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低碳经济的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低碳经济的含义范文1
关键词: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协调发展
引言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虽然出现的时间不同,但是双方的发展目标、动机等却十分相似。在未来只有积极的协调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才有助于解决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一、针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含义的分析
1.循环经济含义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有专家提出了循环经济概念,之后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其“宇宙飞船理论”中首次正式提出。循环经济的出现是为了解决有限的资源和无限需求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两大矛盾,发展到当今,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一种表征低消耗、低污染、多劳动就业、高效益回报的经济模式。[1]
2.低碳经济含义
自工业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发展状况良好,随之而来人们提出了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实际上低碳经济本质上将属于一种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低的新模式,主要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入手点,然后设计、落实各种低碳政策等减少排放温室气体的数量,实现低碳发展目标。
二、中国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方法
1.坚持由政府主导
中国是社会主义大国,采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大。所以,要想实现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政府部门必须制定、落实积极的政策。由于过往促进循环及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无法吸引商业决策者,所以只有为其提供一定的利益,才能让企业主动推行政府制定的政策、顺应政府意愿、帮助政府顺利跨过经济转型阵痛期。不过在推动经济发展的时候,政府与企业依旧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原则。政府要参照取得低碳及循环经济良好成果国家的经验,并根据中国国情,科学设计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及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策略。比如,政府应构建有关的监督部门,监督各行业企业低碳及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在监督中若发现企业出现污染排放超标等问题,除了要责令整顿外,还应进行适当处罚。同时,政府要提供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为低碳绿色产业提供助力。为了保证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还应为高校提供实验设备、技术、资金等支持,协助高校培养优质人才,为循环、低碳经济发展储备优质人才。最后,要积极宣传低碳及循环经济的意义,提高全民关注度。
2.引导企业主动配合
一是,企业应主动引入、学习循环及低碳经济发展概念,要在经济链中发挥自身微观主体的重要作用。虽然企业以经济利益为最终目标,但依旧要重视自身带来的社会效益,因此,企业要坚持“再循环、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等原则健康发展。同时,企业除了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负责外,还要积极回收、处理、运用销售后的产品包装等资源。[2]比如,中国企业可以学习德国企业,买塑料饮品时可向顾客收取押金,当顾客喝完后可凭空瓶子退回押金,实现回收塑料瓶子的目的。然后集中回收、处理后,进行二次利用,这样有助于推动循环及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
3.转变个人的消费观念
所有产品生产的目的都是为了卖给消费者,而在低碳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环境中制作的产品也是要销售给消费者的。所以,消费者能否理解低碳和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对中国推进传统经济朝低碳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方向转变的效果产生了较大影响。若缺少消费者支持,必将影响低碳与循环经济发展效果。其原因有二,一是保护资源、社会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义务;二是,积极参与循环及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有助于创建和谐社会氛围。但是,当前市场中存在的行为基本都和低碳及循环经济理念相违背。所以,要积极引导、支持消费者挑选、购买低碳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产品,要引导消费者形成“循环及低碳经济”消费观念。因此,在消费观念引导中,政府可利用网络、媒体、新媒体等各种渠道宣传低碳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积极普及节约资源、绿色消费的意义,引导大众、企业共建循环与低碳经济环境,实现营造循环与低碳经济协调发展良好氛围的目标,为循环及低碳经济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4.积极调整经济结构
中国经济发展平稳,第一及第二产业发展十分稳定,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加快了国内环境友好型经济的建设。因此,要积极最好宣传工作,要为企业、大众普及低碳及循环经济理念。地方政府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点,积极制定促进循环及低碳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配合政府工作工作。同时,要将如何控制碳排放、资源消耗、环境影响等作为低碳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新目标。当前,国内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1:5:4,照比以前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依旧落后于发达国家。因为,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GDP所占比重中超过了70%。所以,政府要积极升级、调整产业结构,要推动中国朝知识密集型、管理密集型等方向发展,要将GDP发展主要动力转变成服务行业。所以,政府应积极制定循环及低碳经济发展策略,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健康发展,降低资源浪费效率、提高资源使用频率,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政策及经济支持,逐渐实现GPD发展主动力由第三产业代替的目标。[3]
低碳经济的含义范文2
1.1构建基础
1.1.1科学性基础。科学性基础是判断环境评价结果质量的标准。低碳经济范式下的环保评价指标体系应当从科学的层面设计,从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进行把握。相关的环境数据来源必须准确,其次评估方法要科学,环境指标必须达到客观反映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再次,低碳经济的目标是通过提高资源可利用率、节能减排、降低环境破坏程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在减排、循环再利用的基础上实行。
1.1.2可操作性基础。可操作性可将评价指标运用于实际的环境保护工作中,指标含义的明确性和计算方式的可操作性能够指导和监督具体工作的实施。
1.1.3动态与稳定相结合基础。发展低碳经济是动态过程,指标设置应随着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内容也随之调整和细化。从另一方面来说,为了掌握低碳经济发展的各种数据并推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不能一直处于动态状态下,在一定时期内必须保证相对稳定。动态与稳定相结合的基础,既能了解低碳经济发展的目前情况,又能推测其动态变化的走向。
1.1.4政策性原则。要将国内的具体情况结合国外形势,建立适用于我国国情的环境保护综合评价体系。因此,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国家的相关政策,也要考虑相关国际公约。设计出与我国的产业发展及环境保护要求相适应,以及与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环境评价指标。
1.2环保指标评价的完善
环境保护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其开展的情况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环保的评价指标主要是用来衡量人们生产生活是否达到低碳的要求,及是否实现保护环境的目标,其内容涵盖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保投入、治污力度和减排效果等。主要的环保评价指标有:工业废水达标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污染物排放削减率;空气污染降低率;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其范围涵盖经济、科技、资源、社会、环境等多领域,使各种角度、各种层次都受到环保评价指标体系的约束,使我国环境保护得到全方位的开展。
二、结语
低碳经济的含义范文3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036-01
1 低碳经济的基本特点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念的更新。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2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
当前,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国别合作与博弈的焦点。发达国家以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挑战为契机,形成新的执政理念,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以便在未来的产业竞争和新技术革命方面抢占制高点。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要不要发展以提高碳生产力为标志的低碳经济,专家态度趋于一致。
2.1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发展低碳经济更多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减轻单位GDP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资源存量,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工艺与产业流程来提高资源效率,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所共享。
2.2 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有一种误解认为,要发展低碳经济就要抛弃钢铁、建材等高耗能的产业,因而不能发展低碳经济。但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水泥、电力等的供应保证,这些“高碳”产业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也无法通过国际市场满足国内的巨大需求,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其合理性。要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的碳强度,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2.3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路径
我国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转型的最大挑战。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可以实现这个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2.4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游戏规则”制定的途径
虽然我国工业化享有全球化、制度安排、产业结构、技术革命等后发优势,但我们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不得不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利润“微笑曲线”下端。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与发达国家共同开发相关技术,还可以直接参与新的国际游戏规则的讨论和制定,以利于我国的中长期发展和长治久安。
3 “低碳经济”的发展途径
“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特殊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3.1 以“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
2009年6月全国开始实施“限塑令”。无节制地使用塑料袋,是多年来人们盛行便利消费最典型的嗜好之一。要使戒除这一嗜好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单让公众理解“限塑”意义在于遏制白色污染,这只是“单维型”环保科普意识。其实“限塑”的意义还在于节约塑料的来源――石油资源、减排二氧化碳。这是一种“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关联型环保意识不仅能引导公众明白“限塑就是节油节能”,也引导公众觉悟到“节水也是节能”(即节约城市制水、供水的电能耗),觉悟到改变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与节能、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关系。
3.2 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
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并不一概反对小汽车进入家庭,而是提倡有节制地使用私家车。日本私家车普及率达80%,但出行并不完全依靠私家车。在东京地区私家车一般年行使3000至5000公里,而上海私家车一般年行使1。8万公里。由于人们将“现代化生活方式”含义片面理解为“更多地享受电气化、自动化提供的便利”,导致了日常生活越来越依靠于高能耗的动力技术系统,往往几百米的短程或几层楼的阶梯,都要靠机动车和电梯代步。
3.3 全面加强以低碳饮食为主导的科学膳食平衡
低碳饮食,就是低碳水化合物,主要注意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量,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
目前我国国民的日常饮食,是以大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的生产形式和“南米北面”的饮食结构。而低碳饮食可以控制人体血糖的剧烈变化,从而提高人体的抗氧化能力,抑制自由基的产生,长期还会有保持体型、强健体魄、防备疾病、减缓衰老等益处。但由于目前国民的熟悉能力和接受程度有限,不能立刻转变。因此,低碳饮食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作。
推行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包括制定指导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来引领和助推低碳经济发展;但也需要企业认清方向自觉跟进,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集体行动”。只有更多企业改变目前的被动状态,自觉跟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步伐时,中国向低碳经济转换才有现实的基础和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低碳经济的含义范文4
【关键词】 低碳经济;外部性;补贴;征税;产权
一、低碳经济背景
(1)低碳经济的提出。2003年英国的《能源白皮书》首次提出低碳经济这个概念,目标是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在英国建成一个低碳经济体。2007年9月8日,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研发低碳能源技术,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的战略主张。2008 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吴晓青明确将“低碳经济”提到议题上来。(2)对低碳经济的研究现状。王文军(2009.4)指出低碳经济是以源头控制、过程控制、目标控制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牛文元(2009)指出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和低碳发展等经济形态的总称,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付允(2008)分析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鲍健强(2008)认为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
二、外部性的解决措施
(1)外部性的含义。萨缪尔森对外部性定义,外部性就是当生产和消费中一个人使他人遭受到额外的成本或收益,强加在他人身上的成本或收益没有经过当事人以货币的形式进行补偿时,外在性或溢出效应就发生了,这种影响并没有透过市场交易的形式反映出来。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2)外部性内在化的途径。一是征税。该方案是庇古在1920年《福利经济学》一书中进行论述,又称“庇古税”,是为了矫正经济当事人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也就是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情况下,政府运用征税手段进行解决。二是补贴。政府对微观经济部门进行的调控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补贴是微观主体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时,政府通过补偿来解决外部性问题。三是产权界定。按照产权管理的思路,只要明晰产权都可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产权思想由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提出,德姆塞茨对其进一步研究,指出当内在化的收益大于成本时,产权就会产生,将外部性内在化。如果产权模糊不清,就会上演“公共地的悲剧”。
三、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之一:内化高碳经济发展带来的负外部性
(1)发展低碳经济的迫切性。每年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将增长1.7%,本世纪末气温很可能在2000年的基础上升高2~3℃,结果会使全球20~50%的生物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极端气候事件如干旱、洪水和风暴等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加剧,人类将面临着更为严重的气候变化风险;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使原本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都凸现出来: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拉动经济三驾马车动力失衡;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优化升级压力大。
(2)以上凸显出来的矛盾和问题都是在高碳经济发展中产生,解决这些问题实质就是把这些负外部性问题内在化。第一,补贴就是国家对产生正外部性影响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一定数量的补偿,使私人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成本。第二,征税是国家运用征税权利对微观主体造成负外部性内在化的措施。一是征收环境税,它是针对当前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提出的一种全新税种,生态环境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征收环境税可以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二是征收碳税,是一种庇古税,是对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按其含碳量定额征收。第三,产权是科斯沿着庇古的思路进一步寻找负外部性内在化的途径,产权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实现起关键作用。一是碳汇是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从空气中清除CO2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森林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它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可分割、不可排他。建立明晰的森林资源产权关系是完善森林产权制度的关键,要把森林资源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划分开,使所有者(国家)与经营者(森工企业)形成一种经济或契约关系,这才是完善的产权制度。二是排污权交易也称可交易污染许可证,该方案源自“产权理论”的兴起。戴尔斯认为,政府作为环境商品的所有者,可以再控制污染总量的前提下出售“排污权”,并允许购买者对所持有的“排污权”进行市场交易,以发挥市场作用,提高环境资源的运用效率。
参考文献
低碳经济的含义范文5
【关键词】低碳经济 城市 可持续发展
一 低碳经济的含义与意义
1.低碳经济的基本内涵
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低碳经济要把握两个关键,一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二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使国民经济体系低碳或无碳化,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2.低碳经济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首先,低碳经济是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优化消费结构,转变消费观念,改善消费环境,进而提高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其次,低碳经济的实现必然要有低碳技术作为技术保障,而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能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最后,低碳经济是集约化的经济增长方式,在能源高效利用的同时降低对生态的破坏,实现绿色、环保、低碳的城市生活追求,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 我国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性
1.经济发展快速且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是以工业为主,而且是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工业,要达到全面工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我国经济的结构布局不合理,能源利用技术落后,导致大量能源浪费和温室气体排放。据相关报导,2005年以来,我国资源供给已无法满足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因此,解决能源问题成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同时由技术落后等多种因素导致的环境污染同样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人口基数大导致对能源需求大且能源结构不合理
我国人口基数大导致对能源需求也大。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供给,同时能源领域相关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导致能源浪费明显,以及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据有关研究表明,大量燃烧煤炭导致了我国85%的CO2、90%的SO2和73%的烟尘。据不完全统计,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占到我国全年GDP的7%~20%。这些数字反映出高碳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威胁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今后发展的最优选择。
3.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大障碍。目前,大气污染造成的环境与健康损失占中国GDP的8%,二氧化硫等导致的酸雨污染每年给我国造成损失超过1110亿元,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国有16个。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是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是世界第二。如果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不加遏制,预计到2020年,我国国土面积的55%都将被酸雨覆盖,85%的人口将处于严重的空气污染之中。
4.城市交通需求量越来越大
随着我国交通机动化进程加快,交通能耗急剧上升。从城市碳排放构成来看,城市生产、交通及建筑碳排放量约占城市总碳排放量的81.2%,其中交通碳排放量占17.2%。目前,我国交通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1%,如不加以控制,将很快超过工业能耗。
三 促进我国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更新观念,宣传意识
积极宣传绿色消费观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使全体公民清楚地认识到低碳发展的重要性,使全民参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在国家战略上,确立低碳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的合法性,使低碳经济发展理念进入政府规划,将发展低碳经济纳入可持续工业化和可持续城镇化的具体实践,并且要制定相应方案和实施步骤。
2.经济刺激,促进发展
一是,碳税。开征碳税被发达国家认为是富有成效的政策手段。二是,财政补贴。三是税收优惠。
3.调整结构,培植低碳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对实施低碳有很大的作用。产业分为能耗低、污染小和能耗高、污染高的产业两种,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发展低碳产业。而对于发达国家高碳产业的转移应当加以限制,提高其准入规则。对于难替代的产业如农业,应当以低碳的方式发展,实现农业低碳化。
4.技术创新,健全体系
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但我国目前低碳技术的研发能力较弱,为此政府要加强对国家级研究机构的长期投入,整合国内现有的技术资源,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建立国家级低碳技术研究机构并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发挥政府与企业、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纽带作用。
参考文献
[1]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太平洋学报,2005(11)
[2]刘细良.低碳经济与人类社会发展[N].光明日报,2009.4.21
[3]鲍富健等.低碳经济:人类社会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
[4]任力.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9(2)
[5]孟德凯.关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J].管理科学文摘,2007(9)
低碳经济的含义范文6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其意义深远。
(一)发展低碳经济,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对环境保护的需要
近年来,由于人类肆意破坏森林,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排放过量等等加剧了全球温室效应。我国早在2007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超过了全世界平均水平,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由此,在全球气侯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如干旱、热浪、洪涝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我们充分认识到由于环境污染带来的气候变化及其可能导致的一系列严重后果,将会危及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作为中国公民和地球村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肩负起应有的责任与使命,共建我们的绿色家园。
(二)发展低碳经济,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需要
我国拥有13.4亿人口,一个庞大的经济体,能源消耗也十分巨大。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耗量为32.5亿吨标准煤,排世界第一。数据表明我国石油探明储量只能满足11.3年的需求,天然气的储量也只有32.3年。但我国经济发展高增长是建立在能源高消费的基础上的,其结果必然是高污染、高排放和低效率,能源产出率大大低于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每吨煤的产出效率相当于美国的28.6%、欧洲的16.8%、日本的10.5%。目前,我国的综合能源效率为35%,比发达国家低近10个百分点。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让我国经济发展能够逐步做到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率,早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新能源发展的需要
工业革命以来,我国能源消费长期处于“高碳”状态,这些“高碳”产业已无法通过国际市场满足国内的巨大需求,而目前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比重仅占8%。低碳经济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这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了新的机遇,有利于培育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例如,核能、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极有可能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这些新兴产业,既有利于完善能源结构,又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二、达州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
(一)低碳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1.资源转化战略深入实施,循环产业得到发展。近年来,达州坚定不移地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项目投产达效、产业链条延伸、园区功能完善、开发机制创新”为主攻方向,加速推进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天然气化工、磷硫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为主体的产业格局,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竞争优势转化。目前,产业区已入驻产业项目34个、总投资215亿元,一个以天然气化工为龙头、磷硫化工为支撑、精细化工为特色、物流配送为依托的新兴化工基地正在加速崛起。预计到2020年,基地建成面积将达30平方公里,年产值超过300亿元,税利50亿元以上。达州确立“打造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建设秦巴地区经济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下,涌现出了许多科技含量高、生产工艺先进、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现代化企业。达钢集团年产10万吨甲醇装置是达钢20万吨二甲醚项目的一部分,它通过充分利用达钢现有的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生产甲醇,每年可回收利用焦炉煤气4.48亿立方米、转炉煤气1.2亿立方米,可节约标煤2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气体排量55万吨。通过处理,该企业每天产生的10吨污水,可用来灌溉,真正实现了废物循环利用,在产业链上做到“吃干榨尽”。这是达州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亮点。
2.重点培育产业集团,结构调整速度加快。近年来,达州重点培育了以达钢为重点的钢铁集团;以达竹煤电、恒成能源和国电华蓥山电厂为重点的煤电集团;发展了以中石油、中石化在达企业等为重点的天然气开发加工集团;培育了以川东水泥、利森建材、大巴山水泥等为重点的建材产业集团。同时,在结构调整、资源配置、循环经济规划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全面提升了煤-电-冶-化-建产业在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和支撑地位。目前,万源市与武汉凯迪共建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双方已签订生物质能源多项发展协议。凯迪万源生物质发电厂已选定在青花镇建青花工业园区,电厂设计图纸方案已编制完成。全国首家生物提取乙醇项目初步确定也落户青花工业园区。
3.节能减排取得初步成效,空气质量大幅度提升。“十一五”期间,达州市累计关停污染企业50多家,关停小火电机组43.3万千瓦、小水泥生产能力150万吨、苎麻生产能力3万吨。先后投资6.2亿元对工业污染、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等158家污染源实施了限期治理,对20多家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控设施。2010年,全市对100多个大气污染源进行限期治理,全年中心城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348天,达标率为95.3%,全市城市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96.9%。在同年全市开展了州河综合治理,城市水功能区达标100%。
4.企业技改不断创新,新技术运用效果明显。达州企业结合国际国内大环境和自身实际,走出了技术改革创新的路子,向环保节能方面发展。川煤达竹集团石板选煤发电厂,运用高新科技,积极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了节能环保增效多赢的效果。汇鑫能源引进世界一流技术制造安装的西南地区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罐,能储备6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相当于整个达州市每天民用天然气量的30倍。该项目生产技术先进、工艺节能环保,是近几年国内发展的新型产业,其生产液化天然气的工艺和技术属世界一流,也是达州市打造“煤-电-冶-化-建”循环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
5.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宜居达州逐渐形成。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要求,达州市坚持抓重点、攻难点、治丑点、育亮点,扎实有效开展各项治理工作,城乡环境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2010年,全市新建城镇公(游)园16个、休闲广场149个,新增绿化面积3178万平方米。经过近年来的精心打造,这座昔日被称为“光灰城市“的川东小镇,如今已建成的城区绿地面积达到1402.46公顷,绿地率达33.39%,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1608.5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8.3%,公园绿地面积达482.2公顷,人均公园绿地达12.05平方米,新增三个景观带,增加绿地面积103.97万平方米,城市道路绿化网络初步形成,新增市级园林式单位25个、小区25个,申报省级园林式单位17个、小区12个。2011年1月达州市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园林城市”,并且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也已通过省上考核。发展中的达州将努力成为秦巴地区生态型、文化型、开放型的现代化大城市。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薄弱之处
1.工业生产技术落后,制约着达州低碳经济的发展。达州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达州工业的主体代表,如采掘、钢铁、建材水泥、电力,80%的行业都是高耗能工业行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又加重了达州经济的高碳特征。因此,对达州而言,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工业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水平,是一个重大课题。
2.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制约着达州经济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变。低碳经济相较于高碳经济,技术要求更高,对于达州这种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的西部城市而言,要全面实现低碳经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技术,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个投入比较大,显然是尚不富裕的达州的沉重负担。
3.对低碳经济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倡导低碳经济的口号被正式提出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达州人民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尚未形成共识,政府宣传不到位,部分基层单位和企业对低碳经济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清,工作推进机制不健全,部分市民不知道低碳经济的含义,不懂得低碳生活的妙处。据调查,达州30%的市民因价格原因,不愿购买节能灯泡;80%的市民不愿购买太阳能热水器;而30%的市民愿意购买大功能烘干洗衣机。
三、加快达州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科学制定城市区域规划
随着达州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加速向城市转移,城市向西外、南外、北外、复兴等周边地区拓展,人口外迁和工业园区建设,造成日益增长的交通出行需求。由于公共交通发展滞后,私家车出行迅速增加,造成二氧化碳排放不断加重。因此要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低碳城市,必须对城市进行恰当的区域规划。低碳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健全的环保基础设施,完善的低碳公共交通网络以及节约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目前,国内不少城市都制定了实现“低碳城市”的规划和目标,达州也不能落后,要在城市化进程中按照“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的要求,搞好规划设计与建设。
(二)继续推进节能减排
虽然一系列推动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和具体实施方案出台后,达州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还任重道远,需进一步强力推进。一是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二是城市建筑应体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大量采用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努力打造低碳环保新型住宅体及小区。三是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对客、货营运车辆可设置“绿色门槛”,限制高耗能车辆从事商业营运。四是要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水资源节约项目,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五是要深化循环经济试点,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六是提高工业废料、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促进产业园区集中供热、供水、供电及污水处理,提升企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七是要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实行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八是政府带头,发挥节能表率作用,鼓励全市人民采用低碳生活方式,努力降低能耗水平,促使节能减排工作上新台阶。
(三)大力发展低碳产业
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政策导向,要按照分步走的发展思路,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短期发展计划。要把打造低碳产业作为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一是要抓紧制定发展低碳经济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引导。二是要从经济结构调整入手,发挥服务业、物流业、先进制造业、新能源和节能技术应用等低碳、高效产业的作用。三是要狠抓大项目,加快“煤-电-冶-化-建”循环产业链的继续深入;大力振兴制造业,加快川东北汽配加工基地的发展进度;努力打造万源低碳产业园区、四川首座天然气发电厂;支持果、畜、菜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带动拳头产业,如万源富硒农产品的迅速发展。
(四)提高科技研发能力,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
利用自身优势,加强融资、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努力改变科技水平落后的局面。依靠科技,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加快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积极推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使用,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根据达州自身特点,在积极推广目前已研发出的新型农机具的同时,还要注重太阳能、生物能等产品的研发。
(五)民意直通努力发展低碳能源
低碳能源,是一种含碳分子量少或没有碳分子结构的能源,是现代汽车的一种低碳“动力”,广义的说是一种既节能又减排的并能重复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核能等。达州市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源,如森林能源、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生活垃圾等,生物质能源发展前景和投资前景广阔。要重点推进农村沼气、垃圾直燃等固体废弃物在水泥熟料煅烧过程中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的发展,适度发展非食用粮糖油类生物液体燃料,同时也可达到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生态建设之目的。
(六)继续提升环境质量,打造生态、宜居、和谐的生活环境
建设低碳社会必须以优良的环境为基础。近年来,达州市通过打造低碳工业区,建立了5个垃圾处理厂、首个场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两个天然气净化厂,全市所有公交和出租车都用天然气清洁能源作为燃料等一系列措施整治环境,如今环境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但今后还需进一步明确和坚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生态优先的环境治理思路,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一是要继续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把达州建设成为“天蓝、地绿、水清、人文明”的“全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二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措施的综合运用,逐步打造洲河流域新生态,加强植树造林和城市绿化工作,进一步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三是要继续抓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两大工程建设。四是要因地制宜推进工业园区绿化,打造绿色生态工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