识产权战略的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的战略保障体系,加强自主创新和持续创新,培育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力争早日进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最终将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建设成为富有竞争力的优势经济增长点。

2.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对策

如今,知识产权战略对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为了提升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1)依靠科技创新,加大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开发力度

知识产权战略是权利人利用知识产权而取得竞争优势的策略和一系列措施,其核心是知识产权的开发。首先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辽宁高新技术企业应建立属于自己的研发中心。充分运用自身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开发创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争取在技术水平上通过不连续创新领先国内乃至国际同仁,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其次,企业针对自有技术应及时申请专利,将新技术转化为知识产权,以取得在市场上的专有权。总之,开发与创造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系统工程,依靠科技创新,使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知识产权开发的关键。

(2)扩大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范围,构建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

有效的运营才能体现知识产权的价值。在知识产权许可方面,知识产权所有权人通过许可他人使用其专利产品或者技术,可以迅速进入原来企业并不占优势的区域领域,从而扩大企业的影响,并且知识产权所有权人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产品或技术的发展演化,最重要的是通过许可或交叉许可,企业可以组成高新技术创新联盟,实现市场垄断。在知识产权转让方面,辽宁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与投资者通力合作,通过组建拥有知识产权资产的合资公司,进行技术授权,或是出售某一部分知识产权资产,获得了巨额的收益。在知识产权融资方面,拥有一定的知识产权企业根据法律相关规定,高

新技术企业可以将自身的知识产权质押给银行获取贷款,从而取得一定的投资资金,从而支持企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走上制度化

知识产权是高新技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辽宁高新技术企业要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既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也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随着新技术、新知识的不断涌现,结合辽宁省的产业结构特征,高新技术企业要把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不断扩大,从传统的专利、商标、版权扩展到包括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植物品种、商业秘密、生物技术、中药技术等在内的多元对象。另外,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充分保护知识创造者和拥有者的合法权益,一旦发生侵权纠纷,可以选择法律诉讼的方式来解决,也可以选择协商解决的方式来解决,或者以法律仲裁方式解决,或者请求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来解决,这样,才能充分保护知识创造者和拥有者的合法权益,维持市场公平有序的原则。

三、结论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辽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宏观战略之一,也是提升辽宁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之一。可见。提升辽宁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战略工作任重道远,企业不仅要设立专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明确的知识产权管理分工,分管领导,配备专职人员,将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化,同时还应加强专利、品牌等信息的应用以及维权工作,形成企业生产运作与知识产权经营管理并重的局面。从而全面提升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的开发、经营、保护战略的运用和管理能力,推动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的驱动力从资源优势、比较优势向知识产权优势转变,使知识产权战略成为辽宁省企业、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凝聚和形成区域经济竞争力,使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裴宏,闫文锋,姚文平,知识产权考量辽宁企业[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4(03):44-47

[2]王永彬,龚世友,加快推进辽宁全面振兴张文岳代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J],科枝与经济画报,2009(04):56-58

[3]钱文胜,实施新的认定标准辽宁高新技术企业大“洗牌”[N],东北新闻网,2008-10-07,

[4]胡,知识产权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门槛[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