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实验教学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理实验教学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理实验教学的意义

地理实验教学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 基础护理学 实验 第一课

护理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培养护生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对护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验教学应有助于学生获得和提高直接的护理知识和操作经验,学会关心和参与,增强独立性和创造性,进而促进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和角色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基础护理学》实验的第一课是护理专业实验教学入门的第一课,也是护生感知护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笔者经过近几年的实验教学研究,针对护生初次接触专业实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现将教学体会介绍如下:

1护生初次接触专业实验时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等医学院校仍采用基础、专业和实习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在入学第一年的基础医学教育中,护生参与的实验课基本针对的是标本或数据,没有直观的感受到自己将来要从事的是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主线”的专业,从而导致护生对自己的专业定位模糊,没有深刻体会到护理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其次,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灌输式教学为主,重练习质量,忽视护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性。铺床法是《基础护理学》第一课的教学内容,多数护生反馈上完课后感觉疲劳,认为护理操作劳动性太强,使护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再次,有些护生尤其不是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容易受社会对护理的各种偏见的影响,认为护理工作主要是照顾病人,地位不高,看不到护理事业的发展空间,参与实践的时候会产生厌学、逆 反的情绪。

2 《基础护理学》实验第一课的重要性

《基础护理学》实验第一课是护理专业实验教学入门的第一课,也是护生感知护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因此,第一课在整个护理专业实验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使护生更好的完成基础和专业教育的衔接过渡,减少过程中产生消极负面影响,其教学目标不仅要求护生熟练掌握该堂课的操作技术,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良好的首因效应,让护生在穿上护士服的第一时间,在护生感知护理职业的第一步,使护生对护理这个神圣的职业充满热情,稳定专业思想,养成良好的专业行为和职业态度。同时,指导教师应善于引导护生顺利完成基础医学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过渡,提高护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进一步激发学习积极性和进取心。

3《基础护理学》实验第一课的教学改进方法

3、1 优化实验室资源,体现护理专业实验室的特色。加大实验室教学投资力度,缩短实验教学与临床护理工作的差距。逼真模拟医院环境,合理放置各项仪器设备,悬挂艺术画,将实验室布置得温馨、整洁,具有人文气息。第一课教师应安排一定时间介绍实验室的环境及设备的用途,使护生改变以往自然学科实验室的印象,在第一时间对将来要工作的环境充满好感,稳定护生专业思想。

3、2 规范要求护生着装、仪表、行为举止等,养成良好的专业行为和职业态度。教师应以身作责,以自身为榜样,在第一课时认真指导护生规范着装,要求护生不能佩戴首饰并讲明原由,强调“四轻”等工作原则。同时,强调实验课上不能随意坐卧病床等规则,培养护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在教学中综合实践护理美学、心理学、形体学、职业道德规范等课程知识, 使护生在穿上护士服的第一时间深深热爱白衣天使的这一职业,塑造端庄、优雅、干练的职业形象。

3、3精心组织教学环节,激发护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3、3、1 教师演示:《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计划安排较为紧凑,每次课开设的都是不同的操作技术。在短短的四个学时中要使护生掌握该项操作并能熟练应用,就要求实验教师必须精心组织各个教学环节。在教师演示这一环节中,护生已经过《基础护理学》理论的学习,同时观看过该操作技术的多媒体示教片,对该操作技术已有一定的印象。教师演示时应改变以往灌输式实验教学模式,讲解不必面面俱到,细致入微,而是侧重于演示重点、难点及操作原则,使护生不再只是单纯的模仿老师的手法,死记操作程序。教师演示应起引导作用,注重护生个性思维和应变能力的发展,还更多的时间给护生参与实验,在练习中思索,加深对操作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3、2护生练习:铺床法是《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第一课的内容,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基本、使用率较高的操作之一。多数护生练习结束后反映腰酸背痛,认为铺床法是一项劳动性强而技术含量不高的操作,从而对自己的专业在第一印象上产生误解,影响整个实验教学的效果,甚至对今后的职业产生负面消极的情感。这是因为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多数护生在练习时往往单纯地模仿教师的动作,按部就班地按书本的操作流程练习。操作机械,虽规范但过于死板,虽严谨但不灵活。护生练习几次后就明显感到疲倦,缺乏积极性。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采用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实践反思讨论法等指导护生参与练习,增加课堂趣味性,使护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譬如练习时护生扮演患者,护生能够体验到患者的感受,增强优质服务意识,更多的感受到护理工作的价值。同时,在练习中培养护生沟通、人际关系处理及团队协作能力,使护生从实验室就养成人性化护理的习惯。

3、3、3讨论总结:在护生练习后常规安排讨论总结环节,以往均是教师观察护生练习后的总结反馈,这样虽能进一步加深护生对操作的印像,但同时也制约了护生自身的实践反思。教师应该鼓励护生积极发言,勇于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铺床法中,指导教师可以引导护生从自己扮演患者的角度进行反馈。比如:在你扮演患者的过程中,你对为你操作的护士哪些地方不是很满意?如果你是患者,你希望铺床时护士应注意哪些细节?有“患者”回答:希望护士操作时动作轻柔、幅度小一些,尤其是更换被套时,如不注意细节,患者将暴露在被褥外,如环境过冷还会导致感冒等不良后果发生;当更换枕套时如果移动头的动作太快稍不注意就会夹住头发使患者感觉不适。诸如此类反馈,可以更加全面的进行实验效果的总结,使护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4引进新理念、新方法,激发护生的进取心。指导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定期进修深造,经常阅读国内外护理期刊,了解先进学术动态,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融入教学。教材的内容较临床实际相对有些滞后,实验指导教师应该应用循征医学理论指导护理实践,培养护生临床决策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中不要过分强调操作步骤的统一和动作的规范性,只要不违背操作原则,合理即可。针对铺床法这项操作,有诸多学者提出了临床更实用高效的操作方法,孙玉华老师研究表示将折好的被筒的尾端折于床垫下不科学,应为被子缩短紧绷,病人感觉不舒适,且肩膀外露,容易着凉,晨间护理时常常是护士刚折好后病人又拉出来,增加护士的工作量。唐青老师等在《改良铺床法临床应用研究》一文中表示,改良铺床法即大单左、右角打结法铺床时所耗费的时间比常规法减少50%-70%,铺床后床单元平整维持时间比常规法提高7倍,实用,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教学中可以引进临床先进的方法,使护生意识到护理操作应与时俱进,同时激发护生的进取心。

总之,《基础护理学》实验第一课在护理实验教学乃至整个护理专业教育中占重要地位。实验指导教师应重视第一课的实验教学,并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引导护生更好的进入专业学习状态,培养专业思想稳定、有责任心和爱心、专业技术过硬的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文华.《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和思考[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2):1019.

[2] 刘进忠,喻望云,汪说之.论面向21世纪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 [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0,16(9):546.

地理实验教学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 归纳 演绎 高中地理教学 教学模式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原理。如何学习和掌握这些规律和原理呢?结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及新课程理念,高中地理课堂逐渐应用了“先归纳后演绎”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归纳与演绎

何为归纳?何为演绎?归纳和演绎是两种不同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具体而言,归纳是从个别性案例抽象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先列举事实,再总结规律,这是从个别到一般,寻求事物普遍特征的认识方法;而演绎则是从一般性的前提推论出个别性结论的方法,即从一般到个别,推论和判断个别事例的认识方法。

简而言之,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演绎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归纳是通过对个别现象的研究,把握个性中的共性,以个别的、表面化的经验中抽象出原理;而演绎所依据的前提则是由归纳得出的一般性原理,然后根据具体的情景推导出特殊结论。

2.高中生的认知特点

高中生在这一时期,心理、生理逐渐走向成熟,各种认知能力不断完善,正处于形象思维向理论思维的转化阶段,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认知的阶段,抽象概括能力大有提高,思维更加敏捷,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运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产生的新想法多,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习迁移能力较强。如何在教学中既能发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在教学方法、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宗旨,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从专业的角度认识生活现象,由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认知,从而获得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的益处。

3.先归纳后演绎的教学模式

从上面的探讨中可以发现,先归纳后演绎的教学模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符合当前的课程理念。

“先归纳”——从学生所了解的事例出发,构建教学情境,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并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出有关的地理原理和规律,将学生的感性经验上升为理论知识;“后演绎”——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原理和规律之后,再进行必要的演绎,有针对性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表现,从而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学识与主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4.案例——以湘教版必修Ⅲ第一章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为例

教材以“美国东北匹兹堡及其周围区域的发展状况”为例,阐述了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过程:

材料一:在美国建国初期,匹兹堡只是一个普通的毛皮贸易场所。尽管附近有优质大煤田,但几乎无工业可言。19世纪中叶,随着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尤其是宾夕法尼亚运河的开通和铁路的修建,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进苏必利尔湖附近出产的铁矿石,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

材料二:在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随着匹兹堡等早期中心城市的逐步扩展,涌现出了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等工业中心,工业化区域不断扩大。同时,产业结构也趋于复杂化,出现了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生产需求,当局不仅在当地大规模开采铁矿和煤炭,而且从外地输入大量资源。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所排放的废弃物严重污染了本地环境,五大湖的生态也遭受到一定破坏,人地关系变得空前紧张。

材料三:近半个世纪来,美国东北部受到资源衰减、设备老化、污染严重等因素的影响,匹兹堡及其附近地区的钢铁产量明显减少,工业化地位显著下降。目前,匹兹堡的钢铁产量只相当于以往高峰时期的70%—80%。而美国西部的硅谷、南部的休斯敦等新兴工业中心迅速繁荣起来,对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基地构成严峻挑战。

材料四:严酷的现实迫使匹兹堡从以钢铁为主的重工业向多样化的经济结构转变。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该城已经成功地完成经济转轨,从低谷走向新的繁荣。在匹兹堡新的经济结构中,高科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该城历史上就有一定的科技基础。1886年,电气发明家威斯汀豪斯(1846—1914)在这里创办了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又译西屋电气公司)。早在1920年,匹兹堡设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使广大听众第一次感受到这一现代传播媒介的无穷益处。1957年,该城郊区建成美国第一座核电站。今天,匹兹堡集中有150个科技研究机构,拥有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1.5万人,开发从核反应堆、计算机软硬件到机器人等各种高新技术产品,使经济发展充满活力。此地还是美国的几大医疗中心之一,装备着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经过治理的匹兹堡,恢复了山清水秀的面貌,遍地绿树芳草。市内空气清洁度和河流水质均已达到政府规定标准。

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可以归纳出美国东北部以匹兹堡中心的周围区域的发展过程:初期的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快速成长的工业化阶段+衰退阶段再生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具体发展变化表现为:

经济发展水平:低高

区域产业结构:“一、三、二”或“一、二、三”“二、三、一”“三、二、一”

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

区域空间结构:内部经济差异:小大小

城市分布:点面(缺少大型中心城市出现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城市密集)

对外开放程度:低高

对外联系方式:稀疏的线状分布密集的交通网络,现代信息网络

区域发展状态:低水平的平衡状态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高水平的平衡状态

因此,判断一个区域处于哪个阶段就可通过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及区域发展状态这四个方面来探讨。

还可以将这个一般性结论应用于新的案例,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其对理论的理解。如:

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处松嫩平原中部。过去是一片茫茫的荒原,人烟稀少。

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松嫩平原发现了油田。1959年大庆的第一口井喷油。从1976年开始,大庆原油产量跃上5000万吨,直至2002年,大庆油田在每年5000万吨产量上稳产了27个年头。四十多年来,大庆累计生产原油17亿吨多,接近全国陆地原油总产量的一半。大庆也由一个矿区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石油城”。现辖4县5区,总面积2.1万多平方千米,人口242万,其中市区面积5107平方千米,人口104万。

随着石油开采量的不断增加,大庆面临资源枯竭问题。长期以来以生产原油为中心的产业结构,给大庆市的持续发展带来许多难题。一是结构性矛盾,石油经济“一柱擎天”;二是体制性矛盾,国有经济占绝对比重;三是观念问题,计划经济的观念根深蒂固。

为了避免矿竭城衰的命运,大庆正进行二次创业,大力发展后续产业,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大石化产业,以化补油;发展多种经营,以多补主;培育“百姓经济”,以小补大;强化畜牧产业,以牧补农;完善城市功能,以城养城……计划到2010年,初步形成石油、石化、地方经济“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到2020年,完成由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由自我服务型城市向区域中心型城市、由矿区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的转变,全面建设成为高科技现代化城市。

问题:分析大庆的区域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大庆区域发展的历程对我国其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这就是先归纳后演绎,由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教学过程,也是举一反三进行知识迁移的过程。

5.不足之处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这种方法的局限之处在于,“先归纳”应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是通过对某类地理事物的部分对象经过分析考察后所归纳出来的结论,这样得到的结论是一种不必然的或然性推理,有可能归纳出来的是一般规律,也有可能这种结论不是事物的本质。特别是当考察的对象较少时,其推理的依据仅限于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表象时,推导出来的结论有可能会出现偏差。因此结论的正确与否就需要从成因上做进一步探索。另外,可以通过考察尽量多的事例或者尽量寻找存在反例的事例,尽可能提高结论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先归纳后演绎”作为一种教学模式,遵循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不应只局限于一种教学模式,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灵活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捷宾.归纳与演绎体验与探究——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的课堂教学逻辑.基础教育参考,2010(05):68-70.

[2]肖仕权.“归纳演绎法”在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教师,2012(27):39.

地理实验教学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差异教学;高中地理;微课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32-01

1.高中地理实行差异教学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高中地理所涉及的范围很大,在文理教学中虽然将地理归为文科学习范围,可是其中很多都需要用物理和数学的方法去计算,因此许多学生才会感觉地理是难以学习,枯燥乏味,知识点总是分析不透,角度的计算总是错误。因此对于地理实行差异教学就更显得尤为必要。

2.基于微课的高中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由于高中地理学习内容主要分为自然地理、人为地理等模块,而目前高考的形式依然是传统的考试模式,所以初步的设计了高中地理微课的体系,主要分为四大模块:即新知识的讲授、学习内容的复习、课后知识的巩固、习题的练习。每个模块都有对应的教案、课件、练习以及小结。每个模块之间紧密结合,相互依赖的。

以"冷锋暖风天气的对比"为例,本科的重点是掌握冷暖锋天气形成的特点、绘制冷暖锋天气的示意图以及结合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由于冷暖锋所形成的降雨现象。而运用微课的教学设计则需要分为7个模块:即冷暖锋天气概念、符号、锋面前进方向、降雨位置、降雨范围和强度及时间、过境天气变化、天气综合对比。

因为目前微课的实行还不是特别的广泛,所以网上的视频也不是很多,在借鉴网上视频的基础上,也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具体的微课设计。

以"大气受热过程"为例,由于每个学校的教学模式不同,学生掌握的知识基础不同,所以在借鉴其他视频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首先导入新课,明确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探究热力环流原理图,再归纳总结出地面冷热不均到大气水平运动的全过程。最后结合课本上的练习题,请学生绘制出风所受到的不同的力。

微课的高中地理差异教学实践,要结合本校的教学体系以及学生的水平来具体的设计,在借鉴网络视频教学的基础上,设计出更好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的成绩更快的提高。

3.基于微课的高中地理差异教学实施

首先微课的录制时间不要太长,一节课平均是8分钟,内容也不宜过多。现在的课本当中,第一节也会分几个小的章节,于是就会把这一节中的一个小章节录制成一个8分钟的微课,时间短内容详细,学生们会更轻松的掌握。

以"洋流的形成过程"为例,首先大致的了解一下学生们对这一节课的理解,然后导入一小段天空之城的音乐,用学生们熟悉的轻音乐,能很好的将注意力带入到即将要学习的课程中;接着插入相关的图片,把课本上的图片用更生动形象的动画表现出来,由于学生们的基础知识水平不同,所以,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特别是世界洋流分布图片,洋流很多,学生容易弄混分不清。最后给这洋流节课做个简单的小结: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特点、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特点以及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的特点。

短短的8分钟的地理教学,将课本上所有的精华都集中在这8分钟里,学生完全投入到其中,教课内容形式新颖,学生的成绩有了质的飞跃,老师上课也变得轻松,学习氛围提高,也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整体效果达到双赢。

4.基于微课的高中地理差异教学优势

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下,上课时间长,教学形式只是按照课本的进行,学生会感觉枯燥乏味,学生们很难完全消化掉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而将微课与地理教学结合在一起,只需要短短的几分钟的时间,学生不会感觉很累,在轻松的氛围下,掌握了所有的知识。

以"晨昏的判读"这一课为例,晨昏线的改变直接通过PPT来演示,减少了老师对晨昏线变化这一过程的描述,并且把晨昏线的特点清晰的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课本上的练习题为例,给几幅极点的俯视图,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来判读晨昏线,在节省时间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对晨昏线这节课的接受领悟能力。

微课的高中地理差异教学,在达到课堂高效率的基础下,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将微课的革新放到一个准确恰当的位置,使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老师和学生都是受益的共同体。

5.结论

综上所述,结合微课在地理差异教学中的设计,对微课的高中地理差异教学实践进行了简单的研究。由于微课教学目前还不是很普遍,很多地区对于微课还不够了解,所以在研究方面也存在片面性,只是根据自身的实际经验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今后会继续加强运用微课的地理差异教学方面,不断的研究发展,通过精心的设计组织,提高地理差异教学的利用率,普及微课的地理差异教学,让学生在自由自主的环境下提升更高更强的能力,将地理差异教学做到最好。

参考文献:

[1]张柳青.微课与高中地理课堂的耦合研究.《地理教学》.2015.37

地理实验教学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自制教具 物理教学 演示实验 地位和作用

自制教具,是教师在实验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或者根据课本的相关实验设计自制出的能用于教育教学的器件。他不仅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也能解决传统教学当中没有实验器材时教师只是靠单纯讲解和学生想象实验情景的情况,为学生创造了感性认识的条件基础。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没有物理实验就没有物理学,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传统物理教学只注重传播知识,却没有注重实验对学生的能力、技能和思想的教育。而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课本上要求的学生实验绝大部分都是无法完成。因此,大部分学生虽然学习了物理知识,却缺乏面对实际问题时怎样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能。这样,学生走出校门之后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毫无用武之地。

演示实验是利用课堂时间,以教师为主要操作者的表演示范实验。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配合讲授或穿插学生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或者通过演示引导和示范作用,为学生独立训练创造条件。然而,教师个人自制的教具不可能满足一个或几个学生用一台教具来进行实验探究。所以,自制教具在教学当中主要用于演示实验,其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制教具能够促进物理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研究和教师根据教具的功能使用方法在课堂上设定出许多新颖的教学情景和教学环节。在进行演示实验教学时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很多情况下学生认为物理难学,主要原因之一是太抽象。而实验具有真实、形象、生动的特点。如果教师能适当利用演示实验中的情景引导学生从正确的方向去思考,就可以把一堆抽象的概念、规律变为生动有趣的内容,多数学生都会容易的弄明白。教师非常了解自己自制的教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设定教学的先后情景。首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其次,在引导学生从实验当中去思考问题认识问题总结出相关规律。最后,将规律放回到实验当中来检验、应用。按照认识论的观点,就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检验、应用。演示实验直观具体、形象生动、新鲜刺激,其教学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容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2、自制教具就是在锻炼教师的思维能力,并且在演示实验教学中将思维能力很好的转移给学生,让学生思维能力得以发展。演示实验是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演示实验中教师的可以控制特点很突出。教师能够有意识地选择和设计实验的内容和程序,得心应手地把需要观察的现象展示出来。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从观察和测量的结果来认识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找出物理现象的特征以及产生这一物理现象的条件进行思考、总结。因此,教师在自制教具锻炼自己思维的同时,也在设计了演示实验中怎样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培养。

3、自制教具能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使用自制教具也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自制教具是教师个人根据自己所设计的方案来设计的能够很好完成实验的器件,他带有教师自身的思想和一定的目的。所以,在进行演示实验时能很好的为学生进行示范和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对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进行认真的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或验证规律,这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获取知识、训练实验技能。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4、自制教具能培养教师个人严格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作风,同时也能给学生产生影响,起到很好的模范作用,在演示实验时也能培养学生严格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作风。通过教师操作过程中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的影响,就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认真、不怕困难、敢于创造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仪器、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良好作风、习惯。

5、自制教具能培养教师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和陶冶个人情操,能从行为上影响学生和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同时在演示实验中又能满足学生的视觉观察,还能使实验仪器的结构简单、费用低。制作教具的材料一般是日常生活中常见或废弃物品,利用这些身边常见的材料制作教具,会使学生觉得物理无处不在,物理离自己更近了,容易激发学生热爱物理、热爱科学的情感。自制演示实验装置,不仅能够充实教学仪器,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能力,是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总之,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一个实验器材缺乏和学生学习条件艰苦的地方,我们作为党的忠诚的教育人员,就应当努力的发挥自身的创新观念,艰苦奋斗,为那些可爱的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学习环境。所以,自制教具对物理教师专业知识的促进作用以及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参考文献:

[1] 《物理教学论》 邹祖莉编著 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6-7

地理实验教学的意义范文5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 2015 )01-0107-031 前言长期以来,中国体育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传递、接受教学模式,体育教师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这种体育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因此,本文以体育教学中师生地位为切人点,深入研究建构主义理论在体育教学中师生地位关系,这对于更新体育教育观念,构建全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 研究方法2.1文献资料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南京体育学院图书馆和在宁部分高校的图书馆的相关著作、期刊、杂志进行了查阅,并通过网络搜索了包括超星图书馆、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在内的大量文献资源库,查阅整理国内外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课堂教学创新等的相关理论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研究成果。2.2专家访谈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按照建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内容与步骤,初步确定了体育课课堂教学模式,以此走访了教育界的一些专家、教授(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多次征求意见,进行修改,最终以研讨会的形式,经专家集体讨论鉴定该教学模式在体育课堂中进行实验研究。2.3实验法

实验对象:选取南京体育学院2013级体育系羽毛球普修学生为实验对象分组教学进行比较研究。每组20人,共40人

实验时问:2014年3月至2014年7月,利用现有的羽毛球普修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为羽毛球普修教学创新提供数据支撑。另外选取统一时问给学生发放三份心理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2 4数理统计法本研究结果采用Spssl0.0统计软件和Microsoft Exce12000进行统计并采用频数检验法关联分析法t检验等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3 结果与分析3.1建构主义运用于羽毛球教学师生地位结果分析3.1.1建构主义有助于师生相互交流

羽毛球普修课课堂教学是师生问心理互动的过程,师生问互动的频数和方式将直接影响教学效率。

在术科教学中,从互动主体的构成来看,羽毛球普修课课堂教学主要是师生问的互动和学生问的互动两类,实验组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明显多于对照组(主要体现生生互动上,突出了学生的主动性。羽毛球普修教学过程是信息双向沟通模式与人际言行的多向互动过程。建构主义强调师生间的“互动”与心理沟通,强调师生问、班级问、同学问的良好人际关系。互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基本知识、运动技术的掌握。3.1.2建构主义有助于提高交流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是一种人类的基本技能,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方式,是个体社会化的基础。在日益社会化的今天,个体尤其是作为未来人才的大学生,其交际水平,也就是人际交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正常的身心发展。为了了解在羽毛球普修课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对学生合作的影响,本实验在实验后对两组学生进行了合作学习能力测试。(见表2)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交往能力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在羽毛球普修课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更加有效。这是因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会话交流,这是传统学习方式中不曾有的,合作学习的基础是交流,它既可以是两人之间的双向交流,也可以是多人之间的相互交流[2];既可以是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同学与老师之间的交流;羽毛球普修课的学习在许多时候是非常需要交流的以,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提倡的积极参与,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3.1.3建构主义有助于提高讨论学习能力

构建主义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时间,有更多个性化的见解。提高讨论学习能力,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师生情感相互交流,思维相互碰撞[3]。创设出更有挑战性、趣味性、目标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心境平和,心情舒畅,放飞心灵,更好地激活他们内部学习的需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放松而不放任。 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加强对理论问题及实践问题的理解,使学生掌握羽毛球技战术的知识系统化并得到进一步的应用。(见表3)实验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学生思维的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所提高,讨论是当代大学生喜欢的一种方式。说明在羽毛球普修课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讨论方面更加有效。通过辩论可以提高学生羽毛球运动认识,在辩论中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训练了在复杂的情况下的应变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比赛中的应变能力和提高阅读比赛的能力[4]。3.1.4建构主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竞争能力

竞争是社会群体活动中自发的社会心理现象,是人际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基本形式[5]。随着国际间各方面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内改革逐渐深入,竞争规律和法则的作用日益明显,培养未来的人才具备良好的竞争意识将成为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为了了解在羽毛球普修课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影响,本实验在实验后对两组学生的竞争意识进行了测试。(见表4) 实验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竞争意识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在羽毛球普修课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方面更加有效。这是因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以合作学习为基础,进行小组讨论[6]。 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形成共同的奋斗目标;在小组间进行比赛和竞争。由于合作小组之间水平基本相等,比赛自然有赢有负,这样一来,运动水平较高的学生优越感下降,水平较低的同学也有了强烈的危机感。由于人人都有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都希望被别人认为自己是能干的、优秀的、有价值的人,这就能促使每位学生主动、积极、自觉的去进行体育锻炼。 此外,学生对周围人们对自己的分析评价十分敏感。特别是老师、同学、朋友对自己的评价。学生个人和其他合作群体成员在一起学习,总想着别人评价自己,因而不断暗示自己要努力,以便得到他人积极、肯定的评价。这体现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以行动为基础的综合性评价方式[7]。3.1.5建构主义有助于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虽然良好的竞争能力将成为人才生存和发展必备的基本素质,但在社会主义条件,竞争和合作是对立统一的,竞争是以实现个体和社会共同发展为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义需要广泛的合作。合作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艺术[8]。现代教育观认为合作能力比竞争能力更重要。为了了解在羽毛球普修课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影响,本实验在实验后对两组学生的合作能力进行测试。(见表5) 实验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合作能力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在羽毛球修课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方面更加有效。因为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学生与学生的会话交流和相互帮助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条件下树立了同学间相互帮助之风,密切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 最重要的是,学生培养了与别人交往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以及帮助别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将有助于走上社会后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有益于工作的开展。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为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情境设计中有很多方面都需要学生具有团队精神[9]。这样能使学生认识到在集体比赛项目中,没有一个集体观念的队伍,很难体现战术意图,在比赛中也很难取胜。没有集体观念的人即使个人技术再高,也很难有所作为。4 结论与建议4.1结论

(1)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得到了实质性的发挥。

(2)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增强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3)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等非智力因素,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4.2建议

(1)建构主义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可能面临教师、学生、社会方面等的阻力障碍。教师应当转换从知识传递者向建构合作者的角色,学习和适应新的指导理论,进一步对新的教学设计、方法等进行探讨。学生应重新调整学习方式,适应新知识的建构。

(2)加强良性竞争与建构主义之间的互补。通过适当的竞争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欲望。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自主学习的意识,注意培养学生意义建构的能力。(3)学习是一种自主活动的过程,只有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才能使知识的建构具有效果[10]。对学习者来说,只有那些自行建构的知识才能成为真正的知识,才能应用于学生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才能以此建构其他新的知识。参考文献:[1]顾明远,等.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1.[2]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3]严鸣.浅谈建构主义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A].教育与职业,2008(12):62-63.[4]张建伟.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75-82.[5]刘儒德.建构主义:是耶・非耶[J].理论与争鸣,2004 (4):16-20.[6]李锋盈.创新教育的建构主义诠释[J].教育探索,2003(4).[7]刘儒德.建构主义教学观[J].小学课例教研,2008(2):41.[8]莱斯利.P.斯特弗著.高文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4-50.[9]王鸿.建构主义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A].教育与职业,2008(11):52-55.[10]张绍文.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

The Statu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Sports

Teachi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Theory

地理实验教学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地理实验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7-007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7.046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地理实验教学正在受到广泛的关注,广大教师也在积极的探索和应用。但受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在地理实验教学存在较多问题,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达成。这在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甘南尤为突出。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师的地理实验技能和素养有待提高

地理验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除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之外,还要有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指导能力。较好的地理实验技能和素养是顺利进行地理实验教学的前提。但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高校学习的时候,以理论知识为主,缺少地理实验方面的相当内容,主要表现为实验教学的设计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实验教学以教师操作演示或视频演示为主,学生参与度低、实验操作被动,学生缺乏自主性、评价方式传统,最终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地理实验教学设计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科学性是自然地理学实验的首要原则,缺乏科学性的地理实验会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科理论的提高。自然地理的原理性强,因此,教师在进行有关的自然地理实验教学设计时,更应注意其科学性。虽然,地理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理解地理原理、掌握地理学的部分研究方法,使用价值较高,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是所以内容都能用实验教学法。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发现,目前大部分教师在进行地理实验教学时,并没有充分考虑这个问题,导致实验教学的效果不佳。比如在“热力环流”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教材提供的实验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个实验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没有关注热力环流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该实验教学就是为“实验教学”而“实验”,削弱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且由于教师对实验的选择缺乏合理性,导致实验所达到的目标和课标要求有所出入。所以,有的教学内容,没必要采用实验教学法。

(二)地理实验教学以视频动画演示、教师操作实验为主,学生参与度低

教育心理学指出:“只有和多种感官的刺激,会强化大脑的记忆功能,生动的、形象的、有意义的实践操作比抽象无意义的材料容易记忆并保持持久。”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在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我在两个教学班级的教学活动中采用了不同的实验教学方法,其教学效果差异较大。在A班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视频演示完成教学,在课后的调查中发现50%左右的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理解不够透彻。在B班,我首先通过视频动画演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然后让学生分组用课本搭建空间模型,并在空间模型上用箭头表示气流方向。在此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通过实践操作将抽象地理现象具体化,加深了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学生都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实验。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甘南地区大部分地理实验教学还是以视频动画演示、教师演示实验为主,学生被动参与,对于过程的学习不足,也失去了实验操作和技能学习的机会。

(三)实验教学以被动实验为主,学生缺乏自主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课堂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因此,在地理实验教学时,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实验的原理,并鼓励学生动脑自主开发设计实验,而不只是简单实验步骤的操作。如教学“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时,我首先通过视频动画演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然后让学生分组用课本搭建空间模型,并用箭头表示气流方向。在此过程中,我提供实验步骤,而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实验操作者。这对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培养学生创造力是新课程要求之一,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在此过程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四)教学和学习评价方式传统落后

教学和学习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地理实验教学也不例外。有效的地理实验教学和学习评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地理实验,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实验的意识和技能。当前,我们对地理实验教学的评价方式以实验结果为主。这在甘南地区尤为突出。传统的评价方式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和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查,而忽视了对知识生成能力的考查,在试题中只有对实验条件和结果进行考察,没有实验操作的考察,所以考生在考试的过程中能在相关试题中得分。而这样的评价方式直接影响到今后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也会影响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