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教结业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教结业论文范文1
促进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展示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的教学成果,有效推动高校学前(幼儿)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以及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
二、主办单位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幼儿教师教育
三、协办单位
全国各高校学前(幼儿)教育学院(系)
四、活动时间
征稿截止时间:2017年6月10日
评选揭晓时间:2017年7月30日前
五、评审委员(排名不分先后)
郭力平(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蔡迎旗(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刘晓东(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秦金亮(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刘云艳(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张博(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鄢超云(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贺永琴(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郑健成(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王彩凤(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六、活动组织
1.评选范围:全国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2017年应届毕业生独立或合作撰写的毕业论文。
2.论文分组:分设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含硕士生、博士生)三个组。
3.论文推荐:大专、本科生参评毕业论文由所在院校(系)集体推荐。推荐数量:大专生严格控制在本院校(系)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5%以内,本科生严格控制在20%以内。每篇参评论文均应附上两位具有高级职称指导教师或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评语。研究生推荐名额不限,由导师推荐并写出评语。所有参评论文均一式一份并附上作者本人学生证复印件,于2017年6月10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寄至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号《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编辑室(邮编310012)。参评者同时将参评论文的Word文档以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 。
4.子邮件格式要求:邮件主题请写:学校+姓名+论文题目。附件文档名请写:姓名+论文题目。附件文档全文宋体、小四号、两端对齐、1.5倍行距。在发送电子文档前,请删除论文中的学校名称和导师姓名,以及页眉、页脚及致谢页中有可能涉及学校、导师、作者本人的相关信息。
七、评选和奖励
1.特邀全国各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学科带头人组成论文评选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分组评选,按一定比例评出各组优秀论文。
2.由主办单位颁发获奖证书。
3.获奖结果将在2017年9月《幼儿教育・教育科学》杂志及其官方网站“幼儿教育网http://”上公布,部分优秀论文将选登在《幼儿教育・教育科学》上。
4.获奖作者编入“中国幼教招聘网http://高级人才库”向全国各用人单位重点推荐。
八、重要说明
幼教结业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关于师范生尤其是高职高专师范生的培养与实践教学的对接,应该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语文教育专业的建设必须紧密联系中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本文简单地探析了语文教育专业的建设跟中小学语文教学间的对接。
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有两个重要的 “点”:一个就是数不胜数的中小学生;另一个就是各个培养师范生的学校。在现阶段,我们的语文教学事业正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将传统的教学理念“应试教育”或者“知识教育”变为“素质教育”以及“创新教育”;同样,我们的师范生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一、围绕对接基础,采取有效措施
1.分析中小学语文课程教改内容,是展开“对接”的基础前提。
目前,部分大学师范类教育对中小学的教育课改持茫然态度,对教改过程不去关注。这是必须得重视得关注的现实问题,那么他们怎么可能对中小学语文课程教育深入地去解剖,如何更透彻地知晓专业语文知识的建设,怎么可能培养出高品质的语文专业老师呢?因此,我们要努力切合语文教师行业对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要求,紧紧抓住教师职业性的特点,及时了解中小学整体教学动态,剖析语文教改全过程,这样的话,才可以做好引领工作,我们的毕业生才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才能进一步促进中小学语文教改的发展。
2.把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理念作为出发点,寻找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2.1明确“核心”地位,换句话说,素质教育的培养、创新意识的锻炼在整个中小学语文里面占着核心地位。由此可知,我们应强化语文素质教育跟创新精神的培养力度:要求语文专业学生对语文课程教学严格审视;研究整体语文的素质教育跟创新精神。进而我们可以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师资力量。
2.2完成“转型”任务,针对老师的教学来讲,完成从知识型、授课型的教学模式转为创造型教学的任务;针对学生的学习来讲,完成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转为创造性学习的任务。普遍情况下,我国教育模式都是所谓的“应试教育”以及“知识教学”,而在新时代里,更需要培养一些可以高效创新的高素养人才,同时,我们在教育的关注力上要从原先的只注重知识教学转为注重素质教育,进而使知识导向变为创新能力的引导。这就要求我们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等方面实现语文教育专业建设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对接。
二、从实际出发,提出有效措施
1.在实践中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基础上,才能进行“对接”工作。一般情况下,语文教育专业的构建对整个中小学语文教学情况不能无动于衷,必须要透彻解析语文教改工作,所以要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实践工作中去。总之,只有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长远。再加上,语文素质教学构建同样也是以实践为基础展开创新教育工作的。让语文专业教育和教学工作相互融合,展开“互动”活动,我们可以开设综合性实践训练课,强化见习、实习环节,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我们的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推进中小学语文专业教改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水准,另一方面,还可以更深入地探究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2.语文专业教育应严格遵循“新课标”理念,积极参与到中小学语文课程的素质教育训练跟创新工作中去。怎样才能将素质教育的整体思想贯彻于语文教学工作中呢?先要有行动做指引,然后再进行实验展开深入探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行业背景和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及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对语文教育专业进行比较全面的剖析。从而制定出一套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做好对接准备,构建素质理念
1.创新语文专业新工具,为“对接”做好关键的准备工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中小学语文教学都在不断展开改革策略,进而更高效的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水准。但这些改革都是以“应试教育”或者“知识教育”为前提展开的。在现在新时代里,都强调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提升,进而培养出高素质、高创新能力的学生。
2.构建专业语文的素质教育理念,贯彻整体素质教育语文课程方针
2.1培养语文专业学生的教育素养。其主要目标就是应该要“学会如何做人”,而且是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接班人,做一位情感智商都很高的文化人,第二个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跟实践力,从而做一位创新能力跟实践能力都超强的老师。
2.2锻炼出数不胜数的语文专业高师。有好的老师,才会培养出好的学生。“名师出高徒”的道理大家都懂。作为高师,其语文专业素养应比较杰出,我们的语文专业教育必须培养出有一定水准的语文教师,同样在教改进程中也可以作出一些优异的成就。
2.3提升语文专业学生整体的创新意识。这不仅仅只包括了所谓的心理层面创新,还包括了对事物的认知层面创新以及最重要的实践层面创新。最主要的,老师应该从质量、从主体、从学生这三点出发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而更好地引领学生进行语文方面的创新,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找好对接点,展开实验教学活动
1.做好基础的语文知识教学,作为“对接”目的的着重点。
语文专业课程教学要及时改变目前不适应社会、不适应经济需求的发展状况。最先要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及时转变整体语文的教育观念并深化教学的改革事业。现阶段,语文专业教育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缺陷:未重视培养全面的教育素养以及整体创新能力提升,这跟现在的中小学文化教学事业是不相同步的,整个专业教育应该要掌握住对素质教育及创新能力这一系列核心的培养发展,从而在“如何对接“的这一工作上练好个教育工作者的自身功力。
2.语文专业教育应积极解决跟中小学语文知识课程的对接工作,展开一系列高效的教改实验活动。
2.1构建“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深入调研语文教师行业对本专业人才的具体岗位需求,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要让学生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在创新的条件下实现素质教育跟创新意识间的对接目的。
2.2调动资源,提供环境和条件,使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贯穿教学始终。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有效整合,加强与教师职业能力要求的有效对接。课程设置实行模块化,每一模块都能相应实现一定的职业行动能力目标。课程内容的选取整合上突出与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效对接,同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五、结语
有上述内容可知,想要做好语文专业教育跟中小学文化教学间的对接工作,就应该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需要适时进行创新教学,才能真正贯彻高职高专“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
参考文献
[1]陈瑾. 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D]. 湖南师范大学, 2011.
[2]韩丽梅. 文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失落[J].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4): 87-89.
[3]匡锦,易宏.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对东南亚汉语教育影响力的研究——以云南开展对外汉语教育为例[J]. 学术探索, 2010(5): 139-144.
幼教结业论文范文3
不断追问“两个假如”
董玉媛园长时刻提醒自己和教师们,面对孩子时,要不断追问自己两个问题:“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前者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后者渗透情感,当作自己的孩子,熏染教师的人文情怀。“两个假如”引领教师以爱心、诚心对待孩子和家长,用教师的专业化工作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董玉媛园长一直强调说:“津南一幼的教育目标是着眼于幼儿一生的发展,帮助幼儿健全心智,完善人格,注重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的培养,为他们今后的成功奠定基础。”所以,津南一幼将礼仪教育确定为办园特色,以开放的国际视野把中国文化的根扎实在幼儿心里,让幼儿带着礼仪走向社会。从津南一幼走出的孩子进入小学后,在道德行为、学习习惯、知书达理等方面均有上乘表现。同时,他们懂得合作、感恩,有责任感。作为中央教科所礼仪课题研究的“礼仪教育实验园”,津南一幼积极开展“幼儿生活礼仪的培养与研究”的科研课题研究。通过礼仪教育,提升了园风园貌和文化品位,促进了教师、家长礼仪素质的全面提高,营造了幼儿成长的良好环境。目前,津南一幼的礼仪教育已见成效,孩子们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的礼仪行为、道德素养令人欣喜。在科研和实践中,教师不断反思、调整,培养幼儿礼仪规范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科研+特色”助推着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津南一幼先后有十多篇礼仪科研论文、案例在市级、区级论文评选中获奖,津南一幼的礼仪教育深入扎实,硕果累累,形成了令人瞩目的育人特色。
幼儿毕业离园时,在结业式上,当教师和幼儿共舞《有你的地方是天堂》时,那唯美的情景让许多家长潸然泪下。家长们很久不愿离去:“感谢幼儿园、感谢老师,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幼儿的成长、家长的认可,再一次让教师享受到教书育人的幸福,体验到集体力量的巨大。
人人都是幼儿园的主人
造就一支精良的干部、教师队伍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津南一幼有着良好的文化传承,正是依靠这些深厚的文化底蕴,凝聚着园内全体教职员工的心,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营造了一种“家”的氛围,彼此相互扶持、亲和互助。作为“一家之长”,董玉媛和大家一起勾勒津南一幼美好的发展愿景,明确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奉行一致的价值取向,对园领导的一些举措和做法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久之,园内形成了适合津南一幼发展的独有的优秀团队精神——人人都是主人翁,集体合作力量大。团队中的每一个人既有公正、独立的发展平台,也有群体的智慧和合作支持,个人的发展和幼儿园的发展水乳相融、紧密相关。
董园长经常对教师们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幼的形象代言人,一幼为我们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我们想工作、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氛围中,就拿出多少真诚和努力,要让幼儿园得到社会的认可,需要每一位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大家共同制定了津南一幼的“三年规划”和教师的“三年规划”,让教师共同创造津南一幼的美好未来。“家”的概念,使教师普遍认识到主人翁的态度、公正的精神和责任意识是他们基本的道德水准,并以此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言行,自觉维护幼儿园发展。幼儿园的“三年规划”,让教师感受到幼儿园支持教师发展的决心和力度,于是,都认真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找准了发展方向。而董园长按照她们的需求精心规划,为全体教师提供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让广大教师享受成长和成功的快乐。津南一幼选择国内学前教育发展先进的上海、南京、北京等地作为培训基地。每次外出学习人选的确定要反复研究,培训内容要符合教师需求,回园后能起到引领作用。上海二期课改成果推动之际,丁嘉维、张志焕两位教师学习回园后,不仅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将感受到的区角游戏的震撼结合津南一幼的实际,展开动手实践。津南一幼开始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游戏环境,以丁嘉维的班为试点,全园参加研究,整整一学期,丁嘉维没有休息过一个双休日,调整区域的布局,研究每一个区域的功能,精心准备游戏材料,分析幼儿的游戏水平。试点班的成功激发了全园教师创设区角游戏环境的热情,游戏活动在园内取得了较大成效。并且,津南一幼的区角游戏活动向全区姐妹园开放,为他们的后继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细节决定成败,合作成就共赢
董园长说:“越是细小的事、易于被领导忽略的事,越容易影响教师的情绪和工作。”全园有近60位教职工,一学期的统计,没有一例迟到或早退的。教师说:“每天早晨,看到园领导站在大门口迎接教师和幼儿,要是自己迟到了都不好意思啦!”董园长从不要求教师加班,但下了早班的教师没有一个到点就走的,是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不甘落后的精神使她们无需扬鞭自奋蹄。教师说:“董园长经常是第一个到园,最后一个离开,我们自己的工作没做完,如果走了总有一种负罪感。”这两句话,不仅能够看出津南一幼教师们的思想境界,更能反映园领导的行为在群众中的影响多么重要。
干部和教师、教师和教师的协同合作是提高办园质量的关键。如董玉媛园长所言:“一所幼儿园的成功是全面的成功,单凭某个教师、某个方面的成功,不足以支撑起一所幼儿园的成功和完美。幼儿园的长远发展必须依靠一支结构合理并能协同合作的教师团队,保持团队持续发展、优质发展。”
每年暑期聘任是董园长苦思冥想的时候。她和行政人员要反复思考,反复研究,力求让整个团队搭配更加合理、合情,要考虑每个人的思想动态、业务能力、脾气秉性、兴趣爱好,甚至考虑谁的气场更强大,谁能改变谁。教学园长帮助班组长科学、合理地组合班集体。首先保证了每个班集体和谐稳定,积极向上,才能有整个幼儿园的和谐发展。即使在教师队伍稳定的今天,津南一幼仍然将此项工作作为重点,不敢有半点松懈。
学前教育每两年有一次区级、市级优秀教育活动评比和教师技能大赛,教师们把集体的荣誉放在个人名利之上,每个获奖教师也都会把成绩归功于集体。在最近一次市级优秀活动评比中,津南一幼派出的李娜老师在赛前曾两次住院治疗、身体情况较差的情况下,用责任感和意志力战胜了困难,获得全区第一名。面对李娜老师的坚持,董玉媛是喜忧参半,可喜的是李娜作为津南一幼一员的这份责任感和荣誉感,忧的是面对竞争激烈的参赛过程,担心李娜的病弱身体吃不消,作为一园之长,她所能做的只是帮助李娜减压,告诉她不要有心理负担,不要加班加点,用平时的状态参加比赛就行。可是,每天幼儿离园后,李娜和班内的教师都加班工作到很晚,还有很多教师主动要求帮助她们调整环境、制作活动材料。教师们说:虽然是李娜做课,但她代表的是津南一幼教师的水平,我们要支持她。在大家的精诚合作下,实力是最好的证明,荣誉是最好的报答。每一个活动、每一次成功都凝结了集体的智慧和汗水。教师们深知,优秀的个人成就了优秀的集体,优秀的团体助推了个人的成功。
幼教结业论文范文4
对于一流高校理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本专业继续深造是比较保险的出路,也是大多数人的选择,除此之外的举动,例如工作、转系等等,都被视为冒险项目。
与李杰的清闲相比,在上海,4岁孩子的父母们忙碌起来,5月和6月是幼儿园报名的高峰期,一些名牌幼儿园的名额早早就会被一抢而空,为了能在9月开学时给孩子寻找一条“金色起跑线”,家长必须提前数月打听情报、尽早在网上登记,“通路子”、找关系,有的家庭一家六口悉数出马,清早起床分赴不同幼儿园拿号排队,以便能让孩子在多家幼儿园得到“面试”机会。“和高考填志愿一样。”有家长在幼儿论坛的择园版抱怨,他们心力交瘁,同时也暗自担忧,如果从4岁起就如此疲于奔命。那未来的十几年学习生涯,甚至毕业后孩子的工作出路,都像是一副枷锁,牢牢束缚住他们的生活和希望。
“名牌大学”VS“理想的大学”
威尔・肖茨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谜语学’学位的人,1974年,他进入印第安纳大学学习,该大学有一条规定――本科生可以自行设计学位课程,专业方向不限,只需要满足基础课及学分要求。这在很多高校是想都不敢想的规定,可是给了威尔一个机会,这个喜欢猜谜的年轻学生试着提交了一份谜语学学位课程计划。教授们虽然吃惊,最终还是批准了,于是他读完自己设计的谜语学课程,提交西方谜语史论文,随后考取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三年后放弃考律师(美国律师的吃香程度相当于如今中国的公务员),进了一家杂志社编写字谜。
如今,威尔的“成功业绩”包括《纽约时报》的纵横填空字谜和NPR周日字谜节目;家藏两万种古今谜语文献,包括十六世纪珍本;还创办了全美字谜大赛和万国谜语锦标赛,担任世界各地的谜语赛事的主席、评委或特邀顾问。
作家冯象在《理想的大学》一文中写道:“我在威尔身上看到了理想的大学,那里,学生可以自由发展个性与才智,而不必套进同样的模子,试图长成或装扮同样的人材。千人一面,一个脑袋。”
李杰谈论他们班那个“唯一去找工作的同学”时说:“他是一个比较有想法的人。已经直接保博了,可是想到未来5年都待在高校研究所里,而研究的项目又不一定是自己想做的,与其浪费青春,不如干脆进入社会锻炼。”
1986年12月出生的李杰是江苏前黄高级中学保送至清华的学生。当年在那个省重点学校,他排名年级前五,父母对他报考化学系有意见,希望他读一个例如计算机那样的专业。“社会上所谓热门专业,好找工作,都是错误的。10年前计算机那么火,都去读,现在毕业的学生不过也就是当个底层IT人士罢了。”李杰费了一番口舌说服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他的父亲后来觉得“学化学可以做药,做化肥,人没有计算机也能活,但生病了不吃药不行”,便想通了。李杰认为自己也算是对出路想得比较明白的人――这是他的爱好,他愿意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而他的很多同学是“随大流”,既然大家都走这条路,也很保险,那么就这样吧。
去年从北大生物系毕业的吴玫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她不尽然同意“保研―出国―直博”这一高校理科生的单一模式,毕业后当了一年古琴老师。“我的同学都觉得我很奇怪。”她穿着亚麻布的衣服,在琴馆过着弹琴、上课、喝茶这样相对悠闲的日子,她的父母也希望她能够继续深造,或者回西安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她现在需要给父母一个留在北京的理由,因此也考虑如何重新规划人生。跳出现有体制总要经历阵痛,吴玫不否认压力很大,虽然觉得在琴馆或许是一种逃避面对“模式化人生”的方式,可是她的眼神看上去颇为坚定,并不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
“成人”VS“成功人士”
过了22岁这个坎,李杰和吴玫结束必要的学业,做出了自己对人生的选择,完成了没有仪式的成人礼,进入真正“成人’’阶段,“自己对自己的决定负责”,他们都提到了同样的一句话,然而却离目前社会价值观中“成人”的光环还很远。
李杰算了一笔账,如果去国外读博士,那么一年奖学金就有2万2千美元至2万5千美元不等,通常开销1万至1万5肯定够了,剩下的1万美元是“净赚”,5年下来也有5万美元的积蓄,按照现在的汇率计算,相当于30万人民币左右,“等拿到博士学位回来,买一套房子的首付算是有了。”
那些指望孩子将来上名牌大学,赚大钱的父母恐怕要失望了,“成人”与“成功人士”之间不划等号,22岁出国,读完博士已经29岁,该谈婚论嫁了,“没房没车谁要你々”李杰说。而如今家长的投入,光是属于非义务制教育的学前教育,费用已经不成比例的高。根据上海市的一项统计,幼儿园有“六大费用”是逃不了的:公办幼儿园伙食费4元/天;托管费在公办的示范幼儿园收费1200元左右/月,一般中等私立幼儿园的托班管理费是每月800多元,而收费高的则在1200元以上,有台、港地区投资背景的幼儿园一般是每月2000元,更有以美元收费的,折合人民币每月上万元;代办费用于幼儿园订阅幼儿教育类书籍、购买文具用品和卫生用品的支出,一般每学期收100至120元;中午睡觉要购买的被褥费80至400元左右,有些幼儿园还会要求购买校服,置装费大多在200元以上;休闲活动费,根据活动成本计算;特长兴趣班,这个收费过杂,无法计算。此外不包括赞助费。
问题在于,李杰的同学中,他很少听说有人上过课外补习班的,吴玫也如此。李杰的一个室友,初中二年级几乎没上过学,因为“他上初一时把初二和初三的教材都看了,说很简单嘛,没什么难的,他妈妈也管不了他,差点退学了。”事实上这名室友照样轻松考上了清华。巧立名目的补习班,顿时成了一种悖论。
“好好学习”VS“好好做人”
2009年6月2日,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姜钢透露,今年高考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名,比去年约减少40万,将有84万应届毕业生不参考。幼教热与高考“遇冷”形成可笑的反差。从4岁到22岁的成长期,中国人承受着冰火两重天的考验,这段时间里教育成为一个家庭唯一的重头戏,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54.7%的父母要求孩子读到博士,83.6%要求孩子考试考前15名,2005年全国妇联的一项调查显示,母亲对孩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好好学习”,排在其后的是“功课做了没有”。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这样容易造成“情感荒漠化”,即只将注意力集中在知识和技术等狭窄的领域,为实现个人目标而很少考虑可能带来的恶劣后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