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学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管理学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管理学知识

现代管理学知识范文1

1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自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以来,现代学徒制在我国开始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从我国现有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来看,国家层面上尚未组织学徒制利益相关方(校企)共同制定统一的学徒培训教学标准,教育培训的具体内容和方式未明确,也没有明确规范完成培训后的学徒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水平,同时也未出台教学过程的监管、教学条件的保障、教学结果的评估等方面的详细措施。

1.2主要利益主体不够热情

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两个重要利益主体——企业和学生,对学徒制实践表现不够热情。酒店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目的在于弥补酒店基层岗位缺失,对教学计划的制定还是教学的实施等诸多方面关注不够。在现有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中,学校一般处于主导地位,酒店往往处于配合角色,学生进入酒店岗位“学徒”角色的时间虽长但质量不高。而多数酒店管理专业学徒制学生出于多种因素考虑,例如对合作酒店不满意、对学徒制前景不乐观、不想早早失去就业选择权等,也不太愿意参与现代学徒制实践。

1.3专兼职师资队伍不够扎实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专兼职教学团队的支撑。教学团队中的专任专业教师往往呈现出高学历、低技能、低应用能力,虽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实践教学技能不够;企业兼职教师即“师傅”虽有较高的实践能力,但缺乏教学经验,教育教学能力不强。

1.4教学管理与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再制定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在课程设置中仍沿用原来普通教学管理模式与课程体系,或错误理解实施现代学徒制仅仅是增加酒店岗位实践课时,相应的教学组织远远没跟上,导致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只停留在浅层次水平上。

1.5考核评价不够匹配

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阶段中,校企均缺乏对现代学徒制全面理解,对学徒制的考核评价普遍存在不匹配现象。首先,考核主体性不明确。考核主体到底是学校,还是酒店没有明确;其次,考核标准不明确。校企双方没有深入研究考核标准,造成制定的考核标准不能科学、合理地考核学徒;最后,考核方式不明确。酒店照搬考核员工或准员工的方式去考核学徒,出现对学徒能力的考核形式片面化。

2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的对策分析

2.1推动政行企校合作机制的形成

政行企校合作机制是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基本保障,更是推行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支撑。在积极推动政行企校合作机制形成的同时,建立政行企校之间的利益共享机制,满足政、行、企、校、生各方的利益诉求,谋求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具体措施可推动并依托地方政府出台旅游业发展相关政策,积极引入专项资金,一方面鼓励酒店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也改善了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条件;依托学校出台的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相关管理规定、推动酒店制定相关酒店学徒师傅管理制定等制度,既推动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又保障了学徒培训教学师资条件的达成;研究制订《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合作协议》,明确学徒培养期间学校、企业、政府职能部门三方的责、权、利,积极推动政府、行业、酒店与学校共建现代学徒制学徒培训基地的形成,实现生产资源与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使之成为“知识向能力”转变、“学生向员工”转变的“中转站”。

2.2变革教学组织形式

针对主要利益主体不够热情的现象,可以采用变革教学组织形式的方法来调动其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积极性。具体措施可从校企双主体培养、招生招工一体化、双场所分段轮换等关键节点变革教学组织方式,推动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通过研究制定合作酒店遴选标准,在地方旅游局主导、酒店行业协会引导下,选择有意愿参与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的酒店,由地方旅游局、学校与酒店签订三方协议,确立学校和酒店双主体共同育人地位,学校承担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相关技能训练;酒店依据培养方案,通过师傅带徒形式进行岗位技能训练,共同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同时,建立灵活多样的校企共同招生机制,通过学校先招生酒店再招工(徒)的形式,完善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一体化的招生招工(徒)制度。按照自愿选择原则,由学徒(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和酒店依法签订学徒培训协议,明确双方职责与义务,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准员工)和职业院校学生双重身份。解决了上述问题,接下来便是推进双场所分段轮换教学。学生在学校完成本专业理论和基础技能的学习;同时,在酒店完成真实岗位技能的学习,突出酒店全程介入教学与实践指导,强调学生真实岗位实战。按照酒店运营部门的共性和学徒的个性需求,由酒店企业确定学徒参加培训的模块,原则上每个培训阶段学徒完成至少两个培训模块。

2.3构建发展性评价模式

在现代学徒制实践进程中,第三方评价机制是推进学徒制具体实施的重要因素。建立学徒培训课程第三方评价机制,在实施评价时,可减少评价的主观随意性,从根本上保证学徒培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培训任务得以贯彻落实;可客观评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考试成绩的可信度、可比性,有效地发挥培训考试应有的反馈与激励作用。现代学徒制实践采用成立由政、行、企、校各方专家组成的学徒培训考试工作小组方式,调动参与方各自的积极性。考核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岗位工作业绩评价(即对岗位能力评价和职业素质)、工作过程知识评价(即职业工作过程完整性的把握和学生能力发展的渐进过程)和学生工作报告评价(即对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以及在解决问题时如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使学生对酒店各部门工作岗位要求掌握的核心能力有更加真实的理解和体会,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此外,第三方评价不仅是学校教师或企业师傅自上而下“权威性”评价;而且也是双边的行动,是学生主动参与的“民主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

2.4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

企业兼职教师和学校专任教师协同教学是现代学徒制实践的重要保障,一支高水平的专兼结合教学队伍可以更好地推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合作酒店选拔优秀员工担任师傅(企业兼职教师),制定企业师傅绩效考核规定,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加强师傅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纳入考核,并享受带徒津贴;学校通过建立教师“双元”师资工作站、制定鼓励专任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制度,选派专任教师进酒店挂职锻炼,参与学徒培训工作。最终建立企业主导、学校协助的校企共同参与的学徒培训教学团队。总之,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就是为了保证学徒在走上酒店工作岗位之前有充足的实践时间和真实体验,掌握实践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能够成为酒店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启富.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困境与实践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5(2).

现代管理学知识范文2

【关键词】现代知识观 高职学生 学习心理

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的本质、属性、价值的看法与假定。秉承怎样的知识观,对教育者和学习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现代知识观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其起步较晚,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还有待深化。在现代知识观视角下怎样提高高职学生学习水平,值得深入探讨。

一、现代知识观的主要论述

(一)实用主义之“经验性”的知识观。实用主义认为,知识不仅包括以书本形式表现出来的间接经验,也包括个体的直接经验。杜威认为,如果个体不能把外界的信息组织到自己的经验之中,这种信息只是一种没有任何意义的感觉刺激,而不能被称为真正的知识。即知识具有个体性、经验性的特点。

(二)结构主义之“建构性”的知识观。结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认识能力对经验中的材料进行自主选择和主动建构的结果,目的是使经验中的材料具有个体意义。即知识具有建构性的特点。

(三)后现代主义之“不确定性”的知识观。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解释,研究者并非外在而是内在于认识过程之中。也就是说,知识并不是一种绝对客观的、固定不变的终极真理,而是具有不确定性、建构性、多样性和可质疑性等特征。

(四)知识社会学之“社会性”的知识观。知识社会学是研究人类一般认识活动以及知识与社会关系的一门学科。在知识社会学看来,所有的知识都要受到认识者所处的现实社会条件,特别是社会阶级和意识形态条件的制约。即知识具有社会性的特点。

(五)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观。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定义为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该定义强调了以下几点:(1)知识是后天经验的产物;(2)知识获得过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3)知识的范围广泛,从获得具体信息到机体的认知结构的根本变化,都属于知识范畴。这是广义的知识观,并由此将知识概括为三大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指言语信息方面的知识,用于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这与传统知识观中知识的内涵一致;程序性知识是用于回答“怎么办”的问题,是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其中为了突出对内认知调控的重要性,将对内进行认知调控的知识单独分离出来,称为策略性知识。

总的说来,现代知识观有如下变化:(1)从绝对知识观到相对知识观———知识的理解性,即知识具有理解性,它并不是绝对客观的;(2)从普通知识观到境遇知识观———知识的情境性,即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纯粹知识,所有的知识只具有局部的、不确定的或境域的特性;(3)从既定知识观到流动知识观———知识的创造性,知识的价值不在于给人现成的东西,而在于给人不断创造的“起点”;(4)从精英知识观到大众知识观———知识的多样性,不仅重视社会性的知识,也重视个体性的知识,不仅重视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显性知识,也关注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隐性知识。因此,教与学不仅仅停留于显性的、可以直接传授的陈述性知识,还应注意隐性的、间接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二、当前高职学生学习特点探析

鉴于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招生情况,与本科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动力相对不足,学习策略相对欠缺。高职教育一般为三年制,大部分学生大三时已在工作单位实习,实际上在校正规学习的时间也只有两年或两年半。由于教学时间紧,以及对孤立的程序性知识的过分强调,学校在系统的陈述性知识的教学上较为薄弱。高职许多课程对概念、知识体系上的阐述并不全面、系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在此基础上的程序性知识的延伸和创新。通过流水线式的教育,学生们学到了一定的程序性知识,知道“该这样做”,但不知道“为何要这样做”,更不知如情况有变又“该怎样做”。虽然高职教育强调技能教育也就是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无可厚非,但是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却是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基础。只有将基础的陈述性知识深刻理解,才能在程序性知识学习中融会贯通、游刃有余。

同时,研究表明,高职学生在学习策略方面尚有欠缺。许多高职学生无法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沿用了中学时被动、机械的学习习惯。很多高职学生尚未探索出科学的学习策略,对不同专业、不同任务所采用的学习方法趋同,学习策略表现为重复地诵读和机械地练习等较低水平的复述策略,而很少对学习内容进行高水平的思维操作,难以将所学知识整合成一个知识体系。他们缺少高效率的预习、复习、听课、笔记、阅读、应试、时间和环境管理等学习策略,影响了学习效率。但由于教学时间的有限,以及部分教师观念上的误区,许多高职教师对学生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并不重视。如果只是一味地偏向于程序性知识的教与学,而忽略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学生的自学能力将受到很大影响,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将来进入工作岗位上的发展也将受限。

三、对策与建议

在新的知识观下,不管是高职教育者,还是学习者,教与学的观念都应当发生转变。学习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学习程序性知识的过程,而是在个体有效运用策略性知识、对基础性的陈述性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掌握程序性知识,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过程,这个过程应当是一个积极的、主动的、与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这种理念下,作为高职学生,要注重以下方面:

(一)开展以深层理解为主的建构性学习

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刻的、真正的理解,对知识进行明确的辨别,并进行合理的解释和推测,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探索新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一定的问题。

(二)开展以自我监控为基础的诊断性与反思性学习

新的知识观认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教学资源,通过与教师或其他人协商、交流和合作,进行主动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强调学习者通过自我检测、自我监控等活动来诊断和反思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判断学习进展与目标的差距,进而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

现代管理学知识范文3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师资建设;互聘互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012-0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2014):“在有条件的企业试行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学徒制,企业根据用工需求与职业院校实行联合招生(招工)、联合培养。完善支持政策,通过政府、企业、社会、家庭等多渠道筹集学生(学徒)培养培训经费。”由此可见培养符合现代学徒制需要的师资队伍意义重大,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现代学徒制校企教师互聘互用的必要性

1.现代学徒制的成功实施需要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入,现代学徒制的培养计划、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及内容都要求有所突破和创新,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技术的现代化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也就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校教师必须具有职业经验,了解企业背景、熟悉工作过程,掌握工作要求和质量标准;要求企业教师要具备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现代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仅是学生的技能传授者,更多是学生的导师。

2.师资队伍建设是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出发点。现代学徒制要实现高质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其中师资建设是关键,因为无论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在教师身上。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双方必须完善创新用人机制,培养建设一支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能适应现代学徒制的高素质专业师资队伍。同时,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双方必须实现校企人力资源共享,优化教师结构,加速教师培养进程,提高专业教师技能水平。因此,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师资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是实现现代学徒制的根本途径。

3.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现代学徒制的关键。现代学徒制是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的重要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校企实体合作模式的关键,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学徒制下的师资队伍建设是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的根本出发点。按照高职教育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校企合作双方必须完善创新用人机制,培养建设一支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能适应现代学徒制的高素质专业师资队伍,为提升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做出贡献。

二、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百果园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

2014年12月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与有着近千家连锁专卖店的深圳百果园公司签约,就校企合作成立百果园学院,并在全校先行试点“现代学徒制”达成协议,双方就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建立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试点和探索。百果园学院是定位于双主体办学、双元培养的特色学院,遵循“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精髓,在人才培养采取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和承担的方式,学生全程在岗培养。在教学和学生管理上也遵循“双导师”制。即使学生将来离开果品流通这个行业,也能去其他各行各业的小型专卖店做店长。

百果园学院根据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总体规划,双方共同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是“职业店长”,在此基础上完善协同培养、工学结合与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需用约1/2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学徒培训,约1/2的时间在学校学习岗位知识和专业技能。校企共同制定体现学徒制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以及工作内容和典型工作过程来设置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构建“公共课程+教学项目+带薪学徒”为主要特征的课程体系。其中教学项目是按照高职教育规律和企业需求,在课程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开发体现“高等性”、“职业性”和“教育性”三者有机融合的项目课程。而带薪学徒就是在工作岗位上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实现“做中学”和“学中做”,同时要求带薪学徒的岗位要体现“高等性”、学习过程既要体现“职业性”也要体现“教育性”。在此基础上制定岗位标准、师傅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及考核办法,并将学生工作业绩和师傅评价纳入学生学业评价标准。

三、现代学徒制校企教师互聘互用机制探索

1.现代学徒制师资建设的内涵。现代学徒制是行业、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显著特征是专业教学任务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完成。通过探索校企双方在开展师资筹措和培养机制,夯实“双导师”队伍建设的基础工作,建设一套以企业资深的工艺大师为核心,以技能导师和师傅为骨干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根本上提升高职教育的现代学徒制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

现代学徒制要实现高质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其中师资建设是关键,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双方必须完善创新用人机制,培养建设一支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能适应现代学徒制的高素质专业师资队伍。同时,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双方必须实现校企人力资源共享,优化教师结构,加速教师培养进程,提高专业教师技能水平。因此,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师资互聘互用机制是实现现代学徒制的根本途径。

2.现代学徒制校企互聘互用师资。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入,现代学徒制的培养计划、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及内容都要求有所突破和创新,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技术的现代化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也就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校教师必须具有职业经验,了解企业背景、熟悉工作过程,掌握工作要求和质量标准;要求企业教师要具备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现代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仅是学生的技能传授者,更多是学生的导师。

学校要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也需要企业的师傅,双方的互惠互利为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采用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校内老师在企业岗位工作和参加行业培训,掌握行业专业前沿动态,及时了解行业发展新动向;采取阶段性的方式开展,每学期派出2~3位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通过参与企业管理和技术应用、生产技术革新、成果咨询等一系列活动,教师可以把在企业学到的东西引入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聘请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企业基层管理人员作为企业师傅;企业师傅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标准的制定、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顶岗指导等工作;根据企业师傅的实际状况,可以着重培养若干骨干,使其在职业教育理论、教学水平和能力、教师职业道德等方面得到加强与锻炼,更好地为专业建设与发展服务。

因此,在校企深度融合下,在专业教师队伍培养方面,要借助校企双方各自的优势平台,互相学习,提高彼此的专业化水平,从而使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都能够既懂教学,又具备一定的行业工作背景和经验,实现师资队伍教改、教学、科研、服务等四大能力的有效提升,保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现代学徒制校企师资管理创新机制。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对企业的依存度较大,保证企业教师在数量、结构和质量方面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使校企双方教师借助各自的优势平台,互相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彼此的专业化水平,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改革创新过程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开展专业教学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体制的综合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形成能够与现代学徒制要求相适应的、开放的、科学的、互惠的、特色鲜明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和师资培养的体制,同时提高教师准入机制,不仅要求教师要受过严格的专业教育,而且要求教师在掌握扎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在教学和科研领域出成果。

因此,需要改革现有教师管理机制,对教师管理体制进行机制创新,进行动态管理,设计符合现代学徒制的教师薪酬制度,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从而鼓励校企双方教师敬业、勤业、精业,为骨干教师的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创造动力和空间。

四、结语

现代学徒制的实现,要以为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人才为起点,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校企双方师资队伍的合理构成,实现全程“双元”培养的校企师资互聘互用管理机制,创新师资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教师培养与激励机制,从而深化校企深度融合方式,规范高职院校企业教师的聘任工作,促使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以教学质量为抓手,共同组织实施人才培养过程,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以解决现代学徒制现阶段师资力量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培养途径薄弱、企业教师积极性低等问题,为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现代管理学知识范文4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物流管理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明确提出“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1]

1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共同确定招生、招工计划,由学校负责招生,学校教师和企业有经验的师傅联合开展教学,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它更加注重技术技能的传承,由校企共同主导人才培养,共同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开发“校企双线交织”的课程体系,明确规定学校课程和企业课程,并根据企业的实际业务标准设立企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等,体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能有效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整个过程[2],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从而优化企业员工队伍,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提升企业效益。

2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瓶颈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人才质量提升为核心,但是现阶段也遇到很多瓶颈:一是学生家长、学生本身甚至部分教师和管理者对现代学徒制存在较差的感知和认知,认为就是传统的师带徒教学模式。二是企业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不信任,企业担心学徒会影响企业效益,学生担心企业会只用不教。三是现代学徒制未能建立与普通职业教育平等的教育形象,普通职业教育被认为是正常的教育,而现代学徒制培养仅限于师徒手手相传,被视为是上学失败的替代品。四是学徒在企业参加轮岗培训时,由于企业片面追求效益,过度考虑用人单位的成本和学徒工作能力,对学徒很少签订标准的工作合同,学生的效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五是企业师傅理论不高和学校教师实践能力不强,也制约着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校企双方的有效衔接,存在着脱节现象。

3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

2012年开始,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海佳吉快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吉)成立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上海佳吉人培养基地,全面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现代物流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1“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创新校企“双主体”办学机制

3.1.1共建“产学研用培”一体化生产教学中心,搭建校企合作载体在学院“一主多元”办学体制框架下,积极探索机制改革创新,以嘉吉本互惠互利、平等合作、优势互补、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签署了校办深入合作协议,设立了校办政策、制度、资金、共建一体化生产教育中心,共同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形成可持续发展与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

3.1.2校企制定招生招工方案,实现招生与招“干”一体化校企共同参加招生面试,合格者与企业签订协议,明确学生(学徒)身份,按管理人员岗位标准实践,享有同等标准食宿待遇,企业无偿提供学生工装与学期奖助学津贴,并在第三学期(当年的9月——次年1月),企业根据学徒的表现,设立学期奖学金制,以此作为对学生企业实践学习的激励和奖励报酬。第五、六学期(当年11月-次年7月)按实习生薪金标准规定发放工资及纳入后备干部体系等内容;学生毕业后即在管理干部岗位工作,实现了招生与招干同步,学习与工作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

3.1.3校企共同创新了“两同一联”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和企业双方就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高校看看其它网站关于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有什么内容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推荐有经验的兼职教师或企业教师或讲师[3];学院选择优秀教师进行短期培训或参与业务实践或跟踪指导,形成两个相同的现代培训模式,如图1。

3.2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模式

3.2.1改革教学内容,重构“职业导向、层阶递进、双线交织”课程体系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高等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制定了以职业岗位群为导向、以标准为参照结合嘉吉等企业的职业能力需求,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实践根据简单、复杂的实训基地,一对一的综合性、建设性的课程体系,实施职业指导,一步一步,二线交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如图2。

3.2.2双方分段育人,实施“工学双向交替”的教学模式校企双方共同实施“学生学徒双身份、工作学习双向交替”教学模式,采取“1+0.5+0.5+(0.25+0.25)+0.5”工学双向交替的形式进行人才培养,即第一学年学校,培养学生专业基本能力和职业素养;第三学期企业,培养学徒企业核心岗位能力;第四学期学校,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第五学期学校+企业,完成职业能力课程和门店管理学习;第六学期企业,培养佳吉业务综合能力。

3.3加强组织、制度保障,创新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

3.3.1校企互聘共用,组建“双导师”教学团队,实现教师和企业师傅“双栖化”一是课程采用双导师教学。实行专业校企双带头人制度、课程校企双负责人制。聘企业一线技术能手为企业师傅,学校课程以教师为主,企业课程以师傅为主并按职级标准发放课时津贴。二是利用学院名师工作室和企业流动工作站进行教师双向交流。在佳吉设置教师工作站,依托名师工作室培训师资实践能力和企业员工理论水平。三是共同开展应用技术研发。教师与佳吉联合研制开发周转笼车,减少货物中转运输中产生破损,联合优化运输系统解决过远、重复、倒流运输等不合理运输难题。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学校对教师在职称评聘上给予优先倾斜,企业对带徒师傅在干部选拔任用上给予优先考虑。

3.3.2校企共同成立学徒制项目领导小组,创新四层次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体系校企协同成立学徒制项目领导小组,建立包括学校、企业、校企合作、专业化四个层次的现代培训管理体系招聘,选拔,项目管理硕士,培训管理体系,安全管理措施,违纪处理,现代学徒制教育管理体系,评价标准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监控机制,对教学质量进行二级定期检查和实时反馈。

3.3.3校企共管,校企共评,责任共担,开展多元的考核评价按企业管理制度和员工考核制度制定学徒相关制度,与企业共同管理、评价,形成多元考核评价机制。一是将企业员工日常考评引入学徒的过程性考核,由企业人力监管与师傅进行考核。二是融入企业关键技能点与知识点形成考试标准并建立理论考核试题库。三是按岗位操作标准整合转化形成实操考核标准。四是由分院教学督导组、企业教学督导组、专业教学督导组等“三级督察”共同对专业基础课程、企业课程、学校课程进行教学监管。五是由企业师傅、学校指导教师、学生个人和所在团队分别进行学习评价。

4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成效

4.1专业人才质量显著提升

专业录取线、获奖率、就业率、起薪率、就业质量逐年提高,2018年高出省专科录取线157分,报到率99.15%,累计培养学生450人;2019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从94.2%提升到97.01%、顶岗实习平均报酬由2160元增长到2480元、起薪从3000元增加到3700元;学生获国家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吉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2016年获全国“互联网+”快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产品设计竞赛铜奖。

4.2合作企业员工素质显著提升

2017届毕业生45人中有35人成为佳吉物流部门主管,8人成为门店经理,提高了企业员工队伍的整体水平。其中该班班长刘庆杰同学现任云南区经理,他提出的“调度衔接、线路整合、分散合并、接发集中”的管理办法,并简化流程,为企业节约成本近30万元。

现代管理学知识范文5

关键词:科学技术;食品安全管理;支撑作用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2)12-0112-07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解决食品数量问题要依靠科技,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同样要依靠科技。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是食品安全研究的重点课题。1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食品安全管理的支撑作用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的必要手段,因此加快科技创新,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水平,对于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1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食品安全管理的支撑作用分析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指食品安全指标的检测技术,既包含了食品中的农药、兽药残留和致病菌等食品安全指标的检测技术,还包括其它一些影响食品安全的扩展及衍生指标,如食品的原料及包装材料各种指标,食品生产环境的检测技术,食品的生产、运输及保存的各个环节的检测技术等,包括了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1]。因此,仅对食品的最终产品进行安全指标的检测,不足以对食品的安全性进行全面的评价,还应该对食品生产的每一个过程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测,才能真正保证食品的安全。同理,食品安全的监管也应包括食品生产、运输、储藏的全过程,每个过程的监管都需要相应的检测技术的支持。所以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一切食品安全监管手段的前提,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先决条件。

1.2 国外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现代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源自于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国家,如美国的EPA、FDA食品检测方法,欧盟标准委员会的食品检测技术等[2],代表了目前国际上先进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陆续被其他国家所采用,其最新检测技术研发,特别是对食品中未知危害因子的检测技术开发,更是保持着一定的优势。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与检测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正是因为具备完备的检测技术体系和相关的制度,具备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质量处于较高的水平。

1.3 国内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关于食品安全的可检测指标较少,仅限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理化指标。此后,一些现代化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逐步引入我国,首先引入的是以色谱技术为依托的农药、兽药残留和生物毒素等食品中痕量有毒物质的检测技术,初步形成了以色谱、光谱等仪器为基础,以酶免等快速检测技术为补充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体系。

我国食品检测技术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检测技术多为国外引进,自主研发检测技术较少,不利于食品的对外贸易。二是检测技术手段相比落后,主要体现在高、精、尖检测仪器的配备上。三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实验室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及大中城市发展较好,西部地区及基层检测技术相对较弱。四是从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科技人员较少,技术能力参差不齐,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食品检测技术的发展。

1.4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科技的发展使食品变的更加丰富,但是同时也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新的风险,因此需要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不断创新,才能满足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当前对于快速检测技术的需求尤为迫切。

传统的食品检测主要在实验室完成,一般需要采用大型仪器设备,检测周期较长,成本较高,对检测人员的技术要求也较高,无法进行现场检测,使得食品安全的监管存在盲区。免疫检测等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食品现场检测成为可能。虽然现在的快速检测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譬如灵敏度、准确性等与仪器检测方法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对食品安全的全过程监管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纳米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等新型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食品安全的监管水平将会得到有效提高。2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支撑作用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重要依据,对科学指导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支撑作用分析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指对食品及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等。

食品安全风险由三个方面因素决定:食物中含有对健康有不良影响的可能性,这种影响的严重性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危害。即食品的风险可以看成是概率、影响和危害的函数[3]。风险评估是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三部分内容之一,是一种系统地组织相关技术信息及其不确定度,用以回答有关健康风险特定问题的方法。风险评估的基本模式主要按照危害物的性质分为化学危害物、生物危害物和物理危害物风险评估[4]。

食品安全监管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保证食品的安全,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一种食品里面有什么物质是对人体有害的,人体摄入多少才有害,这需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来确定;与此相对应,食品中各种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均来源于风险评估的结果。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前提,监管部门可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由被动应对危机走向风险监管预警,改变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2.2 国外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研究进展

欧盟自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先后了《食品安全绿皮书》和《食品安全白皮书》,提出食品安全立法应以科学证据和风险评估为基础,明确食品风险评估的功能定位,是欧盟食品安全政策的蓝本。美国的风险评估制度比较成熟,1996年《食品质量保护法》规定在形成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法规时,要基于现有公开的科学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并且征求公众建议。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负责大约80%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工作,而农业部(USD)下属的食品安全检查局(FSIS)负责剩余的20%。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领域主要集中在化学物质和微生物方面[5]。

目前国际进行风险评估的机构主要是食品添加剂FAO/WHO联席委员会(JECFA)和农药残留联席会议(JMPR),二者对风险评估进行指导并提出一般性要求[6]。由于在化学分析、毒理评估和风险评估步骤的明显进展,2001年11月由FAO和WHO举行JECFA与JMPR风险评估的国际会议,启动食品中化学物质的风险评估方法和原则升级规划,食品中化学物质风险评估方法有了很大改进。

2.3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研究应用现状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研究及相关工作起步较晚,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卫生部自2000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根据2009年颁布的《食品安全法》,卫生部组建了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等方面专家所组成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制定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相关的监测和评估计划,拟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规则,解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开展风险评估交流,承担卫生部委托的其他风险评估相关任务。与此同时,卫生部、农业部等部门于2010年开始相继建立了国家及地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究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等专业研究机构,开展食品安全相关的风险评估研究及监测工作,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究及监测体系初具规模。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在基于科学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初步采用国际通用的风险评估原则和方法,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国内外部分食品安全热点问题进行了风险评估。2012年的《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做出了规划,这对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具有重要意义。3 危害控制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支撑作用 食品的危害控制技术是指在食品生产、储藏、流通及消费过程中可能发生危害的环节,应用相应的控制方法来防止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一种技术体系,对于食品的安全监管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3.1 危害控制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食品供应链的环节不断增加,从农场、牧场的原料生产到食品生产企业的加工、包装、储藏、运输和销售,食品的不安全因素贯穿于食品供应的全过程,因此食品安全监管与控制应该涵盖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供应链的所有方面,建立对食品安全进行全程控制的技术体系。国内外各种先进的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技术体系不断出现,其中主要有GAP和HACCP控制体系[7]。

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是初级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其目的是提供解决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矛盾的切实有效途径,并建立流通与国际贸易的质量诚信机制。GAP主要针对未加工或最简单加工状态下出售给消费者或加工企业的大多数果蔬的种植、采收、清洗、摆放、包装或运输过程中常见的危害控制。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是作为一种世界公认确保食品安全的有效措施,正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各个领域,并将成为未来食品安全控制的基础体系。危害分析是HACCP 系统方法的基本内容和关键步骤,对食品生产全过程中可能引起食品污染发生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和确定有害污染物及影响其发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并针对可能发生问题的生产环节采取防控措施,以保证最终产品的安全。

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技术也属于食品安全监管的范畴,其作用主要在于预防。不同控制技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并有各自不同的着重点,通过危害控制技术体系运用,可以有效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

3.2 国外危害控制技术在食品生产及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

食品生产中的危害控制技术也是国外最先提出并推行。由于农业生产经营不当导致的生态灾难,以及大量化学物质和能源投入对环境的严重伤害,导致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等现象的出现。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表了“博斯登宣言”,提出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概念。在保证农产品产量的同时,寻求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平衡,达到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目的,从而产生了良好农业规范(GAP),并成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关键[8]。

HACCP最初是由美国太空总署于20世纪60年代为了生产百分之百安全的航天食品而产生的食品安全控制系统[9]。1971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开始研究HACCP体系在食品企业的应用,成为第一个将HACCP应用到强制性法规的国家。除美国之外,欧盟、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出笼了实施HACCP体系的法规和命令。目前,HACCP正在普遍受到世界各国食品卫生主管当局和食品生产行业的认同和采纳,HACCP证书是一些国家和地区贸易食品的通行证。以GAP和HACCP为代表的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技术在国外已成为食品安全监管内容之一[10]。

3.3 我国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技术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所采用各种食品危害控制技术均借鉴国外先进的控制技术,结合国内食品生产现状和特点发展而来。在诸多的危害控制技术体系中,GAP和HACCP已在我国农产品和食品的生产中得到了运用。

为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国家认监委于2003年起开展了良好农业规范国家系列标准的研究工作。中国《GAP良好农业规范》于2005年12月31日,2006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11]。GAP标准的制定有助于中国企业突破技术壁垒、促进农产品出口、提高食品安全、保护环境以及人民的身体健康。

我国的HACCP开始自20世纪80年代,起初对于HACCP的实施只是探讨和应对进口国的要求,主要在出口食品企业实施。2000年以后,HACCP体系开始在我国全面推广应用。2002年国家认监委了《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拉开了我国食品企业HACCP认证的序幕。2004年国家了《基于HACCP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使全国范围内的食品生产企业和各认证机构对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和认证的实施有了统一的依据。

目前,由于我国食品业基础条件的限制,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技术管理体系仅在一些大型生产基地、企业以及意识超前的中小企业中实施,所占比例较低。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重视,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技术管理体系的实施势必会全面展开。4 食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支撑作用 食品安全标准是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执法的基本依据,也是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准则。

4.1 食品安全标准化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支撑作用分析

食品安全标准是我国标准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食品安全法》没有对食品安全标准作出明确的定义,仅对食品和食品安全的涵义作了界定。食品安全标准是指,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食品安全秩序、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各有关方协商一致并经一个公认机构批准的,对食品的安全性能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

由于食品安全本身是一个横贯从农田到餐桌整个食品链条的概念,具有全过程预防和控制的特征,涵盖了从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动物疫病防治、食用农产品种养殖到食品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的各个环节。因此,食品安全标准也是一个涵盖食品链条各个环节相关标准的集合性概念,所指的是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标准。从标准的性质上讲食品安全标准全是强制性标准;从标准的级别上讲食品安全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从标准的内容上讲食品安全标准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卫生及环境保护标准[12]。

食品安全标准具有科学性、可靠性、渐进性、强制性的特点。作为重要的食品安全监管工具,食品安全标准不仅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日常监管的重要依据,也是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准则,也为消费者识别食品质量提供了具体的导引。食品安全标准作为法律法规体系组成部分,是实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重要保障,是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依据。因此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是食品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进行有效监管的先决条件。食品安全标准是贯穿行政执法工作的一条基线,一切监管活动都必须以食品安全标准为基本依据。

4.2 国外食品安全标准研究进展

以欧盟、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历来重视食品安全,制订了严格、复杂的系列食品安全标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62年成立的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是以保障消费者健康和确保食品贸易公平为宗旨的一个制定国际食品标准的政府间组织,自1961年第11届粮农组织大会和1963年第16届世界卫生大会分别通过了创建CAC的决议以来,已有173个成员国和1个成员国组织(欧盟)加入该组织,覆盖全球99%的人口。CAC下设秘书处、执行委员会、6个地区协调委员会、21个专业委员会和1个政府间特别工作组。所有国际食品法典标准都主要在其各下属委员会中讨论和制定,然后经CAC大会审议后通过。自从1961年开始制定国际食品法典以来,负责这一工作的CAC在食品质量和安全方面的工作已得到世界的重视,在相关食品标准制定方面,CAC标准也因此成为唯一的、最重要的国际参考标准[13]。

4.3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化技术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食品质量安全规章制度早在建国初期就已开展,20世纪80年代后,逐步加快了制定食品标准的步伐。1988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在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之前,我国食品行业有1 070项国家标准、1 164项行业标准和578项进出口食品检验方法行业标准指标[14]。

《食品安全法》颁布之后,国内加快了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的步伐。《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标准的性质是强制标准,2010年12月颁布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对食品安全标准做出了严格规定。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标准主要有食品卫生标准、产品标准、包装标准、添加剂标准、加工机械标准、食品安全检测方法标准等。

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与国外比仍有较大差距。以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为例,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评价了200多种农药,了3 000多项限量标准;欧盟评价了400多种农药,了145 000多项限量标准;美国评价了380多种农药,了11 000多项限量标准;日本通过实施“肯定列表制度”,了579种农药51 600多项限量标准[15]。截止2011年底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仅对230多种进行了评价,了1 150项国家标准。因此,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需要不断完善,以满足食品安全监管需要。5 可追溯技术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支撑作用 食品可追溯技术是监管者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全过程监管的有力武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食品追溯制度将成为政府对食品安全进行有效监管的一种必然的选择。

5.1 可追溯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分析

食品可追溯技术就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从农田到餐桌”食品供应链的每一件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环节进行全面跟踪记录,并且利用这些跟踪记录信息回溯到每一件食品在整个食品供应链中所处的具置及其具体信息。

食品可追溯系统是一种制度设计和技术设计的统一体,其本质是对食品生产-流通-储藏-销售等过程的全程监管,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商品信息和经营责任的追溯。食品可追溯系统由食品经营者内部的食品可追溯系统、食品可追溯信息数据中心、公众服务信息系统、第三方审核系统和政府监管服务系统五大部分组成。食品可追溯系统行为主体涉及到食品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和政府监管者。政府作为食品可追溯系统的主体之一,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5.2 国外可追溯技术应用及研究进展

欧盟的可追溯系统是国际上应用最早的体系,尤其是活牛和牛肉制品的可追溯系统。欧盟把食品可追溯系统纳入到法律框架下。2000年1月欧盟发表了《食品安全白皮书》,提出一项根本性改革,就是以控制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为基础,明确所有相关生产经营者的责任。2002年1月欧盟颁布了178/2002号法令,规定每一个农产品企业必须对其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辅料及相关材料提供保证措施和数据,确保其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美国的食品可追溯系统,政府主要起推动和促进作用,行业协会和企业建立了自愿性可追溯系统。由70多个协会、组织和100余名畜牧兽医专业人员组成了家畜开发标识小组,共同参与制定并建立家畜标识与可追溯工作计划,其目的是在发现外来疫病的情况下,能够在48 小时内确定所有涉及或与其有直接接触的企业[16]。

5.3 国内可追溯技术应用现状

我国关于食品溯源体系的研究始于2002年,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逐步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标准和指南。如为了应对欧盟2005年开始实施水产品贸易可追溯制度,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出境水产品溯源规程(试行)》,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会同有关专家在借鉴欧盟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牛肉制品溯源指南》。

目前,我国食品可追溯体系制度建设还处于推行阶段。北京市制定了食品追溯编码规则,启用了食品追溯系统,在超市设立终端查询系统,对食品的产地、培育过程、加工、运输过程等进行全程追溯;南京市2003年启动农产品质量IC卡管理体系,2009年经过升级改造,建成全市饲料生产企业地理信息系统、农资连锁经营店监管地理信息系统和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安全监管地理信息系统;2005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通过实施“中国条码推进工程”,推动条码技术在我国食品可追溯系统中的应用,先后在陕西、北京、上海、山东等地开展食品追溯技术研究和试点;上海市开发“上海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条码查询系统”,利用ERP软件、条码识别和网络查询等对农产品的种源情况、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栽种养殖过程、用料用药情况等各个环节进行记录,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从源头上保证食品的安全;2010年海南首次采用EAN-UCC系统,对该省水产品质量安全进行追溯,实现了从养殖到销售的全程跟踪[17]。

5.4 完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与生产经营者诚信体系

我国实行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食品监管模式,各个部门监管的内容不同,造成监管的不连续。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实现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信息可追溯,需要各个部门协调与配合,这也增加了可追溯体系在供应链全程推广的难度。因此,应将可追溯体系与生产者诚信体系相互配合,有效实行食品安全的监管。

食品生产经营者既是可追溯系统行为主体,又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因此围绕遵纪守法为核心,失信惩治为手段,加强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信息数据库和信用管理制度。在信用管理中,以企业数据库为基础,为每个企业建立质量档案数据库。根据企业的信用情况,实行例行监督和重点抽查。对于质量记录不佳的企业则严加检查,增强企业的自律性。政府监管部门充分利用可追溯系统,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监管,完善生产经营者诚信体系,有效保证食品质量安全。6 提升食品安全监管科技水平

《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将食品安全科技支撑能力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规划,要着力提升食品安全管理科技支撑水平。

6.1 依靠科技提升食品产业发展水平

首先依靠现代科技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逐步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研究制定技术先进、系统完整、切实可行的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规程。通过实施国家食品安全战略,建立统一、持续、高效的国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技术进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食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依靠科技手段,通过制度创新,提升生产加工过程管理水平,从源头上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6.2 依靠科技加强食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开展可靠、快速、便携、精确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重点加快现代快速检测技术研发,研发出一批成本低、检测时间短、精确度高的速测技术和设备。

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在有机整合现有检验检测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各级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检验检测技术和设备,鼓励检验检测方法创新,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科学高效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检验检测体系。强化检验检测队伍建设,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学习国外先进检测技术,积极培养食品安全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建立一支具备创新能力的检验检测队伍;完善基层食品安全检测队伍,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多层次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和工作能力,满足基层监管部门对检测人才的需求。

6.3 依靠科技强化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意识

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建设集食品安全风险排查、监测、评估、预警等于一体的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全面提高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一是加强风险评估预警研究。要强化食品中非法添加物、农兽药残留、生物毒素、病原微生物、重金属等五大危害因子及其他未知污染物及其危害的研究和评估,建立风险评估预警系统。

二是树立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理念。加强风险排查监测工作,对我国迫切需要控制的食品污染物残留危险性评估技术进行系统攻关,全面做好食品安全风险源普查工作。

三是加强与公众风险沟通并合理引导舆论监督。通过现有信息传播技术促使人们更为理性地认知食品安全风险和看待食品安全事件。

四是做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和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确定食源性疾病控制对策的重要依据,动态掌握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存在的有害因素,及时发现问题苗头并果断采取措施。

6.4 依靠科技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依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并广泛听取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意见。作为食品生产和消费的大国,必须主动将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建立起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操作规范3个层次的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另一方面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根据中国现实和发展情况以及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能力,对以往制定的指标低的标准进行修订,对目前已经检出的尚无标准的食品不安全因素尽快制定标准和检测方法;优先做好各类急需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以农兽药类残留为重点,以科学实验和风险评估数据为依据,以我国居民日常膳食结构为基础,不断提高标准的完整性、科学性和适用性。

6.5 依靠科技建立健全食品可追溯系统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是有效保障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现有管理模式下,实现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信息可追溯,需要各个部门密切配合,在管理方法和技术标准上有效对接,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可追溯系统,有效实现食品安全的监管。要加强追溯技术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建立数据交换、通识通查的质量追溯系统,实现从农业投入品以及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包装、运输到销售全过程的信息记录与溯源,降低追溯标签标志成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提高可追溯系统有效性,建立完善生产经营者诚信体系,普及消费者食品安全科技知识,使得全社会都成为促进食品安全质量水平提高的参与者。参 考 文 献:

[1] 杨天和,褚保金.“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全程控制技术体系研究[J].食品科学,2005,3,:264-268.

[2] 鑫 垚.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食品,2010,2:80-83.

[3] 宋 怿. 食品风险分析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4] 吴 培,许喜林,蔡 纯.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原理与应用[J].现代食品科技,2006,4:200-203.

[5] 周建民,刘娟娟,徐晟航,等. 发达国家食品质量风险评估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农机化, 2011,1:95-98.

[6] 袁玉伟,王 强,朱加虹,等.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浙江农业学报,2011,2:394-399.

[7] 曾庆祝,曾庆孝.食品质量与安全性控制技术[J].食品科学,2003,8: 264-268.

[8] 孟凡乔,周 鑫,尹北直. 欧洲良好农业操作规范(EUREP GAP)介绍[J].蔬菜,2005,5:13-14.

[9] 崔春红,陈延刚,王白鸥.HACCP的起源、特点及发展[J].中国果菜,2006,4:53-54.

[10] 袁 妮,邵 蓉.国外HACCP系统简介[J].食品与药品,2006,7:64-67.

[1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良好农业规范》(GB/T20014.1~20014.11-2005)[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12] 信春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13] 徐学万,崔野韩,魏启文.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与中国实践[J].农业科技管理,2005,6:59-62.

[14] 宋华琳. 中国食品安全标准法律制度研究[IB/OL].http:///lawhtml/llyj/lw/4433.shtml

[15] 马爱进. 中外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差异的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1:12-14.

现代管理学知识范文6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度教育 酒店管理 职业认知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c)-0170-02

现代学徒制度教育指的是以现代学校教学方式为基础,与传统师傅学徒之间手把手教学相结合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对学徒的职业发展是一种交替式学习培训。酒店管理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不但为酒店管理培养了专业的高素质人才,还满足了酒店企业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1 现代学徒制概述以及特点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工作中以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技能传授形式,说白了就是手把手地教。随着企业对劳动者的技能与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纷纷实施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在酒店管理专业别流行,它是学校和企业相互合作,共同推进学生职业的一项职业教育模式,以酒店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为服务目标。现代学徒制现已成为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桥梁,也让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具有更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熟练地实践操作能力。学徒具有双重身份,就学即就业,学徒制的定义就是教育机构和工作场所相互交替的培养人才的模式,学生有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剩下的2/3的时间则在酒店学习,在酒店学习期间,酒店发给学生学徒的工资,酒店和学校同时实现了招工和招生。

现代学徒制强调在做中学,学中做。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学生在酒店师傅的带领下学习并参与实践操作。第二,师傅在教学生学习岗位技能的时候,利用职业教育资源对学生快速熟练掌握岗位技能的学习技巧进行了整合。第三,政府有关部门会给学校拨款作为现代学徒制的经费,为现代学徒制进行投资,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实习机会和学习平台。第四,近几年,由于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模式影响力较大,以致于现代学徒制受到了我国法律的保护,为学生在实习的期间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

2 酒店管理专业学徒制度的现状

教育部在引入“现代学徒制”模式之前,我国有很多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就已经具备了现代学徒制度教学模式的雏形,酒店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不断地探索,研究“订单培养、2+1模式、工学交替”等模式。针对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对“学徒制”的探索,主要有“订单培养”和“工学交替”两种模式。“订单培养”模式的内涵既符合现代学徒制的要求,也最符合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理念的教学模式。“订单培养”模式在探索“现代学徒制”对酒店管理更有吸引力,因此,该模式契合现代学徒制所倡导招工和招生同步,一毕业就可以就业的理念,酒店企业也更有动力去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责任感。而且由于订单模式下,酒店的培养目标确定,师傅在现代学徒制岗位上的权责清晰,学徒的学习目标也很明确,所以,这种模式所培养的学生无论是就业能力还是发展前景都比普通工学交替模式下培养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适应能力强、进步快、工作效率高。

虽然“工学交替”模式在学徒制概念引入前就已经有大量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进行了尝试,但是这里所提到的符合“现代学徒制”理念的“工学交替”是指“在校学习+企业实践”的循环模式,这种工学交替打破学期的限制,可以以月、周或天为单位进行学习。

由于酒店企业的特殊性,学徒无论是以哪一种模式进入酒店实习的,在酒店企业实习期间,每个岗位的学习都需要师傅的引领,在具备相应的服务能力之后才能独自工作。通过在校期间老师教的理论知识和在酒店企业中的实践,学徒能够掌握为酒店企业所需要的基本职业技能和文化素养,能够顺利在实习酒店就业。

3 学徒制度对酒店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启示

3.1 实现了一举两得

传统的教学模式缺少让学生学以致用的硬件条件,整体来说缺乏规范的体系框架,培养出来的学生以致于达不到市场的需求。而现代学徒制的教学目标就是把学生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来培养学生,在教育学生的方法上,学校老师的教学主要以理论为主,其次再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技能,而酒店企业“师傅”则是以实践教学为主,负责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总而言之,现代学徒制就是将这两种教学方式结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教学。另外,酒店企业还针对该行业的发展需求,对学生的实践课程规划做出了相应调整,让学生及时地接触到最新的市场信息,能够跟上时代潮流。在学生在酒店企业实践的过程中,不但酒店企业实现对学生岗位技能的培训,让学生做到了零距离上岗操作,而且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方式也打破了企业与学校所产生的隔阂,让学生拥有一套完整的职业体系。

3.2 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

学校的教学是指老师通过教材上面的内容对学生加以讲解,学生只知道概念,将理论知识背的滚瓜烂熟,在生活中却没有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其职业。而现代学徒制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通过酒店企业“师傅”的手把手教学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为学生树立了职业理念学习的榜样,将实践操作融入到实际教学当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其自身的职业素质,才能够为酒店企业以及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理念人才。

3.3 解决了市场需求的问题

现代学徒制通过手把手的教学,让学生真正掌握其职业的岗位技能,此种教育模式将对学生的教学放在了实践操作上,而不是像传统教学一样。学生在这种教育的模式下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竞争力,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另外,学生通过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和满足了市场对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参加工作后也容易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可。

3.4 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能力

社会能力指的是个人自律性强,与人交往以及沟通的能力较强,有准确的判断能力、解决事物的能力,能够协助团队完成工作等。由于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特殊行业,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要知道职业的观念以及提高自身的社会能力,因为在工作中要经常跟个性迥异的顾客群体打交道,与他们沟通,所以,社会能力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很重要。现代学徒制教育方式让学生参与了酒店的生产和服务的全过程,学会在工作中怎么处理与同事、顾客、领导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亲身体验企业的文化和服务理念。总之,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了自身的组织能力、统筹能力以及遇到突况随机应变的能力;其次,在工作实践中,扩大了学生的眼界,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

4 结语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地发展,酒店行业对员工的需求以及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现代学徒制采用的是学校传统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的模式,实现了学校和企业共同育人,让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跟实践操作紧密结合,从而提高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酒店行业所推行实施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满足了社会和酒店对职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推动了酒店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郝迎成.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5(1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