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精神病人护理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精神病人护理问题范文1
精神病患者由于神志不清,经常会因为跌倒而造成一些伤害。医护人员在护理精神病患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障他们的安全,要能够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防止病人跌倒,减低病人跌倒的发生率,从而保障病人安全,为病人提供满意的医务服务。
一、加强护理干预,防治精神病人跌倒事故发生的必要性
精神病人由于自身精神状况不理想,在住院期间,最容易出现的安全事故就是跌倒事件。据统计,在精神病人安全事件纠纷中,有70%以上的纠纷问题,是因为病人跌倒引起的。跌倒事件对精神病人的伤害是很大的。对于年轻病人而言,出现了跌倒情况,病人的精神状况很容易恶化,受到刺激后,他们的情绪紧张甚至是恐怖,他们的行为更为疯狂,控制起来非常空难。如果跌倒事件没有被及时发现,病人得不到有效的安抚,他们会做出一系列破坏公共物品,伤害他人,伤害自己的事情。而如果年龄稍大的病人出现了跌倒事件,后果可能更为严重,病人甚至会因为跌倒失去生命。因此,加强精神病人护理,利用护理干预,防止病人跌倒事件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二、护理干预在精神病患者护理中应用途径
1、对病人跌到因素进行分析
在患者入院后,就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对容易造成患者跌倒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相关因素进行评估,确定哪些患者可能会因为哪些因素出现跌倒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2、加强病人病情的控制
精神病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很容易因为病情严重出现一些躁动、兴奋异常的不良情绪,这些情绪得不到及时的控制,病人很容易l生跌倒事件。因此,在精神病病人护理中,要加强对病人病情的控制。相关护理人员,要遵医嘱让病人按时吃药,并且要对用药的禁忌情况和不良反应做全面了解,如果发现病人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对病人进行护理,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以有效控制病人病情和不良心理倾向。这样,才能保障患者治疗的安全,防止跌倒事件的发生。
3、加强陪护
对于一些年龄大的精神病人,医院要做好他们的陪护工作,要鼓励病人家人,在治疗期间都能陪护在病人身边,使病人能够感受到家人照顾的温暖,得到情感的慰藉。另外,医院也需要能够安排护理人员能够做好特殊病人的陪护工作,在病人需要服务的时候,为病人提供帮助,这样也可以有效防止病人跌倒。
4、确保环境的安全
在病房和病人经常活动的场所,要保持通风,同时保障充足的光照,避免因为光线太暗,导致病人跌倒的事件发生。同时,护理人员要做好地面的清洁工作,保证地面没有杂物堆积,防止病人被绊倒,同时还需要保持地面干燥,没有水渍,在一些较光滑的地面上,要设置一些防滑垫,防止病人滑到。医院要加强环境安全治理工作,消除环境隐患,避免出现意外事件。
5、加强安全教育工作
医院要组织护理人员多参加一些安全培训活动,通过安全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以有效防止精神病人跌倒事件的发生。另外,在护理中,要加强家属的安全教育工作,能够通过书面形式告知家属病人跌倒后的严重危害性,并明确出跌倒事件防御措施。提升家属的安全陪护的责任意识。不仅如此,医院还需要加强对病人进行安全教育,教育他们要能够按时服药,积极配合治疗,教育他们走路是要小心,不要过量饮水,防止起夜过多对自己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三、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影响
精神病人发生跌倒事件的主要原因为护理不到位,环境安全性不够,病人年龄大,行动不方便,药物副作用大,造成病人身体上的不适,从而引发病人情绪不稳定,导致病人跌倒的。实践证明,通过护理干预后,病人跌倒的这一系列危险因素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也就是说,通过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保障病人的安全,消除病人跌倒事件的发生。为了研究护理干预的对精神病人跌倒事件的控制的效果,我们特意做了一项研究。我们挑选二十名精神病患者,他们的精神状况基本相似,用药情况基本相同,我们把这些病人分成两组,第一组用常规护理法进行护理,第二组用护理干预方式护理。实践证明,第二组采用护理干预方式后,病人跌倒的次数明显降低,护理效果显著,病人及家属对护理质量效果都很满意。而第一组常规护理中,病人跌倒事件发生率很高,护理效果明显不是很理想。通过对照,可以得出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防止精神病患者跌倒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预防患者跌倒的效果,应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可以有效降低医疗纠纷问题,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精神病人护理问题范文2
摘要:目的了解精神病人春节期间入院情况以及存在的医疗护理安全问题。方法对2007--2011年春节期间入本院的精神病人的性别、年龄、人口性质、入院方式、疾病诊断、是首次或再次入院、入院时是否有攻击行为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2例入院精神病人中,入院男性病人占多数(59%);以20-59岁年龄居多(82%);以精神分裂症为最多(81%);首次入院的病人占58%,再次入院病人占42%;急诊、出诊入院者占61%;入院时有攻击甚至暴力行为的男性病人占80%。结论春节期间入院的精神病患者绝大多数为精神分裂症,属于重症精神病患者,有明显的攻击甚至暴力行为,存在医疗安全问题;春节期间由于值班人员相对减少,工作任务繁重等因素,加上入院病人有明显的攻击甚至暴力行为,护理管理者重点加强节前的安全大检查,加强病房安全管理,合理排班,必要时参与值班。值班护理人员集中精力,熟悉重点病人,严密观察病情,做好重点时间工作,加强自我安全防护和病人的安全措施等对策。
关键词:精神病;春节期间;攻击行为;护理安全;对策
在节假日期间,由于护士相对减少,工作任务重,加之部分精神病患者心理问题多,给护理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和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也容易发生医疗纠纷[1]。本文调查分析102例春节期间入院的精神病人,发现急诊、出诊入院的病人占多数,精神分裂症居多,属于重症精神病患者,有明显的攻击甚至暴力行为,存在医疗安全问题。
针对这些特点和春节期间工作时间的特殊性,作出相应的护理安全对策。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007-2011年春节期间(7天长假期)本院精神科入院住院治疗的病人共102例。其中男性60例(59%),女性42例(41%)。年龄15-67岁,平均为35岁。农业户口80例(78%),城镇户口22例(22%)。
1.2方法采用自制调查统计表对全部在春节期间来本院3个精神科入院治疗的病人的个人资料进行归类统计分析,内容包括年龄、性别、人口性质、入院方式、疾病诊断、是首次或再次入院、入院时是否有攻击行为等进行统计分析。疾病诊断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标准诊断。
2结果
2.1在102例的入院病人中,以精神分裂症83例(81%)为最多,酒精所致的精神障碍为14例(14%),躁狂症3例(3%),其它引起的精神障碍2例(2%),说明绝大多入院病人为精神分裂症,属于重症精神病人。
2.2从入院病人的年龄段来看,19岁以下的12例(12%),20-59岁84例(82%)居多,60岁以上者6例(6%)。男性占59%。说明精神分裂症以青壮年中发病为多。从人口性质来看,以农业户口占78%居多。
2.3从病人入院方式看,急诊和需要出诊入院的62例(61%),正常入院的40例(39%)。首次入院者59例(58%),再次入院者43例(42%)。
2.4 60例男性病人中,入院前发生伤人48例,自伤者3例,毁物3例,言语性攻击行为4例,出走2例。42例女性病人中,发生伤人行为者13例,自杀未遂或自伤者18例,言语性攻击行为者7例,毁物、出走分别为2例。女性病人中发生自杀未遂或自伤行为占43%,相对比例较高,应特别加强防自杀行为。男性病人出现攻击行为甚至暴力行为,伤人(80%)占多数。
3讨论及护理安全对策 3.1讨论3.1.1从本文的调查统计分析结果看,春节期间入院的病人以精神分裂症(81%)为主,青壮年中发病居多。男性病人的主要症状中出现攻击行为甚至暴力行为居多,其中伤人、自伤占85%。这与范某报道的精神病人由于受其精神症状的影响或其它诱发因素的影响,常常发生攻击行为,目前较为一致的结论是精神分裂症病人攻击行为发生率最高,达49.38%-80%相一致。病人攻击行为的对象多为与其有密切接触史的医护人员、病友、家属或陪护、病房工勤人员等,尤其以医护人员受攻击的频率最高,居攻击者首位,资料显示:医护人员占攻击对象的41.66%-68.3%、上夜班(21.4%~49.32%)[2]。
3.1.2精神病人在春节期间以急诊和出诊(61%)的入院形式为主要方式,首次入院的病人(58%)占多数。说明由于环境和节日气氛因素,病人情绪波动过大,家属疏忽监管,容易诱发疾病,春节期间属于精神病人的高发期和诱发期。
3.2护理安全对策针对上述特点,本文从护理管理者、值班护理人员等二个方面谈护理安全对策,消除医疗安全患隐,尽量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3.2.1作为护理管理者如科护士长、护士长,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医疗安全应急预案顺畅的基础上,一是节前要做好安全大检查,加强病房安全管理。如检查急救药品物品是否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危险物品是否有带入病房内;病房的门窗、桌椅板凳、水电是否安全使用等,消除病房安全隐患。二是以人为本,合理安排班次,鼓励弹性排班,做到新老搭配,能力强弱的搭配[3]。针对春节期间急诊、出诊入院的病人较多,病人攻击时间以上夜班居多的特点,有必要增排一个卡班(12:00-15:00,18:00-22:00),以应对病人出现攻击行为、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参与排班,在处理突发事件中走到指挥、协调、指导的作用[4]。三是节前开展多样化的安全教育和应急技能训练,特别是低资护理人员,增强护士节假日护理安全意识,提高应急能力,保证节日期间护理安全[4]。
3.2.2值班护理人员一是在当班人员相对减少,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要集中精力,提高警惕,加强责任心,积极配合。二是要全面掌握病房的情况,熟悉有严重自杀、伤人、毁物和逃跑等病情的重点患者,严密观察病情,重点交班,做好四防护理工作;对有攻击行为史或现有暴力行为征兆的病人安置于安静、宽敞的隔离室内,遵医嘱及时给予保护性约束,病人的活动在工作人员的视线范围内[2]。三是加强重点时间的工作。所谓重点时间,就是患者容易出事的时间。如开饭时、发药时、洗澡时,对重点时间应安排好充足的工作人员[5],医护工作要配合协作好,同时善于争取恢复期病人的帮助;四是节日期间住院的精神病人的心理情绪复杂多变,容易激惹,护理人员要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掌握与病人接触的技巧和良好沟通方式,注意说话态度语气;进行护理操作时要多留意周边环境是否安全,加强自我防护意识,确保病人安全和个人安全。
参考文献:
[1]张玲.精神病患者节假日期间的护理安全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0).
[2]范喜英.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及护理进展[J].中外健康文摘,2010(17).
[3]周月琴.节假日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11(11):139-140.
[4]范继美,田素英.精神分裂症病人暴力行为特点分析及护理措施[J].全科护理,2008,06(28).
精神病人护理问题范文3
【关键词】 精神病人;临床分期;康复期;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7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8-0794-01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医学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医学学科的重要分支,在我国广泛开展,把心理护理运用到实际的临床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知、情、意不协调是精神病人的基本特征。临床上诊断、治疗、护理的依据主要是以突出的精神症状即心理活动异常为特点,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心理活动进行观察,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为治疗、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尽快使病人潜在的危险消除,使之早日达到心理平衡的状态。
1临床分期的心理护理
(1)急性期的心理护理:这类病人大多数无自知力,在强制下或诱骗入院,症状丰富。病人离开他们熟悉的家庭环境,住进陌生的新环境(病房),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常表现为恐惧、焦虑、猜疑、执拗、情感淡漠及不安全感等心理状态。针对上述心理活动,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首先要为病人提供一个安静、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主动、热情、耐心的向病人介绍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使病人尽快熟悉环境,消除紧张情绪,尽可能达到顺利接受治疗。(2)治疗期:精神病人采取的治疗方法,无论是药物、电休克等对病人来说都比较痛苦。所以在各项治疗前后要充分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各疗法之间利害关系,争取得到病人的合作,保证各项治疗的顺利进行,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工娱疗活动,提高病人的兴趣,增强意志和体质及适应社会的能力。(3)缓解期:此期病人通过各种治疗和护理,精神症状缓解,自知力部分恢复。此时病人倍思亲人,不安心住院,急于与亲人团聚和重返工作岗位,个别病人对住院前有伤害亲人和危害社会行为有后顾之忧,产生复杂矛盾的心理反应,此时护士应策略地向病人疏导和解释,使病人心理健康配合治疗,巩固疗效。
2康复期的心理护理
(1)此期病人自知力完全恢复,即将出院,绝大多数病人心情愉快,能积极配合治疗。但是,护理上还要注意病人以下的心理活动:如担心疾病的复发和病程迁延,担心社会歧视,家庭问题,婚姻问题以及因病后精力不充沛,难适应原职工作等等而产生的焦虑、退缩和悲观厌世的情绪反应。(2)对此期病人要做好出院前的心理指导,同时做好社会宣教工作。如街道、单位、家属,说明病人的病情、恢复情况,应如何做到体贴病人,出院后坚持服药,自体观察。周围的人应尊重病人的人格,避免冷言恶语和一些不良刺激,应根据病情在工作上给予适当的安排和照顾,共同给予心理支持,为病人回归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捍卫编.心理与精神护理[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4.
[2] 白桂春主编.精神科护理:精神科护理[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8.
[3] 王志英.精神障碍病人护理260问:中华大众护理丛书[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01.
[4] 王斌全,赵晓云.精神病护理的发展.《护理研究》,2007年12期.
[5] 崔红梅,朱平,姜苏华.对精神科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干预的体会.《齐鲁医学杂志》,2008年1期.
精神病人护理问题范文4
[关键词]精神科;纠纷;安全问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3(b)-102-02
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执行和举证倒置原则的采用。医护人员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保证医疗安全。防范医患纠纷是当务之急。精神科的护理工作由于长期以来的特殊性,人们对精神病人既存在很大同情心,又存在偏见,很容易发生其他医院所没有的护患纠纷。
1潜在的护患纠纷
1.1未能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按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病人应该享有生命权、知情同意权、保密权、自、隐私权。对住院的精神病人,护士往往认为跟他们说不清道不明,在入院时有时未能将其病情、治疗风险、疾病预后等详细告知家属或告知不全而达不到效果,一旦发生意外则不能理解或否认已告知,而发生纠纷。
1.2不注意保护病人隐私
精神病人比其他患者蕴含有更多的隐私,有的因为诊断、治疗护理的需要,把一些个人隐私如有关婚姻及性生活的内容告诉医护人员,而护士却在不适宜的场合谈论,未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已侵犯了病人的隐私权和保密权。一旦泄露病人的隐私,可能对一些痊愈的病人产生严重的心理伤害,导致严重后果而产生纠纷。
1.3专科护理知识不足
忽视病人心理护理,缺乏整体护理知识,护理人员识别精神症状和与病人沟通交流的技巧缺乏,不知如何针对病情实施心理护理。在与精神病人接触时,很多护士由于言语粗暴、态度生硬而导致病人病情突变而发生意外。
1.4护理记录不规范、不完整
由于护士对护理记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专科表格设计不够完善,以及护理人员的专科记录水平不够等原因。对病人住院过程中出现的病情变化、处理经过、结果等多无记录。有的只着重对精神症状的记录,而忽视基础疾病和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的记录而导致医患纠纷。
1.5精神卫生工作的问题
观念上的滞后,也是引起纠纷的原因。除了精神科工作人员法律知识的缺乏外,病人的监护人对监护责任的认识缺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据沈均等的调查显示,住院精神病人因自伤、自杀等引起的问题,86%的精神病人家属认为医院应该负全部责任。
2对策
2.1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依法行护,自觉维护护患双方权益,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另外,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加强专科知识的学习,转变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掌握危重病人抢救技术,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2.2认真履行告知义务,避免纠纷发生
在病人入院时医务人员即将病人的现状、诊断、治疗、用药、药物的副作用、所患疾病的转归、预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意外等如实、反复地向患者家属告知,征求其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在进行特殊治疗或参与科研、教学,对患者进行录音、录像以及病情不允许出院而家属强行坚持出院等情况,都应该在病历上让家属或患者签字,以便发生纠纷时有据可查。
2.3完善护理规章制度,杜绝安全隐患
2.3.1严守护理操作规程
在既往的多数涉及精神病人的医患纠纷中,不论情况如何,医方总会败诉,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医院无过错情况缺乏有效判定标准。因此,精神病院按照法律法规、遵守各项诊疗护理操作规程提供给病人正确的服务是无过错的前提。
2.3.2加强病人管理制度
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不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订出更加具体、严格可行的医院规章制度,如“病人管理制度”,实践证明严格的管理会有相应的回报。我科设有外出病人请假本,避免了许多麻烦。
2.3.3完善安全防护设施
精神病房的设施应符合要求,医院承担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过错推定原则,意外发生后,医院应当有证据能证明其没有过错,医院应当使人们相信,在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方面,医院已经采取了必要的防备措施,证明意外的发生是医院所不能防止的,才有可能减免责任。
2.4设计完善的专科记录表格,规范护理记录
学习有关护理文件书写规范,提高护士对护理记录重要性的认识,护理观察要及时、准确,护理措施要具体落实到位。因此,科室应根据专科特点,设计出方便、实用的护理记录表格,以护理观察和具体的护理活动作为重点,及时、准确、真实、详尽地做好护理文书的记录。
2.5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
精神病人护理问题范文5
关键词:精神病人 褥疮 治疗 护理 褥疮的概述
褥疮具体是指局部软组织在持续受压的状况下,导致的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后所引起的皮肤受损,此种病情极易发生在一些年老体弱、自理能力比较差的群体中。褥疮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医护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对精神病患者的褥疮治疗与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家属、病人本身三者之间的协调配合。 褥疮的治疗与方法
当前对褥疮的治疗在医学上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的群体而言治疗的难度比较大。这部分特殊群体就包括精神病患者,他们往往因为精神症状的支配而不能好好的配合治疗。针对这一系列问题,相关的医学专家在临床上推广了用甲硝唑粉剂与氧治疗结合的方式,这种治疗方式一方面能够使得创面保持干燥,进而到达早期愈合的功效,另一方面这种治疗会采用高压氧作用于创面的治疗方式,以使得坏死的组织液化、变红,最终达到去腐和生肌的目的,综合分析这种治疗方式的最大作用就是能使创面很快得到恢复。
通常看来,精神病患者容易发生褥疮,究其原因是因为精神病人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而出现的一些异常行为。精神病患者往往精神上曾今受过一定的刺激,当他们患有这种病后,他们的生活开始变的懒散,个人的自理能力变得减弱,再加上精神科的病房是封闭式的管理,活动的空间有限,病人在营养状况不佳的状态下,极容易发生褥疮。另外,木僵状态的病人,往往长时间在床上保持一种姿势不变,长此以往下去便会形成褥疮。另一类型容易形成褥疮的人是老年痴呆病人,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往往很差,不讲卫生、随地而卧的现象在他们中间比较普遍,这样就极其容易使得外部的皮肤被擦伤,进而形成褥疮。
褥疮的具体治疗方式是医护人员应将病人侧卧或者俯卧,之后先用碘伏将创面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再用一些生理盐水由内之外地清洗创面,力求清除坏死的组织,做完前面的这些步骤后再用氧气对相应的创面进行有氧治疗,治疗的时间通常情况下为每次半个小时,直至创面干燥后撒上甲硝唑粉为止。为避免创面受压,相应的医护人员还应该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用气圈垫起,以使创面不受外部压力的影响。 褥疮的护理方法 注意对皮肤的护理
皮肤上的角质层是人体的保护层,时刻保持皮肤的清洁、完整是有效预防褥疮的关键性举措。精神病患者的自理能力相对比较差,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对有褥疮的患者悉心照料,每日对褥疮患者的皮肤进行消毒,通常情况下是一天消毒两次,以使他们的皮肤保持清洁、干燥的状态。对于瘫痪的肢体以及身体部位,护理人员应切忌使用刺激性比较强的清洁剂,而且不能用力擦拭这些部位,防止皮肤进一步的受损。褥疮患者使用的褥疮消应尽量使用喷剂型的,每日将褥疮消直接喷至到褥疮部位,进而避免了涂抹时带来的损伤,这样更有利于褥疮的快速康复。 加强营养护理,可促进褥疮的快速愈合
大面积的褥疮并发症发生时,会消耗人体体内的蛋白质、热量、脂肪等。因此给褥疮患者每日补给相应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脂肪等营养,会加速褥疮的愈合。相关的医学专家指出,褥疮患者由于肠胃功能的减弱等影响因素进而会造成身体的营养不良。
由于褥疮患者全身的营养障碍问题,造成了他们对能量的摄入量不足,负氮平衡以及蛋白质合成减少又是褥疮发生的另一个关键影响因素。因此,针对这些病情的状况,护理人员对褥疮患者应进行有计划的饮食指导。首先需要得到家属与病人的配合,每日进餐的次数应控制在5-6次,尽量是少食多餐,每日的食物应以奶类、蛋类、水果、蔬菜、鱼肉为主,合理搭配褥疮患者的饮食一方面有助于患者消化、吸收,另一方面有助于他们病情的恢复。其次,相关的护理人员还应多关注褥疮患者的饮食习惯、喜欢的口味,尽量多做适合他们口味的食物,以增进他们的食欲,鼓励他们多进食。
营养的维持对于褥疮患者来讲是一项长期的护理、治疗措施,为褥疮患者合理的搭配高能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膳食,一方面能够为患者的身体涉入更多的高营养物质,增强了机体的抵抗能力,另一方面营养物质的涉入能够起到尽快恢复创面的功效。
3、加强对患者的身心护理
精神病患者是一类特殊的病人群体,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他们往往会出现一些异常的行为,这时候相关的护理人员应多给予理解、关心,多体贴病人。对于一些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应认真做好相应的生活护理工作,为患者改善他们的生活居住环境,经常性的开展一些娱乐活动,像打羽毛球、下象棋、做广播操、跳绳等。这些娱乐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能够愉悦病人的身心,另一方面又可丰富他们的生活减少卧床的机会。
四、结语:精神病人的自理能力相对比较差,他们患褥疮的几率也比较高,因此精神病人的褥疮治疗与护理在当前是一项重要的内容。需要护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科学的工作态度,做好护理工作,熟悉褥疮发生的原因、机理、易发生的部位以及相应的治疗措施,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尽早达到消灭褥疮的目的。
参考文献:【1】袁修美.《精神病人的家庭治疗与护理》.科普天地(资讯版),2010-01-15
精神病人护理问题范文6
关键词:住院精神病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245-02
1 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勤巡病房,观察病情,避免以外事故的发生
这是每位精神科护士应做到的一项基本功,不但要巡视病房,而且要做到一个“勤”字,查房不能走过场,要认真细致地查,尤其对一些易忽视的死角,如卫生间、洗脸间等单间要查清,同时要数病人数,有“四防”行为者不能脱离视线。如发现心神不定、叹息及常入厕等应引起注意。
如患者李某,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病情缓解 ,痊愈已通知出院,但患者面临实际问题感到困惑。首先是社会的偏见,家人的歧视,担心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而大脑反映慢,不能承担工作,担心家庭是否破裂、出院后是否会复发、经济承受能力等。由于以上心理矛盾,情绪变得悲观,在病房内表现言寡独行,厌恶和病友交往,抑郁苦闷,面暗自泣,对事物失去信心,对生活缺乏乐趣,因而产生自杀观念.一天上午,医生查房时见患者坐在餐厅,简单地回答了医生的问话,表情比较冷淡,这便引起了病房护士的注意,平时患者是比较活跃的,且情感自如。待医生走后,患者便说要上厕所,几分钟过去了,未见患者出来,护士马上巡视厕所,见患者用毛巾往脖子上套,护士及时制止抢夺毛巾,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2 细察病人的心理活动,做好心理护理
住院的精神病人本身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而每个病人的心理活动都极为复杂,如恋爱、婚姻家庭、工作、学习、经济状况等无一不影响人的心理状况,一旦精神受到强烈的刺激或长期的精神紧张均可诱发精神失常。
如患者刘某,男性,41岁,诊断“偏执型分裂症”,坚信自己的妻子有婚外恋,入院后极不安心住院,坚信他的思维、行为是正确的,否认自己有精神病,坚决要求出院继续监视妻子,甚至以拒食、自杀相威胁,病房护士针对他的病情,启发性地问他以前跟妻子的是关系是否好?跟踪了半年多是否拿到证据?患者承认,他们以前关系好,但现在为止也没有亲眼看到妻子与其他男子私通。护士耐心地劝说:“既然以前你们夫妻恩爱,怎么一下子就变心了呢?”后来经常鼓励他相信自己的妻子,适当的时候通知他的妻子来探视,慢慢地对自己的疾病有了新的认识,有时还能主动接近护士,配合治疗,不久就痊愈出院。
3 做好住院精神病人的夜班护理
精神病房的夜班护理是整个精神科护理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精神科病人康复及杜绝意外事物发生的关键所在。首先应认真交接班,养成阅读病历的好习惯,勤巡视病房。睡眠好坏与精神病人的病情变化密切相关,也是病人康复的一个重要指标。工作人员要做到“四轻”,即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操作轻,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如睡前拒绝家属探视,停止过于剧烈的娱乐活动等,教会病人一些利于入睡的方法,如温水泡脚、全身放松想象等,对兴奋躁动、吵闹的病人要予以隔离,必要时建议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4 做好病人出院前的健康宣教和就业技能训练
康复期的病人自知力恢复后大多数能对病中发生的事件进行回忆,此时期往往有两种极端的心理。做好精神卫生保健预防知识宣教,消除他们担心疾病复发的恐惧心理,教会他们正确对待和处理好人际关系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并帮制订家庭修养计划,在病友出院前通知家属和单位有关人员来院,向他们介绍精神病人的家庭护理知识和出院后的注意事项,组织康复期病友参加公娱技能训练和心理功能训练,实行开放管理制度,日间病人可以在指定区域内活动,也可到院外去游览,使病人的思维活动扩大,训练适应和外界的能力,也可设立请假和假出院制度,从而观察病人回家后能否适应。因为只有社会,家庭和医院三者的紧密配合,为回归社会做好准备。
5 加强医护合作
有些病人认为护士不是治病的,只跟医生讲交流,所以当医生查房时,护士应随医生一起查房,同时还应热情地接待家属探视,直接了解病人的病情及思想状态,通过各种渠道慢慢地取得他们的信任,从而改变病人对护士的态度,更好的为病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