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1

关键词:预算会计 问题 对策

1 我国预算会计目前状况

会计事业的发展带动我国会计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会计预算体系出现了新的发展模式,因为我国财务制度的改革使得我国的财政必须逐步的实现公开、透明,但是现行的财务预算体系与当前的财务改革出现了步伐的不一致,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的经济与世界的经济联系逐渐的加强使得预算会计制度的诸多问题和局限性逐渐产生和显现出来。

1.1 1998年中国对预算会计体系的改革及其由此引出的问题 在中国,预算会计是会计学在政府预算与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运用。在1998年实行新预算会计制度之前,中国预算会计体系主要由财政机关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即总预算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两部分组成。1998年实行新预算会计制度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一拆为二的主要原因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从总体来说,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在单位性质、经济业务内容、财务管理要求、对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需要区别对待其各自的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

1.2 目前中国对预算会计体系的存在不同观点及其理由 当前对预算会计的理解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

1.2.1 事业单位会计仍应归属于预算会计体系,与行政单位会计一起合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会计历来分成盈利性会计即企业会计和非盈利性会计即非盈利组织会计或称预算会计两大类,事业单位的非盈利性质足以让事业单位会计归属于预算会计体系。另外,如果将事业单位会计从预算会计体系中分离出去,这会打乱中国多年来精心建立起来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1.2.2 事业单位会计不应再归属于预算会计体系,而应与企业会计一起合称“企事业单位会计”。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事业单位以其不以盈利为目的而区别于企业,又以其不具有社会管理职能而区别于政府。由此,事业单位会计需要核算的是收支结余而不是利润,是净资产而不是所有者权益;与此同时,事业单位会计也需要采用资本保持概念,需要进行成本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2 我国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和所带来的影响

我国预算会计的发展对于我国会计发展带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预算会计也出现了一些与社会发展、财政报告等方面的不足,其不足主要有:

2.1 财政预算不能完全的反应政府的收支情况 我国开始进行预算的目的就是为了政府部门的资金使用能够有所了解,为单位的资金使用提供原始的流向凭证指导,以此为政府部门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财务方面的指导,但是目前财政的预算不能很好的反应政府的资金使用动向,因此就在本质上改变了目前的资金预算目的。同时现在的财政预算只能反应政府的收支现金情况,对于政府的采购没有进行准确的反应。虽然目前我国的财政收支基本上是由国库集中完成的,但是它还是不利于单位的自我采购的现金支出的反应。

2.2 预算会计不能完全的反应政府的债务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发行了大量的资本商品,这些虚拟的商品没有在我国政府的财务报告中反应出来,因为现行的我国会计预算制度还是存在不足,它没有反应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债务关系。因此无形之中加重了政府的预算会计的风险。

3 改革我国现行预算会计的对策

3.1 建立健全会计预算体系 我国的会计基础弱的重要原因是会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低。改善良营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就必须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加强对民营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管理,可以根据两种不同情况,一是对企业新聘的会计人员;二是企业己聘的会计人员。对于前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严格执行《会计法》,要求企业新聘的会计工作者必须持有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严禁无证上岗。②根据规模,规定民营企业必须聘请的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会计人员的下限。③企业新聘的会计人员应报市财政局入行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严禁上岗,合格者的资料存档管理。

3.2 全面披露预算会计信息 财政的报告是全面的对于政府的财政收支情况的报告,它是反映政府财务信息的一种模式,因此建立会计财务报告制度有利于政府的财政制度改革,有利于提升我国的会计改革质量。政府的财务报告需要政府部门编制规范的会计信息纰漏,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内容制度,披露的内容要真实可靠,在信息制度不断完善的经济时代我们的政府披露信息要全面的系统的记录政府的财务收支情况,尤其是对于国家的固定资产以及社保方面的财务信息要严格按照规定制度进行信息的披露。

3.3 积极引进权责发生制 在我国财政制度的改革下,我国的事业单位的财政支出情况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现在的国库集中支付制了,现在的财政支付制度在国库的集中改革的情况下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地引进权责发生制,这样就会有力的保护政府的财政支出符合改革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政府的财务报告能够准确的反应当前的政府财务情况。另外我们也要积极地进行会计体制方面的建设,积极地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完善我国的财务披露制度,力争我国的财务预算制度改革符合我国会计改革的大的方向,促进我国的会计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丽.浅议现行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J].管理与创新,2008(2).

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2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职能 软件模式

会计电算化促进了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和财会人员素质的提高,为会计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我国财会电算化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阻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本文就会计电算化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目前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电算化培训教材陈旧

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到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在岗的会计人员虽经过会计电算化培训上岗培训。但与实际要求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计算机培训教材老化,现在大多教材为几年前的。所介绍的知识陈旧,培训的内容和单位会计电算化所使用的软件脱节,实用性不强。

(2)会计软件发展模式的局限性

各会计软件开发公司都强调突出自己的会计软件开发模式和特点,造成大部分会计软件相互不能兼容,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差异,给用户带来了诸多不便。结果使会计电算化所用财务软件比较混乱,就是同一行业的不同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也不尽相同。不同的财务软件在数据接口,使用方法上不一样,也导致了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传输的不方便。

(3)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差

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单位的商业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单位的生存与发展。不少单位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安全性,保密性重视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一些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操作者未能按照一定程序操作,对计算机病毒的侵入防范意识不强,未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毒和黑客的侵入,从而导致会计资料的丢失或错误的出现。

(4)会计电算化技术的使用在总体上还处于低层次水平

在采用了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中。有些单位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核算型”财务软件,具备管理型功能的成本核算、财务指标分析体系以及资金供求预测等模块,根本没有设计或内容过于简单,功能不全。

(5)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许多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时间短,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组成内容不甚了解,缺乏管理经验,造成存储会计档案的磁盘和会计资料未能及时归档,已经归档的内容不完整。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化档案保管人员职责,从而造成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几点对策

(1)会计电算化培训教材要与时俱进

首先,会计电算化培训教材不要一成不变,要时常更新,对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系统管理人员,应按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进行培训。做到学以致用,学习目的性强,效果好。此外,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在购买财务软件时,要结合单位自身的情况和需求,否则一方面将会导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会因财务软件的复杂难以操作,结果事与愿违,反而影响了本单位会计电算化的进程。

(2)注重培养复合型的会计人才,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

会计电算化要求财会人员不仅应掌握扎实的会计知识和技能,还应对计算机和财务管理知识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只有掌握了比较丰富的管理知识,才能根据本单位的自身特点,利用电算化会计的特点,为单位预测、决策和控制等管理工作服务。因此,在各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培养“会计一一计算机一一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以促进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发展。

(3)加快财务软件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化

管理型会计软件不但可以实现或辅助实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中的主要功能,而且可以使它们和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尽快开发出以管理为导向的会计软件并推广使用,有关部门应结合单位的管理特点,制定全国统一的、具体的管理规定和标准。有了可操作的管理规定和考核指标体系,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才有据可依,单位的管理才能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4)规范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

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出一些具体法规或者是通过行业会计协会制定统一的财务软件标准,甚至可以直接通过政府行政手段规定哪些行业必须使用哪种财务软件,加强对财务软件销售公司和开发商的管理,免得不同开发商开发的软件形成技术壁垒。无法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从而进一步规范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

(5)做好会计数据的安全保密工作

单位要加强会计电算化安全防范意识,把数据安全问题放在工作首位,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对于财务数据应定期进行备份,重要的数据最好制作两个以上拷贝且存放在不同的地点,保证数据在损坏后可以及时恢复。并且对计算机操作系统制定合理的数据访问的用户账号、权限设置、密码,保证数据的安全。网络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财务软件本身有安全漏洞,要及时安装的补丁程序或升级,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6)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确保系统历史数据信息安全完整

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3

摘 要 经过多次改革,预算会计已经发展到新的阶段,但目前现行的预算会计在会计主体、会计目标、确认基础、财务报告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意在深入分析这些需要改善的地方,并提出改革的建议思路。

关键词 预算会计 问题 改革

近年来,随着事业单位面临的预算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很多事业单位已经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阶段特征的转变,而且具备了一些新的功能特征:其资源来源除财政拨款外还有自己的事业收入;虽然具有社会服务性,但同时具有经营性,实行经济核算。基于上述情况,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存在的问题已日显突出,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亟需做出进一步的改革与完善,以适应财务核算的新要求。

一、当前我国预算会计体系存在的问题

1.会计主体存在问题

会计主体是指在会计上能都独立的进行核算和监督的单位,具备独立的资金和经营活动。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是依据1998年颁布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而分为的三大类,但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根据财政拨款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三个会计制度已不能完全涵盖三种不同形式的事业单位。另外,由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管理方式上已逐步的趋于企业化,其较强的盈利能力已基本不需要政府的财政拨款,与政府财政也逐步脱钩,在这种背景下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已经不能真实、可靠、完整的反应出这些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因此当前的预算会计体系亟需根据事业单位的分类状况加以改革。

2.会计目标存在问题

当前主流的会计目标有两种,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我国当前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主要是以受托责任观为主,主要用来出资方即政府对其经营状况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的监督,具体的讲,各类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接受政府财政拨款,同时向出资方即政府反映其履行职责状况。但目前我国的预算会计信息的使用主体逐步多元化,其使用主体不仅局限于政府部门,公众对公开财务预算信息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受托责任观作为单一的预算会计目标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3.会计核算内容问题

会计核算的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会计科目不完整,不能及时的调整以核算业务扩展的需要,很多事业单位发生的业务活动不能在当前科目中合理的反应出来,致使很多资金、基金项目不能纳入统一核算;二是由于预算会计适用的会计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也就不能真实反映控制固定资产的净值,另外由于收付实现制导致已发生的负债不能在报表里反映,从而造成预算结余的虚增。

4.财务报告不完善问题

目前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预算执行情况表,不能对基本建设资金、社会保障资金等财务信息进行披露。财务报告应该能够全面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预算执行状况以及应该纳入收支核算的所有重要财务信息,但目前的财务报告体系由于没有现金流量表和反映整体财务状况的合并报表,很多重要的财务信息没有披露出来。

二、预算会计体系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1.重新讨论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体系

当前事业单位根据拨款方式不同分类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目前来说这一分类是合理的,而当前的预算会计体系与事业单位的不匹配问题可以通过重新讨论事业单位会计归属的方式解决。前两种依靠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可以通过预算会计的方式加以管理,而对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可以将其按照企业会计来管理,考虑到这种事业单位也存在社会公益性,应当将预算会计和企业会计准则综合起来,制定一个适用于这种特殊的事业单位。

2.会计目标要逐步引入决策有用观

决策有用观的着重点在于不仅要对财政支持方提供决策有用信息,还要向其他有利益关系的相关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引入决策有用观的目的在于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增强财务透明度,在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二者的结合下,用资的事业单位不仅要对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税务部门提供相关信息外,还要向社会大众即纳税人提供包括预算执行和全面的财务信息等决策信息,更加透明的信息披露能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敦促事业单位提高其工作效率。

3.引入权责发生制,完善会计核算方法

权责发生制的引入在于其优越性,与收付实现制相比,它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具体的讲,对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实施收付实现制;对于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实施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实施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的引入也并非全面的介入,而是在固定资产、债权债务以及报表的编制中落实。此外,会计科目的更新要跟上业务扩展的速度,及时的对预算会计体系进行更新和调整以保障财务信息的完整性。

4.完善财务报告披露制度

完整的财务报告应当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包括:预算的执行情况、现金流量信息、资产负债和收入支出以及结余的会计信息、其他有关的非财务信息等。为了能完整的披露上述信息,建议财务报告制度应做出以下调整:一是增加现金流量表,不仅便于对现金的及时反映和管理,还能有效的对预算执行过程加以监督;二是增加整体的合并报表,以此来反映政府整体的财务状况和收支水平;三是增加与财务报表相关的信息披露,对重大事件的非财务信息加以说明;四是出具独立审计机构的审计报告,一方面保证报告的可信力和透明度,一方面对事业单位工作效率起到敦促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光辉,刘彬.预算会计重新分类问题探讨.财会月刊(综合版)2006(6).

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4

    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起步比较晚,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经历了尝试阶段、自发发展阶段和有组织、有计划地稳步发展阶段,到目前的管理型会计发展阶段。在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它不仅大大减轻了财会人员的劳动强度,也为会计工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使会计工作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但是,由于财务工作自身的特点,一些企业的管理基础还相对薄弱,财务人员业务水平还不是很高,这就对会计电算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快、更好地发展会计电算化事业势在必行。

    二、会计电算化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对会计电算化认识还不到位。目前,人们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还不是很到位。多数企业都是用电算化来代替手工进行核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建立完整的电算化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因此,使现有的会计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管理服务。同时,在软、硬件的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也不够,更谈不上建立企业自己的网站了,从长远考虑,这种认识并不利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2.会计软件方面存在不足。多数企业主要是以使用商品化财务软件为主,这就导致了由于财务软件之间的不一致而出现的不足。比如:在同一企业内部,由于未从企业的整体角度出发,各下属企业使用的财务软件品种繁多,各种软件的使用方法也不一致,导致了在报表的汇总及数据传输等方面的不便。另外,从管理的角度点来考虑,财务部属于企业的管理部门,管理非常重要,可目前许多财务软件还是侧重于核算方面,在管理方面考虑仍然不足。因此,财务软件光有先进的技术不能与企业的管理相结合,也是不能给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利益的。由此可见,软件行业需要从客观角度出发,与企业管理相结合,才能得到更快的发展。

    3.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许多企业财会人员在操作计算机方面技术并不是很好,会直接影响到会计软件的操作。比如:对财务软件的操作方法掌握不够熟练,对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不能及时纠正,以至于会计工作不能正常进行。虽然有不少企业积极组织人员培训,或者让企业的人员外出学习,但还是由于企业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导致了这方面人才的综合素质仍然不太高。

    4.会计信息存在安全风险。现在使用商品化会计软件的企业相对较多,软件的水平也是五花八门,核算与管理功能也不尽相同,因此,就造成了对会计数据在安全方面的影响。目前,市面上的出现了许多形形的盗版会计软件,根本没办法保证企业财务数据的稳定。另外,会计信息是以各种数据文件的形式记录在磁介质上的,如果没有有效的防范措施很容易通过后台数据库直接读写文件,甚至对文件中的数据可以进行直接操作,导致会计数据失真。其次,由于许多企业财务部电脑没有做到人手一台,也会存在数据的不真实性。最后,大多企业为日常办公需要接入外网,可是没有安装正规的杀毒软件,是很容易被病毒感染的,也会造成会计数据的丢失。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只有使人们认识到电算化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普及会计电算化,推动电算化事业的发展。首先要从转变观念开始,企业领导在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必须积极做好宣传,让工作人员从思想上正确认识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作用,要提高员工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程度,使企业员工真正认识并能接受电算化,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实施会计电算化。

    2.会计电算化软件改革刻不容缓。如果有条件的话,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设计和研发适合本企业的会计软件,这样企业使用起来会更得心应手。如果企业没有自行开发软件的条件,再选择购买会计软件,购买时应当选择有关部门测评好的会计软件,以便能够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合法性和准确性。还应当选择有强大技术支持的软件商,以便能够对会计软件进行定期维护和正规的售后服务,比如:软件的更新,定期为企业的员工做培训等等方面,以保证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正常运行。

    3.加强对电算化人员的培训。要顺利地实现会计电算化,人是主要因素。目前,许多企业会计人员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还很欠缺,不能很好地用计算机来处理各种会计业务。比如:对财务软件的操作不够熟练;对软件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纠正,软件升级以后出现的新不足,接受能力不是很强等等。因此,培养一批既懂计算机知识,又懂会计理论和实务的专门应用型人才,是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各企业要积极组织财会人员加强学习,到软件公司接受培训。

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5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安全性;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9-0081-02

一、引言

会计电算化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传统的记账、算账,以及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控制的过程。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 人才缺乏,会计电算化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由于会计电算化不仅涉及到会计的专业知识,还涉及计算机学、管理学、信息学多个学科的应用技术,对实际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较高,既要有良好的会计素养,深刻理解电算化软件处理账务的原理,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在岗的会计人员虽经过计算机等级培训,但与实际要求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他们年龄结构偏高,往往对会计业务较熟悉但对计算机知识接受较慢,对软件的掌握仅停留在简单操作阶段。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常常会束手无策,就更难涉及进一步的系统分析、设计、维护等复杂的工作了。

2 会计电算化涉及范围的局限。缺少具有管理功能的会计软件功能大同小异,开发不足使会计电算化软件品种众多,但其功能却大同小异,“千品一面”,基本上包括账务往来、存货、工资、固定资产、销售、成本和报表等一些模块,主要的功能是核算。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每个企事业单位都要面向市场,需要独立自主地在预测基础上进行生产经营决策,在决策执行过程中还要加强控制,事后要组织好核算分析,因而需要开发真正具有管理功能的会计软件。没有实现管理会计电算化,并不是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应该是财务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电算化的有机结合。

3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差。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保密性与企业的生存及发展息息相关,是企业的机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众所周知,财务数据是一个企业的商业机密,窃取它或将威胁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安全性、保密性重视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隐患。而多数财务软件都把开发的重点放在理财和提供多功能管理和决策上,对软件数据的保密性没有考虑太多。而且目前市面上的软件制造企业真正着力于研究数据保密、防盗窃问题的厂家寥寥无几。一般意义上的加密,也无非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防止盗版。

4 管理职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发展初期侧重核算职能,随着发展的深入,逐步过渡到“管理型”和“决策型”职能阶段,当今与企业整体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相统一的ERP阶段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但现阶段,我国的企业中采用“管理型”和“决策型”财务软件的较少,采用ERP的企业就更少。我国现在企业电算化的发展阶段距离会计电算化的最终功能实现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完善的会计电算化不仅肩负着记账、算账、登账等基本工作,而且还应能够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帮助经营者借助更加准确的财务指标做出正确决策,提高经济效益。我国仅仅是初步实现了会计电算化,总体来说尚处于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初级阶段。账务处理系统以输入记账凭证开始,经过计算机处理,完成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但只局限在财务会计范畴,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结合不密切,较少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这种情况下,大量的财务分析工作仍需要手工操作,费时费力。

三、会计电算化使用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 培养会计电算化综合性人才,提高会计电算化人员素质。培养一大批懂财务并精技术的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是我国会计电算化持续发展的根本。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学校教育和岗位培训上双管齐下。对于学校教育中电算化课程的开设,往往存在学时较少,课程安排过于基本、软件单一的问题。学生学完课程后,往往只掌握了一些日常业务的简单操作,稍显复杂的业务处理或软件的一些高级功能就知之甚少了。可见,要在实际工作中全面发挥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就应锻炼学生们利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管理分析数据的能力,而不仅仅局限于基本的核算操作。对于正在从事着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应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短期培训,使他们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来适应日新月异的电子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加大对“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对电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要经常性地进行,并结合经验交流,使培训收到实效。若只有普及型的速成人才培训,会难以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水平。在吸纳高校会计电算化毕业新生的同时,还应选拔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会计业务骨干到高校进修计算机专业,这样新老结合,高、中、低结合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就会形成,必将推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2 改善和提高会计软件功能。要真正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点,为财务管理服务,必须将其纳入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会计软件功能,增加具有管理的模块,如设计比较分析、因素分析、差额分析、图表分析等财务分析模块,资金需求供给预测模块等等。

管理型的会计软件除了具有完善的会计业务核算功能外,还应大力加强会计数据分析预测,辅助计划的制订和控制,支持高、中、低各管理层次的管理决策。管理型会计软件不但可以实现或辅助实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中的主要功能,而且可以使它们和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尽快开发出以管理为导向的会计软件并推广使用,有关部门应结合企业的管理特点,制定全国统一的、具体的管理规定和标准。有了可操作的管理规定和考核指标体系,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才能有据可依,企业的管理才能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3 加强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及保密性。为了加强企业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政府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对危害计算机安全的行为进行制裁,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制定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制定机房防水、防火、防盗、防鼠的措施,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等。进行必要的内部控制。第一,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第二,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第三,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实行多级备份;第四,加强审计制度;第五,建立进入网络环境的权限制度。加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对网络会计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采用一些措施,例如采用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身份认证、授权等。加强数据的保密与保护。在进入系统时加一些诸如用户口令、声音监测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另外,还可以考虑硬件加密、软件加密等机器保密措施和专门的管理制度,如专机专用、专室专用等。加强磁介质载体档案的管理。为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实行纸质档案和新型载体档案双套保管的制度。

4 实现网络化财务信息管理。(1)传送数据网络化。企业可以将公布财务或审计报告等工作直接借助于网络平台实施,节约成本,便捷高效。(2)实现企业会计电算信息系统的网络化。随着财务软件技术的深入开发,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我国的大部分会计电算化系统必将渐渐地从单项环境过渡到网络化的环境中来。可以考虑建立一个数据共享平台,使企业的数据资料在网络上可以选择与其他企业的财会数据资料实现共享。(3)将企业的资金账户与系统挂钩实现网上收支。企业可以将局部网定向到银行的账户上,在网上直接进行资金的划拨和收支,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周转率,便于开展电子商务。

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6

一、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存在瑕疵。我国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起步较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部分高职院校完全照搬本科院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课程,课程设置上没有体现高职院校的特点;有的高职院校在原来的会计专业课程基础上,只增添了一两门计算机课程,就组成了会计电算化教学体系,导致培养的电算化人才与社会实际工作岗位相脱节、学生就业困难;有的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和会计课程泾渭分明,教学内容缺乏相互融通,导致培养的会计电算化毕业生会计理论基础薄弱。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会计实务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职会计专业实行职业资格证书与毕业证书的制度,鼓励学生考取资格证书。但目前的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缺少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与会计专业一样缺乏针对性。

(2)教学方法滞后。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就决定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不同于其他会计基础课程。但目前来看,“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依然广泛存在于高职会计电算化课堂上。有的教师整堂课都在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地听讲和记笔记。教师很少采用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学生不能参与到教学中来,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有的教师依然采用大班授课的模式,一个老师面对四五十个学生,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了解,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会计基础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出现有的学生听不懂、有的学生却“吃不饱”的情形;有的教师依然喜欢“黑板+粉笔”的教学手段,不能很好地利用实物模拟、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3)考核评价方式滞后。以往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考试主要采用期末试卷考试的形式,用试卷分数的高低来评定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的好坏。这种评价方式属于典型的“重理论、轻实务”的考核,过于注重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却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评价。一些平时学习态度不端正、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学生通过短时间的强化记忆,也可以在期末考试中获得较高的分数,而这些所谓“高分低能”的学生们恰恰是就业困难的群体。这就说明了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考核方式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滞后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际能力需求。这种单一的、严谨的考核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造成会计专业学生思想单纯,缺乏创新意识,无法适应日益激烈的职场环境。

二、完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对策

(1)优化会计电算化的课程体系。随着现代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一名合格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操作,还要具备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相关知识,唯有如此,才能适应现代企业电算化工作的需求。要达到这种要求,就不能简单地依靠一两门会计电算化课程。高职院校应该遵循学生认知和学习规律,建立系统的、规范的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会计基础课程一般应优先于计算机的系列课程。教师在讲授计算机应用课程时,可以将会计学中的案例作为素材,让学生运用Word完成重要计算公式、绘制凭证、账簿和报表。这样加深了学生印象,满足了知识平铺、交叉、循序渐进的要求。同时,各专业课也都要将计算机技术引入教学。

(2)优化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会计电算化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这就需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近年来,在教育界人士的不断实践和探索下,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不断完善。一是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由教师给出一个具体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会计电算化知识来讨论和分析案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每个学生都是教学的参与者,既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是情境模拟教学。情境模拟是指教师将具体的教学任务情境化,?学生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详细讲解工作情境中涉及的公司背景、业务流程、岗位角色等,并将学生进行分组,安排每个小组的成员分别担任企业中的重要职务,让学生根据岗位角色进行实际操作。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难题,这时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巩固了财务分析和管理知识,提高了ERP软件的操作,也学会了团结协作精神。除此之外,还有项目教学、游戏教学、创新拓展训练、顶岗实习等诸多教学方法,其目的都是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