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方针的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方针的定义范文1
关键词: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教育过程;教育系统
Abstract: In order to establish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EQAS) effectively, the paper made inCdepth research on education from the views of system and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making reference to the TQM thinking and 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 theory and technology, the paper proposed education system model to guide educ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education process model to guide education process definition, finally discussed the contents and tasks of EQAS establishment The fact of practice shows: the results above can offer good guidance to EQAS construction in theory and the results of their application in practice are prominent.
Keywords: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Education Process; Educ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06-0077-04
全面质量管理从关注质量要素转为关注过程,其核心思想是:产品质量不能仅靠检验来保证,而是从产品生产全程的管理与控制中获得[1,3,14]。这一思想具体体现为:
* 从关注质量要素转为关注过程,强调基于过程管理来实现质量管理的目标。
* 强调通过组织持续的过程改进来实现质量保证能力的逐步提高。
* 强调管理的系统方法,即针对设定的质量目标,识别、理解并管理一个由相互关联的过程所组成的体系,从而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广泛运用,证明过程是影响产品质量最关键的要素之一[1,3,10,12] 。人才也是一种教育产品,尽管它不能制造而只能培养,不能完全照搬产品生产的管理理论,但依然可以借鉴上述思想来研究教育的质量保证问题[2,3]。因此,研究教育系统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确定教育系统模型,是科学建立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研究核心教育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确立教育过程模型,是基于过程来逐步提高教育质量保证能力方法的基础。
1 教育的质量观点
教育的质量观决定了教育质量管理的原则。教育质量保证体系除须遵守一般质量管理原则外,还应反映自身的特点[6],具体体现如下:
(1) 教育的系统观
教育是一个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人才是教育系统的输出。教育体系是教育系统的基础与静态内容的定义,教育实践是教育系统依据体系要求而进行的动态实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首先要科学地建立一个优化的教育体系,并基于过程的有效管理与控制进行教育实践。教育系统有多类外部干系人,他们对教育质量有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教育体系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其质量的优劣都会对系统最终输出的产品――人才的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优化的教育体系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基础。
(2) 教育的过程观
* 教育是一个多过程并发且多过程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人才培养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到教育过程质量的影响,教育过程是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6,7,10]。建立教育过程持续改进机制、通过质量监督确保教育过程的真正实施,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5]。
* 教育过程有多种分类方法:按抽象层次分宏观与微观过程;按作用对象分组织级与个体级过程;按应用领域又包含多个关键实践域[6,9,10,13]。这些过程用于规范和指导不同层次、不同关键实践域里的业务活动及其工作产品的产出。
* 用人单位既是人才的需求者,也是人才质量的检验者,对于有些行业来说(如软件行业),企业还是人才培养的参与者。教育过程为用人单位参与教育过程提供了入口,建立用人单位与学校互动沟通的机制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3,12]。
2 教育系统模型
教育系统的特征可用一组模型来刻画:
(1) 教育体系要素模型
教育体系内部包含诸多要素,这些要素相互关联且相互作用,并直接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参见图1)。建立这样一个复杂的体系,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和优化的过程作为理论指导,确保所建立的要素具有良好的质量,并满足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从图1可知,教育思想与理念是建设教育体系的思想基础,它会影响要素建设的方方面面。教育方针应体现教育思想,并直接影响和指导诸多要素的建设。教育要为社会服务,人才培养要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而这些需求要通过专业定位和课程体系来体现。教育过程是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基础,并接受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基础层要素为业务层提供基础保证,是一个学校实力的体现。
(2) 教育实践领域模型
图2是教育实践领域模型,刻画了教育体系建设、教育质量保证、人才培养以及组织行为规范四大活动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教育体系的建设不仅要满足体系要素模型的要求,还要按照组织行为规范的要求进行定义,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科学而制度化的体系标准,为教育质量保证提供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教育体系为人才培养提供环境、资源与条件。质量保证不仅监督人才培养的过程,还为体系建设提供进一步改进的要求。这样一个三角关系刻画了教育实践复杂的动态过程。
(3) 组织行为模型
学校是一个组织,其行为应符合组织行为的规律。图3从组织行为五大公共特性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建立一个由机制保证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4,11]。
* 组织承诺:以方针的形式定义了管理者的要求。
* 能力:定义了为实现方针应具有的能力,包括:组织结构、角色及其职责,资源(师资、经费、培训),以及环境等。
* 活动及其过程:定义完成任务所需的活动及其执行过程。
* 确认:过程执行中设定的检查点及其检查条件,以确认任务或活动如约执行。
* 度量:过程中收集的数据以确定活动执行的状态和任务完成的程度。
图1
图2
3 教育过程模型
教育过程是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基础与核心,有多种层次[6,10,13]。宏观教育过程刻画了教育体系建立、教育过程执行、教育过程监督以及教育过程改进的宏观过程;微观教育过程用于指导具体业务活动,又分为指导组织级业务活动的组织级过程与指导个体业务活动的个体级过程(如教师个人教学过程)。教育过程包含多个关键实践域,教学过程域是其中之一。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建筑在教学过程域之上的质量保证体系,关注教学质量的保证,是教育质量保证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3.1 宏观教育过程
借鉴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过程理论,教育系统的宏观过程定义如下(参见图4):
* 理解教育体系:明确教育体系建设的任务,包括建立专业知识体系框架、定义教育体系要素。
* 教育需求分析:了解人才市场需求,确定教育方针、专业定位以及人才培养要求。
* 教育体系设计:具体建设一个符合教育方针及专业培养目标的教育体系,主要工作包括:课程体系建设、教育过程定义以及质量保证组织机制的建立。
* 教育体系实施:是教育体系具体的部署和执行,包括:教育过程的培训、部署和执行,质量环境建立,计划并执行具体的教学活动等。
图4
* 教育过程监控:对教育过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收集过程数据并进行质量分析,为教育过程改进提供依据。
* 教育过程改进:根据过程差距分析结果与改进要求,对现有过程实施改进。包括制定改进计划、成立教改小组、过程重新修订并试点运行,直至正式的教育过程标准全面部署并正式启用。
3.2 微观教育过程
教学过程域是教育体系的一个子关键实践域,由一系列围绕教学活动的业务过程组成,共分四大领域11个相关过程(参见图5)。其中教学执行过程与课程教学研究过程为个体级过程,其他均为组织级过程。
图5
⑴ 教务管理过程域
该过程域定义了日常教学管理的核心工作及其过程,包括下达教学任务、分配教学任务、教学文件归档、教务管理(如调课、教室变更、学生选课)等,由学院教学科负责具体实施。
⑵ 教学执行过程域
教学执行过程定义了教师接领教学任务后进行教学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与工作标准,教学监督过程定义了教学督导组的工作任务与活动。
⑶ 教学质量保证过程域
该过程域包含教育质量保证与教学监督两个子过程,其中后者是前者的子活动过程,均由教育质量保证小组(或教学督导组)负责组织实施。其中教育质量保证过程的主要活动有:制定教学质量保证计划、监督教育过程以确保实际执行的过程按照组织过程标准与教学计划执行、跟踪质量问题的解决过程、提出质量改进意见。教学监督过程定义了教学督导组对教师课程教学进行监督的工作规范与任务要求。
⑷ 教学研究过程域
该过程域由课程体系设计、教学计划修订、教育过程改进与课程教学研究四个子过程构成。
4 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实践
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从任务、内容与实践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4.1 建设任务
体系建设包含五大核心任务[1,2,6] :
* 明确质量目标,制定质量方针
*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制
* 建立、完善并逐步优化核心教育过程标准
* 定义质量审核的关键点与评价标准
* 作好质量计划、质量记录与质量的统计分析
4.2 内容结构
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结构具有分层特点(参见图6)。质量方针定义了原则上实现质量目标的途径和要求,教育过程是质量方针的具体实现和行动指南,并由过程要素作进一步分项说明。过程要素的定义是组织过程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8]。
图6
4.3 教育实践
作者将上述理论应用于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的教育实践。四年来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该院已于2006年5月顺利通过国家教委示范性软件学院验收,本科与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达100%,2006年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对软件学院毕业生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毕业生综合能力企业满意度本科为4.11分,研究生为4.23分(采用5分制),用人单位对该院毕业生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工程组织与管理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理解专业方法能力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给予肯定和赞许。
5 结论
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用系统与过程的观点来看待教育,用工程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教育,使得我们找到了一种科学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和实践。本文所阐述的理论已成功地应用于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的教育实践,并获得了有效验证。
借鉴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CMMI来研究教育能力成熟度模型,使得人才培养的质量能够基于教育组织成熟的教育能力而稳步改进与提升,这是作者下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000版ISO/DIS9000族国际标准草案 [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0.
[2] 冉宝春,魏建军. 我国高校建立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误区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4,(6):43-46.
[3] 洪生伟.教育服务质量管理体系[M].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4.
[4] Paulk M.C., Weber C.V., Garcia S.M., et al. Key Practices of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SM, Version 1.1[R]. CMU/SEI-93-TR-025,ESC-TR-93-178, Pittsburgh USA: February. 1993.
[5] Zahran S. 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Practical Guidelines for Business Success [M], Addison-Wesley, 1998.
[6] Hongyan Z, Wei L, Hongmei L.. Software Engineering Specialty Education System Research and Practice [J],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Series). 2005,(12): 25-31.[张红延, 卢苇, 李红梅. 软件工程专业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 [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
[7] Shu L., Xiaofei X., Peijun M., et al.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School of Software at HIT [J],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Series). 2005,(12): 12-15.
[8] 张红延. 过程规格及其资产库结构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5 ,41(4) : 204-206.
[9] Osterweil L.J. Unifying Microprocess and Macroprocess Research [C].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oftware Process Workshop, SPW 2005.Beijing, China. 2005,(5): 68-74.
[10] 林华东. 过程与评价[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11] CMMI Product Development Team.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DB/OL], 2006-8-20, sei.cmu.edu/cmmi/ .
[12] 同济大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项目组主编. 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3] 郭蜀燕, 李飞雄, 张雄. 高校教育全面质量管理运行系统与环节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 2005,(01):89-90.
[14] 林健.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全面质量管理探析[J]. 高等教育研究. 2001,( 06): 93-97.
收稿日期:2007-3-7
作者简介:张红延(1964-),女,郑州人,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软件过程,需求工程。
李红梅(1969-),女,硕士, 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教学科长,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多年。
联系方式:北京西直门外上完村北京交通大学九教北303室100044
教育方针的定义范文2
2、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一是和全班同学比,确定看自己数学成绩在班级中的位置,还常用好、较好、中、较差、差来评价。二是和自己数学成绩的过去状况比,看它的发展趋势,通常用进步大、有进步、照常、有退步、退步大来评价。
3、确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努力方向,正确的学习目标能催人奋进,从而产生为实现这一目标去奋斗的力量。没有学习目标,就象漫步在街头不知走向何处的流浪汉一样,是对学习时光的极大浪费。
4、确定学习目标首先应体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其次要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此外还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现状。当然还可思考一些社会因素家庭状况。
教育方针的定义范文3
1.素质教育的本质及定义。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主题教育观的体现,是以树人、育人、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提高主体意识、发展良好个性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理论化、科学化过程中的概念,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教育价值观的对立,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操作性定义: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发展的要求,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这就是说素质教育是一种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更注重人的本性发展,以全面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基本特点的教育,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1)全体性。指素质教育的着眼带内与着力点都是面向全体青少年儿童,旨在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2)全面性。指要求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全面发展。(3)主动性。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4)创造性。要求学生时刻具有创造意识,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也是智力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
二、我国学校体育的教育方针及目标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是从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规律和特点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教育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主要阐述学校教育学的目标、过程、内容、方法、组织等有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制,促进学生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体质。(2)掌握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3)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
三、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
1.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分析能力。学校体育教育着重于运动技能的培养,同时应加强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这不仅是一个自身体能的体现(因为交流的前提是自己的运动水平不弱),还是一个自信心、亲和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及社会交往和互动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对于学生走出社会之后大有用处。学校可以通过不同班级的交流、校际交流、省际交流甚至有条件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种族间的交流,来提高学生上述的能力。但这种引导并不是冠以自己的情绪和观点,而是提供给学生一条客观的思路,让他自己去领悟,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校方和教师主动出击和培养。
2.加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加强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疑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开启学生广阔的思路并鼓励学生提出质疑,敢于向权威或者已经墨守成规的事物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点,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在运动时活跃的思维状态,提出的问题不局限于体育领域。总之,学生不应只学会一种或几种运动能力,还要学会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来看事待事物,独立处理已发现的问题。
3.培养价值判断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并不只是思想政治课的专职任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引起重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指导学生用一种相对正确、客观的态度去评价事物,并且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去学找和开发事物的价值。例如社会上的一些对体育的不正确认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就应该端正过来;再如对一种体育技能前途的评价,鼓励学生见仁见智,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该种运动技能的理解深度等。
教育方针的定义范文4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导学 自主 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将学生自主学习作为课堂内容主体,并以教师辅助教学为侧重点,与信息化多媒体技术相结合。这一教育模式打破、超越了传统的教师“一统天下”的授课方式,教师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宗旨,尊重、引导学生,并最大限度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
一、导学与自主学习之间的关联
在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当中,自主学习与导学教学始终相互伴随、互相牵引。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着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在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前提下独立、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导学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宗旨,尊重、引导学生,并最大限度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担任辅助者的角色,在适当范围内给予学生学习建议与关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组织、指导与评价,充分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取得好的成效创造有利条件。
二、导学与自主教学模式
(一)教学含义
高中化学课堂中“导学与自主”教学要达到高质量水准主要依赖于教师辅助能力与学案教学品质。优秀的教师与完善的教学方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巩固基础知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其次,在教师辅助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按小组划分,相互分享彼此的学习经验与实验结果,实现共同成长,营造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从根本上真正完成由传统教学“教师为主”模式转变为“教师为辅,学生为主”模式的这一过程。
(二)教学方式
1.个性化多媒体教学
信息社会现代化远程教学过程存在多样化的教学目标与自主化的教学宗旨。高中化学课堂开展个性且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同时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例如,在针对化学反应与能量这一章节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将教学方案制作成课件的形式在多媒体上播放并提出与课堂内容相关问题,如燃烧热的定义、释放或储蓄能量过程等,学生可借助音像与计算机的辅助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并得出由纯物质燃烧后生成的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被称之为物质燃烧热等结论。
2.小组互相协作教学
小组协作,学生间互帮互助的学习方式作为自主学习的基础,在课堂教学整体中起着推动作用。自主学习要求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但并不表示自主学习就是孤军奋战,因此除了教师承担辅助者的角色外,各学生间也应该加强交流。例如,针对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这一大章节学习时,通过小组分工的方式进行协作学习。首先将强弱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这两小章节分别交给八个学生负责,每一小章节四位学生;再将弱电解质的电离分为强酸,强碱的电离、强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电离与电离平衡的移动四小分支分工,一人负责一分支进行分析研究,强弱电解质章节划分方式同上,各自完成研究任务时,八位学生再集中分享研究成果并指出不足进行更改。这样分组不仅能保证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有任务,而且能提高学习效率,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当学生完成所有任务后,教师再依次进行定期检查并深入对每一小组每一学生的指导,有利于推动小组协作学习过程真正发挥其价值,也能使该模式不再流于形式。
三、结语
高中化学采用“导学与自主”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教学宗旨相符。由于学生自主学习是一个自我增值、自我完善与充实的过程,在独立自主的环境下更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因此,实行“导学与自主”教学模式,能有效培养、发挥学生创造力。但与此同时,现阶段我国自主教学仍存在部分不足,例如教师教学课堂对信息资源的运行力度不够显著,学生仍没能完全摆脱传统学习方式,意识不到自身的主人翁地位。所以要真正从根本上弥补这些缺陷,只有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最大成功。首先,学生务必承认自身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秉持多说、多练、独立自主的宗旨,不能过于依赖教师与同学,遇到问题和难点应当先尝试自己解决,实在无能为力时再请教、求助教师给予引导而不是直接帮助。同时,教师更应该遵循“学生为本”的中心思想,改变原有教学模式,着重将“导”的教学方针贯彻、落实,以此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教育方针的定义范文5
X博士发明了一种生物芯片,它可以植入学生脑内,由老师定期输入信息。这项发明曾令世界为之振奋。但一年后的现在,人类发现问题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
十五、十六岁的少年已是满脑子的微积分和哥德巴赫猜想。他们不再观察美丽的夜空,因为他们整个银河系了如指掌;他们没有亲情,因为在他们的芯片中,“父母”的定义是“为子孙后代提供遗传物质的生物体”;他们也没有对爱情的憧憬,他们知道那不过是人体荷尔蒙的作用……
为了改变这一切,三个月前,我--新的教育部长,走马上任了。
上任的第一天,我就下令: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取出大脑中的芯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语文,阅读名著名篇,提高口语表达和阅读能力;物理、化学,注重实验与观察;生物、地理,进行野外实地勘测、观察;历史,电影电视教学……还要注意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
在今天上午的教育改革会议上,我再一次声明:“芯片式教学,是变相的‘填鸭式’。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是把学生变成活的‘磁盘’。”
下午,我拔款20亿,扩充西北五省的实验设备,又审批了关于中小学生暑假到月球勘测的报告。
在做完了这一切以后,我将要去海淀区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这是我第二次去那儿了。
三个月前我第一次去时,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大圈,然后问?quot;这是什么?“孩子们思索了好一会儿摇着头说:“我们无法回答,这既不是正规的圆,也不能算是椭圆。”
第二次,我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在经过了一阵讨论后,终于有人怯怯地说:“是零吧?”
教育方针的定义范文6
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07-0028-02
一、素质的含义和教育的目的
1990年版的《辞海》对素质作了如下定义:“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这种描述过分强调其生物学和心理学特点,并没有明确说明通过教育培养的素质所具有特征。教育理论家顾明远教授认为:“什么叫素质教育?就是说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公民的素质……社会主义公民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我想包括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总起来说就是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公民素质是民族素质的基础,民族素质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全民的素质,主要是靠基础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就是为提高公民素质打基础。”国家教委在1997年10月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有这样的说法:“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这是对素质教育基本内涵的分析解释。更一般地说,素质应该是代表个人、集团、民族和国家的智慧、能力、才能、性格、文化、教育、发育以及适应环境和改变环境能力的象征。简单地说,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是对“素质”一词经过几年来的探讨和实践,被大多数人所普遍认同的一种界定。
教育面向的主体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关注学生的个体素质。个体素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首先,它可以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和发展,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并且与周围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其次,它是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结构体,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多个侧面,而这些侧面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比如,文化素质本身就具有多元性特征,它所含的文学艺术内容,是提高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重要条件;所表现的知识性又包含在业务素质范畴内。素质的这种复杂性使得素质的培养必然是一个复杂系统的演化过程,涉及到众多的变量和参量;变参量间以强耦合、非线性特征的关系相互作用、互相促进或制约,具有丰富的层次结构;整个演化系统处于社会经济环境中,并与之紧密联系,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具有开放动态的特征。
素质概念如此复杂,具有如此丰富的子侧面和层次结构,但它的本质却是简单的。如果我们用系统的方法进行分析,将教育系统放入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大环境中,将两个系统联合起来思考,而不是单单就素质而讨论素质、就教育而讨论教育,将有助于我们弄清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理解素质的意义和素质教育应该包含的内容。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的教育方针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说明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规定了教育的总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包括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最根本的价值取向。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服务,是与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方针相适应的。对国家和社会而言,进行和发展教育工作的目的就是为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提供合格的人力资源,并尽可能让这些人力资源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素质教育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应试教育的问题,不是对教育本质的改革,只是更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就这方面讲,个体素质的含义实际上是指个体在将来对社会的稳定、繁荣和富强做出贡献的能力、特别是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贡献。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通过教育的手段或方式让个体得到合适的发展,在经济活动中能充分发挥个体具有的活力,为整个社会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应试教育歪曲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使教育看起来似乎就是为了教育对象在考试中获得更高的成绩,而素质教育的概念则突出了教育的本质目的是提高个体的素质,培养社会经济建设事业的人才。对教育目的、教育与社会和经济的关系等基本问题的讨论,必须在包含社会、经济、教育各子系统的大系统中进行,单单局限于孤立的教育子系统,并不能获得对这些问题的正确理解,包括对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素质教育中素质一词的含义的理解,但这正是目前部分教育工作者弄不清楚素质教育的原因。只有用系统理论的观点、以整体论的方法,在合适的系统下思考,才能获得对素质教育提法的真正意义的理解,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正常实施奠定基础。
二、素质的评价
教育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是通过教育的手段或方式让个体得到合适的发展,在经济活动中能充分发挥个体具有的活力,为整个社会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综合已有的一些讨论,我们认为进行素质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以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为目的;(2)加强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和其他素质,提高他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3)要注重个性发展,素质教育是以个体为中心的,应尊重个性的发展,不能进行一刀切式的教育,要注意引导;(4)不同教育阶段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策略,特别在初等教育,包括小学、初中,应该提倡包括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更高级的受教育阶段做好准备;(5)加强教育系统的软硬件设施建设;(6)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支持学生的实践活动,要求理论联系实际;(7)优化环境影响等诸多方面。
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工作中会涉及到评价问题,评价的目的在于发展提高,如果我们能较好地对教育过程进行评价,就可以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优化。例如发现某教育方式比其他方式能更大地锻炼学生,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可以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更多地采用。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主体、特定的客体、特定的方式下进行的,涉及到环境因素、学生个体因素、教师个体因素、协调程度、接受能力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复杂过程,不能完全确定其他条件不变而单单讨论教育方式的改变对学生素质的影响,即使在不考虑环境影响,学生、教师同质等假设条件下,也会涉及到如何判断学生素质是否增强的问题。
如前所述,素质本身是复杂的,具有很多的相互紧密联系的侧面,而这些侧面又不能相互替代,不能相互比较,因此很难量化,所以对整体素质并不能给出一个完全的直接评价指标。通过教育,知识、技能被内化成学生的一种良好品质,它无处不在却又是无形的,这种内在的品质只有在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未来的发展中才会显现出来,我们无法在现在就预知个体在将来的贡献,不能对学生的素质做出直接的全面评价。我们很难建立一套对素质教育的完备评价机制,但是否可以找到一种大致的评价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呢?
对于一个包含多个相互作用的子部分的复杂属性,完全的评价是很难做到的。例如,我们如何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是一个复杂的范畴,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三大产业,每个产业中又分诸多部门,生产火柴的厂家、修理汽车的公司、餐馆中的服务人员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内容。整个经济系统包含了成千上万个变量和参量,这些变量之间又以非线性方式耦合在一起,构成了经济的复杂系统。因此对于经济完全彻底的直接评价是没有的,只能采取间接方式,用某些可以得到的量生成一个指标,而这个指标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系统的整体情况或我们关心的问题,这是可以做到的。目前,经济学家一般选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指标。另外一个例子是恩格尔系数,即食物消费在整个消费中所占的份额,这个简单系数已被广泛应用于衡量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越富裕。复杂系统的复杂属性一般不能直接衡量,只能采取间接指标的方法。问题是指标的选取是否合适。
考试成绩实际上是这样一种间接评价指标,因此长期以来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在小学还是大学,在国内还是国外,考试都被视做是一种最简单而相当有效的手段,以评价个人的受教育成果,即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而这与个体在将来经济建设中的贡献确实有紧密的联系,并大致为正相关关系。在一些情况下,考试成绩确实能大体上反映学生的个体素质,如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不刻意追求考试分数的时候,分数能大致地反映出一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这实际上也是考试这个手段历经如此长时间仍能存在的理由;但如果在升学和其他利益的驱动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只关注如何取得更高的成绩,不进行解题之外的其他训练,不注重能力的培养,就会出现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等现象并逐渐普遍化,这种情况下,考试成绩就不再是一个合适的对个体素质的评价指标,而应该寻求新的评价体系和标准。
产生我国应试教育问题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考试评价方式的过度强化使用。在我国,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考试成绩都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甚至是唯一标准。对学生个体素质的评价用考试成绩,对教育工作者的评价也是用学生的考试成绩。因为这种评价结果往往直接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利益挂钩,为获得更多的利益,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只好抛弃其他方面,专注于如何取得更高的考试成绩,这就带来了诸如学生“高分低能”和老师搞“应试教育”等弊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素质的唯一评价标准是不合适的。实际上,人们也认识到这种评价机制的缺点,并在其优化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例如综合素质测评在高等学校的推广运用,并且一些中学和小学,也进行了初步尝试,例如某些小发明家和获得一些竞赛奖项的学生,在升学考试时可以获得一定的加分等。
要进行素质教育,首先要优化并贯彻新的评价机制,不能继续单一的考试评价。如果表面上号召培养学生素质,而实际上依然采用分数决定一切的升学就业评价机制,那么在升学和社会就业等利益的驱动下,素质教育最后就只能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参考文献:
[1]顾明远.素质教育的督导与评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2]眭依凡.基础教育转轨与高师教育改革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1999(1).
[3]吴言明.感悟:我国语文素质教育传统之精髓[J].中国教育学刊,1997(1).
[4]王策三.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关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
[5]程利国,林彬.皮亚杰建构主义动力学模型及其对素质教育的启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6]高岩.论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J].成人教育,2005(1).
[7]丰捷,杨光,孙献涛,戴自更.破解素质教育的难题[N].光明日报,2002-03-13.
[8]萧宗六.我的治学之道(十三)对“素质教育”质疑[J].中小学管理,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