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范文1

十二五规划纲要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章中指出:“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同志在十报告中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由此可见,“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全党工作的重点,农民的增收问题,也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及时解决农民的思想问题,有利于促进农村健康和谐的发展,同时也是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一、当前农民的思想概况

当前农民的主流思想呈现出健康向上的态势,大多数的农民都能积极地了解和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但是农民的综合素质偏低,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只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通过对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仲宫镇和济阳县太平镇共计100名农村劳动力的走访调查发现,在这100个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83人,其中文盲12人,小学文化程度的有35人。文化素质偏低,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制约了农村的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道德水准不高,集体主义观念缺失。受到小农思想和封建残留思想的影响,多数农民的道德水准不高,如看病不找医生反而求神拜佛,村里修路建桥不积极,反而对捐款修庙非常踊跃。集体感薄弱,只关注自家事务,对于集体的事业则表现出冷漠的态度。

(三)目光短浅,不思进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由此也暴露出一个新的问题,即许多农民满足于现状,小富即安,不求上进。

二、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思想因素

(一)内在因素:1.当代农民普遍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落后,对于新技术、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使得科技农业的发展受到阻碍。2.封建迷信在一些农村地区盛行,突出表现在红白喜事活动上,烧香拜佛,修庙建寺,浪费了大量的物力和人力,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3.受小农意识的影响,许多农民小富即安,不思进取,农闲时打麻将,打牌,甚至聚众赌博,既不利于农村的安定团结,也制约了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长。

(二)外在因素:1.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滞后,基层干部素质不高,教育内容比较陈旧,教育方式也比较简单,注重物质生产而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2.当前,许多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不浓,而一些不良的行为作风蔓延,农民跟风、随大流的特点使他们易于受到外部不良环境的冲击,从而影响生产,影响经济发展。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农民的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加强政治理论教育,为的就是提高农民的政治觉悟,使农民明确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明确党的惠农政策,同时向农民宣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弘扬真善美的核心价值理念,提高农民总体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农民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农村建设中来。

(二)加强农民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农民的集体主义观念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旗帜,同时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工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与此同时,很多农民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意识却渐渐薄弱。因此,必须要加强农民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一致性,认识到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有效保证。

(三)加强农民的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农民的艰苦奋斗意识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勤劳勇敢而著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线也明确提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针对当前许多农民中所出现的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问题,应对农民进行广泛而深入的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励广大农民发扬我国的优良传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加强基层教育人员的业务培训,优化思政队伍的建设

当代农民普遍文化素质不高,这就要求有一只高水平的思政队伍来为广大农民服务,引导农民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及时的解决农民的思想问题,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基层干部素质不高,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因此,应加强基层干部的培训,提高基层教育人员的业务水平,优化基层教育队伍,保证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运行,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五)改进教育方法和形式,推陈出新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范文2

一、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必要性

(一)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具有承载与传导之功能,是培育新型农民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加强在新农村建设引领下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有利于丰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有利于构建农村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农村社会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在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必定会受到国内外复杂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充分发挥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与隐形作用,需要正确的政治理想的引导;而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是引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正确理想与追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引领下,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势在必行。

(三)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护航者。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抓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既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自身的需要,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利于弥补传统载体受众面小、工作量大、时效差、针对性差的缺陷,为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萌芽

(一)电子普及,传媒载体萌芽。科技的不断发展,加速了传媒时代的到来;在新农村建设中,若不能最大限度利用大众传媒的力量为新农村服务,新农村的建设很可能会事倍功半。在新农村中,一方面,电视机、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已经相当普及,手机等电子产品已经渗透至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农民群众对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不断创新高,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

(二)新旧结合,文化载体萌芽。亚当.弗格森著指出:“语言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包括所有思维、感觉或意志的外在符号。”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服饰、建筑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涌现出结合民族文化与时代特征的文化载体,这些文化载体被农民群众广泛认可与接受。

(三)村规民约,管理载体萌芽。每个村子都有属于自己村落并得到村民认可践行的村规民约。村规民约对村子的有效管理与村民和谐,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慢慢向新的管理模式蜕变,而新的管理模式必定会衍生与之相适应的管理载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管理模式的作用,促使管理模式向民主化且系统化转变。

(四)创新典范,活动载体萌芽。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涌现形式各样深受农民群众的活动,农民群众既能在积极参与中获得乐趣,也更乐于从活动中接受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内容。再者,典范的带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应该注意并发挥村子典范与能人等代表人物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作用。

三、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五种载体的创新途径

(一)传媒载体。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传统传媒载体的潜在价值。要巩固传统传媒载体已有的地位,坚持有选择地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传统传媒载体中。同时,坚持正视传媒载体的局限,结合农村农民实际,才能从根本上挖掘出传统传媒载体的潜在价值,确保传统传媒载体继续发挥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新兴传媒载体的优势。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要整合网络资源,构建各类“中国梦”“新农村建设”网站的建设,创建微博微信等与农民群众平等交流的信息平台,兴办以提高农民农业等专业技能的远程教育网络学校,牢牢把握网络载体的主动权,主动占领农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现代社会,各类媒体特别是信息网络化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需要加以引导。”利用网络载体进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作为载体的弊端,趋利避害,不断增强网上宣传的影响力和战斗力。

(二)管理载体。首先必须完善新农村现有的村规民约,赋予村落间认可的村规民约以强制性、阶级性、组织性、规范性特征,理清农村事务的管理脉络。管理载体的创新,必须紧贴农村实情,充分吸纳农村中不成文的村规民约,进而形成具备强制性、规范性、组织性、阶级性的他律管理手段,促进村民自律与载体他律的合力。其次,增强管理载体与农村管理人员的紧密性,是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必经之路。管理载体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农村管理人员必定需要担负起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因此,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意识与思想政治素质,有意识地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到农村事务的管理手段中,更应提高运用管理载体的自觉性,促使管理载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改进与完善的同时促进自身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再者,将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回访与建议纳入管理载体创新体系,是促进管理载体可持续性创新的必备手段。

(三)文化载体。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并不意味着要全然摒弃传统文化;相反,应重拾农村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归入文化载体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的发展演变史上,农村民族传统节日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农村民族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部分内容都乐于被接受、易于被接受。通过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与时俱进赋予其时代内涵,在重拾农村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促进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有效融合,形成互助推力协同发展。创新文化载体,除却创新文化载体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推动文化载体形式的创新。文化载体形式的创新,关键在于顺应时代变化。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文化载体形式的创新,必须紧随着信息时代这一趋势,转变理念,结合大众传媒载体与活动载体等新兴载体推进形式向多样性、创新性发展。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范文3

谭会(1990-),女,汉族,云南昭通人,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通过对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成因的全面分析,着重从政府、学校、家庭三个方面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根据权威调查,中国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与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里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就显得更为紧迫。

一、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而且大多数祖辈只重视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而忽视了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导致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问题越显凸显。因此,只有充分、全面的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现状,才能最大效度的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农村留守儿童欠缺全面的政治观念

当问及我国的基本国情、党的方针、政策等有关问题时,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示不是很清楚,甚至有一部分留守儿童不知所云。他们中的有些人认为了解中国当前的时事政治、基本国情等相关内容完全没有必要,更不要妄想谈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社会荣辱观等内容。

2.农村留守儿童价值观错位,法律意识薄弱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其价值观错位、理想信念模糊的问题非常突出,也可以说,大多数留守儿童对于自己的人生缺少正确的理想。同时,儿童在人生观形成的启蒙阶段缺少父母的正确引导,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孩子全部的爱,这种爱的方式导致很多留守儿童陷入“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和“逍遥享乐”的人生观中,他们没有任何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概念。长期下去,这种不良的风气就愈演愈烈,最终易导致留守儿童价值观错位,偏离正确的人生道路。

3.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欠佳

大多数留守儿童正处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其次,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都是由祖辈照管,他们只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要么溺爱,要么放纵不管,缺少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等等,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性格孤僻,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留守子女心理健康成长。而大多数父母只单纯的用金钱来安慰他们,缺少心灵上和情感上的关心,最终使留守儿童形成偏激的性格,当出现任何不顺心的事时,就容易走向极端。

二、农村留守儿童思想现状的成因分析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层面、社会层面的原因,也有学校层面、政府层面的原因。

1.家庭层面

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大多数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确的亲情关怀。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都很不好;其次,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婆这些祖辈,他们大多数都是老年人,身体状况不是很好,有的甚至要监护几个留守儿童,放在每个留守儿童身上的精力有限,而且大多数祖辈只关心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忽略心理健康,加之在农村,祖辈的知识文化水平较低,不能在留守儿童的学习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更不能兼顾法律、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教育从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

2.社会层面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边缘山村,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不得不想办法改善家庭经济生活,不想再过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日子,他们想带领自己的孩子走出这片穷乡僻壤。因此,大多数农民选择进城打工,从而使子女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可以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最根本原因。

3.学校层面

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在思想政治教学方面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农村学生的思想品德情况。但是在偏远的农村,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更有甚者,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开设这一课程,更别谈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了。其次,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他们渴望在这里收获知识和关爱。而大多数老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关心和爱护,这也是造成留守儿童问题存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4.政府层面

由于存在部门利益至上的缘故,各级政府已经制定的有关进程农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接受同等教育的政策不能落实,再加上现行的户籍制度限制,大多数农民工与其未成年子女长期“两地分居”;其次,在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也没有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忽略了对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政府部门的放任不管,让留守儿童在其错误的人生道路上渐行渐远。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单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问题或者是留守儿童自身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都不容忽视的复杂综合性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解决,家庭和社会都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各个家庭、整个社会乃至各级政府都应该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

1.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

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于提高全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变革现行的户籍制度,鼓励农村留守儿童进城与父母团圆。农民工是为了改善家庭经济情况,为了给予子女衣食无忧的生活才来到城市打工的。长期与子女分开也让农民工不能全心全意在城市工作,只有改变现在的户籍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与其未成年孩子长期“两地分居”的状况,促使更多的农民工及其子女更好的融入到城市生活,使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儿童结束远离父母的留守生活,健康的成长。

其次,对进城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实行优惠的教育政策。政府应完善和推动有关留守儿童与家长共同进城生活的政策,特别建立和健全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对已有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监督和落实,使农民工子女在其父母工作地真正享有同当地儿童同等的教育权益。

再次,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帮助和关爱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应该深入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了解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切身情况,建立以政府为主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小组,制定真正关心留守儿童的各项具体措施并且落实到实处。

最后,政府必须加大力度,发展农村经济,逐步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样既能减少进城务工人员,让子女和父母团圆,也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最终有利于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

2.注重家庭的亲情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解决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应该从家庭抓起。

第一、增强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

目前,许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对孩子家庭教育的认识上存在着明显的误区。有的父母认为,改变家庭经济环境,为孩子提供物质帮助是最重要的;有的父母则认为,只要孩子不做出什么出格的事都可以最大限度的放纵孩子,不需要父母陪伴在身边;还有的父母认为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没有能力教育孩子,干脆就放任孩子不管。其实,这些都是导致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孩子一出生,首先接触的就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许多父母在孩子的各种意识形成的初期离开孩子外出打工,孩子缺失父母的早期教育和关爱,因此在思想、道德、情感、心理等多方面都存在偏差。所以,增强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尤为重要。如果父母不得已必须出门打工,必须增加与子女的联系,不仅关心子女的生活、学习方面,也要着重关心子女的思想情感、心理健康、意识教育等方面;其次,外出打工的父母必须为留守在家的子女挑选一位合适的监护人,多与监护人联系,让子女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第二、为孩子挑选一位合适的监护人

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由祖辈看管或者寄宿在学校,祖辈由于身体状况、知识水平、生活条件等原因不能照顾到孩子的方方面面。要么放任孩子不管,要么溺爱孩子,不能给予孩子正确的家庭教育,甚至有的祖辈只关心孩子的衣食起居方面,而对孩子的学业、心理发展等方面一无所知。寄宿在学校的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更是一步步偏离了正确的人生轨道。所以,外出打工的父母必须为孩子挑选一位合适的监护人。这个监护人不仅要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更应该对孩子的学业、心理、思想等各个方面负责做到真心关心孩子,补足孩子从父母这里缺失的爱。监护人还应及时与学校、父母联系,了解孩子的一切情况,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3.加强学校方面对留守儿童的重视

第一、建立一帮一或一帮多的关爱机制。

在农村,大多数留守儿童缺失家庭教育,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因此,学校就成为了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农村学校一般都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许多留守儿童有了心理问题也无处倾述。所以,学校应建立老师――学生之间的的一帮一或一帮多的关爱机制,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上的正确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有学生的关心,老师的关爱,最终促进学生的思想、心理的健康成长。

第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设置专门的思想政治教师。

许多农村学校由于环境艰苦、薪资水平低等等因素,导师学校缺失大量的教师,甚至出现一师教多学科的情况。有的学校教师年龄偏大,没有年轻教师加入,导致学校教学思想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学生学习丧失兴趣。更有甚者,有的学校根本没有配备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老师,学生也就不能学到该方面的知识。使得本来就已存在的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学校方面应该创造条件吸引更多年轻有为的教师,传授学生新知识、新思想、新理念。而且学校应配备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可能的话,成立专门的针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小组,引导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第三、健全留守儿童寄宿制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距离学校较远或者没有找到适当的监护人时就会选择寄宿在学校,而在寄宿学校老师就成为了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学校应该建立温暖的充满关爱的生活环境,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的另一个家。这里有亲入姐妹的同学,有父母般慈爱的老师,使留守儿童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遇到困难时,都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生理的健康发展,提高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学会为人处世之道,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秋香.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云梦学刊,2007.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范文4

1.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内容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观念创新、对象创新、方法创新和关系创新四个方面。

首先从观念创新上来看,作为人们思想意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观念的陈旧导致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行为,观念的创新则导致与社会环境发展相适应、紧密联系实践需要的行为。两相比较可见,只有观念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具体而言,第一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融人竞争观念。全球化背景下不断深化的国际合作、不断多元的文化价值取向、不断异化的精神与道德信仰,使各种不同思想发生激荡交错的频率越来越高。加上网络条件下信息化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使不同于的各种意识形态越来越没有阻碍地进人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导致我国“观念市场”上多元价值的涌现。当前对于这些意识形态、多元价值观念,采取封堵或禁止的措施都难以达到预想效果,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领域转变传统观念,与时俱进地在工作当中以占据思想文化战线制高点和主导权为宗旨强化竞争观念、提髙竞争意识。第二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作为一门学科、同时也作为一项具体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所以教育者理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坚持以人的需求为导向,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强调以人为本即是要平等对待受教育者,在想其所想、急其所急中将温暖带给他们,以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思想意识去感化他们,以道德基石、情感纽带和文化陶冶去引导他们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营造出创新氛围。作为民族之魂,创新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各项工作都离不开创新意识及其所构成的创新氛围。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就是要在创新的氛围中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增强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要敢于突破传统观念中不适应时展要求的束缚和禁区,逐渐形成全民创新思想氛围和社会习惯。

其次从对象创新上看,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对象正在发生与以往截然不同且深刻的变化,需要对象创新来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当前,阶级斗争早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和阶层长期简单化且稳定的局面正在被社会结构体系的复杂多变状况取代。例如原来的工人阶级已经明显细化为企业工人、干部、科教文卫人员、办公室人员等多个阶层。在农村,原来的农民阶级也明显细化为农村干部、进城务工人员、农民企业家、农林牧副渔劳动者等群体。此外,社会上的自由职业者、私营企业经营者等各种新阶层也不断出现并发展壮大。基于此,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对象的范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广,对象创新对于搞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教育对象的变化与对象创新必然带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阵地的延展与扩大。例如针对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再就业困难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就要将国家相关的政策方针主动传输给他们,促使他们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再就业。再例如针对大批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就要花大力气切实关注他们在城市中的生产生活情况,积极宣传政策法规、不断提升他们的个人素质、落实解决诸如子女人学等现实问题。而对于那些流动性强、受自由主义和私有化观念影响较大的私企经营者和外企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则要从严格的准人制度、资格审查制度人手有效引导他们正确树立金钱观、致富观。总之,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要根据不断变化和扩大了的受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延展和开拓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阵地,认清形势、积极进取,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服好务。

再次从方法创新上看,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诸如网络、电讯等高科技工具应该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必备手段加以运用。例如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者与软件设计人员合作开发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软件就是很好的尝试。各级党团组织在网上以社区论坛、在线咨询、在线知识竞争等方式开辟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阵地也是适应信息时展的大胆创新。在具体的方式上,除了传统的“灌输”式之外,更应该注意借助有感染力的艺术、有熏陶效果的环境和能打动人心的人格等多种隐蔽方式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作用与效果。对于思维活跃的青少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充分研究他们的思想、行为动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方法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教育引导地位。

最后从关系创新上看,所谓关系创新即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包括教育者之间、受教育者之间以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创新。第一是要承认人与人的平等关系,构建平等互动、和谐共赢、以学习为目的的组织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每个人都以一种朋友关系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第二是要建立一种灵活的师生关系,在这一关系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同时每个人也要有甘当学生的态度虚心听取和接受别人合理的意见。所以这种师生关系并非固定不变,而是灵活多变,其建立的目的就是要集中所有人的力量,以团队进步带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效果提升。第三是要确立一种协调顺畅、上传下达的网络关系。在这一关系中,不但可以实现上下层级的信息顺畅通达,而且可以满足平行层级之间信息共享的要求,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管理体系和谐高效运转,确保相关教育信息准确、无误、迅速地传播。

2.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特点

根据上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内容可以归纳总结出这一改革创新的若干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是结合观念与实践的创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一定是在、而且必须是在观念与实践两个维度上开展的。引导和塑造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这个中心任务决定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在人们精神世界中的广泛深人,而作为一项社会性质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也必然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所以它的创新是包括思想理论、思维方式、教育精神等各个观念层面的创新。与此同时,正如任何创新都是观念与实践的结合一样,思想攻治教育教学创新也必然涉及两者的同步改造、同步进行过程。与自然科学领域创新所带来的直观的、明显的实践后果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践创新要通过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漫长的消化过程才能体现其存在和价值。而那些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创新效果的所谓理论或观念创新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一大特点即是观念与实践创新的如影随形。

第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是统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科学性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与客观体系的科学认识与运用。它的价值性侧重于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发展自身的意义。由此可以看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坚持的不仅是科学的理性与客观标准,也有感性的主观标准。前者注重评判教育活动本身的对错,后者注重评判教育活动对于人的发展意义。也就是说,科学性与价值性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中的关系是一种“真”与“善”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真”必然最终带来“善”,另一方面,“真”与“善”在某一特定历史阶段并不一定相容。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中两者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客观规律,也符合人的发展的现实需要。

第三,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是协调多样性与同一性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多样性指的是创新内容、形式、方法的多样性,而同一性指的是多样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本质上的一致。前文提出了多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观念创新、对象创新、方法创新和关系创新,但是无论是哪种创新,无论是哪种创新路径,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辩证运动的过程,都既可以是精神性的也可以是物质性的,既可以是工具性的也可以是制度性的。多样性在同一性中协调还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目的、指导思想、政治方向、方法论上面的一致。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多样性特点不可能离开统一的社会主义方向,不可能离开统一的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不可能离开统一的原则和方法论。

3.结语: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历史地位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范文5

关键词: 着力点; 意识; 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5-0014-01

一、把握好两个着力点

这主要针对基层工作本身的特点和工作对象的特点,提出的基础性问题。基层工作最实际,群众问题也是最现实的,把握好这两个基础点,在基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找准立足点。

一是把教育的着力点放在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在教育中关心人。基层的工作很多都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工作者首先要自己明白这个道理。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才能对群众,对自己本身的同事讲得清楚道理,特别是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期,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面临许多认识上的误区,不可避免地引发大量的思想问题,包括疑虑、困惑等等,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加以回答,从实践上加以解释。我们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放在解决这些思想认识问题上,尽量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把问题讲清楚,使人们在理解中解疑,在认同中解惑。

二是把教育的着力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在关心人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质上是人的工作,包含了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的内函。目前,农民盼减负、盼致富;城市社区盼安全、盼服务。我们就要有针对性地广泛开展政策法制、科技文化、医疗卫生“三下乡”活动,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们做一些立言立行、见人见物的实际工作。实践证明,每办一件实事,每帮助群众解决一个问题,就从感情上和群众贴近了一步,思想上同群众沟通了一层,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多了一份成效。

二、树立三种意识

意识指导行动,正确的意识才能有让群众满意的工作成效。基层工作的意识,前提是要有群众意识,在具体工作中贯彻群众意识,又需要以下三种意识来体现和支撑。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了空谈,偏离了教育本身的科学性。

一是树立主体意识。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主要是生活在基层的干部群众,是一个个跟基层特点息息相关的人。随着现代生产的不断发展,教育结构和手段也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为每个具有不同个性特点的受教育者提供更为完善的受教育条件。个体性是个性的本质特性之一,一个人只有作为主体独立自主地支配自己的意识和活动,才有可能是有个性的人。主体性是人类创造的支撑点,任何人要有所创造,不仅需要有系统的知识和能力,更要有不懈的追求精神和创造热情。没有主体精神,就不可能有创造。

二是交流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应该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交往、交流的过程。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互为主客体的关系,教育对象不是简单的受教育的被动体。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思想交流,缺乏思想交流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片面的。只有双方的认识趋同时,教育才可付诸行动。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理念是否正确可行,也只有在交流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检验和修正。传统的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填鸭式、单向式的教育方式以难以收效,思想问题要用思想交流的方式来解决。

三是合力意识。形成合力意识,要坚持党政领导共同抓,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心工作相给合的格局。要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来做好教育工作。还要人人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事,而是全党、全社会的事情,因此,必须整体行动,共同协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我们所进行的工作都要代表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群众的呼声,符合群众的要求,取得群众的支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来源于群众的实践,还要接受群众的检验,离开了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实现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创新

(一)适应形势,创新观念

要从被动应对教育到主动适应、提前预测新形势的转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佛山基层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搞好基层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当是“抢险队”、“消防队”的局面,变被动为主动。为此,教育要主动适应形势,适应群众的需要,适应教育对象的特点。在这个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还要提高其预测性,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条件下和改革热点、难点和群众关心的焦点进行提前研究,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人们的愿望和要求相适应。要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采取正确的措施,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得到适时发挥。

(二)求真务实,创新内容

1.教育内容要贴近实际需要。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还存在着“虚”和“泛”的问题。“虚”即是教育内容言之无物,形式主义,不注重教育实效;“泛”即是教育内容过于抽象,与社会实际相脱节,缺乏现实针对性。这样的教育内容有可望不可及、虚无缥缈,如追求乌托邦的感觉。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呼唤着求真的精神,要求教育内容要与教育对象的工作、生活实际贴近,向近、实、深转变,做到有的放矢。

2.要努力实现人的整体素质提高。要注意改变重知识、重文凭,忽视思想政治方面素质的教育倾向。因为,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它的目标应该是努力造就全面发展的、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合格人才。尤其是懂基层业务的,政治素质强的新人才。

(三)突出特点,创新方法

在基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单靠书本教材来理论开讲。在教育中,应采取基层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多使用光盘录相资料、计算机软件、实物教材等;以做具体工作带动、说服为主,辅以报告会、研讨会、交流会、汇报会、专家谈、领导谈等。随着信息获取方式的多样化,受教育者有可能比教育者更早、更快获得信息,一般的灌输说教方式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相反,枯燥的说教还有可能挫伤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同时,手段要多样化。要把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发挥网上阵地作用,作为一项新的重要任务;通过组织参观革命根据地、爱国主义、革命精神教育基地,使受教育者在直观的感受中检验有关理论和政策。

(四)高效运行,创新机制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范文6

[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是对思想政治工作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这一科学理论为指导,勇于创新工作模式,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一、新时期下大学生的特点

当今的大学生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长大的,对比过去的大学生,现阶段的大学生有多多与以往不同的特点:(1)价值取向发生深刻变化。与以往的大学生不同,当代大学生生长在―个信息高度发达的代代,价值取向有着兼容性、多样性、不稳定性和矛盾性的特点。(2)面临就业、学习、经济的巨大压力。今年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在高校扩招等改革措施的出台后,毕业生的就业模式已经彻底由原来的国家包分配转变为现在的自主择业。同时由于大学生数量的增多和就业市场的日趋饱和,现阶段的高校的就业形势已经十分严峻。(3)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从近年中国青年研究中心对大学生进行的多次调查看,大学生中精神行为检出率已超过16%,心理不健康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更高。

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在办学模式上正在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有些已跟不上当今时展的脚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比如。理论教育机械呆板、空洞乏力;工作方式和手段单一,没有发挥好现代传媒技术的作用;高校学生数量与政治教辅人员比例硅著失衡,工作效率低下等。现有的丁作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这既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更是促进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时展的需求。

三、对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思考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化

中央16号文件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四个方面,即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也可以简化为四个教育:理想教育、爱国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思想道德修养教材中也体现了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但我们并没有就理论来讲理论。在我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要向广大学生灌输理论,也要向他们宣讲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详细情况,让学生们体会到我们党和政府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诚意,如切实采取措施提高入民生活水平。增加就业,减少贫困,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治理腐败等等。一件件具体的事实胜过长篇犬论的理论说教,激起了广大同学的爱国情怀。我们用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事例来教育大学生,效果更是非同一般,很容易引起共鸣。

2. 充分树立全员育人工作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由灌输式向渗透式转变

在当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必须充分树立全员育人的意识。在很多学生的心中,专业课教师比公共课教师,比政治辅导员都有威信,同时也更值得信赖,所以只有在高校中形成全员育人的氛围才能使恩政治教育工作更有效果。同时,通过专业课教师的言传身教,可以使学生自觉树立学习的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种方式比说教式的育效果要好很多,既保护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同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改变以往的程设置和授课方式,逐步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把道德教育渗透到文理科各科教学中。同时,在高校还应该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在培养的基础上同样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3.建立引导与服务相结合的模式

现代社会除了带给大学生许多优越的资源和服务以外.也会使部分学生沾染上一些不良风气和习俗。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在“如何引导好、服务好”这个问题上下功夫,做文章,建立起引导与服务相结合的沟通模式。首先,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学会如何判断和使用各种信息,并了解如何利用信息资源来提高完善自己。其次,要加强对各种信息渠道环境的监管,主要是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利用和发挥网络环境正面积极、健康向上的功能。影响学生的思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再次,要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社会伦理教育,大张旗鼓地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增强他们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最后.营造育人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将思想政治工作的意图融人一定的意境中.通过环境、氛围影响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引导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构建和谐校园。如通过学校的校容校貌,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体育馆等场所;通过校园的绿化美化,橱窗板报、广播电视的宣传,学校传统、校史、校风教育等各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展示.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受到教育。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个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必然要转变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高校也应该认真看清新时期的新特点,认真思考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发展方向,时刻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