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重难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语文教学重难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教学重难点

高中语文教学重难点范文1

关键词: 高中语文修辞教学 实践意义 教学思路

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内容庞杂,任务繁重,既要完成高考要求,又要真正提高学生语言素养和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困难。修辞格教学是高中修辞教学的重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常常遇到多种修辞兼有的文句,怎样辨析相似的修辞格,是教学难点之一。

1.借喻和借代

借喻与借代一字之差,却有很大的差别。由于这两种修辞的本体都不出现,因此学生常常搞混不易辨别掌握,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那么怎样区别这两种修辞呢?借喻,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借代,用和本体事物相关的事物代替本体。借喻是比喻的一种,重在打比方,喻体和本体是有本质区别的;借代强调的是相关性,本体和借体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借体往往是整体、部分、特征、标志、材料,等等。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用“梨花”比喻雪花,两者在本质上完全不同。“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药》)以“驼背”代指“茶客”,两者的关系是用人的外貌特征代替人,还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区别借代和借喻,既然本体不出现,那么把所用事物试着还原成比喻,能变成比喻的是借喻,变不成的就是借代。例如,“炒掉这个寄生虫”与“炒掉这个歪嘴巴”,前一句中可以把“寄生虫”还原成像寄生虫一样的人,后一句不能还原成像歪嘴巴一样的人,所以前一句是借喻,后一句是借代。借喻最终的目的是描写事物,让语言生动形象;借代是为了代称,让语言丰富多变,例如:“初发的龙头翻卷滚动,在凹凸不平的沟床上缓慢前进。”(《一次大型的泥石流》)将“泥石流”描述成“龙头”更加形象地表现它的凶猛不可阻挡。“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那么穷,榨不出一点油水已经气破肚皮了。”(《药》)用“红眼睛”代阿义,既突出了阿义的形象,更好地体现了人物的特点,又避免了用语的枯燥。用“油水”代财物,抓住了代表性的事物构成借代,让人心领神会、印象深刻。

2.比喻和比拟

比拟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本体必须出现,比喻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喻体必须出现。比喻强调的是本体喻体之间的相似性,用相似点唤起人们的联想,让抽象不易理解的事物变得形象具体;比拟则是用鲜活的乙事物的特点表现模糊不实在的甲事物。例如:希望就是一座亮在前方的灯塔。希望就是一个新奇诱人的世界。希望就是一粒还未发芽的种子。“希望”是本体,灯塔的指引、新世界的诱惑、未发芽种子的神奇,都和希望充满相似,让人由此及彼进行联想。“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了人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便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荷花淀》)“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把人拟为荷,将隐蔽在荷叶下面的战士物化了,显得那么清新、可爱。“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社会主义好》歌词)把抽象的帝国主义拟作狼狈的落荒而逃的动物,更生动可笑。

3.比喻与象征

比喻是让语言形象化的修饰手段;象征是通过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以此表现与之相关的一些抽象的概念、感情、思想等。比喻一般用在文章的某个部分,局限在某处;象征则带有全局性,可以以其构思全文、刻画人物,暗示、制造气氛,抒发感情等。比喻通常以物喻物,具有鲜明的形象;象征则以物示意,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抽象含蓄的意义。例如:《药》中“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着革命的希望。《拿来主义》的“大宅子”只是用来比喻中国、外国的文化,不具有象征意义。当然在某些文章中,象征中也含有比喻的性质,从表现抽象的精神来说是象征,从表现具体的人来说是比喻,即便这样,象征与比喻也是分开的。

4.排比与对偶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成的修辞方式。对偶是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排列在一起,表示相反、相关或者相连意思的修辞方式。排比和对偶都具有形式整齐、节奏分明、声音和谐等语言特点。但两者毕竟是不同的辞格,因而具有本质区别。例如: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阶梯,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书是乳汁,能哺育人茁壮成长;书是最好的伴侣,伴随我们度过最好的人生;书是身旁的顾问,随时给你提供有益的咨询。这个排比句由六个句子构成,每句的字数结构不尽相同,各句平等独立可以单独表达语意,加强了表达的气势,提高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五更角鼓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个对偶句则由两句组成,每句的结构相似,字数相同,并且“五更”对“三峡”,“角鼓”对“星河”,“声悲壮”对“影动摇”词和短语的结构完全相同,没有重复的词,语意丰富,便于吟诵,易于记忆,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5.对偶与对照

对偶要求结构上的整齐与匀称,句式相同,结构相近,字数相等或基本相等;对照要求意义上的对比或对照,没有结构上的要求,只要求是两种相对的概念。两者经常同时出现,从结构上看是对偶,从意义上看是对照。“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结构上,“书山”对“学海”,“有路”对“无涯”,“勤为径”对“苦作舟”,句式整齐;意义上,“勤”“苦”相对,这句既是对偶又是对仗。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教学重难点范文2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学改进 分析研究

高中语文教师要牢牢把握教学改革的方向,紧扣要点组织实施,使语文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有效推进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工作进行分析。

一、高中语文教学改革首要之重当属教学理念创新

首先要在思想上进行变革,只有解放思想才能保证教改理念真正落到实处,这一点在教学改革推进工作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因此,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改革成效,首先就要对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笔者认为,教师应当从三个方面开展创新。首先要注重教学研究,认真分析课程改革要求,把握好教学改革的总体方向、发展趋势,结合高中语文学科等相关要求,只有在方向上得到保证,整个教学改革才会一路顺利地进行下去。其次,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要重视研究各种因素,无论是教材教法还是教学对象都要进行充分研究,结合实际状况与教学改革建立联系、统筹推进。例如教学方法的设计要体现素质化要求,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教学对象的研究是为了使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与学生实际状况更加吻合。另外,教师在推动教学改革方面还要善于总结思考,在教学理念外延方面下工夫,扎实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二、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应当始终紧扣课堂教学创新

高中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化趋势,教师要立足于教学模式改革,让学生更加乐于开展语文学习。教师要学会从应试角色中全身而退,转而由学生自主探究模式引领整个语文教学。其次,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设置载体平台,让学生开展学习研究活动。学习的平台重在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和其他同学一起分析研究,交流心得体会,相互指点问题答案,让大家的智慧集聚起来突破学习中的难点内容。在学习线索方面,要将重点难点与思考题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研究思考题的过程中实现重难点有效突破。另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还可以在师生角色互换方面下工夫,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代替自己进行一些内容的点拨引导,通过这样新颖模式为高中语文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以创新的举措推动教学有效开展。

三、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要重视发挥信息手段的作用

信息化手段是高中语文教学深入进行的重要帮手,广大教师要对信息化手段的功能定位具有清晰的认识,同时要提高运用的技巧程度,发挥信息手段的作用。首先,教师要重视发挥信息手段的作用。有些教师认为多媒体是花架子,华而不实,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种理念导致信息手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英雄无用武之地。教师必须克服这一错误思想,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手段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才能为接下来的高效运用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在信息化手段运用中要体现科学化原则。科学化原则体现在两个着力点上,一方面要在运用的时间频率上体现科学性,运用时间、运用频率应当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妥善安排,既要达到满足教学需求,提高教学趣味性,又要保证所占时间不能太多,保持课堂秩序的稳定性。另一个着力点表现在运用时机上,在教学导入环节使用,教学信息补充环节使用,以及思想情感教育环节使用,是较为常见的几种路径。广大教师还可以积极探究,使语文教学与信息化手段紧密结合起来。

四、高中语文教学改革重在尊重学生学习状况差异

高中生思维与心理都已接近成人,他们在学习中的自尊心应当受到保护,否则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会受到影响。高中语文教师要将学生差异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一方面要对学生目前的语文学习状况、基础知识情况、能力发展水平等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估,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准确定位。其次,对学生存在差异制订相对应的教学计划,从教学目标难度、教学训练要求、教学考核标准等方面综合着力,使学生能够因材施教。例如在语文教学要求上适当降低,作业量、作业难度都相应下降一个层级,这样的方式兼顾了中等以下学生,对提高语文整体教学成效帮助较大。

五、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要体现情感渗透促进功能

情感是教学工作中必须重视的因素,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情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投入程度。笔者在教学中着力从三个方面着手发挥情感渗透功能,一是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通过书面评语、口头表扬,以及通过眼神、动作传递表扬信息等不同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感受到成功,以此增强积极情感,推动语文学习的有效进行。其次,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开展分类考核考试,对学困生单独测试,避免他们经常垫底的尴尬境地,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转变消极情感,积极投入语文学习活动之中。另外,笔者还有意识地创设各种平台,让学生展示自我。除了创设学习竞赛、作文展览等各种与语文教学相关的平台让学生开展展示活动外,还针对一些学困生非学习方面的能力特长,给予机会让他们展示出来,帮助他们塑造在同学中的良好形象,这从另一角度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度。

综上所述,以改革为抓手提高教学质效,是推动高中语文教学深入开展的有效抓手。广大教师要重视并充分研究上述要点,实现教学设计精品化、教学组织素质化、教学成果高效化。

参考文献:

[1]郭玲.“夸”苗助长――浅议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表扬学生[J].成功(教育),2010(07).

[2]林菊.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解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0(21).

[3]王丽莉.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6).

高中语文教学重难点范文3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语文 教学整合 操作平台

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也相应的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各种有效的学习资源,还将引导教师在教育哲学、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育手段等全面的创新变革。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教学中的重头戏――高中语文教学更应走在时代的前列。

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世界信息技术的革新,促进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信息技术也以自身的优势正逐步从单纯的信息技术课程向与其他学科的相结合的道路,从而逐步构建起来了新型的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模式。信息技术的课程设计从单纯的传授计算机基本知识发展到让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网络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写学生的相互之间的探讨。信息技术日益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逐步成长为推进国家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强有力工具。信息技术凭借强大的功能和丰富的信息资源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全方位变革。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教育的必然性

1.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决定着信息技术在其教学中的应用

基础性是语文学科教育的重要特征,语文学科教育是一个人开始接受正规教育的起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奠基石。对学生今后发展和终身学习产生重大影响。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人类悠久、灿烂的文化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健康成长主要精神食粮,这一切都有利益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工具性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功能。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掌握了祖国语言的运用,掌握了思维和表情达意的工具。实践性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涵,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学会了语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要想达到语文教学的预期教学目标,就必须运用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自学自练和自主评价的平台。

2.《新课标》的实施赋予了语文教学新的内容

《新课标》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语文教学在实现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关键在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核心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切实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让教学逐步转化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信息社会,知识以惊人的速度在不断更新,很多知识在我们尚未认识清楚的时候,它却已经被新的知识所取代了。高中语文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为目的之一,承担着重要的教育责任。

三、高中语文教学应用信息技术教育方略

1.将信息技术引用到语文课文的导入当中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导入文章至关重要,恰当的导入让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文章的学习情境中。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中的《祝福》的导入设计为例。大家知道,鲁迅的文章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让学生快速地进入《祝福》文章的学习情境中,教师必须在备课这一关下大工夫,导入设计业也是非常重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可让导入的设计巧妙易行。学生进入文章的情景比较容易,利用多媒体,在《祝福》导入设计方面,可以先播放旧社会农村年关的情景,让学生对旧社会农村过年有个初步的印象。然后利用幻灯片进行相关情景的演示,经过这样的设计,学生进入《祝福》主题学习就比较轻松了。可以说,将信息技术引入高中语文课文导入中,语文课堂的效率可以有效提高。

2.把信息技术引用到高中语文文章内容学习中

语文教学是个系统工程,其可以进行听、说、读、写教学,也可以进行文章鉴赏教学,信息技术的引入,能够合理的安排教学的重难点。有效为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文的某些教学内容,以视频、图片或音频等形式表现出来,并且运用多媒体的信息量大、转换速度快的优势进行教学。这样,既抓住了重点,又解决了难点,既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又提高了课堂的敬爱呕血效率。

3.信息技术与学生的课外学习的整合

语文学习仅仅学习书本是不够的。教师要通过课堂的学习引导学生进入课外的自主学习中。发达的互联网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提供了有效的渠道。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浏览相关与课文同步的学习网站,拓展延伸自己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也可以进入专业的语文学习网站进行相关的听说读写演练,特别是利用互联网加强课外文学作品阅读,显得尤为重要。

四、应用信息技术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

信息技术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教师的角色转换至关重要,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愉悦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语文教学方法的转换

在信息技术的介入下,语文教学要强调学生个性化学习,教师不可为多媒体而多媒体,不可把语文教学变成播放幻灯片教学,不可把语文教学变成学生观看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灵活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转换。

高中语文教学重难点范文4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语文教学 “变” “不变”

目前,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既给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带来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和展示自己才华的机遇,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追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而传统的教学只重视知识、技能目标。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应该大胆改革,勇于改变。然而,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一线教师,我清楚地知道,传统的语文教学,自有成熟的一面和存在的价值,新课程改革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而是对传统的扬弃,必须吸收传统中优秀的因子。因此,实施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要在追求“变”的同时,还要坚持“不变”。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变”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语文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大胆创新。不仅要积极改变,而且要会变。

(一)改变教师角色与行为。新课改下,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要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的首席”,“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中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在对待教学的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促进学习;在对待师生的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自我的关系上,强调反思;在对待其他教师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二)改变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热情;注意启发诱导,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意识;注意讨论探究,发展学生自主释疑的能力;注意合作学习,因材施教,指导学生不断提出各种问题,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从而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热烈而有序的课堂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并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丰富且富有个性。高中语文教师,更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将网络上的新知识新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和信息结合起来,了解并掌握语文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把新的知识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要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丰富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三)改变教学语言。教师要多用点拨、启发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少用定性语言进行评判;多用鼓励性语言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少用否定性语言浇灭学生的思想火花。

(四)改变教学内容。以前的教学重在阅读理解,重在系统的语文知识的学习,轻语感的积淀;新课改后的教学重在语言材料的积累,重在熟读经典,不必重视语文知识的系统化,力求知识的实用。以前的课文教学不重视其人文内容,新课程改革的课文教学重视其人文价值,而不仅仅把它们当做体现某种语文知识的例子。以前作文教学重视文体的规范,新课改后的作文教学既重视文体特点,又重视学生本人对生活的感悟;既重视语言的优美,又重视内容的充实。

(五)改变教师知识结构。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增设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课程领域或课程门类,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肯定在自己的专业知识方面有优势,但是,课程结构会不断向综合型课程发展,我们必须由专业型教师向综合型教师转化,在搞好自己专业的同时,肯花时间去了解相关的学科,做到触类旁通,灵活处理边缘问题。

当然,高中语文教师既要善于创新改变,又要发扬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力争在多变的教学环境中保持以下几方面的“不变”。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能变。新课程改革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是基于以前的语文教学所忽略了的内容——人文性。但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重视人文性不能忽视它的工具性。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果忽视了工具性,则语文学科会失去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语文教学的质量会大幅下降。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并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变。新课程语文教学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进步。但在教学中,不少教师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导致课堂教学变成了学生的自由天地,课堂教学环节散乱,重点、难点不能突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缺少教师的及时引导。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散思维,甄别学生答案的优劣及真假,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素养。

(三)学生的独立学习不能变。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合作探究,于是,有的教师不管是在公开课上,还是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动辄就安排小组讨论,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有时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事实上,合作学习是建立在独立学习、思考的基础上的,合作学习旨在解决独立学习无法解决的问题。不能为合作而合作,不能越过独立学习的阶段。要保证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和空间,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提升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重难点范文5

1 开展自主学习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自主学习模式之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获得巨大成功,这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密不可分,也与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紧密相连。

1.1 高中生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知识。高中生已经发展到人生一个新的阶段,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单向灌输模式教学,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渴望更多地参与其中,对于单向教学模式兴趣低下,影响了教学成效。在这样的背景下,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模式是较为理想的模式之一。

1.2 新课程理念提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新课程理念对于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三维目标,既要实现知识的传输,又要完成能力的培养和思想的教育,其中能力的培养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开展自主学习模式能够为学生搭建有效的平台,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其中,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1.3 自主学习能够较好地提高学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自主模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这样的能力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语文教学效率提升,对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同样具有明显成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发展。

2 紧扣重点环节,全面发挥自主学习的作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模式,一定要紧扣住关键环节,依据不同环节确定相应的重点难点有效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学习。

2.1 预习环节开展自主学习,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一直以来,预习环节都是高中语文教师所忽略的环节,实际上,如果能够充分发挥这一环节的作用,对于课堂教学就能够奠定基础并提高针对性的。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拟定预习提纲,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扫清生字词,另一方面要熟悉课文内容,同时还要针对预习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筛选与整理,以此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学习针对性,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在预习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2.2 课堂探究开展自主学习,提高师生互动性。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既要为学生优化设置合作学习小组这样的良好载体,积聚学生的智慧,同时也要设计好教学模式,变“教师讲为主”为“学生学为主”,将更多的讲解传授内容转变为学生分析研究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模式教学,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对于存在的教学难点,教师既要积极创造条件,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学生开展分析研究,提高思维深入程度,同时,对于学生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还要给予启发引导,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深入开展,为学习目标的全面完成奠定良好基础。

2.3 课后复习开展自主学习,提高记忆的牢固性。课后环节也是许多教师所忽略的地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记忆方法的渗透,要求学生在课后开展高效率、科学的自主学习。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门别类地建模,在脑海中形成系统化、网络化的条理结构,提高知识复习的联动成效。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记忆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科学妥善地安排复习批次、复习时间,同时对一些形象记忆方法进行消化吸收并加以运用,让学生的课后自主复习活动更加形象、高效、深刻。

3 高中语文自主学习的几个注意点

教师在运用自主学习模式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时,要准确把握这一模式的精髓,避免形式主义,使其切切实实地发挥作用。

3.1 “自主学习”不等于“一放了之”,还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作用,教师在关键环节还要进行重难点的点拨,以帮助学生跨过自身思维无法跨越的门槛,完成全面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注重收放结合,既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同时也要注重对重难点的点拨。

3.2 “自主学习”不能够“浅尝辄止”,还要体现思维深度启发。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因为担心学生自主学习思维深入程度不足,在设计探究提纲时层次较浅,没有能够体现重点,导致整个自主学习过程属于浅层次的思维活动,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有效的拓展与深入,导致许多教学内容还是依靠教师的讲解来完成。这一点应当在自主设计探究提纲时进行优化,保证探究提纲的深度与广度,在启发引导中体现思维的深入性。

3.3 “自主学习”不可以“表面开花”,还要注重取得实际效果。部分教师运用自主学习模式开展教学,其出发点只是为了点缀教学模式,使其打上教学改革的烙印,实际上无论从设计还是组织教学方面都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导致教学改革流于形式,实际效果并不佳。因此,教师一定要坚持教学改革的方向,抓住精髓、抓住实质,紧扣关键,确保自主学习模式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模式一定要注重紧扣重点,注重实效,使其在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成效方面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传江.网络环境下高中语文自主学习团队构建的实践与研究[J].学生之友(高中版),2010(06).

高中语文教学重难点范文6

长文短教中的“长文”是指字数多、篇幅长的必修课文,并非是拖慢教学进度、难以理解的课文。“短教”不是粗略的讲解甚至不讲解,而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有选择性的为学生进行精讲。长文短教并非是绝对的,而是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教师要切实根据文章的内容,科学合理的选择精讲部分,使学生能真正从中了解到相关的语文知识。

2.实施长文短教的策略

2.1整合资源,分层引导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长文的预习十分重要。在以往预习过程中,学生通常仅是借助工具书,对文中的字词和写作背景进行简单了解,致使学生逐渐养成惰性思维。在长文短教教学方式下,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深入挖掘课本及参考书,对教学资源进行科学整合,为不同层次学生设定分级导学目标,引导学生主动挖掘课文内涵。教师采用这种方式,不但有助增加课堂知识容量,而且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探究学习,利用有限课时,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2精设问题,启发思索

新课程教学要以人为本,加强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意识。提问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思维,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参考标准。在学习高中语文长文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能够更好的实现短教的目的。

首先,要设计一个与课文谋篇布局相关的问题。教师要针对教材的内容,设置提问点。在深入分析教材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清楚课文的构思方式与写作思路。

其次,要设计一个课文主题的文眼。教师要紧密联系课文内容,依据教学目标,精心设置汇集重点难点的题眼,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思想、突破课文重难点。使学生能以更加直接有效的方式理解长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内容。

最后,要设计一个以新颖角度出发的问题。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重要工具,在长文教学中,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观念,设计新颖的课程问题,使学生能够从多方面对文章进行解析和思考,减少对辅导资料的依赖,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

2.3联系实际,强化能力

新课标强调高中语文教学应当与实际生活、社会现状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联系。以往教学模式,教师在传授的过程中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在高中语文长文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合的作业练习,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开放的思维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延伸对长文知识的理解,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联系,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更新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此外,教师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的认真点评,给予对学生感情的尊重,拓宽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中语文课程。

3.“长文短教”的效果

3.1授课时间的变化

对高中语文长文的教学,长教方式与短教方式在用时上体现了很大的差异,实际调查显示,短教要比长教节省近一半的授课时间。对高中阶段的教学而言,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教师运用短教方式进行长文教学,一个学期能节省大量的时间,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需求,最大限度利用节省的时间,开展各种与语文相关的学习活动,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

3.2授课效果的变化

实际调查结果显示,对高中语文长文进行长教与短教的教学效果相比较,学生单篇课文的测试成绩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短教方式在教学用时上明显短于长教方式,这就说明短教方式对于高中语文长文的教学更有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短教的方式,能够很大程度提升课堂效率,使学生在一定课程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自身能力得到更显著的增长,继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但教师在实施长文短教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在授课时,具体采用哪种教学方式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合理选择。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