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护理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血压病人护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血压病人护理措施

高血压病人护理措施范文1

【关键词】中年人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7―170―02

中年为“危险期”年龄阶段,中年期是人生历程中的中间阶段,一般指35岁或40岁―60岁或65岁这一年龄区间,是生理功能从旺盛逐步走向退化的转变期,各种感觉器官及其功能在发生变化,脑和各脏器官逐步走向退化。中年人50岁左右还要经历更年期的考验。中年人是社会中的中流砥柱,随着生产的飞速发展,给中年人的工作承受力、人际关系、心理的压力带来巨大负荷,加之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成为中年高血压病人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脑、肾功能障碍,极大的危害了中年人的健康,使其事业发展及家庭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我们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护理措施,综合了生活方式指导,用药指导、自我监测、活动方式的指导内容,同时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来促进护理措施的实施,并加强了社区护理干预的作用,为中年高血压病人构建健康的生活模式。

1 健康教育是实施护理方案的基本方式

中年人的理解能力强,判断力准确,对他们实施的护理中,进行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1.1 健康教育采用的方法

1.1.1 护患面对面交流,与其建立信任的朋友式关系,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健康内容传授给患者。

1.1.2 发放教育手册,介绍相关书籍,让其阅读。

1.1.3 通过看录像,观看相关的科普节目,这种方式即形象又娱乐。

1.1.4 举办专家专题讲座,并组织患者讨论,专家现场答疑。

1.2 宣教内容包括:针对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脂、高热量饮食、钠盐摄入过多、肥胖、吸烟、缺少运动给予干预,进行生活方式指导,用药指导、自我监测指导、休息和活动的指导。

1.2.1 生活方式指导

指导患者心态平和、乐观、豁达地应对社会压力竞争,避免激动,正确对待工作,生活中的挫折,远离烦恼,学会精神放松,注意调整作息时间,合理安排睡眠,使生活规律。中年高血压发病与膳食有一定关系,在接受药物治疗同时,重视其营养治疗与护理。首先要限制钠盐的摄入。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人每天食盐摄入3―5克,有利于稳定血压,有高血压家族史最好钠盐摄入2―3克;其次要适当增加钾的摄入,如各种蔬菜、水果,包括蚕豆、花生、海带、西红柿、紫菜、荔枝、桂圆;钙的摄入也要合理调节,应多摄入鱼虾类、贝壳类、麦类等;还要控制能量,避免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过量摄入,控制体重,使体重维持在标准体重的±5%。重要的一点是指导患者要戒烟、限制饮酒,吸烟可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长期大量吸烟可使小动脉持续收缩,久之动脉壁变硬,管腔变窄,能加重高血压病。饮酒可使脑卒中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告诫患者限制饮酒。

1.2.2 用药指导

护士应向病人强调治疗高血压病,长期规律用药的重要性和不规则用药的危害性。中年高血压病人有时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使许多患者不适感体验较少,相反药物副作用会使病人不适感增加,但高血压病还必须坚持长期治疗,才能控制血压。对于中重度高血压病人,我们进行用药指导时,要有针对性,让其在认知的基础上主动配合,切不可因血压下降而停药,使血压上升。病人服药时间要根据血压昼夜的波动变化,正常人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为血压值在日间达高峰,午夜下降最低点,晨起血压突然上升,在短时间内达到日间水平。动态血压波动曲线(ABPM)呈双峰,而8:00―9:00主峰,17:00―18:00次峰,2:00―3:00低谷。短效制剂宜于6:00前和午睡后使用。中年人宜用长效制剂缓释片或控释片,于晨起前服用。降压要注意个体化,最好联合用药、安全性大,使血压控制在

1.2.3 自我监测指导

高血压病人家庭中,应备有经过检测的血压计,对于经常外出的应备好腕式电子血压计,并告知测量血压时的注意事项,测量应选择在每日高峰或低谷时期,一般7:00―8:00、12:00―13:00、16:00―18:00和晚入睡前测量比较合适,并做好记录、以备查阅,定期检查心、脑、肾及动脉壁和视网膜情况,教会病人自我观察病情变化。如:心脏意外事件――突然心前区疼痛、夜间憋闷,呼吸困难等;脑血管意外事件――头痛、头胀,肢体活动不灵,语言欠流利,如有上述症状及早到医院就诊。

1.2.4 活动方式指导

患者应增加有氧运动及耐力性训练,发挥自体降压,协同降压作用。运动一般在晨前6:30、午后2:00―4:00、晚7:00――9:00进行,以减轻体重。夜间血压自然下降,告知病人夜间起床时应清醒片刻,然后慢慢坐起,再下床站立,防止因性低血压而晕倒、摔伤。护士应根据病人喜好和适应方式,协助其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案,并给以相应指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是治疗轻度高血压的有效运动处方。

2 心理行为干预有利于中年病人护理措施的实施

人到中年,诸事劳形,万事累心。身心负担极重,加之疾病的困扰,使血压难以控制,据研究高血压和抑郁障碍有很高的共病性,是一种身心疾病,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给予心理行为干预,主要是心理护理,认知方法和行为治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人的紧张、焦虑、恐惧、烦躁等不良心理,改善治疗效果,有利于护理措施的实施。我们将支持性心理治疗及行为干预应用到护理中,通过影响患者的人格、应对方式、认知模式和情绪,增加病人对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依顺性,有利于各项护理措施的完成。

3 加强社区护理干预在中年高血压病人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

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欧洲就开展高血压病症的社区护理干预,使高血压病的病死率有所下降,取得一定成效。我国对高血压的社区护理干预也广泛开展,使病人健康知识得到提高,认知行为、生活习惯有所改善,对血压控制率也相应有所提高。但还应注意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改善对人群健康造成影响的不良环境,促进和保持个人行为转变,还应加大社区卫生部门的医疗服务,提高社区护理干预中的资源共享,使社区护理干预成为促进防病、治病的重要环节。

参 考 文 献

[1]张施姜小鹰 高血压人群社区护理干预形式研究更差及发展方向[J]护理学杂志2005.6(20)11

[2]韩洁 论时间治疗学在高血压病药物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5.2(20)3

高血压病人护理措施范文2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护理

        高血压具有患病率较高, 并发症严重, 预防和治疗周期长等特点。高血压病人的治疗用药和预防措施很多, 而且是一种长期的治疗和预防过程。所以, 一旦患上高血压病,必须树立长期治疗和长期预防的思想, 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专家多年的防治经验看, 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要长期坚持降压治疗, 把血压控制在正常或基本正常水平, 才能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并发社区护理工作可深入到病人家庭, 了解病人的病情, 对高血压病的康复及日常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效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经过坚持对高血压进行社区护理, 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所管辖区的27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家庭管理, 建立慢病管理档案, 根据病情定期随访。其中男158例, 女112例; 年龄30岁-80岁;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2  社区护理

        2.1心理护理 大量研究资料证实, 高血压病是一种心身疾病, 非药物治疗高血压已引起国内外的普遍重视。大多数高血压病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情绪激动和焦虑或郁闷,有些病人虽然无并发症, 但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和个体特征, 进行针对性地耐心细致地心理护理, 向病人讲解高血压的特点, 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 保持乐观的情绪及平静的心境。提倡病人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娱乐等文化生活, 积极参加社交活动, 向别人倾诉心中的困惑, 得到同龄人的理解, 促使其减轻精神压力, 保持心理平衡, 提高应激能力, 避免突然的情绪激动, 造成血管收缩, 使血压升高。

        2. 2 饮食起居护理   饮食护理是控制高血压的基本方法之一。高血压病人饮食宜低盐、低脂、低糖、少荤多素、少吃高胆固醇食物[1], 如动物内脏、蛋黄、黑水鱼等。多吃蔬菜、水果及杂粮类食物, 新鲜蔬菜每日500g 左右, 水果每天100g左右, 杂粮类如玉米、燕麦、荞麦等。注意补充钾和钙, 如绿叶菜、鲜奶、新鲜水果、豆制品等, 每日钠盐量不超过6g。戒烟限酒。

        2.3 运动健身指导  适宜的运动可提高机体抵抗力, 促进血液循环。高血压病人应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 提倡有氧运动。

根据全体差异科学健身, 如步行、游泳、慢跑, 一般可在清晨或晚饭30分钟后进行, 以不感觉疲劳为宜。长期坚持康复步行, 有助于血压稳定下降。此外, 太极拳、气功等放松运动也可减缓紧张情绪, 促进高血压病人的康复。饮食有节, 起居有常, 养成按时起床就餐, 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2.4 扩大调查范围  有资料显示, 从低年龄组开始预防效果更好, 以往大多筛查范围都在30岁以上的人群, 而忽视了18岁-30岁这一人群, 从高血压一级预防的角度来看,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加强随访, 去除可能伴随的一些不良因素, 对防治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肾等并发症, 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高血压病人护理措施范文3

[关键词] 时间护理; 高血压;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9-108-01

目前我国高血压的流行存在明显的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多发病,极大危害了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近年来,随着时间医学的诞生和发展,时间护理已被人们广泛关注,时间护理理论也在不断的得到进一步完善。而利用时间护理理论对高血压病人在给药时间,给药剂量,生活方式,血压监测等方面实施护理干预,保持血压呈现正常人昼夜变化规律,以阻止或延缓靶器官的损伤,也在日益受到重视。我院对570例高血压病人引入时间护理理论,对高血压病人进行护理干预的相关性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研究对象570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实验组300例,其中男210例,女90例,年龄40-65岁;对照组270例,其中男190例,女80例,年龄41-66岁。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血压,病情,治疗,用药,文化程度,体重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实验组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波动给予服药时间调整,健康教育时间护理干预;对照组按服药方式时间及健康教育方式护理。两组用药类别相同,都随访检测血压一年,每日的血压监测时间都在6:00,14:00,18:00,22:00,记录血压情况作比较。

1.3 护理措施

1.3.1 实验组时间护理干预措施 (1)服药方式指导:实验组根据病人血压变化节律采用最佳给药时间,如每日三次服药,则给药时间为6:00,15:00,22:00每日两次服药,则给药时间为6:00,22:00每日一次服药:则给要时间为6:00.(2)心理护理:选择以19:00-21:00时间为佳。(3)健康教育:低盐,低脂饮食,控制饮食总摄入量;控制体重,进行适宜的体育活动;保持情绪稳定,勿急躁,焦虑,恐惧等: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4)随访 加强出院后的生活指导方式督促,提高病人从医的依存性,教会病人自己监测血压,增加防范心脑血管病的能力。

1.3.2 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1)服药方法:给药时间,如每日三次服药,则给药时间为8:00,12:00,16:00;每日两次服药时间为8:00,16:00;每日一次服药,则给药时间为8:00。(2)心里护理及健康教育在病人入院后随时进行。

1.3.3临床血压观察指标实验期间有专人测量血压,两组患者血压测量时间均在6:00,14:00,18:00,22:00记录血压测量值并作比较,测量时固定部位,固定血压计。

1.3.4疗效判断 (1)显效: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至正常水平,或舒张压下降10mmHg且降至正常范围;(2)有效:血压有明显下降,但未降至正常范围,或舒张压下降小于10mmHg但以降至正常,或舒张压下降10-19mmHg或收缩压下降大于40mmHg;(3)无效,血压下降未达到有效指标

1.4统计学处理结果采用X平方监测

2 结果

两组病人降血压效果比较见表1

实验组显效142例,占47.33%,有效127例,占42.33%;对照组显效84例,占31.11%,有效72例,占26.77%。两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3讨论

对高血压病人应用时间护理理论进行护理干预的机理。

时间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利用机体本身存在的生理节律,对患者心理因素,用药时间,生理病理等方面进行护理的一门新兴护理模式,应用于高血压病人其研究目的在于依照血压昼夜波动的生物节律调整给药时间,给药剂量,提高病人的服药依存性和病人进行服药和生活方式的指导。

参考文献

高血压病人护理措施范文4

关键词:高血压临床护理干预饮食

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被称为“沉默的杀手”,而且目前,原发性高血压仍是引起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08年我国卫生部的统计资料表明,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中国人群的首位死因,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每15秒钟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中高血压是第一危险因素。

一、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的意义

对于高血压病患者而言,仅仅依靠药物治疗是不能长期有效地控制血压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而有效的临床护理是高血压病症减轻和康复中不可缺少的。然而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高血压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不佳,吸烟、饮酒、高盐饮食、缺少体力活动等不良生活方式、行为的转变,却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就为临床干预护理的实施提出了要求。

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的服务内容是高血压病人照顾和疾病的预防,其核心是健康促进,由此赋予了医护人员重要的责任,不仅要为个人和家庭,而且要为团体和人群提供护理服务,承担着照顾者、教育者、服务对象代言人、合作者、管理者、研究者等多重角色。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活动,在慢性病患者的卫生保健中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二、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的主要内容

一般而言,高血压病的治疗主要是药物和非药物治疗,需要终身服药控制血压,并且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病情。患者能否坚持治疗,除了个人的信念、意志外,还与家人、朋友、同事等的支持和帮助密不可分。

临床实践证明,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的转变是高血压非常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手段,非药物治疗手段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戒烟,节制饮酒,限制钠盐摄入,减少脂肪摄入,坚持规律的体育锻炼,减轻体重以及控制糖尿病等。可见,临床护理干预可以作为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措施,但是对所有高血压病患者却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结合小剂量使用降压药就可以使相当一部分患者的血压得到控制[1]。

具体而言,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护理干预疗法,主要是从患者生活方式,行为,心理活动等方面入手,医护人员通过引导,劝慰,鼓励等方式,帮助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了解病症,配合治疗;同时,通过心理干预和沟通,让患者得到足够的社会支持,燃起患者康复的信心。

三、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实施的途径

(一)确立社会支持理念

构建和完善社会支持网络对高血压病患者能够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多方面的支持力量,以保证各种主客观社会支持的供给。因此,必须首先树立对高血压病患者群体进行社会支持的基本理念。在中国社会目前的情势下,这种社会支持网络主要以社区为依托,社区中的每个个体在生活中与他人交往或接触而建立各种关系及联系,例如患者与家人、朋友、邻居的关系,以及患者与居委会工作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之间的联系等,使个体获得情感及物质的支持,从而掌握各种信息资讯和知识技能,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及压力[2]。医护人员因其职责要求,应当有心理准备去成为服务对象社会支持网络中的一员,以“促进者”或“协调者”的身份出现,并且可以有意识地创造一种在服务对象寻求帮助时,愿意为其提供帮助的氛围。这需要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与患者及其家庭建立起一种长期、有效、稳定的关系。

(二)促进社区资源的有效利用

社区是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群体,有一定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与利益,并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社区是高血压病患者生活于其中的共同体,社区所能够为患者提供的社会支持能够促进患者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区卫生服务在高血压的长期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护理干预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的有效途径。社区护理干预的顺利实施需要社区的参与、资源共享,社区护理人员应当在社区资源提供和服务之间起桥梁作用。同时也需要相关部门在政策上的支持以及社区环境的改善,加强社区相应的配套措施的建设。

(三)医护人员的引导和沟通

经常坚持体力活动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但需要坚持不懈。目前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自身健康更加关注,已有部分人已经开始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但由于这方面知识的相对欠缺,大多数患者未能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和技巧,一些人甚至认为只要散散步就算是锻炼了。医护人员要通过对与患者沟通,引导他们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同时帮助他们采用正确的健身方法。

此外,心理情绪的调控在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因为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中,心理因素和生理功能相互影响,并与环境因素、社会因素明显相关。相关调查数据表明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仍未能采取积极的措施以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3]。因而在护理中,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给予其心理层面上的支持与援助,进行有关心理调试技巧的传授,将有助于患者情绪状态的改善。

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鼓励患者加强与他人的交往联系,对患者实施动员,调动其积极性,并促使其关注并参与社区活动,提高患者对社区护理活动的参与率,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患者对护理服务利用不足的障碍。患者的参与增加了他们在社区活动的机会,扩大了自身的社交网络,使他们从社区中获得必要的社会支持,这不仅有利于调节患者的心理和情绪,更有利于健康知识的传播。护理人员通过各种形式的护理服务,鼓励患者在遇到烦恼时主动向人倾诉以寻求他人的帮助,告知患者寻求帮助的途径和技巧,让患者知道在需要时如何获取必要的社会支持,以提高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参考文献:

[1]杨礼芳,李雅兰,李琼.原发性高血压社区护理的研讨[J].当代护士,2001,(2):35-36.

高血压病人护理措施范文5

方法:对本院心内科住院的4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入院宣教、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向高血压患者进行有关高血压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并发症、用药等相关知识的宣教,以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率、养成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病因、控制危险因素及发病诱因,并能按时服药、监测血压变化、认识并发症及康复保健、提高依从性。

结果:被研究中的44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

结论: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

关键词:健康教育 高血压 作用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233-02

现今社会上,高血压病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慢性病。该种疾病可引发多种并发症(例如:冠心病、脑出血、脑梗塞等等),甚至可能是危及生命。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减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有效的控制血压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能够减少高血压病的并发症。本文就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做出大致介绍。高血压患者通过接受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降低了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本研究调查了健康教育对44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现大致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44例高血压患者,男20例,女24例;年龄26~75岁。有家族遗传倾向的高血压患者32例,高钠盐饮食者及长期吸烟饮酒者8例,肥胖者3例,还有肾脏器质性病变引起高血压者1例。文化水平:大学8例,高中5例,初中7例,小学以下24例。

2 健康教育方法

2.1 加强医护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的培训。高血压病患者住院期间所接受的健康教育主要是来自医护人员。所以要接受良好的健康教育,首先是要开展对医护人员关于高血压疾病的知识培训。使医护人员能够较好的掌握高血压发生的病因、病程、确诊的条件及防治措施。具体来说,护理人员与病人的沟通最为密切。所以,对于护理人员,需要重点培训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的心理治疗与高血压疾病的护理知识。使护理工作在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命质量方面有所作为。

2.2 加强与高血压病患者的沟通可提高患者对所患疾病的认知程度。护理人员除了进行平时的护理工作外,应经常的和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交流。学会站在病人的角度来理解他们对于高血压的认知。了解病人为什么会患上高血压、他们曾今采取了什么治疗方法、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习惯(饮食类型、运动项目、工作负荷、生活环境)、家族有无患高血压病的人群等。通过这些对答,护理人员可以制定有效的计划针对不同高血压患者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时,应注意自己的语气和言行,以免使患者对自己造成抵触的情绪,以致健康教育进行不下去。

2.3 发放高血压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处方和宣传小册子。可在护士站比较醒目的位置放置健康教育处方和宣传小册子,使得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可以通过阅读的方式理解高血压病相关的知识。这种健康教育的方式往往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一周的一天可以组织护理人员下病房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和宣传小册子给每一个高血压患者。同时,可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组织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疾病知识的学习。让患者充分得到想了解的知识,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减轻痛苦,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

3 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

3.1 合理饮食: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饮食,避免进食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限制动物脂肪、内脏、肥腻类的食物,适量限制饮食中蛋白质和食盐的摄入量,严格控制饮酒,多吃维生素含量丰富及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小便通畅。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摄入,制定有效的运动计划。消除不正确的饮食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个人饮食习惯。

3.2 适当运动。在生活上高血压病人要结合病情适当安排休息和活动,每天要保持8小时睡眠与适当的活动,如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等,对于维持良好的血压是有好处。注意避免剧烈的运动,如爬楼梯、游泳等。锻炼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以病人不感到疲劳为宜。若是在运动中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时应就地休息,及时到医院就诊。

3.3 戒烟限酒。护理人员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应尽量使患者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戒烟,不能强迫,否则会适得其反。但高血压患者可以适量饮酒。酒与烟不同,酒对心血管有双向作用,适量饮酒还是有益的。戒酒较为困难的患者,应告知家属,患者每日饮酒精量最好控制在20g以下。

3.4 保持大便通畅。大小便时应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出现大小便困难时,护理人员应尽量采取物理方法帮助病人。比如说,提供安静隐蔽的方便环境,腹部按摩等等。上述方法无效时,可通知医生。给予导尿或是灌肠。

3.5 心理指导。高血压病属于一种常见的慢性病。该病进展缓慢,病程长。目前,高血压的治疗是以口服药物为主,大部分高血压病人需长期或终生服药,因此患者多易出现悲观情绪。同时,由于有些病人家庭条件不好,许多患者会选取放弃治疗。护理人员应多关心病人,讲解不良的心理、情绪因素会对高血压病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与家属取得有效沟通,让家属能给予患者关心、理解和支持。让病人能够以一种积极地心态去面对疾病,战胜疾病。

高血压病人护理措施范文6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197-1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老年人较为常见。治疗依从性(compliance)是指病人的行为(服药、饮食及改变其它生活方式)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高血压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病情的发展和治疗的效果。

1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本地医院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病人160例进行调查研究。入选条件:①符合WHO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②确诊高血压病病程在1年或1年以上;③曾采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精神疾病和严重急慢性躯体疾病患者。随机将研究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研究对象住院的第二天,由研究者或经专门培训的护理人员发给调查问卷,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调查问卷由研究对象逐项认真填写。

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健康教育,分为评估、拟定计划、实施计划三步进行。①评估患者年龄、性别、文化、心理、社会、经济、辅助检查、诊断及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情况。②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实施方法。③住院患者可利用示教室进行集体讲解,发放健康小册子、健康教育处方等。出院时向每一位患者发放健康咨询卡,随时保持联系。同时建立患者通讯录和个人资料信息表,经常电话询问患者的遵医情况,患者也可随时电话咨询,每月随访一次。通过医患之间的交流,使患者充分了解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 注意事项,从而规范治疗行为,形成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方式,达到最理想的高血压预防和治疗效果。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未实施以上干预措施。

3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主要生活行为比较可见,观察组中戒烟者占62.2%,戒酒或少饮酒者占68.1%,饮食依从性佳者占88.1%,运动者占96.1%;对应的对照组中戒烟者占26.1%,戒酒或少饮酒者占35.5%,饮食依从性佳者占49.6%,运动者占54.3%;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生活习惯及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护理

4.1开展全程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基础和前提。健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高血压病人的健康信念模式。病人主观感受患某病的危害越高时,病人采取遵从医嘱行为的可能性越大,病人的依从性就越高。健康教育有利于帮助高血压病人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借助宣传画、小册子、传单、广播、录像、电视等多种宣传媒介,采取讲解、示范、发宣传材料、个别指导等综合性教育方法,通过门诊教育、住院教育和社区教育三个环节紧密相扣的全程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反复强化高血压病人循序渐进学习疾病的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高血压病的诱发因素、自我保健知识、目前高血压病防治的误区、坚持药物治疗和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的意义以及门诊随访的目的、内容等。总之,高血压病作为生活方式疾病,采取健康教育作为干预方法,是人群降低本疾病危害性的有效途径。

4.2加强社区干预。社区医疗保健是医院工作的延续,对病人更有针对性,可以随时评估病人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社区健康护理干预的重点是不良行为的消除和健康行为的建立。通过连续性的护理干预,帮助病人平衡治疗依从性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冲突,促进其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不仅使部分高血压病人不必采用药物治疗或减少药物剂量,而且使血压得到控制,更重要的是降低心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4.3建立合作性护患关系有助于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病人只有与医护人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对治疗充满信心,形成医疗意向后,才可能具备良好的治疗依从性。虽然,依从性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护理,但医护人员和病人的共同参与,是防止疾病恶化的关键。因此,在护理活动中,护士要主动接近病人,倾听病人的描述,以亲切的言语安慰病人。

4.4简化治疗方案,加强药物护理。药物治疗原则上应给予最少种类和剂量的药物,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这样不仅简便、经济,而且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有利于依从性的提高。应提倡根据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和经济状况,选择廉价、长效的降压药物,以减少服药次数和种类。此外,根据大多数病人早晨服药依从性最好的研究结果,还可从调整服药时间方面,促进病人服药依从性。护理人员通过言语和书写的方式,向病人适当解释药物的名称、用量、作用、副作用和用药时间,经常评估病人的用药情况,督促其按医嘱服药,促进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