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就业指导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就业指导论文

就业指导论文范文1

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但是学校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往往重招生、教学而轻视就业的现象,把招生和教学作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就使得学校对就招生和教育十分重视,而对学生就业忽视的现象,对学生就业指导不足,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1)学校重视不足,就业指导意识薄弱。

学校将招生和教学当成生存的根本,忽视了就业才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高职院校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一技之长,提高就业能力的平台,就业才是学校的终极目的。而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本末倒置,但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就业比例,采取弄虚作假的方法,出现了“被就业”的怪现象,究其原因不外乎学校重视不足,就业指导意识薄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就业指导部门人力薄弱,就使得就业指导人员在面对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是显得单薄无力,不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二是认识不足、意识薄弱,学校往往仅开设一门指导课,在学生临近毕业的时候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辅导。帮学生联系就业单位,但是有没有对就业单位进行系统的了解,导致学生对就业单位信息掌握不足。三是学生就业轻率,由于学校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对学校的双选会轻视,很多学生认为在学校就是一个学习知识的过程,往往忽视了之后的双选会。四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试讲往往流于形式,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动手能力偏弱,具体技能不足。

(2)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不健全,整体素质不足。

我国目前的就业指导人员只有国外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就业指导人员严重不足。在目前日益严峻的就业情况之下,学生就业成了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学生能否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专业和职业技能的就业岗位关系到学生日后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职业教育院校的就业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一般只设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各系一般没有明确的就业指导职责,使得学校的就业指导人员整日忙于学生的具体事务,无暇对用人单位进行深入的了解、研究就业指导工作,更难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具体指导,使得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学生的就业指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中往往只是在学生临近毕业之际对学生进行短期辅导,这样虽然能够使得学生对就业流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但是缺乏针对性,就业指导功能单一、内容狭窄。

(3)就业指导信息不足。

学生就业市场是双向的,在这个过程中既是用人单位选择员工的过程,也是学生选择职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学生都希望获得全面、真实、有效的信息,而就业指导中心作为联系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平台,就必须为双方提供合适、有效的信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人员、经费等困难就业指导人员往往很少深入用人单位去了解它们的用人需求,不能够掌握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导致就业指导工作盲目。从学生来说,需要就业指导人员提供用人单位的具体信息,导致学生就业盲目。这种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不畅就导致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又使得学生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2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原因

(1)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不成熟。

高职学生一直生活在校园之中,脱离社会实际,对就业层次缺乏明确的定位,导致在选择就业岗位是期望过高,凭空臆测出来的就业前景,使得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挑三拣四、好高骛远,很难找到自己合适的就业岗位。还有的学生有自卑心理,在择业工程中缺乏自信,不敢面对竞争而错过就业机遇,造成就业失败。种种由于学生的心理不成熟导致的一部分学生就业困哪,这些都要就业指导人员进行有效引导。

(2)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相差甚远。

用人单位需要的是能够具体的做好某项工作、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的人才,而不是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能力的人;是把敬业、忠诚、吃苦耐劳和协作品质看作是企业发展的无形资本,所以这些就成了学生必须具有的品质。而在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恰恰在敬业、忠诚、团队协作方面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差甚远,造成学生的就业难。这就要求就业指导人员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3如何改进高职就业指导工作

为了更好地展开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切实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这就要求全校人员从上到下转变思想观念,切实的吧学生的就业工作提到一个较高的位置,确立正确的工作方法,拓宽就业渠道,加强课程建设和管理。必须进行全员参与,全程跟踪,将就业指导贯穿于高职教学的全过程。

(1)更新观念,转变就业指导的尴尬地位。

学生的就业指导是保证学生就业的关键一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必需改变现在就业指导的尴尬地位,将就业指导提到一个重要位置,转变对就业指导无所谓的现状。学校必需将就业指导当成一门重要课程,而不是在学生临近毕业时的临时抱佛脚。不仅仅是在学校设立统一的就业指导中心,而是在学校统一的就业指导中心为主,各系有根据自身情况构建的就业指导体系。

(2)构建系统的毕业生就业体系。

学生就业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一个完善的学生就业指导体系能够为学生就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开始。因此学校必需从上到下,从老师到学生的构建一个完善的、有始有终的就业指导体系。就业指导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介绍就业流程,提供就业信息。而应该把就业指导当成一个系统的工程来展开,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为主,各系负责提供本专业就业信息,各班级关注学生就业情况的三级工作制。学校老师负责关注学生,开拓新的就业渠道,往届毕业生负责反馈用人单位信息的全程关注制。有学校指导,各任课老师负责关注学生思想变化指导学生就业。

4结语

就业指导论文范文2

目前,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校毕业生群体也越来越庞大。在当前社会经济的情况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远远小于毕业生的数量,这就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更加狭小,就业压力更加巨大。高校辅导员担任着学生的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骨干,在学校与学生之间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因此,本课题对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就业指导中的角色定位及作用进行探讨,旨在为学校和就业部门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

二、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职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自我认知和目标

由于我国传统教育观念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大部分大学生在高考前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考上大学,为了父母及老师的期望,学习目标单一,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发展和需要。因此,当下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对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价值观等都没有全面清醒的认识和了解,不清楚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的发展。行为散漫,心态浮躁,得过且过,没有建立切实可行的生活目标和职业规划。

(二)学生对工作期望过高,择业观与社会需求相悖

一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盲目追求大城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高地位、高收入的单位,把就业地区、经济待遇、就业单位放在首位,不愿意到私营企业、基层农村、服务行业等领域就业,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个人发展空间和职业前景。①毕业生的择业观以及对工作的高期望与社会需求相悖,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学生的求职能力较弱

当今大学生很大一部分缺乏自立能力,在求职过程中依赖家长和老师,获得的就业信息量相对较少,自己不积极主动地到校外争取就业机会。虽然有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但由于缺乏求职技能和职场经验,所以在求职过程中频频失败;有一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缺乏社交技能;还有的心理素质低,依赖性强,缺乏自信,意志脆弱等。他们的求职能力较弱,在求职过程中无法直面就业压力和就业竞争,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四)学生的主体意识薄弱,缺乏自主创业意识

目前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但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远远不及发达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利于减轻学校和社会的就业压力,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大多数学生主体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强,上大学只是为了找份满意的工作,缺乏自主创业意识。

三、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密切关系,是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前提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关系最为亲近,在与学生的接触中能够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力结构等,在就业指导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可观的评价和意见。学生也因为与辅导员关系密切,在遇到择业、就业难题时,能够及时向辅导员咨询请教,相互信任,解决问题。

(二)高校辅导员的阅历,是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基础

高校辅导员对学习和工作的认识较深,自身阅历比较丰富,了解学生的就业心态,通过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能够在就业指导中给予学生正确、积极的建议,是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基础。

(三)高校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有利于提高就业率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积极引导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就业率。

四、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角色

(一)高校辅导员是学生自身价值评估的指导者

高校辅导员中大多数是青年人,他们与学生年龄相近,基本不存在代沟问题,思维活跃,沟通无障碍。他们在日常工作中主要负责学生的生活、思想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在与学生的沟通和相处中,对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都比较了解。因此,高校辅导员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自身价值的评估。

(二)高校辅导员是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参谋者

高校辅导员要在学生入学时就对他们进行职业指导和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能力以及职业品德。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未来发展方向,并且有计划、有目的地分阶段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提高他们的职业决策和规划能力。辅导员为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参谋,能够帮助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启发学生合理地选择合适的工作;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从而促进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实现个人价值而努力。

(三)高校辅导员是提高学生求职技巧的指导者

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与自己的辅导员联络的最多。基本上大多数高校辅导员都经过了国家就业指导资格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和专门教育,具备了一定的就业指导理论、方法技巧等知识。②并且高校辅导员比较熟悉本班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个人特长、兴趣爱好、心理素质、求职能力、身体状况等综合因素,是学校扶持学生就业,开展个性化求职方法与技巧,提高学生求职能力的指导者。

(四)高校辅导员是缓解学生求职压力的引导者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是缓解他们求职压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辅导员可以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测试或素质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诊断学生的心理活动状况,再依据人的行为心理学特点,科学地训练学生的求职技巧。组织学生开展模拟面试等活动,反复练习,消除学生自卑、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让他们熟练掌握求职技巧,最终达到顺利就业的目的。

(五)高校辅导员是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启发者

在当今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格外巨大,而自主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目前我国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创业难度大,存在的潜力也大。辅导员要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和引导,把培养创业意识融入到日常的素质教育之中,把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及时传达给学生,启发他们的自主创业精神。辅导员可以定期举办自主创业讲座,邀请通过自主创业获得成功的知名人士,介绍创业经验,解答学生的创业疑问,调动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并且给学生推荐一些有关创业的报刊杂志和书籍等,例如:《演讲与口才》、《成材与就业》等,举办一系列毕业生创业教育讲座,增强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创业。

五、高校辅导员如何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作用

(一)了解市场供求状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时了解职场的供求关系,把握资讯,更加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辅导员要根据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为学生提供职业信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确定正确的目标和方向,为学生顺利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打下良好的基础。③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对职业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对职位需求有全面的了解,向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指导学生转变传统观念,顺利就业。

(二)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学生发展特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也日益增多。学生要想在如此大的竞争压力下脱颖而出,就要有独特的优势来吸引用人单位。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在日常指导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他们发掘自身特长,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进而培养成为就业竞争中的优势,增加学生就业的砝码。

(三)了解学生情况,合理推荐人才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长期相处,能够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个人情况,合理地向用人单位推荐人才。辅导员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以及求职情况,给出积极、中肯的建议,引导他们走出困惑;同时,用人单位也可以根据辅导员对学生的评价做出取舍。并且辅导员也可以凭借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帮助那些对自己能力没有信心,不知道如何决策的学生,指明就业方向。

六、结论​

就业指导论文范文3

1.1要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中职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不仅是面对毕业生而开设的,它除了包括培养学生就业方面的专业技能的指导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将眼前的就业目标同长远的职业发展相结合,使学生有一定的潜力,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2就业指导的全面性建设。而且学生的就业指导任务不应该只由招生就业部门来负责,还需要全校的教师参与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中职学校要能够充分利用各部门资源,使其服务于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的内容要全面,既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传授,又包括心态方面的引导,还要涵盖就业保护力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求职能力指导以及创业指导。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化建设是指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现在的资源,有效地开发利用所有信息资源,在就业指导课程中运用网络信息快捷的优势,使信息的交流和知识的共享更快捷、方便,使就业指导的方式更先进。

1.3要突破学科的束缚。就业指导课程的设计要能够满足学生在现实社会中的求职需要以及学生的可持续能力发展的需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其教学重点是开展学生的实践活动,并且能够利用网络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1.4就业指导课程的安排。对于刚入学的新生,它们对学校、专业和未来的职业取向的概念还十分模糊,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专业性质、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以及职业的选择范围。其课程内容安排主要是对自己专业的认识,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并能够对自己的未来好职业规划。对于学习中的学生已经对专业和职业方向有了一定认识,对于即将面临的用人单位的挑战其教学内容安排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求职途径的选择、调节学生的就业心理、面试应对、求职技巧等。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已经明确了工作方向,也对未来的规划有一定的认识,这时候的教学内容安排主要是关于劳动合同的签订、自我权益的保护等方面。

2、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策略

2.1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解,创设想象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加以适当的总结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还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这也是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常用的教学方法,首先由教师向学生展示案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对案例进行分析,通过独立思考对案例进行总结,使学生从中获得教育和启发,使教学更具有说服力。

2.2模拟应聘教学的完善。虽然是模拟教学但要保证其教学内容尽量贴近客观事实,所以要分专业设计模拟应聘教学内容。其教学环节要包括投简历、笔试和面试。在模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专业的需求来模拟招聘信息,在投简历环节要求学生通过网上投简历和招聘现场投简历这两种方式进行模拟训练,可以聘请专业教师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或安排学生代表来模拟招聘方,通过筛选和招聘者的第一印象选出合适的学生进入笔试环节,对于没有通过的学生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再测试,使其能够顺利通过投简历环节。笔试环节的内容要包括专业知识方面的考核和非技术性考核两类。非技术类考核内容还要包括智力测试和性格测试,智力测试主要是测试学生的记忆力、反应能力、观察能力、学习能力和归纳能力;性格测试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个性特征、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笔试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笔试结果进行交流,让学生对笔试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更好地掌握答题思路,然后进行面试环节。面试是学生的必经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专业类型和市场需求设计面试类型和场景,对于模拟面试环节可以较其他环节多演练几次,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评价,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缺点,为今后的学习指明方向。

就业指导论文范文4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思考

自2003年第一批高校扩招的毕业生陆续进入求职市场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连年上升,到2007年将达到495万人。据初步预测,大学毕业生年增加的百分比将大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需求年增长的百分比,这将加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求职难度将加大,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质量也将提出新的要求。对于发展变化的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原有的就业指导内容要适应新的形势,为高校毕业生内练素质外塑形象做好充分的准备,必须增加新的就业指导内容、拓展指导空间,以完善就业指导工作。

一、了解职场需求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以学生成功就业和为社会职场提供合格的从业人员为基本出发点的。调查社会职场需求将成为就业指导工作内容之一。根据本校毕业生的专业设置及就业倾向,有计划地将社会需求划分成几大块,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详细地了解社会职场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其中问卷的设计必须切合实际,内容要具体,具有实效性,语言要通俗简洁,以增加问卷的可答性和调查的真实性;亦可采取走访的形式,深入社会各界,近距离了解社会职场对毕业生的需求,进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真实地反映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

二、充实大学生的内在素质。拓展就业指导工作内容

对调查内容要进行分析,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培训,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意识,完善就业指导内容。

1.转变就业观念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延续着“精英教育”的教育理念,大学毕业生中也普遍存在着“精英就业”的错误观念。据了解,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认为毕业之后到大城市中找工作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工作是就业地区的适当选择,认为自己是精英式人才,毕业之后找一份受人尊重的体面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普遍存在着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错误观念,把从事体力劳动或服务性行业看成是“低贱”的工作。而把进事业单位、进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等少数部门、少数单位工作看成是理想的职业取向。由于上述错误的就业观念,导致大批毕业生拥向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纷纷往事业单位和知名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应聘,使这些地区和单位的职位竞争过于激烈,造成人才浪费,从而形成“就业难”的假象,从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情况来看,需要大学生的职位有很多,特别是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西部地区等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仍然很大,那里有广阔的空间可供大学生施展个人才能。但基于错误的就业观念,许多大学生不愿意去那里发展,从而造成了用人单位“空岗”,大学生“失业”的反常现象。为此就业指导工作中必须增加“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的指导内容。

造成不正确就业观念的原因来自多方面:一是社会,由于文化背景和社会对职业的偏见,形成了职业有贵贱之分的错误习俗;二是父母,大多数家长往往用自己的老经验和陈旧的文化习俗,一厢情愿地为自己的子女选专业、定方向;三是同学,由于同学之间相互评论职业的好坏、工资的多少、社会地位的高低,在没有实际了解调查的情况下,主观地认为某某职业好某某职业坏,从而形成了一些错误的思维定势。因此,在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时,应帮助学生认识到职业无贵贱之分,只要能发挥个人的特长,实现自我价值就是可选择的职业,在选择职业时应坚持生存优先的原则,在有工作可做的情况下,才能考虑更高一层的要求。

2.合理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鉴于高校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专业设置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是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实用型的人才,缺乏社会需要的专业知识和适应社会的实践能力,高校仍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办学思路,只重视招生,不重视就业,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投入较少。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针对社会职场对各专业的需求进行详细的调研,了解社会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适当地修改某些专业课程的设置,增加一些新的教学内容,优化专业课程计划,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强学生在职场的竞争实力。

3.优化知识结构,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校学生大多数是从小学一直念到大学本科、念到研究生,其中没有经历社会实践的锻炼,没有实际工作的体验,用人单位不知道我们的毕业生能够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从而形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因素。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应充分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毕业实习这一教学环节,克服以往毕业实习形式大于内容、实习活动流于形式的做法,切实做好毕业实习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使毕业实习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学生真正得到实际工作的锻炼。同时由于毕业实习的时间较短,内容比较单一,学生对实习的体验不够深刻。应倡导学生把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贯穿于整个大学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体验工作、了解社会,从实际工作中体验思考自己将来的职业取向,充分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缺点,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意识地完善知识体系,重视工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和未来职业的发展。

4.进行求职心理素质培训

要培养学生求职自信心理,引导学生分析就业市场的各种情况,如学业优势、职训优势等,了解职场的各种信息,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找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在分析、比较的过程中找回自信,增强自信力。

要培养并增强学生的行为能力。行为是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当一个职业机会到来时,具有较强行为能力的人,才会牢牢抓住机会,并且能主动地创造机会。对于未来的职业,大部分学生没有真正从事过,既使是做过也是短时间的,对于一些职业所需的行为技能并不是十分了解,这样就需要职业行为能力的心理素质储备。首先要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实现目标的愿望,在实现职业目标之前要确定周密详细、操作性强的方案,通过调查和实证确定所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一旦方案确定,目标明确,就要全力以赴地去做。在工作中要有持久性,要集中精力,遇到困难不气馁,并有能力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其次要经常关注各行各业的专业技能,在日常行为中多锻炼,做好行为能力的技能训练。

5.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服务工作

就业指导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能否就业关键在于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的高低。这就要求就业指导工作要实施“全程化”指导,在学生进校后即开始有计划的指导,把大学生就业指导贯穿全过程,根据不同时段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成长成才规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采取大学四年全过程多方位的就业指导,分年级、按专业、分层次、看个性、有针对性地进行,以真正实现就业指导的深层次转变,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能否就业关键在于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的高低。大学生综合能力要依赖大学期间各种能力的培养,包括对大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能力、择业技巧等“硬实力”和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等“软实力”。目前不少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往往停留在对学生毕业环节的择业指导阶段,属于“季节性的快餐”。只重视择业问题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不少大学生为此抱怨,即将踏人职场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知识和能力需要“恶补”。因此,就业指导工作要重心前移,在学生进校后即开始有计划地实施.突破就业指导工作只在毕业生中开展的局限。把大学生就业指导贯穿全过程,要实施“全程化”指导,要按照大学教育不同阶段的目标和任务.根据不同时段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成长成才规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变阶段单一式指导为大学四年全过程多方位的就业指导,要区分情况,分年级、按专业、分层次、看个性、有针对性地进行,以真正实现就业指导的深层次转变。

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有不同的目标和内容。下面对各阶段进行具体分析:

一、第一阶段就业指导的目标和内容

1.1第一阶段学生的特点

第一阶段即大学一年级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主要特点:刚结束紧张的高中生活,迈人憧憬已久的大学校园.对大学生活的一切充满新鲜感和好奇感,积极上进.对大学的期望值高,渴望得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尤其是渴望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发展动态、就业状况、考研形势,课程设置等相关信息,得到更多的锻炼。提升综合能力,对社会活动表现出极大兴趣,关心集体,渴望与同学交流。存在问题:①有的学生学习目标迷失,误认为进入大学就进入了“保险箱”,放松要求,不能科学安排时间,每天变得无所事事,把大量时间浪费在休闲娱乐上,有的学生通宵上网、看电影,有的学生整天沉迷于舞厅、游戏厅等等,乃至荒废了学业。②学习的不适应。大学里多是上大课。没有固定教室,教学模式由高中阶段的以教师为主导变成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由于对专业课程设置的不了解,或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服从了父母或师长的意见。进入大学后.却发现现实与自己的理想状态有较大出入,学习兴趣骤降,便产生了厌学、惧学甚至学习心理障碍。③由于缺乏专业知识,相当大一部分学生专业意识不牢固。部分同学因为专业调剂等原因对本专业表现冷淡。由于高中与大学的学习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部分学生的不适应。④生活上的不适应。每年新生入学时,由家长护送报到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经常是家长代学生办理入学手续和安排好一切,而学生无所事事、无所适从,使学生从小形成的万事依赖家长的心理得到延续。但是当真正离开父母的庇护开始独立生活时.许多新生出现了自理能力差、自我中心主义、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上大学的比重逐年增加,这些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大学新生中独生子女人数的不断增加,新生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愈加突出,不得不引起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1.2就业指导的主要目标

开展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有关专家指出,高校应充分重视入学教育.帮助学生缩短适应期。高校要通过入学教育,使新生认清形势和要求,开设相关课程,组织讲座、报告会及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使新生认清形势和明确要求,热爱专业。帮助学生及时转变角色,调整心态,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大学生活.积极地适应大学生活。

1.3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

1.3.1入学教育通过刊物、讲座、座谈、参观等丰富多彩的方式,使新生了解学校、学院、专业,开展校史、院史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通过专业介绍、专业导论等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动态及发展状况。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

1-3l2就业教育通过迎新专刊、讲座、座谈会、报告会等介绍近年来学校各专业的专业需求及就业率.毕业生就业去向.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反馈等。组织杰出校友成长历程事迹报告会,激发新生对成功的渴望和追求,坚定对专业的信心,明确个人专业发展方向。这样就可以使大一新生初步了解学校各专业发展方向和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情况。及早确立个人目标。

1.3_3交流选拔和组织高年级优秀学生与新生开展交流.通过高年级同学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激发其学习的自觉性,帮助新生少走弯路,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努力学习.奋发成才。

1.3.4讲座开展心理学知识讲座,在广大新生中普及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开展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试方法和途径的教育,使广大新生尽快度过“断奶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大学的学习生活。

二、第二阶段就业指导的目标和内容

2.1第二阶段学生的主要特点

初步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这一阶段,课程多、学习压力较大,心理负担重,尤其是医学生更为明显:逐步感受到就业的压力,对未来有了更多思考,自我发展方向不明确,迫切想了解未来就业对自身素质的具体要求;部分学生因毕业尚远,对自我发展、就业方向等问题并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对自身要求放松,在学习方面投入精力不足。

2.2第二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目标

通过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学业指导,使大学生切实了解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为之持续努力;加强危机意识教育,促使学生尽快认识自我,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学习和素质发展中

2.3第二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

2.3.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推荐和介绍测评软件的使用.在学生中开展包括职业兴趣测评、职业性格测评、职业能力测评等工作,使学生清楚性格、素质、能力与择业的关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并通过介绍职业生涯的规划与设计的知识。使学生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练就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综合素质.并有意识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对学习生活做合理的安排并根据需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

2.3.2讲座、形势政策课通过讲座、形势政策课向广大学生介绍就业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对市场的发展及企业自身的实际需求的分析,对大学生提出新的要求,使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要求,及早加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培养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诚实守信、加强道德修养,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提高自身在今后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而做准备。

2-3-3加强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配合学校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通过学生活动、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通过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形式着力培养学生包括“就业观念”、“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在内的“就业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3.4开展专业知识竞赛通过开展各种专业知识竞赛,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热情,热爱专业,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勇于探索和思考专业知识的难点、热点。

三、第三阶段就业指导的目标和内容

3.1第三阶段学生的主要特点

大学三年级的学生逐步趋于成熟,自我意识强,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规划发展方向,为就业与考研的选择而苦恼,关心毕业班的就业和考研状况,渴望了解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发展情况.关心毕业去向、薪资水平等现实问题。

3.2第三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目标

在继续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开展升学与就业指导,使学生正确处理考研和就业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解现代医院、企业等用人标准,招聘流程,掌握一定的求职择业技巧,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班级导师的作用,通过讲座、在读研究生座谈会等形式指导考研同学如何科学合理地复习,并就学校、专业选择等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给予指导。

3_3第三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

3.3.1邀请成功校友通过讲座、校友交流会等等形式.对医院、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素质进行系统介绍.帮助毕业生了解医院、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相关企业的企业文化、用人制度及招聘工作的侧重点,开阔视野,对比自身的优势、劣势,明确择业目标并为之努力。

3_3.2举办考研与就业讲座针对学生对考研与就业问题的疑惑,帮助他们认清考研与就业在专业知识学习方面的一致性和能力培养方面的侧重点,帮助他们分析自己当前的学习状况、家庭的经济情况,使同学明确目标,摆正心态,扎扎实实走好大学生活的每一步。通过宣传、介绍我校近年考研和就业情况,邀请毕业班刚刚参加考研成绩突出的学生结合自己专业向同学介绍经验,帮助学生尽快明确目标,少走弯路。3-3-3举办求职、就业准备的讲座通过就业准备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求职的基本相关材料准备;求职的外在能力(语言表达、公关礼仪、形象气质、面试等)和求职的内在能力(外语毙力骨舅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刨新能力等)的准备。同时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优劣势所在,以更有针对性地围绕求职做好内外兼修的锻炼,达到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又提升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3.3.4求职技巧与面试礼仪讲座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和讲解,帮助即将步人求职期的学生揭开求职、应聘的面纱.并督促其有意识地培养相关素质、提升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传授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的应聘技巧常见面试形式及面试时应注意的问题

3.3.5模拟招聘训练设计几组不同行业的招聘考试现场,由同学自发报名参加应聘。现场的同学可直观地看到招聘的效果。通过专业招聘人员和积极参与同学的现场演练,使学生直观地体会到不同行业,不同形式的招聘的特点和要求,更加清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和招聘的特点,做好求职应聘的心理准备。

3.3.6就业实习基地建设学校结合本身专业实际,与部分单位加强合作。建立就业实习基地。选派即将进入毕业班的学生,利用暑期到部分企业进行实习。通过实习,使学生真正认识“理论联系实际”,初步认识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为毕业后由“学校人”向“社会人”的顺利转变做准备。

四、第四阶段就业指导的目标和内容

第四阶段主要指导大学四、五年级。

4.1第四阶段学生的主要特点

关心毕业去向,积极努力,但部分学生心理调节不足,压力大,就业准备简单,期望值偏高,渴望得到求职方式技巧指导,就业易受挫折,承受力差,考研压力大。对社会认识不足,甚至极少部分学生对社会.尤其是对就业竞争充满恐惧感。临床类五年级学生则面临着临床实习与就业的双重压力。

4.2第四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目标

通过宣传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和学校就业工作流程,讲解获取信息的渠道、利用信息的方法,进一步强化就业心理指导、择业观指导和求职技巧指导及诚信教育、就业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就业政策、认清就业形势,树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积极参与就业竞争,诚信履约;通过开展内容丰富的毕业教育、职业教育和事业观教育,使毕业生将个人志愿和国家经济建设需要最大程度地结合起来,引导毕业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适应社会,立足基层,脚踏实地,服务人民,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同时,对学生报考公务员、出国留学等进行专项指导。对五年级需要进入临床实习的医学生则注重学生的临床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4.3第四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

4.3.1毕业生常见就业心理调试通过讲座和咨询等形式对毕业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介绍心理素质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如何才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介绍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使学生对就业有良好的心理准备,有正确的就业心态,及早克服就业心理上的问题和障碍,避免进入就业心理误区.树立进取、务实、竞争的就业心态。

4_3.2就业政策教育就业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有关的政策必须让毕业生熟悉和了解。掌握就业政策翻法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就可以有的效矢,在豉笨龛诲范围内去联系单位;同时,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违约现象,实现顺利就业。要系统地宣传我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方针和学校的有关规定和就业工作的各项程序,使学生掌握政策、了解规定和清楚义务。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和在选择职业过程中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4.3-3对学生进行报考公务员的指导帮助毕业生了解如何报考公务员,公务员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以及如何准备公务员考试、如何参加面试等。

4-3.4就业咨询通过集体咨询和一对一个体咨询等形式相结合,为毕业生答疑释惑。就业心理咨询是针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某些心理上的困惑而提供的一种服务.它不仅是就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就业咨询工作,加强就业指导,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有助于克服心理障碍,排除心理危机;有助于他们摆脱困境,走出择业的心理误区:有助于他们客观地认识所面临的困难,树立信心,从而顺利就业。

4.3.5座谈、征文通过座谈、征文等方式收集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整理汇编。并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毕业生。

4-3.6临床教学针对五年级医学临床实习生通过开展各类临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讲座和培训,开展各种临床类知识竞赛,提高他们的临床动手能力和实习能力。同时开展各类医德医风教育,宣传临床带教的各种规章制度,使医学生尽快适应临床实习工作。:

就业指导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渐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对职业信息的应用可以说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在关注当前普遍存在于应用职业信息开展就业指导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用职业信息做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本文将结合普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就如何应用职业信息做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探讨。

1相关概念

1.1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也可称为“求职择业指导”、“职业指导”或“职业辅导”。狭义的就业指导是给被指导者传递就业信息,帮助其求职与择业,为其与职业的结合建立平台。广义的就业指导是以被指导者的特点、意愿与社会职业的需要相协调为前提,帮助和指导其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并为其选择职业、准备就业,以及在职业中求发展、求进步等提供知识、经验和技能,组织劳动力市场以及推荐介绍、组织招聘等与就业有关的综合性社会咨询服务活动。

就业指导的内容主要包括:就业观指导、就业政策指导、就业信息指导、就业技巧指导、就业心理指导、角色转换指导以及自主创业指导。可见,职业信息指导是就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

1.2职业信息

经研究相关文献,职业信息应包含:职业资源信息、职业新闻信息、职业政策信息、职业测评信息。职业资源信息是指社会所提供的各种职业性质、种类、数量,以及该职业对就职人员提出的能力、学历、身体、专业训练、职业道德等要求,以及提供的工作条件、待遇等信息,职业新闻信息是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有关职业的新事情;职业政策信息是指国家或行业有关机构所制定的从事某职业所必须遵循的相关政策、法规、行动计划与策略等信息;职业测评信息是指利用各种职业测评软件对被试者进行职业测评所得到的反馈信息。

大学生关于社会和职业的知识信息不同于关于自身的知识信息,区别于个体直接的、主观的经验,它是具体的、客观的,存在于政府文件书面报告和其他媒体资源中。我们要动态地认识职业信息,已存在的主流职业信息也一直都在发生变化,职业信息并不代表在任何一段时间内任何一个工作领域所发生的所有事情。

2存在的问题

2.1对职业信息作用的认识不够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就业工作日益重视,但往往只停留在对学生毕业的短期辅导上,就业指导工作不能贯穿始终。极少数高校能把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而且也往往在教学时数上呈现出参差不齐;多数高校只在毕业班中开设选修课;有的高校甚至安排为讲座;少数高校把就业指导课列为必修课,也只在毕业前一年进行;有些高校甚至连短期辅导也无法落实。部分高校还只是将就业指导课狭义地理解为就是为毕业生介绍就业形势、政策,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就业方法,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间牵线搭桥而已。对为学生提供职业信息的意义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很少将之提升到规范化、系统化地进行课程建设的高度。

2.2职业信息的传播渠道不畅通

当前,职业信息对解决职业指导在沟通社会经济结构、就业结构、教育结构等方面的关键性作用尚未得到足够重视。虽然各高校普遍成立了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但该机构工作一般仅停留在接待用人单位来校招聘,并把招聘信息传递给相关专业的辅导员。有些学校尚未建立校园就业网,使得职业信息的传播渠道不畅通,职业信息的传播不及时。据职业》杂志与搜狐教育频道在2005年共同进行的Ⅸ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调查结果显示,39.6%的大学生毕业时是通过网络获得工作信息,36.5%的人通过学校、导师了解用人信息,还有l5.9%的人请求家人和朋友帮忙找工作,而采用多种方法、多种渠道寻求工作信息的大学生只占19.7%。可见,高校在帮助学生获取职业信息的过程中,尚未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3职业信息的来源单一,职业信息内容贫乏

现今,大多数高校在获取职业信息的途径上一般依赖于用人单位来访。很多高校不会主动联系用人单位以寻求招聘信息,也不会利用互联网主动筛选有效的职业信息,更不会主动与人才机构联系以便联合利用职业信息。即便是用人单位到校进行招聘,学校也往往只了解其用人数量、招聘要求、招聘待遇等简单、片面、表层的职业信息,对学生在该单位发展的空间、该单位所在行业发展前景及所需的专业训练等往往重视程度不够。多数高校较少邀请校友、知名企业家或技术骨干来校讲学,也很少对已聘用本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进行回访等双向沟通,未全面开发可收集应用的职业信息。有的高校甚至连就业指导老师自身所了解的职业信息都非常少。

2.4职业信息的应用程度不高

学校在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因重视程度不够或缺乏经验等原因,往往很难实现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的专业化。高校通常直接从辅导员、思政教师中抽调人员组成就业指导课的教师,这些老师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造成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在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以及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均呈现不足与滞后,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在稳定性、专业化、职业化、工作模式等各方面都待进一步改进。有的学校也发现了这种情况,但也只是选派这些教师参加各种短期的就业培训,很难从实质上提升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以上种种原因造成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就业指导老师对职业信息的应用程度不高,即便有应用到职业信息,大多也是职业新闻信息、职业政策信息,而较少应用职业测评信息进行指导,对职业资源信息的开发、应用程度也不高,因此,对职业信息的应用总体上仍待加强。

3对策

3.1建立应用职业信息的长效机制

学校为学生提供的职业信息应贯彻学生大学生涯的整个过程,各个年级所提供的职业信息内容应有不同侧重点:对大一的新生应重点提供职业测评信息,综合应用职业政策信息、职业新闻信息和职业资源信息,以帮助学生全面开始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并针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有目标的学习和各种实践活动及能力素质的培养;对大二的学生应侧重提供职业资源信息,综合应用职业政策信息、职业新闻信息及职业测评信息,在进一步明确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上针对各工作岗位所需能力、身体素质、专业训练、经验等有选择有重点地展开学习和锻炼;对大三的学生应侧重提供职业新闻信息,综合应用职业政策信息、职业资源信息及职业测评信息,使学生全面了解将从事职业的各种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各项能力和素质等的专项提高和实习实践活动;对大四的学生应侧重提供职业政策信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劳动和就业方面地法律知识,能够明确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有效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通过综合应用职业资源信息、职业新闻信息及职业测评信息顺利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3.2拓宽职业信息渠道,丰富职业信息内容

学校应主动拓宽职业信息渠道,主动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在召开大型的供需见面洽谈会基础上多开专业性较强的专场招聘会,采取邀请校友、企业家、技术骨干来校讲学及建立校园就业网等措施以收集更多的职业信息,畅通职业信息传播渠道;学校应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各种渠道来收集职业信息:学校就业指导机构或校园就业网、学校及社会上的各种招聘活动、国家宏观政策、种种就业专刊、实习实践活动及用人单位公司主页等各种互联网资源。

3.3提高学生对职业信息的应用水平

要充分利用职业测评信息来设计学生的职业生涯,此外,学校应指导学生科学地分析所收集的职业信息并应用职业信息写好简历、自荐信等材料,及针对所收集的职业信息进行面试准备。学生所接触到的职业信息纷繁复杂,学校应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科学地分析、筛选所收集的职业信息,应用职业测评信息及其它职业信息,合理确定就业目标,并指导学生根据所收集到的职业信息,如用人单位的企业文化、人才要求等信息,针对单位特点写好个性化的简历和自荐信等材料,在面试的过程中也紧扣单位所需从而引起面试主考官的兴趣,有针对性地展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从而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3.4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