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素质教育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素质教育前景范文1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学数学的素质教育似乎没有出现“人喊马嘶”的热闹场面。作者认为,数学教育急需对学生进行素质的培养。本文分析了目前数学教育存在的弊端,立足长远,在数学基本素质之外还需注意那些非智力因素对数学教育的积极意义,并从理论角度提出了一些提高数学素质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中学;数学;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就其本质来说,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教育目标的。“素质”一词包涵了更多内容,它不仅重视受教育者所接受的知识和技能,更关注受教育者思想道德、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等多个方面的发展。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人的发展,人的可持续的、更长远的发展,这是和应试教育相对立的地方。应试教育更关注眼前利益,完全为一张试卷而努力,往往陷入某种固定的思维中。素质教育的实施无疑有许多现实的困难。从数学这一学科来看,素质教育更容易被人忽视,以为数学本来就是机械的、无关情感的学科,谈不上什么素质不素质。持这一观点的人,大多是远离数学的人,不懂得数学素质在当今社会是多么的重要。本文拟从当前数学教育的弊端谈起,就数学素质的提高在理论上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何为数学素质
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事,需立足长远。普及教育与精英教育并不矛盾,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与照顾个别学生的教育也不矛盾,它们是有机的整体,互为前提。所以,数学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能在考试中拿高分,还必须为学生提供丰饶的成长土壤,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有人认为,所谓的数学素质是一个人数学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在处理数形规律、逻辑关系以及相关矛盾时的悟性和潜能,是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数学能力、数学品质的和谐统一,而数学思想和方法则是数学素质的精髓。论者认为,一个人的数学素质表现在四个特征上:第一,数学意识。用数学的眼光、数理逻辑的观点来看世界;第二,数学语言。它是一种科学语言,是人类共同交流的工具之一;第三,数学技能。不仅包括基本技能,还包括“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达到问题解决,形成数学建模的技能”;第四,数学逻辑。数学是逻辑的体操,是人的高级思维形式。①
在我看来,这些是数学素质的显性素质,其隐在的情感方面的素质也不容忽视。
二、数学教育的弊端
据新华社马德里2008年7月21日的报道,在第4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中国队以总分217分的成绩获得团体第一名,三名获得满分的选手中有两位来自中国,②可谓成绩斐然,但这并不能说明问题。数学家丘成桐到杭州与取得好成绩的数学尖子见面,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他说:“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根本没有清晰的概念,只是做习题的机器,这样的教育体系,难以培养出什么数学人才。”目前,在中学数学教育方便存在多种弊端,阻碍了中学数学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其弊端主要表现在:
1.缺乏对非智力因素的足够认识。许多学生,也包括老师总觉得数学学习与文科学习无关。诚然,从短期效果来看,诸如语文、历史等学科对数学学习是没有直接效果的。然而,这些学科对于培养个人情商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越是优秀的科学家越是离不开情感力量的支持。
以华裔数学家丘成桐为例,他在追求和探索数学的至美境界时,并没有把眼光局限在数学一个方面。他总是随身携带一本《史记》,他在接受《东方之子》的采访时谈及数学和文史的关系:“因为我和朋友在做数学的时候,看一些问题看得很微小,看得很微观,单做一个很小的问题,一点点地做,没有一个很宏观的看法,我觉得看历史对我宏观训练(有帮助),……所以我看问题的方法跟很多我的朋友不是一样,跟我的学生也不是一样,我想跟我看文学的看法有一点点相同。”而文学则是他在情绪低潮时候排泄感情的一种方法。③这一点很值得我们这些数学老师学习。
2.在教材安排和课堂教学上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论者指出,目前数学教材在编排上重应用而轻原理,常以实用与否来取舍教科书的内容,对原因和原理解释不够,其实,在学习过程中,追求原理是培养数学素质、能力和思维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此外,教材的开放性不够,中学教材与大学教材衔接不够。④在课堂教学上,教师更重视题型,往往把眼光放在习题的解答上,努力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让学生记住的往往只是概念、定理、公式等等,而疏忽了对数学兴趣的培养,没有把数学的魅力展现出来。
3.单一的评价体系。对于大多数数学教师来说,学生数学水平的高低只在那一张试卷上。它不能考查出数学学习的能力和潜能,也不能考察出一个学生的创造思维,更不能考查出学生对数学文化和价值的体会和认识。这个评价体系——不过是评价标尺,也不能称之为体系,仅是把数学作为一种工具来看待,缺乏对数学这一极具魅力的科学的充足认识。这表现了对数学的集体的普遍的误解。这个评价标尺更反映出人们观念上的落后。
三、如何提高数学素质教育
首先在于端正对数学学科的认识,树立长远的教育观念,自觉抵制着眼于应试能力培养的做法。鼓励数学特长班的开设,但必须避免走向一个极端,不能减少、割裂或者剥夺了学生文史方面的学习和熏陶。目前,几乎所有学校学习奥林匹克数学的做法已遭到了专家的批评,它的副作用也渐渐的显露了出来。
其次,丰富课堂教学。这里的丰富是指:1.为学生多提供具有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许多时候,学习思维的练习远比得到一个固有的答案要重要得多;2.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相同的问题,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能把学生的思维固定到某一种思路上。正确固然正确了,但如果打压学生的“怪想法”,会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他们的思维会僵化和固定,其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再次,关注想象和灵感,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是思维的舞蹈,在数学思维中,想象推演了数学的无穷魅力,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获得更多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机会。在数学领域中,许多高深的问题都是以“假想”“猜想”的形式出现的,这正是想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注释:
①韩学锋.《关于数学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J]》.《科技资讯》.2009.03.
②材料出自:chinamil.com.cn/site1/big5/xwpdxw/2008-07/22/content_1374106.htm。
素质教育前景范文2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是中国教育的光明之路。素质教育可以使每个人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得以充分地发展,同时使他们获得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品质,更好地去面对社会的挑战和矛盾。教育,小到影响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影响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因此,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和培养,需要从幼儿期、学龄期抓起。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富则中国富,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少年要达到强、富、智、进步则需要通过学习和接受教育,通过教育出的人才才可以给国家的生命里注入鲜活的血液。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教育二字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对于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不可或缺的。完善一个人,即从幼稚走向成熟,乃至成功,都是需要教育来完成的。而在每个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有三种教育不可缺少,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三者缺一不可,不可分割,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只有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特点,才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统一,才有利于实现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才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间的互补作用,注重多渠道一致影响的叠加效应,才能取得最佳的整体教育效果,素质教育才有可能更健康地实现。
长期以来,我们更强调学校教育对培养人的作用,谈到家庭教育很多家长都不以为然,在国内,家庭教育往往被忽视,如何创设良好、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则更是少有问津。特别是当下市场经济大潮带给我们的冲击,在农村造成上百万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面临不同程度的亲情缺失,良好的家庭教育更无从谈起。事实上,一个人的成长,首先受到的是来自家庭、来自父母的影响和熏陶,且这种影响往往具有不可替代性。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了家庭,它便也随之产生了。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一度成为培养和教育孩子的主要途径。“养不教,父之过”,《三字经》中的这句名典,便是对千百年来家庭教育重要性的突出强调。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出生那天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响孩子。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讲明环境对人健康成长的影响。在很早以前,西方教育家就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用一个概念――道德概括。”家庭教育的最大作用就是教给孩子道德上的培养和孩子基本素养的塑造。在我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对“礼义廉耻孝”看得十分重要,在家庭教育中,应培养孩子基本的正确的价值观,百善孝为先,要学会懂礼、重义、清廉、知耻。当孩子有了这些基本的观念后,这样才能形成“九流”:诚实、友爱、尊敬、适度、公正、服务、正直、忠诚,以及责任心。形成这九流后,就可以做到吃苦耐劳,积极处世,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这些有利于其为人处世,有利于下一阶段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实施。这些基本素养的培养能够尽量减少青少年犯罪现象和心理扭曲,从而也有利于全民素质的真正提高,健康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必须记住这样一个前提:只有学会怎样做人,方有可能去学习知识,到最终成才。如果家庭教育缺乏往往就会引发一系列的人在思想和心理上的问题。家长必须是孩子的心灵导师,孩子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社会上遇到诸多困惑和烦心事,这时家长可以是他们的朋友,可以倾听他们的心声。如果是家庭离异的父母则更应该多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不要让孩子们从小就在心理上形成阴影。在培养孩子时,有很多家庭是盲目跟风,为了孩子在开学或起跑线上优越于其他的孩子,强迫自己的孩子去学习钢琴、小提琴、二胡等,根本没有问过孩子是否喜欢。很多家庭教育者都认为上学一定要考一所名牌大学,然而,要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就必须抛弃强加给孩子们的较高期望,世界上很多国家也有许多杰出的成功人士,他们甚至没有上过大学,但是最终却能成功,因为他们有恒心,有毅力,勇于拼搏,敢于把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家庭教育不仅要培养孩子们的道德修养,还要注意发掘孩子的兴趣和天赋,不要强迫孩子们去做他们不感兴趣的事情。只有正确引导和发掘孩子的兴趣,才能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塑造,也才能有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家长应多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兴趣和优点,不要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评价自己的孩子。当你在猛烈批评和指责他时,你有可能就在扼杀一位天才,这就需要对孩子们多一份肯定,多一份赞扬,多一份鼓励,让孩子健康成长才最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1]学校教育作为由国家主导的系统化教育,在此教育时期,亦是人一生成长当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阶段,人的很多种品格都形成于此。因此,现代社会中,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就必然居于主导地位。学校教育要得到有效开展,就不能让学校教育过于行政化,教育工作者应该探究怎样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又不扼杀学生的天赋。在教育中有很多原则和方法,但在运用这些方法时却显得很无奈,知道应该要进行探究性学习,但最后又回到单向的传统灌输法,对此,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拐杖,怎样同学生建立起一种有效的沟通机制,成为学生的心理辅导师,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按照学生的特点来发展学生,做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过渡,怎样才能摆脱“赵恬的纸上谈兵,明白看花容易绣花难的境遇”,成了现今学校教育的一道难题。为什么国内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在学习方面都优越于国外的学生,但到了大学后国外的学生就超过了国内的孩子?也就是我们在起跑线上赢了,但却输在了过程之中,这就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进行反思了。尽管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已多年,但人们仍然从现实功利性出发,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应试教育”没有丝毫减弱。因此,我国一定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探索分类考试、学校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2]
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是直接影响教育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较高的道德素质、丰富的知识水平、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更要学会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重视教后反思。教育工作者,一般都与学生有年龄或时代的代沟,只有有效地打破这一层隔膜,才会更加有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到学生中间,以真诚热情、良好的情绪和学生融洽在一起,让学生愿意亲近你,通过和学生一起活动或交流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朋友关系,通过这一层关系,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在思想上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这就能更有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感觉到这里是他们求知的知识天堂,而不是地狱。
素质教育前景范文3
1.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
三结合是指学校、家庭、社会各种力量的有机结合,以形成目标一致的教育合力,发挥整体效益,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定向制约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他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学生家庭、校外环境影响一致时,教育才有整体合力作用。这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社会交往素质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提高其他方面的素质也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1.1 建立“学校、家庭”教育网络。①组建学生家长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家长们协商推荐一些懂得教育,热心教育事业,具有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力的家长,组成学生家长委员会。该委员会参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研究实施素质教育的计划、方案,帮助学校解决有关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难,负责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召开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向学生家长普及心理学与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及开展家庭教育咨询等工作。②举办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研究家教方法,让素质教育在家庭中得以较好地落实。③建立学校与家长联系制度。建立学校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方式是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家长会通过座谈、答问、交流介绍、讲座等方式,起到双向交流,获取每一个学生的全面信息的作用。进而协调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1.2 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社会教育资源包含人才资源,自然、人文风景资源,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社会考察基地等诸方面内容。让青少年从大自然中去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从中培养爱美的情感。
2.学科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这是学校的职能所决定的。职业学校有其自身的特点,除开设文化课外,还开设种类繁多的专业课,如种植、电子、财会、烹饪、文秘等。学科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合格+特长”的人才,应该成为开展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
2.1 优化课程结构体系。课程体系的设计直接影响学生发展的方向。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开发学生的潜能,为学生良好的基础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条件。课程是教育教学系统中的软件,它不单单等于课表中列出的教学活动,还应包括学生的文明行为的养成、思想品德的提高、知识技能的增长、身体素质的改善等。而且不限于课内,还有课外。课程包括必修、选修、课外实践活动三部分。
2.2 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侧重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愉快教育。就是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情景,克服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心理受压抑,把学习当成负担的现象。第二,和谐教育。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和谐,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水平之间和谐,教与学协调一致,形成和谐的学习气氛。第三,成功教育。是从改善学生的心理品质着手,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并积极帮助他们一步步地获得成功。另一类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主要也有三个方面:第一,自学辅导法。其主要步骤是自学――解疑――精讲――演练。第二,异步教学法。其基本思路是学生学习的个体化与教师指导的异步化的有效统一,按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的顺序,进行独立异步自学,变教师教为主为学生自己学为主。第三,问题教学法。其基本做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种问题情景,启发学生应用已学过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去寻求答案。即提出问题――思考探索――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应用提高。进行素质教育,就是要综合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3 重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学生个性,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创造热情,磨砺创造意识,优化创造品格。职业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的不同,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采的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3.社会实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3.1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通过参加为社会做贡献的服务活动,可使学生感受到奉献的快乐,认识到人的价值只有在为他人的奉献中才能实现。职业学校可结合专业组织青少年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到周围农村进行科技服务活动。如组织种植专业学生指导农民农业生产,组织电子专业学生到农村去义务为农民修理家用电器等。
素质教育前景范文4
当代中小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中小学数学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人才的培养,素质教育是核心。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因此,教育的方式、方法应是创新的、开放的。其中启发式教学法就是这样的方式方法。
众所周知,启发式作为教学法“大家族”的成员之一,它的特点,我们至少可归结为以下五个之最:
一是年岁最长。它的产生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中国的孔子和古希腊时代。在历史的长河中,它被证明是培养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
二是资格最老。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它经受了长期的考验,积累了丰厚的、宝贵的经验,在教学实践中经久不衰。
三是使用效果最好。和其它教学方法相比,实行启发式教学可获得最佳效果。特别是在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方面尤为明显。
四是活动空间最广。它不仅在中国的教坛,在亚洲各国和地区,而且在欧美的一些学校,都广泛地被利用。它的足迹遍天下。
五是适应性最强。它不仅适合于数学教育和教学,对于学校的每一门学科的教学,也都能派上用场。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启发式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最佳方式和途径。
当然,也应当看到,启发式教学不仅是一个古老的命题,而且还是一个发展的命题。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点。
在新的历史时期,启发式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根据笔者的认识和实践,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1.启发式的要旨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其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这是数学启发式教学必须遵循的准则。
2.素质教育是一种公民的养成教育。它不仅要求教育的方式方法与之相适应,而且在学制、课程、教材等方面的设置和改革也要与之相适应。
3.在实施启发式教育中,教师是关键。设计和实施数学启发式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必须与之相适应,这样才能使素质教育更好的落到实处。
20多年来,在数学教育改革中,我们一直用启发式教学论思想作为宏观导向,以“培养和发展智能、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从我国基础教育的现实出发,采用系统科学原理和教育实验方法,围绕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改革,初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素质教育体系。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育、教学思想
在数学教育这个大系统中,包括教育、教学思想、教材构建、教法组织等若干子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其中,教育、教学思想属于宏观范畴,起导向作用。
进行启发式教育,提高人的素质,要求改变与现代教育、教学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点。主要是变应试教育为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为首要任务的养成教育;变单纯传授知识为既要打好基础,又要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变单纯英才教育为面向全体,使包括后进学生在内的学生都能得到共同进步;变苦学、厌学、死学、不会学为乐学、好学、活学、会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性、积极性与自觉性;变视启发式为单一教法为以启发作为调控宏观、搞活微观的教学思想。
二、教材体系
我们的实验教材明确指出以保证两基、适当提高、启迪思维、培养智能为主旨,提高素质为核心。
为了使教材能更好地与启发式教学相适应,有利于解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不相适应的矛盾,教材要利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家长辅导。教材采用“三因素融合体教材结构”,即融数学知识、儿童认知规律、教法学法基本原理为一体的教材结构体系。并遵循保证两基,培养智能;教法学法寓于教材之中;例题习题系列化、有层次;统一要求,适当提高,具有弹性;课内为主课外为辅,可内外结合,相互促进;综合功能,一本多用等六条原则编写教材
《实验数学》,使其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实施启发式教学。
三、教法体系
数学启发式的'教学体系,根据实验的主旨、设想和实践,概括为三句话,即:三为主、两结合、一核心。
1.三为主:一是指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地探究学习;二是要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思维,教给学法,善于引导而不是包办代替;三是在教学中要以实验教材为教、辅、学的主要依据,充分发挥教材综合功能的效应。
2.两结合:一是指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二是课内外教学为主与课外学习活动为辅相结合,课内外相互促进。
3.一核心:是指以启迪思维、培养和发展智能,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
各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灵活运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启发。启发式教学,强调以启发式教学论作为宏观手段,微观搞活,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优化组合,扬长避短,为我所用。
以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为突破口,多层次,全方位进行改革。
素质教育前景范文5
关键词:初中生 素质教育 路径分析
一、中学生素质教育宏观改革方向分析
1.中学素质教育应拓宽其思路。实施素质教育,其关键是转变教育观念,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素质教育工作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由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是教育改革中带有实质性和根本性的大问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不要把学生整天禁锢在课本中,沉压在作业堆里和围绕着考试。要让学生有时间看课外书,看报纸杂志,让学生有时间自己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有时间到社会上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有时间到大自然中接受大自然的熏陶,使学生在社会发展的阶梯上,去拓宽思路,增长见识,努力学好各门功课和理论知识,全面提高素质。
2.中学素质教育应拓宽其教育内容。素质教育本质上来讲重点突出的是学生的综合人格素质,这种综合的人格素质内容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围绕这几方面的素质,从现代人的个性发展要求出发,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出发,制定可持续性的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实施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等方面的教育。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但又不受大纲和课本的限制。根据素质教育目标的需要,在教育内容上,可作适当的扩展、补充,增加选修课,组织学术讲座,增设活动课、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学多、学活,深刻领会,熟练运用,增强其各种适应能力。
3.中学素质教育应拓宽其境界。实施素质教育,要不断拓宽学生的思想境界。不要把学生从早到晚关在教室里,关在学校内。应当让学生接触社会、体验人生、品尝疾苦、了解过去、展望未来。以参观、瞻仰革命圣地、大好河山,讲述英雄人物等方式,去引导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品德,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向上,树立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远大理想。
二、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微观具体路径分析
1.抓关键——加快推进中学教育内部结构改革的步伐。中学教育内部结构的改革应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素质教育本身来讲是一个理念,或者说是一种制度,在素质教育过程实施中必然涉及到中学课程的教材、教法、课程设置、师资培训、基础设施建设、招生制度等,这些都要从强化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
2.抓主体——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目标是靠全体教师完成的。高素质的学生靠高素质的教师去培养,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而且要具备实习操作技能和技术;不仅能卓有成效地传授理论知识,还必须站在科学发展前沿阵地动态地指导学生。因此说为了素质教育工作开展,必须加大力度培训师资。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教师的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情操业务能力素质,能把自己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理解的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新文化科学知识素质在所任学科上知识要专、要深、在其它知识面上要广、要博。
3.抓核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素质教育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和标准的,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应该紧密结合社会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实施。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变革时期,不同的意识相态相互碰幢,加强对广大同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综合的素质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素质教育既要强调个性发展,又要注重个人内在品质,既然素质教育是社会性的系统工程,评价标准就要体现社会性,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理性的精神和思维模式。
素质教育前景范文6
摘 要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高素质的教师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学校教育担负着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学校体育担负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与心理健康的重要任务。体育教师不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又是全体学生健康体魄的设计者与塑造者,是引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指路人。体育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全体学生的体育教育和健康成长,关系到他们的全面发展,也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上的荣誉和形象。因此,体育教师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直接关系到我国21世纪人才培养的素质和质量,关系到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本文探讨了提高体育教师素质的途径。
关键词 体育教师 素质 机制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为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在新的形势下,素质教育呼唤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如何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已成为时代要求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国家对建设高素质新型体育教师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顺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加紧树立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新观念,大力树立创新观念,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
一、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积极推进全员聘任制度是学校体育教师管理改革的核心任务,依据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理管理的原则,推进体育教师聘任制度,在体育教师管理办法上,由单纯重制度约束,到主要依靠新机制激活,逐步建立起政策导向、激励机制、评价调控为主体的新的管理观念。
改革规章制度。学校规章制度改革应以吸收新思想、新精神、新经验为主要目的,在可操作、可执行的前提下,让规章制度引导人们开拓、创造、争优。各种规章制度应相互衔接和补充,不能相互矛盾和冲突,才能产生正面作用。属于岗位职责一类的规章制度,应当有评估方法和步骤,以便对其中的优秀者做出奖励。
强化激励机制,调动体育教师积极性,应当成为教育管理改革的目标。在这样一个需要教育理想、良知、忠诚和热情的人的机构中,是否重视人,是否重视调动人的积极性,这是教育改革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构建开放灵活的体育教师教育体系,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
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完善教师教育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这是“教师教育”的概念首次出现在我国的正式文件中,体现了我国政府开始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要求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予以通盘考虑、整体设计,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系统性、专业性、连续性、终身性的国家认可。《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改革教师教育模式,将教师教育初步纳入高等教育体系,构建以师范大学和其他举办教师教育的高水平大学为先导,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协调发展,职前职后教育互相沟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终生学习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由此可见,一次教育“终身享用”的情况在现代科技、教育水平高度发展的今天不会再现,体育教师必须接受终身、多次的系统教育才能适应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的需要。体育教师教育就是要普遍提高体育教师自身水平,使体育教师的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建立学习型体育教师组织机制
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积极创建政府部门、学校、教师本人共同努力来提高体育教师素质的良性机制,形成体育教师个人要求学习、学校自主组织培训、政府集中引导方向的新格局。
在学校中创建“学习型组织”,就是要重视和强调教师的能动作用,达到建立真正的“学习”机制,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地把终身学习作为第一要务,通过不断学习完善素养,调整专业结构,把握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使每位体育教师不断扩展,不断创新和超越自我,这是加强体育教师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体育教师始终保持高素质、高水平的重要保证。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几方面全面发展,着眼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体育教师的素质如何将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关键是需要创新型的教师。体育教师应具备新型教师的素质结构,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应从宏观角度来进行,即建立改革的规章制度强化激励机制;构建开放灵活的体育教师教育体系,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建立学习型体育教师组织机制。
参考文献:
[1] 于新建.素质教育探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2] 周登松.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3] 唐宏贵等.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质结构与社会评价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