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素质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生素质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生素质教育

高中生素质教育范文1

素质教育最大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把宏观的素质教育思想转化为微观的具体教学过程,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教学、课程结构又有什么样的要求,结合高中生物的教学实践笔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 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教学、课程结构的要求

1.一专多能。 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随之急剧深化,换句话说,原有知识的陈旧率越来越快。在此状况下,既使你已经拿到了大学毕业证书,但在学校中所学得的知识犹如杯水车薪,远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而要形成全方位的、贯穿于一生的学习。

因为教师的职业具有“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双专业特征,所以教师要具有充实、厚重的业务功底、迅速灵巧的解题能力、科学准确的知识结构及先进的教育思想,还要注意新知识、新信息的获取,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教师要充满爱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把学生看作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要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因此教师还要掌握一些现代生理学、脑科学等有关知识,用于教学实践。

教师上的每一堂课都应体现出清晰透彻的思路、深入浅出的讲解、耐人寻味的启发、幽默风趣的语言、敏捷的反应、现代教学手段的合理使用等,使学生喜欢该老师所教的学科,此外,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还应该有一手好字、一笔好文、一幅好图、一双灵巧的手,如此德高、学高的教师自然会赢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学生就愿意接受他们的点拨与教诲,自然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2.孜孜不倦的勤奋。 近几年教材的内容逐渐深化,一些学科增加了新内容,多媒体教学也随之开展,如投影仪、计算器、录象机设备等在学校教学中被广泛使用,那么以前在学生时代未曾学过这些内容的教师必须加速学习,以适应教学需要,因此教师也应该以古今中外一些学术界名人为榜样,日日勤奋学习。

3.开拓创新的能力。 拓创新的能力被视为未来教师素质的核心,菲律宾大学赫兰德博士在总结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所起作用的基础上指出,对教师来说"开拓能力是使教育内容符合社会的需要。适应自然科学和社会形式的变革,对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作出贡献而必须具备的某种能力"。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是主体。随时代的发展,学生的思维活跃,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学生的个性丰富,要把几十名学生组织成有纪律而思维活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集体就需要教师有因人制宜的创新能力及教育教学中的求异性、新颖性和高效性。

二 实施素质教育对高中生物教学的新要求

1.高中生物教学忌“重放轻抓”。 现代课程以学生探究为主,这种学习方法中易忽视教师的指导。如果教师放松了"抓",过度强调学生的自由学习,往往会使学生把握不住重点。正确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2.高中生物教学忌“重练轻讲”。 教师要能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个个知识点,并逐步形成知识的网络和系统。只有把这一基础打牢固,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学在重视学生活动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精讲。

3.高中生物教学忌“重文轻图”。 在现行的高中生物课本中,有大量的插图。这些图像概括性强、生动直观,是对课本内容的高度浓缩和升华,其作用是语言、文字无法代替的。这就提醒我们在教学时应重视课本图像的学习。应强调学生读文对图、看图释文、文图活用、读图解题,使图文充分结合。教师讲解时,应该重视图的作用,以图引文,以图释文,而决不能忽视图的作用。

三 实施素质教育对生物课程整合的新要求

新课程下的教学让我们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对课程的整合提出的新的要求。生物学科与多种学科的学习相互关联,仅与政治学科的整合就可有以下几点:

1.认识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 无论何种生物,它们的身体都是由各种化学元素以及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每一种生物时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形式,生物体的其它各种生命活动,如生殖、发育、遗传和变异等,都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进行的。生物体自身生命活动的调节,也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实现的。

高中生素质教育范文2

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1],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 最初的阐述。

与此相适应,我国生物课程标准结合学科自身特色,将中学生物课程目标表述为课程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其中具体目标从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能力这三维三分别进行设定的。

上述两种三维都是在课程目标层次做出的阐述。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层次的三维,《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将对具体内容标准的表述所用的动词分别指向知识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情感性学习目标,并且分为不同的层次[2],这表明生物教学目标也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设定。通过三维教学目标的完成最终达到课程目标地三维。

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存在一定的偏差:

第一,部分教师错误地理解三维教学目标为一堂课的硬性指标。教学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在拟定具体教学目标时,要依据生物课程标准中相应的内容标准,并充分考虑到具体教学内容和任务的特点。[3]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同时包含知识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情感性学习目标,比如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的细胞中的无机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细胞增殖等内容只有知识性学习目标和技能型学习目标,没有情感性学习目标。所以,针对这些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只需针对前知识性和技能性的学习目标进行设计,不必为了涉猎所有目标而牵强地给学生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二,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存在生搬硬套的现象,致使教学效果不显著。例如,在讲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二中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一节内容时,除了要达到知识性学习目标和技能型学习目标外,本节内容还应向学生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但大多数教师在本节内容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时,都只是让学生阅读课本相关材料,最后让学生思考转基因的安全性。但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有限的资料并不能全面的看待转基因的安全问题。

因此,教师应当结合所要渗透给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网络、媒体等资源开发新的课堂教学资源,同时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最后让学生以辩论或小组汇报展示的形式再深入学习这部分内容,从而达到对转基因安全的全面认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达到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独立思考等能力。这种教学设计会比生搬硬套的教学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二、对素质教育提出的培养目标理解片面

素质教育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目标,中学生物的课程目标也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来与此相对应,最后将课程目标细化到教学目标进行落实和完成。但是,当这些目标都达到后,学生是否就真正的具备了素质教育所期望的能力?结果不得而知。深入分析,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实质在于提升学生素质,让学生具备生存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获得幸福的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一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节内容后,达到了知识性目标要求的说出叶绿素种类和作用;说出叶绿体结构和功能;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简述化能合成作用[4],也达到了技能性目标要求的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4],也达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研究科学家对光合作用原理的探究过程,使认同科学是在不断观察、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分,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5]的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所掌握的是三个方面分散的能力与素质,基于让学生具备生存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获得幸福的能力的要求,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此,而是应该进一步给学生时间与空间来应用课堂所学,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还缺少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和巩固所学,最终通过实践来整合三种分散能力的环节。

学生只有将学到的分散的能力进行综合的运用和实践,最终才能内化为自身的一种能力或素质,在其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外化为强大的生存能力,独自生活能力和获得幸福的能力。

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学不应该仅停留在三大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应帮助学生整合所学知识与能力,同时尽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来应用课堂所学,才能达到素质教学目标的实质要求。

三、教师不能恰当的运用教学模式和教学原则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即是创新教育。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中学生物教学中大多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而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并辅以启发性教学原则。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一些教师存在着诸多误区:

第一,部分教师未充分考虑学情,所选教学内容偏难。探究式教學模式是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基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部分与所探究内容相关的知识而进行的教学模式。而部分教师在选择探究内容时,未充分考虑学情,所选探究内容偏难,导致学生不能自主进行探究,既影响教师的教,也影响学生的学,不能很好地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因此,教师应精准把握每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条件,在全面分析知识内容和学生学情的情况下,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进行教学。

第二,部分教师创设的探究情景存在局限性。探究式教学模式一般要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过一系列探究过程最终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植物激素生长素的发现一节内容时,教师多以语言描述创设情境,结合图片展示让学生发现问题,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对学生的思考和理解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创设的情境和提供的图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假如将创设的情境变为真实的情境,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用自家的植物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增加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更加直观、更加真实的了解问题,既有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知识,也能帮助学生将该问题的探究过程内化为自己的一套方法或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

第三,部分教师片面地理解启发式教学原则。启发式教学原则不是简单的提问题,也不是提简单的问题。《论语》和《学记》给启发式教学原则做出了最恰当的解释。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为心求通而未得之,即心里想想明白,但又想不通,悱为口欲言而未能其貌,即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教师要在学生这些理解的关键知识给予启发即可,不必对一些琐碎浅显的陈述性知识进行提问。

除了在学生思维的关键点启发之外,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即《学记》里提到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引导学生学,但不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学,但不压抑学生个性;启发学生拓展思维,但不替学生做出结论。

四、忽视环境对素质教育的影响

谈及教育,必定涉及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教师、学生、环境(其中环境可以分为教育环境及社会环境)。目前提出的促进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大致涉及改革教学方法和创新学习方法两个方面,在改革教学方法方面以生物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6]、课堂教学要设法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方法和媒体[7]等措施为主,在创新学习方法方面以一要指导自学,二要指导观察分析、三要指导实验、四要指导抽象概括[7]几个角度为主。但无论是改革教学方法还是创新学习方法,大多是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作为出发点,忽视了环境对于教育的影响。

高中生素质教育范文3

关键词:兴趣;自然观;合理设计;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0263-01

"素质教育有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 素质教育由传统教学中偏重知识传授、能力传授不足向知识与能力并举、注重学生各种素质的培养及个性的发展,教育的目的不再是追求眼前的功利,而是放眼未来,培育能适应知识频繁更新、技术迅速发展的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培养未来生物科学贮备人才的生物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在高中生物课堂中体现素质教育。

1 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个没有目的的学习。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生命是怎样诞生的?生命向哪些方面发展?我国在基因工程方面有那些主要的贡献?生男生女是由谁决定的?为什么美国的生物圈二号没有成功?人类能在月球上能生活么等等。通过一些现实生活和科技发展的问题,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探究问题的热情。

2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这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在新的课改下,高中生物教材主要从非生物界到生物界这个顺序揭示了这个根本观点。无机元素组成有机元素,有机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细胞。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奇妙而多彩的生物世界,其组成的元素和化合物,即与非生命世界有普遍的联系,又有重大的区别,尤其是组成细胞的有机分子,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具有多种生命功能的的糖类和脂质。蛋白质、核酸和多糖又都是以特定的单体构成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为细胞的结构基础,演绎着或简约、或繁复的生命之歌。形成学生从分子水平上看待生命的物质性和生命物质的特殊性的认识,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极为重要,无论是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还是处理个人或社会事物,都需要唯物主义的观点。

3 根据不同的章节和学生的实际,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3.1 以做一定量的巩固练习,但不能拿"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采取"题海战术",通过让学生多做题,多训练,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提高学生的成绩,以显示自己教学的水平。但长期如此,已经把学生训练成了做题的机器,不会思维的、没有头脑的机器。在真正踏进科学殿堂以后,这些人思维受到很大的限制,不敢越雷池一步,没有创造性思维,没有新的发现,没有开拓精神,不能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只能固守先人的成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要让学生去做大量的题目。对所做的每一道题,认真精选,对出的题量严格控制。学生做完题后,和学生一起探究如何改变出题的方向、考查点,做到举一反三。这种做法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实践证明,这种做法非常有效,也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

3.2 创设新情景,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物题是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生物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本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为目的,在每堂课上,采取多变的教学模式,创设新的情景(也就是说,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社会热点,创设性情景),引导学生去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3 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质。作为一个学科教师,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期望自己的学生个个都立下学习生物学的志向,但却有可能也有必要在普遍提高学生生物学素质的同时,让一些热爱生物学的学生脱颖而出。普遍提高学生的生物素质,在当今的时代显得非常的重要。

3.4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生物学教学中可以进行如下几方面的心理素质教育:

3.4.1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在介绍生物学的概念、规律发展的来龙去脉,生物学事实的发现过程,科学家的事迹和我国的生物资源等知识时,可使学生对知识的创造和创造者的思想品德、人格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从中受到感染和影响,并由此激发学习的兴趣和钻研精神,从而树立为国家为科学献身的远大志向。

3.4.2 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良好的心态。让学生了解与生物学有关的环境、资源、能源、土地、粮食、人口等问题,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利益、关心地球的生存条件等的情感和责任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生物课本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生物的结构与机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人不能被动地等待淘汰,而是要主动地适应自然的变化和社会的变革。中学生应该学会多种本领,增强耐挫折的能力,提高适应能力,培养健康的心理。

3.4.3 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从美育的内容上看,生物学可以进行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教育。生物是自然美的主体。如动物、人体外表的对称美;各种叶形、花冠的姿态美;动物(蜜蜂、蚂蚁)社群生活表现的和谐美;科学家的优秀品质体现了社会美。引导学生投入到创造美的活动中去,如养鸟、护鸟、种花、种树、绿化美化校园等。

3.5 探索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先进的教学方法很多。如过程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引导-探究法、发现探索法、实验探究法、目标教学法等。

高中生素质教育范文4

一、要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

在新课程形势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助者等等。我们要营造合作、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师生多维互动,使教师成为课堂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必须不断地探索并采用符合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共同活动,克服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致,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从而使双方真正领略愉快教学的美学价值。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中,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必须增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自信心

(一)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这一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教育和灌输,特别是学校教育人的全面发展是关于人类解放的最高目标之一。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发生密切交往,对通识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所谓通识型人才是指在各个知识领域都有较高修养的人才,其中当然包括政治修养即政治素质,而教育全球化使学校培养在各个领域都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成为了可能。

(二)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什么政治人的大问题,应该理直气壮地在中学加强对高中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实事求是地走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素质教育之路,是一条必须坚定的道路,不要惧怕被指斥为教育意识形态化,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这不应回避,也不需回避。事实上,西方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向学生灌输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特别是美国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更是突出,仅在课程设置上,从公民课到其他人文课程,都涉及政治思想的内容,教育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

三、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机制

寻求更加有效的教育方法,对如何开展政治素质教育的研究也很欠缺。对此,首先必须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一是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课程是所谓辅课的观念。这实质上是对当下时代特征和要求了解不够,对素质教育缺乏全面认识以及轻视思想政治教育所致。二是转变政治教育的观念,提倡政治素质教育。必须充分利用中学体制改革和完善的有利条件,形成合理有效的政治素质教育机制。一是要创造一种进行政治素质教育的良好的思想及学术氛围,提高人们对政治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同度;二是要疏通课堂教学和课余交流及实践活动的各种渠道,形成三者各有所长、互相促进的教育环链;三是制定并完善政治素质教育的政策及设施,使政治素质教育有充分的政策依据和物质条件。此外,还要对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研究和探求,使政治素质教育真正获得理想的实效。

四、要积极转变评价方式,客观地评价学生,给学生以信心

高中生素质教育范文5

来自外面世界的诱惑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现在的中学生对一切充满好奇,对新鲜事物总想了解它,可是由于年龄因素,他们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时,无法不受不利因素干扰,游戏、网吧等的吸引力对他们来说要比书本上知识的吸引力更大,我所教的一个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连生活费也搭上去了,学校里从同学的帮助到家长的恳求,都不能使他悬崖勒马,到了高三,任课老师天天轮流做他的思想工作,从心理角度入手,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同时校长时常对他晓知以情,动之以理,最终使他走出网吧,进入高校深造。

来自家庭、学校的无形压力

来自家庭、学校的无形压力往往使现在的中学生喘不过气来,父母的关爱和老师的教诲,在对其形成动力的同时,也形成无形的压力,学生在和我交流时强调:谁不想成为人才,谁不想成为父母的骄傲,谁不想受到老师的表扬,但有时看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上与别人的差距,就会缺乏信心,而且总觉得数学学习没有头绪,付出的劳动和成绩的提高没有正比关系,甚至于有问题也不敢问老师,怕被同学笑话和老师的轻视。

缺乏恒心

有的同学在现在学习生活中时常会被一些事感动着,也很容易下决心,尽管知道数学学习应当勤奋,但无法持之以恒,容易原谅自己,不喜欢听老师空动的说教,如勤奋学习等。喜欢听一些摧人奋进的、真实的故事,但也只有三分钟热度,在他们心中和老师是有代沟的,尽管他们也尊重老师,但对老师还是有畏惧感,在他们心里无法和老师建立起一种平等关系。

青春期的困惑

青春期的萌动、对异性的好奇使学生好表现,从而学习更有动力,这本是好事,可是如果男女同学交往处理不当,则会严重影响学习。

同学之间的矛盾以及偶而出现的嫉妒心理,都是影响学习的不利因素,再加上对各门学科在时间上不能合理安排,以及学习态度和方法的不同,这些就导致了学生个体差异。

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我觉得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做到如下几点: 转贴于

教学模式的转变

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能采用填鸭式教学,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吸引你的学生,引导你的学生经历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回到实践中验证结论的正确性这一完整的过程,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这样不仅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利于数学兴趣的培养,目前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以自己学的好坏来确定的,有的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差,对其采用的是逃避的方式,教师的耐心、细心,和教学方法的转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真正做到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要爱学生,不能做“教育警察”,而且要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你对他的关爱,愿意将心中的困惑告诉你,同时要和他一起面对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能轻视你的学生,要尊重他们,和他们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多赏识你的学生,让他们有成就感,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做到由原来的被迫学转变为主动学。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循循善诱,对男女同学交往不能横加干涉,当众批评,要正确引导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同学友谊,要成才先成人,激励机制要落到实处,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每天表扬进步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训练,“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并持之以恒,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控忍耐,坚毅等品格。

四、 贯穿德育教育于数学教学中

高中生素质教育范文6

关键词:素质教育;美术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955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考虑如何更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在高中生的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美术教育,是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加强对高中生的美术教育有利于促进高中生的健康成长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加强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操和创新意识等。近些年来,我们开始尝试着把美术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的教学过程结合在一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广泛认可。

一、高中美术教育的现状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逐渐增加,我国在研究美术教育方面也借鉴了许多国外的教育方式。大致研究的热门方向在美术教育的价值、目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我国美术界的学者在针对美术教育的研究方面倾注了大量的精力。近些年,研究美术教育的专家始终在关注着美术教育的社会作用和课程改革方面的问题。在研究美术课程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和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等方面取得了较多的成果。

二、高中美术教育对学生素质发展的作用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展的要求,学校应该把努力培养极具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最终目标。创新意识是所有创新活动的基础。在高效的素质教育中把美术教育应用到现有的课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美术教育来学习各种艺术作品中不同手法在表现主观情感的时候所表现出的不用作用。实用艺术与表现性艺术具有实用性、装饰性、表现性的特点,它能直接地表达出个人的主观情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不是要忽视基础的逻辑学习。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生往往是工作认真、细致,但比较容易墨守成规,而专门学习美术的学生思维往往比较灵活且富有创新意识,但个性过于突出,将这两种思维模式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将是完美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注意培养其良好的心态,在学习中寻找突破,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提升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就要从认识艺术的规律入手,而认识艺术的规律又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目的。通过鉴赏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可以有效地发现艺术规律,并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形式多样的画展或者艺术作品展去领略艺术作品所带来的魅力。但是许多人并不能真正感悟到作品的真谛,与作品产生共鸣。是因为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美术的时候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学习,进而导致审美基础和鉴赏能力不能得到提升。虽然市场上有一些介绍美术作品欣赏方法的书籍或者影像之类的,但大部分都只是艺术进行简单的描述,并没有真正的通过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来谈及其艺术规律,也就更谈不上从艺术规律中体会出更深的意义,提炼出美术及艺术作品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魅力根源。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树立远大的理想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先生曾说过:"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术教育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一直处在被忽视的位置上,进而导致了学生的思想、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不完整。由此可见,美术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美术教育的最根本的意义就是在真善美统一基础,促使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古人云:"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其中强调了艺术作品在树立理想、培养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艺术来源于纯真的生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建立在一定的审美基础之上。我们要充分利用优秀的美术作品,把美术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通过灵活、直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并通过艺术形态来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的一面,进而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展多种多样的艺术文化活动。

4、美术教育与各学科的教育相辅相成,形成相互关联的教育模式

美术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却绝不是孤立的。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现行的高中各科教材中,有许多要运用图像来阐明科学内容,剖析理论问题,甚至有些问题,只用语言文字符号难以表达,运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而且美丽的图像又能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了美的教育。譬如,在语文课教学中,为课文绘制插图,教师通过图文的密切配合,增强了讲课的艺术效果,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如,配合化学实验课,用试剂绘制山水画,通过喷染不同试剂进行化学反应,显现出使人变幻莫测的绚丽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此外,还可以密切结合学校的开展的各项活动,绘制大量的图画、海报等,发挥美术学科的教育作用

三、结束语

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使他们学会生存,具有拼搏、竞争的生活能力;学会学习,具有自学的能力,学会做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学会创造,具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能力,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实现方式,在高中生综合素质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高中生的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美术教育,也是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加强对高中生的美术教育有利于促进高中生的健康成长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加强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操和创新意识,并树立远大的理想,更有利于全面素质教育的落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