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师音乐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师音乐论文范文1
关键词:音乐生;过剩;社区;空巢老人
一、 音乐毕业生――音乐文化的传播
音乐是世界上唯一的通用语言,它没有国界没有地域之分。只要用心去感受就可以体会和理解。音乐学科具有它自己的特殊性,它对有感知度的生物有着培养性情和激化细胞的感召能力。同时还具有净化心灵、促进身心健康、愉悦心情、舒缓压力的作用。
所以,学习音乐的学生由于长期接受这种氛围的影响,潜移默化中就养成了积极健康的思想习惯和良好乐观的性格。拥有这种能力的人自然可以带给别人欢乐,从而促进生活氛围的和谐与健康发展。
文化的传播需要积极倡导和宣传,是及时渗透和耳濡目染的过程。在现如今的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人民的教育体制有着灵活性的变化。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人民群众为根本是我们党的宗旨。
所以,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民族发展国家繁荣的重中之重。在发展科教兴国战略,从娃娃抓起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发展社区文化建设。现如今很多的高校不仅有青年学生在不断学习和深造,在此基础上还开设了老年大学的课程。这是国家在全面建设贯彻落实全民学习、共同进步的政策。在此同时,政府逐步扩大影响层面,实现群众教育更细节化还需要考虑一批人,就是社区里的居民。还有一大批的小区居民没有条件去老年大学或成人夜大学习的能力。那么这就需要我们更进一步的融入他们,走进社区交流文化、渗
透文化,让足不出户的老居民们也走进课堂,走进集体学习、集体思考、集体锻炼的队伍中来。
二、 加强社区文化生活建设
在和谐社会背景下,社区文化建设相对匮乏。政府提出实施发展大学生村官政策。各省市各个社区的居民委员会都在招录大学生任职上岗。在此条件下,合理化分配毕业人员就应受到关注。为促进和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政府可以多招录音乐毕业生安排到各个居民委员会。他们可以充分利用自身音乐学科的专业能力来参与社区委员会的工作,例如:开办社区音乐班,不但可以缓解音乐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同时还可以发展全民音乐文化素养,更能融合社区居民渐行渐远的邻里关系。这也是建设文化中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共建美好家园的另一种渠道。
三、过剩问题解决与和谐
自1999年高校实施扩招政策以来,获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人群越来越多。文科、理科、艺体学科的学生迅猛增加,尤其是艺术类考生呈现逐年突破新高的状态。扩招这种教育模式是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途径。
然而,随着教育政策体制改革的实施,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在逐年升温,音乐毕业生过剩的问题也在逐步显现。音乐学科它是一门多功能教材。它的应用面相对于其它学科都应该是更为广泛的。在现代的中国社会,人们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模式迫使忙于工作的人们要面对很多压力与竞争。那么工作之余就需要有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空间,这个空间的基础就是社区的和谐健康发展和邻里间的友好相处。而快速和谐发展社区文化就是音乐毕业生的能力所在。
1、应用人才与发展
政府在提倡发展大学生村官的形势下,可以下达社区居民委员会积极招录音乐专业大学毕业生的政策。上岗后,由社区委员会领导主持或者在小区宣传板内张贴有关社区居民音乐班的通知,同时做积极的相关宣传。并且充分运用社区办公地点或按时征用社区活动室等场所,人性化的安排课程活动时间以方便更多居民加入到队伍中来。在此活动中,音乐毕业生可以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和辅导居民们进行正规的音乐知识学习。在此基础上,各个社区之间也可以每年联合举办一次社区间的文艺比赛或者汇演,从中评比出优秀社区,以此来提高居民们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2、 缓解压力及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
加强社区音乐文化建设可以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可以促进邻里关系的团结和更好的相处。可以扩大社区居民的交友圈范围,更可以缓解老人们的孤独感。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国家进步,市区内的居民住宅都改建成了楼房,造成邻里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渐渐的人际关系也就疏远了。所以在社区音乐班大家一起学习的基础上,可以缓解空巢老人们的孤独感。老人们精神生活得以丰富,心情就会开朗也会减少很多疾病的生成。这样也可以减少在事业竞争压力中多忙于工作,而少有时间陪伴父母的年轻人,为他们做好后勤工作。让年轻一代更好地把精神投入到工作中,更好地促进中国稳步快速的发展。
四、结束语
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的问题始终是政府和人民的困扰。作为音乐专业的毕业生要在社会上立足,就要不断去发现社会所需要用人的领域。把本专业的独特功能充分运用在社会发展上。在中国这个经济、政治快速发展的社会,人民的和谐生活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它是这个国家繁荣和前进的的动力,是坚强的后盾。
所以,作为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就应该在自身接收到音乐带给我们的领悟后,去运用我们的所得来帮助需要它的人。建设社区音乐文化班,是从无形中去融合群众的邻里关系,降低青年人为奔波事业而忽视家中年迈父母的愧疚感。在为他们减轻负担的同时,他们也会有更好的精神状态去迎接新的挑战,从而更好的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使社会更加全面和谐、稳定健康的发展。(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郑雨兰,严鸣.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1).
幼师音乐论文范文2
关键词:流行音乐文化;声乐教学;措施
流行音乐有着非常广泛的受众群,深受高职学生的喜爱,在整个音乐文化中,流行音乐文化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音乐风格的种类非常多,其表现形式也是多元化的,因此,如何把流行音乐文化有效的与声乐教学进行结合,形成高质量的教学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要正视流行音乐文化,了解流行音乐文化
教师要把流行音乐文化融入到声乐教学中,并且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那么首先就必需了解和正视流行音乐文化,流行音乐的内容比较通俗,形式丰富,风格多样,旋律动听,浅显易懂,有广泛的受众基础,很受大众的欢迎。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包括整个音乐教学,一提到流行音乐,一些教师就把它定义为不健康的音乐作品,并且非常排斥这种类型的音乐,在教学过程中不会播放流行音乐,也不允许学生唱流行音乐,更有甚者连谈论都不可以。其实这是对流行音乐文化的一种片面认识,作为一名高职音乐教师应该尊重多种音乐文化,既然流行音乐有着其独特的魅力,那么教师也应该接受,一方面要从内心真正的正视流行音乐文化,肯定流行音乐文化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另外一方面要深入的了解流行音乐文化的特点和发展现状,了解班级中哪些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是学生喜欢的,为什么喜欢,学生喜欢的这些流行音乐作品在风格、节奏等方面又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只有正视和深入了解流行音乐文化后,才能有效的把流行音乐文化融入到高职声乐教学中。
二、在演唱的技巧中恰当的加入流行音乐
在声乐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演唱的技巧。按照唱法的分类来说,流行音乐也可以叫做通俗音乐,这种音乐唱法特点在于演唱者的整个状态比较放松,唱的形式自由,它特别强调利用演唱者的原有声音进行演唱,没有过多的规矩。以往的声乐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生演唱技巧时,特别注重强调“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原生态”唱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诸多“规矩”的限制,在机械式的格式下进行演唱,反而禁锢了学生能力的发展,这并不是声乐教学的目的。高职声乐教学培养的是未来的小学教师,需要的是自由、自然的歌唱,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高职声乐课堂,应该做的是在学生原有的发声能力上进行引导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因此,教师在训练学生的演唱技巧时,可以引入通俗唱法,摒弃一些不必要的规矩,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有效提高。
三、在表现形式上恰当的加入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文化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表现形式方面丰富多彩,甚至引领着整个音乐文化的发展方向。流行音乐文化中,乐队是比较常见的表演形式,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乐队表演的方式比较即兴、深受学生们的喜爱。这种表演形式借用了先进的科技技术,把各种乐器的演奏和演唱者形成有效的结合。以一种充满个性的方式把音乐带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据了解,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当中,有不少学生都会玩乐器,甚至还有些学生组成了自己的乐队,作为一名教师,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应当利用一切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培养,把每个学生的掌握的不同乐器和声乐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声乐课程的积极性和兴趣。让他们主动学习声乐知识,而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
此外,歌舞剧也是流行音乐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把歌舞剧的表演方式融入到高职声乐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声乐技巧也是很有帮助的。一般的歌舞剧都包括了演唱、表演、舞蹈、对话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通过歌舞剧的运用可以让学生的演唱技巧表现出来,根据不同的表演角色采用不同的唱法,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给予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而且能够掌握更多的声乐演唱技巧。
四、根据歌曲的内容,有选择的使用
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虽然只有短短的百年历史,但流行音乐文化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在演唱技巧、艺术表现形式上合理的运用流行音乐文化的确给高职声乐课堂带来了生机,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我们在看到流行音乐文化带来的益处时,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由于流行音乐文化表现的内容和形式没有统一的格式,良莠不齐,很多的流行音乐作品也未必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一些传播正能量的流行音乐作品的确是佳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的进行引入,有些流行音乐纯粹是烂大街的口水歌,例如爱情买卖诸如此类的歌曲传唱度很高,但是根本没有什么可以吸收的养分;还有一些流行音乐作品传播一些不健康的负能量,这样的作品也不应该出现在课堂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爱好和教学实际情况选择一些积极向上的流行音乐作品进行教学。例如王力宏的《龙的传人》、谢霆锋的《黄种人》、周杰伦的《霍元甲》、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等等,这些都是积极向上的歌曲,其实这类歌曲还有很多,关键是教师慎重选择。
五、结语
综合上述所说,流行音乐文化的有效运用的确是提高学生声乐知识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丢弃传承的声乐,而没有目的去追求流行音乐,传统的声乐作品始终是学习的基础,流行音乐作品只能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不管是传统的声乐还是流行音乐,都应该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有效、恰当的运用他们,真正的把流行音乐文化融入到高职声乐教学中,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学习声乐知识,实现音乐本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晋伟,代有俊.将流行音乐引入高职声乐教学的必要性[J].文艺生活,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