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知识管理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项目知识管理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项目知识管理体系

项目知识管理体系范文1

[关键词]移动知识管理 体系结构 项目

[分类号]F270

1 移动知识管理的兴起与内涵

1.1 移动知识管理的兴起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企业之间竞争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努力适应“快鱼吃慢鱼”这一新的生存法则,人们需要实现随时随地保持知识的获取和信息沟通的目的,移动通信技术就是为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而出现的新技术。据统计,2009年中国移动行业手机用户数共达到7.26亿户,其中,中国移动用户总数达到5.22亿户,中国联通用户数升至1.476亿,中国电信则达到5609万户。2010年12月,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服务商――中国移动的用户达到85900.4万户。目前移动应用市场异常活跃,移动定位、手机电视、手机音乐、手机远程监控等服务几乎每天都有新的突破,3G、WiMAX、WLAN等各种移动和无线技术在演进中相互竞争、互相借鉴,并涌现出新型射频技术,如MIMO和OFDM技术等。这些便携的通讯设备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随时随地在线获取最新的知识和信息,由此而产生的移动电子商务、手机银行、手机图书馆以及其他一些基于移动特征的应用正在显著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的既有方式。如目前移动计算中最流行和最有价值应用的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就涉及到以下方面:①人身安全和紧急救助;②与位置相关的信息服务;③线路查询;⑧集团车队、人员的调度管理;⑤物流管理;⑥广告;⑦友情、娱乐。

移动通信技术带来了移动知识管理的兴起。相对于非移动环境而言,移动知识管理(MKM)具有无比广阔的应用领域,如医疗、制造、旅游展览、设施管理和教育等行业。重视移动知识管理的发展和应用,能够对我国各行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1.2 移动知识管理的概念

移动知识管理,可从人、组织和技术三个不同领域来理解,目前国外有两种倾向:①侧重移动性。如Leh―ner等人认为知识的移动性与移动访问知识和信息相关联,表现为知识源的移动性、知识形成地点的变化、知识密集业务过程发生地点的变化,该定义主要强调的是“移动知识”,而忽略了“管理”方面。②更为关注移动技术和管理活动的融合。如Matthias Grimm等认为,知识管理和移动计算有一个共同交集――背景,所谓背景是对围绕用户的时间、个人、组织、环境以及全局条件的总称。将知识管理和移动计算二者结合起来,能让知识管理无所不在,让移动计算更为有用――方面将知识管理系统扩展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利用移动设备实现知识管理功能;另一方面将移动计算扩展到用户为中心,以支持移动的知识密集型工作环境。

因此,移动知识管理可以定义为:以移动技术、无线技术和背景感知技术为支撑,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个性化的操作界面为特点,使用户能够通过手持设备与后台门户中心进行知识的创造、获取、联系、组织和搜索,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知识支持。移动知识管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基于背景感知的快捷知识获取。移动工作者能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借助于移动设备的支持,使在空间上分散的业务过程的知识登记、分发和使用变得方便而简单。

2 国外移动知识管理的相关项目

2.1 MUMMY项目

欧洲基金项目MUMMY由位于瑞士的欧洲委员会和教育科学联邦局资助。这个项目从2003年开始进行,其目的是研究和开发一系列新方法,以通过移动的、个人的知识管理来提高移动商业流程效率。

MUMMY系统能够帮助移动工作者通过背景信息途径利用多媒体注释和相关地点/任务协助来连贯地捕捉和获取知识。这一项目的主要目标是知识对象的有效通信和协作,通过提供新的多媒体和超媒体技术并无缝集成到手持设备,以处理知识开发的主题、分配和使用,探明移动知识管理潜在的商业机会。MUMMY在移动过程中的知识管理功能将会节省时间、降低成本以及改进整体的工作质量(据称可以减少5%左右的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2.2 KnowWork项目

该项目由德国教育和研究办公室资助,并受德国航空中心监管,从2000年7月开始,由7个工业和科研机构承担,于2003年6月完成。该项目的目标是开发技术销售、建筑和生产领域的知识管理概念和工具,可以维护、链接和查询来自各种信息源的不同信息,从不同的观点去看知识,并提供知识的基础背景。

此项目中开发了一种模型KWYKrknow what youknow”),将一系列的标准应用集成,清楚地定义了企业所有的相关对象类的属性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用原型法可以实现组织管理、文档管理和流程管理应用,此外,它还提供一些独立应用技术,如全文检索、基于相似性检索和基于本体的检索方法。用户界面采用Web应用界面,员工无需安装任何客户端软件就可以通过Web门户进行交互。因此,该系统安装和操作都比较方便。

2.3 KIWI项目

KIWI,即在欧洲公共管理部门内建立创新知识管理基础设施。该基础上项目由意大利、芬兰、法国共同发起,2008年3月1日开始启动。KIWI项目的目的是开发一个新的知识管理基础设施,以便将欧洲任何层级的公共管理部门转变成动态适应的学习型组织,使公共部门的雇员成为完全的知识员工。KIWI能够实现公共管理部门的雇员跨部门、跨层级的智能环境,人们可以通过固定或动态终端获取知识管理服务。该项目特别注重知识管理过程和人力资源管理,支持公共部门员工开发和构建大型的、多地点的国家和地区管理团队。KIWI对于公共管理部门和雇员的益处在于:①将公共管理部门转变成为学习型组织;②减少雇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③鼓励雇员创新;④为雇员提供学习新技能的机会等。

众所周知,知识管理的两大应用领域是政府和企业,该项目的实施,无疑再一次体现出知识管理在政府等公共部门的巨大应用前景。

3 移动知识管理的典型体系结构分析

3.1 MUMMY体系结构

MUMMY系统是一个通用平台,以支持知识的获取和移动业务流程检索。它由MUMMY核心组件和一系列应用模块组成:

3.1.1 MUMMY核心 这个部分是该系统的核心部件,它集成了背景感知模块、元数据引擎、核心引擎和一个简单的图形用户界面,提供了MUMMY系统的基本功能,它本身不是一个具体的应用模块,但是能够通过与外部模块(例如SVG和Hypervideo)、特定的用户

界面和相关的业务流程的协作来实现应用功能。

3.1.2 SVG协作模块这个模块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二维注释协作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基于移动地图的任务协同和实时的注释共享来使得决策简单化和完成移动环境中的知识获取及存储,这有助于实现基于背景感知的有效信息搜索。由于SVG是基于XML的,采用文本传输,尺寸小,速度快,因而能制作出空前强大的动态交互图像。目前,市面上已经有100多款智能手机提供此服务,其中包括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巨头的产品,由此可见,SVG手机将成为3G时代的一个最重要的市场制高点。

3.1.3 Hypervideo模块和SVG模块一样,它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MUMMY核心模块协同共同使用。该模块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应用功能和用户互动视频序列。模块用户能够通过结合具体细节和其他信息来注释视频内容,以和组织的其他成员分享他们的知识,通过团体活动的讨论,这些文件可以被修改和扩展。

通过对MUMMY项目的分析介绍,可以看出该项目是移动知识管理系统的一个典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用性和可扩展性。该项目通过对移动知识管理理念的深刻分析,结合当前最新的无线通讯技术、材料技术和图形感知技术等,并运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对整个项目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规划,最终使得该系统能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其设计理念和项目规划方式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和探讨。

3.2 FieldWise体系结构

2007年由Henrik Fagrell等提出的FieldWise体系结构主要是知识管理模型和移动技术的综合,它在移动工作环境中实现:①支持变化的任务和通知相互依赖的用户;②提供纪录的全面评述,包括注释;③提供可用的专门知识;④基于任务兴趣和长期兴趣的信息过滤;⑤能够自适应用户的偏好和移动设备的性能。

FieldWise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分析得出FieldWise体系结构主要部分的具体运作模式和程序:①移动客户端连接并发送用户说明到服务器搜索引擎。②服务器搜索引擎分析客户端的性能,选择适当的翻译器对客户端做出适当响应。③服务器搜索引擎创建一个基于用户说明的兴趣配置文件,并报存在FieldWise数据库中。④兴趣配置文件发送到查询适配器,在这里执行内部和外部源的搜索。服务器引擎接收搜索结果。⑤服务器引擎在FieldWise数据中库查找其他合作者的兴趣配置文件是否有重叠。如果有重叠,服务器引擎通知合作者,用户根据存储在FieldWise数据库中的用户偏好采取相应的响应。⑥结果被翻译并返回给移动客户端,结果在客户端显示并存储。⑦服务器搜索引擎配置兴趣,使其持续监控,不断更新用户兴趣配置文件。⑧如果兴趣进行了一次用户兴趣文件的更新,将修改FieldWise数据库,并通知用户。

FieldWise体系的实现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技术细节:网络接入、置标语言、操作系统和开发平台、兴趣面算法;②满足需求的方法:演变且互相依赖的任务、记录概览、可用专家的位置、基于任务和长期利益的过滤、移动服务的动态配置。

FieldWise体系在以下几种情况下特别有用:任务有时间限制、结果依赖于自主创造而不是关联的人、具有合作和知识共享的文化、人处于移动和分布状态。

3.3 移动知识管理背景感知体系结构

背景感知参考框架是由德国人Dir Balfanz、Matthi―as Grimm、Mohammad―Reza Tazari提出的,这一体系结构框架认为移动知识管理的关键概念是背景感知信息的处理。当系统帮助用户用移动计算设备执行其工作的时候,系统应该有关于用户当前场景的某些知识。一般认为知识是一定背景下的信息,对此稍作变改,可得出移动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就是人们在执行或将要执行的特定的行为背景下产生的需要的信息。

MKM组件的“概念立方”如图2所示:

它的三个平面分别表示:①系统用例(顶):MKM系统能实现什么样的操作支持。该平面引入“行动”维,描述MKM系统用户在移动知识工作中怎样获得特定的支持。该组块建立在背景知识捕获和检索这两个核心概念基础上,而检索包括“推”和“拉”两种模式。另外还有情境帮助、合作和共享、程序编写等模块。②背景感知(右):该平面模拟了背景管理怎样从不同的特定行动背景(创造背景或当前背景)形成情境支持,包括情境管理、当前背景、创建背景、触发背景、人、时间、环境、组织等要素。③“数据层”(前):在系统用例中,信息是怎样描述成“背景信息”的?信息及其语义描述在每一个知识管理系统中都非常关键,在移动知识管理中不可缺少。

“概念立方”模型显示了信息、背景和行动等知识管理系统基本特征的维度,通过这些维度,可以描述知识管理系统和移动应用的基本功能。在语义层被模型化和实例化的“概念立方”,主要适用于本地文本、网页、客户信息库,使用本体,这些项目都可以以计算机能够理解的方式关联起来。

对图2中关于MKM用例的“概念立方”进行展开和细化,就可得到图3所示的MKM参考体系结构:

图3中粗体字标注的组件表示必需的系统元素(包括背景感知登记、检索或表示等情景管理以及知识共享)。斜体字表示的组件代表过程中不移动的步骤(如为移动使用准备知识,知识评价和报告等后处理过程等),这些步骤在移动工作过程中非常重要,但不是必不可少的功能(移动协作依赖于工作相关的信息,情景助理将情景相关的信息返回给用户)。

该框架中的组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充。该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移动知识管理的蓝图,其他领域具体的应用可能需要更多的扩展组件。

4 国外移动知识管理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4.1 大力开展移动知识管理研究和应用开发

通过对国外移动知识管理发展的研究可以看出,与传统的知识管理相比,有关移动知识管理的概念和方法都还不是很明确和成熟,可以说还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但是从它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看出,它必将成为未来知识管理学科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分支。移动知识管理是对传统知识管理的有益拓展,是符合现实工作需要和当今技术发展趋势的一个学科分支。移动知识管理系统是企业发展的一个方向,是实现企业高效、便捷获取知识、响应市场的最有效的技术。对移动知识管理及移动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和探析,能够对我国企业和组织的未来发展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而目前,我国对移动知识管理这样一个重要领域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因此,积极开展国内的移动知识管理研究和应用开发十分紧迫。

4.2 结合自身特点开发设计移动知识管理系统

在移动知识管理系统设计上应该充分结合我国企业自身的需求,只有通过深入的调查和试点应用,才能设计出符合企业需求的系统。从MUMMY等MKM系统可以看出,实用的MKM系统就是简单的操作界面和可扩展的丰富组件功能,并能够随着技术的发展将最新的通讯技术和感知技术集成到系统中,从而为移动工作者带来随时随地的知识获取功能。因此,我国MKM系统的开发,应以MUMMY等MKM系统为借鉴,结合自己所开展的业务特点来设计合适的移动知识管理系统,服务于政府和企业的发展。

项目知识管理体系范文2

1质量管理概述

1.1质量管理简介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质量是其发展根基,产品质量是企业管理能力的外在价值,同时也可体现出企业内部文化。企业在运行过程中,质量管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项目进行质量管理监督时,通过对工程预期进度进行调研、工程项目的实施和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费用等进行多方面管理,保证项目可完整的实施。

1.2质量管理基准

质量管理中,其主要以企业的规章制度为基准,对现场施工环境进行针对性分析,制定出具有完整体系的管理流程,主要对项目施工进行质量管理。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采取层级制度,通过直属级管制可使部门管理分工明确,当出现问题时可迅速找到相应部门,可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企业在构建质量管理体系时,首先以公司为主、其次是施工单位、最后是施工单位管辖内的部门,通过层级式的管理方式,使管理体系更加完善;通过各单位之间的协调合作,可明晰企业内部管理流程。

1.3质量管理思路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般需要对项目进行多项开展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在构建质量管理体系时,应以项目为基准,依照其特点制定管理方式和控制方向,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质量管理制度进行工作并规范其操作流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质量管理体系应具备独立特性,其以项目为基准,实行针对性管理策略,不受外界项目施工费用和进度等影响,为项目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2海洋石油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管理

工程项目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其设计质量是整体工程的基础,通过对工程项目进行规划,明确工程项目预期投入资金,并对工程进度的影响条件做出假想式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有效的设计可使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具备安全性,通过对方案的预期规划可使工程项目具有可操控性。对工程项目进行正确的、合理的设计,可使工作人员在执行设计文件时,可对施工材料进行正确的选取,并可对材料进行正确的运输与储存,可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修改率,可使工程项目进行正常施工状态。通过正确的设计可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控制,并可提升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在对海洋石油工程项目质量进行设计阶段控制时,首先应进行设计文件确认,对海洋石油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其主要包括海洋石油储藏地数据报告、海洋石油所处海域水文数据报告、海洋油田组分数据、工程项目开发数据信息、以及预计产量数据等,其数据报告一般由甲方负责提供,但双方应对数据进行现场确认,验证的数据报告的完整性,通过严谨的态度完成对工程项目报告的检验。由于海洋石油项目专业涉及面较广,应对重点难点进行多角度分析,并制定可行性方案,达到工程项目设计质量的基本需求,同时要求项目各专业之间应协同合作,保证项目的持续运行,将设计图纸和文件进行核对,并设立专项负责人进行审核与批准,进行质量数据记录,保证其精准性,便于项目后期的核对。

3海洋石油工程项目材料质量管理

3.1材料与设备采办

海洋石油工程项目施工离不开材料和设备,由于其工作环境较为特殊,对设备材料的要求标准较为严格。在对材料和设备进行采办时,应对其进行等级划分,确定材料和设备的重要性,先对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选购,并对材料选购进行周期确定,保证材料供应的连续性。工作人员在对材料采办过程中,应保证发标、开标、评标工作开展的顺序性,并将核心型设备与材料进行严格看管,对设备与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完整性,并与设计文件进行参数核对,保证其正确性,为海洋工程项目提供物质基础。

3.2监督与验收

海洋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机在对采办环节按照规章制度实施后,应对采办流程进行监督,对材料的运输渠道进行调查,对设备的生产产商进行实地考察,并对设备生产的计划和流程进行监督,保证工程项目重要设备的性能优越。并应指派相应的技术人员进行质检,确保设备的精准度,并对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解决方案,保证设备出厂的完整性。海洋石油工程项目施工前,应对材料进行二次审查,依据材料的特性进行分批次检查,并设置相应的储存点进行分批储存,防止材料发生丢失和损毁等,并对材料的出厂时间进行校对,明确其出厂日期,保证材料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4海洋石油工程项目开展阶段管理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阶段,其是对工程项目设计质量和采办环节的验收阶段。项目施工时,一般施工周期较长,由于环境和工作条件的变换,易导致施工环节出现问题。工程项目具有多专业性质,需施工部门进行协调合作,其关联性质较强,应注意环节性问题,并设定专业施工负责人,对单位施工进行严格监督,当发现施工协调问题时,应组织会议进行研讨。首先在工程施工前,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人员应对建设方案进行审核,并将质量管理文件进行递交和批准,将其与第三方的审核意见相对比,使施工方案更具规划性、正确性。其次应对设计文件进行转交,严格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核,并下发到施工人员手中。设计文件和图纸是工程项目施工的必备条件,通过设计文件可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度进行掌握,同时可对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进行管理。同时现场质检人员,应对施工进度和项目施工质量进行实时监督,使现场施工人员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并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处理,当施工现场与设计图纸不符时,应及时与上级进行沟通,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最后是对施工的检验报告进行分析,通过数据信息的显示可对工程项目质量进行有效检验。检验人员在对工程项目检验时,应相对设计文件和图纸进行详细了解,并对工程项目进行阶段性检查,并对工程项目存在质量隐患问题进行归纳,并设立相应的调研小组对问题进行解决。同时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作业教育,在工程项目重要的施工环节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性措施,提升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防范意识。

5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对质量管理进行概述,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通过对项目质量进行管理可有效提升项目安全性和施工进度。对工程项目进行设计阶段的管理,通过前期规划可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通过对材料和设备的检验,可对工程项目质量形成正确的管理。通过后期的检验程序,对工程项目进行环节性检验,并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并制定解决措施,可有效的完善海洋石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使项目工程得到正确的、合理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邢媛,赵辰,郑艺博,陈渊敏.国际海洋石油工程项目采办过程质量管理浅析[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8,21(09):99-100.

项目知识管理体系范文3

【关键词】土木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一项项工程顺利有效的实施铸就了现代经济的发展,而工程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达到高质量、高水平,继而实现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必须以质量为中心,在高质量要求的指导方针下,对工程进行精心设计,将材料严格把关,在工程进程中根据具体的自然环境和施工现场的反馈即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加强管理和监督,完善施工工艺等环节都是保证质量的重要因素,每一个环节都不容马虎,必须认真细致的掌握好质量监控。鉴于社会发展对工程质量的高要求,以下主要分析在土木施工过程中如何把控质量及实际管理中具体可行的措施。

1、土木工程施工项目中的质量管理问题

在我国近年来屡发的工程事故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造成土木工程事故多发的原因则主要有安全管理不到位、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等。在现实施工企业中并没有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不能及时而有效的对自然环境和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恰当有效的调整,从而进一步影响着施工过程中的许多因素,使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处于不受掌控的状态,最终导致工程质量不达预期,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1]。

2、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

2.1健全管理控制体系,提升质量水平

施工前期应针对地质条件特征、自然环境的保护,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规划,并预测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应对措施,以确保整个土木工程施工过程的顺利实施。另外在土木工程的施工前期,还应针对施工机械的养护保管、材料采购储存、维护操作等实施优化安排,进而符合土木工程建设标准,为优化整体工程质量水平打下良好基础。而在土木施工过程中,则应科学的引入信息化、现代化技术手段,借助计算机、网络系统工具,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施工工程框架,完善科学的施工流程计划,健全质量管理控制、监控、测评、预警体系,并保持与施工方的的联系,根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施工规划进行调整,从而优化提高土木工程建设质量水平。

2.2提高人才的培养

在当今社会,人才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企业要做大,就要重视人才。土木工程施工所需的人才专业性要求更高,加强工程施工企业人才管理与培训对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非常重要,提高人才的专业技能也具有非凡的实际价值,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加强对人才自身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综合专业管理水平的提高都是必要的举措。加强人才的培养,也能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加强企业在同行中的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打下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还需加强施工人员、管理人员、质量监控人员对新材料的了解、并掌握先进的技术,使其在具体的工程中发挥作用,使技术和材料为工程所用,更好的服务于工程质量。

2.3对工程设计质量管理

一个好的施工方案的制定,是充分的考虑自然环境的结构以及与周边地理、人文环境的协调性制定出来的。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按照使用单位的意图制定工程设计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是设计的初衷。要检查设计图纸是否正确反映设计方案、计算是否正确、图纸的尺寸标注是否有误、选用材料以及施工要求是否合理、整体设计中各个部门的设计是否协调等。在技术上则主要考虑成本的控制和采用何种工艺完成工程的既定目标。一个好方案能否达到预期的质量,则主要在施工单位,因此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按照单位设计的方案进行施工,管理人员应该一方面了解使用单位的意见建议,另一方面要多与制定工程方案的人员加强沟通,以了解工程设计理念、技术应运等,将具体的技术落到实处,同时应注重细节,在施工过程中检查施工方案的制定是否合理,对于不合理之处应进行调整,完善工程设计的同时也保证工程的质量[2]。

2.4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2.4.1材料

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在采购过程中,一方面要买适合工程的原材料,这就要求业主、施工人员、设计人员以及相关管理人员参与材料的采购,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另一方应该加强采购过程中的监管,做好采购跟踪工作,这样能确保原材料的质量,防止假冒伪劣的原材料运用到工程中去,也能合理的监督工程的费用支出,防止吃回扣等降低原材料质量的现象发生。对于采购回来的材料,应经过业主、施工人员、设计人员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的验收,确保原材料的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则一缕不允许进入工程。

2.4.2进度

一是制定合理计划表。要保证施工进度,就必须制定合理有效的施工进度表。施工进度表应以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合同工程期、以及施工方案为制定依据,选择怎样的施工方法、工种的设置、人员数量与质量的配置和使用什么样的施工设备等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是加强进度监督。经业主审批并通过后的施工进度计划表能否有效的实施,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工作必不可少。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施工进度受到影响达不到预期时,则应加强对资金成本、人力、物力等调配工作的质量管理。对上述因素做进一步的分析,并及时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正常的工期。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可重新制定进度表。

三是加强对各分包施工企业施工进度的监督。土木工程工程量大、周期长、对质量的要求高,在施工的过程中,总难以避免的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影响工期的状况,因此应对各分包施工企业加以监督和协调,使各分包施工企业保持合理的进度,从而确保整个工程在预期内高质量的完成。

第四,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重大变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的影响而无法按照进度进行施工的,则应及时上报,并和业主沟通[3]。

2.5施工安全

生产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安全生产则是社会持续完善稳定发展的保证。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同样是无比重要的。施工的安全体现了施工企业的形象,还关系到施工过程中全部人员的生命安全。在施工过程中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领导,大力推进施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的贯彻实施,规范安全生产行为,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应按照工程项目的不同施工特点,加强对建设中的各类安全隐患因素的控制,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2.6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

土木工程竣工到达验收阶段,验收后的工程标志着各项质量指标达到使用水平,能投入使用,由此可见验收的重要性,必须对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审核,把握好验收的质量关[4]。

3、结束

综上所述,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必须运用现代的管理方法,制定严格的组织管理规范,建立健全施工管理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安全责任制度,明确责任,把握好工程验收的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还应进行必要有效的沟通,以确保土木工程工作的有效开展;另外要加强人才的培养,提高员工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斌.我国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2.

[2]袁益光.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J].价值工程,2010,21:54.

项目知识管理体系范文4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走向繁荣,社会各行业之间的市场投资不断增长,引起了房地产市场的火爆,我国的建筑事业、装饰行业也都随着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装饰工程项目具体来说,是为了使建筑物的内部与外部空间达到一定的环境质量要求而进行的,借助于不同类型装饰材料对建筑物进行装饰处理的工程施工建筑活动。建筑装饰工程项目作为建筑施工的一个环节,是完善最终建筑施工效果、提升建筑施工档次不可或缺的工作。

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表现为对住房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再加上现阶段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促使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管理不断进行调整,以提升自身管理控制能力。建筑装饰工程项目是建筑施工活动的后续工作,是社会专业化分工以及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体现。建筑装饰工程项目不仅改善了当地的外部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了社会需求,为经济发展添加动力。

装饰工程项目管理的具体内容分析

装饰工程管理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加强对建筑装修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装饰工程管理作为建筑施工管理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其管理质量直接反映着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以及实际的建筑施工质量。

具体来说,装饰工程项目管理可以按照施工顺序分为施工前、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完成后三个阶段的管理工作。建筑装饰工程项目开展以前的管理工作主要是对装饰材料、人员分配、以及装饰设计方面的管理工作。装饰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主要是对装饰施工现场的管理,包括对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的管理,对装饰施工进度、施工周期的控制,装饰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问题管理以及对装饰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装饰施工完成后的管理工作主要是指建筑工程项目的验收工作,需要对建筑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维护,保证建筑的后续使用质量。

提高装饰工程项目管理控制水平的基本原则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建筑行业已经初步建立了相对合理的装饰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社会市场的不断变化以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使得装饰工程项目管理与控制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完善。提高装饰工程项目管理控制水平必须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经济效益原则、科学合理原则以及规范化原则。

经济效益原则是建筑装饰企业经营活动追求的根本原则,是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前提和保障。经济效益原则的理念是装饰企业以最小的建筑装饰成本,在保证施工装饰质量的基础上,获取利润最大化,其中包括对装饰材料、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管理。科学合理原则是装饰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其要求装饰工程具有合理性、科学性以及切实可行性,不仅对建筑装饰设计图纸有一定要求,也对装饰施工中的施工工艺有一定的限制。规范化原则就是指建筑施工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建筑质量监督标准的标准化以及内部管理体制的标准化、规范化。

加强装饰工程项目管理控制的具体措施分析

加强装饰工程项目管理控制水平需要从装饰工程项目的多个角度入手,需要加强对装饰过程中多种相关要素的控制管理,下面就如何加强装饰工程项目管理控制提出具体的措施。

加强对装饰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

装饰工程最终施工质量受到内部与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通常是企业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装饰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直接体现着装饰企业的工作质量,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装饰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力度。加强装饰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必须是一个相对全面、完善的控制管理过程,必须对装饰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隐蔽性工程是指那些隐含在建筑内部,没有明显外在表现的施工部分,由于其特殊性,导致大部分施工单位在进行这一部分建设时往往会偷工减料。加强对装饰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尤其是要加强对装饰施工中隐蔽性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对施工材料严格把关。同时也要不断更新装饰施工技术,借助于先进的、高精度的新型设备完成装饰工程的管理监督工作。

加强对装饰工程项目施工周期的管理控制

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火爆程度有增无减,对于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要求越来越短,给装饰管理控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加强对装饰工程项目施工周期的管理控制,需要在施工之前做好详细的计划,合理安排、严格控制装饰工程施工进度。加强装饰工程施工周期管理控制,需要制定明确的工程项目建设目标,确定科学、合理的建筑施工方案,并且严格按照项目施工计划书来完成装饰施工工作。具体来说,需要事先对装饰所需的材料、设备以及施工人员合理配置,根据装饰施工的具体实际情况以及以往装饰施工的经验,分阶段做好管理控制计划与标准。并配合以适当的应急预案,应对施工进度与计划不相吻合、出现偏差的情况,最大程度的缩小差距,将施工周期控制在可预见的范围内。

项目知识管理体系范文5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施工质量;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V52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最近这些年以来,保障性住房项目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并且根据政府部门规划,大规模的建设还将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保障性住房是关系到中低层收入居民根本住房问题的关键,受到了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尽管相关的管理部门已经采取了各种措施来保证保障性住房的施工质量,但是由于其自身具有很多的独特性,因此在全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出现了保障性住房的相关质量问题。

1、保障性住房的概念

在城市当中住房问题主要就是体现在中低收入家庭当中,特别是低收入家庭要想实现购买商品房来达到居有其屋或者是具有居住权是非常的困难的。保障性住房就是针对城市当中这种住房问题,政府部门采取的一种方式,主要就是由政府间接或者是直接得提供一定面积的住房给中低收入家庭购或者是购房有困难的家庭。目前的保障性的住房主要分为了经济适用房、政策性租赁房以及廉租房等等。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我国的很多地方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保障性住房的特点

2.1保障性住房的公共性

保障性住房主要的提供者就是政府,同时其受众就是中低收入的家庭。对于政府来说,提供保障性住房并不是为了盈利,其主要的目标就是保证社会的稳定以及维系社会公平,保证特定的社会群体可以有居住地方的保障,主要就是为了实现社会整体的福利最大化,因此保障性住房具有公共性的特点。

2.2保障性住房的社会性

保障性住房时社会性比较强的针对公众的公共产品。在早期的福利分房制度宣告结束,随之产生了新的住房政策,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对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就是中低收入家庭没有办法负担沉重的购房费用。因此保障性住房不仅仅是需要用来解决经济问题,还扮演着需要解决社会问题以及政治问题的角色。

2.3保障性住房的有限非排他性

保障性住房的保障对象是社会的一部分群体,也就是中低收入家庭,因此其本身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排他性。对于保障性住房的受益人群来说,其本身具有很多的限制条件,同时由于我国的情况的复杂性,应该将不属于这个群体的予以排除,保证保障性住房发挥它原本的作用。

3、保障性住房项目施工质量管理

3.1施工前质量管理

3.1.1保障性住房的招投标管理

进行工程项目招投标的目的主要就是希望经过市场有效的竞争机制,选出作业能力强、企业信誉强、技术管理能力出众的建设企业,从而保证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这在施工之前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的手段。在进行招投标时需要对相关制度尽心规范,主要包括针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的相关从业资格的审查。在招投标过程中要严格把关,防止一些差单位鱼目混珠,这种情况必须要杜绝。

3.1.2保障性住房项目合同管理

对于保障性装项目的合同管理主要就是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就是合同需要做到标准化和规范化,特别是专门针对保障性住房的相关质量管理规范,同时在合同当中需要明确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过程当中的不同的主体的责任,以此来规范其行为。其次就是对于合同的相关内容需要做到详细而且全面,保证整个合同可以贯穿于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当中。

3.2施工中质量管理

保障性住房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过程如图1所示,从工序、分项、分部、单位到单项工程质量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过程。

图1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层次结构图

对于保障性住房的质量管理来说,其主要内容就是施工质量管理,就是对于施工的不同层次需要满足其施工质量的要求,建立从施工质量管理体系逐步细分到针对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提高施工质量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1)保障性住房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目标选择。保障性住房项目有其自身的特点,在确定其质量管理的目标时需要结合考虑内部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相关的施工标准、法规要求以及政府对保障性住房项目施工质量的要求;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施工企业的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设备以及技术管理的水平等等。

(2)保障性住房项目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制定。为了更好的满足施工质量的要求需要针对性的建立保障性住房项目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列出其需要满足的施工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以及用户的要求等等。构建的主要考虑方面就是质量控制、组织管理以及思想体系。

(3)保障性住房项目施工质量的控制。为了更好的达到施工时的质量要求,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技术手段和方法。

(4)保障性住房项目的施工质量的改进。为了更好的保证住房施工质量,在原有的质量水平的基础上需要不断的增强质量管理的要求,在满足相关的施工质量不同层次要求的前提下,构建一个良好的施工质量的改进方法。

3.3施工后质量管理

最近一些年以来,保障性住房用户针对住房质量问题的投诉一直都是非常多,结合保障性住房本身的特点,其采取分户验收的主要管理流程如图2所示:

图2保障性住房项目质量分户验收管理程序

(1)成立保障性住房项目质量分户验收组

质量验收分户小组的组成主要是由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建设单位来组织建立的,所有的分户验收工作由分户验收小组负责。在分户验收小组的成员组成中主要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物业公司等等,将这些所有和保障性住房项目有关系的人员和团体组织起来进行分户验收,可以很好的平衡各方的利益,保障整个项目的施工验收质量。

(2)编制保障性住房质量分户验收方案

在分户验收的方案中应该包括验收的项目、验收的标准、验收的内容、验收的方法等等,在保证了保障性住房项目的主体结构的安全性的基础上还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墙面的结构和外观、门窗安装的质量、栏杆的安装质量、防水、给排水、室内的电气安装情况、楼板地面等部位的质量以及室内净高、净开间尺寸等等。

(3)分户验收档案管理

进行分户验收的主要目的就是将保障性住房质量的相关管理工作进行落实,避免因为用户因为日后的使用过程中产生问题而带来的投诉问题。投诉问题也可以很好的明确责任所在。这样可以更加有效的减少相关投诉事件,同时提高解决投诉事件的效率。

4、结论

保障性住房是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稳定的重要手段,其质量将会影响到社会民生以及民众对政府的态度,因此保证保障性住房项目的施工质量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系统的研究保障性住房的独特特点以及作用,结合工程建设质量控制体系的相关要求,构架了针对保障性住房项目的施工质量控体系,对现行保障性住房项目质量管理的实践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耿国靖.经济适用房开发中政府与开发商的博弈[J].数学理论与应用,2006(3)54-56.

[2]郭俊胜.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制度的一些特点[J].住房保障,2007(2)54-55.

项目知识管理体系范文6

关键词:技术创新;科研管理;制度体系;国有科技型企业;项目管理制度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8-018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8.092

黄河水电光伏产业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9月,公司创立伊始,依托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两个生产单位(中电投西安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分公司),面向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开展前瞻性的科学研究,致力于太阳能发电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研究,在已经部分具备“太阳能发电技术研发中心”基础上,努力打造集团公司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技术支持平台和创新驱动引擎。近年来,黄河水电光伏产业技术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科技研发工作,积极探索研究科研管理新方法,根据科研项目管理实际,分析研究当前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逐步建立了创新管理的原则和创新管理的制度体系,促进了科研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造积极性,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

1 国有科技型企业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通过科研项目的研发与科技的创新才能使企业取得更多的成功,如何提高科学研究效率,成为科研项目管理中十分关注的问题。

当前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既有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又有项目管理人员方面的问题。在运行机制方面存在如下五个主要问题:(1)层次管理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2)还没有形成很好的目标管理机制;(3)项目经费拨款落后于计划;(4)科研项目责任制管理中的责、权、利结合还不紧密,三者有些脱节;(5)评估、考核机制还不够合理。

在项目管理人员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部分人员安于现状,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愿打破常规管理的模式;(2)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上级管理人员与下级管理人员缺少有效的交流与沟通;(3)一些科研管理人员对相关技术发展了解不够全面,知识面太窄;(4)高素质科研管理人员比较缺乏。

2 科研项目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原则

2.1 责任制原则

所谓科研项目责任制是指:由具体的职能部室负责科研项目管理,针对具体的科研项目成立科研项目组,设立项目组负责人,由项目组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和项目成员的管理工作;项目组在项目实施初期制定项目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研究时间,并根据项目组成员的自身特点配置工作量,并将其责任制化,做到研究工作谁承担,质量、时间、进度、经费谁负责的机制,并根据个人的具体工作量,分享项目成功实施后的相关奖励,实现“活、我负责、我收获”的管理体制。

科研项目责任制管理方法使项目成员在日常工作中均承担一部分责任,从而增强了员工的责任心,同时该方法不同于常规科研项目管理方法的单一性和教条性的局限,该方法将项目组效益与员工工作量相结合,促使员工在工作之初即开始从管理方法、专业技术以及资源运用等多个方面集思广益,将现代化管理方法应用到项目研究之中确保了项目的实施效果。

2.2 责、权、利平衡配置原则

责、权、利是否平衡,直接影响到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科研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技术创新的程度。重责任、轻权利,很难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技术创新也会受到限制。重权利、轻责任,会使部分科研人员对科研项目目标能否实现满不在乎,可能难以实现预定目标。因此在科研项目的管理中,必须强调责、权、利的平衡配置,给相应的权利,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此同时,赋予相应的责任,必须要给予恰当的权利,合理的配置才会产生激励

作用。

3 科研项目管理制度体系结构设计

科研项目管理制度体系应由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机制、考评机制、激励机制组成,并建立行政决策、职能部门执行、项目组实施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

3.1 科研项目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

实行科研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有利于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有利于整体技术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总体目标的实现。

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机制:战略研究综合论证立项申请专家论证立项实施与检查阶段评审目标调整成果验收结题,从十个环节对科研项目进行全过程闭环管理。

3.2 考评机制

对科研人员进行合理、公正、有效的绩效考核评价,是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的首要条件。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价是否公正、合理,将直接影响其积极性的发挥。在制定考核评价要素和各要素的权重等标准时,应提交科研人员充分掌握需要考核评价的标准,使其在工作中按照考核评价的标准去努力。

3.3 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促进人力资源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首先要建立激励的原则;其次是激励要与考核评价结果相一致;最后是要建立激励的基金制度。

4 科研项目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与实践

4.1 建立完善的科研项目管理规章体系

黄河水电光伏产业技术公司在科研项目管理中制定了《科研项目责任制管理办法》《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细则》《科研项目对标管理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及考核指标。考核指标主要包括日常管理指标(报表、关键业绩指标等)、进度控制、经费使用情况、报表报送情况以及协作情况、《专业部室关键业绩指标百分制考核办法》《专业部室日常管理考核管理办法》《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细则》《科研项目对标管理细则》等制度配套执行,考核按100分制执行,在实际考核中科研项目的完成率占60%权重,日常管理占40%权重。

科研人员――除执行项目责任制考核奖励外,根据科研项目和一般技术工作比重,考核结果占个人绩效考核的50%~100%,并与年终绩效工资挂钩。

项目组成员――根据项目责任制考核情况享受相应奖励。

专业部室――执行关键业绩考核指标与组织承担科研项目责任制考核的综合考核。

4.2 建立科研奖励基金和奖励标准

建立科研奖励基金,对在科研一线做出突出成绩、科研工作有重大创新的科研人员进行有效激励,促进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黄河水电光伏产业技术有限公司设立了奖励激励基金,基金来源主要是上级奖励和政府奖励,其中80%将用于科研项目组奖励。

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是科研项目关键业绩考核指标之一,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与工程实践时,根据其产生的价值提取效益奖励,并对专利、论文等科技成果进行一定奖励。

4.3 建立有效的科研管理人才培养机制

科研管理人才队伍培养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一支高素质的科研管理队伍能够有效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建立有效的培养机制:(1)建立科研管理人才队伍定期培养制度,使科研管理人员定期进行知识更新,了解相关技术发展信息;(2)着力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科研管理队伍;(3)要给科研人员压担子,使其感到工作中有压力,使压力变为工作的动力,迫使其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4)将科研管理效益与科研人员利益挂钩,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5 取得的成绩及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公司组建以来,通过科研项目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理论探索与实践,承担黄河公司委托科研项目29项;承担政府、集团公司科研项目9项;配合生产单位完成科技项目5项;完成集团公司《光伏产品技术标准编制》7项,《高纯多晶硅清洁生产标准编制》5项,产业类标准4项,行业类标准4项;完成科技成果认定3项,申报国家专利36项,其中10项已授权,26项已受理,发表科技论文24篇,产生经济效益2703.36万元。

今后,光伏产业技术公司将依托黄河公司全产业链优势,发挥光伏发电系统实证科研平台、光伏产业技术中心科研平台作用,着力开展新技术创新、开发、储备、应用,有效提升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科技水平和整体竞争优势,努力在光伏产业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参考文献

[1] 张玉志,康力平,钱成文,等.国有大型企业科研管理体系探讨与实践[J].科技管理研究,2013,(2).

[2] 王宝峰.论企业科研项目的管理[J].项目管理技术,2014,(1).

[3] 卜文杰.论企业科研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发展[J].湖南有色金属,2010,(5).

[4] 陈颖娇,何贤.借鉴现代项目管理理论,提升科研项目管理水平[J].科技管理研究,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