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1
质量管理监控验评
一、样板管理
样板是一种标准楷模,建筑工程的样板在施工中能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样板要体现设计要求,达到指定的质量等级,把抽象的设计要求和繁复的质量标准、规范、规程等具体化、实物化,使全体施工人员,尤其是操作工人看得见、摸得着,便于对照。因而,推行样板管理是保证和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的有力措施,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样板管理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必须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1、体现设计意图。满足设计要求是做好样板的前提。
2、选用合格的材料。合格的建材是“样板”质量的根本保证,“样板”选用的材料,不仅要材性合格,而且还要注意规格、色泽及形体完整洁净等要求,尤其是装饰材料。
3、选择合适的技术工人施工,这是样板成败的关键。在一般情况下选用技术水平中上的技术工人操作,这样容易把样板做好,在面上推广时也容易做到。若用一般技术工人操作,做出的“样板”水平低,无推广价值;但是用技术水平上等的技术工人,虽能做出高水平的样板,但在面上推广困难,无现实意义。
4、在施工前向操作者进行技术、质量交底。样板施工前向操作者进行详细的技术、质量交底,是做好样板的重要环节,其内容包括样板的名称、部位、使用的材料、技术、质量标准、操作要领等,务必使操作者做到情况明,要求清。
5、组织质量专检人员评定质量等级。“样板”施工完毕后,现场施工项目部必须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样板”质量进行评定,一般在操作者自检合格后分别由项目部、项经部、公司质量科等有关质量员,项目经理或工程师鉴定通过,有些外饰面、油漆、装饰工程或由设计方或甲方指定的项目,应请设计方及甲方参加鉴定,特殊项目,还要聘请有关专业人员参加,样板一经鉴定通过,就应指导面上施工。
二、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
1、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作用与目的。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力的质量监控能使工程质量做到防患于未然,能控制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2、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监控的范围较广,从设计图纸、原材料到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被忽视,熟悉和掌握监控的范围及重点,有利于事前采取措施,使质量处于预控状态,在一般情况下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为:学习及会审设计图纸是质量监控的首要环节;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监控是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抓分部、分项工程按规定规程施工是质量监控的主要环节;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是质量监控的重点。
3、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质量监控对施工现场来说一般有事前监控、施工中监控和分项完成的监控。如对设计图纸、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监控,应在有关分项施工前进行,这样能更好地实现事先控制。
对于在施工中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则应重点加强过程中的监控,做到随时发现随时纠正,真正做到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有些分项工程虽然已经完成,但离整体交工尚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对产品若不注意保护,则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应实行监控,直到交工为此,如地面面层、油漆、表糊等等,这些属于分项完成后的监控。
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随着科学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完善,逐步走向系列化、科学化。然而当前我们应充分发挥传统的和现有技术、质量管理方法,把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达到监控目的。在实践中应抓好下列几项工作:技术复核,重点应放在定位、引测标高、轴线、各层标高、成品、半成品的选用等方面;隐蔽工程验收是监控的主要手段,凡属隐蔽项目,必须进行全数监控,如地基验槽、桩基、钢筋、地下混凝土、地下砖墙、防水层、平顶吊筋、保温层、暗埋、管线、电缆、下水道等。隐蔽工程验收应按有关规程进行;材料试验,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除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外,尚须按规定抽样检验。砖可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其它一般材料检查出厂合格证;随机检查,它灵活,不受时间条件限制,容易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早,整改方便,提检频率也不受限制,是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试水、通球检验,此项检验直接关系到使用功能,必须认真按规程操作严格把关;班组自检,班组自检是保证质量的根本,只有每个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认真自检,认真把关,质量才算有了扎实基础,因此要牢牢抓住,不应忽视;设置质量管理点,质量管理点可用于多种环节,如推广新技术、质量难点、薄弱环节,要求达到高质量的分项等等,在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上设置质量管理点,采取事前控制,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看来是个薄弱环节,但由于事前采取了措施,设置了质量管理点,问题就迎刃而解,因此,设置质量管理点是质量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
三、质量验评管理
1、检查要细、面要广是正确评定质量的基础。在质量评定中检查要细致,覆盖面要广,这是作出正确评定的基础。“细”就是要逐项对照检查,不能抓一头丢一头,或是走马观花,不求深入;“面要广”就是不能见一当十,检查覆盖面要大。在班组操作时必须全数检查,质量部门检查时抽查面要大,不应低于评定办法的规定,否则评定的结果会缺乏代表性。例如在检查室内抹灰时,只查大间不查小间,只看大间阴阳角,不看小间管道后面阴阳角是否顺直;只查墙面平整,不查空鼓等是不细的表现;在多单元工房检查时,在一个单元的少数楼层检查几间内抹灰后就对整个工程的内墙抹灰评定质量等级,这样显然检查面不广,评定的质量等级就依据不足。
2、抓住分项评定是做好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关键。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是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而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又是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所以分项质量不能认为他是个局部,不碍大局,应该看到他能牵动全局,所以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是做好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1年版).
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2
关键字:施工质量;成本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F406.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楼大厦随处可见,建筑企业的工程任务量也越来越大。目前看来,建筑市场投标日益激烈,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施工企业想要承揽更多的工程就必须提高其施工工程质量,在市场站稳脚跟。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得以发展的基石,施工企业只有对工程施工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在工程施工中,工程的质量是与成本密切相关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势必会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工程质量的提高也有利减少后期因质量问题带来的维修费用。如何对建筑工程施工成本进行有效管理,使施工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一直是施工企业所探讨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施工工程成本的管理进行了相关探讨。
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的费用构成
工程质量成本一般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预防成本以及外部损失成本。就工程质量成本的构成而言,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是施工前的必要投资,而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则是施工后的不必要的花费,相当于质量不达标的一个维护费,就性质而言,这两项成本属于真正的浪费。由于工程技术上的不过关和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想要完全避免内外部损失成本也是很难达到的。若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的基础上,采用一些先进的工程质量管理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花费,可使工程质量大大提高。由此看来在工程施工中,必要的防控措施和鉴定活动能有效提高工程的质量,可以大大减少因质量问题带来的损失。
二、工程施工质量成本分析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与成本之间存在着一种特定的关系,能够反映这种变化关系的曲线被称之为质量成本特性曲线。一般而言,施工工程的质量与前期投入成本是成正比的,当工程质量水平较低时,所花的成本较低;想要让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效果,前期的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两项成本的花费必然会提高。而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两项成本与质量的关系正好成反比,当工程质量水平较低时,后期投入的内外部损失成本必然会增加,而当工程质量水平较高时,后期的投入相对而言就少了。由此可以看出,在工程施工前,鉴定和预防两项措施是必不可少的,这两项措施虽然会增加施工工程的成本,但从长远看来,这两项成本的增加可以大大减少后期的维护费用,并且对工程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使施工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应对工程质量成本做深入探讨,使得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四项费用之和构成的质量总成本最小,从而减少工程质量总成本。
因此,对施工企业来讲,并不是要求工程的质量越高越好,工程质量越高意味着前期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也越多,这导致了工程质量成本的大大增加,给施工企业带来了经济上的负担。但也不是一味的追求低成本,施工企业应该着力于提高工程质量,不要因为工程质量水平低而导致后期的损失更大。施工企业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平衡好工程的质量与成本,将工程成本控制在企业能承担的范围内。
三、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的管理对策
(一)预防成本的管理
预防成本主要是工程施工前期的一个投入,预防措施是为预防工程质量事故发生而展开的质量管理工作,预防成本的投入能有效提高施工工程的质量。对施工企业而言,预防成本与工程质量是成正比的,预防成本投入的越多,工程质量也就越高。在工程质量管理中,应加大预防措施,增加前期的成本投入,而不是把钱花在质量问题的补救上。预防成本的投入能有效减少工程质量的故障,对后期维护费用的减少也有极大的帮助。预防措施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是一项必要的措施,不仅能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而且能够获得业主的信任减少后期因为质量不合格而带来的保修费和诉讼索赔费用。
鉴定成本的管理
鉴定成本主要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对原材料进行检测产生的费用。这项费用在工程质量成本中是必不可少的,能有效解决和预防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前,施工监测人员及管理人员要事先了解各项施工工序的标准,做到心中有数。工程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施工检测人员应做好鉴定工作,着力于提高工程的质量。
内部、外部损失成本的管理
内部、外部损失成本主要是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后的一个维修费用,主要是因为工程质量不达标,工程事故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这对施工企业来说,是一项不必要的浪费,是一项经济损失。内部、外部损失成本与工程质量是成反比的,工程质量的提高能有效减少这部分的花费。施工单位应切实做好工程施工的前期工作,加强质量管理,最大限度的降低内部、外部损失成本。
结束语
目前来看,我国施工工程质量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整体质量管理水平不高。建筑工程质量差不利于施工企业的长期发展,成为阻挡施工企业快速发展的绊脚石。现今,施工企业也越来越关注工程质量差、花费多的问题,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施工企业,是施工企业提高其竞争力的一个薄弱环节,施工企业应该平衡好工程质量成本,着力于提高工程质量,减少因质量问题带来的不必要损失。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既有利于施工企业提高其工程质量,又能使其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成本管理进行探讨有利于实现施工企业质量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保证企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谷永彬,李振.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优化管理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08(16).
[2]董万军.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与管理[J].建筑设计管理, 2011(3).
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3
所谓量化管理模式,就是把班级的各项工作,如课堂出勤、病事假、寝室扣分、作业提交、好人好事、纪律违纪、各组值日卫生、学校公布的批评与表扬等,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交由学生自主进行量化考核、评价、管理,让学生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并且每一项都有固定的分值。
卢梭曾经说过,不应该对学生在口头上进行任何方式的批评教育,而应该让他们从实践中去吸取教训。量化管理模式就是让学生对于在学校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进行实时记录,用这种方式来处理班级的日常事务工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量化管理模式在中职—本科衔接班实施中的积极作用
(一)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加透明直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管理能力
中职—本科衔接班是学校创新办学模式下的“新产品”,学校从各方面都给予高度重视,尤其是班级管理上要求更加严格,力争通过三年的规范管理使学生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里来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量化管理模式对于班级管理所涉及的各项工作都提出具体的要求并赋予相应的分值,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都表述得清清楚楚,让学生明白在纪律、卫生、学习出勤、文艺活动、生活安全等方面该怎么做,这样清晰透明的管理模式更加有利于学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现今大多数班主任都将班干部当做自己管理班级的助手,主要是代替班主任暂时行使班级管理的权力,但实际上这种态度以及做法让班委在工作中很被动,完全是按照班主任的想法做事情,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自然也就缺少创新精神。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融会贯通的角色,及时处理和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将消息和工作任务上传下达,引领班级的发展方向。应让班干部有机会在班级管理中表现自我,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从而达到培养各方面能力的目的。通过对班级进行量化管理,让班干部可以有机会进行自主管理、自我展示,进而不断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际的管理水平。
(二)使学生参与自主管理更加积极主动,有利于促进班风的好转
班级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地方,是学生不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舞台,也是接触社会新事物的窗口。量化管理模式不是教师本人在做班级管理,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参與其中,自主管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有了自主参与的平台,在开展量化考核过程中就会更加积极,为创造良好班风奠定坚实基础。
自主量化管理有助于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具体化、可测化。学生每天都坚持记录下真实的班级信息,包括班级的哪些工作做得比较好,哪些还不够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发挥班级学生的舆论优势,共同创建一个和谐温暖并且不断进步的班集体。中职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反思等能力需要在班集体的影响下不断形成,进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只有在班集体的作用下,教师教学和班级管理才能相辅相成,学生在学会做人的同时,学习成绩也得到一定的提高,进而有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
(三)使学生“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有利于减轻班主任工作负担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和学习的引导者,不是保姆,所以不必事事躬亲,要充分相信学生。对班级进行量化管理的方式,可以让班主任不再像之前那样跟踪式管理,而变成一种提供管理方针,让学生具体落实的方式,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锻炼空间,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班主任要本着人尽其才的原则,利用班级中有管理特长的学生,给予适合的班级职务,让他们各司其职,共同维护班级的纪律以及集体荣誉感。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及时高效地了解班级内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另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四)使考核评价更加公平、科学,有利于对学生操行的评定
量化管理模式从依靠班主任的主观评价,到凡事都有操作规则,都有可操作量化的分值,它不仅是管理形式上的改变,更是管理观念上的转变及管理质量的提升。量化考核模式讲究的是制度管人、分值说话,使学生在整个学习生活中的评价都靠事先制定好的规章制度来执行,都以量化的形式来体现,这样会使考核评价更加公平、科学。
其中的操行评定,是对一个学期(或一个时期)内学生学习情况、有无违纪以及宿舍内务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并给予客观的评价。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客观全面地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提高他们的自觉意识,督促他们不断进步。但是操行评定制度的实施要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让他们了解制定操行评定对其自身的好处,而且在操行评定中各项目分值设定时要充分考虑它的合理性,要让多数学生达到合格的分数,对于比较差的学生,通过努力也可以达到不错的分值。根据不同的评定结果进行适当的奖罚,这样的评定方式才有实施的价值,学生才会主动去维护和遵守,每个学生都有意识的去自我约束,班干部也主动承担管理的义务,良好的班集体氛围才会形成。
二、量化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一)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及量化考核细则时要体现民主化原则
规则是指对一个集体中所有成员进行鼓励或者是约束的一种手段。不过具体能否顺利开展实施工作,还要看它的目的是否符合集体中大多数人的需求和意愿,如果是符合的,那么就能得到大家的接受和配合,才能成为所谓的规则,班级量化制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特点,依据学校的规章制度及中职学生守则量身定制适合自己班级的规章考核制度。先由班委会和团支部牵头,结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搜集一些同级别的学校规章制度,详细制定出班级量化考核细则讨论稿,交由班主任审核,然后再下发到学习小组讨论,广泛征求全体学生的意见。在征求大家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班级量化考核细则修订稿,这一轮修改主要是结合班级实际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完善,使操作规则更加具体全面,量化分值更加合理,更具可操作性。把修改所形成的修改稿让全班学生表决,同意率达到95%以上方可作为班级正式的量化考核管理制度。这样制定的考核细则和操作细则才能得到学生的广泛拥护,才能更加贴近班级工作实际。
(二)全员参与保证量化考核公平、公正,体现量化管理执行的公开化原则
规章制度定好,量化分值确定,最关键的是实施。对于班级进行量化管理的实施,主要有两个问题:谁负责?怎样负责?负责的人对于制度实施效果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执行力,而执行力的关键是负责执行的人。为了体现民主与公平,给每一个人营造被尊重、被信任的机会,建议采取双人配合监督式检查执行模式,每天有一名班委会成员和一名班级学生代表共同履行职责,对每名学生的学习、纪律、出勤、生活、文体等各个方面进行监督检查,这名学生代表要全程跟踪检查记录签字。学生代表是按学号顺序轮流进行,这样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够参与考核管理,同时也避免出现班级干部的特权现象。这样班级管理就成为大家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一项活动,最大限度地保证检查结果的公正性、量化得分的准确性。另外,对于学生代表而言,其承载着同学们的信任,担负着监督的作用,会有一种成就感和责任感,进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养成认真工作的态度。
量化考核细则涉及学生在校的方方面面。要想评价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效果,就要进行考核,考核的依据就来自于检查。对班级实行量化管理需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个人,如此,班级成员才会积极维护和支持,该项措施才可以长期有效。否则没有学生的认可,强制性的执行,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三)量化结果周汇总、月公布,体现量化管理的激励性原则
在量化考核过程中对没有达到要求的采取扣分制,对表现突出的采取加分制,以100分为基础加分减分形成综合分。每天的检查结果交给班委会,每周有固定的成员进行汇总,一个月公布一次结果,评出班级的优秀学生之星,如学习之星、纪律之星、安全之星,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参与量化的积极性就更高,同时将考核结果作为每学年评优的依据,规定表彰无论是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三好学生,量化考核成绩必须不能低于一定的分值。严格执行量化制度规定的奖罚方式,才能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让积极遵守规定的人得到适当的奖励,给予不遵守规定的学生相应的处罚,让他们有压力去遵守和改进自己的不足,在班集体中形成一股正向的督促和激励之风。
三、运用量化考核管理的几点思考
量化考核管理模式是用最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细则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以此来教育、引导、约束学生,在运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加强落后生的思想教育,促进全班共同进步
对于一个大集体,总是会存在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三个级别,这种分层现象在职业学校尤为突出。大约一半的学生都是落后群体,对于班级中的差等生而言,要想快速达到量化管理中的相关标准,实在是不易。如果长期处于量化的压力下,他们就会产生无所谓的情绪,更不利于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和改善生活习惯等,所以要针对这部分学生制定阶段性的进步激励制度,让他们一步步变得更好。
首先,对这部分学生要进行观念上的沟通,可以经常性地与他们聊天谈心,關心他们的生活,慢慢地加强对学习方面的渗透。对于中职生来讲,年龄都不大,社会阅历浅,可以多跟他们聊一些社会现状,让他们有一种危机感,尽量用身边的优秀毕业生立志成才的事例和先进人物事迹去教育每一个落后生,在谈话时要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相待,不要有高高在上的架势,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班主任要注重言传身教,在生活中和学习上以实际行动影响和感染每一位学生,比如在大扫除时主动参与打扫卫生、亲自示范学生如何整理内务、学校或者班级举办文艺或比赛活动时,积极带头报名,潜移默化之中教育、感染着每一名学生,给学生的思想、行为提供一条准绳。
最后,为落后学生创造操行加分条件,鼓励学生做好事,增加奖励分值。如被任课教师点名表扬的同学加2分,拾到东西上交的加3分,卫生在学校大检查时提出表扬的每名值日生加2分,等等,以弥补同学偶尔扣分造成的低操行分。这样就有效调动了落后生的积极性,不至于失去信心。
只要我们用心去呵护每一位落后生,他们也可以成为量化管理的受益者,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不断提升学习成绩,进一步改善生活习惯,享受班集体的快乐和温暖,增强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
(二)要注意量化标准的弹性化
由于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在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上也有很大差别,所以在量化标准制定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个问题,对于某些要求要有一定的弹性设定,对于大多数能做到的,常规的行为准则可以有明确的分值考核标准,但是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细则规定,如对学生能力提高有帮助的项目,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的行为,对班级建设有益的做法,参加班级间比赛、为班级争光的行为,都可以给予额外的加分特权。以此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进行自我突破。
(三)要注重量化评价的时效性
不仅加分要及时,反馈也得及时,使学生在知情的同时也能及时核实加减分的准确性,一方面提醒学生及时整改提高,另一方面也对执行者起到监督的作用。班主任要及时查看量化评价记录,对扣分较多的同学要及时教育鼓励并帮助其通过加分政策弥补所扣的分数,避免出现对量化考核无所谓的现象发生。
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4
2 历史扈奉奎计对奎计 质量的一浅析浅析历史成本会计的主要特点是: 使用历史成本作为财务报表的要素的特性, 即资产依历史成本计价}假定币值不变}遵循配比原则和收入实现原则。由此, 资产负债表所表现的是以历史成本所反映的财务状况, 损益表所反映的收益是巳实现收入与相应历史成本之间的差额。假如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与提供会计信息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及假设相吻合, 则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真实的, 否则就会有偏差。
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 对一般的信息使用者来说,主要是遣这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获得。试浅析浅析如下:
2.1对损益表的影响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成果的报表, 按我国 企业会计准则 的要求,损益表所反映出来的企业收益是一种帐面收益, 它有如下几个特点;① 收益产生子企业实际进行的交易, 主要是由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所得到的收入减击为进行这些交易所花费的成本J② 以期间为计算前提,指的是一定期间内的收益,③ 收入的确定按收入实现原则J④ 依据历史成本原则计算企业的费用|⑤ 按配比原则, 即在一定期间内已实现收入与适当或相应的成本相配合。这样确定的企业的收益是可检验的, 在无通货膨胀情况下是客观真实的。僧在持续严重通货膨胀情况下,损益表所反映的收入是以现行价格(也只能以现行价格计量)的, 而与之相配比的成本却是按历史成本计量,这样计算出来的收益, 含有一定的水份,有时会造成严重的虚盈实亏, 虚夸企业的经营成果, 导致信息误导。影响, ① 债权人的放货决策, ② 增加企业纳税|③ 造成利润超值分配, 这样的会计信息对企业自身也不利。
2.2对资产负缋表的影响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点财务状况的报表。它主要向有关信息使用者提供如下信息;① 企业的规模|②企业的资本结构J⑧ 其他经过浅析浅析计算得到的资料等。在持续通货膨胀情况下, 按历史成本会计模式编制的资产负精表, 存在如下几方面的缺陷;2.2.1不能如实反映企业资产的价值。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某时点的财务状况, 而对该时点资产的计量, 则又采取其购买时的价格, 在通货膨胀情况下, 与其真实价值严重背离。
2.2.2在财务状况浅析浅析上, 即使比较几个时期的比率, 也不可能对企企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
根据以上对历史成本会计对财务报表所提供会计信息的影响的浅析浅析, 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在持续通货膨胀情况下, 历史成本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与企业的真实情况严重偏离, 应加以修正。
关于謦正策略的深思
3.1 目前国外的修正措施西方各国关于通货膨胀对会计信息的影响研究较早。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早在1947年就对此i可题进行了研究,其他许多会计标准制定机构也都对此不足进行了大量研究,但都来获得成功。1979年0月间,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资料以后, 颁布了财务会计准则第33号公报《财务报告和价格变动 (简称为FAS33)。它是美国许多会计标准制定机构多年来努力的成果。美国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具体要求一些大型公司在其的年度报告中, 应将一般通货膨胀和价格变化的影响作为补充资料公开。英国、荷兰及加拿大都主张采用一般物价水平调整的历史成本会计或现行成本会计。
3.2我们的对策根据我国实际经济情况,笔者认为,可根据通货膨胀程度的大小来确定相应的对策,
3.2.1通货膨胀率低于6 时。可以仍采用现行历史成本会计提供会计信息,通货膨胀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J
3.2.2 当通货膨胀率在6 - 15% 时, 可以将通货膨胀的影响以补充资料的形式对外报告, 即调整财务报表中的某些主要项目。补充资料应包括如下几项:
3.2.2.1以现行成本为基础的本会计年度的经营收益
3.2.2.2本会计年度末存货, 固定资产的现行价值|3?2 2 3本会计年度中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现行成本增加或减少数额。
3.2.3当通货膨胀率在15 以上时, 采用定期全部调整策略, 即平时进行会计处理及编射财务报表,仍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再用一定时期的不变币值为计量单位对财务报表重新表述。其调整程序为。
3.2.3.1选择适当的物价指数, 如期初物价指数、本期平均物价指数、期末物价指数,计算出不同时点的物价指数换算率,作为调整依据。其计算公式为·物价指数换算率=基期物价指数+计算期物价指数
3.2.3.2对资产负债表进行调整·将资产负馈表划分为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两部分分别进行调整。
a.货币性项目的调整。货币性项目是指在通货膨胀条件下, 金额固定不变但实际购买力发生变动的资产或负持项目。如现金、应收帐款、应付帐款, 银行借款等。
调整后金额=某货币性项目金额X年末物价指数换算率b.非货币性项目的调整非货币性项目是指在通货膨胀情况下, 其金额不是固定不变, 而是随着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资产或负债项目。如企业拥有的各种存货、固定资产、 专利权, 商标权、商誉、其他无形资产, 除货币性负债以外的其他负墙、所有者权益等。
在非货币性项目的调整中, 存货的调整按本期平均物价指数计算的物价指数换算率计算, 其他项目都按年末物价指数换算率计算。
c.计算在货币性项目净额上的货币购买力损益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持有货币性资产会因货币购买力下降而蒙受损失J持有货币性负债会因货币购买力下降获取收益。一个企业的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馈,所发生的收益或损失应相互抵消后, 再行计算净收益或净损失。在计算时, 可先把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数额相互对抵, 求出净差额(资产大于负席或资产小于负债款额),然后按相应的物价指数换算率, 折算货币性项目净额上的购买力损失或收益, 并将其列入调整后的损益表中。
3.2.3.3对损益表进行调整损益表中年内均匀发生的项目如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除折旧费以外),营业费用,所得税接年平均物价指数换算率计算,折旧费按与固定资产相同的物价指数换算率计算, 其他项目按年末物价指数换算率计算或浅析浅析计算得出。
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5
关键词:铁路桥梁;项目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97 文献标识码: A
1、铁路桥梁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应遵循的要求
铁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企业管理的关键工作就是对成本的管理,企业要想实现节省资金,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就必须对整个桥梁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的成本管理。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进行成本管理,应当遵循全面动态的原则,具体来说,施工企业应调动全员进行成本管理即采购部门、工程建设单位、审验单位、预算结算单位等都要参与到成本管理中,在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要保持成本高效管理的状态。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系统复杂,因而,施工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目标管理体系,关注桥梁工程项目施工的每一个阶段,将成本、责任等相互结合好,做好成本管理。
2、影响铁路桥梁成本管理的主要因素
2.1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和技术水平对于铁路桥梁成本来说影响十分明显,尤其在一些复杂的地形(软基、滩涂、山地等)和气候条件下,甚至都能成为决定项目成本的主要因素。施工方法和技术与成本管理之间是正相关关系,新技术工艺、新材料设备与先进的施工技术都能有效降低成本,反之则增加相关成本。因此,必须根据公路施工的现场实际情况及时分析出现的新问题,并进行调整施工方案和技术,以使施工方案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保证实现项目管理和成本管理的目标。
2.2施工进度
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对项目的成本和效益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二者之间有重要的关联关系,若加快公路施工进度则需要投入更多的人、物、财等资源,按费用会降低,同时合理科学的施工进度会优化相关资源配置,有效节约资源投入;另一方面如果因一些原因延缓了施工进度则有肯能增加固定资本。同时施工进度的延期也可能导致其他工序的推迟,降低施工效率,从而增加了大量的人工和机构租赁固定成本。因此,施工进度与项目成本必须同时兼顾,及时调整和分析施工情况,将成本费用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2.3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对项目成本管理有重要的影响。若部分施工企业不优化改进管理或者片面强调减少材料、人力、物力的投入,则项目会出现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及返工、罚款与延期的现象,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则损失严重增加了项目成本。因此,施工企业应坚持”预防为主怕勺原则,预防质量隐患,适当减少因工程质量不合格而造成的损失,从而加强质量成本控制。
3、铁路桥梁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实施
3.1铁路桥梁工程项目中人工成本的控制
目前在工程施工中,缺少一些具有专业技能的工作人员,工人的工资在近年来也是大幅度增加。在一般铁路桥梁工程项目成本中工人的人工费通常占到20%多。在桥梁工程中,有必要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投入,来达到成本控制。
3.1.1提高工人工作效率
在实际工程施工中,人工作为最为灵活的因素,对整个工程有很大的影响。当某些工人以为技术不过关、管理上的松懈、偷懒等都会导致人工投入加大,降低工作效率,亏损企业利益。为了加强实际工作效率,要充分发挥每个工作人员的长处,进行一定的监督和管理。还可以建立奖励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来达到工人工作效率的提高。
3.1.2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投入
对一些关键的技术人员要时时进行培训,掌握新技术,传授更为正确的器械使用方法,对不必要的人员进行一定的裁剪。在施工前期就要做好工费预算,技术工人、普工工人工资也要有区分,要计划好人员数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投入和浪费。在工程收尾阶段,对人工费用要进行仔细的阶段,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让每位工作人员都能劳有所得,对于不认真工作,疏忽工作的人员也要进行一定的处罚,来保障个人以及企业的利益。
3.2材料成本与机械成本管理的优化措施
材料成本的控制在项目成本控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施工时应该加强对材料成本的控制,确保材料的有效利用。对材料的采购、运输与保管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选购材料应该制定完善的预算计划,对各个指标进行精细的控制。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管理,防止材料的丢失与浪费。对材料的采购价格和用量进行规范控制,从根本上减少项目成本。机械设备成本的管理控制也不能忽视,在施工前应对桥梁施工的特征进行详细的了解,并以此为根据进行施工设备的选择。要确保施工设备的充分利用,避免设备的闲置与浪费,通过设备之间互相协调,使机械设备利用率最大化。同时,要经常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与维护,以减少设备的更换与维修带来的开支。
3.3人工与劳务成本管理的优化措施
将劳务费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是管理人工成本的主要任务。劳务成本应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以及项目施工的进展程度而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进行管理。前期管理要求在施工之前对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的人工成本做出合理估算,综合考虑施工的工程量,对人员做出合理的安排,将劳务费用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施工中期要对施工过程中的人工费用进行认真的审查,在需要变更项目的情况下要同时变更人工成本的预算,并适当调整岗位的分配,避免不必要的之处。后期劳务成本管理要对劳务费用的结算做出有效的控制。要在对施工中预算指标与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之后再进行结算。此外,人工成本的控制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分配制度与奖励措施调来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务成本
3.4优化成本核算方法
针对铁路桥梁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核算方法的不足,施工单位必须改进会计科目核算体系,针对会计科目简单、口径粗放等问题,进行细化管理。同时,要实施动态成本核算方法,也就是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对项目目标成本进行调整,认真分析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异,及时地调整成本控制标准。
3.5对项目数量进行控制管理
项目的成本与其实际数量是密切相关的,在工程成本管理中,对于项目数量的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而对项目数量进行管理时,应采取逐级管理的方法,方式为:有企业的工程总负责人召集所有与项目有关的部门进行工程图纸的复核,详细分析工程数量以及计价情况,然后把这此情况进行准确的记录,对项目的预算金额进行分解,并把分解的结果用于对工程作业的成本控制。
3.6竣工阶段
铁路桥梁工程项目人工费用的结算阶段就是事后控制,主要就是核查计划的人工费用的使用状况,并对此做出相应的评价,在这个阶段,施工企业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应当建立奖惩制度,对表现好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对表现不好的工作人员进行惩罚。
结束语
桥梁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现场施工,直到竣工验收结算,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成本管理的参与。当前形势下,在桥梁项目工程中,成本管理仍需提高,我们施工企业要树立全过程成本管理和全面成本管理的意识,积极探索进行桥梁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认真分析桥梁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切实提高成本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晓新.论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成本管理[J].中华民居,2011(11)
[2]蒋君.浅析桥梁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2)
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6
【关键词】ISO9000标准 高职 质量管理体系 必要性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11.024
一、ISO9000标准介绍
(一)ISO9000标准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以下简称ISO9000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出来的一套系统、科学、成熟、实践性和指导性都很强的国际管理标准。该标准于1987年,1994年进行了第一次“有限修订”,2000年进行了第二次“彻底修订”,并于2008年进行了第三次技术修订,现行的标准为2008版。这套标准一经问世就受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关注,在工业和经济领域得到普遍承认并被迅速采用。
(二)实施ISO9000标准的意义及应用
ISO9000标准不受地域环境、文化背景、组织规模和产品类型的限制,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的组织。实施ISO9000标准,是企业在当今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的一种必须的商业行为,是企业赢得市场与效益的途径,也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最佳选择。因此,实施ISO9000标准,对企业、管理部门乃至社会的进步、发展均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企业内部实施ISO9000标准,可以改善和提高组织(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和完善,使品质管理真正达到制度化、科学化,从而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有效地提高组织的市场适应能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有效地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树立企业的声誉形象,提高竞争地位,扩大市场的占有率。
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ISO9000标准已被作为相互认可的技术基础,ISO9000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也在国际范围中得到互认,并纳入合格评定的程序之中。贯彻ISO9000标准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提供了国际通用的共同语言和准则,有利于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促进国际经济贸易、消除贸易技术壁垒,从而赢得更多的商机。
此外,品质竞争已成为国际贸易竞争的主要手段,不少国家把提高进口商品的品质要求作为限入奖出的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措施。实行ISO9000质量管理,可以使产品品质得到保障,使企业在品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07年12月,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对外了全球认证调查报告,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质量体系认证在世界各国和地区得到普遍推行,并发展迅速。
(三)我国实施ISO9000质量体系的状况
在我国,由于ISO9000标准已被许多国外客户作为他们评审其供方(供货企业)的必要或先决条件,因此取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国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和“金钥匙”。1991年,国家商检局会同对外经济贸易部发出了《关于在出口商品生产推行ISO9000系列标准的通知》,决定在我国出口商品生产企业推行ISO9000系列标准。率先实施ISO9000标准获证的企业在对外招标签订合同、扩大出口、提高售价以及降低不合格率等方面显示出了较大的优势,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认可。我国的生产、经营、服务、国际贸易、教育、行政管理、科研等各领域随后掀起了实施ISO9000标准的热潮,并得到迅速发展。1994年,国内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仅100家,1995年为851家,1997年为3436家,1999年为13243家,而到2008年底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则达到了179351家。
二、高职教育开设ISO9000标准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一)企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外向型、进口导向型经济地位不断提高。随着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商业活动在国际市场也日益频繁,各种类型的组织贯彻和实施ISO9000标准、申请第三方的质量体系认证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组织贯彻和实施ISO9000标准需要各级管理人员的参与、支持,尤其是在企业,需要由熟悉和理解ISO9000标准的全部要求,具有文件编写能力,掌握审核管理的知识和技能,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及管理体系的运作模式,熟悉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能的设定,熟悉组织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关的管理制度,并具备产品、服务和过程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人员组成的专业小组来具体实施。
组织贯彻和实施ISO9000标准需要全员参与。全员充分参与是组织有效贯彻和实施ISO9000的必要条件。只有各层次管理、技术、操作执行和验证人员积极投入和充分参与,才能实现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PDCA循环,达到持续改进、为组织获取最大收益的目的。
因此,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ISO9000体系及质量价值观的培训,开展全员质量文化活动,帮助员工了解、掌握ISO9000基本知识,使员工明白ISO9000体系的实质和内涵,增强员工对实施ISO9000的认同感。通常情况下,要求员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在何种岗位,都应通晓标准化管理的模式,能够了解、掌握有效的管理体系或者服务、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的相关职责。在现代企业,尤其是已经推行ISO认证的公司,管理层如果不具备ISO管理体系的先进理念,就会在管理方面落伍;员工如不能了解和掌握ISO管理体系知识,则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工作。
在我国,中小企业占相当大的比例。其中许多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缺乏基本的质量管理知识,懂得使用ISO9000标准体系来规范管理、形成科学有效的运作体系的人员并不多。管理制度不科学、部分产品档次低、质量不稳定、可靠性不强、合格率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这些企业发展的瓶颈。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汲取国外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企业才能更好地持续发展,而ISO9000的应用正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最佳途径。这就要求企业在就业市场上聘用大量熟悉IS09000、5S及QCC等质量管理,尤其是熟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人才和技术型工人,既有专业知识又精通ISO9000体系的复合型人才在人才市场上则倍受青睐。
(二)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高职教育强调为劳动第一线培养实用型人才,以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主要培养中、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重点在应用型、工艺型人才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中质量管理培训比较薄弱,国家也缺乏相应的质量专业培训制度。目前部分企业在岗的质量专业人员缺乏系统的质量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参差不齐,许多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缺乏基本的质量管理知识。人员素质不高,这是造成我国整体产品质量水平较低、竞争力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职院校课程的开设应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更新。高职教育开设ISO9000标准课程教学,能使学生学习现代质量管理的理念,掌握ISO9000标准的基本知识,具备从事质量管理工作,在企业贯彻实施ISO9000标准过程中编写体系文件、实施内部审核的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企业培养和输送既掌握专业知识、又熟悉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的适用型人才。
(三)学生个人职业生涯的需要
1.开设ISO9000标准课程,使学生在熟悉本专业知识、技能基础上,进一步学习ISO9000标准的基本知识和现代质量管理的理念,掌握企业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过程,逐步具备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能力,以及在企业贯彻实施ISO9000标准过程中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进行内部审核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2.开设ISO9000标准课程,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和作用,掌握质量管理的原则,并能将其融合到即将从事的专业工作中去,从而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技术素质,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3.学习ISO9000标准,掌握一套国际化的高效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为今后的晋升或自主创业打下基础,使自己在事业发展中成为优秀团队的工作者或高效的管理者。
笔者近年对桂林理工大学部分毕业生及其就业单位进行跟踪调查,涉及11个专业、89家企业,有相当多的毕业生工作单位通过了ISO9001认证,统计结果见表2。
三、结论
高等职业教育开设ISO9000标准课程,为我国工农业生产、服务行业、外经外贸等领域培养一批懂技术、懂管理、懂质量、懂用户需求、懂生产过程控制的人才,对加快各有关行业质量工作的发展、提高我国质量总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都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掌握ISO9000标准,是高职毕业生的一种能力体现。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开展ISO9000标准课程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李在卿.按过程方法理解标准和实施审核[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2]王秦平.提高质量专业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J].电子质量,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