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范文1

【关键词】现代园林;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目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出现了环境不断恶化的局面,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也不断的增强,因此生态园林也随之得到快速发展。植物在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化城市等方面的功能和效益也逐渐凸显出来,但有些城市片面追求“立竿见影”的生态效果,单纯顾及形式上的视觉冲击,在植物景观设计方面违背了科学发展规律,出现盲目跟风、急功近利等现象,也忽视了植物本身对环境是否适应、种类搭配是否合理的原则。事实上,植物不仅能创造丰富的园林空间结构和艺术效果,也可以发挥为人们提供遮阳避暑场所、有效调节小气候环境等人性化功能。

1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现状

植物是园林景观环境中唯一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要素,更是园林空间区别于其他空间艺术的根本。我国的园林自古以来在植物营造方面就有丰富的经验,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我国的古典园林主要受神仙思想、天人合一等哲学观念的影响,形成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含蕴等特点,尤其是在植物空间的营造时,极其注重自然美。这些传统园林的精髓对于西方园林的发展曾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在现代园林的规划发展和建设中也继续发挥着积极作用。

可是如今,经济的高速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给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有些城市为了追求片面的绿化效果,盲目地在形式上搞植物种植,随便选择品种,为了追求时尚,片面放大植物的观赏功能,完全不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还有些城市的园林设计者并没有进行实地考察,也没有查询相关数据,就盲目引进高档次树种,这不仅耗费人力、财力,造成严重的浪费,也违背了树木的种植原则。另外,绝大多数城市的种植模式为大草坪式,这种单调的种植方式毫无新意可言,并且容易使人出现审美疲劳,不符合美学特征。

2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为了使现代园林景观空间良性循环,有效而科学地调节城市生态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营建时应当遵循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法。

2.1正确的选择植物及其配置方式

园林植物空间的构成主要靠乔木和灌木以及其他草本植物为主。在进行配置时,要注意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相搭配。灵活地运用植物的组合方式,既可孤植又可对植、群植,合理地控制空间节奏,做到疏密有致,层次丰富。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林冠线和林缘线的变化,用植物来创造变化多端环境,以有效地引导游人的视线。植物既可以用来做主景,同时又要充分考虑与其他园林要素相搭配,设计时结合不同的主题、渲染不同的意境,让游人情景交融,条游赏兴趣。做到这些需要对各种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有深入的了解,综合运用植物的树形、色彩、质感以及香气进行配置。

园林的种植方式必须服从植物固有的发展规律,合理配置树种,充分发挥它们的功能和观赏性,此外还应该注重植物的生态效益。

2.2 整体性与功能多样性的统一

植物的种植不得违背现代园林景观的大背景,必须立足于自然地理条件,因地制宜,首先要将整个景观的布局当作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是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来进行种植设计,从横纵向两方面考虑,既给人视觉享受,又给人嗅觉、听觉等各方面的立体感受,园林空间应当尽力做到高低有致、前后错落,有一定的起伏变化,不得过于单一。同时,要满足园林的经济效益,可以在设计上多使用对土壤要求不高,容易生长的经济类植物,通过复杂的设计,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当下,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植物种植的新思路、新途径,经济的发展使得现代化建筑有着宽敞的空间、畅通的空气、稳定的温度,并且拥有了优良环保的灌溉方式,这些都为植物的生长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这就使得植物景观的发展朝着良性的方向进步。并且我国园林自古就拥有其独特的古典的设计方式,这种设计方式凸显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如今园林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照条件,因此,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将这些经验进行合理的搭配和应用。

3.3 加强政府的合理管理

在园林发展过程中,政府始终占据主导位置,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的营建从头至尾都离不开政府对资源的配置和管理,政府必须要建立相关机法律制度、设立相应的机构对植物景观设计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护绿色环境,并对人工绿化进行后期维护;同时,应当建立相关数据库,将与环境相关的信息收集到数据库中,更好地掌握发展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从而研究出解决方案。另外,有必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好居民自治,可以通过举办相关活动的方式,鼓励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城市绿化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中来,还可以成立相关的志愿者组织,嘉奖有奉献的群众,促进良好环境氛围的形成。

3 结语

总之,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是一项极其复杂但意义重大的系统工程,要充分考虑到园林植物的真正功能和内涵要求,作为设计者,要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拓开植物发展空间,真正的设计出有助于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方案。作为政府,要构建绿色管理体系,这也是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但由于生态环境问题存在地域差异,并且我国的园林建设正在发展阶段,并未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绿色政府管理体系也在不断地摸索和发展之中,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我国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一定会朝着更好地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会太西方企业绿色管理的外在诱因[J]生态经济,2007(5)

[2]杨鹏, 薛立, 陈红跃.论生态园林和生态风景林的功能与建设[J]; 广东园林; 2004(02).

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范文2

[关键词]园林植物造景 教学改革 课程

专业教育具有其独特性、实用性、研究性及时代性。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教育方式和方法也应与时俱进,而不是固步自封。这便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方法与手段也要随之不断的调整与更新及改革,以便促进不同时期的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与时代接轨,满足社会的需求。

而园林专业的教学特色,除了具备上述专业教育的统一特点外,更多的则体现在其与多个学科的相互联系和渗透中。由于园林与建筑、规划、生态游憩、环境保护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体系都有相互嵌入和补充的版块,随着整个园林学科的发展,知识结构体系也在不断的扩展。要实现教学内容如此规模的扩展,就必须按照园林专业的现代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框架设置课程。

一、园林植物造景的课程内容和要求

《园林植物造景》是风景园林专业的必修课程,此课程是以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设计初步、园林建筑、园林规划设计等课程为基础的专业课程,也是风景园林设计等后续课程的重要依据。[1]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布局、技法,绘制空间合理、景观合宜的各类植物种植类型。学生可通过植物造景设计的各种表现技法,灵活运用不同种类植物进行造景设计的培养。

园林植物造景的课程由包含理论及设计两方面。包括园林植物造景的类型特点、表现技法、美学特性、生态学原理、植物造景的原则方式,以及植物造景程序;设计部分则是通过案例解析及实作联系,逐渐掌握在已完成的地形、道路、山水、建筑等园林要素的绿地种植设计。

由于园林植物造景是一门设计学和植物学交叉结合的学科课程,因此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设计表现能力和艺术审美情操,同时具有扎实的植物学科基础,即:能熟识各类树木、花卉的品种及其生态习性、观赏特性等。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

大部分的学生,在接触本课程前,对园林树木、园林花卉仅停留在常见植物的表层认知上,对各类植物的生态特点、生物学特性、观赏特性均不了解,对怎么去运用和搭配组合植物没有形成知识框架和思维模式,仅仅通过自身的审美来确定“好看”或者是“不好看”。由于对植物了解的不透彻,往往也会忽略一些重要的信息和设计参考要素。例如:很多学生在对植物设计的应用中,局限于园林植物的花、果、叶的视觉观赏效果,而忽略了植物的芳香、质感、姿态等特性,而这些特性通常是营造一个景观优美的生态植物群落所必不可少的信息。

(二)设计水平较低

首先是学生的设计表现手法、表达能力欠佳。学生绘制设计图时,内容表达不够规范、图样效果缺乏表现力。其次,所选园林植物种类单调,仅限几种常见品种。对于树种选择,没有统筹考虑,过于随意,没能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

(三)相关专业知识不够全面

学生对于查阅相关专业书籍资料,扩展园林植物知识,缺少能动积极性。因此,在对植物景观特点、文化内涵等方面理解不够深入,故而造成植物运用不当,设计说明文本编写不够详实、生动。

三、教学改革的初探

(一)丰富学生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论知识

包括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植物的理论知识。在园林绿化景观中,植物是极其重要的设计要素,是使园林环境充满生机和美感的关键。因此,首先应提高学生对植物的认知水平,包括对中外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特点,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的了解;通过对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生态习性的了解,充分掌握如何恰到好处地利用和园林植物的姿态、体重、质感等特性来营造丰富的视觉景观,同时让观赏者也充分通过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其它感官,来享受植物的芳香、质感等特性,给我们生活增添的美。其次,需要通过加强植物配置方式,植物景观设计方法的学习,并且与园林规划设计的造景手法紧密结合,来体现植物个体和群体的形式美,突出植物种植与人工硬质景观之间的关系,以及反映人们在欣赏时产生的意境美。这就要求学生将借景、框景、引景、漏景等造景手法同植物的孤植、对植、丛植、列植、群植等配置方式充分利用结合起来,从而营造出丰富的园林植物景观。

(二)欣赏借鉴优秀的植物景观设计案例

园林植物造景作为一门设计类课程,要求学生更多地是要具有丰富多样的设计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将理论的讲解、设计作业的练习、植物造景案例的引入有序地交叉结合起来,使学生的专业学习能与社会发展步伐保持一致。通过自然与种植设计、社会生活与种植设计—游憩空间、视觉景观与种植设计、审美意境与种植设计这四个主题内容,分别融入介绍先进的设计理念和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作品,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2]。

(三)加强学生实作练习及实践性教学

首先是通过分组设计方案、演示方案等练习形式,来训练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及个人设计理念的表达能力。其次,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学生外出参观实习。通过对一些优秀园林作品的参观及到施工现场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植物配置的认识。对于植物的观赏特性和规格大小,有更直接的感性认识,从而可以提高学生植物造景设计立面图、效果图以及种植施工图的绘制能力。

四、结论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设计类课程。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将不同类型园林植物灵活配置,将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景观要素合理搭配,做出更好的设计作品,是我们专业教师需要不断努力,为之不断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美仙,董丽,尹豪.“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实践教学改革初探?《中国林业教育》.2011年02期

[2]申亚梅,等.《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考?南京林业大学园林规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七卷增刊2007年12月:120-122

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范文3

关键词: 园林景观 空间设计

0前言

园林艺术是时间与空间的造型艺术,园林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空间的弹性部分,极富变化的动景,为园林增添了生机和野趣,丰富了景色的空间层次。

1 园林植物在园林空间营造中的重要性

园林的设计既是一种环境设计,也是一种空间设计。中国的古典园林非常重视空间的组合、营造。在现代园林中,空间营造非常重要。随着人类社会、城市环境和文化水平的变化、发展与提高,人们的艺术情趣和审美意识也在改变,园林植物既能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又能创造优美的环境空间,因此园林植物这一构成要素,在园林空间营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类型

合理利用植物丰富的造型与组合搭配,能够创造出各具特色的空间景观。

2. 1 开敞空间

人的视平线高于四周景物的空间,称为开敞空间,它外向、无私密性。园林中由低矮植物营造的开敞空间气氛明快、开朗,常成为人们良好的游憩活动场所。由如茵的草坪,斑斓的花卉,矮小的灌木等植物材料营造的空间均能达到此种效果。

2. 2 半开敞空间

园林中以植物材料为主营造的半开敞空间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指人的视线被四周植物的枝干等部分遮挡,人的视线透过稀疏的树干可到达远处的空间。另一种则是指空间开敞程度小,单方向,常用于一面需隐密性,而另―面需景观的环境中,在大型水体旁也很常用。这两种空间在形式上虽不完全相同,但有着共同的特点,即二者都不是完全开敞,也没有完全闭合,身处其中,人的视线时而通透,时而受阻,富于变化。

2. 3 封闭空间

由基面、竖向分隔面和覆盖面共同构成的林下空间,利用乔木树冠形成的覆盖面隔离向上的视线,同时林下灌木对视线的流动产生阻挡,人的视线四周均被植物所围合,形成视线的封闭,称为封闭空间,它无方向性,具有私密性、隔离性。

2. 4 覆盖空间

指由树冠浓密的遮荫乔木构成的顶面被覆盖,而立面为空透的空间,能带给人较强的归属感。同时由于树冠的厚度和质感不同,能产生不同的遮荫效果,为人们创造舒适的游憩环境。

3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构景手法

植物景观空间即要在具有实用属性的同时还要赋予它美的属性。多样统一是形成美的植物景观空间设计的原则。在植物景观空间中多样统一通过简洁、多样、均衡、强调、秩序和比例6个因素对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的合理选择、组织,而得以体现。

3. 1 简洁

在植物景观空间中创造简洁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重复。重复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来体现。植物形态的重复将带给观赏者视觉上的舒适、宁静感,并形成似曾相识的亲切感。一个空间中可以有各种特征完全一致的植物的重复,一般在形成覆盖式植物空间和竖向植物空间中运用较多,这种景观十分单纯,没有变化,过长会令人感到单调。另外,在设计中更多可以采取植物组群重复的手法,或者使每一组植物组群的1/ 3 与相邻的组相同,这种重复表现出了一定的变化。或确定重复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质感等特征至少有一种是具有变化的,这样使得组群、空间之间都有了联系,形成了统一。

3. 2 多样

过于单纯的构图会令观赏者感到平淡单调,利用多样性则可以控制过多的重复,引发人们的兴趣。植物景观空间形式的多样性同样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的变化来体现。但应注意,多样性的体现并不是将所有无关紧要的东西进行排列组合,过多的变化只会导致混乱,而应在具有一种控制性的贯穿整个构图的植物种类之后进行变化。这种作为构图基础的植物称为基调植物,用于调整构图的植物称为重点植物,实际上无论植物空间中哪种视觉要素发生了变化,多样性都产生了。

在表现多样性同时,也要考虑统一的形成,在3~7 种不同种植物组成的植物组群中,主要表现形态、色彩、质感中某两种植物特征,大多数植物的这两种特征均相似,或者在8~15 种植物组成的植物组群中,大多数植物有一种特征相似,则整个植物景观可形成多样统一。多样性形成的方式有对比、相似两种。对比将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形成跳跃感,而相似的多样是平缓的,给人带来宁静、平和的感觉。

3. 3 强调

在植物景观空间中,强调打破了植物材料的秩序和模式,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以控制空间构图。植物景观中强调作用通常由主景植物来实现。主景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其形态、色彩或质感在该植物群体中是否足够突出。对于形态来说,在一个群体中若有一种植物具有对比形态或具有显著的形态特征,将会在群落中凸显出来。质感亦是如此,如果在植物景观中的控制性植物模式的质感为细质,则利用粗质或中性质感的植物即可创造强调效果,反之亦然。同样,利用色彩冲突很容易在植物秩序中获得突出的色彩变化从而牢牢吸引游人的视线。

3. 4 均衡

在植物景观空间中,均衡是指植物之间的各种要素的平衡状态。均衡可以分为对称的均衡和不对称均衡两种形式。植物景观的对称均衡是非常明显的。在它的构图中心设置焦点,左右两边形成植物重复,构图稳重。不对称的均衡中心不放置在中央,形成在形式上具有变化的均衡。这种视觉上的不规则均衡,是各组成要素的比重的感觉问题。在植物景观构图中,首先要确定均衡中心。作为均衡中心的植物景观在形态、色彩、质感上应该是强有力的,中心的明确标定可以避免构图的散漫和混乱。均衡也体现在景深方面。必须保持视线中前景、中景和背景植物的均衡。如果缺少了前景或背景,空间就没有了层次,画面的均衡就无从谈起。另外,前景与背景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处理应相对平淡一些,从而突出中景植物,形成均衡感。

3. 5 比例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比例适度是设计中的重要因素。人们总是习惯于在所看到的物体上寻找与自己有关的形象联系来加以比较。合宜的尺度,使人亲切,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对于比例的研究自古就有,其中比较典型的美的比例包括黄金比、平方根矩形,它对于形成形式优美的构图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植物景观平面、立面的比例研究中,发现其中也蕴涵着典型的比例关系。因此在植物空间设计中要注重植物与植物、植物与群落之间的比例关系,使植物空间景观尺度得体合宜。

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范文4

关键词:植物配置 植物造景 中西方古典园林 现代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6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植物是景观中的“魂”,有它景观才会“活”。可知:景观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的设计。应从不同的园林植物特有的观赏性考虑园林植物配置、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考虑园林植物配置,以便创造优美长效的风景。一个好的园林作品需要植物的合理配置与植物和环境息息相关,作为一个园林设计者,必须了解植物的生理特点和配置,使它和周围环境相互衬托,形成一件具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艺术,使它给人以现实生活美的享受,因为它是自然风景的再现和空间艺术的展示。因此了解植物的配置及其造景至关重要。

在生活中,植物和空气对于我们同样重要。从窗台上的花盆到公园和森林,它们在我们的日 其他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在植物王国中几乎没有其他种类像藤本植物(又名攀缘植物)那样寻常而又广泛。它们有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生存的能力,视不同的种类顺着墙在房顶、花园、庭院、广场以及沿街生长,将我们随有植物点缀但常常显得平淡无味的生活环境装扮的有如仙境。藤本植物堪称真正的园艺师,因为它们不仅能够自下而上生长,还能自上而下悬垂,以及横向斜向生长,甚至坏绕牵引架接。它在现代城市绿化,特别是城市垂直绿化中运用十分广泛。

1.中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作用不同

1.1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作用

中国古典园林通过植物造景区分人的社会地位,在封建社会,人分尊卑贵贱,而植物材料的运用也如此,由于皇帝地位的尊贵和其所拥有的特权,使得皇家园林在植物材料的选择上考究而别于私家园林。如:松、柏长青,在皇家园林中象征皇帝长寿、江山永固。

1.2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作用

西方古典园林通过植物造景丰富园林景观。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都是西方古典园林造景的重要素材,花卉则是西方古典园林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在风景园的池塘、湖边、河旁等水体的一隅,常种植一些水生植物。

2.中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中植物的配置方式不同

中西方植物配置方式比较

配置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 西方园林

规 则

式 模仿自然山水的形态,在园林中很少能看见完全对称的规则式的植物配置景观 以规整式园林为主,出于对理性的秩序的追求,植物景观多为规则式,古埃及园林、古希腊园林、古罗马园林、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园林等植物景观石规则式的

自然式 孤植 采用较多的一种形式,它能从分发挥单株花木色、香、姿的特点,并常作为庭园观赏的主题 最典型的数英国的自然风景园林,它追求一种简单而真实的美。在西方,孤植多为高大乔木,常有一木成林的气势

丛植 一是用一种观赏价值较高的树植之成林。发挥和强调某种花木的自然特性,以体现群体美,常作为主景;二是用数种花木成丛栽植,常作为观赏的主题。 多用乔木、灌木的结合。丛植的林地边缘也称不规则的形式。丛植处用于近景和中景外,还常常奇隔景、障景的作用,以增减景色的层次与变化。同时也常将不宜入画的地面或建筑用灌木丛遮掩起来。

3.中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侧重点不同

3.1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侧重点

中过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注重植物的内涵与意境,并赋予其人的思想与情感。植物材料人格化,给植物赋予象征、联想;经过合理搭配,表达意境传达诗情画意等。

3.2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侧重点

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注重植物的应用形式。如,大面积的运用草地;注重花坛、花镜、专类园的设计等。

.4.中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其他方面的差异

(1)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显示季相变化,植物配置,基调鲜明,主题突出,意境深远;植物造景突出建筑名称,是植物与建筑巧妙融合在一起,情景交融,是游人有探幽赏花之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具有趣味性。注意植物造型艺术的运用以及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中“迷园”的设计。

5.中西方园林植物造景的相同点

虽然中西方古典园林在植物造景的作用、植物配置方式、植物造景侧重点等不同,但是由于园林植物客观属性的存在,是的中西方在造景时对植物选择搭配依据存在原则性的相同点。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按植物的生长习性配置植物。中国杂古代就认识到,植物的生长习性,除与环境紧密相依外,自身的生长特点,也同样值得重视,可谓“适地适树”。与中国古典园林相似,西方古典园林同样也是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配置植物。西方多注重乡土树种、果蔬和引进的适应性树种的应用。

6.结语

通过对中西方园林植物造景配置的归纳与梳理可知:中西方古典园林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两大璀璨明珠,是园林中永恒的主题,是文化的载体,园林植物在中西方园林中更是体现着不同的审美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方园林的交融、发展将成为必然的趋势。现代园林设计应将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尽量融于 、强调认为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以及具有含蓄幽深的特点与稀饭规则图案式的、写实的园林植物配置风格结合,汲取园林植物配置传统文化的精神,并赋予其是时代内容。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诠释究竟点,理解表象背后的文化本质,继承古典园林中造园技法,将其精髓发扬光大;另一方面,有选择的吸收新的思想和理念,积极探索由本土特色的相待设计语言,并与传统相交融,实现我国现代园林新的发展,开拓崭新的现在园林。

参考文献

[1] 陈吾.《外国造园史》.南京林业大学出版社,1990

[2]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向荣等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徐德嘉.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植[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

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范文5

关键词:设计;植物配置;艺术造景

1 生态园林的设计原则

1.1 统一的原则:也称变化与统一或多样与统一的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因此,要掌握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的原则。

1.2 调和的原则:即协调和对比的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时都要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配植在一起才能产生协调感。相反地,用差异和变化可产生对比的效果,具有强烈的刺激感,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

1.3 均衡的原则:这是植物配植时的一种布局方法

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原则配植,景观就显得稳定、比较顺眼一点。根据周围环境,在配植时有规则式均衡(对称式)和自然式均衡(不对称式)。规则式均衡常用于规则式建筑及庄严的陵园或雄伟的皇家园林中。自然式均衡常用于花园、公园、植物园、风景区等较自然的环境中。

1.4 韵律和节奏的原则:配植中有规律的变化,就会产生韵律感。

我们凌云县的水源洞洞边植物配置就是一例。云栖竹径,两旁为参天的毛竹林,如相隔50m或100m就种植一棵高大的枫香,则沿洞边游赏时就会感到不那么的单调,人如走在画中,有一定的韵律感变化。

2 配置方式

2.1 自然式的树木配置方法,多选树形或树体部分美观或奇特的品种,以不规则的株行距配置成各种形式。

①孤植。单株树孤立种植,孤植树在园林中,一是作为园林中独立的庇荫树,也作观赏用;二是单纯为了构图艺术上需要;②丛植。一个树丛由3~5株同种或异种树木至8~9株树木不等距离的种植在一起成一整体,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③群植。1~2种乔木为主体,与数种乔木和灌木搭配,组成较大面积的树木群体;④带植。

2.2 规则式配植

①行植:在规则式道路、广场上或围墙边沿,呈单行或多行的,株距与行距相等的种植方法,叫作行植;②正方形栽植:按方格网在交叉点种植树木,株行距相等;③三角形种植:株行距按等边或等腰三角形排列;④长方形栽植:正方形栽植的一种变型,其特点为行距大于株距;⑤环植:按一定株距把树木栽为圆环的一种方式,可有1 个圆环、半个圆环或多重圆环;⑥带状种植:用多行树木种植或带状,构成防护林带。一般采用大乔木与中、小乔木和灌木作带状配置。

3 配置的艺术手法

① 对比和衬托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② 动势和均衡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杜英;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③ 起伏和韵律有2种,一种是“严格韵律”;另一种是“自由韵律”。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最容易体现出韵律感,但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这样才产生节奏韵律感,尽量避免布局呆板;④ 层次和背景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的配置。

4 生态型造景的类型

4.1 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

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是生态园林中植物配置的重要类型,多选择观赏价值高、多功能的园林植物,运用风景美学原理,经科学设计、合理布局,构成一个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整体,体现多单元、多层次、多景观的生态型。

4.2 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

利用植物的配置,形成一定的植物生态结构,利用植物有益分泌物质和挥发物质,达到增强人们健康,防病治病的目的。在公园、居民区,尤其是医院、疗养院等医疗单位,应以园林植物的杀菌特性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植物的吸收CO2、降温增湿、滞尘以及耐荫性等测定指标,选择适用于医院型绿地的园林植物种类,如具有萜烯的松树、具有乔柏素的柏树,具有雪松烯的雪松,香花中的芳香植物等。

4.3 耐污型人工植物群落

以园林植物的抗污染特性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吸收污染物特性等测定指标,进行分析,选择出适于污染区绿地的园林植物。

参考文献

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范文6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造景;设计

植物除了能创造人类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创造适合于人类的生态环境。随着世界人口密度的加大,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离自然越来越远;城市中建筑林立,工业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正在污染着环境;城市温室效应越来越明显,人类所赖以生存环境日趋恶化。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成为时代潮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植物资源、实现植物资源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才能拯救人类自己。因此,现代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已成为世界园林发展的新趋势。

一、基本概念及意义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能满足园林的空间构成、艺术构图需要,为人们提供遮荫、降暑、防灾等功能需求,更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是大多数生物种类的栖息地,是园林景观的生命象征。

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的内涵也随着景观的概念范围不断扩展,传统的植物造景概念、内涵等已不能适应生态时代的需求。植物造景不再仅仅是利用植物来营造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它还包含着生态上的景观、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二、园林绿化景观中的主题植物造景运用

(一)设计思路

1、功能分区

植物随季节的更替会产生形态变化,这种变化成为植物景观的特色,进而升华成一种季节主题文化。利用这种主题文化进行园林空间的划分,应用于园林的功能分区,可使分区明确并形成景观连续性。利用植物的季节象征主题来进行功能分区,还可以使景观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连续性,同时又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2、环境气氛

利用不同主题含义的植物造景,可以营造出不同主题的景观氛围。利用园林植物进行意境的创作,从欣赏植物的形态美到欣赏植物的意境,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3、文化内涵

植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代表着中国传统的精神和文脉。

在现代园林规划中,可将植物的文化内涵同造景相结合,以园林主题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将这种文化内涵作为植物景观的主题表现出来,既可以增加园林的景观表现,也可以增加园林景观文化内涵。如荷花,“可以嗅清香而折酲,可以玩芳华而自逸”,是颇具雅逸精神美的花木。

4、历史文化主题

古木是园林历史的见证,也是一个年代的标志。古木的存在可以增添园林历史底蕴,激发怀古幽思。将古木作为园林景观的重点景观对其进行主题造景,可以为园林提供无限的遐想空间。古树名木苍劲古雅,姿态奇特,在园林中可构成独特的景观,也常成为名胜古迹的最佳景点。

(二)设计方法

一个优秀的园林植物主题造景,不但要借助植物丰富的文化内涵,也要依靠植物景观的设计手法来表现。合理的造景设计可以加强主题的表现,深化主题内涵。

1、植物景观空间结构

植物景观空间结构是指在观赏空间中,植物造景所应用的个体数量和配置方式。在植物主题造景的园林景点中,植物是景观表现的重点。根据实际需要来体现园林主题时,主要借助植物个体的数量和恰当的配置方式来进行植物主题表现。

2、借助植物配置烘托主题

植物配置是植物景观表现的主要方式,也是园林主题最直接的展现形式。优秀的植物配置可以使主题表达直接、明确。在植物主题造景过程中,可采用突出主题植物,淡化背景及利用植物色彩差异体现主题。

主要是利用植物体量上的差异进行配置,使主题植物突出,成为视线的焦点。在较小的造景空间中,可以选择植株高度比主题植物小的植物为背景,衬托出主题植物,使主题表现明显。在比较宽敞的环境空间中,可利用铺地、草坪或颜色单一的草本植物作为主题植物的背景,使主题植物成为景观的中心来表现主题。

3、主体植物利用

植物的主题内涵大多代表幸福、吉祥、富贵的美好愿望和谦和、高洁的人格操守,常常是不同的植物代表着相似的主题,因此,在满足景观主题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采用种类不同但主题相似的植物进行造景,即可体现了景观主题,又丰富了植物种类,提高景观的观赏性。

4、深化主题

园林要素是景观营造的主要元素,各要素在园林中相互关联,形成景观的连续性。在植物造景的形象表达的基础上,利用植物造景过程中,借助建筑和小品主题点景,园林植物与建筑的配植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深化了主题内涵。

三、园林绿化景观中的空间植物营造运用

(一)设计思路

1、园林空间功能

妥善解决园林空间的功能是做好植物应用及配置的基础和出发点。植物本身是一个三维实体,是园林景观营造中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因此植物也像其他建筑、山水一样,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引导空间变化的功能,植物在空间上的变化,可以借助借景、障景等手法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人们的视线、视境的改变产生“步移景异”的效果。

2、园林空间特点

在功能获得合理妥善解决的前提下,要注意突出园林空间的特点,也就是要注意形态的单纯化和统一感。另外园林空间的风格特点要尽可能纯粹,既使需要把两种风格结合在一起,也要分出主次,不能数种风格特点没有主次地混杂在一起,这样往往难以成功。

(二)设计途径

1、建立园林植物档案

从事过园林设计的人员都深知,设计工作强度大,又往往非常急迫,很难指望在设计时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查找期望用途的植物种类和品种,这个分类系统的目的就是使处于紧张工作状态的设计人员能迅速找到大致符合期望用途的植物种类,并减少误选植物的机会。

2、园林空间功能要求

明确园林空间的功能要求,将保证园林植物的选择是合目的的,不至于影响到园林空间的使用效果。在植物配植时应考虑树形、树高和园林建筑相协调,应和园林建筑有一定的距离,并应和窗间错种植,以免影响通风采光,并应考虑游人的集散,不能塞得太满,应根据种植设计的意图和效果来考虑种植。

3、园林空间的艺术品格

园林空间的艺术品格要肯定地凸显出来,这样才能保证其艺术感染力。明了空间界面应该具有的特征,植物选择就会有针对性。不能为了符合空间特征的需要而舍弃使用功能要求的需要。最好当然是两者能够协调,确实不能协调时,应该优先满足使用功能的需要.

植物造景的优点还包括造价低、建设时间短、能在保持原有景区风格不被破坏的条件下使原有景观锦上添花并且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在进行植物造景时,要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生物特性,把植物的美充分表现出来。要把传统的艺术手法与现代精神相结合,创造出既符合植物生态要求,又能给人们景色迷人的植物空间。

参考文献:

[1]彭卫强.浅谈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中国西部科技.2009(1)

[2]苏小萍.浅论充分发挥园林植物造景的生态作用.广东科技.2009(4)

[3]吴荣生.浅谈园林植物在造景中的应用.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3)

[4]徐德嘉.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6)

[5]陆华.浅谈植物造景与配置,2010.1.22

[6]何平.彭重华.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及其造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